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郑人买履读后感 > 地图 > 郑人买履读后感,2024郑人买履读后感
郑人买履读后感

(共 1957 篇)

  • 1、 最新郑人买履读后感700字汇总8篇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新知识,那么这时我们更应该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我们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你知道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是如何写出的吗?读后感大全的编辑花时间特意编辑了郑人买履读后感,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郑人买履读后感【篇1】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许多古文小故事,其中的一篇故事令我受益匪浅。

    这篇故事的名字叫做——《郑人买履》,讲述了一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等到了集市选好鞋子后才发现忘记带尺码了,只好回家去取,但等他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的故事。

    在《郑人买履》这个故事中,那位郑国人发现自己没有带尺码,准备回家取时,周围的人十分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不试一试鞋子合不合脚呢?”他却理所当然地回答:“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从这篇故事中,我明白了我们做事不能过度的墨守成规,更不能不考虑事实。说明在生活中如果总是循规蹈矩、不思进取,终将会是一事无成。

    有一位名人,他的名字叫做鲁迅,他原先想成为一位医生来“救国”,可后来他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唤醒了人们。如果鲁迅先生当时依旧规行矩步的学医,他将不会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古人云:“变或可存,不变则削,全变乃存小变仍削。”懂得变通在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奉劝大家学会变通,不要成为一个“老顽固”。

    郑人买履读后感【篇2】

    《郑人买履》这篇寓言故事,大家必定都很熟悉了,每个人都笑郑人痴傻,可所有的人都只能看见别人的过错,其实自己身上也发生过这种事,而只是自己没有察觉罢了。

    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我由此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坐车时只买了半票,说自己是残疾人,并把自己的残疾之处给售票员看,但售票员只要残疾证,这时一个乘客看了很气愤就问司机:你是男人吗?司机说:当然是。你的男人证呢?你无理取闹,当然没有!司机说,我不是男人,我来说,售票员插上来说,我看你不是人。那个打抱不平的笑侃,你,你,你没有人证当然不是人了。这个故事里的售票员是典型的教条,做人若此,不亦惑乎?

    实质上,我以前也是个很教条的人,做事没有商量,即使能变通的事我也不敢变通,这与郑人多么相似啊,而这样办事,效率低,很难完成任务,但《郑人买履》敲响了我的警钟,如果这样下去,估计我也就和机器人差不多了。

    生活中,我看到无数这样的例子,守

  • 2、 郑人买履读后感600字2020

    郑人买履读后感600字2020(一)

    《郑人买履》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做事不能墨守陈规,应灵活多变。一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哦!

    今天,老师教了新课《寓言两则》,其中《郑人买履》让我们感触很深。

    郑人买履讲的是有一个郑国的人想买鞋,于是他将自己脚的尺寸量好,顺手将尺寸放在了座位上。后来他到集市买鞋时,已经拿到新鞋了,忽然想起自己没有带尺寸,就对鞋主说:我忘记带尺寸了。返回家里拿尺寸。再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自然也得不到鞋了。别人问他:你怎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他说:我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读后,我们感受多多。我们不仅为郑人的愚蠢感到可笑,还知道了文章的深刻含义。文章中的郑人没有自信,头脑简单、死板,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所以买不到鞋。这是寓言中虚构的,但是,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缩影呢?

    这个问题肯定关系到我们自己,我们也是这样。比如说,手里拿着自动铅笔做作业,出去喝一杯水后,再返回来,白痴性地发现我们的自动铅笔不见了。找来找去,大喊大叫,问妈妈,妈妈发现了新大陆般:自动铅笔不就在你们手上吗?两个笨蛋儿!

    对诶!把我们手心握得出汗的东东是什么?自动铅笔啊!看来我们也是郑人啊!

    朋友们,请吸取郑人的教训吧,不要让身边的那只宝剑丢失。

    郑人买履读后感600字2020(二)

    我读了《郑人买履》这篇古文,它的中心也就是主要内容是借用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脚的郑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有太多太多像这样的人了,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等,总之是我们的长辈的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举个例子,就像我看过的一个故事叫做《皇历迷》它介绍一个什么 事情都看皇历的人,可是到最后这个人差点就死了。

    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一个人做事不要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否则就会像那个皇历迷一样,严重的话可能会死人的,所以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好。

    今天我看了一个有名的寓言郑人买履。古代郑国有个人想买鞋。

    他量了自己的脚做了尺码,却把它忘在家里了。他买鞋时发现忘了尺码,就回家去拿。可是他拿来尺码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

    虽然这是一个简短的故事,但是它向人们讲了一个重要的事情要相信事实,不要相信假象。

    这个郑国人宁愿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就意味着愿意相信假象而

  • 3、 郑人买履读后感400字:做人不能太死板

    上次,我看了《郑人买履》这则故事。

    《郑人买履》这则故事,讲的是:一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鞋子。他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去买鞋子,结果出门前忘带了尺寸。到了集市上,他看中一双鞋,可是却发现没带尺寸。他就对买鞋人说:回家拿尺寸,等会儿再来买。买鞋人让他试一下鞋子大小不就行了。郑人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相信尺寸。他就匆匆忙忙回去拿尺寸,结果回到集市时,集市早散了。

    读完这则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不能过于死板,要灵活运用,不然就会像故事中的郑人一样吃亏的,故事中的郑人就是这样,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脚试一下鞋子,但他却十分死板,硬要回去拿尺寸,结果不但新鞋没有买到,还白跑了一趟。

    我在生活中其实也有这种事情:昨天,我在做数学卷子,求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我一直想用总面积减去空白部分,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只要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就能算出来。但是我没想到这点,结果想了10分钟,还是没有思路。最终还是妈妈告诉了我该怎么做。

    生活中,我们不能太过于死板,要随机应变,才能克服很多困难。

  • 4、 灵活变通,事半功倍---读《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有感
    俗话说的好:树挪死,人挪活。意思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变通,往往会变通的人,也是离成功最近的人。寓言故事《郑人买履》中的郑人就是一个固执,迂腐,不善变通的人。当他量这尺寸去集市上买鞋时,因为忘了带尺寸,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他这样的行为简直令人耻笑,真是一个鱼木脑袋,如果他一开始就通过试穿,早已得履了。 其实,学会变通,在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就拿我一妈一来说吧,在以前,一妈一一妈一在it公司上班,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和我们共进晚餐也变成了一种奢望,让一妈一一妈一陪伴我们学一习一玩耍更是一种渴望。我们不是今天托给这个阿婆,就是托给那个阿姨。无法照顾我们,也常常让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引发争吵。一次培训机构在招聘老师,一妈一一妈一回家后好好思量了一番,经过一番思想的斗争,终于制出了完美的计划。自从进了培训班之后,一妈一一妈一也能照顾我俩了,还 能教我作业,一举多得呀!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改边方法,克服困难,也许柳暗花明了呢。 学会变通在学一习一中就更加重要了。记得我学分数的计算时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题:1/(1*4)+1/(4*7)+1/(7*10)+……+1/(97*100) ,这......我差点没晕死,我得算到猴年马月呀。我算得云里雾里时,抬头一看同桌,哇,原来可以巧算呀,通过通分的原理,将乘法转化为加减, (1-1/4+1/4-1/7+1/7-1/10+……+1/97-1/100)/3=(1-1/100)/3 =33/100 那么简单!?我后来也发现了学数学是很灵活的,学会变通事半功倍。 善于变通的人也是取的成功的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马云认识到只是平庸地做名老师并不会多么的出人头地,所以他选择了变通,最终成为了著名的阿里巴巴总裁。同样,没了莫奈的变通,就没有今日的印象画派,没有班超的投笔从戎,他就不会成为杰出的将领...... 所以,我们应该记住这句名言:“上帝把你的窗关上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窗的眼睛。
  • 5、 郑人买履读后感400字2024 做人不能太死板

    上次,我看了《郑人买履》这则故事。

    《郑人买履》这则故事,讲的是:一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鞋子。他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去买鞋子,结果出门前忘带了尺寸。到了集市上,他看中一双鞋,可是却发现没带尺寸。他就对买鞋人说:回家拿尺寸,等会儿再来买。买鞋人让他试一下鞋子大小不就行了。郑人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相信尺寸。他就匆匆忙忙回去拿尺寸,结果回到集市时,集市早散了。

    读完这则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不能过于死板,要灵活运用,不然就会像故事中的郑人一样吃亏的,故事中的郑人就是这样,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脚试一下鞋子,但他却十分死板,硬要回去拿尺寸,结果不但新鞋没有买到,还白跑了一趟。

    我在生活中其实也有这种事情:昨天,我在做数学卷子,求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我一直想用总面积减去空白部分,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只要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就能算出来。但是我没想到这点,结果想了10分钟,还是没有思路。最终还是妈妈告诉了我该怎么做。

    生活中,我们不能太过于死板,要随机应变,才能克服很多困难。

  • 6、 读后感大全:读后感

    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84天一无所获后,决定独自一人去远海捕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这条鱼力大无比,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终于将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归途中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人只得空手归航。《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它用独有的那种回归自然的质朴、天高海阔的深远,以及一股恢弘的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又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虽然老人辛辛苦苦捕到的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了骨头架子,但他战胜了大马林鱼和许多鲨鱼,体现了人类面对艰险无所畏惧的高贵品质,面对失败有着优雅的风度,他赢得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是个了不起的胜利者。

    人类的极限,无人知晓。人往往会局限自身,了自己的心。但是,当一个人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鱼还是一副骨架,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已在与那马林鱼的搏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作为一个强者,就不应该因为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 7、 荀子读后感(读后感)

    《荀子》的乐论讲的是音乐对人的影响,古人称之为乐礼,也属于伦理道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乐礼会使人们的志向高洁,遵循礼制的人们的德行就能养成。遵循乐礼之人耳聪目明,感情温和平静,天下都安宁,所以在古代乐礼也是一种管理人的方式。我觉得其中最核心的还是那句“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它讲述的是一种道义、道德与欲望的平衡,而这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最难掌控的。

    君子用道义来控制欲望,那就能欢乐而不乱来;小人为满足欲望而忘记了道义,那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举个例子,小的时候很贪玩,就喜欢玩游戏,然后让我爸妈就很头疼,直到有一次我爸说:“你就一直玩吧,不用学习,玩到自己不想玩为止。”这么一说,反而我就不想玩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我的内心觉得贪玩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如果没有节制没有束缚,那反而没有真正的快乐,如果当真继续玩下去,到了最后也只剩下是空虚,因为这种快乐不是可持续性的,是会迷茫的。所以一种张弛有度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是能把快乐高效化。

    这种状态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学更毕业的时候,自己的膨胀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与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对等,然后对未来就充满了迷茫,就如我老师所说“你们这一代就是迷茫与浮躁的代名词,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词,踏实。”现在想想踏实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就像下定决心减肥的人,在夜跑的路上遇到了烧烤摊,欲望战胜了理智,最后的最后,只剩下减肥路上的迷茫。

    说一说我这一代的人的迷茫吧,一切的外界环境,比如房价、物价、大城市的消费欲望等等,会让人失去对外来的盼头,因为认清现实的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便会轻易的放弃,就像你一直能追着一个人奔跑,直到无论怎么跑都再也看不到前面的人影时,便不再想奔跑了。这便是迷茫的所在,当不在奔跑时,当看不到终点时,那终点依然在那个位置从来没有变过,变的只是自己的决心。

    那么这里又会提到一个新生词,躺平。意思就是同样都要到终点,同样都争不到名次,我为什么不舒舒服服的走到终点,还要拼死拼活的跑到终点呢。我不会批判这个态度的正确与否,它同样也是迷茫、思考后的产物。但是如果回归到《荀子》所说的道义束缚中去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因为它是一场赛跑,有着道义与体育精神的束缚,我就必须要跑步前行,而不是走着,也不是躺着,停下了脚步固然身心得到了一时的放松,但是那不是我参加赛跑的目的,那

  • 8、 《大学》读后感(读后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喜欢教学生文言诗词,每每读到古人的诗词歌赋,都不禁惊叹。古人如此聪慧,虽没有手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却能把所见之景用七言诗词写到极致,读罢有如身临其境。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尽了人间四时之美,怎能不令人神往。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同时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读文言文的书籍。因为文言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古人能用很少的文字传达出很深的思想内容。这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特点。因此我非常喜欢文言文,尤其喜欢蕴含深刻哲理的这部《大学》。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我还不明白“大学”的含义。只看摆放在文言文类别中,就随手翻来读一读。边读边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古人必修科目,是古代的每名学子都必须要学的书籍。千百年后,我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深受其影响。有些句子,你仔细琢磨也蕴含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大学中提出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当代社会四有新人的践行标准。“平治齐修”则是古代君王的基本国策。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随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 9、 名著读后感:读后感

    炎热的暑假,我在家里看了许多书,其中我最爱的一本书是《海底两万里》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和书中的主人公皮埃尔。阿隆纳克斯教授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只之旅。我们一起快乐地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惊奇地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在两万里的海底航程里,皮埃尔。阿隆纳克斯还教会了我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可以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猎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长是怎样制服鲨鱼的,还可以了解到诺第留斯号是怎样冲破冰山的围攻脱离险境,安然无恙地奔驰在危机四伏的海底的。

    看完这本书我知道科学有很多奥秘,科学可以带我们去到奇妙的世界里。

  • 10、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项链读后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一)

    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撰写的《项链》乃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我读后感觉其内容曲折蜿蜒,扣人心弦,并且含有深刻的人生道理。

    《项链》一文描写了女主人公瓦赛尔太太十分虚荣,为在舞会上引人注意,而丢失了向朋友借的一条珍珠项链。一家人从此只好省吃俭用,努力工作,用了整整十年时间终于凑齐了买项链的钱,他们买了一条相同的项链还给朋友,而朋友告诉她,借给她的项链是一件人造品,只值几百法郎。瓦赛尔太太后悔莫及,痛恨自己当时太贪图虚荣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生活中许多人为了面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别人比吃比穿,最后却落个惨败的下场。比如说,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一些女人感觉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就去染发、美容,有的甚至不惜几万块钱去整容。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不顾父母劝告做了整容手术,结果手术失败了,她不仅没变漂亮,本来的面貌也被毁了。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做人不应该好面子,不应该有虚荣心。

    《项链》不仅是一篇内容精彩的短篇小说精品,更是一部含有深刻道理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果你对这篇小说也感兴趣,不妨读一读。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二)

    今年暑假,我在书店里挑了一本书,《羊脂球》,里面有好多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遗产》,《一家人》,《一个女雇工的故事》。这些都是莫泊桑写的。不过这么多篇小说中,我还是最喜欢《项链》这篇小说,它是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罗瓦赛尔太太迷恋虚荣浮华,为图一时出风头,而丢失了借来的项链。一家人只好省吃俭用,东借西借,好不容易凑足3万6千法郎买了一条相同的项链赔给人家。为偿还这笔债务,他们夫妻俩赔上了十年的辛酸。后来罗瓦赛尔太太从原项链主人那里得知,那条丢失的项链只不过是一条只值几百法郎的人造品。这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读后使人追悔其过去,更揣想其未来。

    如果罗瓦赛尔太太当初不去借项链,她就不会赔上十年的辛酸。这也只能怪她自己迷恋虚荣浮华。哪一个人不爱美,但是过度的爱美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要经常注意身边那些小的祸患,不要掉以轻心,否则会积成大祸,对事物的钟爱要适度,不然就会产生不良结果。

    大家千万不要学习罗瓦赛尔太太,她那种迷恋虚荣浮华,过度的爱美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1-12-04

  • 2021-12-16

  • 2022-03-31

  • 2021-10-05

  • 2021-10-25

  • 2021-10-30

  • 2023-05-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郑人买履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郑人买履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郑人买履读后感、2024郑人买履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