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 > 地图 >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推荐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

(共 599 篇)

  • 1、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后感作文

    生命是宝贵的,我看了《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之后,颇有感慨。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篇一:《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后感作文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告诉了我们地震时的自救和逃生该怎么做。发生地震应该躲在角落里或在空旷地方,保护好头部。不要随意回室内,要尽快离开危险场所。如果是突然地震,不能及时疏散,可以躲在桌椅下,尽量保护好头部。等地震过后,应立刻离开现场。如果是在市场,应该立刻离开有高大建筑物的旁边,以防建筑物倒塌。如果地震时在家里,下楼时不要乘坐电梯,应该走楼梯,去空旷的地方,不要去偏僻的地方。如果被压在物体下,应立刻找水源,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用石块敲击建筑物,引起外面的人注意。

    通过这个视频,增强了我们在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地震时,不要惊慌,保持冷静,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挽救自己和同学、亲人的生命。

    篇二:《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后感作文

    今天,我看了《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我感触很深。也懂得了在遇到各种危险时应当去怎样自救。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火灾逃生自救方法,火魔是无情的,当你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在等待消防员救助的时间里,如果能够通过身边的物体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已在危难关头可以应对自如,从容逃离险境。一;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二: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

    地震自救方法: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否则,凶多吉少。如果你地震时你在楼房中,应该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能使用电梯。尽量不要躲在木质桌子底下,或者床底下,而应该躲在坚固家具的旁边,衣柜墙角边是比较安全的。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称作的"生命三角"。

  • 2、 《中小学生灾难安全自救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灾难安全自救教育》观后感 梁季彝纪念学校小 六年(2)班 白海媚 灾害无情,地球每一年发生的灾害都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其实受害的人本来是可以逃生的,但是他们缺少自救常识,灾害来了,也只会盲目应对,而受害者大多数都是中小学生,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灾难时的安全自救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观看《中小学生灾难安全自救教育》这个电视节目后,我觉得受益非浅。 从这个节目中,我学到了许多灾害时的一些逃生方法,如:1。在学校如果是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该听从老师指挥躲到课桌底下,双手抱头闭上眼睛,以免受到伤害,适当的时候听从指挥往安全通道迅速疏散。2.如果在家时发生地震,应关上煤气,并找较大较轻的物品护住全身,千万不可以跳楼,只能躲到床底或墙角等不易倒塌,不被砸伤的地方躲避。3.如果地震时被震物积压在底下时,要尽量找东西顶住震物,以免余震使震物再次倒塌,在震物底下要寻找食物.水等补充体力,并通过硬物敲击发出求救声,但千万不可以乱动,以免震物倒塌。 这些是政府请避震专家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除此之外,专家还补充了一点,就是关于火灾时的一些逃生方法,1.火灾时要迅速逃跑,不要贪恋财物,保住性命要紧,如室外着火封住了房门,应用湿被单堵住门缝,防止烟雾攻入房屋。2.如室内着火,应关上煤气,打开窗用手电筒或通过大喊向楼下的人求救,还可以用湿衣被结成绳索栓在坚固物上顺其往没有着火的楼层爬下逃生。 这些是我从节目中学到的自救方法,从这些方法,我还联想到了溺水自救方法,1.如不慎落入水中,应脱掉鞋子,头向后仰,尽量屏住呼吸,使身体浮出水面,并双手轻轻向岸边划去。 2.如看见有人溺水,不能盲目营救,应向路人求救,以免下水救人连自己也不慎溺水。 比起盲目逃生,这些方法是最佳方法,起码有一线生机,希望同学们遇到上面情况时,一定不要慌张,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这样就可以减少在灾难中的伤亡了。
  • 3、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一)

    周六早上,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感恩教育讲座,讲座结束后,我感受颇深。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一爱一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一性一本善。一性一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出生时,本一性一都是善良的,一性一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一性一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一爱一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一性一。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一个故事大树与调皮的小男孩。大树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让小男孩完成自己一生的梦想没了果实,没了树枝,没了树干,只剩下一个老树根。而小男孩呢?小的时候,摘大树的果实和叶子,在大树上乱刻乱划;为了上学和买玩具,他摘下了大树的全部果实;为了娶妻子盖房,他砍下了大树全部的树枝;为了周游世界,他砍下了大树粗一壮的枝干;到了年老,他在老树旁一直陪伴着老树。

    可能我们都会觉得小男孩残忍,但这不正是我们吗?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喜欢跟父母一起玩;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离开父母;只有当我们有需要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可无论怎样,父母都一直在那里,尽一且所能提一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只为我们快乐、幸福;可当我们年纪大了,想再回到父母身边,他们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根,那叶子、果实、庞大的树枝,早都不见了。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的就是孝,可见孝在整个社会道德中的分量。那么,何为孝?孝最基本的就是关心父母,理解父母。父母对我们没什么要求,只是希望我们快乐平安的成长。我们如果连这都做不到,成天抱怨生活,自怨自艾,那还如何谈得上孝?孝,其实很简单。有事一杯水,一个问候就能让父母很欣慰,并不是多豪华明亮的房子和一桌奢侈的饭菜可比的。

    在演讲中,于丹老师也提到了仁。仁已经作为了社会生活中与人

  • 4、 中小学生观看《雷锋的微笑》有感范文

    今天这节党课,我们观看了《雷锋的微笑》这部电影,观影之后,我感触良多。

    《雷锋的微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的英雄,《雷锋的微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爱 的战士,《雷锋的微笑》绽放在美丽的三月。

    雷锋叔叔那种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好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锋出身贫苦,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悲惨死去,他成了一个孤儿。他觉得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他的成长,所以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处处帮助他人,为别人分忧解难。“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豪言壮语的名言,出自一位“傻里傻气”的英雄——雷锋。

    当雷锋叔叔帮助一位老奶奶,找到失散十年的儿子;当他为灾区捐献一百元钱的时候;当他把破旧的袜子补了又补,接着穿的时候,处处都体现出了雷锋叔叔的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

    有这么一个人,他像个孩子似的,明朗、干净的微笑总挂在他的脸庞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个“傻子”,傻到忘了吃饭,忘了休息,也忘了自己,只是全心全意的付出;有这么一个人,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而作为新一代青年和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去传承和发扬雷锋的伟大精神,首先我们就需要弄明白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一种“爱憎分明不忘本”具有坚定意志和昂扬斗志的精神;是一种忠于人民忠于党的精神;是一种对人民充满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是一种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建立,有利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去奋斗、去拼搏、去战胜困难。这同样是一种忠于人民忠于党的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无心无意或假心假意。二是一切言行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为人民谋利益。三是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时,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

  • 5、 月亮与六便士中小学生的阅读心得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在阅读作者写的《月亮与六便士》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优秀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小学生的阅读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亮与六便士中小学生的阅读心得(篇一)

    《月亮与六便士》问世于1919年,堪称毛姆最负盛名的作品,这部小说以62种文字风靡全球,发行了6000多万册,还曾两度改编为电影。在中国,《月亮与六便士》堪称文艺青年必读的经典。毛姆在这部小说中,以一个旁观者为第一人称,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描写了主人公不管不顾,与家庭断绝关系,穷尽一生只为不负内心的热情与理想的故事。

    什么是月亮?月亮是人心中的清明理想,月光是那么皎洁,梦想是那么美好。什么是六便士?六便士是现实,是金钱社会中的蝇头小利。月亮高挂空中,遥远而美丽,若要追寻,必然经历一番曲折,最后很可能一无所获。而我们全都站在土地之上,每日面对的都是现实的生活。六便士纵使带着铜臭味,却也是我们的生活。斯特里克兰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变得不可理喻,背弃家庭,因此落魄一生,在一个小岛上染病而终。但在最后,他终于完成了毕生的使命,找到了他一直追求的东西。你可以说他冷酷无情,视道德如粪土,但在另一方面,他对理想的坚持不懈,也值得我们这些终日围绕六便士生活的人学习。人性是复杂的,内心是多变的。

    我们的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本是一位证券经纪人,生活殷实,家有“贤妻”,有一双儿女,将来定可开枝散叶,子孙承欢膝下,过着充实、幸福的生活,到时寿终正寝,入土为安。“这一定是世界无数夫妻的剧本,这样的生活模式虽然平淡,但也不啻为恩惠,会让人想起一条小河缓缓流淌,蜿蜒流过绿草如茵的牧场。

    然而,这样度过一生,总会让人觉得心有不甘。有的人喜欢简简单单,做平凡的人,过平凡的生活,在平凡中迎来生命的尽头。梁实秋说:”人生本来如寄“。生命是那么短暂,何不简简单单,恬适自在地过活。斯特里克兰夫人就是这样的人。她安于家庭,终日相夫教子,生活中唯的起伏便是与艺术家的交往。她以她热爱的家庭、丈夫和儿女为傲,现实中这样的女人并不在少数。但是,人都有一腔热血,不愿意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渴望出去闯荡,经历一番起伏,哪怕会碰得头破血流,也在

  • 6、 中小学生读书笔记

    《草原上的小木屋》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每一个人都一样,学习也一样,天天上课认真听讲,加回家按时完成作业,加每天练习,就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一片叶子落下来》

    这篇故事说的是:一片叫弗雷迪的叶子,和他的朋友们经历了一年四季,最后而死亡。可是叶子掉了还会长新的,不管是强的还是弱的,总有一天会死的。

    《红头发安妮》

    安妮这个人非常认真,在别人家里认识了一个朋友——黛安娜。自已有一块巧克力也得给黛安娜一点。这能看出安妮非常关心朋友,所以我也要向安妮看齐。

    《你一定会听见》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声音,有一此我们听不到的神奇的声音,普普通通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声音,可是你仔细地听过声音吗?声音其实很奇妙,就像一个个的音符一样在你的耳边。

    《爱心树》

    这个故事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孩非常好,让他在自己的身上荡秋千和吃苹果。可不孩子向大树要钱,大树把它的苹果让孩子卖掉又让孩子砍掉树枝做房子,砍掉树干做船,可见,大树对孩子多么好呀!

  • 7、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 《感恩教育》观后感一 202班 吴羽淅 今天早上的七点十分,我和妈妈一起收看了于丹教授主讲的《感恩教育》。 节目的开头讲的是一个配有画面的小故事。把那棵大树比喻成父母,大树陪着小孩长大,奉献了自己的果实,树枝,树杆,让小孩实现了愿望,小孩长大了变老了知道每天陪伴着大树。 是啊,我们现在都不愁吃穿,要什么玩具都拿钱买得到,坏了也不会去修,这很浪费,也缺少了自己做玩具的动手能力。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时间都是电脑,电视陪着,这样不好,我们要多出去走走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们还要学会与人交往,人要与人斤斤计较,尽力去故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次没做好没关系,只要努力了一定能做好,相信自己不会错的。 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我要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自信心的人。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二 202班 孙玉菲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题讲座,感触很深。 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 8、 中小学生读后感5篇

    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面对作品之中的精彩情节,不妨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心中所想。那么怎样让自己写作品读后感时不感到烦恼呢?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中小学生读后感,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中小学生读后感 篇1

    读读者的故事读后感600字中小学生1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读者》,里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让我至今难忘。

    故事大概是,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大草原上,生活着两种不同的动物,一种是温顺的长颈鹿,另一种是凶猛的美洲豹。长颈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却不怎么管刚出生的小豹,甚至丢弃它们。就算有别的动物吃小豹,母豹有时也不会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长颈鹿用千百次的告诫换来的仅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为拥有痛苦的经验,成为了强者之中的强者。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想成为强者,就必须经过一番磨难。像音乐家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为了演绎生命的悲剧。他从小就被他的的父亲逼迫去学习音乐,长大后,他的耳朵也聋了。可他却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向命运抗争,创作了惊世之曲——《命运交响曲》。

    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一个农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却立志当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耻笑,可他却没有认输,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向命运发出挑战。他将小石子放到嘴里含着,不停地练习发音。他的舌头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终,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视着名主持人白岩松。

    每一个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会有许多困难在等着他们。所以命运是很公平的,他不会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让你受挫折。是为了让你战胜命运,成为强者。困难固然可以打击我们,让我们内心受挫,可困难也可以锻炼我们,让我们变得坚强。要相信,当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你的世界将变得很美好。

    读读者的故事读后感600字中小学生2

    时间,刷洗着记忆的海岸,磨平了一些已经泛黄的往事,唯有那本写满亲情的《读者》,似一座灯塔,在我心中经久不熄。周日下午在家,做完了作业,猛然想起周五老师让我们回家买这一期的《读者》。我便赶忙穿上衣服,和妈妈打了个招呼,拿上钱,匆匆跑下楼去买《读者》了。来到报刊亭的时候,我的鼻头已经冻得通红。“阿姨,买这一期读者。”我搓着手,来回地踱着步。只见卖书的阿姨在一大摞杂志中翻找,“没有了,最后一本卖出去了。”

    北风呼啸着,卷来了阵阵失望。我低着头,默默地走回家

  • 9、 2024中小学生读《我与地坛》的心得 【收藏】

    史铁生先生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虽然命运不公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改变命运。我们的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不去努力改变点什么,等到老了就动不了了。那么,你在读完《我与地坛》后,有什么感想与感悟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4中小学生读《我与地坛》的心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24中小学生读《我与地坛》的心得【篇一】

    看了《我与地坛》一文,我感受到了我与地坛的缘分,以及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崇高母爱之美,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恕、顺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

    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

    2024中小学生读《我与地坛》的心得【篇二】

    或许是对这位正值壮年,本应大展宏图,却突遭双腿瘫痪打击,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痛苦、迷茫甚至绝望的作家的好奇与同情,我一直乐于读他

  • 10、 [热门]中小学生读后感精选

    书籍可以带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刷新我们的认知。为了不忘记心中所想,决定写一篇作品的读后感。以下是由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整理的《中小学生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生读后感(篇1)

    在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其中有一本是我最爱看的,名叫《安妮日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安妮·弗兰克的生活经历和她的生活趣事。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人,她十三岁生日那天,她的爸爸妈妈送给她一本粉色封面的日记本,安妮·弗兰克不知有多高兴,从那以后,她一直都把那本日记本当作是一个知心朋友一样,把所有的秘密都写在了上面,她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基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原来的快乐生活转眼变成了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段时间,安妮·弗兰克用笔记录下在狭小的空间里自已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学会独立思考,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感悟的人。

    在这句话中,它让我细细体会到:安妮·弗兰克是个多么乐观的人啊!虽然,她每天面对着恐惧,但她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那些苦难的生活仅仅是一次有趣的冒险。我要向她学习,像她一样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以后的生活。

    中小学生读后感(篇2)

    今天,按照学校要求观看了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于丹老师主要讲了两个主题:一是感恩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孝、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承担爱与责任;二是人格教育,要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自信与愉悦,成就别样的人生。

    类似讲座听了不少,听时热泪盈眶,心潮澎湃,过后,依然迷茫。一直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比任何一项任务都要艰难,这不是一个模具的诞生,这是一个生命的成长,结果莫测。就象我们虽已为人妻、为人母,依然无法预知自己的将来一样,我们亦无法预知孩子的将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力所能及的硬件环境,给他爱,盼望着他无忧无虑的成长。沉思后,还是挤出些体会来。

    体会一:教育趁早。“孝为德之本”。中国几千年来世代相传一个“孝”字,孩子虽然不能完全体会到做父母的苦心与奉献,但至少从懂事就应该明白好吃的父母都留着给他吃的小道理。就象于丹老师讲的故事一样,一棵树把果子、树枝、躯干都给小孩子拿去,就象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孩子迟早会悟的,只不过早悟、早独立,晚悟、自哀伤。而我们做父母的也是,早悟,早教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22-09-14

  • 2022-01-04

  • 2023-02-09

  • 2021-12-03

  • 2019-09-20

  • 2021-12-17

  • 2022-02-14

  • 2019-10-28

  • 2022-02-07

  • 2019-09-23

  • 2019-11-12

  • 2022-01-22

  • 2022-02-07

  • 2022-02-0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2-09-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2

  • 2021-10-28

  • 2023-01-0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2-04-20

  • 2021-04-01

  • 2019-11-02

  • 2022-09-24

  • 2023-03-28

  • 2022-02-0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2-05-17

  • 2022-09-21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2024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