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 > 地图 >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2024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相关栏目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热门栏目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推荐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

(共 3827 篇)

  • 1、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集锦(3篇)

    你是否有写观后感上的问题呢?写观后感时要循序渐进地写出作品的特色,切记不着边际的发表感想,《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是由栏目小编特意为您提供的内容,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篇1】

    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1

    静静的,静静的,远处盛开的桂花飘来悠悠的香气,回忆着几十年前的传奇经历。这就是我们今天观看的电影《勃沙特的长征》中的开头。

    勃沙特在回到教堂时被红军误以为内奸抓了起来,这使勃沙特十分生气,但是他们的团长却把勃沙特松绑了,把他关进一个屋子里,而另一边因为地图太小,却冒死抢回了一张大地图,可是因为全是洋人的文字,这时的红军苦恼不堪,勃沙特起初选择中立,但还是为他们翻译了三个名称,就不在翻译了,于是长征便开始了,勃沙特在和红军长征的过程中,翻山越岭,经历了各种战争的残酷,团聚的喜悦与离别的忧伤。在最后那对父子为了摆“王”字干扰敌机信号而壮烈牺牲时,勃沙特彻底改变了中立思想,并帮助红军翻译地图,这也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最后他们为勃沙特的送行。

    《勃沙特的长征》运用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一个个人物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又用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来突出故事的主题,可谓是笑中有泪,泪中有乐。在这部电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无数的英雄前辈坚定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个个骁勇善战,机智勇敢,不畏生死,誓死捍卫尊严。他们为干扰敌机信号来摆“王”字时的英勇身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桂花的香味”又何尝不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散发的阵阵迷季。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大家要学习红军那种无私奉献,不畏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制定学习目标,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听从老师的教导,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让长征精神永驻我心,激励我不断前行。

    生命这个原来卑微的两个字,但在红军眼里。是与众不同的是唯一的是,珍贵的。有了生命,世界才不会孤单,生命为我们增添色彩,让我们能够领略世界的风采。

    八月的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勃沙特的长征》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勃沙特帮助红军战胜了国民党,但张排长和张大狗却因此而阵亡电影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常常能够有引发我们笑声的情节。

    电影中,情感色彩浓厚,特别是部队粮食缺乏,不得已而杀掉“张二狗”。看到张大狗的悲痛和张排长不得已而为之的表情是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有时人们为了大利益而舍去自己,舍小家为大家。张排长这样

  • 2、 抗战电影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3篇

    抗战电影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3篇

    观《勃沙特的长征》有感

    初三一班 潘亚芝 安康市第二中学教研室

    今天,我们应学校要求观看了电影《勃沙特的长征》。

    影片以红军长征时期发生在贵州的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据,展现了红军将士与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在信仰和情感上的碰撞交融过程。既勾勒出红军当年克服艰难险阻,寻求革命胜利道路的历史图景,又体现了红军将士正义、善良的品质。

    影片讲了,在1934年10月,由萧克将军带领的先遣团路过贵州省黄平县旧州时,在古镇天主教堂里发现了一张法文版的贵州地图,后经传教士勃沙特口述,萧克将军标注,使一张法文版的地图翻译成了中文,而这张珍贵的地图为红军顺利转战贵州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的真实故事。

    虽然这只是部电影,但它反映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的生命的脆弱,以及红军的英勇。

    三百多人的地方武装将十几人的购粮小分队堵在教堂里,张连长沉着冷静的指挥士兵们站到指定岗位上,大家有条不紊的坐着自己的工作,使敌军误以为是埋伏,黯然撤出。这不仅只是场智慧的比拼,更是场心理的较量,我们的士兵是用勇气和智慧赢得这场胜利的。虽然赢得这场胜利,但是由于没有大地图,面对着高山险阻和敌人设下的重重埋伏,部队无法行动。于是年仅15岁的张大狗潜入敌人人内部盗取地图,这是怎样的信念才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啊。最终,他取得地图,为部队的前行铺展了道路。

    影片中,我们处处能看到红军对待人的善良与正义,在走山路时,由于饥饿与困乏,两个战士便不想继续抬着受伤的俘虏前行,而萧克将军却下了道令人震惊指令:继续抬,砸枪!减轻重量。虽然战士们很舍不得这用鲜血换来的枪支,但是更不能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的人命消逝,于是他们便发泄似得砸了来之不易的枪。

    影片最后,我方为了迷惑对方的空军,决定也用白布摆个“王”字。于是张大狗迎着猛烈的战火,向二妈要了些钱,飞奔到迎亲队伍中,把钱塞到他们手里,扛起被子,连声道谢。虽然钱多了不少,但是在那样危险的时刻,张大狗顾不了那么多,赶紧将被子背回战地,挽救了几千人的生命。

    今天的中国,国力日益增长,科技力量蓬勃发展我们也必定会像革命先烈那样继续奋斗,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

    老师点评:文章运用数个片段展现红军精神,记叙中兼有议论,但是结尾过于仓促。(指导老师:王蓉)

    观《勃沙特的长征》有感

    初三一班 李誉娥 安康市第二中学教研室

    这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下来。整部电影就

  • 3、 勃沙特的长征电影观后感600字2篇

    勃沙特的长征电影观后感600字2篇

    观《勃沙特的长征》有感

    初三一班 李玥 安康市第二中学教研室

    一件突然的任务降临在我的头上——我们要在第二节课后去教阶梯教室里看电影。影片叫《勃沙特的长征》,是一部关于在长征路途中发生的一个故事。

    整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勃沙特的教父,在一种意外的情况下遇到了,起初他被红军们误以为是间谍。后来因为一张法文地图他被迫开始和红军一起走上长征的征途。就是在这一条长长的路途中勃沙特看到了许多东西。慢的他所坚持的信仰,在一点一点的被红军战士们的信仰所感化,最后,选择了帮助红军战士们翻译了法文地图。

    看完整部影片,你会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特别是在电影的中间,在红军战士们中途休息的时候,突然间敌军来袭,最外层休息的红军战士们,听到枪响,即刻起来战斗。然而,在靠近里面一点的红军战士们依旧睡得香甜,在枪声,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终于有人听到了,喊了声敌人来啦,红军们丝毫没有犹豫,直接拿起枪来击杀敌人,就在最后战况十分紧张时候,没有人想着退缩、没有人想着逃跑。他们所以不同的人,不同地方的人,为了心中一个相同信仰用自己的命去拼搏。

    思绪回想到现在,有谁还记得以前我们国家有多落后,而就因为我们落后就有人曾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可现在呢?,中国一步步变好,变得强大,变得有自己的中国特色,这每一步得变化,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才把祖国变得强大了吗?在这个不同的人,不同地方的人,有着同一个信仰,汇成了一个坚定的信仰,会迸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当你有了信仰,在你绝望的时候,信仰会帮助你散发出一种巨大的能量,从而支撑下去

    信仰,一件这么强大的力量。

    老师点评: 开篇以轻快的语言引入话题,细节描写引出感想,联系历史现实,抓住“信仰”精神展开论述。(指导老师:王蓉)

    观《勃沙特的长征》有感

    初三一班 胡文杰 安康市第二中学教研室

    岁月是时间的脚步,怎么也挡不住新时期的征程。

    你们是否闻到过桂花的香味?那种味道是一种说不上的美,桂花很小,但其香气却能飘散十里之外,回顾历史,这桂花不就是红军的象征吗?默默无名,却一腔热血;朴实无华,却缔造出我中华……

    瑞士传教士伯杀特是位牧师,本是保持中立不参与任何国家内政的,但是红军的无私与英勇,终于打动了这位牧师,他违背自己的原意,为我军翻译贵州地图,为红军最终扭转乾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人说伯杀特为

  • 4、 我的长征观后感
    《我的长征》观后感一 这个星期二,我们来到了报告厅欣赏了抗战电影《我的长征》。 电影讲述了当年还是一个小红军的老战士王瑞在征途中遇到的一件件感人事迹。也包括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悲壮场面。也为我们生动再现了当时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也体现出了我们红军战士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对待其他民族的同胞好似对待亲兄弟一般,充满关爱。再将这些故事讲述给我们听的同时,也描绘王瑞从一个新兵蛋子成长为一个英勇的红军战士的历程。 在片中,毛主席用兵如神,将红军从一条黑暗的路引领到一条正确、明亮的道路上。当电影播放到战士们在飞夺泸定桥时,每一个情景都扣人心弦,将当时惊险的场面无一不完美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而当王瑞的姐夫和呼尔火牺牲时,也是催人泪下。 《我的长征》生动真实的刻画了红军漫漫征途中的笑容与泪水,是一部好看的红色电影,让我们沉浸在当时的红色革命中。 《我的长征》观后感二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同学们去看了一场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我的长征》。电影讲述了红军长征时的感人事迹,真是发人深省。 电影院的银幕一开,同学们就热闹了起来,老师讲也不听。我被这嘈杂的声音干扰了,觉得很无奈。老师吹了哨子才安静下来。电影开始了,首先讲述了红军过湘江的历程:人群乱作一团,枪声,炮声,飞机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日本鬼子的飞机在天上嗡嗡的飞,不停的往地面轰炸。可怜的老百姓的家就被这万恶的炸弹给毁了,一颗颗导弹毁了老百姓多年的心血换来的生活还炸死了老百姓。拥挤的人群让日本鬼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一颗炸弹下来,无数老百姓倒在了血泊中。红军战士们既要面对那日本鬼子的空袭,也要走过湘江。“轰!”几十颗炸弹让很多红军战士牺牲了,红军战士王瑞的父亲也死在了这次空袭中。 镜头转到遵义,毛主席在忙着指挥战局并让手下发电报给各个地方的红军,王瑞给毛主席送面条吃,毛主席一看面条马上就气愤的关上门,吼道:“不吃!”毛主席认真工作,废寝忘食的精神让我感动了。 第二天,毛主席遇到了王瑞,毛主席让王瑞给他梳头,并且跟他聊天,他可是个主席啊!随随便便就跟小兵讲话,可见毛主席的平易近人。 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了熟悉的红军长征的艰难片段——飞夺泸定桥。战斗开始了,红军战士匍匐着冲向河对岸,敌人在对岸拿着机枪不停的扫射,战士们既要扶着铁索前进又
  • 5、 《我的长征》观后感
    《我的长征》观后感 在假期里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我的长征》。这部电影很好看,剧情非常感人,催人泪下。而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竟是七十年前的十六岁的少年。他的名字叫王瑞。十五岁那年,他们一家四口参加了长征。湘江突围时,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他认识了毛泽东。父亲也在炮火中牺牲了。可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却坚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 在继续长征的途中,他亲眼目睹了毛泽东、贺子珍为了坚守红军的纪律,在紧急环境中被迫丢掉刚刚出生女儿的场面。悲痛激发了战士们更加强烈斗志,红军第一次赢了--娄山关大捷。 红军在彝族时又有一位红军战士加入了进来,他叫达尔火。他的伴侣索玛目送她远去。后来姐姐竹妹子牺牲了,王瑞失去了第二个亲人。有一次红军强度大渡河时,哥哥为了救他,也牺牲了,他失去了第三个亲人。姐夫和达尔火在渡河时被射中而死,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王瑞在硝烟尚未散尽的泸定桥头又一次见到了毛泽东。被烟火烧焦的头发,轻声感叹:“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呢?” 七十年后,白发苍苍的他又重新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这部电影剧情非常的感人,激起了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怀念,我们更要学习他们肯为别人奉献大无畏精神。还有,就是这些牺牲的战士,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美好的日子奋斗到底,还有一些女子,宁死也不做蒋介石的俘虏,任他们强暴,他们是我们中国的英雄儿女,也是我们的革命英雄,他们把祖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和平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才是我们应具备的品格,为这些红军战士们唱起赞歌吧!
  • 6、 长征的观后感精选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观看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长征的观后感精选,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长征的观后感(篇1)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新生六年级一起去看电影。我们一路有说有笑的。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依次最伟大的征途,跨越了十几个省,行程二万余里。这一路上的困难,艰难不计其数,其中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沼泽地。而在红军身后,还有几十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赶路时,随时有敌军的轰炸机向红军战士牺牲了,但英勇的红军战士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垮,他们最终还是战胜了所有困难的险阻,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多种情况下都会遇到困难,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不可能战胜困难的,我经常没有做到这一点。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难题想了一会想不出来就不再坚持思考了。一遇到炎热或寒冷的季节,我甚至连作业也坚持写下去。在体育课时,我老是间断,不能坚持做到天天去跑。以前的我做什么都缺乏足够多的恒心和毅力。《我的长征》给了我启发,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坚韧不拔是做任何事的关键,我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

    长征的观后感(篇2)

    夜晚借着微弱的昏黄的灯光下,我终于把《长征》这本书给看完了。

    说来也许你会觉得很怪,这个年纪的女生为何爱看关于战争流血,尔虞我诈的书。而且不是看一些言情小说或者一些关于“欢型”界的动态。其实这个我也不知道,诚然想来是因为从小老爸老是讨论一些战争的事,使我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这类书籍。所以读的时候,觉得还蛮有味道的,里面一些人物一系列描写都写的很好,把握的很准确。

    这本书讲述的是司令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大量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但是面对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认命并没有被吓到,而是在中国各处发动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的连环机关枪。

    在起义的过程中,共产党在各省的交界处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虽然那里的人民生活困难,但革命热情却高,就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于发展。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和扩大使十分惊恐,所以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五次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前四次红军都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但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博古等人临时中央

  • 7、 我的长征电影观后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一篇观后感呢?撰写观后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为此,小编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我的长征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

    我的长征电影观后感【篇1】

    周五,我们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电影。观看完后, 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爷爷(瑞伢子)回忆自己小时候在长征途中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却给我们上了一堂发人深省的爱国主义教课,增强了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怀。

    影片中一幕幕悲壮场景深入我的脑海,尤其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飞夺泸定桥的场景。为了能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红军战士不畏艰险,日以继夜的赶赴目的地,但在泸定桥却遭遇了反动派的拼死阻击,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红军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前面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面一排的战士又冲上来・・・・・・泸定桥岸畔洒满了烈士的鲜血。最后,二十二名战士组织的敢死队背负木板,攀爬铁索,用自己的生命铺就了前进的道路。最终,胜利的红旗高高飘扬在泸定桥对岸。

    再回头想想我们这一代人,从不会挨饿受冻,也不必熬夜奔袭,更不需去冒着生命危险抢夺泸定桥,而是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我们所处的环境与瑞牙子他们比起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我们有一些同学却不懂得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将只吃了一口的蛋糕扔掉,把崭新的.衣服丢弃,认为学习是在受苦受难・・・・・・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该体会到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认识到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饱含着无数革命先烈的殷切希望。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美这好的生活,时时刻刻用红军纪律约束自己,用红军精神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滚滚前进的历史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创造新世界的舵手,她已经点燃了历史的蜡烛,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她要求我们珍惜美好生活,勇于挑起社会责任,从现在开始,牢记先辈遗训,继承红军精神,常思进取,奋勇向前,长大后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长征电影观后感【篇2】

    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我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_已决定红军将

  • 8、 关于长征的观后感精选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长征的观后感”。

    关于长征的观后感 篇1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生死战斗的历程。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影片中那腥风血雨的场面令我震撼。

    最难忘的要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面了,红军要经过桥面十三根铁索,,面对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不退缩,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红军战士这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今天,我们已成了笼中之鸟,经不起磨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甚至逃避。在这些红军战士面前,我们应该感到羞愧!我想,今天我们不需要再去飞夺泸定桥,不需要去四渡赤水河,但长征精神不能丢,要让它永驻人心,发扬光大。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可贵的红军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挑战。

    想想长征二万五,看看革命老前辈,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洗涤,我们的斗志正受到鼓舞。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你感觉到了吗?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你看到了吗?那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抖擞精神。

    在影片末尾,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刻鼓励着我,要勇往直前,不退缩。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这种可贵的精神,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关于长征的观后感 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我听说我们要观看影片《我的长征》时,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这首诗词。一连串的问题也涌入了我的脑海;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一路上有怎么感人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一位曾经的红军战士,回忆起当年长征的故事。那年他才16岁,就参加了红军,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瑞纳子”。在渡桥的时候,敌人的炸弹无情地夺去了他爸爸的生命。在长征的路上他摔倒了,毛主席还亲自把他给扶了起来。一路上,大家互帮互助,一包豆子还分着吃;寒冷的冬天,大家紧紧地围着火堆取暖······想想我自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确不懂谦让,真的很惭愧。

    一路上,瑞纳子还结识了少数民族青年达尔伙,他用那颗真挚善良的心打动了达尔伙,使红军和少数民族兄弟成了亲密的伙伴。最使我感动的是,连长为了救瑞纳子,自己不幸掉进了无底的深渊。瑞纳子在长征的途中还失

  • 9、 《特朗勃》影评观后感

    《特朗勃》影评观后感 【電影】 這是一部傳記電影,上世紀40年代,dalton trumbo,一位好萊塢編劇,撰寫許多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劇本,身價水漲船高。然而,因為他的政治不正確,王牌編劇從天堂落入監獄,這部片就在描述他和他的家人如何走過風波,東山再起。 trumbo由bryan cranston領銜主演,還有多位我們熟悉的銀幕面孔,diane lane, helen mirren, john goodman。雖然電影取材真人真事,而且發生在美國這樣的自由之地,又而且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事件也許隨著時間降低敏感程度?事實上,好萊塢黑名單始終是一個高度敏感的歷史事件,這部有意義的電影由獨立製片的方式完成,並不是由大型電影公司製作宣傳,事件並未隨著時間降敏。不管怎麼樣,拍出來就是拍出來,加上出色的演員陣容,讓我們看看上個世紀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這是很有文化意義的。 附帶一提,當年好萊塢的巨星,john wayne和kirk douglas都有出現在這部電影裡,由外貌相似的演員扮演,舉手投足激似!尤其模仿kirk douglas說話的語氣,非常傳神,就算是不太熟悉的讀者朋友,聯想michael douglas說話的語氣也可以,因為他們倆父子說起話來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連michael douglas依然令你感到陌生的話,我只能說是不是走錯blog?那就愉快的在這裡逛逛吧! dalton trumbo有許多趣聞,《好萊塢的黑名單》是傳記電影,自然有提及一二,例如他化名工作的時候,撰寫一部劇本定名為公主與農夫,the princess and the peasant,文字敏感的讀者可以想像那是某種對比、某種諧音,它是一個浪漫而且有喜感的故事,但是,人家看到那個劇名就興致缺缺,不會想看那部電影,於是修改劇名,你知道了嗎?也許爸爸媽媽輩一定知道,又也許爺爺奶奶輩一定知道,那個故事就是後來深受觀眾朋友喜愛,並且橫掃電影獎項,《羅馬假期》。回過頭來說,命名至關重要,不同的名稱,彷彿有著不同的命運。 【雨木隨筆】 bryan cranston 老經驗的優秀演員bryan cranston從事演藝工作數十年,直到電視劇《絕命毒師》(一位販毒的中學化學老師的故事),他生動演繹故事主人公一步步變壞的過程,他幫劇,劇幫他,從那時候開始,已經年過半百的bryan crans
  • 10、 《流浪猫鲍勃》观后感

    《流浪猫鲍勃》之观后感

    依米 依米的随时随笔

    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人和一只猫的故事,虽然主题是温情和治愈,但是我觉得不适合孩子看,适合和好友一起去看,因为主角詹姆斯,是一个吸毒者,流浪者,整个电影画面偏阴暗。

    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流浪者詹姆斯遇到了一只流浪猫,开启了一段温情和灵魂拯救的故事。詹姆斯是一个有天份的歌手流浪者,影片里他唱的插曲都很好听,但是现在网上还搜不到这几首歌。从小家庭破裂后被抛弃的他,自暴自弃,染上了吸毒,靠在街头唱歌卖艺为生。

    偶然的机会,一只流浪猫闯入了他的生活。詹姆斯给它取名叫鲍勃。当詹姆斯在街头弹吉他唱歌卖艺时,鲍勃坐在他的肩头,因为鲍勃,路人开始注意到他们,并且改善了詹姆斯的经济状况。

    詹姆斯照顾鲍勃的同时,对鲍勃的责任感,和鲍勃在一起时收到的陌生人的关怀,感到被陌生人尊重后,下定决心戒掉毒瘾,最终在自己的意志力和鲍勃的陪伴下,詹姆斯戒毒,并且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和父亲达成了和解。

    1、詹姆斯和猫。

    看电影时让我想起《小王子》这本书。想起狐狸说的一段话:如果你驯养了我,我的生活将充满阳光。我将辨别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别的脚步声会让我钻入地下。而你的脚步声却会像音乐一样,把我从洞穴里召唤出来。另外你瞧,看到那边的麦田了么?我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来说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让我联想到任何事。这是很可悲的!但是你长着金黄色头发。当你驯养我以后,这将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麦子的颜色也是金黄色的,它会让我想起你,而且我也将喜欢聆听风儿吹过麦田的声音。

    詹姆斯收留了鲍勃,鲍勃像是上帝派来的天使,照亮了詹姆斯的生活,治愈了詹姆斯对生活绝望的心灵和孤单的灵魂。猫和狗的陪伴,会让人感到灵魂被看穿,但不带一丝评判,它们需要你照顾,但看着他们的眼睛,让你无法变坏。

    这样的互相驯养,让绝望的心灵与本来没有温暖的世界产生了链接,让控制不了的情绪和念头慢慢平息,慢慢慢下来。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需要爱。

    2、詹姆斯和爸爸

    流浪中詹姆斯遇到爸爸,爸爸能做的只有给了他一些钱,他想一起过圣诞节,新年,都被拒绝了。

    面对生活无力的爸爸,没有足够的爱给詹姆斯,当詹姆斯生活步入正轨,他去找到爸爸说:上一次我在你面前清醒的说话,是十一岁的时候,爸爸,对不起。

    爸爸说:其实我没有放弃你,我不知道怎么做你爸爸,该说对不起的是我。

    这一幕,让我很感动,詹姆斯和爸爸终于达成和解。这是詹姆斯的爸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2-12-1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2-02-28

  • 2019-09-20

  • 2023-01-0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2-11-29

  • 2023-02-13

  • 2023-04-08

  • 2023-04-10

  • 2019-10-16

  • 2019-09-25

  • 2022-12-11

  • 2022-02-25

  • 2022-02-22

  • 2022-04-12

  • 2023-01-13

  • 2021-05-24

  • 2019-11-03

  • 2022-02-16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3-01-13

  • 2022-12-12

  • 2022-02-22

  • 2022-02-23

  • 2023-06-22

  • 2019-10-28

  • 2023-02-07

  • 2022-04-06

  • 2022-12-02

  • 2023-01-04

  • 2019-11-06

  • 2022-12-18

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2024勃沙特的长征的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