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 > 地图 > 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2024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范文
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相关栏目
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热门栏目
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推荐
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

(共 6114 篇)

  • 1、 骑车的阿米特夫人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骑车的阿米特夫人》这篇课文,它的主要内容是:阿米特夫人骑着她的自行车,当然也带着她心爱的小狗,突然看见一只刺猬横穿马路,阿米特夫人急忙打着车铃,但小刺猬依旧慢悠悠的走着,好像没听见一样,于是,阿米特夫人就买了三个大喇叭按在了自行车上,按好后,她又开始继续赶路,走到半路上,车链给坏了,于是阿米特夫人买了一个工具箱,因为他害怕到半路上,车又会出现了什么毛病,又走了一会儿,阿米特夫人又想吃东西了所以她觉得车子上得有一个装快餐的地方,所以她就买了一大篮食品绑在了车上继续赶路。又走了一会儿,她觉得小狗在后面追太辛苦了,所以就给自行车上装了一个小狗坐下休息的地方,后来又下雨了,阿米特夫人就给自行车上装了两把雨伞避雨,过了一会儿,他觉得这车上得有振奋人心的音乐,所以她就买了收录机和许多的音乐磁带,外加一把口琴,振奋人心的音乐有了,可是阿米特夫人又觉得光靠人力不行,这车还得有外来动力装置,所以,她又给车子撞上了帆,挂上了彩旗,现在车速越来越快了。可是最后却连人带车翻进了垃圾堆里。

    我的感受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每个生物的特点,我们还要遵循这些特点,否则会事与愿违,我们还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它,也不能根据我们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否则好事也会铸成大错。

    比如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里的那个人为了让种下的幼苗快点长大,就把每一个幼苗往上拔,结果那些幼苗都给死了,

    还有比如,路和狼的故事,人们为了保护鹿不让狼吃掉,把所有的狼都杀死了,鹿虽然安全了,但是没有狼,一些体弱多病的鹿不过多久就都死了,有疾病的鹿,没有被狼吃掉,还会传染给同伴的,结果就都死了。

    所以我们要全面的,多角度、多方面的去看问题,不能把眼光停留在一个地方,要为大局着想,也要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因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食物和生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我们要记住这些。

  • 2、 《骑车的阿米特夫人》读后感

    一天,阿米特夫人她骑着心爱的小车,带着她的小狗,去逛街。再去的途中她给一只小刺猬按车铃,可是小刺猬没听见,于是她干脆就买了三个喇叭,结果车坏了,等把车修好以后,她就在车上装上了工具箱,过一会儿她骑着骑就饿了,她又在车上装上了食品篮,后来她又因为各种紧急情况,先后在车上安装了小狗的座位、一大一小两把伞、收音机、口琴和动力装置,最后,车子坚持不住了,所以她掉进了垃圾箱。

    看了这篇课文,除了大笑我得到的思考是:任何事物都是利和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干任何事都要和现实联系在一起,要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而且我们干任何事都不能违反它的特点,否则,再多的智慧也只会达到坏的结果。

    例如我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故事里讲:动物联合国要比赛了,动物们因为各有各长处,每回都得冠军,觉得有点腻了,于是就想换换项目,感受感受赢得另一枚金牌的感受,于是猴子报了游泳,兔子报了爬树,大象报了田径,所有的顺序都乱了套,可狮子之王还是答应了它们的要求,可大象那会田径啊,刚一跑步,就把大地震的隆隆响,小动物都看不下去了,猴子游泳,被灌成了大肚猴。兔子爬树,摔伤。

    看吧,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恶果。

  • 3、 《河王的旅行袋》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河王的旅行袋》的绘本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湖,名字叫做欢乐湖,这里生活着许多水生物比如鱼儿、虾、螃蟹、蚌、螺蛳等,它们每天生活的都很快乐,凡是生活在河里的生物都是河王的孩子。

    然而随后将要降临的一场灾难,把欢乐湖平静祥和的生活彻底打破了。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河王非常悲伤,于是河王做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打算带着欢乐湖远走他乡。

    河王用脖子上的鳞片编织了一个具有魔力的旅行用的袋子,将整个湖泊连同鱼虾们一起装进了袋子去寻找安身的地方去了。

    为什么河王要带着欢乐湖远走他乡呢?因为村长怕鱼吃了荷花的嫩芽,想把这个湖变成荷花湖。好吸引游客,挣很多的钱,决定用漂白粉毒死湖里的鱼虾。

    河王走了,留下了大片大片的沼泽地,湖水没了,荷花湖变不成了;鱼虾没有了,生活在湖边野鸭、天鹅、鸬鹚、青蛙们也离开了。湖水干枯了,庄稼树木没有水的浇灌也枯死了;水没有了,村里的人无法做饭洗衣,也无法生存下去了。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但也很真实。现在的许多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往河里排放污水,乱丢垃圾,破坏生态平衡;还有些人们不珍惜生活用水,让许多的生活用水白白的流掉。也许他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但是想过以后吗?如果真的没有水了怎么办?

    请我们大家从现在做起,保护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吧!!!

  • 4、 《弯弯的澧水河》读后感

    《弯弯的澧水河》读后感

    不请自到参加新安三人行文学社组织的采风活动,转眼半月有余,花谢叶茂。那日认识了文友仲岩,采风人员在他的小观园集合,花草墙院、池水长亭等等,向我透露它们的主人不是普通人。放眼,除了专业花圃,如今在哪里能找到这样迷你的小院,什么样的人具有一颗闲情至此的心,宁静得好似不生活在这个时代。当我感叹时光如梭的时候,时光在仲岩的世界已是一颗美丽的琥珀,清透,包裹,雅致,认识了他,便轻易的拜读他的作品《弯弯的澧水河》。

    读一篇文如同认识一个人,冥冥中似乎都是安排好的,不到某个时刻,不会相遇。仲岩把这篇文归类为自传体小说,文章叙说了龙凤镇娃娃班荆河剧团安如云的一生所历,他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能唱会编擅演,多才多艺。我读着,觉得更像是一篇作者的回忆录,与虚拟无关,与塑造无关,与雕饰无关。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步步悬念,正是安如云命运中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捉弄,他二十岁至三十岁这个青春的十年,动荡得让人泪眼涟涟。

    文章的整体节奏似乎被一把隐形的快刀斩断成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剧团,后一部分是狱炼。安如云的爱情,生活,工作,都因此而天渊相别。将两部分相联的是一道水,这水在澧河中流畅,他的喜怒哀乐,他的人生所历,都融于这河水里。闭上眼,在他心里流淌;睡着了,在他梦里流淌。永远流不尽。

    爱情是人们青春时代的信仰,让人们内心满是阳光和希望,是让安如云患得患失中苦苦眷念着不愿松开的绳索。而爱情本身是充满诱惑的,美得让人没有理智,文中安如云与陈秀丽这对恋人情到深处难自禁,彼此宁愿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事实如狂海的浪潮,把他们拍散流逐两岸遥相望,两俱伤,终不能在一起。我在想,这种飞蛾扑火的坚守与付出倒底值不值得,它的意义又在哪里,文章结尾处陈秀丽说了这样的话:历史车轮滾滾向前,遇沟壑,需要一群人躺下去填平道路,妈妈他们躺下去了时代进步,需要一群人的付出,这付出,尽管很痛,很无奈,却值!是一群人的付出改变了时代!其实为时代陪葬的又何止父辈,他们的儿子,和他们的爱情都像种子一样葬在那个时代。安如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之变,如果他有什么遗憾的事,我想那应该是没有做到喜欢她你就离她远点儿!

    无疑,离开她,在当时太过艰难。那时,他的生活,如他所言:低下头来看脚下的路,坎坷不平,往前走,是卵石,再往前走,还是卵石。时代的无奈,只有阅历丰厚之人才能品评,无法想像闹饥荒的年代县委书记开会说

  • 5、 《阿萨的心事》读后感

    《阿萨的心事》读后感(一)

    阿萨是一个充满智慧、充满阳光的优秀男孩,当他从学校带回各种奖状兴冲冲地回家的时候,却遭遇了父母的离异,和妈妈离开了这座城市去和继父一起生活。这对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多大的打击,但是阿萨却表现超乎寻常的冷静,见到继父之后他努力使自己试着去喜欢继父,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话让妈妈认为他会和继父和睦相处,读到这里让我感到震撼,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本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但阿萨却能有如此表现,内心需要多大的承受能力。

    笨笨的乔伊,阿萨的崇拜者,真正的朋友。为了能和阿萨一起表演,他甘愿放弃了自己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诗歌,即使是在阿萨企图抛弃他而独自登台时,他也能一笑了之。但是阿萨在演出的最后时刻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最终和乔伊一同上台演出。这之中阿萨的内心有着一波三折的转变,阴谋、辩护、忏悔、沮丧、羞愧。但最终在经历了无数心里磨难之后,道德感战胜了自己,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阿萨是一个坚强的男孩,在和继父一起练习棒球的时候,如果阿萨击球太用力,继父也会以牙还牙,一次继父的球狠狠地打在阿萨的肋骨上,随即仰面倒在地上尖叫着来回翻滚。后来妈妈发现阿萨身上的伤痕,他却说:没什么大不了的,男人是不在乎这个的。甚至为继父辩护,希望自己的辩护能让妈妈安心,阿萨为了妈妈和继父的婚姻关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书中的阿萨自信乐观,坚持自己的想法,包括为了妈妈放弃原本要参加的棒球青少年联盟赛、为自己青涩的爱情储存一份将来。作为家长,看了《阿萨的心事》,让我体会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了孩子的喜怒哀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的表面有时并不是他们的内心表现,他们有时也会用表面现象伪装一下自己,但是他们的初衷是善良的,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痛苦彷徨时给予帮助、理解、和信任,而不是错误的一味的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标准去做。

    《阿萨的心事》很棒的一本青少年励志、正能量的好书!

    《阿萨的心事》读后感(二)

    阿萨的心事,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表现的:

    七岁时,阿萨从学校兴冲冲地带回各种奖状,可迎来的却是父母离异,最终他和母亲一起到了继父那里,但最终还是再离婚。

    九岁时,阿萨站到耀眼的聚光灯下,但不得不在一个好朋友、一首烂诗和一颗过于精明的内心之间做出抉择,但是阿萨在演出的最后时刻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最终和好朋友乔伊一同上台演出。

    十一岁时,阿萨试图用

  • 6、 阿米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这是一本能跟媲美的书。文字里有着智慧的人生观,读的时候,有一种全新的体会.

    静谧悠远的蓝色夜空中,缀满了萤火虫般或明或暗的星星,长着金色和银色头发的两个男孩坐在凸起的岩石上仰望星空……这是非常典型的童书封面,还没打开书本,它就让我拥有了温暖而安静的内心感受。我期待着一段或美丽或有着淡淡哀愁的故事,单纯洁净又爱憎分明。就像《海的女儿》。

    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关于孩子的童话,其实这是一个讲述爱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去爱的故事,爱自己、爱朋友、爱生活、爱自然、爱宇宙中的万千生物。地球上似乎有太多的繁琐与刻意,太多的玄妙与深奥,在生命的当下,我们一路匆忙,到底在追赶什么?或者,又是什么在追赶着我们?静下心来,用爱感觉,用心体会,人生的真味就会慢慢的被我们品味出来。

    生命是一束光,转瞬即逝。进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寻爱的过程。如何在荒芜的岁月中听心灵的悸动,在静夜下回眸生命的年韶?且听阿米娓娓道来。

    阿米说:“生活是要好好享受的。要留心生活为你提供的一切,要努力感受,捕捉一切。你知道吗?生活就是一个真实的童话故事,是造物主送给你的美丽礼物,因为他爱你。”

    阿米的这番话让我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事物。这个世界一成不变,每天都一样,到处都滋长着无趣而无聊的情绪!可是现在,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生活在一个近似于天堂的地方,充满种种奇迹,随时可以发现不可思议的事情,只是我从前一直没有觉察,因为我长期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埋头于个人的琐事中,没有注意到其他事情。

    而阿米却带着我,亲眼见识了宇宙中的大爱和大智慧,那是一种超越个人存在的普爱,是对生命和生活的真诚关怀,尤其是那些热情善良的奥菲尔人,更是让我感觉自身的渺小和卑微。奥菲尔人都意识到健康而快乐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地球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在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发愁,沉溺于形形色色的物质生活当中。奥菲尔人常常结伴而行,性格豪爽,他们热爱生活,个个看起来都无忧无虑;而地球人却往往形单影只,被梦魇催眠,整日里提心吊胆地活着,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害怕失去健康、工作、爱人、生命,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就连走在大街上也都是紧张而严肃的。

    你可还记得安东尼奥尼在《云上的日子》里讲述的那条真理,“人走得太快,就会丢了灵魂”?那种面对灵魂时小心翼翼的守护,让每一位观众都无法不动容。《阿米:星星的孩子》也是一样,还原了我一个最为朴实却被我遗忘了的

  • 7、 《梁家河》读后感-有心的地方有暖阳

    《梁家河》读后感-有心的地方有暖阳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一个15岁的青年,背井离乡,在一个被撕裂的年代,在一个梦想与现实对视的地方。一切的陌生感并没有将他击退,而是克服重重困难,扎根群众。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不忘修身,在书中汲取精神上的营养。他做到了,也坚持到了。乡亲们已经从心底里接纳了这个北京娃,习近平还成了乡亲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通道、一双眼睛。习近平不仅自己做到了,还影响着身边的人,他为梁家河的百姓们打开了生活之窗,带领他们看到了希望之光。

    我不禁想到,咱们项目不就是我的梁家河。此时我的思绪万千,转眼已进入四公司两个多月了,这两个月过的很快,感觉又很慢,快的是一晃眼已是9月,慢的是这两个月经历了很多,从公司到南钦防项目再到荔玉项目,遇见了很多人,也见到了不少事。现在静下心来,我是否还记得当时的初心,是否履行了对自己的承诺。从刚开始的兴奋、激情到现在的平淡、寂静。我想我需要学习的是习近平在梁家河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学习,迎难而上的决心,还有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的坐冷板凳的功夫。

    总书记后来说那段时光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个时候有关联。是的,你的经历会伴随你的一生,可能许多年后,你会忘了那段岁月的具体事件,但是你忘不了那种情怀,忘不了它所带给你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启迪。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我想也正是书本给了他力量,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我们的生活是一个小世界,而我们心系的群众生活是一个大世界,只有把自己的小世界打理好才能心系大世界,而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心里装着群众,为人民做实事。我想这也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所在。而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沉下来练就真本领,我坚信不论身处何地,只要用心去对待,这段岁月带给你的终将是惊喜!

  • 8、 淘气的阿柑读后感

    淘气的阿柑读后感 淘气的阿柑里面主人公的名字叫阿柑,她是三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她有一个四年级的好朋友叫玛格莉特。 有一次,上作文课的老师说:后面的可以不用写作文了,可以去美术室做面具......阿柑正好是后面的同学,到美术室时,她发现旁边坐的就是玛格莉特。玛格莉特说:我是四年级的,你必须听我的话!我的第一条规矩就是不许碰我的东西。阿柑说:窗外有东西!趁玛格莉特看窗外的时候,她悄悄地碰了一下玛格莉特的未来公主面具,然后阿柑就赶快动手做美劳。因为老师每次都会说:阿柑,注意点!但是阿柑说:我已经很注意了,真是不公平!阿柑发现玛格莉特总是说:老师,我要去厕所。最后一次去厕所的时候,她竟然好久没有回来。阿柑对老师说:老师,我去看玛格莉特在做什么。等她到厕所的时候,竟然发现玛格莉特坐在洗手台的下面。阿柑问玛格莉特:你怎么坐在地板上?玛格莉特没有回答。阿柑说:好像有一只细菌爬到你身上了。玛格莉特搜地一下从洗手台下跳出来。阿柑看到玛格莉特的头发就问:你的头发都留到齐腰了,为什么还要把左耳边的头发剪下来呢?玛格莉特说:我把胶水不小心弄到头发上,只想把它剪下来。阿柑说:看来只能把你的头发全部剪掉了。玛格莉特把剪刀递给阿柑。阿柑就把玛格莉特的头发剪短了。玛格莉特说:还是有点不好看。阿柑说:我妈妈有一盒马克笔,你可以用它来染发。阿柑带着玛格莉特回到家里,拿出马克笔。玛格莉特挑了一支名叫火红夕阳的笔,阿柑帮玛格莉特涂上颜色,玛格莉特觉得颜色挺漂亮。阿柑送走玛格莉特后,为了不让没头发的玛格莉特在学校感觉孤单,阿柑竟然悄悄地剪短了自己的头发,染成了绿色。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阿柑是聪明淘气的小女生,玛格莉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特别有趣,写出了阿柑的生活:有时阿柑的生活是倒霉的;有时阿柑的生活是开心的;有时阿柑的生活是伤心的;有时阿柑的生活是幻想的......阿柑坚强勇敢,无忧无虑。 我从阿柑身上学到了学到了随机应变,坚持自己的想法。

  • 9、 鼹鼠的月亮河
    我读了这本书,觉得小鼹鼠米加非常可爱。小鼹鼠尼里想要一台洗衣机,尼里的好朋友米加为了给米尼做洗衣机,就到了一个叫书城的地方。半路上,米加遇到了狗司机,狗司机将米加拉到了书城。在书城米加遇到了魔术师咕哩咕,他们两个表演节目挣到了很多钱。魔术师咕哩咕将树枝变成了洗衣机零件。不小心将米加变成了乌鸦。米加变成乌鸦后遇到了两个好朋友,一个叫红辣椒,一个叫黑炭。过了一百天以后,米加变回了小鼹鼠,洗衣机零件也变成了树枝。米加只好用钱买来了洗衣机零件,做成洗衣机,然后做了支架,将洗衣机滚到了它的家乡月亮河,送给了尼里。 我觉得米加是个守信用的小鼹鼠,而且它聪明又伶俐。
  • 10、 朱自清的背影读后感

    朱自清的背影读后感(一)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见。

    读完朱自清的《背影》,仿佛有一双柔手动我的心弦,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又仿佛一双圣洁的翅膀飞过天空,在我的心中留下点点倩影。

    母爱如水,温柔圣洁,无时无刻不包围着我们,让我们沉浸在爱中;而父爱如山般深厚,父亲用坚实的双肩支撑起整个家庭,父亲那深沉的爱要用多麽华丽的语言才能说出口?

    冬天的寒风,飒飒的刮着。在这孤立无助的季节,祖母又去世了朱自清望着满院的狼藉,簌簌的落泪,父亲自己虽然很难受,但却还安慰我:事以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居然已经到了变卖家产的地步,但得到的钱却仅仅够还债,连祖母的丧事都要接钱办。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虽忙,却还亲自送我去车站,为我买橘子,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的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老了。

    我不能忘记小的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那时的父亲多麽高大。但是,就在那一天,在那飒飒的秋风中,在哪昏黄的路灯下,我发现,父亲的背不知什么时候弯了许多,父亲的脸不知什么时候长了许多皱纹,父亲那乌黑的头发也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银色,无惊讶的发现父亲老了。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亲爱的请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呢?

    时间匆匆,不会为谁而停留,在这时间的洪流中,卷进了父亲的青春,也卷进了我们的青春,无门随着青春的流逝而长大,而父亲却慢慢老去了。是父亲用那坚实的肩膀托起了我们,也托起了我们一片光明的前途。

    我们都是求学路上孤独的孩子,但有了父爱,我们的旅途不再孤独。

    朱自清的背影读后感(二)

    《背影》是朱自清爷爷在上个世纪20年代写的作品。虽然距离我们现在很遥远,但我们也感受到那来自父亲的那浓浓的爱。

    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读到这里,我已被那深深的父爱所打动,情不自禁潸潸地流下了眼泪。作者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还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永远是最重要的。

    由这我联想到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的父母对我何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09-21

  • 2022-03-21

  • 2023-02-07

  • 2019-09-28

  • 2019-09-20

  • 2023-03-0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3-01-11

  • 2021-11-09

  • 2019-09-20

  • 2021-11-12

  • 2019-10-19

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
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2024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教您怎么写朱自清的阿河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