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易经读后感 > 地图 > 易经读后感,2024易经读后感
易经读后感

(共 8396 篇)

  • 1、 [荐]易经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

    读后感大全特别为你收集的“易经读后感范文”,读过作者的作品后,我被其中的情节所打动了。写读后感的重点是当下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感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易经读后感范文【篇1】

    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挺起,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借着团校视频授课,有机会看了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惊讶。

    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他的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听着他的阴阳说,感触很深,手指的活动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感觉到了手上的神经均与大脑相连,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父亲让我多活动手指,当初不明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让我的手指活动起来,因此有空没空就帮妈妈做做家务。现在了解了,原来他是想让我的大脑发育起来。想着老一辈人都有这种思想,他们没有读过书,更何况读易经,却知道的比我们读书人还多,我们还得借着他人的讲解才能理会到,不知道是他们的经验还是祖父辈人的潜移默化。不过这确实管用,手指经常活动,发现自己灵活了很多。

    看着曾仕强的讲解,听着他的解读,理解了很多小时候父辈人的教育,因此现在要多活动活动,特别是手指活动,虽然大脑已发育的差不多,但相信还是会有助于大脑灵活。

    易经读后感范文【篇2】

    既见君子,元亨利贞——《易经与老子》读后感2500字:

    这本书,其实是胡兰成先生在报刊上的文章,原是中文写成,翻译成日文发表。由于原稿遗失,小北先生便从日文又翻译成中文。行文风格倒是与胡兰成有个六七成的相似,然而这样翻来翻去,难免失却最初的味道。并且颇有一些句子翻得不是很通。不过会意即可,无需强求字斟句酌。难得的是,封面是由陈丹青先生题的字。

    如果这本书算是《易经》读后感,那么我所写的,只能勉强算是读《〈易经〉读后感》之后感了。并不讨论太极阴阳、小畜吉凶。

    其实完全不通《易经》。单单是看文字,也是只认识大部分而已,有些字索性看得面面相觑,仿佛理应熟知而偏偏认不出来的故人,真是惭愧得想要掩面躲到桌子底下。承蒙滕大师点拨多次,然而资质驽钝,非但没有恍然大悟,反而越发糊涂起来,并怀疑自己

  • 2、 易经读后感范文系列6篇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当读完作品后,我们内心会获得极大的满足。读后感实际上就是记录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感想。以下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整理的“易经读后感范文”,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易经读后感范文【篇1】

    自己初读《易经》的肤浅认识,从人最初接受启蒙教育到最后有所成就时应谦虚谨慎、居安思危的发展过程进行简要分析,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蒙学习改变命运

    蒙,是《易经》中的第四卦,《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说,山下有泉水,但要想发现甘泉,必须设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必须先进行启蒙教育。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蒙的本意就是事态不明朗,前景蒙昧不清,看不到真相,象征幼稚愚昧。有蒙昧则必须要启发,大自然依赖阳光和清风来化解蒙昧,而引用到人类本身的成长过程,就突出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蒙卦的中心内容,是讲述如何对待幼稚和蒙昧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对待学习的问题。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蒙开宗明义就说了出来:亨。蒙卦卦辞第一个字就是亨,蒙昧怎么能亨通呢?《易经》是以此告诉人们,人处在童稚蒙昧状态,只要加以恰当的教育,就可以得到启蒙,不断学习就会不断进步,前途就必然是亨通的。

    回到现实世界,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一无所知,到入学接受教育,再到参加工作,这个过程让我们学到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业务知识及社会知识,不断的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渐渐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那是不是参加工作以后就可以不学习了呢?当然不是。世界在前进,环境在变化,故步自封、停止不前,无疑会被时代所抛弃。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学习的意识深深植根于大脑,向前辈学、向同事学、向工人学、向书本学,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争做学习型员工,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学习意识的推动下,给自己搭建施展才华、展现自我的舞台,为公司发展做贡献。

    二、需机会在等待中出现

    当我们通过启蒙教育和自发学习学有所成时,就希望有一个合适的平台让自己施展才华。但每个人的机遇有所不同,人的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时机不成熟时学会耐心等待。《易经》中的第五卦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等待的问题。

    需卦的卦象是上为坎为水,下为乾为天,为水在天上之表象。《象

  • 3、 有关《易经》读后感精选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有关《易经》读后感精选》,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易经》读后感(篇1)

    易经致用精义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我当年是在沪江买的这本书的。因为感情较深,所以还是发个评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周易的书籍一窝蜂地涌向了书店。但就像所谓的“禅学智慧”“人生策略计谋”之类的书籍一样,多半是披着周易外壳的故事集罢了。空谈甚多,参杂着俗不可耐的世俗心计,励志之言。如粪便般污秽。连智慧的边都不沾。离易之大道远矣。最先接触开新先生的著作,是那本《易学与人生成败》。正因为那本书,对易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执着热情。对易学的理解,也深入了很多。受益极深。可谓是我的入门书籍。后来为了深入探究易道的运用之道,就买了这本《易经致用精义》。果然没买错。书中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有关易学的理法,更是详实地写下了有关占筮的实践操作方法及要领。简易,却无比深邃,引人深思,而且清晰明了,没有含糊之词,凝结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其思路,与实践效果,都令我耳目一新,大为振奋。所谓“大道至简至易”,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作为易学的入门读物之一,觉得当是较为合适的。国学,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新先生的著作,或许未必是最辉煌的。却独一无二,不失为一家之言,好易者不妨一阅……

    《易经》读后感(篇2)

    最初认识《易经》是从爸爸那里。爸爸喜欢《易经》,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卜两卦,我当时因为好奇,拿着他的书翻了翻,但完全看不懂,也就没再看过。直到高三暑假,我在《百家讲坛》上看到了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渐渐地才了解了它,也深深死喜欢上了《易经》这部凝聚着古圣先贤智慧的著作。听讲座仍意犹未尽,我又买了《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继续回味着。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同时也希望不了解《易经》的同学能够借此对其里哦啊接一点儿。

    很多文献中都记载有:《易》是群经之首。按照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应该是:《易》乃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易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含可许多古圣先贤的智

  • 4、 易经读后感范文分享通用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书中漫步,品味诗与远方。阅读了作品之后,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着自己的内心感悟。写读后感可以促进我们对这本作品的理解。我们要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有请驻留片刻,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推荐易经读后感范文分享,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易经读后感范文分享(篇1)

    今天把《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看完了,大概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包括在地铁里的时间。这本书讲的道理比较浅显,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读物。以前我还买过一本《周易入门》,可是好像有点看不懂,就没继续看下去。据一个同学说,南怀瑾的《易经杂说》也是本不错的书。哪天有时间找来看看。

    读完曾仕强的这本书,有以下几个观念得到了纠正:

    一、阴阳相对立。其实易经中的阴阳是不可分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二、卦有好坏之分。以前我认为有些卦是好的,有些卦是不好的。其实,没有好坏之分。比如大过,初看好像是犯了大错误,是凶险。但是大过也意味着改革和冒险,如果度过了险关,就会有一片新天地。对于创新来说,有时候必须要度过大过这一关。

    三、易经是用来算命的。其实易经讲的是自然规律,是演化,是过程,而不是算结果。算命其实是周易的很小的一个部分。如果你算出了结果,那么如果是好结果,你要不要继续努力?如果是坏结果,你难道要等死吗?你算的是心态,是调整的方式。易经的作用绝不至于算命。

    四、命是不可把握的。其实,时也,命也。命并非是自己不能把握的。命,要靠你自己去造,种什么花,将什么果,这就是命。因果规律就是命。

    易经读后感范文分享(篇2)

    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挺起,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借着团校视频授课,有机会看了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惊讶。

    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他的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听着他的阴阳说,感触很深,手指的活动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感觉到了手上的神经均与大脑相连,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父亲让我多活动手指,当初不明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让我的手指活动起来,因此有空没空就帮妈妈做做家务。现在了

  • 5、 「必备」易经读后感范文分享(精选8篇)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易经读后感”,敬请浏览。

    书籍是一把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读了作品,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百态,我们需要抓住当时的感悟,写出一篇优质的读后感。关于写作品读后感你有什么困惑的地方吗?经过搜索整理,编辑为你呈现“易经读后感范文分享”,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易经读后感范文分享【篇1】

    易经杂说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南怀瑾先生自称所述与常人有异,或言与正统阐述所不同,实则未必,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如观一部《菜根谭》,被儒解、道解、释解的版本颇多,究其根本不过一笔记而已,如严氏家训差不多,内容更杂一点,范围更广一点——更何况上古三大奇书之易经呢?南怀先生对儒学专研是比较深入的,再来释易则并非相悖,正如子曰:假我五十年学易,则彬彬矣。圣人对易之推崇却叹生命将尽,不能尽心。而此书与其它又有不同,并非以卜者来讲,更多是上升到哲学高度。而在通常人的眼中,易经应该是很玄学的,问卜的根源。若如此,则五行阴阳之说必须掌握,才能解。再加之术数,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不同,纷繁演绎,奥妙无穷。有时天真的想,这东东如此神奇,是否是天外来物?周钦文有本《周易预测全书通解》,也算是我的易经启蒙书,天干、地支、纳甲,最喜欢的是五行之说,并非简单生克,更有相乘相侮,如金克木,若是春天,木旺,则土死,从而金囚,那么金便无法克木,木则反侮之。那本书则更多停留在“预测”二字,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的天性和优良基因,否则人类社会难以进步,以易经为蓝本的预测学说可谓光彩照人,与国外之星相学更严密、更系统。既为杂说,则并不是循序渐进地系统讲解,有统筹部分,有细节部分,但并不是从头至尾的注释,所以还不适合初接易经的人,若读本书,需要对易经已经有一定的概念,南怀先生的博学自非我们这些小辈们能将其说运用自如的,信手一笔,可能多少墨点都将我们蒙倒了,还是要另寻其它工具书。书中提到了邵康节,这是一位术数学的大人物,代表成就为梅花易,他与司马光是好朋友。国内名气最大的邵伟华,自称是其子孙。整书的探究是很精到的,如果全面系统就好了。前日在公交车上看有人在看,其实此书非其它书,要静中细观,方有所悟,动荡之时,噪杂之中焉有所得?我更倾向于此人装腔作势,招摇而已。姑且不论文王拘而演周易,就其八八六十四卦的卦辞,每个六爻乘以六十四,得三百八……

    易经读后感范文分享【篇2】

    内容简介:本

  • 6、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1600字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1600字 有一天,我翻开了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所著的《易经的奥秘》,随着书页的翻飞,书中内容深入浅出,妙语莲花,《易经的奥秘》逐步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它就像是一部揭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让我心豁然开朗,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变得理所应当。 最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台湾教授曾仕强先生《易经奥秘》的第三讲何谓太极,讲到阴阳合一的道理时讲了一则寓言故事:相传孔子有一位弟子曾经与一个穿着绿色衣裤的小童争论一年三季还是四季?正当两人争论不休之时,孔子出来评理!圣人打量了一下童子,答曰:三季。童子高兴得要弟子磕头,然后走了。弟子不解,遂问师傅:师傅,您教我们的时候都说是四季,为何今日却说三季呢?圣人回答说:你不见那童子不是人吗,它是一只蚱蜢变的,蚱蜢一年中只活春、夏、秋,它哪里知道冬这个季节呢,你与它争论是没有结果的。弟子这才恍然大悟,叩拜师傅的教诲。 其实这故事是说做人不要与他人争执,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立场,争论的结果十之八九会使双方比以前更加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如果因为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批评得一无是处,那又怎样?你使他自惭形秽,你伤了他的自尊,他自然而然会怨恨你的胜利,即使是口服,但心里并不服。人生当中会遇到很多三季人,何必总是要争得面红耳赤?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并非一个世界的人,又如何会有个对错? 记得曾经有一次,我与施工单位(前维保单位四建)一起去查看翠城花园15栋某业户家中大厅天花四角及中间的吸顶灯处漏水问题,经过数次多方面的排查,施工单位基本确认该问题为楼上业户家中洗手间沉池二次排水堵塞引起,而楼上业户家中有一位自称有多年土建经验的年长者,不认同施工单位的判断和施工方案,并与施工单位大声争论不休。我从他们的争论内容中得知,长者以前是普通的土建工人,且以前他建过的房子洗手间是没有沉池的。我想了一想,觉得这样争论下去很难有结果。就请施工单位先离开,然后告诉楼上业户《民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建议业主可以多找几家维修单位判断,尽快解决漏水问题。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该业户还是通过服务中心找原施工单位(前维保单位四建)维修,漏水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同时,我也得到了楼上、楼下两家业户的认可及感谢! 是啊,生活中处处能碰到三季人,时不时感到憋屈,搞得人每天闷闷不乐。今日明白了三季人的道理,何必要生这些人的气呢?他们本来就缺
  • 7、 易经的读后感

    易经的读后感一:《易经》读后感

    (2741字)

    《易经》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万经之首,《易经》读后感。它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许多人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心。种种感情,我阅读了。

    其实,我并非直接阅读的《易经》,我文言文水平较差,我阅读的是曾仕强教授对《易经》的解析,间接阅读了《易经》。曾仕强教授是台湾的著名学者,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学者。感触颇多,其中《胡雪岩的启示》尤甚。

    这次阅读曾教授的解析,认为观点都比较符合自然辩证法的!现在,许多人对易经有不少误解,当然,更多的人是对易经不了解,尽管他们血液中有着易经的基因!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书中提到,全世界中国人的脑筋最好,最活,因为中国人最懂得变通其实,自然辩证法很大程度上也在讲变通。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好不坏,不坏不好,由坏变好,由好变坏,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都说是外国人提出的自然辩证法,其实不是的,也有人觉得是近代我们中国处处落后,又不求进取造成的这种想法。其实,《易经》它包含了全世界最好的辩证法,而且它的提出比外国早了好几千年,并且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易经不光是辩证法,它是一个系统,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系统,比当今的网络系统还要大,网络的发明归根到底也是与《易经》有关系的。

    《易经》中有的道理是深刻的,亘古不变的。易经说宇宙万物归根到底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一陰一,一陽一。仔细想想,它的高明简直超出人类智慧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的证明这一点,从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开始,就已经往这个方向迈步了。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是物理不可分的,分到最后是什么呢?就是一陰一一陽一,一陰一中有一陽一,一陽一中有一陰一,一陰一一陽一生万物!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会被时间否定的东西。

    什么叫智慧?智慧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外国人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他们追求的是知识,所以,他们有那么多的专利知识产权。

    我们的祖先,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他们追求的是智慧,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祖先重视的智慧,他们不怎么重视知识。最开始说的读书,实际上指的是明理,读书读的是道理,道理是与智慧相关的东西

  • 8、 《易经》读后感200字

    国人的思维方式:实体式思维模式,关系式思维模式。

    实体与关系,彼此不同,但又相互融合,万事万物拆开来是关系,合起来是实体。整个世界中所有的现象,归为八卦。

    换算八卦,就可以了解宇宙中各种关系变化的可能性,这种变化,不是性质上进行分析,而是数理上进行计算机换算,很严密,很数理,很量化。

    《易经》,是中国人关系式实体思维模式的体现,是中国人在用数学化的思维看世界。关系式实体思维模式,是《易经》的核心。

  • 9、 易经读后感

    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挺起,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借着团校视频授课,有机会看了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惊讶。

    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他的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听着他的阴阳说,感触很深,手指的活动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感觉到了手上的神经均与大脑相连,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父亲让我多活动手指,当初不明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让我的手指活动起来,因此有空没空就帮妈妈做做家务。现在了解了,原来他是想让我的大脑发育起来。想着老一辈人都有这种思想,他们没有读过书,更何况读易经,却知道的比我们读书人还多,我们还得借着他人的讲解才能理会到,不知道是他们的经验还是祖父辈人的潜移默化。不过这确实管用,手指经常活动,发现自己灵活了很多。

    看着曾仕强的讲解,听着他的解读,理解了很多小时候父辈人的教育,因此现在要多活动活动,特别是手指活动,虽然大脑已发育的差不多,但相信还是会有助于大脑灵活。

  • 10、 《易经》读后感,整部《易经》只讲3个字:上、止、正

  • 2019-09-21

  • 2019-11-12

  • 2023-03-08

  • 2023-04-25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3-02-27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易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易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易经读后感、2024易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