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 > 地图 >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2024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怎么写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相关栏目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热门栏目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推荐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

(共 7618 篇)

  • 1、 读周作人散文有感 作文1050字_高三读后感

    ——说周之散文,谈谈我知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为好人,一种为坏人。可这两者的标准是什么呢?什么样的人就应是好人,什么样的人就应是坏人呢?

    我想问周作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有人说是坏人,因为他是汉奸,是日本人的走狗。搁文革时便是牛鬼蛇神,应被批斗,要被铲除。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也是周作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也有人说他是好人,其思想与文学著作促进近代文学的发展,其文学成就不亚于他的哥哥鲁迅先生。

    可读完周之散文,或许并不执着于这个问题了。我想说:我不论他之为人,我愿读他之文章。

    说周之散文,我知散文之“平和”。在以前,我所知的散文便应是像朱自清先生《背影》那般的深情动人;或是像徐志摩先生那般情感浓烈、词语炽热;亦或是像冰心先生那般清雅纯真。可当读完周作人先生的散文后,忽然觉得散文也可以这样“简单却让人回味”。

    读周之散文,仿佛是一位老友向你诉说着家常事,或是一位长者向你诉说着生活的雅致之趣,又像是一位饱受沧桑之人向你诉说着那“苦涩”的故事。话语之简单,情感之平和,读完无心情的起伏,可那文中的字与景,却久久印在脑海中让人回味。说周之散文,我知生活之“养性”。人们常说那散文之美源于那散落的文字中勾勒出的那人那景,“形散神不散”亦是散文最凝炼的概括。可我想或许散文之美,更源于你将生活中的每一步、每一天都过成了散文。正如周作人散文中的“养性”,每晚十刻准时入眠,找适合的景,适合的伴食,品一壶适合的茶。与其说是生活处处都讲究,不如说是生活中的“养性”。与当下00后保温杯泡枸杞,大爷大妈们讲究养生的食物的“养性”不同。在周作人的散文中,你会读出一种源于一人一生的讲究,一份从身与心的养性。

    说周之散文,我知世俗之“偏颇”。若我没读周作人的散文,或许世俗永远只会告诉我,他是一位大汉奸,是历史的罪人。或许再客观一些,便是他虽有才,却背国卖国,下场可知,而一份敬重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在你的心里。可只有当你真正阅读之后,你才知道如何在偏颇的世俗中找到你心中所感。我不清楚他作为一位汉奸,在那个时代,为日本人做了多少事,害死了多少中国人,损害了国家多少利益。与那些文革中迫害无数学者、文物的人,和当下那动不动就贪污几十个亿建造豆腐渣工程的人而言,他的罪过到底有多大?大到这个社会,可能会放弃这些优美的文章,这何尝不是对知识的冷漠。因知世俗之偏颇,方知亲身阅读之可贵。

    说周作人,他的人品放之

  • 2、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800字(系列9篇)

    现在是一个写作的时代,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好的作文是值得被人们长期阅读的,好的作文是靠什么吸引我们的?以下“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由读后感大全为大家收集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 篇1

    林泉,清欢,玄想,这就是林清玄。我最近在阅读他的一本书,林清玄散文选集。这本书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像林泉一样清澈,读了能品出清欢的滋味,文中有或浓或淡的玄想,这本书犹如是森林的一棵草,一棵树,一朵花,一滴露融汇而成的,那么简单,那么纯朴,是本好书。我初读目录,发现里面有大大小小的故事短片,后来慢慢品读,才发现每个片段里都有一个教育我们的观念,其中的一句话“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忍苦艰,人生才能显现价值。”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主要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非常有帮助。

    其中,在卷二里的一篇“好的孩子交教不坏”这篇散文让我深有感触。它里面主要提倡的是“好的孩子教不坏,坏的孩子教不好”这个道理,然后举了个例子,假如一个孩子是一粒榕树种子,不管怎么培育,也永远不可能被培育成最昂贵的红豆杉。“红豆杉可以做雕刻做家具等,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做风景,不能让人在庙前乘凉呢”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红豆杉,可有些孩子也许只是榕树种子,那又怎样呢?如果全中国都是红豆杉,那谁来做榕树?谁来做松树?也许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别人一样成功,所以经常和孩子说“你看谁谁谁多好,你也要像他一样”这种话,我在卢勤的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对不同的孩子发挥潜能,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家长因该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棒”。是啊,在如果孩子是榕树种子,因为这些话会不高兴,减弱了他本来对自己的自信,最后只能成为小榕树,与其让孩子成为不可能成为的红豆杉,还不如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大榕树,不是更好吗?鼓励孩子比批评、责怪更好,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严师出高徒的,有些时候,批评反而可以让孩子变的叛逆。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有些时候有些贪玩,然后在批评中,反而学坏。让我们别做任何东西,我们要做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自己的坏,那又怎样呢?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了许许多多,最重要的,是怎么做好一个“人”……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 篇2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我喜欢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喜欢他的

  • 3、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一)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是台湾着名作家林清玄写的。里面记录了许多微小的事情,而善于发现的林清玄却从里面找到了生活的哲理。这本书朴实无华,却能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我单单从这本书的写法上就感慨良多。为什么林清玄能发现这么多实在的道理?那是因为他有一双谨慎的慧眼,能细心地看透生活中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从而从中学到令人终身受益的道理。这种道理能让你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能让你在今后的道理走得更顺,更远。

    可怎么从生活中发现这些哲理呢?首先,我们要谨慎地对待生活,留心观察每件微小的细节,存在自己的脑袋里。然后,空闲时再倒出来慢慢咀嚼。

    知道了这些道理后,可不能只说白话,要让这些道理融入你的生活中,用它们,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二)

    林泉,清欢,玄想,这就是林清玄。我最近在阅读他的一本书,林清玄散文选集。这本书就像他的名字2020一样,像林泉一样清澈,读了能品出清欢的滋味,文中有或浓或淡的玄想,这本书犹如是森林的一棵草,一棵树,一朵花,一滴露融汇而成的,那么简单,那么纯朴,是本好书。我初读目录,发现里面有大大小小的故事短片,后来慢慢品读,才发现每个片段里都有一个教育我们的观念,其中的一句话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忍苦艰,人生才能显现价值。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主要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非常有帮助。

    其中,在卷二里的一篇好的孩子交教不坏这篇散文让我深有感触。它里面主要提倡的是好的孩子教不坏,坏的孩子教不好这个道理,然后举了个例子,假如一个孩子是一粒榕树种子,不管怎么培育,也永远不可能被培育成最昂贵的红豆杉。红豆杉可以做雕刻做家具等,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做风景,不能让人在庙前乘凉呢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红豆杉,可有些孩子也许只是榕树种子,那又怎样呢?如果全中国都是红豆杉,那谁来做榕树?谁来做松树?也许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别人一样成功,所以经常和孩子说你看谁谁谁多好,你也要像他一样这种话,(.org)我在卢勤的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对不同的孩子发挥潜能,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家长因该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棒。是啊,在如果孩子是榕树种子,因为这些话会不高兴,减弱了他本来对自己的自信,最后只能成为小榕树,与其让孩子成为不可能

  • 4、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400字: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我喜欢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喜欢他的文字。每当开始品读他的散文,内心就会充满宁静和温暖。翻到书的目录,品读那些题目都会被吸引到。

    最近,我又新买了一本书《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本书是林清玄这位作家数百万字的作品中精心挑选的精华,是沙子中的金子,令人百看不厌。过后,许多散文就如金子在我脑海里,不时闪闪发光,我特别喜爱这本书,和这本书形影不离,整天在一起。

    林清玄先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他有一双擅长发现的慧眼,可以从一个细微的现象甚至一个动作,用奇妙的联想,从而得到许多受益匪浅的人生启发。

    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最适合在宁静的夜晚品读,倒上一杯水,独自坐在台灯下,安静的欣赏。不知多少次,在自己心乱的时候,便去读林先生的散文,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既然是作家,就有超速常人的情怀。《鳝鱼骨的滋味》是林清玄先生对童年温暖回忆与对母亲的还你。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吃鳝鱼,但是能干的母亲总是变着花样做鳝鱼给林先生吃,这鳝鱼不仅好吃,还有浓浓的母爱,他总在林先生心中流淌。他吃着饭店里的鳝鱼,便想起了自己母亲做的鳝鱼。

    林清玄一个用一生看人生的俗世男子。

  • 5、 散文读后感500字:《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

    林清玄是著名的散文作家。我这只是看的其中一本。我对这类没兴趣,但我随便翻了几页,我就打起精神来了。

    他把这本书分成《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四大类,里面的每个小故事都是他身边发生的、小时候的、编写的。故事里面有着他的看法、想法、情感。每个故事都有各自的意义。

    《在流浪狗的眼睛里》这个小故事,他是用了换位思考想到了流浪狗的感受,写出了对流浪狗的情感。《抒情文社会》是从他去参加小朋友的演讲比赛的感想,觉得这个社会已经变成议论文社会,不再是抒情文社会,是个已经僵化的教育,失去了情感表达的能力,所以希望我们能挽救这个社会。《吉祥鸟》是加拿大的乌鸦,我都很惊讶,乌鸦在我们这是不吉利的鸟,怎么到加拿大就变成吉祥的了呐?看到这题目我还以为说喜鹊呢!但林清玄却说:对呀!那象征凶事的,不吉祥的是我们的心,与乌鸦有什么相干呢?是啊!是我们把它称为不吉利的鸟,乌鸦又没做错什么!其中有两个特别的,一个叫《季节十二帖》,写一个叫《有情十二贴》。《季节十二帖》是每个月里的节气,每个节气时的感受,发生的事情或意义。《有情十二帖》是写的十二件事物,有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这本书对我有很多感触。有的故事让我们改进,从哪里开始;有的要我们注意,注意什么;有的要怜悯,有的让我们开心??所以这本书是在开导我们。

  • 6、 《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系列

    书籍是船舶,能载着我们驶入知识的海洋,阅读作品,可以让人收获无数的精神财富。此时就会有人想赶紧记录下自己的所想。你也许需要"《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这样的内容,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 篇1

    《童年》是高尔基所著,它与《在人间》及《我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自传体三步曲”。我读完《童年》,觉得它记载了高尔基铅一般沉重的往事。

    作者阿辽沙的父亲染上疾病而早早过世了,3岁的他和外祖母,外祖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外祖母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人,她的爱丰富了作者的心灵,可外祖父脾气暴躁,这给阿辽沙沉重的打击。阿辽沙的童年有酸,苦和辣,微微泛着一点甜,可他的母亲却把她儿子的这一点甜一同带进了坟墓。阿辽沙读完三年级,就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学校课堂,不久就走向人间,到人间去谋生。

    在这一部《童年》中,故事的情节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书中慈祥的外祖母那丰富,生动,优美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歌谣使作者听了大为神往,就激发了他对正义事业的美好希望。

    当我读到这样一段话的时候,深有感触:“我们的生活是令人惊奇的,这不仅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层充满种种牲畜般的坏事的土壤是如此富饶和肥沃,而且还因为从这层土壤里仍然胜利地生长出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着善良的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读了这样一段话,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它是想要告诉我们新的一代是如何坚忍不拔地顽强生长,并且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把正在沉睡的民众唤醒。我想这也是高尔基创作这本书的另一个用意吧。

    《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 篇2

    据我了解,《童年》是高尔基用自传体写的小说三步曲的第一部,第二、第三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它向我们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还有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风貌。

    我读完《童年》,感受到了高尔基小时后的悲惨遭遇,觉得我非常幸运。因为我有一个幸福、和谐、美好的家。而高尔基3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于是母亲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读完这我不禁为高尔基悲惨的命运感到同情和惋惜。

    可高

  • 7、 兔子坡读后感精选系列

    俗话说,"书"写人生,一本书道尽一个人的一生,作品这本书,我一看就入迷了,书中讲述的很多东西给了我许多回味。怎么样写读后感最好?读后感大全编辑给你提供了以下的《兔子坡读后感精选》。

    兔子坡读后感精选 篇1

    一本精彩好看的书——《兔子坡》,这本书让我的整个寒假变得丰富充盈。

    这本书主要讲了兔子坡上有户新人家要搬来了。小动物们都兴奋不已,因为有新人家就有新的生活,起初,小动物们对新人家很满意,他们慷慨,大方,留给狐狸许多剩饭,他们辛勤耕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仲夏夜丰收的希望,他们温和,善良,愿意与小动物们和睦相处,他们不但救下了落水的威奇,救活了被卡车撞伤的乔奇,还树起了保护小动物的路牌。可是到了后来,小动物们突然对新人家产生了误会,猜忌乃至对立的情绪。直至后来真相大白。

    小兔子乔奇。它是那么活泼可爱、机智勇敢又善解人意、孝敬爸妈,而且是公认的“跳远健将”它的爸爸在厄运来临之际,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乐观面对,这种“什么都不怕”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我想,他们这对父子应该是兔子坡最最优秀的的父子了吧!从它们身上,我学到的最多的就是“勇气”!

    随着童话的尾声,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空间。为什么新人家的菜园不设任何防备,却从未遭到破坏,然而其他人家的菜园虽然“全副武装”,处处设防,却屡屡遭袭呢?这是否与“运气”相干呢?为什么大家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呢?

    其实,人与动物之间是要以诚相待的。其实回头看看,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由期盼到试探,从猜忌到全然接纳,这样才可以换的动物的尊重与信任。如果一味地与动物为敌,只会招致动物的敌视;相反,与动物为友,会被动物真诚地相待,被他们所信任,也就是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人与动物之间的信赖,让兔子坡成了“温情之地”,让人与动物成了好朋友,让兔子坡重新变得繁荣、美好、和睦..让我们心中都带着爱,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事、物,这世界就会像“兔子坡”一样,变成美好的人间!

    兔子坡读后感精选 篇2

    当妈妈将《兔子坡》这本书交给我时,我被题目吸引住了,想必里面的故事一定精彩吧!于是我一页一页地认真读起来。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新的一家来了”,勾起了小动物们的兴趣,小动物用了许多办法终于认可了这家人是好人,兔子坡的人与动物和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读完这本书,我对罗伯特.罗素佩服地五体

  • 8、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300字

    林泉、清欢、玄想是林清玄的真实写照,这些也体现在他写的文章当中。《林清玄散文自选集》从看的一页起,它就深深吸引了我,上周看完了卷一天真的心,这周又看完了卷二《纯善的心》。

    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咬舌自尽的狗。

    它讲述的是我坐出租车带我的狗去看病,出租车司机看到我的狗,想起了他以前狗。他以前嫌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就把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可是狗一个星期后又自己回来了,他又想把狗放生,可当他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准备放生时,却发现狗咬舌自尽了。

    我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了那只狗的悲惨状况,它为了找主人历尽千辛万苦,主人却连一回安慰的话都没有,又把它抛弃了,狗的内心因该是多么的绝望啊!

    唉!在人世间不也有这样的事吗?有情有义的人受到无情的背弃

  • 9、 呼啸山庄读后感精选系列

    下面的“呼啸山庄读后感精选”相关内容主题,是由编辑为您提供的。书籍可以让我们静心,当我们的想法因为阅读作者写的作品而发生改变时。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呼啸山庄读后感精选(篇1)

    《咆哮山庄》是一本描述发生在英格兰北边的故事,因为咆哮山庄的主人恩萧先生带回一位名叫希兹克利夫的孤儿,他佔据了恩萧先生对子女兴德来、凯撒琳的宠爱,久而久之,令那沉睡在兴德来心中那只爱忌妒的恶魔苏醒了,并且,使的祂变的愈来愈强大;相反地,希兹克利夫却慢慢的把凯撒琳心中的小邱比特给摇醒了, 而那份纯纯的爱,一天一天的滋长;但这份纯纯且独特的爱,却是接下来一切悲剧的祸根,因为哥哥兴德来不断的在一旁从中阻挠,并让凯撒林认识另一个田庄——鸫翔田庄的主人哀德加.林顿,使得凯撒琳渐渐的意识到了,自己和希兹克利夫之间的地位是如此的悬殊,因而选择和林顿结婚。生气且伤心的希兹克利夫,在一次的暴风雨中离家出走了,当他三年后,再次踏进故土时,已经开始展开他筹备多时的“复仇计划”,另两大家族就像是陷入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漩涡中。

    读完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感受到爱情的魔力,是可以让人恍如置身在天堂一般的美好、甜蜜;也可以让人像是活在十八层地狱受到残酷的折磨似的痛苦。

    我觉得人的一生可能都会很容易的被自己的个性左右,影响自己美好的人生。像希兹克利夫就是因为自己本身太爱记恨,所以当他遭受到兴德来恶意的压榨、凯撒 琳的背叛时,引发了一场一发不可收拾的残局。另外,还有凯撒琳,如果她不要如此的爱慕虚荣、爱面子,不顾一切,只为了自己的地位,也许,希兹克利夫就不会带来如此可怕的“复仇计划”。

    或许,我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忍住不要对别人动粗,或者是诅咒他人;或许,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屏除门户阶级之见;但是,或许我们可以找他谈谈,解开双方之间的心结,如果害怕和他单独见面、谈话的话,也可以找一个具有公信力且对双方都公平的第三者,来帮忙打开双方的友谊之门!

    不论是哪一种感情,都是需要有人天天灌溉的,如果没有时常去照顾,日子久了,双方就会越来越没有话题聊了,之后就会慢慢地,对对方感到有点陌生,到最后就变成了陌生人,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的灌溉并珍惜这段感情,才不会步上凯撒林和希兹克利夫的后尘!

    我觉得,我看完了这本书明白了两个重点,那就是:一、要当一个用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当

  • 10、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500字

    一本好书,阅读上百遍,每一次读的感受都不一样,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一本书中,也有许多精彩的文章,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人生启发,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近日,我读了《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它好像是无声的“老师”告诉了我们面对挫折时该如何,面对无策时该如何……就是这一件件事情,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都在触碰着我们心灵深处。

    人人都有最喜欢的文章,我也不例外。这篇文章不仅让我很喜爱,还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启发。是哪篇文章呢?就是《活珍珠》。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夏威夷的小贩在卖珍珠,谁也无法辨别珍珠的好与坏。有的人拿到的珍珠又圆又亮,有的人拿到的珍珠又小又扁。作者看到珍珠贝里的砂石会长出不同的珍珠。想到了人生:总有些人可以长出最大最美的珍珠。

    作者简洁的语言中藏着深刻的道理,不禁想到了自己所在的班级。在同一个教室里有不一样的学生。有的学生光彩熠熠,是又大又圆的珍珠;有的学生黯淡无光,是又小又扁的珍珠。为什么有些同学可以变成美丽的珍珠呢?那是他们面对坎坷、困难时,能勇往直前,持之以恒,把“拦路虎”都一一解决了,一一包容了,成为了完好、圆润的珍珠。正像作者所说: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着的珍珠,能包容,就能焕发出晶莹的光彩;不能转移,就加速了死亡的脚步。

    遇到一些事情,要学会去包容、克服,即使不是最美丽的,也能散发出属于你自己的光彩。如果你不去包容、克服,反而让你那颗珍珠没有光彩,变得越来越黯淡无光。

    我们把人生比作一幅画,那幅画不是完美的,但你只要克服、包容、填补那个缺陷,就会让这幅画变得完美……

    读书让生命充满活力!

  • 2023-04-09

  • 2023-05-11

  • 2022-07-08

  • 2023-03-05

  • 2019-10-22

  • 2023-05-30

  • 2019-09-25

  • 2019-10-22

  • 2023-02-08

  • 2019-09-20

  • 2022-06-04

  • 2023-06-02

  • 2023-05-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2-17

  • 2023-02-24

  • 2019-09-20

  • 2023-04-13

  • 2019-09-20

  • 2023-02-09

  • 2023-04-26

  • 2023-05-10

  • 2023-02-18

  • 2019-09-20

  • 2023-05-30

  • 2023-02-24

  • 2023-02-24

  • 2023-05-19

  • 2023-02-17

  • 2019-09-22

  • 2023-02-24

  • 2023-01-29

  • 2023-06-27

  • 2019-09-20

  • 2022-11-26

  • 2023-04-15

  • 2023-02-26

  • 2023-03-09

  • 2023-03-09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2024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怎么写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表达自己对这书的感触,写出好的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