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 > 地图 > 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2024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范文
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相关栏目
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热门栏目
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推荐
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

(共 7709 篇)

  • 1、 国家公诉 读后感(3)篇
    国家公诉 读后感 第(1)篇

           这部小说虽然开头有一些设定上的bug,但是不论在情节构思,承转启合上设计都堪称佳作,这本书包作者对国家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动,政治权力运作模式,人民权益的保障,干部权力约束等等国家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深沉深刻且有正能量的思考。同时也写出了很多正直且坚持原则干部的心声:坚持原则太难了,孤臣太难当了!然而,也正因为有了这么一批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孤臣,这个民族才有了脊梁,这个国家才大有希望。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话说得真不错。事实证明,作为前任市委书记的陈汉杰和作为撤职市委书记的唐朝阳,已经用他们的正确抉择和道德操守为自己写下了高尚的政治墓志铭;而像王长恭这种毫无道德感的政客,则用自身的卑鄙获取了前往地狱的通行证,对这个政客的公审已成定局。做人也好,做官也好,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但做人做官更重要的是一身正气,坚守道义,不忘初心,有始有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腐败的阴霾永远遮蔽不了正义的阳光!

    国家公诉 读后感 第(2)篇

    没有意料之外,也都在情理之中。最后的公诉词不禁想到刘媛媛曾经的演讲:我知道不是每一个人他都能够成为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去把握国家命运的人物,你我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升斗小民,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读书的时候每天都被父母耳提面命说你干啥你都不要给我耽误学习;毕业的时候到处投简历,凄凄惶惶的等一家企业收留自己;逢年过节被逼婚,结婚买了房子要花自己年轻的时候的最好的二十年来偿还贷款,让每一个年轻人都忙着生存,而没有梦想,没有时间关心政治,没有时间关心环境,没有时间关心国家的命运,还哪有什么精力去为这社会做什么,但是后来我发现还是有一件事情你跟我都可以做到,这件事情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我们老去的路上,一定一定不要变坏,不要变成你年轻的时候最痛恨、最厌恶的那种成年人。 如果将来你去路边摆摊,你就不要卖地沟油小吃,你不要缺斤短两;你将来开了工厂当了老板,你不要偷工减料,生产一些次品。每一个普通人他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做一个好人是有非常非常严重的意义。

    国家公诉 读后感 第(3)篇

    公民同志,当你义愤地诅咒腐败时,向腐败现象和腐败势力妥协了没有?你有没有为达到自己某些也许是正当的目的去请客送礼?你是不是助长了腐败陋习的横行?你在这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法制国家里尽到一个正直公民的道义责任没有?你有没有想过:正是

  • 2、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2008年夏天,踏上奔驰前进的大巴车,我们一行200多人来到南京。那是我惟一一次走进大屠杀纪念馆。车极端的颠簸,到了纪念馆的时候,有些难受。然而踏进纪念馆后,一片阴沉,仿佛那不见阳光的靠着日光灯撑起光明的空间,就像是一座冰冷的坟墓。令我毛骨悚然! 依稀记得当时和我同行的同学,我们彼此并无交谈。一路缓缓走来,心情异常沉重。仿佛这路就像是走不完似的,每一幅画面都震撼人心。记忆最深刻的是,白骨森森的万人坑。在封存的玻璃下面,一层层的白骨埋在黄土层中。由于夏天,纪念馆里有些冷,看着这层层白骨,我下意识的打了个颤。这一段路,仿佛是从生死刑场上走过,但比起刚死去的血腥的场面,这里更让人痛心。 一步步沉重的脚步之下,到了出口前的一段路,此时已经不是那么的阴暗冰冷。勿忘国耻,我和同学几乎颤抖着把这四个大字写在纪念馆的留言板上。那段记忆,在我心中,始终没有因为时间更迭而模糊。 2010年,初三毕业,对世界充满好奇懵懂的我,背上书包,踏上了前往南京的求学之路。三年的高中生活,每一年的12月13日,不论当天10点多钟上的是什么课程,老师总会严肃带领全班同学,默哀三分钟。三分钟,每当我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我脑海里的画面一直是纪念馆中惨烈的场景。可当我研究历史教材时,发现书中对于12月13日的记载却变得越来越缩减时,我对编写教材的人可谓怀恨在心!想到比我更小的人,甚至可能忘却这段历史时,万分痛心。 2013年,走进大学的门槛,关于近现代史的知识一直在拓宽。人也在系统的知识体系下变得更为理性。思考着民族屈辱史背后的深层原因,想起毛主席曾经说过的话:落后就要挨打。 镇江求学期间,多次前往南京,却始终没有踏足那阴森的纪念馆,那片掩埋我中华儿女的黄土。那时候,我跟许多人谈论起关于那场战争。当一个个鲜活带着血腥的事例在凝重的氛围下被讲述出来,怎会有人不扼腕痛骂?但是,这段历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像座爆发的火山,无止境的狂热吗?铭记历史,创造未来。这才是历史的真谛! 2017年大学毕业,到苏州工作。今年的12月13日上午10点,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观看央视直播《国家公祭日》,看着孩子沉默,不知所云。我不禁有些怅然若失。同时,我是多么的庆幸,教育部门有心组织师生观看直播。今天,我几乎没带笑容。中午的自习课时间,我讲述着1931年以来的日本侵我中华的历史,孩子对于《国家公祭日》的观后感更为深
  • 3、 国家公祭仪式观后感300字

    在上午举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公祭仪式上,习近平主席搀扶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与13岁的大屠杀死难者后代袁泽宇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在其背后是新增加的一堵黑墙,上面刻有30户遇难者家庭共108位遇难者名单,黑墙正中还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刻着30户家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 镌刻在冥思厅黑墙上的108个死难者名单,是整个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死难同胞的代表,这每一户家庭,都曾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在日军的侵略下,家破人亡。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设立,并不是要种下仇恨,延续仇恨,而是要记住战争与苦难,保持对苦难的痛感。绝不忘记苦难,绝不让苦难重演。因为历史是会老去的,被会忘记,哪怕是杀戮的战争,一经忘却,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人类犯过的错误还会重复去犯,忘记过去的苦难就为未来埋下了灾祸的种子,于是历史就会不断重演,于是历史惊人的相似。 所以,不要忘记历史的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对历史苦难的痛感。只有时时保持这种痛感,才知道犯同样的错误会是多么可怕,又是多么容易,从而时时警醒,不重蹈覆辙。
  • 4、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读本》读后感

    这是举国哀悼的时刻。

    一个黑暗的日期:1937.12.13。

    而今天,中国的首个南京大屠一杀国家公祭日,就于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一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就这样,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仪式开始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像是一条苏醒的龙,这国歌盘旋在人们头顶上空;像压抑了许久的雷,这国歌惊醒了数十万罹难同胞;像一声声洪钟,这国歌震动了十三亿华夏儿女炽一热一滚一烫的心……人们想起了,被任人宰割的痛苦,77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紧一握双拳的人们看到了,眼含热泪的人们看到了,中华名族看到了,那些前仆后继,用鲜血写就的黑暗与光明交错的史诗。

    警钟长鸣,人们默默地垂下头,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警报声尖锐刺耳地鸣叫着,不,是77年前死于非命的同胞们在呐喊,恍惚间,大地似乎震动了,十字形标志如一只巨手不甘地伸向天空。这苍穹之下,曾是饿殍遍野,有兽一般的日军猖狂的狞笑,这是对日军的谴责吗?圆瞪双眼的死难者雕像透过半世纪的尘埃凝视着新一代的人们,可他们却再也无法看见人们的哀悼,无法触一摸一着新世界发出慨叹,无法因名族的伟大复兴而露出欣慰的笑……

    十六排礼兵抬着花圈正步入场,安魂曲奏响,人们的目光转向遇难者名单墙。(遭难者30,0000)人们不愿提及的数字。可在这名单上的名字,远不及它。这集体的墓碑上,昭示了罪恶的历史真相。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寂烧杀抢掠

    一尸一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青少年清脆空灵的嗓音诉说着那炼狱般的六周,可正如他们吟唱“生生不息,山高水长”,中华名族如一颗青松,经历暴雨洗礼后,正孕育着新的生命。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日军的反人类罪行,绝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否认罪责的龌龊行径,定会受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鄙视。而又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讲,人们不应为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的暴行而仇视日本这个名族,“和平,不是战争;合作,不是对抗”,今天的中国愿同各国人民真诚一团一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共同繁荣的世界。

    新一代的青少年们肩上的责任沉重,牢记历史,才有尊严,才有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携手努力,才能让白骨可以安眠,让战争远离人类。

    和平鸽飞向遥远的苍穹……

  • 5、 不能忘却的纪念!国家公祭日感悟 【精】

    警笛声声,追思往昔,缅怀先烈,“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是真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么一篇国家公祭日心得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能忘却的纪念!国家公祭日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能忘却的纪念!国家公祭日感悟【篇一】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侵华战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一味地退让不会带来和平,祖国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不能忘却的纪念!国家公祭日感悟【篇二】

    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日活动,纪念xx年前南京惨案中30万死难者的亡灵,唤起xx亿人民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整个公祭过程庄严肃穆,引领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回顾,振奋青年一代对未来的憧憬。

    看了公祭过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边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太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了,今天这样的大型活动,他们是不会自觉观看的,甚至说,既是看了对他们触动也不会太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在胡说,但我还是想说说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基本上是生下来就与父母分离,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这些隔代抚养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观念

  • 6、 国家公祭日心得和感想简短范文

    “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强则民安”,1937-2021,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吾辈自强,告诫后来人。有哪些关于国家公祭日心得模板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公祭日心得和感想简短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家公祭日心得和感想简短范文【篇一】

    国之强盛,家之富足,社会之安宁,未必要源于山之高,河之大,疆域之辽阔。天时地利总有沧海桑田的变迁,总有白云苍狗的转换,而唯有一颗坚强的心,维系着历史的巨轮向着下一个历史的码头前进。谁站在船头,向着历史的深处回望初心与始终,面对伤痕时的内心有多沉重,未来就有多光明,前程就有多远大,历史的丰碑就有多厚重。

    所以,在国家公祭日之际,我们不必亲身经历,却应感同身受。凡有良知者,必要以柔软的内心,包裹着沧桑的历史,对历史喊话,对未来祈福。

    我们在历史深处挖掘沉痛过往,帝国主义的铁蹄似乎还在踢踩践踏,侵略者的刀似乎还在铮铮作响,我们唯有抚摸伤痛,让它结痂,化作坚韧铠甲;收捡断壁残垣,重铸民族信仰,像锈迹斑斑沉睡于地下几千年之久的青铜戈矛,越磨砺,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公祭日回顾历史、反思历史,不是要挑起敌对情绪,而是要我们都竖起警觉的耳朵,听,今天的世界

    在平衡中并不太平,人心之变化,地区之复杂,有时候远超我们的想象。你一定不会漠视我们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颓顿的片段;一定不会遗忘我们的民族艰苦摸索中那些创痛而未绝望的细节;更不会错过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高歌猛进的时代大潮。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弄潮儿,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站在巍巍巨轮之上,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不忘记忆,离不开历史的载体。设立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对历史的记忆;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历史遗迹,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记忆,都是在告诉世界、提醒后人,渴望和平、走向复兴的中国人民,不能、不会更不应淡忘那些曾经沉痛的记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祖国,每一个人都应牢记神圣职责,砥砺前行,这便是对南京遇难同胞的纪念。

    国家公祭日心得和感想简短范文【篇二】

    今天是12月13号,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爸爸带我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看到了大量的日本军人的照片, 还看到了他们的坦克和飞机大炮。

    我来的时候里面人流如潮,爸爸说“看到这么多中国人死在日本人手里,你伤不伤心?”我气冲冲地说

  • 7、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读后感800字

    “1937年12月13日”一个需要所有中华民族的人牢牢记住的日子。短短六个星期,南京,一座美丽的六朝古都,沦为人间地狱!泯灭人性的日本兵在这美丽的地方却干着杀人放火,烧杀抢虐等丧尽天良的坏事。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你们还配披着这身人皮吗?你们还有最初的人性吗?哪个人不是爹妈生的,你们难道是从石头里蹦的?就那么铁石心肠?三十多万无辜的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杀得几乎一干二净,仅存的几个逃生者,也都是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为什么杀他们,俘虏政策呢?我们中国可曾杀过日本俘虏?自己吃树皮也没亏过俘虏。是,你说我们傻,但我们有良心!做过的事都不敢承认,你们比起德国,差远了!

    没有读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之前,我的脑海里对这段血色的记忆是一片雾蒙蒙的空白。当真正了解了那段血腥残忍的历史后,我心里一直压着块石头,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心压得更加难受了。若说文字是历史的旁白,那一张张真实的照片,却是最好的答复。无数的照片将我带入那个时代,无数的杀虐仿佛就在我眼前发生,如电影一般,清晰可见。

    无声的呐喊。像在控诉日本的罪行。“杀光、烧光、抢光”是当时日军的三光政策,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绝非是什么好词。“杀光”?三十多万死去的同胞替你们证明了!只是杀吗?你们是以杀取乐!将无辜的人虐的生不如死,却不肯结束他们的生命!“抢光”?你们抢得还不够多!大量的书籍、古玩、字画……带不走的便烧成一片废墟,你们抢走的不仅是中国的文化财富,还是你们做人的底线。“烧光”?这都不需要说明,看看那些战争后的断垣残壁吧,原来的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名城,现在呢?一片废墟!

    也只有日军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感谢当初帮过南京的外国友人,是你们在大难逼近的情况下,挺身而出,才使日军没有杀害更多的无辜百姓。感谢你们当初坚定的意志,你们就是南京难民的“活菩萨”!

    上帝永远不会让坏人逍遥法外的,作出的坏事迟早要还。1946年1月19日,多么好的日子啊,你们受到了应有的审判。松井石根、向井敏明、野田毅、谷寿夫……你们不会名留青史,而是遗臭万年,被世人所不耻。你们的子子孙孙都会感到惭愧。死,只能是对那三十多万亡魂的解释。死,能偿还你们曾经犯下的孽,带给人的伤害吗?为什么否认历史?是心虚了吗?你害怕了,所以才极力否认。为什么不能像德国一样呢?大方承认,赔个罪,真有那么难吗?比你捏造历史,扭曲事实。还难吗?“忘记历史,等

  • 8、 纪念南京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

    “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强则民安”,12月13日是我们国家的公祭日,在这一天我们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勿忘历史。关于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你知道怎么写了吗?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南京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纪念南京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篇一)

    20x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x周年,12月13日是第x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x年前,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对无数人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之鲜活,在于世人铭记。历史的苦难辉煌是现实的源头活水。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12月13日是第x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悼念死难同胞、缅怀革命先烈,是为了从苦难历史中汲取智慧启迪、激发前行力量。

    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x年前的今天,南京陷入了日本的疯狂摧残,30万同胞遇难,铭记那段苦难的历史,绝不在于是记住苦难,而是要从缅怀中传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30万死难者他们用生命鲜血深刻揭露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让人们看到侵略战争的巨大灾难。然而,历史从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所以,人们要在缅怀中唤醒记忆。

    在铭记中传承责任。x年前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人们要继续铭记这段历史,铭记我们民族的耻辱,铭记民族强盛、国家强大,铭记和平来之不易,铭记是出于内心深处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更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铭记所有为中华民族图存、为建立共和国而牺牲奉献的英烈,唤醒对历史的铭记。

    在奋斗中接力传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已过了x个春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成立x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用辛勤的双手,奋斗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新时代的“长征人”,我们要在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在接棒中传承,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创造新时代赋予的梦想。

    纪念南京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篇二)

    20__年12月13日,第_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300000人的扎眼数字,再次唤醒我们的记忆,我们怎能忘记,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怎能忘记,日本法西斯带来的沉重苦难,怎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这亘古难以忘怀的沉重一页。

    我们怎能忘记,血泊中站起的民族魂,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需要接续传承

  • 9、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简短模板【分享】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努力奋斗,保卫中华!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关于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你知道怎么写了吗?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简短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简短模板(篇一)

    中国拥有万里江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富饶的土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人民!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可是,谁又能忘记那一段段屈辱的历史呢?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她落伍了,她衰弱了。我们的母亲病了,这一病就是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国人流了多少悲愤的泪呀!这一百年,中国人流了多少抗争的血呀!这一百年,中国人又是牺牲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呀!

    英国人来了,无耻呀,他们不是带着友谊,而是带着毒品鸦片来的,仗着他们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英法联军来了,野蛮啊!强盗们不是带着和平,而是带着抢劫之心来的,他们烧毁了文明世界的瑰宝——圆明园。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鸦片战争打响的第一枪,

    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壮丽的圆明园化为废墟

    无数财宝被掠夺一空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日本鬼子踏入中国领土

    30万百姓被肆意屠杀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门联上贴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海外留学生受人辱骂时。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简短模板(篇二)

    今天是12月13号,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爸爸带我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看到了大量的日本军人的照片, 还看到了他们的坦克和飞机大炮。

    我来的时候里面人流如潮,爸爸说“看到这么多中国人死在日本人手里,你伤不伤心?”我气冲冲地说“我恨小日本鬼子,我也想把他们的头砍下来。”爸爸说“现在不是靠枪的时代,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将来国家都要靠你们,都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能够整天想着玩,吃 和享乐,你懂不懂?”我听后坚定的点点头。

    今天,我面对鲜红的五星红旗唱起了国歌。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

  • 10、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体会简短范文

    “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强则民安”,12月13日是我们国家的公祭日,在这一天我们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勿忘历史。有哪些关于国家公祭日心得模板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体会简短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体会简短范文【篇一】

    20__年12月13日,第_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300000人的扎眼数字,再次唤醒我们的记忆,我们怎能忘记,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怎能忘记,日本法西斯带来的沉重苦难,怎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这亘古难以忘怀的沉重一页。

    我们怎能忘记,血泊中站起的民族魂,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需要接续传承这不畏强敌,把一切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的伟大的抗战精神。

    我们怎能忘记,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来自于党的领导下,来自于书写“十一书”的前辈们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英勇战斗。

    我们怎能忘记,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伟大成就,正洗刷掉民族的耻辱,但我们还是无法忘记,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过去”。

    永远不会忘记“落后就会挨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保持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清醒,保持砥砺前行的奋进姿态,更好书写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人生画卷。

    永远不会忘记“欲灭其国,先亡其史”,我们要加强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的学习,需要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教训,更好地负重前行。

    永远不会忘记,无论我们走多远,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根、我们的家、我们的魂在中国大地,我们都是党的人。

    永远不会忘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才能行稳致远,我们才能无论经过多少个白天黑夜,多少个疾风骤雨,多少个寒冰酷暑,我们才不会迷惘,不会困惑,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战斗,为什么而奋斗!

    苦难铸就今日辉煌,跨越千山万水,仍在跋山涉水。我们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中华民族永不再有南京大屠杀的苦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要延续中日民族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带动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为了渲染被屠杀的悲情历史,是为了坚持历史的正义,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弱国饱受欺凌的惨痛,激发精忠报国的志气勇气和信念。

    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为了简单的“仪式感”,是为了在国际内外波澜诡谲、万重迷雾面前始终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走好自

  • 2021-11-13

  • 2021-11-07

  • 2019-10-28

  • 2021-11-08

  • 2021-11-11

  • 2023-02-23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28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1-11-10

  • 2021-11-05

  • 2019-09-19

  • 2019-11-11

  • 2021-11-06

  • 2021-11-08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1-11-05

  • 2021-11-05

  • 2019-09-20

  • 2021-11-09

  • 2019-09-20

  • 2021-08-19

  • 2019-10-09

  • 2019-09-19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4

  • 2019-10-09

  • 2019-11-16

  • 2019-10-24

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
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大量优质的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2024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范文等,带您走进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读后感的海洋,让您品味这里的文章。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