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2024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推荐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

(共 3501 篇)

  • 1、 读《一生的忠告》有感范文500字

    暑假里,我看了查斯特菲尔德爵士写的《一生的忠告》这本书,是他写给儿子的书信,主要写了优雅和处世之道,有学识篇、惜时篇、品性篇......其中惜时篇中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品性篇中的骄傲和虚荣,最值得我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个人嘴上都说要珍惜时间,可是很少有人付诸实践。若不能在实际行动中珍惜时间,又怎能真正懂得时间的宝贵呢?有一位绅士,他非常的珍惜时间,一次,他买了一本书,每次把书两页两页的撕下来,随身带到合适的地方,然后拿出来阅读,读完之后将其付之一炬,通过这种方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实际生活当中,光懂得珍惜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骄傲和虚荣虽然是不对的,但它们是人类的本性,虚荣被谦虚的面纱遮盖着,可是这层薄薄的面纱近乎透明,根本无法掩饰强烈的虚荣心。有些人总是不加掩饰的夸耀自己,这种行为十分唐突,十分无耻。一位送信的人声称,自己只用了六小时就骑马跑完一百英里。他八成是在说谎,如果没有说谎,就是表示自己是个优秀的邮递员罢了。还有人对天发誓,自己一口气能喝掉八瓶酒,真是荒唐!

    时间是宝贵的。合理的利用和安排时间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一天24小时一直上班和学习。到了最后,你一定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只有在正常的时间里,就要做到分秒必争、争分夺秒,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得到了一点成绩万万不能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荣是无耻的,得到了一点成绩,不必炫耀,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 2、 一生的旅程读后感范文1000字(优选范文)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在小红书上看了非常多的一些博主推荐,忍不住看了,感受果然非常不错。首先从名字《一生的旅程》这几个字来看。就知道作者只是分享自己的经验。读之前充满好奇,读之后确实也感慨万千。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迪士尼总裁罗伯特艾格在书中回顾了自己45年的职业生涯,从刚开始进入公司时候的遇到一些潜规则。不受重视,到后来的话通过实干得到贵人的赏识。慢慢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我没有取得了他那么大的成就,但是有一点非常感同身受,那就是遇到问题,先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再去追究对错。包容心。

    他的实干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真诚讲诚信,共情能力。真的非常非常让人佩服。他无数次遇到困境,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去帮助他,相信他,与他的品质真的是分不开的。他的坦率更加令人惊讶。与人相处当中的尊重。时时都体现着他的知识,阅历,人品,教养。虽然是翻译出来的一本国外的书,但读起来仍然的话,感觉是一位长者面对面的与自己沟通,将过往的经历娓娓道来。满满的真诚。

    相信自己的直觉。不为眼前的困境而唉声叹气,着眼未来。懂得欣赏身边的朋友。始终勇往直前。坦诚,谦虚这些品质。无一不在他的工作当中体现着。分享一下整本书着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无论取得何种头衔或成就,我们仍会觉得,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还是很久以前的那个纯真孩童,不知为何。我觉得这也是领导的一个技巧,无论世界说你有多么强大,多么重要,你都要牢牢守住这份对自己的认识。一旦开始被这些信息冲昏了头,一旦看到镜中自己的额头上刻着你的头衔,你就已经迷失了方向,这或许是最容易忽视,但也最需铭记于心的一点,无论走到旅程的哪个阶段,你人事那个一直以来的自己。”

    1“当每个人都在夸赞你时,想要保持乐观是很容易的,但当你自我认知受到挑战时,保持乐观就更困难,也更必要。”

    2在谈判中尊敬待人是一笔财富,而且其价值往往被人低估,一点点的尊重,有只便能四两拨千斤,却之却往往会造成惨重的代价。

    3“提出你必须提出的问题,不带任何歉意地承认自己不懂的东西,做好功课,尽快学到必须学的东西。”

    4“我的前老板,但曾经给我写过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不要做制造耗油的生意,你或许会成为世界上最棒的耗油制造商,但话说到底,全世界每年消费的耗油也只有几声而已。他这是在告诉我,不要在消耗公司和我的资源但回报甚微的项目上投资。时至今日,这张

  • 3、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读后感1000字(3)篇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这不是世态炎凉,是大家都很忙。人人都要估算效益,在明确在你身上有利可图之前,他们一般会把重点放在别处。这很好理解,因此我们能做的是不停积累,努力发光,在黑夜里亮瞎对方的双眼,他们自然趋之若鹜。

    不多尝试怎么知道自己长于何处?

    初遇在南京,那日跨年活动的空闲时间,我在凤凰图书城发现了它,拿起来便没再舍得放下。彼时的我并不快乐,虽然今年相比以往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但似乎心里总揣着说不完的事儿,所以我去到南京是寻求治愈的;我遇见它,仿佛就像一位挚友,也像一位老师,读来几度热泪盈眶,只觉内心热血涌动。我想,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同频之人必会相聚。从文字带来的感动一度蔓延到内心,也在脑海中刻下了印记,花了大概3个半天但还是没能看完,赶紧买了书要趁着这一口气读完,今天终于安安静静看完,发现和第一次相比又有了不同的侧重:初见认识潇洒姐和“趁早党”,眼光专注在“趁早星球”这一群人上;再见时将目光放在了潇洒姐对于生命的感知和分享上,我觉得这本书常读常新,当烦闷了沮丧了纠结了无力了,不妨捡起来翻一翻,或许你的难题“大姐”在书中都写好了呢。️谢谢!n

    万丈红尘里的慌乱无法避免,重要的是学会排遣和消除。大多数矛盾和痛苦的根源其实就是遏制不住也挥之不去的欲念和执念。执着于得不到和已失去的,放不下与想不开,才是阻碍着你走向幸福与光明的最大绊脚石。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可当我们身体健康时,总觉得死亡遥远得无法想象,日子长得好像没有尽头。然而人生苦短,生死无常,谁也说不准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我们真的该尽可能地去丰富和享受活着的每一天。不为难自己,不与他人较劲,在生活和欲望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而最直接有效的活在当下,不过就是好好吃饭、按时睡觉、努力工作、认真相爱,做世人都在做的,最普通的事情。作为健康人的你可能还不会相信:最大的成功是健康活着,所谓的好日子,不过吃好睡好,所爱之人全部安好。

  • 4、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_900字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900字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偶然看到的推荐,看了三分之一,想弃读。阿笙和松子两条时间线来串联起了松子短暂而沉闷的53年,第一次读这种文章,有时主人公更换混乱,所有读起来有些费劲。

    在我来看,松子的所有遭遇,有家庭教育的悲哀,也有自我性格的缺陷,我倾向于后者更多。明明有人给了她救生圈,她却偏偏要往深海里游去。修学旅行的考察,明明深思一下就可以看穿的把戏,傻傻入坑,面对校长的侵犯,选择了沉默,幼稚的把戏便以为是最好的报复,明显不成熟的心智,竟然还可以当中学老师。处理学生问题的姿态不正确,自我感觉良好的补救措施,把事态引向更糟糕的方向。家庭教育的误区,极端的缺爱表现,在面对男性时的那种怯懦,导致了后来她可悲的“爱情”。面对赤木的感情,她选择了拒绝,面对朋友的帮助,她选择了拒绝,明明可以走向光明,却要永留荒川。

    在松子身上,我想到了这样几个词:自我认可式的善良(面对偷窃事件,她的自我认可的善良的做法),讨好型人格(对父亲的讨好,对彻也的妥协),被害妄想症(偷窃事件后回到学校,觉得老师们都在窃窃私语谈论她。妹妹告诉父亲自己要去约会的事。误解一直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关心),受害者有罪论(松子的一生,并不是全部来源于外界因素,更多的是她自己的性格缺陷造成的)。松子直至死前才反思自己,“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在我看来,那也只是松子对自己的一生的抱怨。

    在本书中,有很多社会现实点。高层利用职权侵害底下职员,而受害者大多选择沉默;俊二本来对松子有好感,提出邀约,却在松子被质疑时果断放弃,与之保持距离;因为一时的不被理解,对所有人充满敌意;面对来自最亲的人的伤害,幼稚的离家出走;对情人妥协,选择自我的放弃;在现实面前低头,婚外情找补自我欺骗式的满足,小三妄想登上正位;盲目的情感寄托,最终失去自我。。。。。。。在松子的身上,有太多太多可悲可恨之处,中途几次想要弃读,去观看影片,三分钟都不过就弃剧。有压抑,有愤懑,却很少有对松子的同情。

    (以上所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 5、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_1200字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1200字

    [生而为人,很抱歉]。

    同样的词句,在《人间失格》里也出现过。

    回顾太宰治的一生,似乎把毁灭生命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从二十岁起五次自杀,三次是跟女人一起殉情,最终在四十岁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把死亡当作一种必要的仪式。

    是有着多深刻的悲哀和自责呢。

    有人说这句话,本质上是胆怯者面对一个与自己想象不同的世界时的恐慌,和因为自己的存在,不知对谁说对不起的迷茫。

    再回头看看可怜的松子,不管遇见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事,即使是漫长的监狱生活也没能够冷却她的心,一颗真诚热爱生活的心,对人欢笑,给人打气,热爱别人,自己却总是伤痕累累,那么孤独,不入流,甚至笨的不行。

    可松子说:

    “一个人是地狱,两个人也是地狱,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好。”

    “就算被打也比孤独一人好。”

    “只要和这个人在一起,地狱也好什么地方都好,我都跟着他,这就是我的幸福。”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付出什么。”

    看看,多傻。

    好不容易最后一次的振作起来,却丧命于无知孩童的棒球棍下,很讽刺。

    还没来的及,只是一切都没来的及,而已。

    绝望前才发现自己盲目的活了好久,在意外死前也犹豫过要不要重新燃起希望,哪怕连这样的想法,也会怀疑自己,有没有资格。

    就好像自己时常也会怀疑,平淡安宁,清静无扰的生活很难吗,为什么别人看起来好像很容易的样子。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松子没找到答案。

    善良的她,偏执的认为付出就会有回报,对爱渴望到可以放弃作为人的自尊。每一段经历毫无保留,因为父亲和妹妹的原因,也就意味着童年缺失的爱会足够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只要有人表现的对她在乎一点点,都能倾尽自己所有来回报,可是啊,人不是植物,春天播种用心培养秋天就一定会收获。

    一直以为松子是求爱不得。

    然而并非,近乎偏执的逃避现实。久美的死,父亲的死,弟弟断绝关系,这些为了反抗为了自由而换来的代价,总要有个理由说服自己原谅自己,所以她想到了爱情。可松子的爱太耀眼了,热烈又纯粹,可以爱所有人却没有办法爱自己,在不断的打击中,碰了一身伤,振作,再跌倒,振作继续跌倒,做了情人没关系,做了妓女也没关系,杀了人也没关系,进了监狱也没关系,怎样都没关系,变成邋遢的胖女人也没关系,到底要怎做才会好一点,哪怕好一点点。

    很残忍。

    能够清晰的对自己人生有个定位,追求着一条自己以为正确的道路,有错吗?

  • 6、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_2000字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2000字

    暂时还没看完《松子》的电影,但就目前所知我依然可以感受到许多不同。

    1.镜头与色调。一部好小说总是很有画面感的,其中的语言自然而然地会让人去想象当时当景。当我在看《松子》时,我脑海中的画面是偏冷色调的,而镜头的推进就和小说的叙述一样缓缓而平静,就像看《亲切的金子》一般,天灰灰的,让人心里渐渐难受。再者因为全文由两条时间线穿插行进,有松子自己一条和侄子笙一条(这样的写法我上一次见还是在《穆斯林的葬礼》里面),客观的对松子的生平的叙述比较多,有些事还是通过警局备案的松子的信息来阐述的,而松子本人对自己经历的介绍也是这样的平静,就比如后文对龙洋一袒露离开学校后的事一样,这样就加重了我用那种晦暗的,平静却惨痛的调子来想象画面的想法。但是反观电影里的那些场景,画面是那样明丽旖旎,色彩鲜艳丰富,像洛可可的风格,像一部夸张的童话一样。有一张剧照我印象很深,是龙洋一出狱时松子去接他,那一幕和《亲切的金子》里金子出狱很像,但《松子》电影的天很明亮,雪也是纯白纯白的,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我想想,导演用这样的镜头语言和色彩是想阐明他怎样的理解呢?首先,有点反讽的意思,松子的一生已经不仅仅是不幸,是有点戏剧性,这时再用悲伤语言说悲伤故事可能比不上轻快语言说悲剧来的深刻了。电影这样做恰恰很清晰地告诉了我,她的一生是多么现实,充满了各种起伏与转折。其次,很多镜头再拍晦暗点确实会让人不适,闷得难受。这样拍倒是削弱了那种感觉,但是相应的,我们也少了参与感,更像旁观者了。

    2.人物和情节。首先想接着说说两条时间线,处理很妙的一点就是笙和松子各做叙述的一部分总是衔接的恰到好处,无论是展开情节还是导引新人物出场,而叙述又能做到始终围绕着松子的生平进行,加之衔接处往往是那些极为关键的部分,非常吊人胃口。

    有一章末尾我印象很深:笙问龙洋一,龙先生所犯的杀人罪和松子姑姑有无关系,龙洋一说,我们到外边边走边聊,笙点点头。没了,这章结束了,也没接着说龙洋一说了什么,然而接下去一章马上以松子口吻讲述了她与龙洋一在一起后发生的故事,解答了我的疑惑。真的不得不说,这情节像那种一突一突的毛毛虫,叙述时平缓,转折时又叫人揪心,因为想到松子另一段悲痛的故事又开始了。

    说到松子本人,我倒是对电影里彻也留下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印象较深。这句话是太宰治写的,与当时当景甚至当事者都十分契合

  • 7、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_2800字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2800字

    继《人间失格》之后,我读了这本《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只读到松子出狱后当理发师这部分,马上那个多年前和松子有一段故事的龙洋一就要出现了,我还没有做好继续读下去的准备,我打算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不知为何,截此为止,这本书的内容几乎没有《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大庭叶藏给我的那种冷冷的震撼感。虽然我没有读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全书,而我也大概了解故事的结局,也只有这两本书的结局才让我感受到一种相同的沉沉的哀和空白感,没有悲痛欲绝,也没有撕心裂肺,那种冷冷的感觉反而长久的延伸着,不是笼罩感也不是沸腾感,只有苍白。 在这里我主观的记录一下两本书的结局给我的感受: 《人间失格》最后连叶藏是怎么离去的都没有说明,只是道出那时他27岁,因为头发花白的缘故,人们大都认为他已经四十有余。之后便是本书的后记了。对于大庭叶藏一生的描述,就这样结束了,没有人知道他是几岁又是以何种方式离开的人世间,多么恐怖啊,27岁的大庭叶藏就这样被太宰治在自己的笔下杀死了。这样的结局让我愣愣的呆在那里了好久好久,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我的感受,只有一个词——“苍白”。我不禁为太宰治的写作方式鼓掌致敬,因为我想不出,比这样的结局更好的方式了,多说一句就是浪费,少说一句就是犯罪。 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结尾则是松子被活活打死。年轻时聪慧善良又充满魅力的漂亮女人,在55岁那年,几乎自暴自弃,把自己变成疯癫和邋遢的肥婆,而且遭人嫌弃毫无存在感的松子似乎死了也无足轻重,就这样被一群因为无聊的人,荒诞的莫名其妙的给打死了。文中的外甥说:“但是松子姑姑自己也曾经杀过人。不管有多大的事情,都不应该杀人的。所以她在寒碜的公寓里被杀死也是因果报应不是吗?” 我不这么认为,因果报应不是原因,她的死想要说明的就是没有原因,和大庭叶藏一样,莫名其妙的,无原由的乍然而止。我认为两位作者这样的描写,是因为他们其实早就死去了,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次经历爱情打击的时候,也许是他们第一次决定离家出走时,也许在他们更早的童年时期。 我主观的认为,松子的一生还是带有强烈的感情的,在文中以松子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着自己悲惨的一生,而这恰恰并不让我认为她悲哀啊,被一次次的伤害,她有情绪,有感知,正是如此,我没有一丝感同身受,没有代入感。相反的,《人间失格》中的大庭叶藏似乎从头到尾,都没有强烈的情绪变化,在我的印

  • 8、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_700字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700字

    什么是人生最珍贵的? ———我读《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读《活着》,知道世界上有命运那么惨的人,从一个富家少爷到一个独自带着一头耕牛的孤老头,所有爱他的他爱的人都死了,他只每天牵着牛喊着亲人的名字跟牛说话。读这本书从头哭到尾。 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边是咬着牙的恨,一边是心疼的哭。 听说过这本书的同名电影,知道大概情节,松子的命运比他们好不到哪里去。本想放弃这次不愉快地阅读,但是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了。 被侮辱,被诬陷,被虐待,被欺骗,被再三再四抛弃,没有被爱过,没有可以爱的人,这样的人生该如何继续? 松子不断地被身边的人伤害,不断地被爱她的人伤害,不断地被她爱的人伤害,不能否认这其中有她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松子挣扎过,努力过,拼命过,希望能抓住爱,抓住活下去的力量,无奈深陷莫之能逆的命运洪流之中,松子只能随波逐流放弃自己了。 在她放弃自己,如行尸走肉般过了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发出了泣血哀嚎: “田所,为什么你想要非礼我?为什么你要把我赶出学校? 佐伯,为什么你不保护我? 彻也,为什么你不带我走? 冈野,为什么你要玩弄我? 赤木,为什么你不明白地对我求爱? 绫乃姐,为什么你不幸福? 小野寺,为什么你要背叛我? 岛津,为什么你不等我? 阿惠,为什么你要放弃我? 阿洋,为什么你要丢下我离去? 爸妈,为什么你们不爱我? 纪夫,为什么你不原谅我? 久美,为什么你说死就死? 我会变成这样都是你们害的!” 如果这其中能有一个人伸出爱的手,拉一把松子,她的命运从此就会逆转! 我想作者是不是也哀叹人情的冷漠,只好寄之于“神是爱”吧? 什么是人生最珍贵的? 拥有爱,拥有想要去爱的人,被爱着,去爱着,在我看来这才是最珍贵的。

  • 9、 《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读后感_1000字

    《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读后感1000字

    [疑问]这是一本鸡汤吗?

    看了这本书,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不爱看畅销书了,太热,真心烫手。评论区里书友们已经各种捧场了,这本书的优点我就不夸不总结了,重复的话说多了没意义。或许因为现代人压力太大,我们更喜欢读一些所谓幽默、轻松、搞笑、治愈系的书。

    不想写的太犀利,浇熄了书友们对这本书的热情。何况还有前车之鉴,之前有位书友专门写了一篇书评来批判我,深感惶恐。

    选三处个人不认同的地方:

    ①本书按分类属于“人生哲学——通俗读物”文笔像话家常,唠嗑,qq空间日记,朋友圈感悟,再强扯毫无关联的二十四节气。作者自称“哲学家”,未免太不谦虚了。如果写本人生感悟就是哲学家,那我明天就去出版一本诗集,是不是可以自称是诗人?

    ②拿小四开涮不尊重他人,毕竟写书不是微博吐槽,是面向大众读者。世风日下,没有营养的综艺节目都能搬到电影院何况是微博段子凑成的伪鸡汤。

    ②其中有一章,题目是“爱情里最容易犯贱”。骂深陷感情困扰向他求助的女网友犯贱。这样的形容太拉低自己的情商。作者没有心理学知识,用简单粗暴的词语去解释他人的爱情显得很没有水准。和看客的思维没有任何区别。他也没有给出对方真正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内容写在这本书里让我质疑这到底是不是鸡汤书?可能连鸡汤都不是。

    一个有同理心的人会帮助求助者了解真实的需求而不是帮对方做决定,让她坚持还是放弃,更不是冷血的批判对方的行为。要融入其中与受助者共情去体会对方的痛苦,并帮助对方认识自己。

    原谅这个自称是哲学家的作者的无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敢爱敢恨又正能量满满,容易重复爱情悲剧的人多少有些受虐倾向,可能因为童年缺爱、分离焦虑、内心空虚、情感过度依赖、自卑导致的认同感和价值感低,等等原因。找到潜意识里这样做的真实原因,看到真实的自己才能脱离这种有毒的关系。

    对方向你求助说明她也很苦恼想脱离这样的关系。而且这种痛苦也很难对周围人讲,作者这样背后骂别人显得很没有人文关怀。

    还是那句老话:

    这本书没有看完,也不打算继续读了。只写到这儿。

  • 10、 《一生的忠告》读书笔记
    窗外,飘溢着阵阵清幽的桂花香,窗内,弥漫着股股令人陶醉其间的淡淡书香,我正在灯下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令我着迷的书――《一生的忠告》。 此书是英国著名外交家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写给自己的儿子菲利普坦霍普的信,这本书是他集了几十年的心血和自己几十年来的经历,才写下的他给世人最宝贵的财富:《一生的忠告》。 这本书以写信的形式告诉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忠告,它让读者分享前人经验累积而成的智慧,助你迈向成功的人生。 这本书中令我最难忘的是这样一封信:冒险意味着抓住机遇:所谓冒险就是:你抓住一个机会,希望生活得更好,不管改变的是生活形态,你的性格或是人际关系。那些喜欢拿自己的时间、金钱、事业来冒险犯难的人很快就会学到,深思熟虑的冒险与鲁莽形事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别,不然他们就注定要失败连连了。 我读了这封信之后,觉得他说得很对,冒险就意味着抓住机遇。当然,冒险是要经过深思熟虑,千万不能鲁莽行事,更不能不经大脑思考就随便决定。而你也不能怕冒险后有意外而放弃冒险,与机会擦肩而过,你正确的做法应是经过慎重的思考决定冒险,决定不和良机失之交臂。我曾在报纸上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机灵的年轻人,想自己开一家汽车经纪公司。但他知道本身缺乏经验,所以他在一个汽车大经销商那儿找了一份工作。他不仅不用花自己的钱学经验,所犯的错误还可由雇主来承担,他很快就摸熟了这一行的窍门,不必像自学自通的人,得摸索个老半天还无法出师。二年后这个年轻人离开了那家公司,口袋里装满了抵押借据与贷款,开始他自己小小的中古车买卖事业。两年之内,他就成为一家很大的汽车制造商的指定代理,从此一路风发。 同学们,相信这本书会让你们受益非浅,带着你们进入那淡淡的书香世界。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0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09-21

  • 2023-05-1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31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1-05-08

  • 2021-07-06

  • 2019-10-28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5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2024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范文,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