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 地图 >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2024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推荐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共 1489 篇)

  • 1、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集锦11篇)

    阅读作品后,如何能够准确地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读完了这篇作品,对作者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感触颇多。在书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记录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我特意整理了一篇名为“《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够有所收获。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篇1)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里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于世界,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其文化和科技以领先全球的水平的速度在不断的发展中,也是今天世界科技大国之一。

    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不懈努力,碰了无数次的壁,遭到的各个联邦的驱逐,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到了最大的联邦普鲁士的认可,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70年的普法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在欧洲王室奢靡之风盛行之时,几代普鲁士统治者为了国家的强大,过着近乎自虐的清教徒式的生活。这种以身作则,顽强取进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当德意志民族从毁灭性的灾难中清醒过来后,它会立即坚定地从过去的错误中发现不足并纠正过来,正是这种善于省视自身让德国赢得了世界的谅解。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篇2)

    1588年,伊丽莎白继承王位时,从英吉利海峡那边,不断地传来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探险成功的发财消息,这个时候是一个寻求新大陆,成为海上霸主的时代,这对于雄心勃勃的伊丽莎白来说是一个挑战的机会,一个成为海上霸主的机会,她认为这个时代,谁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先抢到海上霸主的地位谁就会先

  • 2、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系列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大国崛起》的读后感”,敬请访问。

    想要写好作品读后感最关键的地方在哪呢??作品这本书值得我们反复去读。读过书之后我们可以将感触写成读后感,以下主题为《大国崛起》的读后感,为编辑特意向您推荐的。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篇1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里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于世界,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其文化和科技以领先全球的水平的速度在不断的发展中,也是今天世界科技大国之一。

    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不懈努力,碰了无数次的壁,遭到的各个联邦的驱逐,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到了最大的联邦普鲁士的认可,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70年的普法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在欧洲王室奢靡之风盛行之时,几代普鲁士统治者为了国家的强大,过着近乎自虐的清教徒式的生活。这种以身作则,顽强取进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当德意志民族从毁灭性的灾难中清醒过来后,它会立即坚定地从过去的错误中发现不足并纠正过来,正是这种善于省视自身让德国赢得了世界的谅解。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篇2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伊丽莎白女皇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查理一世时期,英国陷入内战,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英国人民在不断的摸索着新的,适合自己国家的管理体制,最终通过光荣革命建立起

  • 3、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通用7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读书已经成为我们很常见的一种文艺活动了,大家读完作品后,都会有很多收获。我们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我们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考虑到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地编辑了“大国崛起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篇1

    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纪录片,记录了500年来几个国家的崛起的历史。

    第一个是西班牙,第二个是葡萄牙,这两个国家的名字都已牙齿命名(这是音译)。这两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不大,都是沿海国家,这两个国家却开启了西方国家重新认识这个地球的大门。哥伦布想到打印度,却到达了紧美洲的古巴和海地,就误认为到达了印度,称那里的人为“印第安人”。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第一次让人类见到了地球的真面目,第一次让人类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并不是天圆地方的。

    荷兰:荷兰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在三百年前,紧紧只有150万人口,却将自己的经济势力几乎延伸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荷兰没有辽阔的国土面积,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荷兰的成功是一个注重商业的结果,一切都以商业利润为重,其他的一切都好像无关紧要,不能和商业利润相提并论。

    英国:有着大本钟的英国,是一个岛国,却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综合能力最强大的国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反复和曲折的。这个国家虽然远离大陆,却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宏图伟业,完成了工业革命!是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法国:法国的文化曾经影响全欧洲,让整个欧洲都以说法语为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法国促进了社会进程。拿破仑扫平了许多封建城邦国家,使思想进入到了现代社会。法国是一个极其注重思想的国家,敬重艺术家、思想家。追求自由的国家。

    德国:对于德国,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强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视,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使德国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日本:就目前来看,日本是唯一一个亚洲的经济强国,当年的军事大国。在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之后的二十年里,日本迅速崛起,打开了邻国朝鲜的大门(这个说法不对)。

    向日本、葡萄牙等都比中国小的多,而中国却没有成为这9个强国之一。我希望中国能成为第10个强国,走在时代的前端。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篇2

    前几日听了先生《中国社

  • 4、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800字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是指看过某本书籍、某篇文章后自己受到的启发或者感悟,写读后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从中带来思考。对于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大国崛起的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篇1)

    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这近500年期间,世界开始了海洋帝国时代。开启这一时代的其实只是两个在欧洲边缘相邻的两个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帝国有位王子心中的雄伟霸业,就是向东一向走到遥远的东方,实现海洋霸主梦想。经过近十年的储备,开启了世界上第一所航海学院,他们从葡萄牙最边缘罗卡角出发,一向向东走,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恰好一次风暴,让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他们登陆的地方,被命名为好望角。从此,因为航海技术领先,葡萄牙的殖民地遍布整个非洲,甚至全球,绘制的地图才开始出现,而原本割裂的世界才真正地连成一体。

    其次是西班牙看到葡萄牙的发展很眼红,模仿葡萄牙开始组织远航,随着地理大发现,人们最终发现地球原先是圆的。他们决定向西航行,正巧,一向在葡萄牙怀才不遇的哥伦布来到了西班牙,受到了重用,经过三个月航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大陆。哥伦布一向至死都认为他们到达的大陆是印度,其实那是一片从未有人踏足过的新大陆,它的名字此刻叫“南美洲”,因为这个错认,那里的居民得了一个本不相关的名字叫“印第安人”!

    西班牙成为了海上霸主,变得富强,最终全球约百分之八十的经营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人们沉迷于消费,却没有给子孙留下像样的产业,盛极一时的西班牙也渐渐地退出了海洋霸主的舞台。

    由此我不得不感慨,一个国家是过于贫穷固然不好,但一个国家过于富有,人们的意志力会在奢侈生活中被磨灭,国家的衰落也会成为必然。此刻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开启了航空时代,谁会成为新一代霸主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篇2)

    纪录片的第四集《工业先声》主要讲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稳定的政治局面使得人们追求财富。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商品需求,手工工厂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促使人们开始了发明和创造。近代科学发展,瓦特改进蒸汽机。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还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

    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作为思想发动机,指出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更加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全球第一大

  • 5、 巨富: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读后感400字(3)篇
    巨富: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梁教授在2017年6月日读一书里对此书作了简短的书评:“……此书的重点并不在于谴责富人,描写甚至略含赞赏之意。”n果然是各花入各眼,各美因其美。在我的眼里还看到了作者(曾是记者)现实的描述,客观的评价,认真的反思以及温和的嘲讽,以下略举小例。1.现实的描述:美国的富豪统治集团私募股权公司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在2007年6月21日成就了自2002年以来美国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募资近40亿美元,发行首日该上市公司的市值高达310亿美元。黑石集团两位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史蒂夫·施瓦茨曼,收获了等同于近80亿美元的个人股权和6.77亿美元的现金后凯旋,而另一位创始人皮特·彼得森将一张支票兑现18.8亿美元后光荣退休。一如众多公司上市宗旨。2.客观的评价: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超级富有的0.1%群体遥遥领先于金字塔尖其余0.9%的一般富有者。而这前1%富豪群体同样为他们的子女争取其他99%的人也在争取的东西。阶层虽不同,人性总相似。3.认真的反思:超级财富带来的特权使人变得粗鲁,拥有更多的资源、独立于他人而存在,促使巨富者将自我利益置于别人的福利之上,更贪婪,这些又反过来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不道德行为。是否应该打破阶层藩篱,完成社会流动,实现因果转化?n4.温和的嘲讽:作者2012年在达沃斯采访当时布朗大学校长亦属超级精英阶层的露丝·西蒙斯谈及常春藤盟校的录取和社会流动性,问她是否应该废除明显偏好校友子女的优先录取体系时,对话不再那么冠冕堂皇。“不,我有个孙女。现在不是时候。”她哈哈大笑。本书认人看到最近几十年来全球超级巨富的崛起,经济和政治的融合加快推进了一些先锋者的财富积聚。全球化、技术革命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是巨富崛起的重要因素。趾高气扬的宇宙统治者,同时也是长期殚精竭虑的一群人。正如命和运超好的人生赢家,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认真思考过促成他成功的原因:“懂得职场新规则并掌握全球经济新技能的那些人,同固守陈旧思维方式并依赖商品化技能的那些人拉开了越来越大的差距。”n在google,facebook工作过的超级技术精英埃利奥特·施拉格鼓励孩子学习统计学,因为理解数据的能力将成为21世纪最强大的技能。罗森效应以及马歇尔效应造就的超级明星,超级某某一连串,都变得越来越富有。所以,不管贫

  • 6、 黑旗:ISIS的崛起 读后感(3)篇
    黑旗:isis的崛起 读后感 第(1)篇

    矛盾与教义

    本书介绍的,是isis成为如今这般的前世故事。

    全书共为三部,前两部是关于“宗师”扎卡维的发迹覆灭史;最后一部是美国与阿拉伯其他国家,在面临叙利亚危机后,如何一步步失策、纵容isis一家逐渐壮大的历史。很明显,作者关注的重点在于isis发家及所支撑它壮大的背后机理。

    逃不过说扎卡维。这个曾经的阿富汗老兵,在约旦的监狱里关了将近十年。他对于世俗的社会是不满的,而对于宗教世界的纯粹性,又是欣然向往的。在监狱里,他认识了自己的精神导师——麦格迪西,并且与之深刻交流。在监禁期间,他似乎找到了一生的奋斗事业——高举“原教旨主义”的大旗,向所有的卡菲勒和拉菲达开战。他的极致已然令人发指,其极端程度,甚于本拉登奠基的基地组织。基地组织似乎只是把屠刀伸向西方世界的“宗教霸权”,而扎卡维在伊拉克的边缘地带,悄然地创建了一个依托于“教法”的伊斯兰国雏型。

    也就是这个雏型,让全世界为之愤怒且恐惧。

    他们对所有的异己,进行无差别消灭。他们不仅针对美国“侵略者”,也将屠刀伸向了另一部分什叶派民众。在“安曼新娘”恐怖袭击一案,为了报复约旦王国亲美的王室,扎卡维甚至无差别的屠杀多数的逊尼派教众。

    他的生存模式,就是依靠其他力量未调和的矛盾,制造并扩大这些矛盾。

    1.伊战之后,美军与伊拉克人民的矛盾——“所谓的民主并未带来幸福”,推翻萨达姆的合法性也一度缺失。

    2.在伊拉克的什叶派大众与逊尼派小众的教派冲突——扎卡维不惜炸掉大清真寺,让逊尼与什叶派教众误以为是对方所为,加深了固有的偏见。

    3.萨达姆嫡系伊拉克社会复兴党成员与美国的矛盾——美国军队在占领伊拉克之后,强制解散所有的公务员及部队编制,对该党成员表示极大的不信任。因此众多前复兴党成员既丢了饭碗又失去了尊严,之后,也就不惜与扎卡维为伍实施他们的复仇计划了。

    4.基地内部的教义冲突——扎卡维利用自己的成就,换取基地老大本拉登的支持,以创建自己的根据地。但本拉登也深知其与扎卡维在教义上的区别,但迫于其造成的后果破坏力巨大,又不得不与之联盟。而扎卡维,利用基地老大的声望支持,又一步步壮大。

    以扎卡维为基础的这股原教旨主义,产生的“邪恶动量”大过任何一个恐怖组织,却也因为过于极致,而失道寡助。2006年,扎卡维被美军击毙,这股势力也一度消沉。然而,极致的“美”,却又吸引着无数打着“理想主义”的

  • 7、 《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读后感_800字

    《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读后感800字

    相当棒的一本学者的书,看到了作为学者应有的爱国爱民情怀!“对于某种优越的身份依依不舍,其实就成了不平等的捍卫者。”说的太有道理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多是因为政策造就的,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最初农业对工业的反哺,离不开广大民工辛勤汗水的付出。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看,资源的流动遵循市场基本规律,从低效率低产出的地方流向高效率高产出的地方。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资本、人才都出现由西部向东部,由落后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这是经济规律决定,政府人为限制人才流动,和强制资本倾斜配置,导致生产要素低效。从比较优势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规律应该是各地去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各地短视的政府和短视的为了追求gdq,尤其是落后的地区在国家政策倾斜下,盲目建开发区到处引进工业,严重扭曲了资源配置,工业产业有很强的集聚效应,最后往往引来的不是下蛋的金鸡,而是发达地区淘汰的低产能企业和高污染企业!此外,房价的过高也导致资本流向房地产市场,各地政府在单一的土地财政背景下,只有不断卖地维持高房价。本书还分析了土地流动的可能性,眼前一亮,农民为什么进城打工并不能融入城市,过年还要大迁徙回农村呢?为什么不能带着土地流动呢?土地本身不能流动,但是土地指标可以,家乡的土地换成城市的建设指标,城市不断扩张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至于人多带来的城市病世界各国已有治理经验,城市的发展不能堵要疏,不能靠限制户籍限制人口!除了根深蒂固的土地观念外,恐怕还有中国一直以为诟病的户籍制度,各地政府包括城市居住者,都害怕这么多农民分享了他们的城市福利,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自身利益都主动成了瞎子!农民为城市做贡献缺难以享受同等的城市居民福利:教育,医疗,养老。。。政府的户籍制度让农民打工者难以成为城市人,即使家乡的土地晃着也不会割舍,否则一旦城市没有他们的落脚处,他们降何处容身呢!

  • 8、 《蚂蚁金服: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读后感_800字

    《蚂蚁金服: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读后感800字

    又逼着自己看完一本书,到了苦逼写书评的时候啦。因为无意间发现了《腾讯传》并攒书币甚至充值看完了它,知道了bat便想了解一下,影响我们生活的成功企业。

    看了《未来以来》发现只是马云爸爸的一些重要讲话。并不能帮我满足了解阿里的好奇心。后来无意间发现了这本《蚂蚁金服》便一发不可收拾。

    不知是之于本人天生喜欢看真实一点的故事,还是怎样?很开心自己似乎完成了从了解一个人到了解一家家企业的转变。

    明天打算读点诗歌,缓一缓。

    一方面叹服于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我是服气的,一方面又开始担忧,担忧如此不够努力的自己,面对人工智能该何去何从。妄想从中找到兴趣和商机(工作机会)

    腾讯因为以前的不大开放,受到了360的。。。然后开始开放,

    而蚂蚁金服,从系统架构,到源代码的对外开放,告诉我们未来是合作与共赢。一个颇受大众喜欢的企业不光在于自己创造了多少的商业价值,还有帮助别人创造的价值。还有里面说的企业活性。

    一家以愿景驱动的企业,站在了很高很高的高度。

    我还是不自觉的把它和腾讯进行比较,就像是微信支付,他们之间有竞争,但蚂蚁金服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此开启了崛起之路。

    里面有一部分我很喜欢,就是那里的hr的介绍,是让我这个小白第一次有了一点硬性普及。里面有很多很厉害的人,来的时候是为了实现某种价值而冒险。

    总之,企业文化很重要。

    但不可置否的是,如此一个大企业,我感觉到他们压力很大,时间很长。我想未来有没有某种方法可以让人变得轻松一些,多一些时间去跑步,锻炼。是人工智能吗?

    里面也有很多专业的东西,一直傻傻不清楚的云计算,大数据,架构,到底是怎样的。

    感谢微信读书,感谢蚂蚁金服。

    你们让我开始认识世界,开始知道些什么东西。

    我相信等我知道的更多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迷茫。就可以写出好一点的书评啦。

    因为想写的有趣,我承认我是不想归纳干货(毕竟不会)求书友推荐轻松一点的书,暂时不想看经济类,不想头脑风暴。

  • 9、 《大国崛起》观后感:居安思危的民族

    《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第一部总共12集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工作人员专程飞往世界各地拍摄,探究15世纪以来九个大国兴起的历史。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什么?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上,我们应该向那些大国学习的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这部《大国的崛起》大型纪录片里找到答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都从这部大片里找到了怎样的答案吧! 题记 《大国崛起》观后感一 国崛起,让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在学校看了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后,我对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假期看完了全集的《大国崛起》。回首百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当新大陆被发现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全球也被连为了一个整体,而这就为此后的大国崛起的全球性做了一个定位。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而这些大国兴衰的历史,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这些都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避开一些错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为此我总结了几条在看这部纪录片时的心得体会:1、科技人才是21世纪最受青睐的核心综合竞争力,掌握了这个资源,我们就会走在发展的前沿。2、国家的崛起在于国家的竞争优势。而国家的竞争力在于居于产业链的位置和所具备的创新优势。所以要发展创新,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走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路线。3、要勇于改革,并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做出适当的改革方案。经验告诉我们:不顺应时代改革就会落后。4、应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居安思危的道理永远不会落伍。5、要注意发展经济。经济,是发展一个国家最必要的保障。经济的落后势必导致国家的落后。 不管怎么说,中国离成为一个可以在国际上独当一面的大国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
  • 10、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的原因 宋轲薪 今天观看大国崛起的最后一期大道行思。而这几个国家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片中认为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起着重要作用。就如法国的精神圣地先贤祠,安葬的72位法国历史人物,大部分是思想家、文化家、艺术家,这足以证明法国对思想文化的重视。多少年,法国以其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制的创新。例如,当初的荷兰,凭借着经济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只有荷兰、英国、美国拥有过世界霸权,因为他们对市场经济进行接力棒式的创新与发展。 最后一点,就是向发达国家学习,这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在历史上,德国、日本、俄罗斯都是后发国家,他们构建的社会体制,他们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和率先实现工业化国家,有明显的区别。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国家崛起,又有许多国家衰落。只有根据自己国情和时代需要做出正确决策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生活中也亦如此,只有努力发展,勇于创新,才能取得一番成就! 大道行思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所有的历史考察都是期望能对当下的选择有所帮助,十二集的《大国崛起》就要结束,到底这些成就大国的历程,对我们民族今天的发展带来什么启发和警醒呢? 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大国崛起的核心力量;经济的硬实力是成为大国的主要支撑;先进的制度可以为国家发展带来更持续的能量,这些因素都在《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中可以找到不止一个国家来例证。但是我感觉只有拥有超前的眼光、又有强大个人魅力的领导人,才能动员起国家各方面的能量,走上大发展之路。 他们能够准确认清自己国家的位置。比如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对于航海的关注,知道海洋中蕴藏着联通各大国的重要渠道,找到了海洋道路,就是找到了世界大国的道路。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为哥伦布筹集航海巨款,放弃了自己王冠上的宝石,但最终赢得了世界霸主这顶桂冠。俾斯麦在维护欧洲实力均衡的前提下,为德国寻找到了更多发展的空间。 相反,德国的威廉一世和希特勒却没有准确给自己定位,前者要寻找阳光下的地盘,通过战争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而后者要挑战整个世界,却走进了死胡同,他们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失败和耻辱,伤痛和损害。悲剧的原因无一例外,是他们没有认清自己国家的位置,没有能够把握好道路的选择。 史实证明所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3-04-01

  • 2021-10-11

  • 2019-09-20

  • 2021-11-30

  • 2023-03-10

  • 2019-10-28

  • 2021-09-18

  • 2023-01-14

  • 2023-04-26

  • 2023-06-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8

  • 2023-02-07

  • 2022-04-06

  • 2023-03-27

  • 2019-10-17

  • 2019-10-28

  • 2023-01-13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国崛起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国崛起的读后感、2024大国崛起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