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七宗罪有感 > 地图 > 观七宗罪有感,2024观七宗罪有感
观七宗罪有感

(共 3220 篇)

  • 1、 观《画皮Ⅱ》有感:七宗罪

    《画皮ⅱ》观后感:七宗罪

    《画皮2》终于揭开了面纱,早已被吊足胃口的观众想必又会引发一轮观影狂潮。而对于《画皮2》来说,到底值不值得大家掏腰包去电影院看,今天就具体来说说。

    电影画面

    打着东方新魔幻为旗号的《画皮2》在画面上可以说是做足了功夫,3d效果甚至可以喝《黑衣人3》等好莱坞大片相媲美,画面效果堪称惊艳。而对于早期网上流传华谊兄弟之所以放弃2d是因为2d版本有瑕疵,在西安的媒体试片会上,《画皮2》发行商华谊兄弟市场部负责人张玮钰表示,最终以全3d的形式发行是因为《画皮2》魔幻、动作的类型,用3d表现效果会更加唯美,更能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而他对影片的制作和质量更是特别的信心十足,他坦言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从而了解中国现在3d的制作最高水平。

    影片故事

    与第一部相比,《画皮2》的故事更为丰满,线索的多样性也让电影不仅仅是不爱情片。冯绍峰扮演的带有天生喜感和有些怂的流浪小青年庞郎,以及杨幂扮演的单纯极致不谙世事还没有入妖典的小雀妖雀儿,都让这不电影的可看性增强。但是,不得不说的是《画皮2》是部没有讲好故事的电影,好在画面等技术层面及时的添补了这一不足。

    电影主题

    相比《画皮1》,《画皮2》的主题相对更为丰满。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将《画皮2》和《无极》相比较,但除了画面的追求外相似外,两部电影几乎没有相似的地方。《画皮2》关于心相与皮相的选择问题一直是紧扣叙事、贯穿全片的的主题。134分钟的片长在叙事上稍显拖沓,但无损主题的凸显。

    音乐、摄影

    从日本请来《大奥》的作曲者石田胜范让《画皮2》在配乐上显得格外出彩。配乐现在在电影中的位置不言而喻,为漫画配乐出身的石田胜范在美轮美奂的3d效果下让整个片子处在一种漫画版的情绪当中。而为《画皮2》执掌摄影机的香港金牌摄影师黄岳泰此次的表演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已经贵为香港金像奖三连冠摄影大师黄岳泰此次最大的功绩是用画面补足了故事的缺憾,画面成了诉说故事的语言。

    美术指导

    广告出身的导演,加上漫画家出身的美指让《画皮2》像一个真人版的日本动漫。这次《画皮2》东方新魔幻的定位非常到位,请来《最终幻想》之父天野喜孝来担任电影的美术指导,可以说是《画皮2》最成功的举措。就天野喜孝的画风而言,瘦削的脸、尖尖的下巴、细长的眼睛、眼角锐利、神态中带着轻蔑孤傲、些许悲伤、一股冷冰冰的味道都是电影中人物所表达出来的第一感觉。人物飘逸的头发与

  • 2、 观《七宗罪》有感

    《七宗罪》观后感

    《七宗罪》是一部以宗教为题材的电影,影片围绕基督教中的七宗罪展开,电影集悬疑、恐怖为一体。在讲述宗教同时,映射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作为好莱坞一部经典影片,《七宗罪》给人们带来了太多感触与反思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七宗罪》正是以这些罪展开:城市中发生了连环杀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这些教义的人。凶手john是一个变态的宗教杀手,自己认为自己是神派来的使者,代表神以七宗罪的名义来惩罚世人,他故弄玄虚的作案手法,令资深冷静的警员萨摩赛和血气方刚的新扎警员米尔斯都陷入了破案的谜团中。他们去图书馆研读但丁的《神曲》,企图从人间地狱的描绘中找到线索,最后从宗教文学哲学的世界中找到了凶手作案计划和手段的蛛丝马迹。凶手前来投案自首,这令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案件就此结束,怎料还是逃不出七宗罪的杀人逻辑,这次凶手瞄准的目标,却是那个犯了愤怒罪的警员

    提到影片,还不得不提及两位主角:萨摩赛(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和米尔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这两位新老侦探的对比很鲜明,特别是在酒吧里面对话的那一段,点出了两者不同的态度:一个是稳重、阅历丰富然而无奈、选择逃避的老者;一是个性冲动、情绪化,还带着乐观、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的年轻人。在办案手法上,萨摩赛的细心和自身的文学修养,不断发现线索,才慢慢的让案情清晰可见。相比之下,米尔就显得躁动不耐烦。这案子若是单独他一人决计是理不出头绪。萨摩赛更关注罪犯传递的隐含信息以及思考深层的犯罪动机以试图找到破案关键。他们两个的性格也在向我们启示着许许多多,引发我们诸多思考

    如今这个社会,科技的发展、信仰的缺失,人们陷入无尽的空穴与幻灭之中,宏大叙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冷漠、信仰缺失、各种幻灭的时代。影片中的社会冷漠与幻灭不断的被展示:somerset去图书馆查阅书籍时其他图书管理员在打扑克牌,这是对知识渴望的幻灭;年轻的警探wills和他的妻子由于受到欺骗而住进每天都会有地铁哄哄压过的房子,这是信任的幻灭;遭受威胁的女士不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才可以得到关注,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关系的幻灭。七宗罪最终是个悲剧,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剩下两个侦探,一个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带着满心遗憾地离开了。卫道士的卫道或许震撼了社

  • 3、 观电影《七宗罪》有感

    电影《七宗罪》观后感

    《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被天主教认为是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曾屡次出现在《圣经》、著名绘画作品及中世纪教会人士布道的题目中,特别是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宗教著作、但丁的《神曲》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论述犹为著名。

    影片《七宗罪》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背景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将对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实施,在追凶的过程中,新老两界警探与罪犯斗智斗勇,最后却出现了出人意料与令人深思的结局。影片中的七桩案件忽隐忽现,若明若暗,不时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片中对犯罪心理学做了详尽的描述,而罪犯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更具社会意义。一个警察最终成为凶手计划的执行者,这是对社会和人生的讽刺,还是对茫茫之中,天主那七大信条的不可抗拒,或是象征了这多罪该罚的人世间的混乱的生活秩序?

    《七宗罪》是一部让人发狂的影片,它在某种程度上严肃地探讨了有意义的暴力与无意义的暴力的差别。它也激起了每一个人的原罪意识,看过影片的人都不免胆战心惊--用不着怀疑,你也有罪。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堕落,有罪之人会遭惩罚。这样片子就有种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让人看后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然而,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产生罪恶,让凶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杀戮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影片好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吗?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观后感 )依照齐美尔的看法,社

  • 4、 《七宗罪》电影观后感

    《七宗罪》观后感

    今天我看电影了,《七宗罪》这部电影其实早就有耳闻了,从不敢自己单独看,要不是这么多人一起看,真的不敢看下去,而现在从和大家的分享中,也终于知道了看它的意义所在。影片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影片《七宗罪》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他看似义正言辞的辩护背后,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到极点~!凭什么他认为自己有个权利去充当这个救世主的角色呢?这个最初的心理就是罪恶的根源~!

    另一方面,影片也近代社会的演变推到了一个晦暗的极点-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依照齐美尔的看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诸如效率、计算、守时这些理性化的东西,这样的理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物化,金钱和商业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金钱的厉害变得日益冷漠。(观后感 )《七宗罪》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tracy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只是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暗示着这个末世的肮脏和丑陋么?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影片给人的阴雨绵绵,灰暗,压抑的感觉~!

    而其实,真正让我们警醒,让我们为之一怔的是,影片最后的那句话,这座城市每个角落每个家庭不都是上演着七宗罪么?如此一句,振聋发聩,想开口申辩的瞬间,却又被惊愕到哑口无言,这也是为什么看了它这么久之后,心里至今也不无法释怀的根源所在~!是啊,若纠察罪孽,谁能站立得主?神若纠察,谁能站立得住?!今天才刚听教会的弟兄讲道,说到:我们悖逆,犯罪,无异于将耶稣重钉十字架。而在下午电影分享时

  • 5、 迟看七宗罪

    昨天深夜看完了《七宗罪》。

    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看到片名,就想起与之相似的《第七封印》。如果说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对信仰的根源和上帝的存在进行了追问和探讨,那么《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

    影片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堕落,有罪之人会遭惩罚。这样片子就有种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让人看后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然而,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产生罪恶,让凶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杀戮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影片好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吗?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依照齐美尔的看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诸如效率、计算、守时这些理性化的东西,这样的理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物化,金钱和商业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金钱的厉害变得日益冷漠。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tracy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

    老威廉的态度其实就是现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厌恶,在目睹一场街边的抢劫案后钻进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farfarawayidontknowthisplaceanymore。他选择的态度是逃避。他这种心理在一次和大卫的酒吧谈话中被大卫揭穿,大卫还表示自己不会如此,知

  • 6、 电影七宗罪影评

    电影七宗罪影评(一)

    即使是第三次看《七宗罪》,还是被其精心设计的故事所折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故事发展,妙不可言的人物设计,惊悚得让人窒息的意外结局,再加上导演大卫芬奇独具风格的高超讲故事技巧,《七宗罪》无疑把注重戏剧化的连环杀人狂电影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连环杀人的故事,特别是杀人数多达七个的布局杀人故事,要讲不难,但要讲好实在是很难。要在两个小时的片长内接连发生七宗命案,一不留神恐怕就会成为流水账。如果是机械化杀戮,就很有可能变成传统的杀人狂电影,按照惯有的杀人顺序,一路追杀完90分钟。这样的影片实在是不计其数,而且像狮门这样的电影公司还乐此不疲。相比之下,《七宗罪》有精致的铺垫,灵巧的细节,顶级的表演,丰富的内涵还有低级恐怖片最缺的东西---耐心。

    《七宗罪》从一开始就很耐心的经营着影片的节奏。第一场戏是弗里曼在家里梳洗换衣服的独角戏,镜头很细致地关注他的生活细节,平淡却又不乏张力。与其他急着进入正题的影片不同,《七宗罪》这时也出现了一场凶杀案,不过跟约翰杜完全没有关系,加上仅紧接着又一场弗里曼的独角戏,寥寥数笔一个精彩的人物就被塑造了出来,而且还留下了大量的伏笔。影片放弃了悬疑,吸引眼球的开场办法,转而把目光投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透过人物速写来引导全片。三场戏过渡得时机也是天衣无缝,真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开局。

    导演对于节奏的精妙掌控在影片的中间部分也有很好的展现。大凡连环杀人,即使一开始使人有新鲜感,最后能使人感到万分意外,但中间部分比较平淡,节奏难以控制。还好编导在这一部分很聪明地来了一个跟凶手擦肩而过的设计,还有在弗里曼和皮特及其家庭的关系上下足了功夫,成功地把观众的目光从七个受害者的问题上挪开,保证了影片全程精彩。《七宗罪》的剧本实在是高,而芬奇的控制力也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被设计发生在接连的雨天中,特别是皮特那场雨中的追捕,阴沉的冷色调显得尤为突出,压抑感达到了极点。烦人的连绵雨声成为了主人公内心烦躁的最直观写照。《七宗罪》中还充斥着大量大卫芬奇偏爱的阴冷,肮脏,血淋淋的场景,特别是胖子家的布景,看得人格外心寒。这些组合起来就是弗里曼的角色心中的城市写照:无情,冷漠,变态。影片最后回归到这个问题上,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弗里曼的著名独白。海明威曾写道:“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它奋斗。”后半句我同意。这里实在颇有些老无所依的感觉。

    影片的对白十

  • 7、 七宗罪观后感
    七宗罪观后感 夜班闲的没事,在百度上简单的用文字回忆了一部20年前的美国电影《七宗罪》。虽然七八年前看过一次,当时剧情里某些细节似懂非懂,直到刚才最终清楚了电影里的剧情。 看后突发有了感觉,是不是只要是披露人性好坏的电影,如果拍摄到位,看后是不是都会让人思考,思考自己与电影里人物的思想,行为是否有相似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很多人性,就像窦唯唱过的《高级动物》。每个人也有最鲜明的一种人性,就像《七宗罪》里那7个受害者。复杂的社会有着复杂的人性,鲜明突出的人性,突出的人性有善与恶,物语类聚,社会里就有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人之初,性本?,真不好说。 中国电影不怎么喜欢披露人性,因为怕口碑,怕票行,更怕这怕那。因为群众多数好面子,那些人不喜欢被披露的人就会说你拍的不好,不真实,甚至痛骂。慢慢的也就去拍摄关于亲情,爱情,悲剧,反正是感人为主的电影,来博得大家的眼泪而已。还有一点,就是往往拍摄的都是表面的东西,就像讲述故事,但故事的思想,透露的本质却模模糊糊。经典的电影是有思想的,没思想的电影没人记得住。 说回来,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最鲜明的人性也许就是最大的弱点。坏人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人性优势去利用别人的人性弱点,使得自己成功谋利。电影《七宗罪》中凶手约翰·杜体现了出来。自己的鲜明人性很难被自己发现,即使发现也很难拿捏。而善于拿捏自己或别人人性的人很少,拿捏不好就有可能走向极端。 古今中外,关于人性方方面面道理,谚语的话很多很多,毕竟人性就有很多种,但其作用无非都是劝说,告诫他人。在我看来,每个人最鲜明的人性一旦被发现、利用上,通向的只有死亡。
  • 8、 七宗罪观后感影评

    《七宗罪》是一部由摩根弗里曼、布拉德皮特和凯文史派西等主演的悬疑惊悚犯罪电影,影片首播于1995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一起去看看吧!

    是我看电影太少吗,完全出乎意料的结局。电影情节和想象的也不大一样,没有很血腥。真正关于案件的描述很少,更多的是对话、思想和过程。好像有点重点不够突出和逻辑混乱?印象深刻的是两个警探在酒吧的谈话 i mean, its easier to lose yourself in drugs than it is to cope with life. its easier to steal what you want than to earn it. its easier to beat a child than to raise it. love cost. it takes effort. )到这个世界的、为什么此刻我会以这样的方式活着、等我死亡后还会记得什么、我记得这辈子发生的事情吗、我不想忘记我的爸爸妈妈怎么办。每次一深入思考,就会怕到浑身发抖。这也是为什么,长大以后变得越来越担心,可能真的是,拥有的太多,就更害怕失去。有时候会担心,我会不会某一刻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死去,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家人我的想法怎么办。我会不会今晚睡去就再也醒不来。真的怕。之前在《爱离别》中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人在40岁以后就要开始写遗书。提前写好。他自己在写的时候,几度泪流满面,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牵挂和不舍。我之前就想过,要早早写遗书的,今天看电影的时候,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既然无法避免,那就享受过程吧。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大多数情况下,我是认同这一整句话的。

    更: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非黑即白,影响一件事情的因素很多很多,一个人不可能真正完全的理解另一个人。一个在别人眼里的残渣,甚至十恶不赦,都有可能是为了某个信念。但是,法律本身作为制约人性的冷兵器,必须是非黑即白的,不能带任何因素,现在的法律是不健全,它难以健全就是因为非黑即白的不确定性。

    需要加个备注,制度本身应该是冷血又黑白分明。不然永远都有漏洞。但是人心人性不可能是非黑即白。

    七宗罪是目前唯一一部别人评价特别高而我不喜欢的电影,当然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演员的演技,这点没得说,但有三个槽点实在绕不过

  • 9、 七宗罪观后感范文

    电影《七宗罪》的最后一句台词,除去引用语句的光明力量,在晦暗的影片结束之时给人以小小的生的希望,总也是对现存罪恶的一种形式上的反抗。基督教所定义的七宗罪,广义上所涵盖的远非罪恶这样简单,从其适用于所有宗教的博爱来看,所谓七宗罪,意指人类无法自控的欲望之罪。关于此,结合影片本身,尝试简单探究如下: 饕餮gluttony 作为食欲的罪恶,以旁观者的眼睛看,影片用一个斗室昏暗的光线勾勒出一个令人作呕的犯罪现场,腐败的食品让人毫无食欲,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现场的腐臭味,这恐怕让那些一边看电影一边吃零食的观众不安。在影片开头即以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情节抓住人心,惊悚片的典型特征着实叫人击节。然而警察并没有获得太多有力的现场证据,让故事在一团迷雾中继续发展。 而在进入现场前,米尔思给老头萨摩赛端了杯饮料(或者和早点有关的食物),在进入现场前,年轻人和经验十足的老警探之间的区别用这个小细节就足可管窥。其一,即是刑事案件的现场,通常不可能给人什么胃口,反胃应该是经常的事情,老者选择不进食,年轻人却相反。这至少证明,米尔思生活有规律,若不是按部就班,起码正常。再者,开头一幕交代的萨摩赛早上起来喝水的画面,按正常饮食规律,他的行为是摄取人每天需要的关键元素,而非罐装饮料或者其它。这证明了萨摩赛起码是个懂得最简单实用生活方式的人,因为他单身,不用在上班前对身边的女人说再见之类的话。 第一个案件,其实就是对个人生活最直接需要的无限放大,当生存的必要手段变成了贪婪的进食,其最终的惩罚变成了吃到死这样一种恶心的结果。我不知道圣经上关于此的描绘是怎样的,第一宗罪,再放眼看,甚至能看到整个社会对各种可食用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受害者的死因,除了头上被枪口之类的硬物顶伤,只有饮食超过极限给人身体带来的伤害。其一:受害者被迫,其二:受害者肥胖至极,这样的死亡方式,有点死得其所的无奈,其三:凶手作案手法用在受害者身上有种极端的讽刺意味。 关于食欲的思考 如果把日常生活中节制的食欲看作一种具有神明意志的行为,符合所有道德准则的话,食欲不仅是必要的,甚至可以变成一种美德。世界纵然不甚美好,有能力为之奋斗的前提却是如此的物化,既然无人能够免俗,那所有可能称之为奋斗目标的东西,全都逃不开其物质性的根本。电影用饮食开头的这一宗罪,除却借一个令人意外的开场增加悬念电影的可看性,其电影之外的暗喻,在镜头下面,隐藏
  • 10、 《七宗罪》观后感250字

    《七宗罪》观后感 《七宗罪》一部让人绝望的电影!还有一周就能功成身退的警探,却遇上了此生最棘手的案件。处女作《异形3》的不尽如人意,查点让大卫芬奇就此离开电影圈,还好三年后他遇上了这部让他一举成名的《七宗罪》。作品有着很出色的文本基础,将连环杀人案与宗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步步递进,一切的铺垫都为了突显结局反转的浓墨重彩。鲜明饱满的人物,沉稳睿智的william、血气方刚的mills、温柔贤淑的tray、冰冷残忍的john,都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全片充斥着压抑的氛围,充斥着罪恶的城市总是在下雨,看够了社会阴暗面的william一心只想逃避,而当他遇到因心中有爱而敢于直面黑暗的mills夫妇时,又看到了黑夜中的那一丝光亮。真所谓绝望可能就是抹杀掉那最后的希望,随着mills的一声枪响,john的仪式正式完成,城市又一次回到了死一般的寂静。8.5分。ps: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2-03-22

  • 2022-02-07

  • 2023-01-1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11

  • 2023-05-11

  • 2019-11-04

  • 2021-09-24

  • 2019-10-29

  • 2022-03-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1

  • 2022-10-12

  • 2019-10-12

  • 2021-06-06

  • 2022-04-13

  • 2021-08-26

  • 2021-06-14

  • 2021-06-06

  • 2022-03-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7-02

  • 2019-09-20

  • 2022-03-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2-03-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5-12

  • 2023-03-28

  • 2021-07-02

  • 2019-10-29

观七宗罪有感
观七宗罪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七宗罪有感、观七宗罪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七宗罪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