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同窗皆兄弟读后感 > 地图 > 同窗皆兄弟读后感,2024同窗皆兄弟读后感
同窗皆兄弟读后感

(共 7144 篇)

  • 1、 好书伴我行——读《同窗皆兄弟》一文有感

    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同学呢?肯定是要好学上进,待人真诚的。可文中的主人公秦诗立是一个不爱学习和有时会欺负同学的人,就因为这样。受到了同学们的冷落。不过,后来他彻底改变了,并与一个好学生成了好兄弟。

    秦诗立所读的中学是花山镇中学,这事一所校舍简陋的中学。在这所中学里,有一个名叫向子银的同学,他与秦诗立截然相反,特别是他的家境十分贫困,但学习成绩特别好。他们两个人有了一些矛盾。所以,秦诗立就常常报复向子银,有意地为难他。

    看到这儿,我认为秦诗立应该向向子银学习,勤奋好学,而不是报复向子银。毕竟,大家是同学,同学之间应该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平时的日子里,我有时太冲动了,也会和奶奶发生不必要的“口战”。现在,我知道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是会伤害到每一个人的行为。在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一个坏毛病,做一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遇事不再冲动,保持头脑惊醒。

    在这样的矛盾之下,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迟小春。他与向子银的关系,是超出同学关系的兄弟情谊。迟小春,他会帮助向子银做一些事情,帮助他渡过难关。

    啊!他们俩的情谊真深啊!秦诗立,缺少的就是这种超出同学关系的兄弟情谊。在这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大家如果没有这样的情谊,那么要好好地珍惜自己与朋友和睦相处的时间,完整的保存这份珍贵的情谊。

    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对我的感触很大。“两双握在一起的手,使劲儿的摇着,摇着……”,我想这一次的握手,象征着他们的宝贵的友谊,祝福,他们的友谊可以长长久久,永远不会被残酷的破坏。

    我希望天底下的所有拥有朋友的人,可以好好的对待朋友,不要为了一点点小事情,而破坏了大友谊。我希望所有的最后结果都是圆圆满满的,不要让友谊带着凋残的身躯,带着有着无数遗憾的心灵而离去。

  • 2、 四海之内皆兄弟——读《水浒》有感
    说到水浒,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它是明朝著名小说家施耐庵的作品,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一江一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一逼一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官一逼一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一江一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一奸一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一毛一太公一类一胡一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水浒传里,我最喜欢的人物不是仁义的宋一江一,也不是勇敢的武松,而是忠心耿耿的一浪一子——燕青,燕青,又名燕小乙,绰号一浪一子,北京人氏,原是北京富户卢俊义的心腹家仆,随卢俊义上梁山。他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六位,上应“天巧星”,担任步军头领。曾在东京李师师处面见宋徽宗,促成梁山招安。征方腊后退隐一江一湖。 他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在卢家长大,是卢俊义的心腹,二人关系很好,燕青对他忠心耿耿,几次救了卢俊义的一性一命,而且他多才多艺,吹弹唱舞样样皆通,最后劝卢俊义隐居,失败后与李师师一浪一迹天涯了。 水浒传不止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也给当时的社会带去了一些进步思想。不得不说,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 3、 好书伴我行——读《同学皆兄弟》一文有感

    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同学呢?肯定是要好学上进,待人真诚的。可文中的主人公秦诗立是一个不爱学习和有时会欺负同学的人,就因为这样。受到了同学们的冷落。不过,后来他彻底改变了,并与一个好学生成了好兄弟。

    秦诗立所读的中学是花山镇中学,这事一所校舍简陋的中学。在这所中学里,有一个名叫向子银的同学,他与秦诗立截然相反,特别是他的家境十分贫困,但学习成绩特别好。他们两个人有了一些矛盾。所以,秦诗立就常常报复向子银,有意地为难他。

    看到这儿,我认为秦诗立应该向向子银学习,勤奋好学,而不是报复向子银。毕竟,大家是同学,同学之间应该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平时的日子里,我有时太冲动了,也会和奶奶发生不必要的“口战”。现在,我知道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是会伤害到每一个人的行为。在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一个坏毛病,做一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遇事不再冲动,保持头脑惊醒。

    在这样的矛盾之下,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迟小春。他与向子银的关系,是超出同学关系的兄弟情谊。迟小春,他会帮助向子银做一些事情,帮助他渡过难关。

    啊!他们俩的情谊真深啊!秦诗立,缺少的就是这种超出同学关系的兄弟情谊。在这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大家如果没有这样的情谊,那么要好好地珍惜自己与朋友和睦相处的时间,完整的保存这份珍贵的情谊。

    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对我的感触很大。“两双握在一起的手,使劲儿的摇着,摇着……”,我想这一次的握手,象征着他们的宝贵的友谊,祝福,他们的友谊可以长长久久,永远不会被残酷的破坏。

    我希望天底下的所有拥有朋友的人,可以好好的对待朋友,不要为了一点点小事情,而破坏了大友谊。我希望所有的最后结果都是圆圆满满的,不要让友谊带着凋残的身躯,带着有着无数遗憾的心灵而离去。

  • 4、 处处留心皆学问读后感

    处处留心皆学问读后感

    学习,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知识。题记

    在奔腾的人生之河中,我们永远是学生,我们的老师是自然,是社会,是他人 ,是我们身边的一切。作为学生,我们不能让视而不见熟视无睹遮蔽了自己探求知识的眼睛,麻痹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一直。因此,生活的路程上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每个人自己脚下的风景。

    正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在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学说,也正如在平凡的每一个瞬间中,总会有我们的老师出现,他们不随四季的变化 而变更,也不随太阳的起落而波动。没一株花 草,没一片白云都传授我自然的奥秘;没一个动物,没一丝空气都字2020教导我们身村的意义。其实我们身边的知识有很多,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寻找,你就会发现,生命的音符,色彩都存在着他无穷的知识,知识我们不去探索罢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本上的内容只能解释我们生活中一少许的问题,而更大的发现,更多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开阔的。

    那张挂在教室很久的人体解剖图却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也许同学 们可能没有想到,知识就在他们身边,只要留心注意一下,他们可能就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而这种收获不单单是优秀的学习成绩,还有心灵上的丰富,满足。所以,正如那位老师所说:学习,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知识。

    朋友们,就让我们张开梦想 的翅膀,去穿越知识王国吧!朋友们,就让我们用不平凡的眼睛去探索奥秘吧!我相信,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知识的存在。我们要永远记住:学习不仅仅是接受课本上的知识,更是总结生活中的经验,用心去观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口去述说。

    我们要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

  • 5、 《老妈变同窗》读后感600字

    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进步;读书,使我成长。呀!一转眼一个暑假又过去了,在这个愉快的暑假里我读了奇幻阿姨李岫青写的《老妈变同学》。这本书带给了我一个假期的快乐,让我在书中探索新的知识,让我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假期!

    《老妈变同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因李奔奔学习不好,一只拥有仙术的小鸟—云莺把奔奔的妈妈变成小孩子,来给李奔奔做榜样。自从云莺把奔奔的妈妈变成小孩子后,奔奔的妈妈姚佳佳就什么也不记得了,她拥有着小孩子一样的性格脾气,这样下去让奔奔的爸爸受不了。可姚佳佳在竞选中当上了活动委员,她与老师开展了一次活动,她的形象也有了大大的改变。可是,自从姚佳佳变成小孩子后,成天上网、贪玩、撒娇、不做作业,没有给奔奔做好榜样!直到最后,云莺把姚佳佳又变回来了,变成了一个疼爱、关心奔奔的妈妈。

    读了这本书,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非常不易,考试考不好时,自己本身就已经非常难过了,如果父母不给予鼓励的话,反而批评孩子,那我们就会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希望每一个妈妈都能包容、体谅自己的孩子。而我们也要细心认真的考好每一次试,不要惹妈妈生气,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但作为一个小孩子,我们不能让爸爸妈妈生气,听从父母,按照父母的思路去办事,这些并不是非常得重要。很重要的是,父母为了我们的学习而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成为父母的‘光荣之花’,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我们可亲可敬的父母!

    所有的爸爸妈妈,以及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吧!

    读书,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成长。“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多读书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 6、 《老妈变同窗》读后感500字

    老师说,一本好的书就是一个好朋友。于是,我在暑假里交了好多“好朋友”。其中我觉得最好的朋友是《老妈变同学》。

    书里有一个男孩叫李奔奔,他有一位严厉的妈妈叫姚佳佳。书中还有一只会神奇法术的小鸟叫云莺。因为李奔奔的妈妈对他要求很严格,所以李奔奔让云莺把他妈妈变成了一个小孩子。这下,李奔奔可高兴了,因为没有人再管着他了。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妈妈变成了小孩子,没有人照顾李奔奔了,他的生活变成了一团糟。于是,李奔奔非常后悔,又让云莺把妈妈变回来了。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李奔奔在开始的时候非常地不懂事,他有一个关心他的妈妈却不知道珍惜。我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在我上一年级的那一年,我的妈妈出了车祸永远地离开了我。所以,我知道没有妈妈的痛苦。每当看到别的同学跟妈妈撒娇时,我都羡慕不已;每当早上我费力地梳着我的小辫子时,眼前就会浮现妈妈给我扎小辫子的情景,我的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我常常在想:只要妈妈能活过来,哪怕打我骂我都行。有一首歌唱得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没有妈妈的我在这个世界上就像一株不起眼的野草一样,任凭风吹雨打,没有妈妈关心。

    李奔奔后来知道自己错了,知错能改,他最后变成了好孩子。天下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我想我的妈妈也是如此的。妈妈已经走了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不仅学会了照顾自己,还会了帮助爸爸做家务。妈妈要是知道了,一定会为我感到高兴吧?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妈管的孩子就是幸运的孩子!

  • 7、 《恰同窗少年》读后感400字

    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恰同学少年》读后感4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恰同学少年》读后感400字请关注小编恰同学少年读后感栏目。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400字【一】

    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电视剧,名叫《恰同学少年》,我很好奇,于是,看了几天以后,我渐渐迷上了这部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形象。当然,这部电视剧中也有让我难忘的一刻,一次,长沙城突遇一场大祸1917年底,在mei.cn结合的。那么,和平崛起时代的中国青年,该具有怎样的一种精神风貌呢?

    把个人奋斗融入到民族昌盛中,把个人命运注入到国家崛起中,这样的青年,必获得巨大的成长动力和与之相辅相成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作为一个人,要有尊严,有灵魂;作为一个民族更要有尊严,有灵魂。这就是民族的品格,民族魂。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虫。作为中国人当然不希望听到这样的声音。《冲出亚马逊》里的王辉对另一个中国队友说:记住,我们两个就是中国。

    是啊,无论走到哪里,我们华夏儿女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

    我们有自己的民族品格,民族魂!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400字【三】

    在20世纪的湘西,有一群人,正准备书写着历史的传奇。

    《恰同学少年》是有一部红色革命青春偶像剧。讲述的是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在湖南省第一师范求学的经历。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向警予等青春时期的人生路带给了观众们无数感动,同时也给亿万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激励了他们的斗志。

    一次偶然的机会,《恰同学少年》从我眼前掠过,从此,它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原来毛泽东是这样一个人,意气风发,张扬不羁mei.cn抗敌人的是把枪,那他们就是枪上的子弹;如果说抵抗敌人的是虎,那他们就是虎的牙齿。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他们就是最富有的,最强壮的,因为他们有寻求真理、奋发向上的斗志;有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热情;有改造中国、富强中国的雄心壮志。

    他们追求真理、追求信念、追求理想的执着,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想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吧!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400字【五】

    《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书中的每个故事都让我热血沸腾。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五月七日明国奇耻》这一篇。

    这个故事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青年在列

  • 8、 《兄弟》读后感

    两天的时间读完了余华的小说《兄弟》上部,一次次在泪水中抬起模糊的双眼,一次次唏嘘不已,这部小说带给我强烈的震撼~~~这是一部描写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小说,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时间隧道里却带给我和其他小说不一样的感受。

    上部主要描写了兄弟两个悲惨的童年,他们所经历的苦楚,真是一部辛酸血泪史~~~最欣赏宋凡平,一个真正的男人,他是一名中学教师,尤其爱好体育,曾经的一记扣篮被那时的人们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世一击。其实这些只是他的一部分,他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永远是一个乐观的人,无论生活给予他多少的苦难,他始终昂着他骄傲的自信的头颅,即便受到非人的殴打,非人的孽带,他也一样傲视一切,他永远是儿子们心中的英雄,永远的父亲~~~~~~还有他的妻子,一个充满韧性的女人,以前的丈夫给他带来的是屈辱,是愤恨,而宋凡平给他带来的却是一生的爱,尽管他们在一起只生活了一年零两个月,而且他连丈夫的最后一面也没有看到,在他住院的时间里,丈夫一直用幻想的幸福来安慰他,让他放心,安心,而此时的丈夫却受着摧残,丈夫用超乎常人的意志支撑着他的心,为了接她出院,丈夫逃跑了,结果被惨无人道的红卫兵活活打死,从此离开了他所真心爱恋的妻子,儿子~~~当李兰回到刘镇,迎接他 的是丈夫的尸骨,在丈夫惨死的地方,她一点点的将染有丈夫鲜血的泥土捧回家,在路上她一声也不哭,回到家里看见丈夫的尸首,沾满血迹,甚至爬满苍蝇,这个坚强的女人心疼的昏死过去,她为他洗涮,为他换衣,要知道宋凡平一米八多的大个,体重将近200斤,天知道这个瘦弱的女人是怎么为他擦洗,换衣,为他梳洗?这就是爱的力量吧,收拾停当,她靠着丈夫的胸前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走时热情洋溢,回来时却已阴阳相隔,人鬼殊途,这种生死离别是何等的残忍?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却催不跨坚强的女人,他给丈夫送终,遇见了那些造反派,他还依然坦然的承认她就是那个地主婆,尽管那些人教训他,侮辱他,他却不改初衷,依然昂然的面对那些残忍的人,甚至带着鄙视的微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呀,送行的路上他没掉一滴眼泪,他不想被别人笑话,及至墓地,他才痛哭起来,把这许多日子以来的悲痛统统哭了出来,那是一种痛彻心扉的哭泣~~~~~~七年之后他也离开了人世,在这七年里,他没有洗过一次头,刘镇有这样的风俗:亲人走后几个月不洗头,感情越深坚持的时间越长,而我们 的李兰,从丈夫走后他一直没有洗过头,不知道他对丈夫

  • 9、 兄弟读后感

    【篇一:兄弟读后感】

    余华的《兄弟》前一段炒的火热,我看完之后没有失望,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希望过。说实话我不喜欢余华,以前读《活着》,就是一次没有快感的阅读。我不敢说《活着》不好,这部小说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而且得了那么多的大奖。我想,肯定有它的原因的。只是,他没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所以,我不喜欢。阅读感受是一种很个人化的体验,与阅读者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文化背景,甚至年龄有着极大的关系。譬如琼瑶的爱情故事,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显得太幼稚,但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却能够满足他们对爱情的甜美幻想。还有韩寒,他那种装模作样的深刻尽管很浅薄,但他对中国教育的仇恨让那些同样对中国教育仇恨的人很解气,所以,赢得一些年轻人的喝彩就很正常。

    但对余华的《兄弟》,我觉得这是一部很糟糕的小说。李敬泽先生曾说它太简单了那是给余华面子的批评,这部小说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浅薄粗陋的问题。《兄弟》的语言臃肿粗陋,情节设计简单无聊,人物形象脸谱化没有血肉。老实说,读这部小说的过程简直就是自我折磨的过程。

    《兄弟》的开头足足用了两万字围绕着女人的屁股来写,这个开头很失败,失败的不是他写了什么,失败的是他什么写的不好。有评论家就说它极低下的,粗俗、无聊至极的,即使将之当作色情小说都不够格。它没美感、不提供诱惑,连色情的人看了都引不起色情念头。的确如此!文字就好像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作者的品位、兴趣和心态。以前我读托尔斯泰的文字,总能感受到他文字后面有一股静谧之气,这种感觉来自他优裕的贵族生活,当然也来自他高品位的精神追求。在他的作品里,我很少能看到名利的影子。而当代中国许多作家的作品里,我常常看到的都是一些围着名利的写作。以前我想,是不是中国的稿费太低,作家太穷,所以,中国出不了托尔斯泰!其实,中国的作家里也有很有钱的,可在他们的作品里,还是有许多外在于文学的东西。我想,这只能从他们的精神境界和心理上找原因了。

    一位著名文学理论家曾经说过,作品首先是道德的力量,其次是作品里显示出的见识,学问和感情的东西,最后才是作者的才华。

    余华的《兄弟》里有道德的力量吗?没有,连不道德的力量都没有!有人说余华有恶癖,这是余华的兴奋点。的确,其中有一段写主人公被红卫兵打死的场面,余华极尽渲染,不惜笔墨。但写的不好,没有一点力量,《恶之花》写恶最起码还写出花来了呢。男主人公被红卫兵打,简直比江青时代文学作品里的

  • 10、 字字皆辛苦读后感

    字字皆辛苦读后感(一)

    读《字字皆辛苦》后,我感受到:我们要刻苦认真学习。

    《字字皆辛苦》一文,告诉我们要认真学习,李坤他自小酷爱学习,他母亲就送他到庙里,在平静的坏境下认真学习,他常常到佛经的空白页里写诗,就被赶出来,他四处流浪。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在酷热的的环境下工作,就下定决心为农民们写诗,他也在这环境下写诗,人们都摇扇乘凉,只有他在蒸笼似的天气下写诗,经过千锤百炼的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首诗--《悯农》。成为现代流行的诗,他的刻苦,写作态度,被人们称为字字皆辛苦。

    李坤对学习的认真态度,让人们字字皆辛苦,你们有曾听过毛主席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呢?

    毛主席也是一位酷爱学习的读书人,他曾读过千万亿卷书,走过千万亿条路,他已经很聪明拉!可他为了培养自己的学习认真态度,就到市场里,非常喧闹的地方去,他觉得自己的态度已经不错啦,但他照样去。也就成为新中国伟大主席--毛泽东。

    我们看过许多伟人对学习的态度是那么认真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学习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

    字字皆辛苦读后感(二)

    在读完《字字皆辛苦》这篇短文后,我为李绅那种不辞辛苦读书写作的精神所感动。

    李绅是唐朝诗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只有母亲教他读书写作。李绅住在一个寺庙里因为在没有字的佛经上写诗,被赶出寺庙。李绅过着流浪生活,住的地方很简陋,但没停止读书写作。李绅写作态度认真,写完一首诗都诵读,修改,满意为止。李绅小时侯跟劳动人民在一起,看农民辛苦,决心要编诗,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在写《悯农》诗时,天气正热,蚊蝇叮人,李绅满身是汗,蚊子叮他胳膊,但是,他把一切全置之度外,终于写成了《悯农》诗。《悯农》诗流传开了,许多人说李绅的诗字字皆辛苦。

    外国还有许多向李绅那样的人,比如:牛顿发现了微积分,万有引力和七色光;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新型蓄电池,我们一定要向这些人学习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

    字字皆辛苦读后感(三)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经书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03-14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3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11

  • 2022-12-30

  • 2019-09-23

  • 2021-08-24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同窗皆兄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同窗皆兄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同窗皆兄弟读后感、2024同窗皆兄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