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赤壁观后感 > 地图 > 赤壁观后感,2024赤壁观后感
赤壁观后感相关栏目
赤壁观后感热门栏目
赤壁观后感推荐
赤壁观后感

(共 5100 篇)

  • 1、 [推荐]《赤壁》观后感模板

    观看优秀的电影就像和一位友人对话,在观赏影片时,脑海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和想法,写一篇表达自己理解和感悟的观后感是对好作品的尊重。观后感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究竟怎样才能写好有关作品的观后感呢?以下是编辑为大家收集的“《赤壁》观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赤壁》观后感 篇1

    寒假里我陪妈妈去看了电影《赤壁》,本来主要是陪妈妈看,我对这部电影不感兴趣。影片开始的时候妈妈耐心的给我讲故事的背景、人物,看到一半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看完后我跟妈妈说:还想再看一遍!

    电影讲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赤壁之战――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里面讲了好几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然电影里没打成),我看得津津有味。我最佩服诸葛亮,他长得最帅,而且最聪明还会观测气象!乌龟出汗居然就是要起大雾!最不喜欢曹操,他最凶残杀人不眨眼,虽然演曹操的演员叫张丰毅是我姥姥的偶像。。....

    看完这部电影我决定回去把《三国演义》翻出来好好看看!

    特别提醒: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年三十起《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就上映啦!一定去电影院看哟,支持中国的动画片!

    《赤壁》观后感 篇2

    中午我看了一部电影叫赤壁大战,我看到了之后,学到了一些招数,奇兵阵就是把盾牌堵在那儿,把矛伸出来,转个圈杀死了很多的敌人。还有八卦阵就是把敌人关在自己的阵里,敌人乱冲乱冲,结果被暗丛下面伸出的长矛咯了一下脚,全部跌倒,被叉死。

    后来几个敌人顽固反抗,把盾牌手给刺死,后来用绳索拴住了他们,用长矛,没法破那个奇兵阵以后,我军由于死伤一百人,敌人也被我军消灭过半了,步兵阵也被铜锺给破坏了,就是我们抡起钢锤把它丢出去,绳索拴住钢锤之间的缝隙,啪啪就把敌人打死了,那是钢锤上面有刺呢。

    下午老师让我跟林欣怡一起坐,她真是个不男不女的家伙,打起人来够狠的。她想看我的《二米的哈皮日记》我就借给她了,妈妈说我是个移动的图书馆,那她不成了母图书馆了么?晚上还不让我看很多的书,爱读书是个好习惯的,她真是啰嗦的家伙。

    《赤壁》观后感 篇3

    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演员阵容之大,布景场面之大,动画效果之良,可谓国内现有之最了。近6亿的投资,作为支持中国电影工作的影迷-我来说,是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的,再说,上部看了,不好不看下部的吧!

    有感,太有感了,呵呵!

  • 2、 《赤壁》观后感模板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赤壁》观后感模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赤壁》观后感(篇1)

    纤长的身体,灵活地运动,尖尖的脸颊,长长的尾巴,这就是一只我们常说的聪明伶俐的狐狸,也就是赤狐,亦作火狐。

    赤狐在我看来,长得还是挺可爱的,但还是比雪狐(北极的白色狐狸)逊色几分。赤狐不像雪狐那样,有着纯色的毛,它有着多彩的绒毛。它的躯干,头部,尾巴是金色的;它的尾尖带有灰色、白色、黑色;它的腹部,脸颊左右、下侧都是白色偏淡黄色;四肢颜色往下渐深,从金色慢慢变棕,一条黑色纹路长宽不等;耳后是黑色;耳内色浅,多为米黄色。浑身各种的颜色组成了赤狐的美丽外表,至少它是彩色的,是缤纷的,而雪狐,只有纯粹的美。

    最吸引人的是它那张可爱的小脸,这张脸是不管哪一种狐狸都与生俱来的。它有着一对圆溜溜的小眼睛,睁大了可精神了,即使不睁大,眼睛旁边看起来会像是眯成一条缝,并且那条缝天生就是笑脸一样的那种,细细的,弯弯的,很好看。它的脸底部是尖的,如果是瘦一些的狐狸,它的脸就是一个标准的倒等腰三角,颇是帅气,如果胖一点的,也没有关系,就是一个小圆脸,但在脸颊部位两边都凹进去一点点,就像一张小圆饼被咬了两口一样,很可爱。这还只是正面看它,如果要是侧着看的话,就真的不好说了,反正就两个字,可爱。

    赤狐还是所有狐狸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们分布很广,数量繁多,不论高山平原都有它们的足迹。赤狐很聪明,并且行动敏捷,听力发达,嗅觉也极好,大部分时候夜间活动,白天在没什么危险时也活动,它会捕食鼠类、鸟禽以及一些昆虫等,也会多少食用一些植物果实,水果、浆果都会吃一些。它腿脚短,但爪子尖,跑得也快。它居住在土穴或树洞,有时也会占领较小哺乳动物的巢穴。它会游泳,善爬树,并且可以利用一切的方法来躲避敌人,还善于被抓住后再逃出来。它可以很好地养育幼崽,教幼崽如何捕食猎物,也帮助幼崽学会对敌人提高警惕。

    赤狐的介绍就做到这里了,总之我很喜欢赤狐,读完了有没有觉得它很可爱呢?

    《赤壁》观后感(篇2)

    前两天看了时下很火的电影《赤壁下》,感觉不错。吴宇森导演把几个战争的大场面拍得很棒,有很强的视觉刺激,145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从鬼兵送

  • 3、 《赤壁》电影观后感合集

    下面是我们为你推荐的“《赤壁》电影观后感”,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如果觉得内心所感无处抒发,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 观后感可以记录观赏时的情感体验,写观后感时要有所取舍,不能写出所有的心得与感悟。如何写出可读性高的作品名观后感呢?

    《赤壁》电影观后感【篇1】

    如《四库提要》云:“(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唯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这话说得很对。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绝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相互辉映,显得更有情致。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许�的那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

  • 4、 《赤壁》观后感400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回想当年的历史,我不禁陷入沉思。

    我认为,赤壁之战时一场残酷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滑稽搞笑的游戏。但这电影里,时不时就会出现搞笑台词,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我觉得,拍《赤壁》这种电影一定要尊重历史,而不能将一些片断删除。在看之前,我就一直期待这里面会出现的连环计、什么苦肉计、什么反间计……。可我等了半天,脑海里的精彩片断一直都没有在我眼前浮现。

    我认为,曹操时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他善于用兵,能文能武。但这电影里的曹操,那是相当的令人失望。孙权,周瑜都上阵杀敌,而曹操却躲在房里傻傻地念地图。直到周瑜杀过来,他才拿剑还击。

    当然,不得不承认,这是部好片。战争场面拍摄的宏伟,并且淋漓尽致。非常逼真。其中八卦阵的阵法让我叹为观止,没想到古人竟然能从一个小小的乌龟壳上想到这么一个精彩的阵势;草船借箭也同样精彩,数百万只箭从空中一闪而过,插入船上的草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中描写的周瑜、诸葛亮还是比较成功的。周瑜沉着冷静、诸葛亮神机妙算。种种事例让我折服。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希望吴宇森导演能再次拍出这种精彩的历史电影,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 5、 《赤壁》电影观后感模板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很多人在看完电影后,都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感悟,观后感能保存当下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写观后感时有什么感想就写什么感想,那么我们该怎样写作品观后感呢?或许"《赤壁》电影观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赤壁》电影观后感【篇1】

    如《四库提要》云:“(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唯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这话说得很对。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绝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相互辉映,显得更有情致。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许�的那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

  • 6、 赤壁之战观后感集锦

    很多人可能会为如何写好作品名观后感而苦恼吧?建议大家可以将看过作品后的想法和感触写成一篇观后感,但要避免只是简单地叙述事情,不能深入地表达感受,写出的文章内容也过于浅显。如果您遇到这样的困惑,不妨看看“赤壁之战观后感”,或许会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将本文收藏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赤壁之战观后感 篇1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军隔江相对。

    周瑜攻击曹军,主要依照了黄盖的“四步曲”:写信诈降、择日去降、火烧曹营和乘胜追击。同时,他也占有优势。天时,用火攻必须要有东南风,正值开战那天,东南风很急。地利,因为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虽然在船面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可是只要一着火,船索在一起,曹军想逃也逃不了。人和,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给周瑜想了计策,使赤壁一战周瑜如鱼得水,一帆风顺。这天时地利人和,周瑜样样俱备,才使得他大败曹操,威名远震。我们要学习周瑜的能言善战,英勇无比。可不能像他一样目光短浅、气量狭小,几次欲置诸葛亮于死地。

    我觉得赤壁之战告诉大家:以少胜多是有可能的,只要精心策划,用心思考,连周瑜的三万军士也能战胜号称八十万的曹军。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读《赤壁之战》有感 作文350字赤壁之战观后感 篇2

    道理:要捉住对方的弱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就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赤壁之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周瑜采用部属黄盖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的兵力大北曹军八十万雄师的故事。这是我国战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在此次的战争中,我学到了黄盖身上了几个优点,一是正确估计了双方气力,利用对方的不足,发扬了自己的优点,采纳火船攻击的方式对付曹军。

    二是利用了天时地利上下团结,假意投靠曹操。商定在起风的黑夜,筹办了20条大火船,像箭一样冲入了曹军水寨。

    第三考虑周密,筹办工作安排有序。还知道利用曹操狐疑重的这个致命弱点,用信来表达"投降",而不是亲自去告诉曹操,让曹操消除了有阴谋的想法;带兵士和粮草去"投降",就是为了暗示自己投降的"诚意",让曹操对自己更加信托,从而轻易地带上火种实行火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捉住对方的弱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就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赤壁之战观后感 篇3

    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说过赤壁之战,也知道在赤壁之战孙、刘大败曹操,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对于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在

  • 7、 《赤壁之战》观后感200字

    《赤壁之战》观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让我学到了很多。故事是这样的: 曹操,字孟德。有一次,他亲自带领八十三万大军南下,准备攻打江东。当时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吓得孙权连大气也不敢出。幸好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帮助孙权,受到了孙权的热烈欢迎。虽然是初冬,诸葛亮却预测三天以后有东南风,于是他和周瑜商量了一条计谋。他们先派庞统去游说曹操,让他把所有的战船都用铁链连接起来,再让黄盖领兵去诈降,趁机把曹操的战船都烧毁。等到了黄盖诈降的那一天晚上,果然吹起了猛烈地东南风,于是黄盖放出了许多火船。只见那些火船乘着东风,飞快地冲向曹操的战船。可曹操的战船被铁链拴在一起,不能掉头,无法逃脱,因此,一转眼就被全部烧毁了。曹操大败。 看完《赤壁之战》,我对诸葛亮又敬佩有羡慕。他不但能打仗,能制造木牛流马和喷火巨兽,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测出三天后有东南风,对赤壁之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以后一定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博览群书、刻苦求学的精神。我会每天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做作业,还要读很多的课外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做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社会有用的人。 《赤壁之战》观后感二 我观看了《赤壁之战》的电影,这场战役是三国时期的以少敌多的著名三大战役之一。 故事大概描述了: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欲先灭刘备、后灭孙权,拿下赤壁,以统一天下。刘备派诸葛亮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刘联军共约五万人,与曹军对chi,他们熟知《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其中利用了苦肉计、反间计、连环计、火攻计,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 我看完这场电影后,迷上了《三国演义》,我欣赏周瑜和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他们巧用天时地利,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获胜。
  • 8、 2024最全观后感:赤壁三国电影观后感范例

    诸葛亮要去东吴,讲了一大通理由后,刘备问他什么时候动身,他说就今晚,刘备端起一碗饭说“那你多吃点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赤壁三国电影观后感范例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赤壁三国电影观后感范例1

    今天我看了电影,电影的名字是《赤壁》。

    曹操向皇上讨令,去攻打刘关张。把刘备打得连连后退,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孩子还在家里。曹操人多势众,赵云一个人带着三个人去救夫人,有一位夫人被长矛射死,另一位跳井自尽了。赵云把孩子交给了刘备。刘备和百姓们走了,关羽在那儿抵挡。关羽杀到了最中心,可是曹操没有让士兵伤害到关羽。士兵问为什么,曹操说相如赵云,关羽这样的猛将终有一天我会把他们收服。诸葛亮要去向孙权借兵,他让周瑜率领三万大军去讨伐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还是过着贫困的生活。刘备还是编草鞋,关羽去教书了。张飞在写字,周瑜看了看张飞的字,这个张飞坏脾气,大吼一声,“你要干吗?”诸葛亮和周瑜都堵住了耳朵。这一天曹军开始进攻了,他们从陆地上进攻,诸葛亮摆了一个八卦阵,这个八卦阵是由士兵的盾牌组成的。曹军进去后,就被困在了里面。这时,诸葛亮命令变阵了,阵变了,出口都被封住了。最后他们的元帅急了,说:“见兵杀兵,见阵杀阵。”这一下子,曹军可吃亏了。蜀军拿着长矛往里面扔。诸葛亮又命令他们变阵。这时赵云赵子龙冲了出来,杀了很多官军。

    赵云快不行的时候,赛展雄关羽又冲了出来,关羽快不行的时候,张飞又冲了出来,张飞没有拿武器,见到曹军把曹军的兵器折断,或者抢曹军的兵器来自己用。张飞不行的时候,赵云又冲出来。我知道这是车轮战,这回曹军的士兵可减少了不少。曹军看势不妙,用盾牌组成了一个大盾牌,蜀军往里冲的时候,曹军伸出长矛把蜀军扎死了。这时诸葛亮又吩咐变阵。他们拿着绳子,绳子上有好多流星锤,把曹军的盾牌都打到了地上,然后流行锤又把拿盾牌的士兵打死了不少,曹军急忙逃了出来。这时,诸葛亮一看周瑜,周瑜已经下去去助阵了。

    曹军的元帅射了周瑜一箭,周瑜把箭拔了出来,还是再杀敌兵。甘兴来了,把刀放在了曹军元帅的肩上,问周瑜杀不杀,周瑜把他给放了。这一仗打得是大获全胜。

    赤壁三国电影观后感范例2

    影片主要讲了: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赤壁之战,在影片中,诸葛亮和周瑜利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曹军,获得了胜利。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

  • 9、 看《赤壁》有感

    看《赤壁》有感

    (上)

    《赤壁》这部历史电影,讲述的是周(周瑜)、刘(刘备)两军联盟在美丽的赤壁与曹操展开的战斗。双方的势力不分上下:曹操有“水上之王”蔡瑁;周、刘盟军有妙计多端的诸葛亮。双方转移到了赤壁,但盟军早一大振士气,战斗前就在大喊:“胜利!胜利!胜利!胜利!胜利!胜利!”曹操想用水军做伪装,陆军做主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周瑜竟加强了陆军防守, 未理睬水军。诸葛亮想出一计:八褂阵。先由一个爱打打杀杀的女人带着她全面武装的、个个对刀、弓、剑等武器舞得一流的脾女吸引曹军,再由关羽等人制造烟雾,之后回到八卦阵的“安全之地”。不久,曹军便进了八卦阵中。这个用盾牌做防御的八卦阵,在指挥下有序地改变着,变着,变着,不过一分钟,八卦阵的全部出口被封住了。枪不断从盾牌的空隙戳出来,不断刺伤曹军;钩子从盾牌底下冒出来,钩得曹军士兵的腿走不了路,一个 个倒在地上。又过了不久,大将从盾牌后面出来,与敌人撕杀。令我最望不了的是张飞,他赤手空拳上战场,竟将敌方武器掰断,或将敌方武器往敌方士兵扔,一下搞定两个人。更厉害的是,他遇到一个骑兵时,将头往马身上撞。渐渐地,曹军意识到自己要突围,得摆阵,于是,他们举起自己的圆形盾牌,形成了一个两层的圆形。盟军试图冲入圆形的内部,将曹军杀掉,但从圆形的缝隙里不断伸出枪。最后,盟军利用钢锤把盾打散,将曹军士兵一网打尽,只剩下一名大将,但周瑜大发慈悲,将他放了。这就是第一战。

    又过了几天,盟军的箭不够了,但在短时间内,又造不出十万支箭,急得周瑜团团转。诸葛亮见状,说我可以在三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只需几只小船,一堆茅草和布料。周瑜半信半疑,但还是做了。第二天黎明,大雾四起,诸葛亮带着一个要好的朋友,坐在草船上对饮。曹军看见了盟军的“战船”,连忙发军,准备了十万多支箭,一齐射向草船。周瑜早已作好反间计。蔡瑁刚收兵凯旋而回,就被曹操斩首了。诸葛亮满载而归,一清数,有十万零二百支!便是"诸葛亮草船接箭"。

    (下)

    周瑜等人为了保护东吴,一直在讨论攻法。一天,一名大将说道:"我们可以用火攻!"众将听了,十分赞同。但周瑜却拿来一只火把,将模型烧掉了。大火蔓延,却向自个儿家大门烧了过来。众将明白了"现在正在刮西北风,要烧的话会烧到自己这儿来的。诸葛亮看看外面的天空,请求周瑜在今日深夜到明日凌晨前利用火,攻打曹军军营,那时的风是东南风,并出了道理。周瑜按着作了。果

  • 10、 赤壁读后感

    赤壁读后感范文一

    当你看到这题目时,一定回想起《三国演义》的一篇文章。里面有哪些些什么呢?我真想知道啊!今天,就让我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这篇著名的文章吧!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东汉未期,曹操率领大军到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就开始与周瑜他们打起水仗来,周瑜的手下有个叫黄盖的人,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正与周瑜商量着,他说:我们士兵比曹操的士兵还要少的都成一大截了,就按认识算我们也一定输透了,所以我想到了这个必胜之计,那就是用火去攻击,先让他们把船连起来,用东风把火烧过去赶他们上岸再打。周瑜听了这说:好!周瑜把船想平稳的秘密让曹操他们知道为他们上当,他们果就把船连接在一起。周瑜他们感受到东风就立即用火攻击,不了之下曹操的船这火了,立即逃上岸,从华容道逃跑了。

    在生活中,也有着利用脑子去赢利的。像:在玩飞行棋那样,它不是光利用收取玩的,它同时也要使用我们的小脑袋和滑得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滑的小手还有幸运与小小的眼睛才会有可能赢哦!但是在玩的时候也要记得这句经典的名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无论是输还是赢,我们都是最好的朋友。

    最后然我们记住这一句经典名言吧!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赤壁》读后感范文二

    曹操率领大军占领荆州,虽然威震四海,势如破竹,但是却十分骄傲,警惕性不高,认为孙刘联军不堪一击,一举就可以击破。所以,曹操对孙刘联盟估计不足

    而孙刘联军水陆两军人马不足五万,虽然力量弱小,但是上下军民团结一心,所以士气大增,并在周瑜的正确指挥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帮助下,找到对方的弱点。

    月,曹操率领10万大军,进攻刘备。周瑜、黄盖等人发现连环船有不易躲避火烧的致命弱点,决定利用火攻;江南每年在12月有几天是反常吹东南风;为方便放火,周瑜、黄盖使出苦肉计,曹操蒙骗上当。而联军充分利用了有利的条件,所以赢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

    曹操为什么会输得如此惨烈呢?是兵力不够吗?难道他的十万大军还胜不过孙权的三万人马?是曹操轻易信人,是曹操太轻敌,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会获胜,掉以轻心

    赤壁之战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制胜的根本在于诸葛亮聪明的神机妙算、周瑜足智多谋、曹操的听信谣言。这也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不仅仅要拥有聪明的头脑,还要学会做任何事都不能够掉以轻心,不能够听信他人未经过证实的话。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1-08-24

  • 2021-08-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3-01-0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21-10-0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3

  • 2023-05-10

  • 2023-02-22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3-03-11

  • 2019-11-12

  • 2023-03-10

  • 2023-05-22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11-09

  • 2019-09-20

  • 2019-09-19

赤壁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赤壁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赤壁观后感、2024赤壁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