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博物馆 > 地图 > 观后感博物馆,2024观后感博物馆
观后感博物馆相关栏目
观后感博物馆热门栏目
观后感博物馆推荐
观后感博物馆

(共 3768 篇)

  • 1、 观后感博物馆精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看电影,就算过了很久回头再看仍然会有新的感悟。将心里的想法记录下来可以方便我们日后细细体会,写作观后感时,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观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写作品名观后感该如何提高可读性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推荐的“观后感博物馆”,敬请参阅本文!

    观后感博物馆(篇1)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四年级全体学生去安康博物馆参观,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我们坐在公交车上快乐地唱起了歌,很快便来到了目的地安康历史博物馆。

    到了博物馆,有一名解说员带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我们非常兴奋。展厅里面有一幅关于安康的地图。解说员告诉我们安康一共有2235平方千米,我听后,才知道原来安康竟有这么大啊!展厅里面还有许多稀有动物雕塑,有羚牛、大熊猫、川金丝猴、朱鹮。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各色各样蝴蝶标本,真是漂亮极了!解说员还说早期的安康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总面积14825平方米。

    到了第二展厅,这一展厅主要向我们展示古代的一些文物。有古代的货币,古代人的生活用品,例如铜镜,铜梳妆台,香炉,装酒的器皿,做饭的吊罐等。还有各种形态的铜制佛像。还有古代的各种兵器,像戟、长矛等。

    最后一个展厅就是科技展厅。在这里,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科技的趣味和神奇,最使我难忘的是那一红一蓝的两个小机器人,他们向我们打招呼,给我们跳舞。真是太有趣了!

    参观完博物馆,我觉的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因为我今天学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古代安康人民的聪明才智与现代科技的神奇奥妙的交相辉映!

    观后感博物馆(篇2)

    丁奕滢

    乐器是人类很早就拥有的精神财产,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丰富。从考古发掘和壁画、崖画中,都可以看到狩猎围捕、信号传递、祭天祷神、战斗助威或庆典舞蹈等都和发音工具或节奏音响紧紧相连。对于乐器的发展有这样三种说法:1.德国的乐器学家c.萨克斯从考古角度分析了出土文物的分布,认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噪声器如摇响器、呼啸器等;第二阶段为鼓类、号角类、拨弦类;第三阶段才出现木琴、横笛等乐器。2.英国学者t.f.r.乌博萨姆认为鼓类在先,进而为笛管类,最后才出现拨奏乐器类。3.奥地利音乐理论家r.瓦拉谢克反对音乐起源于语言的主张,赞成音乐源于节奏和舞蹈说。他认为笛管乐器为最早,进而形成歌唱和鼓类乐器。

    12月11日下午我与同学一起来到了东方乐器博物馆,感受到了每种乐器

  • 2、 观后感博物馆汇总

    好的电影就像我们一个好朋友。在观看了影片后,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浓浓的兴趣,观后感便能帮你把这些感想梳理出来。观后感有利于我们深入体验影视作品中的剧情和人物的感情。你看过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吗?下面的内容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观后感博物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后感博物馆(篇1)

    今天我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真的是感慨万千。

    展览分几个部单元。“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国列强欺负中国人民和人本侵略中国的这两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帝国主义国家往我国大量的运送鸦.片,使社会变的腐.败,使中国人民失去健康。后来林则徐虽然消灭了鸦.片,但帝国主义仍不放过中国,跟中国打仗。而中国输了,就跟帝国主义签定了很多不平多条约,让中国的土地不再完整,况且中国每年都要赔钱给帝国主义。中国人变得非常穷,满大街都是饿死的人。而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站起来反抗。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但国民.党并没有站起来反抗。国土大面积沦陷,日本人占了中国的很多部分。随只中国人民也开始受欺凌。日本帝国主义大面积屠杀中国人。而中国人则没有放弃,而是举起武器去打败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日本投降,澳门和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以前一直以为现在的所有都是利索应当的。但是这次观看中过的复兴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人们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来临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有放弃!日本人大四的屠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家的意志!但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抹杀,而是变得更坚固!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起来了!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

  • 3、 消防博物馆观后感

    消防博物馆观后感 2017年4月14日上午益智园康复站的老师和全体学员到中国消防博物馆参加由西城区月坛残联组织的参观学习活动。 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来到一层(序厅)。那里摆放着鎏金太平缸、水龙等文物。老师和学员们纷纷在展品前合影留念。 随后大家又跟着讲解员来到二层(古代厅)和三层(近现代厅)参观。学员们一面认真听讲解员耐心细致地讲解,一面仔细认真地观看展柜中陈列的实物和图片,逐步了解到:火,先于人类存在。人类从懂得用火的时候起,便开启了文明之门。也在那一刻人类开始真正遭受到火灾的威胁和困扰。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古人就开始了火源管理和建筑防火的探索与实践;约三千年前中国哲人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两千年前汉朝出现了官办消防机构的萌芽和专门的灭火组织;一千年前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支管办的专业灭火军队。翻开史书,可以看到历朝历代都把火政管理列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学员们所观所感的是一段人类与灾火共处的时光。这段时光,最早追溯到远古人类用火之初。遗址中的残迹,甲骨上的文字,陶器上的图案,建筑上的构件,文献中的记载,都是时光的印记,记录着关于火的认识、火政的管理、防火的理念世世相传,内涵丰厚。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段《周易》第六十三卦既济的爻辞历经四千年,历久弥新,像是人类与灾火之间关系的绝妙阐释。 参观完展览学员们随讲解员来到地下二层防火防灾体验馆那里运用高清投影、电子沙盘模型、数控机械、光电感应、180弧幕等多媒体展陈技术与模拟场景,设计了城市消防规划、建筑消防设施、火灾体验剧场、火场应急疏散、灭火器使用、119电话报警、地震应急避险、地铁火灾疏散、消防逃生结绳等互动体验展项。大家通过实践体验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最后又有专人向学员们讲授家庭防火自救的办法注意事项等和一天24小时之内居家、出行、工作、娱乐期间消除可能出现火灾隐患的处置办法。 一个上午很快过去了,我们感到过得很充实。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位消防达人了。我们一定谨记,火灾离我们并不远,稍不留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我们也不会太过紧张,因为只要平时多注意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学以致用,相信我们一定会远离火灾,幸福平安。
  • 4、 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自然博物馆 ,到了之后我发现自然博物馆还有一个科技馆.我们先来到了科技馆.一进到大厅,呵!里面的东西可真不少呀!有月面弹跳,全息音响小屋,投篮高手,走马灯,科普玩具等。可多呢。给我的印像最深刻的是动感喷泉。当我用脚踩踏地面上的“方格形”键盘时,键盘下的压力传感器得到的相应信号经过电子处理器处理后,会进一步驱动喷泉的水泵开关,使键盘前玻璃圆筒的水柱涌起,不同的音符对应不同的水柱。在踏键盘时,还可以演奏美妙歌曲!真是太神奇了。

    我又来到了自然馆,看到了巨大的恐龙模型。昆虫王国里有许许多多标本,有漂亮的大蝴蝶,螳螂,甲壳虫等。神奇的秦岭有羚牛,大熊猫等等。好多好多。个个看上去都像真的一样。

    接着又去了介绍人体的组成馆。我知道了大脑分为七个区,有语言区,听觉区,运动区,视觉区,思考区,嗅觉区,感觉区。

    我今天的收获可真是不少呀!我见到平常很少见的稀奇,这是一次神奇的自然之旅!

  • 5、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上午,我和一妈一一妈一参观完老舍纪念馆。吃完午饭后,就又去了另一个景点北京自然博物馆。

    我们按照纸上写的路线,费劲了周折,终于找到了自然博物馆。我们买了票,走进了这个奇妙的博物馆。

    我们首先走进了哺一乳一动物厅。哺一乳一动物厅里,都是哺一乳一动物的化石,有:恐龙、猪、长颈鹿、象。然后我们走到了植物进化厅,植物进化厅是描述植物生长过程和植物化石的,植物化石有中国的第一朵花的化石,这朵花体积很小,看上去小一巧一玲一珑,很是惹人喜一爱一。随后,我们又走进了海洋动物厅。海洋动物厅有海洋动物的化石、标本。有的海洋动物的标本很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我们看完了所有的标本、化石后,就回家了。

    篇二: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参观了自然博物馆,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蝴蝶特别展。平时我对蝴蝶有很多的疑问,今天刚好可以进去了解了解。在蝴蝶展里,我看到了好多形状,颜色各异的蝴蝶。我记得有枯叶蝶,花斑蝶,青凤蝶,还有各种各样的粉蝶等等。我还知道了关于蝴蝶一生的生活,先是破茧而出,变成一毛一毛一虫,然后吐丝结茧,最后破壳而出成了蝴蝶,于是又有了小幼虫,就是这样不断循环下去。

    我还去了地球的初始生活,有泥盆纪,寒武纪,白垩纪等等,还了解了许多早期已灭绝的食肉动物和植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菊石。接着,我们来到地球外的宇宙空间,那里讲述了,星星,太一陽一,月亮和陨石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体验了许多不同的生活,我觉得这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篇三: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学校组织我们星期三去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这天虽然细雨蒙蒙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坐上巴士,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怎么这么久还没到啊?终于,我们来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门口。

    在大厅里有宣传册,上面是自然博物馆的地图,一向喜欢小动物的我,看到上面有以动物人类的朋友命名的专题馆,自然不能错过,便急忙奔去。哇!我不由发出惊叹,一进展厅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只很大的北极熊标本它身上的一毛一像雪一样白,眼神是那样的可一爱一,如果没有东西挡着我真想抱抱它。但一想到这么可一爱一的动物已濒临灭绝了我不由难过起来。跟它和了好几张影才接着往前走。在一面墙上有几十种蝴蝶标本有红锯蛱蝶、虎斑蝶、鹤顶粉蝶,色彩斑斓,让你眼花缭乱,可惜这些蝴蝶也濒临灭绝。不光有蝴蝶标本还有豹子、金丝猴、马来熊、东北虎、熊猫标本,一个个都是那么一逼一真、可一爱

  • 6、 乐器博物馆观后感
    乐器博物馆观后感 丁奕滢 乐器是人类很早就拥有的精神财产,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丰富。从考古发掘和壁画、崖画中,都可以看到狩猎围捕、信号传递、祭天祷神、战斗助威或庆典舞蹈等都和发音工具或节奏音响紧紧相连。对于乐器的发展有这样三种说法:1.德国的乐器学家c.萨克斯从考古角度分析了出土文物的分布,认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噪声器如摇响器、呼啸器等;第二阶段为鼓类、号角类、拨弦类;第三阶段才出现木琴、横笛等乐器。2. 英国学者t.f.r.乌博萨姆认为鼓类在先,进而为笛管类,最后才出现拨奏乐器类。3.奥地利音乐理论家r.瓦拉谢克反对音乐起源于语言的主张,赞成音乐源于节奏和舞蹈说。他认为笛管乐器为最早,进而形成歌唱和鼓类乐器。 12月11日下午我与同学一起来到了东方乐器博物馆,感受到了每种乐器所独有的魅力。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11月27日,是我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乐器博物馆。博物馆的前身为“中国民族乐器陈列室”和“东方乐器陈列馆”。在江泽民“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题词的鼓舞下,2001年11月,扩建成现在的“东方乐器博物馆”,由老院长贺绿汀题写馆名。 馆内收藏乐器约500多件,分为四个展区。中国古代乐器部分有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仿唐琵琶、仿曾侯乙编钟、以及镶有翡翠、玛瑙的仿唐琵琶等;中国现代乐器部分收藏了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如笛子、二胡、筝等;外国民族乐器展厅藏有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展厅则陈列了我国西南、西北等地藏、苗、满、彝等少数民族乐器。 乐器分类法是乐器学中的重要课题,大体分为两种,其一是民族的惯用的分类法,也称传统分类法;其二是以声学物理归纳手段作为分类依据的现代分类法,也称逻辑分类法。 传统分类法主要指世界古代高文化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惯用分类法。它包括:中国的八音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印度的二分类法(弦乐器、气乐器)、五分类法(单皮乐器、双皮乐器、前皮乐器、打击乐器和气乐器)和四分类法(皮乐器、弦乐器、金属打击乐器、气乐器);阿拉伯的二分类法(固体乐器[包括击奏、拨奏、擦奏乐器];空穴乐器[吹奏乐器])以及欧洲的三分类法(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这些分类法都有各自的内涵和分类的依据。 现代分类法把世界上所
  • 7、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上周五,我们去了博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图片,比如:我们淄川天然形成的蛤蟆石,雄伟的马鞍山在一楼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关于未来的图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机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个图上面画了一个人:一半是机器,一半是人的身一体,上面还写了一些关于这张图片的介绍。

    来到二楼,我知道了我的家乡也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像:峨庄的昭一陽一洞,洪山的蒲松龄故居二楼还有许多古代时用的一些兵器和一些白银币,古钱其中我最喜欢古代时用的兵器,比如:刀、一槍一、剑、戟

    三楼是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电脑,还有一些:鲁班木球、猜生肖、测发电力、磁力乒乓球、滚珠子、节能灯、融合镜可好玩了,其中我最一爱一玩的是鲁班木球,虽然很难拼,但我也拼起来了一个。

    这个博物馆真有趣呀!

    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科学道理,比如,像电脑里的一些游戏给了我一些启示:不能乱杀野生动物,不要乱砍树木,不能随地吐痰在玩节能灯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要少用电。在玩测电力的时候我知道了:手心的汗越多,放电的可能一性一就越大。

    参观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专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

    今天,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海洋生物。博物馆位于市zf的西面,走进博物馆,看到的是海洋生物的各种介绍。在这些海洋生物中,其中我对鲨鱼最感兴趣。

    鲨鱼标本的体形比较小,他的眼睛像小的白化石一样,我还知道鲨鱼眼睛视力很不好他几乎看不到东西。但他有敏捷的嗅觉一性一。

    你们知道为什么在沙漠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沙漠的一陽一光很强烈,一陽一光反射过来,就形成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就像在杯子里倒水,然后把筷子放到杯子里,在外面朝里面看,筷子就像被折断了一样,海市蜃楼跟这个的原理是一样的。

    在人山人海的博物馆内,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有鳄鱼,鲨鱼,热带鱼,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向你们介绍了。你没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博物馆看看哦!哪里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的,不要错过这大好机会哦!

    篇二: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一性一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参观省博物馆观后感。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

  • 8、 煤炭博物馆观后感
    煤炭博物馆观后感 张恭瑞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煤炭博物馆,很早就知道山西的煤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省份,今天可以亲眼见识一下,学习更多的知识了。 当进入第一展厅,导游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山西省主要产煤在哪几个地方,同时也看到了用煤堆成的旺火,也看到了许多用煤精雕刻而成的作品,每个作品生龙活虎、栩栩如生,别看全是黑色的作品,但每幅作品都有各自的特色,非常的漂亮。 在第二个展厅里全是挖煤的工具,从最早的古代到现代的挖煤工具,真是大开眼界。第三个展厅是煤的形成,为了更深的了解煤的形成,我们观看了一部立体电影,进去前每人发了眼镜,看到的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还感受到亲自和那些动物在一起的感觉,也感受到海洋向我扑来的感觉,真好玩。 下一个展厅里导游阿姨告诉我们煤的用途,我们也看到了煤的生产过程,也看到了煤是怎么被人们所利用的,煤的用途实在多,知道现代化的管理给我们的煤炭管理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同时也了解在井下会遇到的几种情况,当遇到危险情况时,煤矿工人会怎么处理,会怎么和上面的人联系。 随后我们又到了摸拟矿井,导游阿姨给我们每人一顶安全帽,帽上还有灯,我们随着电梯下到了了井下,井下好黑,我紧随阿姨,生怕自己走丢,在井下我看到煤矿工人怎么挖煤,怎么运煤我们在底下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钟,里面的设备全是现代化的,而且和煤矿井下一模一样,阿姨讲解让我懂了许多知识。 当我们从井下出来,就到了调度室,阿姨告诉我们煤炭井下情况这里全都知道,哪有情况,这里是第一时间知道的,我也看到了好几个电视在上面,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井下所的地方。 今天的参观很有意思,让我,让爸爸妈妈都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下次我还要来,更深了解煤的知识。
  • 9、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馆的最后一步时,不禁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一着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宝呀!我很庆幸今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起观光,一起分享,一起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直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岁月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今天依旧那么清晰。看似简单的,其实这些全都是让人洒尽汗水的。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知道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同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 。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品味着这一本收获,触一动着笔尖,记录着这一段记忆。在千里之外,好像又听到了赞叹。

    篇二: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2009年6月30日上午,机关服务中心组织一党一员活动参观首都博物馆,看到一对对的小学生在馆前合影留念。多么熟悉的一幕,不禁唤一起儿时的回忆,中心的全体参展人员也展开一党一旗在首博馆前合影。此刻我感觉到时间变得之快,几十年前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的情形,历历在目,有生第一次参观博物馆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也是七一前夕,只记得站在红旗下,举起手臂攥着小拳头,幼一嫩的喊出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然后参观,回来老师让我们写观后感,只记得其中一句话,看了一堆石头、 瓦片、破盒、破罐,特没劲,手一槍一大刀可是真家伙。

    几十年后的七一又参观博物馆,也许还是现在学生时代,每次参加什么活动,老师都要布置作业写观后感的习惯,此时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让我又想写点什么。

    本人酷一爱一参观展览馆和博物馆,不论出差旅游每到一地,只要有时间条件许可,都把参观当地博物馆作为首选,他是你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回顾多年来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与感受,让我感受到祖国历史的脉搏与改革

  • 10、 电影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电影博物馆观后感 上周我们拿到了老师给的电影博物馆的票子,想着,大概是介绍电影的历史吧,于是我们便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在星期六的一天中,我们参观了上海电影博物馆,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和电影有关的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 我们八个人(黄天爱、郦丝箫、宋雨青、刘陆淇、李昊、毛晔淳、周子红、叶哲宇),在星期六下午一点到学校门口集合,一起出发前往上海电影博物馆参加小队活动。所有的成员都到齐后,let’sgo!坐了14站56路公交汽车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上海电影博物馆。一进去,我们就坐了乘到4楼的电梯,在电梯的天花板上,有一个小小的屏幕,上面倒数着:“5(伍),4(肆),3(叁),2(贰),1(壹)”。当1结束的时候,电梯门就开了,刚一走出门,我们就进入了“星光大道”,地上红色的感应灯就像红毯一样闪烁,在两侧墙壁上有各种观众,记者的造型,闪光灯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我们就好像真的当了一回电影明星! 再往里走,有一面长墙,上面都是有名电影明星,在墙边,有展柜,里面都是这些明星的文物,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墙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成龙,蝴蝶……突然我们被电影里独有的“咔”声所吸引,原来在一面景板墙边,真的有人拍剧!一个穿着老上海旗袍的美女在门前渡着,而这一幕却因为各种小的瑕疵,导演的不满意,而一遍一遍的重新来过。我们不禁想到,原来拍电影也不是这么容易啊!在金光灿灿的照耀下,我们看到了曾经上海拍摄电影场景的模型,大家都纷纷和“不动”的人物拍照。向前走着,一幅一幅的海报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原来百年发行放映展区透过模型、广告及百余幅各个历史时期的海报,回顾发行放映的百年历史,展示上海电影长盛不衰的文化魅力。我们的同学总是发现一张张大家小时看过的电影,常常引起一声一声的回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回忆电影的场景。 不知不觉我们就逛完了一层楼,我们充满好奇的来到了3楼。还在自动扶梯上的我,就听见同学们激动地叫声“葫芦娃!”“黑猫警长!”“小蝌蚪找妈妈!”原来是一个个我们小时候熟悉的人物造型。在这一楼里,仿佛是回顾我们小时候的乐园。在这里,可以在荧幕板前体验自己的配音和电影动作,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听听自己在电影里的配音是否和原著接近。听,是什么让大家都笑的那么开心?原来大家在看加菲猫,大家笑的不只是加菲的滑稽的动作,而是上海话版的加菲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09-25

  • 2022-12-20

  • 2023-01-25

  • 2022-12-11

  • 2023-02-22

  • 2023-04-09

  • 2019-10-11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1-09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1-17

  • 2023-01-23

  • 2023-04-1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03

  • 2023-01-18

  • 2019-10-11

  • 2019-10-11

  • 2023-01-24

  • 2019-11-02

  • 2023-03-20

  • 2023-06-27

  • 2019-10-28

  • 2022-12-29

  • 2023-01-19

  • 2023-06-18

观后感博物馆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观后感博物馆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观后感博物馆、2024观后感博物馆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