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缩小差距读后感 > 地图 > 缩小差距读后感,2024缩小差距读后感
缩小差距读后感

(共 7466 篇)

  • 1、 《缩小差距》读后感800字

    《缩小差距》读后感800字

    易喜

    保持好奇,继续期待,做自己的首席学习官,这里是易喜聊成长。

    最近易喜在学习绩效改进,正式接受培训之前,需要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其中就包含了要阅读一本叫做《缩小差距》的书,并且要提交读后感。

    关于训前学习任务这件事我要插播一条感想,作为学习设计者,我和我的团队小伙伴也同样认为,安排训前作业,是把学习项目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前置,也让学习体验变得更完整;然而真的作为学员时,在一大堆繁杂的事务中还要不得不去执行这种训前的学习任务,心里还是奔腾了好多小动物,也许这就是痛并快乐着吧。

    书的全名是《缩小差距!企业成功实现更高绩效的四步曲》,它的作者是畅销书作家肯·布兰查德,他之前还写过《一分钟管理人》也很有趣。全书一共118页,读起来压力很小,我是用2.5个小时读完的。

    下面我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谈一谈读后感。

    形式上这本书用一个长故事讲解了一个方法论。有人物,有情节,有场景,有冲突,让读者随着主人公比尔一起经历了矛盾、困惑,一起得到启发,不断尝试,并最终看着他让自己的客户服务部起死回生。

    这种表达方式为人们如何讲好一个方法论做了很好的示范,与这种形式相似的书还有《小狗钱钱》和《p2p线上营销全攻略》,前者讲的是家庭理财,后者讲的营销策略。

    内容上这本书直奔主题,没有过多的理论溯源,不凑字、不学究。对比我所从事的培训工作来说,明确培训目标和期望、分析现状、搞清原因、找对方法这四个步骤分别对应了书中的gaps(g-向"应有水平"前进,a-分析"现实状况",p-弄清楚原因,s-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案)。搞定了这几步,就是在培训需求诊断在过程中做了对的事,那么培训项目还未实施已经胜了七成。

    惊喜的是,这本书所提倡的方法论并不仅仅适用于改善客户服务部门的绩效或者企业培训,理论上来说,对于人们遇到的所有困惑似乎都适用,但应用起来恐怕没那么简单。比如谁来界定"应有水平"?如何获取"现实状况"?怎样找到"事件的主因"?如果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怎么办?

    无论如何,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绩效改进的大门,在此也推荐给所有"聊成长"的小伙伴。

    关于《缩小差距》的应用,你是否还有更多好的案例和建议,请在下方留言。

  • 2、 《差距》读后感

    《差距》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姜汝祥先生的《差距》一书,读后感触很深。姜先生在书中用海尔与ge、联想与戴尔、华为与思科、格兰仕与沃尔玛等大量事例来对比分析了中国一流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解释了企业永续经营的底线原则,并提出了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明白的4个问题:凭什么凝聚人心?凭什么指导自己的业务发展?凭什么获取竞争优势?凭什么扩张业务?通过读《差距》,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对他提出的四个问题也有了自己的些思考。凭什么凝聚人心?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凝聚人心的要点都是将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位员工心中,让他们在企业中都能获得一种价值感。的确,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实现宏伟发展目标的基础。因此我们每一位电信传输人,都应该将湖北电信传输文化理念深入到心中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树立“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共创价值”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湖北传输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思想动力。 凭什么指导自己的业务发展?通过《差距》一书中大量的事例论证了只有精心安排兼顾核心业务、增长业务和种此文来源于网络业务这三层业务链,企业才能长盛不衰。作为传输事业而言,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在“三个确保”的同时,将“优质服务于企业、优质服务于前台、优质服务于市场”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积极开展本地网光缆专业化维护、phs网优和接入网光缆、phs基站的维护试点工作,为前台提供有力的支撑。 凭什么获取竞争优势?纵观海尔、可口可乐等众多成功的企业不难看出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就是要树立品牌意识,而我们的传输品牌就是传输质量、服务质量。这就要求我们从每一次巡回、每一次抢修;每一个微笑服务等点滴做起,以精细严实的工作态度和优质的服务来打造优秀的传输品牌。我作为局机关员工,更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中国电信传输员工应有的风采,在工作中深入贯彻“管理到位,服务基层”的宗旨,以对基层员工的诚心、细心和耐心来换得他们对我的信任。 凭什么扩张业务?这就需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残酷的市场挤压,我们传输企业拿什么来迎战,如何与它们抗衡,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标,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传输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认真贯彻“三高一低”的方针,只有不断强化“三个观念”,坚定不移地走规模维护之路,变面向网络的维护为面向市场的维护,成
  • 3、 缩小你的梦想_1200字

    难以衡量的是梦想的重量,如果梦想太过沉重,那就试着缩小你的梦想。

    ——题记

    《於陵子·人间》中有这样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大事,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想向东攀登泰山,计算一下,却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而已。于是,不胜悲痛,枯死在蓬蒿杆上,而被蚂蚁嘲笑。

    蜗牛的梦想可谓高远矣,然而最终一无所成,原因何在呢?原来是它不懂得缩小梦想,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蜗牛遗憾地死去令人痛心,也让我们得到诸多启示。

    英国古老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有一块墓碑,上面刻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了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我可能会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这是一段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啊!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适当缩小梦想,从实际出发,让自己的心灵注入永久的激情与活力,这样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世界著名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一个绰号叫“1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将成绩提高微小的1厘米。他在成功地跃过6。25米时,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是啊,一个人最伟大之处在于他懂得如何有步骤地迈向成功,然后为之付出努力。梦想的成功没有捷径,当有一天,你回首过往,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回忆,你会发现,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不是头顶上的光环,而是你洒在一个个脚印上的汗珠与泪水,是它们见证了你的成功,让你明白实现梦想首先要缩小自己的梦想。

    当红影星王宝强在未成名之前,经常在剧场旁边等戏,无论遇上什么角色,卑微的,危险的,他都会欣然接受,终于,在16岁时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从此真正打开了演员生涯的大门。此后,陆续在《天下无贼》《暗算》《士兵突击》等电影亮相,赢得观众一阵阵喝彩。如果当初他看不上小角色,别说主演影视大片,就是一般的影片他都未必能演好。

    生活中,多数人在实现梦

  • 4、 缩小人生影评观后感

    《缩小人生》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科幻喜剧电影,影片剧情丰富曲折,画面精致,但很多网友对此片的评价却并不怎么样,一起来看看吧!

    74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前一天我闲着没事刷知乎,恰好看了一个问题正直正确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当时只觉得好笑,不曾想开幕片《缩身》就结结实实给了我一个大耳光。是的这部亚历山大佩恩导演的科幻片,除了正直正确,简直什么都没讲。

    影片有个非常有趣的设定,挪威科学家发现了细胞缩小技术,可以将生物体缩小至原来的2744分之一,一方面环境友好,一方面还能极大地缩减生活开支比如几乎人人都可以住进梦想的豪宅,包含手镯、项链和耳环的全套钻石首饰只要80多美元,中产阶级之家一周的食物开支也不过是这个价钱。于是不少人趋之若鹜地将自己变小,马特达蒙扮演的男主角保罗也因为仍然住在自己出生时的房子里而困扰不已,最后决定与妻子一同缩身。谁知妻子临阵退缩,保罗必须独自面对缩小后的人生。

    公允来说这个设定(或者说剧情提要)确实不错,它隐含着各种社会性科幻的发展方向。比如片中提到的纳税问题,公民权问题等等,包括保罗和临阵脱逃的妻子之间也是颇有文章可做的。但是在还算不错的第一幕之后,剧情的走向简直令人目瞪口呆。若说第一幕还讲到了诸如中年危机、中产困局之类的社会问题,把缩身处理成某种意义上的移民/开发新大陆(甚至还有个告别派对),剧作还算中规中矩。从第二幕一开始,剧作就朝着正直正确挂帅的方向彻底崩坏。还记得知乎那个问题底下的答案里有人提到要美国不少观众拒绝看《敦刻尔克》是因为没有任何黑人演员,于是如今美国影视一定要安排各种少数族裔演员,必须包括的有黑人、女黑人、msl、墨西哥及拉美裔、亚裔、残疾人、性少数(如今叫lgbtqia+,看不懂的自己去补课),而且一定要按比例出现。尽管多数时候是陪衬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知乎里面不少人抖机灵说可以拍一部跨性女黑人残疾msl做主角的片子然后去拿奥斯卡而《缩身》就几乎做到了!且不说它的各种场面中简直如配菜一般把各个族裔的群众演员摆上,同时还摆上了各种肥胖的(据说最新的词儿已经不能叫超重了,要叫水平方向不同的)、不够漂亮的(我已经正直不正确了要叫美容方面不同的)等等演员,特别典型的身体外观正直正确。然后

    按照任何意义上的剧作法来说,这部片的重点都应该是缩身世界和原生世界的冲突,保罗与妻子的关系,然后是缩身世界作为乌托邦的存续或崩坏或异化,缩身后的人类如何面

  • 5、 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读后感

    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读后感 本片记叙了一个家庭中,爸爸发明了一种缩小机,却屡次失败。有一天,邻居的小儿子罗恩不小心将棒球把实验室的窗户砸碎后,动了机器,尼克4人去找棒球时不小心被那机器缩小了。4人变成了1/4寸的小人。他们4人在草丛中冒险。许久后尼克的爸爸发现缩小后被踩扁的沙发,知道4人被缩小了,便和爱人一起寻找。4人一系列刺激的旅行和冒险。最后4人终于回家了。这篇重点讲了尼克,安妮,罗丝和罗恩4人在历险室的场面,他们小得不能在小,积木的动能让他们当房子,喷水机撒出来的小水珠成了炸弹,小狗狗的尿成河,草成了滑梯。太刺激了。 当然,不仅有刺激的,还有感动的,一只蚂蚁为了救4人被蝎子杀死了,4人感动不已。 没想到平时常常被我轻易捏死的一只小蚂蚁竟然也懂得人性,舍己为人。 他们4人渴望回到家人身边,遇到了许多可怕而有好玩的事。 被爸爸用扫帚扫掉,被玩具吓唬,被炸弹打,被割草机追赶,还被爸爸差点当汤喝了! 不过他们都共同面对,没有只顾及到自己,也患难见真情。 两个原本不和好的家庭经过这件事之后,有融洽的成为了最好的邻居了! 我好似觉得其中有道理,让人们不小心眼,不自私,不心胸狭窄。不放弃,不害怕,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断进取! 是啦!人们生活在一起本该和睦相处,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对自己不好,对别人,那更是不好了。上帝创造我们来吵架,冷战吗?我想不是,他要让我们好好利用生命,做一些有益的是非功过,为任何人做一些贡献,对地球做贡献。 我们不该等缩小后才知道为时不晚太晚,应该抓紧时间。

  • 6、 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作者:陶梦柯

    余华文字,给大家的印象多是血腥和暴力,例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以及《兄弟》。《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的余华,文笔随和,关于差距、关于现实、关于梦想,向我们娓娓道来。

    差距,无处不在。书中,余华通过一次次的追忆,一段段的旅程,将现实与历史的差距、个人与他人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现在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可是人均收入排名很靠后,收入差距带来了生活差距,生活差距带来了心理诉求的差距。

    差距,带来了不平衡,最后甚至让梦想都不平衡了。余华说,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只要还有梦想,就能够卷土重来。可是,不平衡的生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带来了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那梦想都不平衡了。这是作者发出的呐喊,饱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伤感。在书中,余华举了六一儿童节的一个新闻报道为例,问小朋友想要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小男孩想要的礼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而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羞涩地希望得到一双白球鞋。小朋友的话总是最真实,最能反应现实。同样纯真的童年时代,愿望却是两个极端,这种生活上的差距导致了梦想的不平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小朋友的梦想都这么不平衡,大人们的世界该是什么样呢?

    巨大差距里的我们还好吗?余华在书中反问道,这四十年来,中国人的心理变化就像社会社会变化那样天翻地覆。当社会面目全非之后,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他直言到,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害怕,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我想,深处时代浪潮里的我们,问问自己,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每个人沿着自己的答案试着找找人生的方向,寻寻人生的真谛。

    正视差距,直面差距,将差距化为我们前行的动力。现实的差距,我们没法逃避,也无法摆脱,差距,是我们上升的动力,努力的空间。差距,让我们清醒,差距,让我们明智,差距,让我们勇敢。挪威的易卜生说过: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通过我们每个个体的自身努力,就有打破固有差距的权利,就有改变现状创造新未来的可能。

    认识之旅

    读着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仿佛是跟着他的生活脚步经历了一次对差距的认识之旅。面对差距的我们,不要沮丧颓废,让我们将差距化作前进的动力

  • 7、 读《缩小你的梦想》有感300字

    世界著名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为什么能成功跳跃6.25米呢?英国知名作家莱德为什么能成功写出2000个广告剧本呢?这都在于他们在做时没有一次性把目标放这么高,而是一点一点地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进步。

    今天,我也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过于崇高的梦想,有时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做好眼前的事情,才会将梦想编织得越来越大。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适当缩小梦想,轻装上阵,才能为疲惫的心灵注入永久的激情与活力,更有利于稳扎稳打。

    一个励志要扫天下的小男孩也给了我这样的启示。要扫天下,就不得不先扫自己的房间。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就必须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唯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向终点迈进。

    从现在开始,缩短你的目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8、 《缩小人生 Downsizing》观后感600字

    《缩小人生 downsizing》观后感 老公的评论: 在我看来,《缩小人生》真的不能算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只是可看而已。 马特达蒙的肚子都起来了,真的和我印象中的他差的太多,也不是很老啊,他怎么变成这样了,如果说角色需要,这部电影里的角色不需要一个大肚腩吧?! 开始以为这是一部科幻片,结果是一部伦理片,而且,电影中的冲突和人类的躯体大还是小并没有丝毫的关系,莫非编剧的意图就是要说人类不能逃避,你始终无法躲避自己的命运? 对这部电影的失望,基本是因为我想要看到的是小人世界如何与现实世界并存,至少他们要和老鼠、蚂蚁什么的战斗一番吧,结果,真的很失望,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逻辑是很恶搞的,编剧估计是喝过酒写出的剧本。 如果说还有可取之处的话,就在于这部电影可以引起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就像剧中的台词:我们智人到底能够生存多久呢?20万年?而鳄鱼只凭借着它到小脑袋低智商就存在了2亿年 人类毁灭不了地球,但是人类确实可以消灭自己,就比如电影中提到的可燃冰,多走走路,多减减肥,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想做的事情,也许,人类的未来会更美好! 老婆的评论: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为了让人类更好的应对各种危机而想出把人缩小这个事情,很搞笑同时也为那个电影的作者智商抓急。缩小的人类就是人类最大的灾难,在我看来把小缩小这种事情,那是用来对付敌人的,你不觉得把敌人变小,随便往那一扔,那绝对是最大的惩罚。 当你身边的老鼠都能随便欺负你,那种人生,我以为不是正常人能理解的,可在这部电影里,地球居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变小,我只能说作者的世界,我不懂。 原来以为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看完以后,我觉得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伦理剧。 首先,我以为这部电影是人类受不了现在的压力,躲起来幻想的新世界,看完电影,我更加觉得逃避问题那是没有用的,人应该直面生活,不然会给更糟的未来。 其次,我以为本片的主人公保罗(马特达蒙饰),那就是一个悲情人物,在看来,他原本不会选择变成小人的,为了和妻子奥德丽(克里斯汀韦格饰)过上更好的生活,选择去迷你世界的,可当他变小后,他妻子改变初衷了,多悲催。 最后,我真心的觉得这部电影有教育意义,估计看过的人,大多数不会想缩小了。
  • 9、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3)篇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余华n因为要到月末了,还没有交作业,心里有点慌,所以作业质量也应该不太好。看这本书的名字,我以为会和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差不多,是一本小说,然后让人看了会难过,然而看完后,感觉有点标题党,题文不太符合,也觉得兄弟这本书应该改名为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异里。书的前面和后面写了兄弟这本书的创作日记,更深入的了解了,作者在兄弟这本书里想表达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写,中间是对一些好的作品的疯狂安利,后面写了足球,篮球,我看不懂,就直接跳过了。我的收获:n1.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就是梦想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令人震惊的。对这个西北女孩来说,她想得到一双普通的白球鞋,也许和那个北京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飞机一样遥远。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富有一样也限制想象力,没有对错,也请减少歧视,更多包容。2.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我们生活在现实和历史双重的巨大差距里,可以说我们都是病人,也可以说我们全体健康,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今天和过去相比较是这样,今天和今天相比较仍然是这样。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就不要抱怨这个社会,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始作俑者,情有可原,罪无可恕,人性禁不住考验的,换成是你,你不一定会是更好的做法。3.这是童年对我们的控制,我一直认为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所做的一切,其实不过是对这个童年时就拥有的基本图像做一些局部的修改。当然有些人可能改动得多一些,另一些人可能改动得少一些。不管我们经历过什么,我们都还是可以选择自己要当一个好人,还是坏人,之前的遭遇可能是垫脚石也可能是借口,虽然说不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就没有资格谈论一个人的现在,但是过去绝对不是你做坏事的借口。4.人世间的可怕不只是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还有命运的无情冷酷,而命运不是上帝的安排,是人和人制造出来的。你永远不知道人会坏到什么地步,善良也会限制你的想象力。5.纳粹让犹太人排成一队,一个举着手枪的纳粹让另一个纳粹随便说出数字七,然后挨个数过去,数到第七个就对着那个犹太人头部开枪,再往下数到七,再开枪……讲述者那时候还是一个孩子,他就站在七的位置上,身旁的父亲悄悄把他拉过去,与他更换了位置,他的父亲在枪声响起后死在他的眼前。我身处的这个国家,她给的安全感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有一天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还谈

  • 10、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人类同动物没什么本质差距

    人类同动物没什么本质差距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giraffe

    首先必须得说明,自私的基因不等同于自私的个体,同样不等同于自私的人类。

    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说到,他的论点对象是所有的生物,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物种。当然作为人类这一物种的一员,自然容易把书中的观点转移到自己身上。这是危险的。

    比如,部分人把自私归于人类的生物本性继而麻痹自己,甚至做出忤逆道德伦理之事,然后用所谓自私做掩护。这并不是道金斯提倡的。

    基因角度,它的自私性是为获取更多繁殖的机会及资源表现出的利己、利他行为。而人类显然可以违背基因的选择。在此不再细说。

    最近关于人类起源的话题听的有点多,作为一个仅停留在高中生物知识的生物盲,这是第一本从遗传单位论述个体与物种关系的书籍。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基因角度看——人类同其他动物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小学二年级时,有一门课叫《自然》,记得自然课老师说到人也是动物,全班哗然。班上都是七、八岁的孩子,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小鸡小鸭跟我们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放学回家,围着家长分享课堂上的新闻,原来我们人也是动物啊。

    想必您会觉得好笑。但凡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人是高级动物。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呢?

    相对于地球上其他的动物而言,人类的确不一样,有灿烂的文字语言建筑音乐,我们可以轻易决定大部分物种的存活。但人同样是狂妄自大的,作为人类物种的一员,想必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自诩为万物灵长,认为人类高于地球上其他的生灵。

    几乎每个人都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呢?如今的我们自然可以知道人类如何形成,但试想回到人类刚刚出现意识形态之时,面对苍茫大地,我们的祖先们是否多次仰天问道:我是谁?为什么会有我?我来自哪里?

    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人类曾给自己罗列了许多答案。

    中国神话故事里,人是由女娲据自己的模样抟土而来;伊甸园内,耶和华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

    而动物呢?各宗教把人类跟动物划分开,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甚至我们古代的神话故事,动物也是由神农造出而非女娲。不一样的文化,一样的把人类的位置架于动物之上。

    未知是可怕的。

    可能正是由于对生命、自己、万物的未知,为迷茫找到归宿,宗教神主才诞生的吧。动物们可能还未进化到需要思考这个问题程度。

    若是动物开始出现意识形态,知道自己为什么生为什么死,作为能独立思考的动物为什么存在,是否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2-03-31

  • 2021-10-05

  • 2021-12-04

  • 2021-12-16

  • 2021-10-25

  • 2021-10-30

  • 2023-05-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缩小差距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缩小差距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缩小差距读后感、2024缩小差距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