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 地图 >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2024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相关栏目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热门栏目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推荐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共 7658 篇)

  • 1、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2008年夏天,踏上奔驰前进的大巴车,我们一行200多人来到南京。那是我惟一一次走进大屠杀纪念馆。车极端的颠簸,到了纪念馆的时候,有些难受。然而踏进纪念馆后,一片阴沉,仿佛那不见阳光的靠着日光灯撑起光明的空间,就像是一座冰冷的坟墓。令我毛骨悚然! 依稀记得当时和我同行的同学,我们彼此并无交谈。一路缓缓走来,心情异常沉重。仿佛这路就像是走不完似的,每一幅画面都震撼人心。记忆最深刻的是,白骨森森的万人坑。在封存的玻璃下面,一层层的白骨埋在黄土层中。由于夏天,纪念馆里有些冷,看着这层层白骨,我下意识的打了个颤。这一段路,仿佛是从生死刑场上走过,但比起刚死去的血腥的场面,这里更让人痛心。 一步步沉重的脚步之下,到了出口前的一段路,此时已经不是那么的阴暗冰冷。勿忘国耻,我和同学几乎颤抖着把这四个大字写在纪念馆的留言板上。那段记忆,在我心中,始终没有因为时间更迭而模糊。 2010年,初三毕业,对世界充满好奇懵懂的我,背上书包,踏上了前往南京的求学之路。三年的高中生活,每一年的12月13日,不论当天10点多钟上的是什么课程,老师总会严肃带领全班同学,默哀三分钟。三分钟,每当我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我脑海里的画面一直是纪念馆中惨烈的场景。可当我研究历史教材时,发现书中对于12月13日的记载却变得越来越缩减时,我对编写教材的人可谓怀恨在心!想到比我更小的人,甚至可能忘却这段历史时,万分痛心。 2013年,走进大学的门槛,关于近现代史的知识一直在拓宽。人也在系统的知识体系下变得更为理性。思考着民族屈辱史背后的深层原因,想起毛主席曾经说过的话:落后就要挨打。 镇江求学期间,多次前往南京,却始终没有踏足那阴森的纪念馆,那片掩埋我中华儿女的黄土。那时候,我跟许多人谈论起关于那场战争。当一个个鲜活带着血腥的事例在凝重的氛围下被讲述出来,怎会有人不扼腕痛骂?但是,这段历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像座爆发的火山,无止境的狂热吗?铭记历史,创造未来。这才是历史的真谛! 2017年大学毕业,到苏州工作。今年的12月13日上午10点,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观看央视直播《国家公祭日》,看着孩子沉默,不知所云。我不禁有些怅然若失。同时,我是多么的庆幸,教育部门有心组织师生观看直播。今天,我几乎没带笑容。中午的自习课时间,我讲述着1931年以来的日本侵我中华的历史,孩子对于《国家公祭日》的观后感更为深
  • 2、 有关国家公祭日公安感悟和心得

    缅怀先烈,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强我中华!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关于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你知道怎么写了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有关国家公祭日公安感悟和心得”,仅供参考。

    有关国家公祭日公安感悟和心得(篇一)

    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残暴的日军攻陷南京城,开始了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朝古都宛如人间地狱。

    近日,南京大屠杀遇难纪念同胞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上镌刻的名字已有10664个,铁证如山,我们不能忘、不敢忘。12月的南京城梧桐叶随风飘落,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也如梧桐叶一样,正在凋零,南京大屠杀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位,每一位老人的逝去都是那段残存记忆的流失,证人会老去、逝去,时间也会会忘记一切,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砥砺前行。

    我们公祭,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经过苦难的中国人民,最能明白和平的可贵,身处和平时代,有强大的国家后盾,我们倍感珍惜。

    我们以国之名祭奠,就是要重申世界文明的规则,和平最大的规则。大屠杀、战争、恐怖主义、种族歧视、性别偏见都是与世界文明背道而驰的,当然公祭也是为了增强我们对世界战争的记忆,吾辈当自强,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以史为鉴,维护世和平。

    有关国家公祭日公安感悟和心得(篇二)

    国之强盛,家之富足,社会之安宁,未必要源于山之高,河之大,疆域之辽阔。天时地利总有沧海桑田的变迁,总有白云苍狗的转换,而唯有一颗坚强的心,维系着历史的巨轮向着下一个历史的码头前进。谁站在船头,向着历史的深处回望初心与始终,面对伤痕时的内心有多沉重,未来就有多光明,前程就有多远大,历史的丰碑就有多厚重。

    所以,在国家公祭日之际,我们不必亲身经历,却应感同身受。凡有良知者,必要以柔软的内心,包裹着沧桑的历史,对历史喊话,对未来祈福。

    我们在历史深处挖掘沉痛过往,帝国主义的铁蹄似乎还在踢踩践踏,侵略者的刀似乎还在铮铮作响,我们唯有抚摸伤痛,让它结痂,化作坚韧铠甲;收捡断壁残垣,重铸民族信仰,像锈迹斑斑沉睡于地下几千年之久的青铜戈矛,越磨砺,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公祭日回顾历史、反思

  • 3、 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作文600字

    牢记屈辱史,告诫后来人,警钟要长鸣,用历史的风云鞭策我们奋进的脚步,让先烈的忠魂聆听我们自强的怒吼。关于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怎么写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作文600字(篇一)

    今天是20__年12月13日,也是第*个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让远去的硝烟重新浮现,让人民遭受的苦难再度重温,举国公祭,为的是在不断坚守和平发展、向往和平的同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们对和平的祈愿,许愿墙上的种种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过去我们不是抓住不放,是想在历史的惨痛经历中不断珍惜现在的和平,懂得珍惜,并对过往的屈辱和苦难时刻警惕,不断砥砺人性道义,审时度势,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用浓浓的爱国情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入侵南京,进行了40多天毫无人性的大屠杀,共残害了30多万生灵,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无法将这一天这一天承从记忆中抹去,这一天满是屈辱和苦难,时刻提醒着我们肩上的的责任、心中的使命。

    那么当历史翻过这一页,留给中华儿女的是远去的黑暗和光明的未来,如今的中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位国人都应该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中华民族像羔羊般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远去,中国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有能力保证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伟大国家。

    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们无怨无悔,甘心奉献个人的青春铸就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这种精神,是爱国的、是理性的、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的。我们要把这种爱国精神落到行动上,时刻牢记时代使命,在奋斗前进的路上永不停歇。把国家、民族放在人个的前面,努力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作文600字(篇二)

    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凉的死城,它弥漫着死气沉沉和绝望的气息。

    电影开始了,电脑上显示出了四个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过了一会儿,电影上出来了几行书法字,上面写着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6个星期内,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苏省南京市,将南京的老百性一个也不放过地给残忍地杀了。他们以枪杀、刀砍、焚烧、活埋,水溺等许多残忍的*对待我无辜的市民,日本人们将烧光、杀光,枪过作为口号,向我国的南京人民进行*。

    他们将五万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赶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机关

  • 4、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一)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13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77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共同灾难,"不是我们‘愿意’记住什么,而是我们‘有道德责任’记住什么".30万死难者,不是一个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而这一切美好都在屠杀中瞬间陨灭。这是逝者之哀、国家之痛,更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法西斯屠杀的人们一起,理应被全人类永远铭记。正是他们的死难,让世人认清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看到了侵略战争带给受害国的巨大灾难。唯有时刻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和指引,更加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然而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捍卫真相就是捍卫正义。搜集并珍藏这些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是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对妄图否认暴行、亵渎历史者的严正警告。

  • 5、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合集3篇)

    下面的内容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您也在考虑认真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吧?看电影跟读小说差不多,是一种信息接收和体验的过程,好的作品会让人回味无穷。在观看的过程中,情节的展开让人欲罢不能,关于作品名观后感你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篇1)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_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_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共同灾难,不是我们愿意记住什么,而是我们有道德责任记住什么。30万死难者,不是一个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而这一切美好都在屠杀中瞬间陨灭。这是逝者之哀、国家之痛,更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法西斯屠杀的人们一起,理应被全人类永远铭记。正是他们的死难,让世人认清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看到了侵略战争带给受害国的巨大灾难。唯有时刻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和指引,更加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

  • 6、 不能忘却的纪念!国家公祭日感悟 【精】

    警笛声声,追思往昔,缅怀先烈,“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是真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么一篇国家公祭日心得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能忘却的纪念!国家公祭日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能忘却的纪念!国家公祭日感悟【篇一】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侵华战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一味地退让不会带来和平,祖国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不能忘却的纪念!国家公祭日感悟【篇二】

    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日活动,纪念xx年前南京惨案中30万死难者的亡灵,唤起xx亿人民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整个公祭过程庄严肃穆,引领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回顾,振奋青年一代对未来的憧憬。

    看了公祭过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边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太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了,今天这样的大型活动,他们是不会自觉观看的,甚至说,既是看了对他们触动也不会太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在胡说,但我还是想说说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基本上是生下来就与父母分离,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这些隔代抚养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观念

  • 7、 国家公祭日心得和感想简短范文

    “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强则民安”,1937-2021,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吾辈自强,告诫后来人。有哪些关于国家公祭日心得模板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公祭日心得和感想简短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家公祭日心得和感想简短范文【篇一】

    国之强盛,家之富足,社会之安宁,未必要源于山之高,河之大,疆域之辽阔。天时地利总有沧海桑田的变迁,总有白云苍狗的转换,而唯有一颗坚强的心,维系着历史的巨轮向着下一个历史的码头前进。谁站在船头,向着历史的深处回望初心与始终,面对伤痕时的内心有多沉重,未来就有多光明,前程就有多远大,历史的丰碑就有多厚重。

    所以,在国家公祭日之际,我们不必亲身经历,却应感同身受。凡有良知者,必要以柔软的内心,包裹着沧桑的历史,对历史喊话,对未来祈福。

    我们在历史深处挖掘沉痛过往,帝国主义的铁蹄似乎还在踢踩践踏,侵略者的刀似乎还在铮铮作响,我们唯有抚摸伤痛,让它结痂,化作坚韧铠甲;收捡断壁残垣,重铸民族信仰,像锈迹斑斑沉睡于地下几千年之久的青铜戈矛,越磨砺,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公祭日回顾历史、反思历史,不是要挑起敌对情绪,而是要我们都竖起警觉的耳朵,听,今天的世界

    在平衡中并不太平,人心之变化,地区之复杂,有时候远超我们的想象。你一定不会漠视我们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颓顿的片段;一定不会遗忘我们的民族艰苦摸索中那些创痛而未绝望的细节;更不会错过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高歌猛进的时代大潮。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弄潮儿,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站在巍巍巨轮之上,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不忘记忆,离不开历史的载体。设立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对历史的记忆;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历史遗迹,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记忆,都是在告诉世界、提醒后人,渴望和平、走向复兴的中国人民,不能、不会更不应淡忘那些曾经沉痛的记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祖国,每一个人都应牢记神圣职责,砥砺前行,这便是对南京遇难同胞的纪念。

    国家公祭日心得和感想简短范文【篇二】

    今天是12月13号,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爸爸带我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看到了大量的日本军人的照片, 还看到了他们的坦克和飞机大炮。

    我来的时候里面人流如潮,爸爸说“看到这么多中国人死在日本人手里,你伤不伤心?”我气冲冲地说

  • 8、 纪念南京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

    “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强则民安”,12月13日是我们国家的公祭日,在这一天我们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勿忘历史。关于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你知道怎么写了吗?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南京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纪念南京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篇一)

    20x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x周年,12月13日是第x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x年前,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对无数人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之鲜活,在于世人铭记。历史的苦难辉煌是现实的源头活水。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12月13日是第x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悼念死难同胞、缅怀革命先烈,是为了从苦难历史中汲取智慧启迪、激发前行力量。

    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x年前的今天,南京陷入了日本的疯狂摧残,30万同胞遇难,铭记那段苦难的历史,绝不在于是记住苦难,而是要从缅怀中传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30万死难者他们用生命鲜血深刻揭露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让人们看到侵略战争的巨大灾难。然而,历史从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所以,人们要在缅怀中唤醒记忆。

    在铭记中传承责任。x年前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人们要继续铭记这段历史,铭记我们民族的耻辱,铭记民族强盛、国家强大,铭记和平来之不易,铭记是出于内心深处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更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铭记所有为中华民族图存、为建立共和国而牺牲奉献的英烈,唤醒对历史的铭记。

    在奋斗中接力传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已过了x个春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成立x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用辛勤的双手,奋斗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新时代的“长征人”,我们要在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在接棒中传承,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创造新时代赋予的梦想。

    纪念南京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篇二)

    20__年12月13日,第_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300000人的扎眼数字,再次唤醒我们的记忆,我们怎能忘记,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怎能忘记,日本法西斯带来的沉重苦难,怎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这亘古难以忘怀的沉重一页。

    我们怎能忘记,血泊中站起的民族魂,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需要接续传承

  • 9、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简短模板【分享】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努力奋斗,保卫中华!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关于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你知道怎么写了吗?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简短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简短模板(篇一)

    中国拥有万里江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富饶的土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人民!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可是,谁又能忘记那一段段屈辱的历史呢?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她落伍了,她衰弱了。我们的母亲病了,这一病就是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国人流了多少悲愤的泪呀!这一百年,中国人流了多少抗争的血呀!这一百年,中国人又是牺牲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呀!

    英国人来了,无耻呀,他们不是带着友谊,而是带着毒品鸦片来的,仗着他们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英法联军来了,野蛮啊!强盗们不是带着和平,而是带着抢劫之心来的,他们烧毁了文明世界的瑰宝——圆明园。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鸦片战争打响的第一枪,

    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壮丽的圆明园化为废墟

    无数财宝被掠夺一空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日本鬼子踏入中国领土

    30万百姓被肆意屠杀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门联上贴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海外留学生受人辱骂时。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简短模板(篇二)

    今天是12月13号,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爸爸带我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看到了大量的日本军人的照片, 还看到了他们的坦克和飞机大炮。

    我来的时候里面人流如潮,爸爸说“看到这么多中国人死在日本人手里,你伤不伤心?”我气冲冲地说“我恨小日本鬼子,我也想把他们的头砍下来。”爸爸说“现在不是靠枪的时代,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将来国家都要靠你们,都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能够整天想着玩,吃 和享乐,你懂不懂?”我听后坚定的点点头。

    今天,我面对鲜红的五星红旗唱起了国歌。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

  • 10、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体会简短范文

    “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强则民安”,12月13日是我们国家的公祭日,在这一天我们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勿忘历史。有哪些关于国家公祭日心得模板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体会简短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国家公祭日个人体会简短范文【篇一】

    20__年12月13日,第_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300000人的扎眼数字,再次唤醒我们的记忆,我们怎能忘记,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怎能忘记,日本法西斯带来的沉重苦难,怎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这亘古难以忘怀的沉重一页。

    我们怎能忘记,血泊中站起的民族魂,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需要接续传承这不畏强敌,把一切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的伟大的抗战精神。

    我们怎能忘记,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来自于党的领导下,来自于书写“十一书”的前辈们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英勇战斗。

    我们怎能忘记,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伟大成就,正洗刷掉民族的耻辱,但我们还是无法忘记,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过去”。

    永远不会忘记“落后就会挨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保持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清醒,保持砥砺前行的奋进姿态,更好书写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人生画卷。

    永远不会忘记“欲灭其国,先亡其史”,我们要加强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的学习,需要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教训,更好地负重前行。

    永远不会忘记,无论我们走多远,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根、我们的家、我们的魂在中国大地,我们都是党的人。

    永远不会忘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才能行稳致远,我们才能无论经过多少个白天黑夜,多少个疾风骤雨,多少个寒冰酷暑,我们才不会迷惘,不会困惑,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战斗,为什么而奋斗!

    苦难铸就今日辉煌,跨越千山万水,仍在跋山涉水。我们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中华民族永不再有南京大屠杀的苦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要延续中日民族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带动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为了渲染被屠杀的悲情历史,是为了坚持历史的正义,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弱国饱受欺凌的惨痛,激发精忠报国的志气勇气和信念。

    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为了简单的“仪式感”,是为了在国际内外波澜诡谲、万重迷雾面前始终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走好自

  • 2021-11-08

  • 2021-11-11

  • 2021-11-13

  • 2021-11-07

  • 2021-11-10

  • 2021-11-05

  • 2021-11-05

  • 2021-11-06

  • 2021-11-08

  • 2019-09-20

  • 2019-11-03

  • 2021-11-05

  • 2021-11-05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8-19

  • 2019-10-24

  • 2021-11-09

  • 2021-05-17

  • 2019-09-20

  • 2021-11-06

  • 2019-11-16

  • 2021-11-06

  • 2019-10-28

  • 2021-08-16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22-12-28

  • 2022-12-29

  • 2023-04-12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1-02

  • 2021-07-30

  • 2022-12-17

  • 2023-04-12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4-10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国家公祭日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国家公祭日观后感、2024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