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 > 地图 > 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2024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
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相关栏目
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热门栏目
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推荐
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

(共 2323 篇)

  • 1、 《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 (200字)

    读了《玻璃盏和蜡烛台》后,我十分敬佩司马光宽广的胸襟。

    司马光是宰相,他家中除了书籍就只有一个父亲遗留给他的玻璃盏。一次,洛阳知县的仆人把司马光家的玻璃盏碰到地上,摔得粉碎,司马光淡淡一笑,宽恕了这个仆人。

    还有一次,一个官员不小心把蜡烛台碰倒在司马光身上,司马光等官员把要禀报的事情说完后,才从容地把蜡烛台拿到桌子上。

    司马光宽以待人、严以待事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人人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美好!

    青岛四年级:单书豪

  • 2、 台灯和蜡烛作文13篇

    我们的作文记载了我们的成长路程,作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想要写好作文,平时积累写作材料必不可少,如何写好一篇走心的作文呢?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台灯和蜡烛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台灯和蜡烛作文【篇1】

    一天深夜,主人正在书桌旁写作,桌前的一盏台灯为他照明。主人早已年过半百,老眼昏花,他觉得台灯很有用。

    台灯听了主人赞美的话语后,得意洋洋起来,它瞟了一眼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自豪的说:你看看我,整天站在书桌最显眼的地方,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哪像你灰头土脸的,还不中用!

    是的,我承认你确实比我风光。但是我们的责任都是给大家送去光明,只不多我们彼此出现的条件不同罢了。不管何时,我都可以给人们带去光明,而你呢?只能在通电时才能发光。蜡烛并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的回答道。

    哼!台灯并不服气,气鼓鼓地撅着嘴,像你这种地位卑贱的小蜡烛,也配来评论我?咱们走着瞧!

    第二天夜晚,风雨交加,一阵狂风将电线切断了,台灯正想炫耀自己时,忽闪了几下就不亮了。一定是停电了主人想着,便从昏暗的墙角摸出一节小蜡烛,瞬间温暖而柔和的烛光照亮了整个房间。这一幕都被台灯看在眼里,它为自己的趾高气昂而感到羞愧难当。

    台灯突然结结巴巴地对小蜡烛说了声:对对不起!小蜡烛微笑着说:没关系,我早就原谅你了。它顿了顿,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当我被点燃时,我的生命就会随之减少,我要用我有限的生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非常热爱自己,也尊重他人,我也会因为奉献而感到满足。

    随着生命的缩短,小蜡烛带着欢快的笑容消失在了火苗里,永久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华丽的外表固然可爱,但人间最可贵的是有一颗善良的心!

    台灯和蜡烛作文【篇2】

    一盏台灯摆在光滑的书桌上,她头戴着一顶蓝色的纱罩,姿态优雅,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她便会发出白色的光,照亮整个房间。

    台灯觉得自己是世上最美丽的,没有人可以比的上她,便挺直了胸,对放在墙角的蜡烛说:“你长得这么丑陋,而且土里土气的,放在桌子上都嫌占地方,你是上世纪的东西,现在早该淘汰了!而我长得漂亮,并为人类带来漂亮的光芒。”

    蜡烛看了一眼骄傲的台灯,说:“朋友……”蜡烛刚说了半句话,台灯就啰嗦起来:“谁是你的朋友啊?你怎么配得上我的朋友啊!”蜡烛坚定地说:“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是你难道没有缺点?你真的很了解自己?”台灯不耐烦了,说:“别说了,我比你有用就

  • 3、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读后感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读后感 不久之前,查理接管了巨大的巧克力工厂,又用大玻璃升降机将自己的家人接去工厂。但是,升降机飞得太高了,竟然进入了太空。太不可思议了! 这时,美国太空旅馆和一艘飞船也绕着地球飞行。这家神奇的旅馆中还没有人,因为人人都相信它会爆炸。两天了,旅馆安然无恙。我原来不认为它是安全的。但是的确没有出事。这真是一个奇迹,所以,现在就要送出客人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外太空生物隐藏在太空旅馆中。就是凶狠,残暴的克尼德,它们向太空船和大玻璃升降机进攻。临危不惧的旺卡先生帮助太空船脱险,升降机依靠大气层脱险。我真佩服旺卡先生在那时没有手忙脚乱,还是那么冷静。 后来,美国总统请旺卡先生和查理一家去白宫接受勋章。我认为,最大的功臣应该是驾驶升降机的旺卡先生,因为是他帮助了美国飞船。

  • 4、 《蚂蚁和玻璃杯》读后感 (300字)

    今天,读了一篇叫《蚂蚁和玻璃杯》的文章。

    短文讲的是: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一只蚂蚁不断的向上爬终于爬出了玻璃杯。而另一只蚂蚁半途而废,永远的留在了玻璃杯中。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颇深。

    “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赢得成功。”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困难中只要不放弃,就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这让我想起自己:有一天做数学题,一道题无论我怎么想,怎么算都做不出来,于是决定要放弃了。妈妈见了,笑着对我说:“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这么一道难题就顶不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坚定了信心,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把这道数学题做出来了。顿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那样的困难。我们不能带着放大镜去看它,想办法去战胜它,我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 5、 台灯和蜡烛作文(范文5篇)

    学生时期我们经常和作文打交道,经常写作文可以引导我们去观察和探索生活。你知道如何写出一篇好作文吗?小编为您特意收集整理了《台灯和蜡烛作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台灯和蜡烛作文(篇1)

    默默地躺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从来毫无怨言地被火烧化,它是谁呢?不错,它就是蜡烛。

    蜡烛没有台灯的耀眼和电灯的明亮,却也能为人们带来光明。停电时,平时闪亮的台灯和电灯哪一个还能闪闪发光呢?只有蜡烛被主人兴奋地拿上来点着慢慢地融化掉了,留下了一滩硬硬的蜡油。是啊,蜡烛平时躺在那么不起眼的角落里,谁注意过它呢?但是蜡烛却不以为然。人们平时不注意它,只有在停电的时候才使用它,而它还是默默无闻,不求回报。这样的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在你安心睡觉的时候,脑海里可曾浮现过这样的情景?夜深了,老师疲惫地在桌前批改着作业,那用尽的一瓶瓶墨水就是最好的见证。上课时都是学生坐在椅子上,老师您一定很累吧?上课时您从来不喝一口水,一定很难受吧?是啊,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您虽平凡,但生得伟大!你您是学生在黑暗中的一盏灯;是学生迷路时的指路牌;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老师,您辛苦了。蜡烛虽然平凡却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蜡烛是黑暗中一瞬间的光明,但却奉献了一生。

    我们也要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台灯和蜡烛作文(篇2)

    从前在一个农村家里,那一家子天天天都在使用着蜡烛,蜡烛每一次被使用的时候,它都非常高兴,即使死(表示它已经被烧完了)也无所谓。

    随着时光飞逝,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了,这个农民的儿子在外发展事业,于是将爸爸接到了城里,到了城里他们都不再用蜡烛了,于是把他扔在一边,一直用着台灯之类的高科技,从此,蜡烛再也没有高兴过了,因为它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的价值,无法给这个家任何东西,而在发光的台灯却是非常的开心,因为他发现了蜡烛在哭泣,觉得自己别他又用多了。

    有一天,天气非常不晴朗,外面雷声大作,大雨交加,这家的主人刚刚出去,就已被倾盆般的大雨给淋了个透,又加上一级闪电,电闪雷鸣,屋子里突然停电,台灯也变得一无是处,但是蜡烛再也没有哭泣,因为这一家人再一次的想起了蜡烛,将蜡烛点燃,让这个房间再次拥有了光辉,再一次充满了温暖,这时蜡烛走到了台灯的面前,说:你别再哭了,你也应该高兴才对,你想想,只要雨一停,电就会再

  • 6、 《烛台背后》观后感

    《烛台背后》观后感

    史蒂文索德伯格、真实同性恋题材、麦克尔道格拉斯和马特达蒙,这几项中任何一个拿出来都足以吸引不少媒体和影迷的关注,现在他们凑在了一起,注定《烛台背后》这部新片不容忽视。

    虽然索德伯格的水准总是飘忽难测,但也是因为如此,这个向来题材不限、风格不定、商业文艺片通杀的导演才令人期待,尤其是这次《烛台背后》又抛出了美国六七十年代著名钢琴家李伯拉斯的同性恋故事为噱头,麦克尔道格拉斯和马特达蒙分别在片中饰演李伯拉斯和他的同性恋人斯科特,更是吊足了观众胃口。

    《烛台背后》这个片名来自斯科特的回忆自传《烛台背后我和李伯拉斯的生活》,同性题材,但影片重点并不是那个年代下同性恋的社会问题,而是放在同性恋情的恋情之上。道格拉斯和达蒙饰演的同性恋人在五年的时间里,从相识相处,到相怨相离,在相对封闭的同志圈里,他们遇到的不是来自社会的压力,而是任何一对普通恋人都会遇到的自身问题。

    道格拉斯在片中表现相当出色,一个角色身上的几个身份都演绎的十分精准:一出场就闪瞎观众眼睛的造型不愧李伯拉斯闪耀之王(the king of bling)的称号,大明星气派、六十年代的味道在举手投足中流露出来。如果明星气派道格拉斯驾轻就熟,那么同性恋这个角度则是其第一次大胆尝试,情绪和肢体语言的准确让真正的男同性恋观众都十分认同。道格拉斯是在顽强战胜了癌症病魔之后,才接受了这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角色,这个不寻常的经历让原本就演技惊人的道格拉斯更多了一份对人生的通透,在塑造李伯斯特这个纸醉金迷一生、最后死于艾滋病的大名人时便融进了命运的质感。

    对索德伯格来说,《烛台背后》是一部没有用太大力气的电影。简单的时间结构,用字幕明确表示。开片第一组镜头交待斯科特性向,第二组交待他的工作,第三组交待家庭。镜头语言简洁、规整。结构上,一组明显的场景呼应,李伯拉斯家的双人浴缸是标志性的场景,感情始于此、止于此,斯科特被李伯拉斯看中和五年后李伯拉斯看中新人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场景重现。这样工整的对仗,对索德伯格来说实在过于简单。所以,《烛台背后》是一部可看性强,演员精彩,但并未实现索德伯格自我超越的好片子,如果真像人们推测的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那么比起处女作《性、谎言、录像带》,力量未免弱了些。

  • 7、 读《蚂蚁和玻璃杯》有感

    读《蚂蚁和玻璃杯》有感

    今天,读了一篇叫《蚂蚁和玻璃杯》的文章。

    短文讲的是: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一只蚂蚁不断的向上爬终于爬出了玻璃杯。而另一只蚂蚁半途而废,永远的留在了玻璃杯中。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颇深。

    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赢得成功。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困难中只要不放弃,就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这让我想起自己:有一天做数学题,一道题无论我怎么想,怎么算都做不出来,于是决定要放弃了。妈妈见了,笑着对我说: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这么一道难题就顶不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坚定了信心,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把这道数学题做出来了。顿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那样的困难。我们不能带着放大镜去看它,想办法去战胜它,我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辽宁抚顺

  • 8、 《蚂蚁和玻璃杯》读后感300字

    今天,读了一篇叫《蚂蚁和玻璃杯》的文章。

    短文讲的是: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一只蚂蚁不断的向上爬终于爬出了玻璃杯。而另一只蚂蚁半途而废,永远的留在了玻璃杯中。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颇深。

    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赢得成功。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困难中只要不放弃,就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这让我想起自己:有一天做数学题,一道题无论我怎么想,怎么算都做不出来,于是决定要放弃了。妈妈见了,笑着对我说: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这么一道难题就顶不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坚定了信心,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把这道数学题做出来了。顿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那样的困难。我们不能带着放大镜去看它,想办法去战胜它,我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 9、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读后感

    这本书是英国有名的作家罗尔德.达文写的儿童故事。我非常喜欢他写的这本书,这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续集。

    上一集说到:威力.旺卡先生让五个幸运的小朋友进入他神秘的巧克力工厂,生活在穷人家里的查理成了一位幸运儿。参观完神秘的巧克力工厂后,只有查理一人没有出事,于是,卡旺先生就要把整个工厂送给查理。

    于是,查理和它的家人坐着大玻璃升降机飞向了天空。因为他们要到巧克力工厂去,必须要撞破工厂的房顶。于是他们就越升越高,越升越高。不料,查理的奶奶害怕了,她拉着控制人旺卡先生的衣服,升降机失去操控,奇怪的飞到了太空。

    在太空,他们如气球般漂浮着,他们打败了外星人,救回了宇航员,还做了许多神奇的事。

    我很想成为查理,不只是因为他乖,听从命令,不被好奇心吸引,还有他可以去太空探险。罗尔德.达文写的这本书真好,我在读的时候,脑子就出现画面,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和主人公查理一起飞,一起笑,这本书真棒!

    我喜欢这本书,更喜欢主人公查理!

  • 10、 蜡烛读后感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是《蜡烛》这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一段话,西蒙诺夫的这篇小说歌颂了艰难中各国人民相濡以沫,至深至真的感情。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20

  • 2021-07-07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2-03-29

  • 2019-09-25

  • 2019-10-20

  • 2022-05-09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01-10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20

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2024玻璃盏和蜡烛台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