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爱的伤痕观看心得 > 地图 > 爱的伤痕观看心得
爱的伤痕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爱的伤痕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爱的伤痕观看心得推荐
爱的伤痕观看心得

(共 5800 篇)

  • 1、 《爱的伤痕》观后感500字

    《心理访谈》之《爱的伤痕》观后感 27岁的女儿在边远小城上学,不愿意回家,2年后终于回一次家也是2天后和妈妈发生冲突,争闹后女儿宾馆住,第二天回家收拾行李又和爸爸发生争吵。来到现场,这类事情女儿评价为她们不让我复读考研,没有任何前途,没有任何出路了,嘉宾质疑她这么大反应,专家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导火索,他问你是否一直觉得父母不爱你,女儿反应很大我不想说,然后说出了她认为说不出口的事情。妈妈打她骂她,经常不如意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被赶出在街上无家可归。爸爸从不关心他,在她心中没有父亲。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出生3天,父亲就打母亲,从不照顾家庭,不给予家庭一点温暖,而且父亲是有一层很厚的壳,无法进入内心。母亲过得很压抑痛苦,无法承受后就把愤怒转移到女儿身上。 我只能感慨世界无奇不有,无法理解父亲这么严重的重男轻女情结,无法理解父亲身上既然没有感情的流动,他就只有一个躯壳没有了灵魂,很好奇他这一生到底发生了什么。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无法见底的事情,在一段心理咨询关系建立时,咨询目标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需要解决表面上的情绪那就解决表面上的情绪,很多根的东西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所以上课和个案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重男轻女,对女儿不睬不顾,是多么大的打击。专家解释一个当刚出生的孩子就能用感觉交流,父母的语气语调孩子就能知道他受不受欢迎,被不被爱。女儿形成感觉记忆,我可能会被抛弃,三岁会交往时,她可能会依据这个信念来选择相关信息,形成强化。三岁前的生活奠定这位女儿一生的人格背景,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下意识地收集父母不爱自己抛弃自己的事件,而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她的思维背景相互强化。 这集和上集的节目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养母子之间的恩爱,一个是亲子之间的仇恨,爱恨有如此大的差别。爱可以创造奇迹,恨可以毁灭一切。
  • 2、 童年的伤痕 (750字)

    漫长岁月的煎熬,已化为乌有。因为,岁月带来的,煎熬过后,已是火灾,烧得到处都是。

    一无所有的面庞,伤痕也成了点缀。

    题记

    本书作者高尔基出生在俄国的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便走向了社会,尝尽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的童年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生活与社会的惨状。

    小说主人公也是早日丧父的阿廖沙,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里,已经让黑暗与恐惧占据了。

    在他的生活里,有粗暴自私的外祖父经常毒打他,又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生了一场大病。阿廖沙的外祖父还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从阿廖沙外祖父的种种劣行中,我读出了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也着实的体会得到了阿廖沙当时的心情。是外祖父的残暴留给了阿廖沙童年重重的伤痕。

    我们中国有个成语:祸不单行。同样,在阿廖沙的生活里,还有两个让他充满恐惧的人他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兄弟俩很像,自私残暴,但也相互勾心斗角,阿廖沙的父亲马里哈姆在世时,也遭过他们两个的陷害,而且他们还害死了富有同情心的茨冈。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阿廖沙的内心充满了压抑和恐惧,同时也渴望人间的爱与温情。

    读这本书时,心中不免产生不快和同情,为阿廖沙悲惨的童年而拭泪,为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而忧伤。

    不过,在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所以,阿廖沙的生活中便有了带给阿廖沙快乐和温暖的外祖母;教他做一个正直人的老长工;还有纯朴乐观、富有同情心的茨冈。

    是他们,为阿廖沙黑暗的童年点了一盏明灯,让阿廖沙的内心变得强大,使阿廖沙充满信心和力量,让阿廖沙不再孤独与寂寞。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也知道,在黑暗长河的尽头,一定有一个叫光明的东西在发光发亮,只要跨过这条令人惊悚的大河,光明就一定在闪烁,希望就一定触手可及。

    河南濮阳南乐县san五年级:魏伦威

  • 3、 李奶奶身上37处伤痕――之心得 (700字)

    李奶奶是一位伟大的人,她被日本人用刺刀在身上划了37处刀伤,身体上的创伤如此,更别说心灵上的创伤了。

    李秀英是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李奶奶因怀有7个月的身孕,无法逃往外地,与父亲一起躲进了南京国际全区五台山小学的地下室避难。被日本兵发现了,不甘受辱的李奶奶选择了撞墙自杀,日本兵以为李奶奶死了,她才逃过一劫。没想到那天晚上又有三个日本兵闯了进来,企图强奸她,但遭到李奶奶的拼死反抗,气急败坏的日本兵就用刺刀在她的面部,腹部,腿上乱戳,留下了37处刀伤!日本兵走后,李奶奶的父亲设法将她送往南京医院救治才得以保住性命,但她肚子里的孩子却因此流产了。

    在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到过:我记得我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因为我已经不知道哭了!李奶奶讲述往事的时候神情很平静,她脸上的刀伤也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刀伤给她带来了许多困扰,一到阴雨天气就直淌眼泪,鼻子上的伤更让她痛苦不堪。喝茶,吃稀饭时,往往是嘴巴进鼻子出,更不用说心灵上的创伤了!

    李奶奶的故事和记者采访她时,这37处给她带来困扰的伤痕使她的生活不便,要是别人早就受不了了,但是李奶奶仍然坚强地活了下来,她此生的生活全因为这37处刀伤而变得不便了,这使她多么得困扰啊!但只有强大的灵魂和信念才能使她顽强地活下来,可见李奶奶是多么的坚强!虽然林奶奶不是什么抗日英雄,更没有为抗日做出贡献,但是她这种坚强,她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我们抗日前线,奋勇杀敌的战士们一样!她的精神是可敬的是可畏的!

    千千万万个中国同胞一颗心,精神都像李奶奶一样,那还怕什么1

    五年级:戴雨佳

  • 4、 伤痕岛读后感

    读书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读后感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写作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你不妨看看伤痕岛读后感,欢迎你的品鉴!

    伤痕岛读后感 篇1

    其实这篇文章很早就看过了,当时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很艰辛,在社会上饱受欺凌,连最基本的人性自尊都很难维护,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两个字生活。余华说,活着就是纯粹的生活,并不是为了生活以外的事而活。我觉得这句话最贴近的还是底层劳动人民。文中的老人用微笑一掩而过他那自尊受辱后的悲伤,仿佛成了习惯,却把那种无奈刻画的很深刻。这是给人最直接的感受,而我却不想过多注重这种理解,我非常赞同老人的做法,好多时候,当某种事情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就没必要刻意的想它的无奈之处,微笑,淡然,是最好的回答。

    离上次写博文有一年多时间了,这一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算短,经历了好多事情,但现在想想,也就几秒钟的事情,自嘲的笑笑高考也过了,结果我很满意,努力的也算是得到了回报吧,虽说学校也不是特别好的。爱情呢,也经历过了,不算刻苦铭心,但也让我流了许多泪,最后的一句决绝的话,让我清醒了不少,爱情吧,就这么回事,伤痕吧,也就这么回事,我还有酒窝呢。

    现在一个人,渐渐的没有了以前那么浮躁,一个人,渐渐的也懂得了生活的品位,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事,听自己的歌,看自己的书,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看夕阳,看日落,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好,发现心态其实很重要,好吧,以后我还是奉行,把伤痕当酒窝。

    伤痕岛读后感 篇2

    其实,当一个人被伤害后笑得越潇洒,越无所谓时,他的心可能就越痛。题记

    当那个老人慈祥的笑着时,有谁会注意到,老人背后那种心酸。他也许只是故作潇洒,也许是真的无所谓。可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更多。老人不想得罪人,他要吃饭,他要带孙子,他不能没有钱。其实你们可以注意到,身边的人总是伤害着我们,也被我们伤害着。我也是,被人伤害,却还是装成无所谓,只是一味的让自己心中的伤痕不断加深,不断扩大。我也出口伤人过,他们的痛我也明白,我想我们都能注意到,北上后笑得越无所谓的人往往是被伤的最深的人。

    我把原文给大家看一下:

    我伸了一下懒腰,望着窗外阴暗的天。快要下雨了,而此时已近黄昏。

    心情不错。是的,我搬家了。

    桌前放着一本书,其中的一章,标题赫然是,把伤痕当酒窝

  • 5、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黑暗是固有的,不是因为有光明才有黑暗;黑暗是常态,这个时空中永远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呵护一点光明,面对无尽的黑暗,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铁腕反腐,从严治党,中央反腐的力度愈来愈深,从上无禁区到下无死角,这股反腐之风吹遍华夏大地!

    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必不能缺席。素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周梅森沉淀八年之作《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指导,由此一部反腐大戏搬上了大银幕,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民热议。《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的调查行动为主线,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为辅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将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剧中的情节贴近生活,让人感同身受,生平第一次感觉到反腐贴近了每个人,我想这就是人民的名义吧!

    观剧反思生活,反思自己,在反腐这个大舞台上个人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廉洁律己。在高速公路收费这一特殊的行业里,每天都要接触数以万计的现金,如何抵挡金钱的诱惑显得尤为重要,尤其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要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既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能在小事小节上牢牢把握住自己,将廉洁时刻记心中。捧着一颗廉洁的心来上班,不带走半根草回家去!

    黑暗固然存在,但黎明终将到来;反腐之路漫长道远,愿廉洁之风劲吹!

  • 6、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7、 《忘记伤痕》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忘记伤痕》,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来说给你听吧!文中讲了一个人无意间抬头,看见了自己办年前下巴下的伤痕。他很想忘记着个伤痕,可是本来忘记了的可是有想起来了。

    他的朋友安慰她说伤在下巴上无碍观看。

    他的朋友告诉了我,每个人都有伤痕,藏在别人根本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不要对那些伤痕耿耿于怀,忘记他就没什么了。

    所以我们的伤痕,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也不知道。所以不要为自己的伤痕伤心难过。

  • 8、 童年的伤痕-《童年》读书笔记-650字

    童年的伤痕

    《童年》读书笔记

    漫长岁月的煎熬,已化为乌有。因为,岁月带来的,煎熬过后,已是火灾,烧得到处都是。

    一无所有的面庞,伤痕也成了点缀。

    题记

    本书作者高尔基出生在俄国的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便走向了社会,尝尽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的童年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生活与社会的惨状。

    小说主人公也是早日丧父的阿廖沙,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里,已经让黑暗与恐惧占据了。

    在他的生活里,有粗暴自私的外祖父经常毒打他,又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生了一场大病。阿廖沙的外祖父还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从阿廖沙外祖父的种种劣行中,我读出了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也着实的体会得到了阿廖沙当时的心情。是外祖父的残暴留给了阿廖沙童年重重的伤痕。

    我们中国有个成语:祸不单行。同样,在阿廖沙的生活里,还有两个让他充满恐惧的人他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兄弟俩很像,自私残暴,但也相互勾心斗角,阿廖沙的父亲马里哈姆在世时,也遭过他们两个的陷害,而且他们还害死了富有同情心的茨冈。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阿廖沙的内心充满了压抑和恐惧,同时也渴望人间的爱与温情。

    读这本书时,心中不免产生不快和同情,为阿廖沙悲惨的童年而拭泪,为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而忧伤。

    不过,在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所以,阿廖沙的生活中便有了带给阿廖沙快乐和温暖的外祖母;教他做一个正直人的老长工;还有纯朴乐观、富有同情心的茨冈。

    是他们,为阿廖沙黑暗的童年点了一盏明灯,让阿廖沙的内心变得强大,使阿廖沙充满信心和力量,让阿廖沙不再孤独与寂寞。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也知道,在黑暗长河的尽头,一定有一个叫光明的东西在发光发亮,只要跨过这条令人惊悚的大河,光明就一定在闪烁,希望就一定触手可及。

  • 9、 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

    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

    近日,《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刷新多项收视纪录并受到社交媒体力棒,成为当前荧屏和舆论场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我们在为这部戏剧情“大尺度”叫好的同时,更是为全国人民对腐败问题的高度关注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而感动。这恰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普遍心声,是对当前全面推进反腐败工作的大力支持。

    这些年来,对于反腐败的影视作品,是少之甚少,作家不敢大尺度地写,导演不敢大尺度地拍,媒体不敢大尺度地投,导致人民群众对官场生态,总觉得是在隐隐约约之中,总有一层迷雾在笼罩着不敢拨开。这些不好的现象,对于推动惩治腐败工作是不利的,对于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惩治腐败也是不好的。由此,让各种玄幻剧随之充斥了荧屏,一些雷人抗日神剧无视历史真相扰乱是非,难得看到有主旋律、硬主题的影视作品,如此的不良现象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视听和正确判断。

    《人民的名义》热播后,之所以获得众多的掌声,并引起媒体舆论大波,赢得公众广泛关注与称赞,出乎人们的意料。但仔细品味,剧作的成功与其准确回应公众当前对反腐败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密不可分。过去,人民习惯从中纪委网站公布的信息中公限于看到某某高官被查处、某某高官查家中查出亿元等等,却很难见到查处贪官的现场视频和内幕资料。而在《人民的名义》中,可以向观众活生生地再现检察官办案的全过程,从他们与犯罪分子的生死较量,到犯罪分子的狡诈,再到官场政治斗争险恶,让观众从中感受到腐败现象的严峻性及惩治腐败的艰巨性。

    公众对腐败的质疑,往往就是因为不知情而造成的。而这些年来,对腐败案件的公开,尤其是对内幕真实详细案情的曝光,都是不不及时,也是不全面的。在《人民的名义》这部戏中,通过讲故事和人物塑造,把官员贪腐的过程、心理变化、利益输送的办法等进行了充分展示,让公众对腐败发生的全过程有了全面、形象的了解。如此一个活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如现实中的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正是人们所想看到的,也是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这种来源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的故事,正是吸引观众的最佳结合点。

    另外,推进纪检监察体制的深入改革,是让这部“现象剧”能顺利播出并受追棒的原因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腐,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腐败官场,以霹雳手段重拳出击,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记录。看到反腐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应当清醒认识到,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形成不敢腐只是反腐第一步,要实现不能腐、不愿腐尚需长远的战略谋划、严密的

  • 10、 把伤痕当酒窝读后感

    把伤痕当酒窝读后感(一)

    其实,当一个人被伤害后笑得越潇洒,越无所谓时,他的心可能就越痛。题记

    当那个老人慈祥的笑着时,有谁会注意到,老人背后那种心酸。他也许只是故作潇洒,也许是真的无所谓。可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更多。老人不想得罪人,他要吃饭,他要带孙子,他不能没有钱。其实你们可以注意到,身边的人总是伤害着我们,也被我们伤害着。我也是,被人伤害,却还是装成无所谓,只是一味的让自己心中的伤痕不断加深,不断扩大。我也出口伤人过,他们的痛我也明白,我想我们都能注意到,北上后笑得越无所谓的人往往是被伤的最深的人。

    我把原文给大家看一下:

    我伸了一下懒腰,望着窗外阴暗的天。快要下雨了,而此时已近黄昏。

    心情不错。是的,我搬家了。

    桌前放着一本书,其中的一章,标题赫然是,把伤痕当酒窝。正当我准备看看这个标题背后的内容时,父亲叫我:出去找一个拾废品的人来,家里正有一堆没用的旧东西。

    下了楼,我走在一条极其平凡的街道上。一些高雅人士所鄙薄的低俗人等,全部在这条街上济济一堂,先是五家大排档,然后是一排小吃摊,再过去就是农贸市场。这些人有时的确粗俗,譬如他们的三轮车撞到你却不说对不起只是表情怪异的一笑;譬如你买东西跟他们讨价还价到最后他们会蛮横的说,我不卖了。后来我渐渐想通,前者是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城里繁琐的礼貌用语,因此他们只能投以抱歉的微笑,但是这一笑遭遇到了城市人翘起的嘴角和傲慢的眼神,所以这个笑容顿时变味;后者更好理解,因为城市人砍下的价格已然超过了他们接受的底线。

    一个老人缓缓的从我身边滑过。牵着条狗,另一只手里搓着健身球,背部倔强的挺直,眼角流露出幽默的笑意。

    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这条平凡的街道默默的注释着。

    拾破烂的终于在这里被我搜索到。这位老人,头发全白,我很少看见如此纯粹的白了;一种慈祥的感觉洋溢在他的脸上。他的身后,悠悠然跟着一个孩子,这是老人的孙子。

    天更暗了,一些雨点开始打落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三个默然前行,再也没有说话。

    到家了。老人嘱咐孩子等着,然后随我上楼。进门时我发现老人的鞋子很脏,我不希望他将泥土带进我的新家。老人似乎明白,脱下鞋子,赤着脚进来。虽然这时早已立秋,天气转凉。

    父亲让他稍坐,便进房里整理废品。只剩我和他孤坐客厅。忽然想起晚上我要上课,便丢下老人自己到房里穿戴整齐。

    然后准备出发。我觉得我应该戴上手表。一个中学生的时间,若不珍惜,很容易从指尖溜

  • 2022-10-25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8

  • 2023-04-10

  • 2023-04-21

  • 2019-10-20

  • 2021-08-31

  • 2021-08-20

  • 2022-03-11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09-25

  • 2023-02-01

  • 2023-02-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0

  • 2023-01-23

  • 2023-04-01

  • 2019-10-20

  • 2023-02-1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11-06

  • 2022-06-03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3-21

  • 2022-02-02

  • 2019-10-28

  • 2022-03-05

  • 2019-11-06

  • 2021-11-16

  • 2021-11-05

爱的伤痕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爱的伤痕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爱的伤痕观看心得、2024爱的伤痕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