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非洲猫科观后感 > 地图 > 非洲猫科观后感,2024非洲猫科观后感
非洲猫科观后感相关栏目
非洲猫科观后感热门栏目
非洲猫科观后感推荐
非洲猫科观后感

(共 5115 篇)

  • 1、 《非洲猫科》观后感1100字
    《非洲猫科》观后感1100字

    最早从豆瓣上刷到《非洲猫科》这部片子时,还有点奇怪,看起来好没有新意的片名,看封面时就在想干嘛不起个非洲雄狮之类的名字,这个名字看起来让狮子有点“大猫”的感觉。

    显然是我低估了,第一个是豆瓣评分已经能够给我信心,第二个就是值得一提的就是出品公司,是迪士尼,所以初步印象,这样一部片子是适合带着孩子一起看的。

    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良心之作。

    整部片子耗时两年,全景是在肯尼亚的马赛玛拉国家公园拍摄,主角是成年母狮莱亚,未成年母狮玛拉、成年雄狮毒牙以及雌性非洲猎豹妈妈希塔。在非洲这片热土上,它们只是万千生物生活的一瞥,但是画面感很震撼,很难想象这些镜头之外,摄影师为了每一处细节可能都需要几个,几十个小时的等待。

    狮子,猎豹都属于猫科,猫科分为3亚科,猎豹亚科、猫亚科、豹亚科,其中猎豹属于猎豹亚科,而狮子属于豹亚科,同样是猫科,狮子和猎豹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狮子喜欢群居,而猎豹是独居,狮子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在适者生存的草原上,雄狮负责维稳,保护族群安全,雄狮负责的事情蛮多,在低吼声中,鳄鱼都会被它吓退。

    母狮负责狩猎,尽管狮子已经处于食物链顶端,但是还是不可避免要遭受很多的生命灾害,比如豹子也会袭击他们,鬣狗也会骚扰它们,最要命的就是其他狮群的袭击,时不时会有很多外来的雄狮来挑衅,如果成功打败了现在的首领,那么所有的母狮都会归属于它,同时那些幼崽全部要被杀死,这就是血淋淋的残酷现实。母狮莱亚在狩猎中受伤,还未成年的玛拉还需要照顾,但是瞪羚迁徙了,狮群也要随之离开。

    狮群选择了放弃莱亚,而年幼的玛拉要么是跟着狮群,要不跟着它的妈妈,最后它选择了后者,没过多久莱亚就恢复了,带着玛拉赶上了狮群,看起来生活又恢复了正常。

    莱亚尽管是经验丰富的老猎手,但是它已经衰老了,而年幼的玛拉还不能独立生活。

    在一次外来雄狮的袭击中,它选择了拼死反抗,赶走了雄狮,才算保住了玛拉的性命。

    狮王尖牙也已经衰老,它的首领地位也是岌岌可危。所以它在最后一次斗争中直接选择了逃跑离开,于是乎新一波的杀戮又开始了。

    而衰老的莱亚也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中,选择了离开,然后孤独的死去。看到它孤独的背影时,真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另外一个主角是猎豹妈妈希塔,它要抚养五只小豹子长大。因为

  • 2、 《走出非洲》观后感

    《走出非洲》观后感

    原创: 隔水望伊人

    《走出非洲》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也是作者的人生的际遇体验。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一直以为一辈子很长,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我们殊不知每一步都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退路。走错一步,也许是我们一生难以挽回的事。我们这辈子注定会与很多人相遇,但是和我们经常接触的无非是几十个人,但他们也决定了我们短暂的一生。

    整个故事起始于丹麦的一次遇见,凯伦是一位富家女,为了一个好听的名号,她选择嫁给了一位住在非洲的伯爵,成为伯爵夫人。他们的婚姻是如此地仓促,当她来到婚礼的现场,司仪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当她的丈夫向她介绍别的人的时候,她开始幻想美好的生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他们新婚的那晚,凯伦买下的畜牧的土地被她的丈夫改成种植咖啡的地方。他们开始了各种的争吵。凯伦的丈夫经常要外出,她开始打猎,排遣生活的寂寞。有一次,她被一只狮子盯上了,她有点害怕,丹尼斯出现了,他救了她的命。

    另一方面,凯伦和她的丈夫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相遇以后,渐行渐远。凯伦发现自己得了梅毒,她才知道她丈夫在外面生活不检点。凯伦不得不接受医院的治疗,梅毒虽然好了,但是她不能生孩子了。

    自此以后,她更热爱非洲土地,包括这里的土著的人。有一次,她看到一个非洲男孩得病,她亲自跑过去,劝说他赶紧治疗。为了和土著的人们交流更顺畅,她还开办学校,教他们英语。她甚至让她的仆人直接喊她的名字。

    她热爱着非洲的土地,就像爱自己的生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她拥有的是无比开阔的世界。假如没有一场火灾,她所经营的一切都不会这么快付之一炬。当她感到人生绝望,想要离开这里,换一种活法,和丹尼斯一起私奔,谁知道丹尼斯逝世的消息。

    丹尼斯也许是她生命中最后的一份念想。他喜欢听她讲故事,送她一支笔,鼓励她将故事写下来。他们曾在野外一起欣赏非洲的夜景。丹尼斯曾带着她从空中俯瞰一切。世界在他们眼里就像一幅幅绚烂的油画。

    如今凯伦的梦破碎了,婚姻早就名存实亡,想要去的远方也没有丹尼斯的陪同,她不得不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家。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女人原本幸福的一生就因为一场荒诞的婚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当凯伦和非洲告别的时候,何尝不是和她的最美好的青春说再见呢?也许,整部《走向非洲》就是凯伦的个人成长史,她从懵懂无知的少女到谙熟人世的少妇,在这个过程里,她失去了不只是她的庄园,婚姻,还有那个曾在非洲最美好的年华。

  • 3、 走出非洲观后感
    走出非洲观后感 当时是在360浏览器里偶然看到的一个“女人一生必看的20部影片”,而这部正在其中,于是下载了回来,隔了三四个月,今天实在无聊,才拿出来看,女人确实应该看看。里面的女主角凯伦感觉和《飘》里面的斯嘉丽有一点儿相像,可能都算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吧,她们勇敢、自信、敢于反抗旧有的观念。 这部电影是以凯伦的婚姻和爱情为主线的。最开始因为他的情人欺骗了她,不愿和她结婚令她很伤心,随后她就向她情人的弟弟、她的朋友波尔?毕斯要求和她结婚,她并不爱他,只是想要一段婚姻,想要她在非洲的农场有一个男主人。结果可想而知,她和他在一起并不幸福。而丹尼斯的出现改变了她,他们一起打猎、露营,她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后来他们真的在一起了很久,丹尼斯是真心爱她的。但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总是表现的强势,她们习惯占有,所有事情都要按她们的想法来。在凯伦和丹尼斯相处期间,有过一段争吵,我很赞同丹尼斯的观点。凯伦是聪明的女子,她知道丹尼斯每次离开不是都为了去打猎,而仅仅是为了离开,她觉得这违背了爱的真谛,因为她认为爱就是占有,她希望丹尼斯和她结婚,觉得这样一来,丹尼斯就是她的。而丹尼斯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i)但是只有她为此而付出了努力和做出了行动。她对那里的人都很好,最后她一无所有,却依旧想着要为那里的居民争取一块生存的土地,所以当她要走的时候,人们才会依依不舍,这也是一种回报。 这也算是一部励志的影片,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但凯伦的那股正直、坦率、善良、果敢、勇于打破旧观念的精神和她独立的品性是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女性同样需要学习的。我们是女人,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像男人一样勇敢、强悍,男人和女人分别需要做什么,本就不应该有什么明确的界定,我们也不应该对一个人有过强的依赖,独立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不能独立,就永远不会有什么作为。 从现在起,努力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独立不一定非要在任何时候都强势,一个成功的女人必然可以处理好强与弱之间的关系,而我希望我可以成为这样的女人,这条路离我还很远很远,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
  • 4、 BBC:非洲观后感

    《bbc:非洲》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3年,凭借出色的拍摄手法和精美的画面赢得了网友们的超高评价,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这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7。一共6集,在每集的最后十分钟里,会播放一些花絮,在那些轻描淡写的画面中,已经很能体会拍摄者的不易了。

    4年,800万英镑,近百人团队,550台21种不同型号的摄像机。此外,拍摄团队合计吞掉了6500片抗疟疾药。

    有太多太多画面令人惊叹,不知道是用什么方式拍到的,不是导演系的,不得而知。只能从中感受导演想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非洲,由于自然条件的严酷,使得生存在这里变得异常艰难。解说里经常会传达出这样的观念,越是严酷的环境越是隐藏着生机。

    为了使生命延续,变成更强者,雄性动物要经过激烈的角逐,才能拥有和雌性动物交配的权利。这种准则存在于任何一种动物,无一例外。大到大象小到昆虫,甚至在家庭内部,这种竞争也不可避免。一对鲸头鹳夫妇一次只能养育一个孩子,他们便会选择强壮的那个悉心照料,而放弃弱小的那个。你会觉得这很残忍,的确。可正是这种准则,才让这里的动物,有着高超的生存技能和对环境超强的耐受()力。站得高,才能看到更多。

    并不止动物,对摄制组来说也经历着强烈的情感触动。严重干旱,在迁徙途中饿死的小象;刚孵化出的小海龟,在爬向大海的过程中被飞禽叼走。不禁想到《道德经》里的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类在面对这些时什么也做不了,也不能做。人为过多干预自然循环,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自然是睿智而精明的,它用最严苛的生存环境保留了自己最原始的样子,残酷但是值得。

    最后一集,中国被点名了。希望以后再出现,能有所改变。人类能做的就是保护环境,禁止野生动物的交易,而重要的是使它不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

    这些动物将一辈子与这样严酷的环境作斗争,只为获得一丝生机。生命何其伟大,敬畏。希望在未来的某天能带上相机,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亲眼看一看它们。

    第一集:

    配乐也极赞,最喜欢小鸵鸟走路,年轻雄性长颈鹿出场的两段。

    卷尾燕在缺少食物的冬天,会报假警、模拟狐蒙的叫声,把找到虫子的狐蒙引开,自己享用食物

    鸵鸟幼雏跟着父母前往水源地,打斗的狮子们赶走了其他动物,使得它们能接近水源。

    喀拉哈里是黑犀牛的最后栖息地,它们白天独来独往,晚上在星光摄影机下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开始了社交。

    多如云雾的红

  • 5、 《非洲》观后感精选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洲》观后感精选 ”,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非洲》观后感 篇1

    寒假里,我读完了《非洲草原历险记》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三位主人公:多利、里娜和蒙志去非洲草原探险,途中被困在草原上,最后想尽了各种办法,历尽艰辛终于走出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的知识,比如,白蚁是草原上最优秀的建筑师,河马的牙齿约有60厘米长,猴面包树的水分很多,寿命很长,可以活5千年以上,昆虫的眼睛是由数千个单眼集结而成的复眼所构成的。。还有三位主人公非常坚强勇敢,战胜重重困难,值得我向他们学习。

    回想去年的寒假里,妈妈送我去上英语课。才出门走了一会儿,,心想:在家里看看电视、玩一玩多好啊,为什么偏偏要受这个苦呢?心里想着不去上课了,这时书中主人公遇到困难时没有退缩,仍坚持迎难而上的画面一个个浮现在我脑海中,我立即为自己刚刚想要退缩的念头感到惭愧,他们遇到的困难比我不知要大多少倍,我这点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又快步往学校走去。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让我学到了书中三位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我要向他们一样做一个好学生。

    《非洲》观后感 篇2

    暑假来啦,妈妈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非洲的甘霖这篇文章。它讲述了两个女孩因一件小事而发生争执不再说话,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她们又重新和好如初。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很深,因为我也亲身经历过。

    我们是一对心有灵犀的好闺密,我们常常会不约而同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有相同的爱好,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听故事,喜欢小动物!我们一起上学放学有说不完的话,心情不好时会逗对方开心,我们形影不离,就连上厕所都会在一起。但有一天,我们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吵了起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说过话了。直到后来我才发现那件事是我误会了她。我想去和她和好,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开口,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开口。但当我读了这本书后便打开了心结决定下次遇见她就去和她主动和好。

    在暑假的兴趣班上,我们被分到了一个班,她朝我笑了一下没有说话,我走了过去主动向他承认了错误,她原谅了我,我们重归于好了,甚至比以前还要好。

    我向她介绍了这

  • 6、 《走出非洲》观后感集锦

    影视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射,我们能从中感悟到许多心得,好的作品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如何让作品观后感显得更有逻辑性呢?以下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整理的《《走出非洲》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走出非洲》观后感【篇1】

    当时是在360浏览器里偶然看到的一个“女人一生必看的20部影片”,而这部正在其中,于是下载了回来,隔了三四个月,今天实在无聊,才拿出来看,女人确实应该看看。里面的女主角凯伦感觉和《飘》里面的斯嘉丽有一点儿相像,可能都算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吧,她们勇敢、自信、敢于反抗旧有的观念。

    这部电影是以凯伦的婚姻和爱情为主线的。最开始因为他的情人欺骗了她,不愿和她结婚令她很伤心,随后她就向她情人的弟弟、她的朋友波尔?毕斯要求和她结婚,她并不爱他,只是想要一段婚姻,想要她在非洲的农场有一个男主人。结果可想而知,她和他在一起并不幸福。而丹尼斯的出现改变了她,他们一起打猎、露营,她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后来他们真的在一起了很久,丹尼斯是真心爱她的。但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总是表现的强势,她们习惯占有,所有事情都要按她们的想法来。在凯伦和丹尼斯相处期间,有过一段争吵,我很赞同丹尼斯的观点。凯伦是聪明的女子,她知道丹尼斯每次离开不是都为了去打猎,而仅仅是为了离开,她觉得这违背了爱的真谛,因为她认为爱就是占有,她希望丹尼斯和她结婚,觉得这样一来,丹尼斯就是她的。而丹尼斯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iorebecauseofapieceofpaper.(我不会因为一张纸而和你更亲近或更爱你)”他说,和她在一起是他的选择。是啊,爱是美好的,本就不该有什么束缚。着名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相信最后,凯伦一定懂得了这个道理吧!

    除了爱情和婚姻之外,凯伦对非洲那里的土着居民生活的关注是另外值得一提的。她有先进的思想,她知道学习对于那里的孩子来说很重要,我想这一点,不止她一个人知道,()但是只有她为此而付出了努力和做出了行动。她对那里的人都很好,最后她一无所有,却依旧想着要为那里的居民争取一块生存的土地,所以当她要走的时候,人们才会依依不舍,这也是一种回报。

    这也算是一部励志的

  • 7、 猫科动物的故事观后感

    《猫科动物的故事》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纪录片,首播于2016年,网友们对这部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来看看吧!

    q1: 为什么很多人看见可爱的小猫、小狗就开心地走不动路了?

    a:我们觉得猫咪、狗崽可爱有很多原因,比如它们身型小巧,浑身上下毛茸茸的,比如它们活泼好动、喜欢玩闹,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的脸部特征。整体来说,它们都有着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和小鼻子。

    人们觉得有大眼睛、短鼻梁的圆脸是可爱的、更具吸引力的,是因为这样的面孔让人想起与自身更为接近的事物婴儿。

    可爱的婴儿能够激发人类内心深处某种非常原始的情感,研究者称之为可爱回应(the cute response) 。婴儿和可爱的猫咪、狗崽会让人的大脑释放感觉良好的多巴胺,使得人的态度变得友好、温柔,让我们想要是照顾他们,这可谓是人类哺育本能的一种体现。

    正是可爱回应使得狗和猫的驯化更为迅速,成为它们进入人类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q2:有时我看到很可爱的小猫小狗,竟然会有吃掉它们或踢一脚的冲动,我是不是心理阴暗?

    a:这种心理是很典型的,科学家称之为可爱侵犯(the cute aggression),是指可爱的事物不仅会让我们有照顾的冲动,还会引发伤害它们的欲望,但我们不会付诸行动。

    看似如此分裂的心理其实是大脑的平衡机制。为了防止单一的情绪过于强烈而发生失控,大脑会触动相反的情绪来达到平衡,比如喜极而泣。这叫做积极情感的二元表达。

    因此,当你看到一只猫咪竟有蹂躏它的冲动,只能说明它已经可爱得超过了你能正常承受的程度啦!

    q3:如此可爱的猫是如何从大自然走到人类的身边?

    a:猫进入人类生活,最早是作为一个好猎手,而非因为它们的可爱。猫敏捷,弹跳力惊人,脊椎非常灵活,可在空中翻转身子。猫还有超强的听觉、特殊的视力。即便如此,猫科动物们之前一直和人类保持着警惕的距离。

    很久以前,中东地区有一片新月沃土,人类耕种、储存粮食,吸引来大量老鼠。野猫为了方便捕鼠,开始靠近村庄。长此以往,这些野猫变得越来越温顺,和人类有了更多接触,逐渐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中。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猫被带到商船上捕鼠,开始在欧洲繁衍,随后遍布世界。

    在古埃及,猫不仅作为猎手或宠物,还担负某种神秘的职责。古埃及人将猫视为人与神明联系的中介,将猫作为神的动物用来祭祀。他们将猫的尸体做成木乃伊,卖给朝圣者,作为祭品献给神。

    而如今,猫几乎不再作为捕

  • 8、 电影《情陷非洲》观后感
    电影《情陷非洲》观后感 电影根据斯蒂芬妮·兹威格的畅销自传体小说改编,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当希特勒开始法西斯专政的时候,德国的犹太人,沃尔特一家——沃尔特、妻子洁塔和女儿,来到非洲肯尼亚。琐碎的生活,艰难的生存,灵魂在苍白了之后,有了它新的颜色。 这是一块包容的土地。那些被遗弃的人们,在这里重生。 二战时期的非洲,离战争有多远? 战争的影子很长,非洲的太阳似乎也被战火熏染,炙烤之下,忧思、纠结、苦痛、挣扎——这是逃离战争的人们逃离不出的情感。 非洲当地的人民,除了接纳和包容,从他们身上,还能看到蛮荒对文明的景仰与依赖。 人,一定要经历一次丧失殆尽吧——变成灰烬,再从当中捡拾不灭的火焰,再次燃烧,才能坚定而恒久。 洁塔属于难民。在非洲,她却从未落魄。一开始,她甚至是高傲的——她告诉当地的厨师欧瓦,不要随意动那些她从德国带来的玻璃、瓷器。有一阵子她的貌似落魄,只是她自己的灰心丧气——从尘土、农活当中,她看不到希望;曾是律师的丈夫似乎安于土里刨食,这令她生气……当德国与英国开战的时候,在非洲的英国人又抓走了他们——至此,犹太人有了多重的难民身份。为了营救丈夫,她委身于英国军官……后来,借助朋友的帮助,她自己也能打理土地了。她与丈夫的朋友暧昧不清,她不再依赖任何人……这个女人开始走向自立,她跨越重重坎坷。成熟,就是突破。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女人与男人之间,与土地之间,争吵、抱怨、不忠、爱与哀愁、独立、分合、不离不弃…… 德国传来消息,洁塔与丈夫的亲人被赶往波兰,被纳粹屠杀,这该是法西斯最后的疯狂了。两个人经历了长长的、一同煎熬的岁月,这最后的打击,该如何迎接?电影里,与承载死亡消息的信重叠的影像,是两个人赤裸而纠缠的身体。性爱,在激情四溢之外,也还有着深沉的痛的表达。不同时间、不同背景下的相互占有,相互赠予,令你去理解这一对男女多年以来关系的全部意义。 天地空茫,人种灭绝,而生命必须繁衍、生生不息,死,也在催生着庄严的生——他们的身下,正是贫脊而又富庶的非洲的土地…… 电影以细碎的点点滴滴,表现人在历史背景下,与土地、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建——一种渗入血液的纽带的连结。土地对人的生养是细微的,宽容的,她要你自己去感受。你可以厌倦、嫌恨,到头来
  • 9、 【热】《非洲》观后感7篇

    以下为我们为你收集整理的《非洲》观后感,要想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要抓住哪些精髓呢?写观后感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非洲》观后感 篇1

    《穿越非洲两百年》读后感1500字!

    对于非洲大陆的历史、国家以及现状,恐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知识盲点,在我们的印象中,非洲历史是被欧洲殖民的历史,非洲是一片落后、贫穷、战乱、无序的大陆。然而,郭建龙以自己的a亲身探访,试图告诉我们非洲的真相:其实我们对于非洲的印象,并不是完全错误,但却是过时的。非洲很多国家确是发生过长期的战乱,有的至今都没有找到出路,非洲的大部分混乱,都发生在二三十年以前,虽然现在很多非洲国家仍然很贫穷,但它们现在已经进入相对的平静期和发展期。

    非洲的贫穷、落后与战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洲的殖民以及其不负责任的作为造成的。非洲较少有统一的国家,各民族是以部落或者王国的形式存在,彼此从没有生活在一起,拥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更没有所谓国家的认同。然而,欧洲殖民者为了划分势力范围,强行将这些不相关的民族强行捏合在同一个国家框架之内,在整合尚未完成时,欧洲殖民者即退出,国家匆匆独立。在这种情况下,诸多差异很大的民族如何一起共同生活?政治上的权利如何保证?各方的利益如何分配?国家与民族、民族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协调?这些问题统统没有答案,于是国家不可避免的进入了摩擦、动荡甚至战乱。在动荡和战乱中,人们通过妥协、和解,慢慢找到解决方案,国家重新回到稳定和发展的正规上来。这看起来非常的残酷,但却是非洲国家的真实命运,甚至是必由之路。

    在非洲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过程中,领导人的素质以及性格,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非洲自独立起至今,大概经历了三代领导人,第一代领导人,往往是民族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们带领国家独立,并试图摆脱宗主国的限制。然而,

    非洲第一代领导人往往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在经济议题上普遍缺乏必要的技巧,鲜有成就。如果他们活的更久,到了老年,又会被世界过度丑化。随着国家在第一代领导人的治理下出现贫穷、动荡,乃至民族和社会矛盾激化时,第二代领导人随之登上舞台,他们多半是通过政变上台,并通过独裁、极权、打击异己、贿选来维持统治,但他们几乎是文盲,完全不懂如何治理国家,只会使用暴力,国家政治黑暗,经济凋敝,陷入一片混乱。世界所知的非洲独裁者,如阿明、博卡萨、恩圭马、蒙博托就是他们的代表

  • 10、 猫科动物:奇妙的动物家族观后感

    《猫科动物:奇妙的动物家族》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5年,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相对不错,一起来看看吧!

    网友评论:

    各种猫科动物都很好看,最后的家猫部分非常有意思,狗是人类主动驯化的,家猫却是它们自己选择了要与人类共存。所有其他猫科动物都在逐渐衰退,只有家猫站在了进化的顶端,害怕!

    大开眼界!猫科原来有37种,宁猫、婆罗洲金猫、兔狲好有趣哦,有许多精彩镜头。可惜除了家猫以外,其他种类都在急剧的下降中,叹息。

    猎豹真是一种能让我达到心理生理双重高潮的动物。小脸、修长身、肌肉紧实、体脂少。天赋高、爆发性强。多数时候秉着性子来办事儿,但关键时刻也不缺理智和逻辑。

    虽然说比较笼统 虽然说不够深度 但只要看到这些漂亮又神秘的猫科动物就很兴奋了 各种慢镜头 让人真正体会到猫科动物的力量与优雅

    简述猫科动物是如何走出东南亚、征服全世界的!都很美!!制作周期较仓促,不少种类用保护区里救助的个体来展现,也没讲全37个种类,好想看到沙猫啊

    拜托你们人类下次再用高科技骗喵的时候顺便真的放点吃的好吗喵

    这个片子配乐自带迷妹/痴汉效果,配合食用风味极佳。

  • 2023-03-03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24

  • 2021-06-14

  • 2019-11-02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09-20

  • 2023-04-02

  • 2021-05-26

  • 2021-04-09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16

  • 2023-02-10

  • 2022-10-29

  • 2019-10-29

  • 2019-09-21

  • 2023-03-29

  • 2023-04-24

  • 2019-11-16

  • 2023-01-13

  • 2021-10-11

  • 2019-10-24

  • 2021-10-29

  • 2023-03-24

  • 2019-11-16

  • 2023-05-14

  • 2023-01-20

非洲猫科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非洲猫科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非洲猫科观后感、2024非洲猫科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