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 > 地图 >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2024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范文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相关栏目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热门栏目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推荐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

(共 8788 篇)

  • 1、 《源代码》影评300字

    《源代码》影评 everything is gonna be ok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科特史蒂文上尉口中说出的,痛苦中却带着不懈的坚持,一直有种令人心颤的力量。 评价《源代码》时,我并不想去评价其完整的故事框架或是高超的技术特效,我所更赞赏的是其表达的,真实的人性。 在影片开头,数次由远及近将焦点放在行走的火车上,画面一转科特史蒂文上尉从火车惊醒。茫然的一切宛若新生,慌忙不安亦或无所压抑的烦躁,科特史蒂文上尉的言行并没有任何礼貌可言,克里斯蒂安在科特史蒂文上尉失去理性之时对其说了句everything is gonna be ok,火车在这一瞬爆炸了。 接下来科特史蒂文上尉在一次次地失败、死去,在明知自己已经死亡的同时仍然想去解救更多的人。但是英雄也是会疲惫的,该影片也不忘表现科特史蒂文上尉懦弱的一面,在反复穿越无果后掩面抱怨。但这些懦弱的表现才使科特史蒂文上尉这一形象趋于完整。 然而最让人折服的却是科特史蒂文上尉在持续的烦躁之后突然转变的从容。电影中有个细节,每一次的穿越科特史蒂文上尉都被咖啡弄湿鞋子,唯有最后一次他从容地、微笑地告诉那位女士小心拿好咖啡。这个从容是经历持续的痛苦后获得的心灵的安静,这就是everything is gonna be ok真正该有的无畏,也是真正的人性。
  • 2、 《新桃花源记》学习心得
    《新桃花源记》学习心得 10月24日《北大荒日报》发表了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的文章《新桃花源记》,文章用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做比较,生动描绘了**农场,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场发生的巨大变化。桃花源是陶渊明不满现实社会而虚拟出的理想社会,**农场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文章从即将进入**农场开始,驱车前行,一路上的景色不是桃花源境却胜似桃花源境,一座座新式典雅的楼房和一栋栋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的欧式别墅,桃园何有此城此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生活就是求个温饱安逸和无忧无虑,使老百姓能过上没有烦扰的田园日子。陶渊明的愿望无法实现,历朝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也都在努力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生活,但也都没有办到,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表达志趣和抒怀罢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办到了,而且比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记》生活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吉炳轩书记用大量的数据证明社会主义的美好,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充满激情,不断寻求创新和发展。 《新桃花源记》体现了吉炳轩书记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心里始终记挂的是人民的生活是否美好幸福,并努力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当他看到**农场的人们比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记》生活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人们生活在如诗如画的家园中,特别是像**农场这样的风光、这样的情景,龙江大地上已有100多个他由衷的感到高兴。他更自豪的是共产党人把陶渊明《桃花源记》美好憧憬变成了现实。 **农场没有桃花,它只是浓缩了垦区快速发展变化的一角。吉炳轩书记是借用桃花源的名气来赞美和感叹我省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然而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与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作为一名农垦人,我很骄傲能在农场工作和学习,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我更应该努力工作,为农场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的家乡早日成为另一个桃花源。
  • 3、 一念桃花源读书笔记1000字

    《一念桃花源》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本新书,本来已经准备搁笔的他,却因为一位叫李昕的读者,和一套有关陶渊明的石版线装书,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又踏上了新的旅程。正像樊登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他离不开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山水哲学,才能治愈他的内心。

    他沿着陶渊明和苏东坡的足迹,经江苏、扬州一路向南至广东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琼州,再回到陶渊明的故里江西庐山。比尔·波特用朴素的文字带着读者开始了一次苏东坡和陶渊明的追溯之旅。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也穿越时空,踏着苏东坡南贬的足迹,在他的生命轨迹中走了一圈。 我读过几个不同版本的苏东坡传记,对于苏东坡的生平,不能说不熟悉。但是,这本书是沿着苏东坡写和陶诗的路径来写的,书中出现的很多首诗,我都是第一次读到,很多首诗的意思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遇到了诗篇,我很多时候就跳过去了,但是,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苏东坡和陶渊明,不懂他们的诗是不行的,我还会找时间把书里的诗都一一弄懂。 “一念桃花源”,中国文化就是比尔·波特的“桃花源”吧!合上书的那一刻,很是感慨,比尔·波特一个美国人,却比中国人更热爱中国的文化,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苏东坡和陶渊明是比尔·波特最喜欢的中国文人,他不仅喜欢他们的诗词,他也让自己活成了他们的样子,乐观、幽默、旷达、慈悲。 比如,在惠州探访东坡寓惠遗迹时他写到:今天立夏,天气预报三十度,雷阵雨,在这“瘴蛮之地”要拜访几个遗迹,还需要上天开恩。苏东坡好像跟老天爷打了招呼,给我们安排了蓝天白云的艳阳天。在惠州,只要自报苏东坡的朋友,事情应当好办一些。比如,在汤泉酒店吃饭,他说服务员给他们安排了窗边最好的湖景桌位,如果苏东坡在这里,这一定是他的专座。如果别人想要,服务员会说:“苏先生早已预订了。”比如,在惠州机场遭遇大雨,只得改变行程时,他写到:似乎雷公在提醒我们苏公当年的行路之难,流放不是美酒吟诗,发配不是车轿温泉。看来雷公没有批准我们经停雷州的计划,我们就无法在雷州西湖边的东坡亭祭拜苏氏兄弟,也无法体验乘船横跨琼州海峡的经历了。但是,我们也不介意坐飞机直飞海南。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作者的随遇而安,不与生活较劲儿,不与他人较劲。这不正是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吗?

  • 4、 观《暗恋桃花源》有感

    观《暗恋桃花源》有感

    jingc

    有时候我会抬头,问问苍天,为什么啊?要让我经历这么多?明明就是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然后有一天,我吃完饭,走在交大回家的路上,反问自己,"你,真的没有什么野心吗?"其实,很早就明白,只是没有什么功利之心,野心还是有的。比如你现在问我,你希望着什么?我会说,我希望大家都能过得更好。jing啊,你对世界要的太多。让大家都过得更好,很难做到吧。

    观完《暗恋桃花源》我的感受是,赖声川必须这么"分裂"的去拍吧,因为讨论的问题太沉重,必须把"桃花源"穿拆进去吧,不然散场了大家都太沉重了吧。

    之前啊,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台湾的文化。了解不多兴趣不大,其次,美国、中国、日本三个文化夹杂在我身上已经够复杂了,我不想再接触新的文化了。因为每次消耗的能量好多啊,有点累。可是就是这样冥冥之中,让我开始接触台湾的文化。而接触了,必然是要去想的,要去讨论的,要去说的。但是难就难在,对台湾文化的学术研究太少了。不像日本文化,《菊与刀》大家都听过,随便说几句就可以在书中找到研究支持,但是没有这样经典的讲台湾文化的书啊。可能本质上,如何去定义"台湾文化"就有点模糊吧,而这也是台湾文化有魅力和矛盾之处。如果真要去细细探讨,这远比研究日本文化来的更吃力。

    我搜寻我的记忆,台湾文化让我想到了什么,让我想到了曾经在一节人类文化学的课上老师讲的印第安纳人具有的big depression 和我看过的一本叫做《no place called home》讲犹太人因为大屠杀迁徙到上海的故事,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如何再返回到家乡,但是所谓的"家乡"到底在哪里,感觉是no)比如,现在局势这样,那么多台湾年轻人来到上海工作,他们的生活过得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心理状态如何?再细致或者回到我学的专业上可以是,1. 这种分离是否构成了新型家庭结构?他们与家人的关系如何? 2. 这种分离是否导致抑郁症的比率上升还是下降?3. 如今他们如何看待身份问题等等?或者身份问题是否使他们感受到焦虑?等等 研究这些问题,然后我们根据学术结果,让政府去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这才是对人民的关怀。

    人文精神还是要有啊。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是一种奢侈品吗?

  • 5、 源代码影评

    源代码影评(一)

    源代码:是指未编译的文本代码,是一系列人类可读的计算机语言指令。

    这是我查阅谷歌后得到的答案。说来惭愧,学会简单地使用电脑,才不过3年多。有关程序和代码之类的知识,我是一窍不通。虽然看了不少科幻片,但对美国电影《源代码》的部分情节内容有些迷惑。《盗梦空间》的多重梦境没有难倒我,可这部片子,尤其是它的结局,实在令我感到困惑。

    时空穿越?蝴蝶效应?平行世界?杰克·吉伦哈特扮演的柯尔特·史蒂文上尉在以指令程序形式和项目主管对话中说的很清楚,返回爆炸前的8分钟,不是穿越时空,只是时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影响按时间顺序所发生事物的结果。换句话说,史蒂文在那8分钟里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引发所谓的蝴蝶效应。

    可是,影片的最终部分,却出乎意料的由悲情转为喜剧。最后一次返回,8分钟的最后一秒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本该画上句号,却变成省略号。或许,就像史蒂文发给他的恩人—古德温指挥官的短信里所说,源代码计划超越研发者的预想,原以为只是重现8分钟记忆,未料创造出一个新世界。那么,这个“新世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平行世界”吗?

    失去人的尊严和权利,而成为电子机械仪器的一部分。在现实社会里果真如此的话,站在人的立场,那将会十分的痛苦和绝望。

    8分钟,《源代码》中反复出现的时间长度。那是充满着悬疑、惊险、伤感和快乐的8分钟,也是主角史蒂文上尉改变命运的8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和狭窄的空间里,他必须尽快找出元凶,阻止更严重,更可怕的恐怖事件。而当史蒂文每次踏入那段时间,其每一个行动都在改变着他的未来。

    人,如果只有一分钟不到的生命,该怎么做?在《源代码》片尾,面对史蒂文提出的问题,女主角克里斯蒂娜对此作了精彩的回答:我会让每秒都过得有意义。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影片所要表达出的真实含义。

    《源代码》作为低成本的商业片,不仅仅展现其娱乐功能。它所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权势的憎恶,其不断散发的人文精神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含金量。在那8分钟里,伴随着危机和困惑,还有父子亲情的温馨,相识变爱恋的甜蜜。也许,不单是史蒂夫,包括克里斯蒂娜在内的全体乘客,都在那8分钟里改变各自的命运。

    抛开时空穿越和平行世界这些理论,还有源代码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让我似懂非懂的影片结局。仅从娱乐性而言,科幻片《源代码》确实非常出色。一段段8分钟内的情节,跌宕起伏,紧张又紧凑,好比片中高速运行的列车,没有

  • 6、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一)

    《暗恋桃花源》这部电影剧情很简单,就是两个剧团为了争抢排练舞台而上演的一个荒诞的闹剧。其中一个剧团排练剧目叫《暗恋》,是一部悲剧,声称后天就要演出;另外一个剧团排练《桃花源》,是一部喜剧,更紧急,说明天就要上演。最终双方相互妥协,一会儿排练《暗恋》,一会儿排练《桃花源》,于是我们便看到在同一个舞台上轮流上演悲喜剧的荒唐局面。

    影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定格在舞台上,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舞台剧,导演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让观众自由地去体会那两部交错上映的舞台剧。所以《暗恋》和《桃花源》才是这部电影的剧中之剧,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核心。《暗恋》讲述的是一对恋人江滨柳和云之凡在抗战结束后分开,最终因为内战后台湾海峡两岸对立而无法相聚的悲情故事。而事实上两人都一直住在台北,只是一直没有对方的音信。台湾解禁之后,开放两岸往来,江滨柳终于打听到自己魂牵梦绕的云之凡其实一直都在台北。他在报纸上登载寻人启事,希望能在迟暮之年与自己多年来一直无法忘怀的恋人云之凡相聚。云之凡看到寻人启事之后,最终来到江滨柳所在的医院与之相见。两人彼此之间一直都深爱着对方,但此时两人均已是有家室的人了,身不由己,也许那一幕就是彼此一生中最后的相遇了。当末尾音乐响起,云之凡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我相信所有人都会不禁为他们之间这段旷世之恋深深惋惜,不禁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潸然泪下。相反《桃花源》讲述的是一个喜剧故事。晋太元中武陵渔夫老陶,因为家庭生活不和睦,妻子春花红杏出墙与袁老板私通,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溯游而上偶然找到桃花源,并在那里过着非常幸福安逸的生活。但老陶还是无法忘记春花和自己的家,他毅然回去,希望能够把春花接过来,共享天伦之乐。回到家,老陶发现自己妻子春花与袁老板组建了新家,并且有了孩子,但二人并不像想像中的那般幸福,反而天天为了琐事无休止的争吵,心灰意冷的老陶再次离家出走,但却再也找不到回桃花源的路了。

    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因为两个剧团争抢排练场地而相遇,并且在同一个舞台上交替上演。后来由于双方相互妥协,将舞台分成两半,两出剧目同时在舞台上排练,两个剧中的台词竟然能够吻合,引发了一系列爆笑的情景。这显然是导演的有意为之,而影片中从头到尾都出现一个疯疯癫癫的寻找“刘子骥”的女子,也是导演的有意为之。“刘子骥”何许人也?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最末一段:

    南阳刘子骥,

  • 7、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革琪萍

    寻找

    两个荒诞的故事

    画面不停地在现代和古代之间转换

    人人都在寻找爱

    他们都在用力地爱,却不懂得爱

    《暗恋桃花源》堪称剧中经典

    曾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

    品味经典,光亮人生

    今日分享琪萍同学对此剧的观后感

    一个舞台上,上演两个不同时代的剧,观众有如上帝,坐观世事。

    其中分三个片场:

    【暗恋】一对情人因着时代的变迁各自奔走他乡,最终失去了彼此。多年后相见除了回忆什么都留下。

    【桃花源】因为妻子的背叛在伤感中离开武陵的老陶,遇见了真正的理想世界,当他回到家中却发现彼此的梦想都已毁灭 .

    【陌生女子】这个女子,是所有人的姿态。 刘子骥,是所有人的寻觅。 从登场到谢幕,固执地寻找那个不存在的刘子骥。

    为了照顾观众情绪,中间有一些插科打诨搞笑乌龙,整场剧富有喜剧色彩,可结局偏生画风骤变:

    痴心汉老陶放弃世外桃源,回寻春花。最终一无所得:春花与袁老板鸡鸣狗跳地过活,桃花源的入口也无踪无影。 老陶穿着一身洁白如天使的衣服站在那里,像是站在整个世界之外,他只是看着,望着, 我们都知道,老陶回不去了。他或许将永远生存在夹缝之中,在现实中梦想着他的桃花源。

    在台北的病房,江滨柳终于见到了云之凡。已然是四十年后了。江滨柳行将就木,云之凡青丝白霜。云之凡依然要匆匆离开,江滨柳依然拉着云之凡的手。但是他们都知道"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陌生女人也醒了,放弃了找寻刘子骥。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该怎样还是怎样。没了你,我的世界不会坍塌,更不会少一根汗毛。自我折磨个什么劲呢,找不痛快有意义么?

    四十年来,江滨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云之凡,江妈妈四十年从未真正得到过江滨柳的心。

    四十年来,江滨柳为了和云之凡的爱情所做的事情就是向云之凡昆明的地址寄去一封又一封信。

    四十年来,云之凡也在不停的写信给江滨柳的东北老家。

    他们都知道一件事情,只是他们不愿承认——不可能收到回信!

    他们在懊悔与思念中与别人结婚生子。

    江滨柳爱云之凡么?爱!

    云之凡爱江滨柳么?爱!

    却爱得那么无助,那么懦弱。他们会说,如果知道四十年前在上海一别会造成一生的分离,我们就不会分开。

    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既然相爱,为什么要分开?

    再不愿,也得回到现实中,也得接受定局。既然什么也改变不了,不如接受所有。柏拉图式的爱情固然美丽,玛丽苏固然耀眼夺目,可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触即灭。世上从不缺幻想家,缺的只有

  • 8、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昨晚杭城下雨,极冷。终于看了仰慕已久的赖声川话剧《暗恋桃花源》。 这场话剧一个月前就让杭城的小资大资们骚动,四处讨票、买票。不幸地我也赶了次时髦,找朋友要了票子。昨晚的剧院热闹得跟过节似的,果真看到了杭城许多文化界人士。 袁泉很美,但没想到她的声音那么好听。黄磊有点发福,但是演技绝对一流。喻恩泰还是武林外传里那个吕秀才的德性,谢娜演戏如同她的主持毫无区别。传说中的何炅没有来,那个角色换了其他演员。 看完后,我问朋友,一句话总结一下你的观后感。朋友说:“一场笑声不断的悲剧。”呵呵,我倒不这么看。我觉得是:“混乱中的和谐,错位后的回归。” 因为剧院场租的混乱,两个剧团,一个演现代悲剧,一个演古代喜剧,同时在一个舞台上排练。于是产生了混乱,闹糟糟的舞台,一会儿是悲,一会儿是喜。观众的神经一会跟着黯然神伤,一会跟着狂笑不已。如同坐过山车,时上时下,但却没有丝毫不适。因为两个故事,表现的都是同样的悲剧主题。一对现代恋人黄磊和袁泉失散四十年的再相聚,一个古代女人谢娜两次婚姻同样的结局。爱情总是比婚姻美好,得不到的永远会在心里,得到的倒成了怨偶。 人生也跟这舞台一样,经常会发生错位。本以为这场子是你的,却成了别人的。本以为这段感情是你的,却成了他人的。对的时间,错的人。错的时间,对的人。现代的这个,四十年前上海一别,谁会料到从此生死两茫茫,再见已经百发人。古代的这个,嫁了他,却恋上那个他,谁会料到如愿嫁给那个他时,还是一样被婚姻折磨得千疮百孔。可是错也错了,怎么办,只能将错就错吧。这场剧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幕是四十后的黄磊和袁泉在病房中终于相见了,病房外,黑暗中默默坐着,背对观众的黄磊太太。袁泉走后,黄磊在太太怀里撕心的哭泣。爱情虽然没了,最后温暖他的还是婚姻。另外一幕是两个剧团互不相让,只得将舞台一分为二,各演各的。结果谁都没法演下去,只有再协商成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生的戏只能一出出的唱,同时唱是唱不好嘀。 刚刚一个朋友短信我说:“垂死的挣扎,挣扎的希望。——-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我说:“有看到希望吗?我只看到无望。”他说:“希望是无所谓有无的,只是一种念想而已。可许称为希翼更妥些。”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就象戏中的那个寻找刘子骥的女人,无望的寻找,却不停歇。我们心中
  • 9、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2024请关注桃花源记读后感栏目。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2024【一】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mei.cn不到妈妈,找不到家了?晚上会害怕吗?面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后来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濒临灭绝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

    渐渐地我开始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显得分外鲜艳。这里的生活非常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劳动与大自然的喜悦。

  • 10、 桃花源记读后感600字2024

    【第1篇】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我不由地被“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色吸引:那里没有空气污染,有的只是纯粹的原汁原味;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有的只是安祥与和平。这也许就是作者和千百年来所有的人们的理想。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神秘角落,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并希望自己能在那里度过平平淡淡的一生。

    其实在我的记忆中,真的有一个像《桃花源记》一样美好的地方,虽算不上“世外桃源”,但那却是我更向往的地方。小时侯,在农村老家的屋后不远,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树林,我常常吵闹着去那里玩儿,妈妈拗不过我,我们经常做的趣事就是逮蚂蚱。只有你身临其境才能知道那里是多么美好,简直像人间仙境一般,不,应该说是天堂:满眼都是茂密葱茏的植被,艳丽肥硕的大牵牛花,有深蓝色的、绛红色的、淡紫色的和浅粉色的,一朵朵竟相争妍,万紫千红,娇嫩欲滴。地上还匍匐着一大片一大片的不知名的小花,有像珊瑚豆似的金灿灿的小黄花,有像蝴蝶似的飘飘欲飞,还有种花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招惹得蜜蜂飞赖飞去。林子深处有几株齐天高的松树,丫叉间挂满了沉甸甸的松果,偶尔在树枝间隐约看见一团灰色的大尾巴一闪而过……也许现在看来那里并没有多少神奇,但幼年的我却竟是如此的迷恋它,并完全陶醉在其中。可是,这一切注定要告一段落,现在那里已盖起了一栋栋豪华气派的公寓。所有的树木都已被砍下,所有的空气都失去了以往的清香,这一切就像一个已完结但并不完整的美梦一样结束,尽管这个梦是每个人都向往的。

    我们都曾做过一个同样的梦,因为我们都有同一个梦想: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于是,上帝给每个人插上一双梦想的翅膀,只是在飞行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块叫“现实”的石头,也会被一个叫“私利”的美女所引诱。很多时侯,我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世外桃源”,只是,我们不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击败现实,不相信自己能禁住私利的诱惑,不相信自己能双耳不闻世人的评说,更不相信奇迹的发生,我们最不敢相信的人竟是自己。仅此而已!

    【第2篇】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16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2

  • 2019-10-04

  • 2019-10-04

  • 2019-09-25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2024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教您怎么写桃花源记读后感2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