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心得 >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 地图 > 2024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精选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相关栏目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热门栏目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推荐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共 6128 篇)

  • 1、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优选范文)

    今年寒假里我认真的看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其中《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书中塑造了各种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等。刘备爱帮助百姓,重视兄弟情意,有领导的才能。张飞特别爱生气,特别暴力,爱伤害士兵。诸葛亮特别聪明,是三国中的最聪明的人物。曹操特别的坏,诡计多端。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关羽,他武艺高强,智勇双全,忠孝仁义。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关羽是武圣,是个血性男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所以能超越众将、妇孺皆知、独具深远影响的,莫过于“义”了。作者描写了他义重如山、舍生取义的可贵品质,把他塑成“义”的化身。在“屯土山约三事”这一节中,作者更突出地表现了关羽在生死危难中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品德。当时,徐州失陷,兄弟离散,关羽被围困于土山,迫于无奈,他向曹操提出“三约”并要曹操答应之后才肯就降。“三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还有一约是“降汉不降曹”,表现了他忠中有义,义中有忠。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为了收服他,费尽心机,赠送金银美女、封侯赐爵,都丝毫无法令他动心。当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后,更毅然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直寻刘备而去,表现得何等光明磊落!这正是关羽,在他身上绝无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财色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不管在任何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不改变他的初衷,至死忠于蜀汉义于刘备。

    关羽的勇猛也可谓是无人不晓。在过五关斩六将中,关羽遭暗算,左臂中箭,但他却用口拔出箭头,虽流血不住,但仍飞马劲追韩福,冲散众军,将韩福斩于马下。像这样的事例关羽还有许多,在每一个事例中都证明了关羽是世间少有的勇将。他可以在万人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关羽的勇猛在《三国演义》中应该是无人能敌的。

    可是人无完人,关羽也有他的弱点,有点骄傲自大。

    如果说诸葛亮最大的错误在于用人不当,那关羽最大的错误一定是自大!败走麦城就是他的自大所造成的,他不听旁人的劝告,一再坚持自己乃是天下第一武将,认为自己有万夫不当之勇,与敌人硬拼。不但使自己人头落地,而且还使蜀汉丢掉了一个重要的城池!

    读完《三国演义》,我感受到了三国时期的战乱年代,战火纷飞,英雄倍出。兄弟间的生死情谊,诸葛亮的睿智,使我热血沸腾。多想像关羽一样骑着赤兔马,拿着偃月

  • 2、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5篇(读后感范文)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大全1000字5篇1

    《三国演义》里有许多英勇威武的人物都让我铭记,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仁慈宽厚的刘备,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诸葛亮。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http://m.dhb100.com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各种智慧的体现。他心中有着一幅伟大的鸿图。但由于后主的昏庸无能,未能实现就病死在定军山,他是一个英雄,一个货真价实的英雄。诸葛亮不仅善于心计而且他学识渊博,善于创造。他发明了木牛流马用于在山路中运输粮草,发明了孔明灯,用于照明。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在现实中,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要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读过这段文字后首先感到的。是那时人与人之间计谋诡诈。短短的几句对话,句句里面都包含着不尽的揣测与试探。故事是这样的: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于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一日,关张不在,许褚、张辽前来带刘备到曹府。原来曹操见梅子青青,想起当年征讨张绣之时,曹操使得军士望梅止渴。酒至半酣,恰逢骤雨将至,曹操与刘备说起当世英雄,问刘备认为天下英雄为谁?刘备说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都被曹操否定。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大惊,闻雷失箸,掩饰过去。曹操见他胆小如鼠,便不再怀疑刘备了。

    由此节,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曹操,他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军事家。此节煮酒论英雄,如今我们实际生活当中,许多俗而不雅的人呼朋引类的聚在一起,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往往也自命为煮酒论英雄。这一则也可以想见。这典故影响的深远和广泛了。其实说这话的人也未必就知道这典故的出处或许也有知道的。结果是往往自命不凡,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更是飘飘然。在醉意朦胧中都认为自己是大英雄,借英雄的豪气还想再多喝几杯。实际上真正的英雄却有着它独具的品格,胸怀坦荡,腹有良谋,行侠仗义,智勇双全,试问当世真能做到者,又有几人。英雄不是嘴上的空话,不是凭

  • 3、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优质范文)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每读《三国》,那群雄纷争的乱世硝烟,似乎就弥漫在我的眼前。每次都要读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段才算满意。虽说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几遍,每次重读都因有新的收获而忍不住大呼“过瘾”!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在这一百二十回的篇章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玄德三顾茅庐》那篇。显然,在这章,刘备才是主角。他先后三次请诸葛先生出山,每次都诚心诚意,后来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随刘备出山,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本章之中,我看到的不仅是刘备的求贤若渴、待人真诚,更感受到了诸葛亮的两种智慧,两种让他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军事历史传奇的智慧。

    第一种智慧叫做抓住并选择机遇。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四块木头,它们分别遇到了三个人,农夫木匠和雕刻家。第一块木头没有和任何人走,因为他不知道跟谁走更好,结果腐烂了。后来,跟农夫走的被当成了木柴烧了。跟木匠走的成为了家具,为他人服务。跟雕塑家走的,成为价值连城的精美工艺品。如果孔明没有抓住机遇,有可能是良驹遇不到伯乐而成不了千里马。在刘备请他出山之前,曹操也曾请过诸葛亮出山。我想,诸葛亮没有答应曹操的原因,恐怕不止是因为曹操没有诚意,应该是诸葛亮权衡利弊后的结果:曹操生性多疑,日后不一定能容得他。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想必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种智慧叫做坚持与等待。诸葛亮一身的本事,却迟迟不得施展。内心的焦急从他自号“卧龙”就能体会出来。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虚度光阴。而是在伯乐还会到来之前,一边等待,一边苦读兵书,钻研兵法,研究天下大事。他本事越来越大,名声也越传越远,最后就像在榆树群中的红衫,在人才济济的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被识千里马的伯乐——刘备看中,并给予重用,成就了他辉煌而又传奇的一生。

    我想,在这两种智慧中,怎样“等待”最为重要。在坚持中等待,在等待中不断进取,在等待不断充实自己,在等待中不断积蓄力量,一旦机会来临,一飞冲天!(洪沛霖)

  • 4、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

    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http://m.dhb100.com

    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字数太多,也没有意思。可是,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里面好词好句数不胜数,而且语句精美,意思简单易懂。

    花了几周时间,我将这本书看完。那里面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七擒孟获,借东风,火烧赤壁,三顾茅庐,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沉醉其中,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让人难以忘怀,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人敬佩不已……

    而我觉得里面的“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更加深入我心。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刘备得知诸葛亮博学多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想去请诸葛亮做军师,一起建功立业。于是一大早他就起身拿起礼物,带着关羽,张飞骑马向卧龙岗奔去。到了孔明先生的家门口,才得知孔明先生一大早就出门了,去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

    不知道,于是他们败兴而归。第二天,刘备派一人去打听看孔明先生回来了没有,一听到孔明先生回来了,便连忙骑马去拜见,果然见到一个少年在读书,为怕打扰他读书,便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待,直到里面读书的声音停了,他才恭恭敬敬地走进草堂拜见,说明来意。不料他并不是孔明先生,而是孔明先生的弟弟,刘备十分惆怅,只好留下一份信,告辞离去。

    刘备时刻惦记着诸葛亮,新年刚过,就挑了个好日子准备再次去请诸葛亮。这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没有答应,刘备急的泪流满面,苦苦哀求。诸葛亮见刘备诚心诚意三顾茅庐,心里十分感动,觉得天下战乱,百姓苦难深重,想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只有刘备可以办到,于是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诸葛亮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才能呢?而诸葛亮七擒孟获便是很好的证明。

    孟获一直等到第七次被擒的时候,终于心悦诚服。七擒孟获将诸葛亮的谋略胆识,以及对汉室的忠诚表露的淋漓尽致……

    虽然时间流逝,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故事具已化成尘土。但是刘备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孔明先生的博学多通,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当然,《三国演义》中精彩的故事数不胜数,您不妨也来一读。

    寒假中,我读了一本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为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争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

  • 5、 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有感800字(精选)

    暑假期间,我看了很多很多书,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三国演义》,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www.dhb100.com

    《三国演义》是本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的罗贯中写的。这本书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兴衰过程,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风云画卷。全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备之仁,曹操之奸,孔明之智,关羽之忠,张飞之莽……每个人都写得栩栩如生。

    不过,《三国演义》中最让我感慨万千的还是吕蒙,吕蒙是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候家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他自己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于是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我有很多的军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用来读书。”他就以这个理由一直推托。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多次告知他学习的重要性。吕蒙听了孙权的话,非常感动,便抓紧时间开始学“四书五经”和各种兵书。因为吕蒙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坚持,没过多久,他能够引用很多古文来说话了,后来终于成为了东吴的第三个大都督,周围的人都说他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我也曾经是那个“吴下阿蒙”,记得刚学写作文的时候,拿起笔就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几个字来……记得有一次又要开始写作文了,我又在那犯愁了,这时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文文,写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长期的积累,所以你需要多去阅读增加知识积累……”听了妈妈的话后,于是我一有空捧着书认真阅读,不过开始我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看书,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书会给我带来很多见识和乐趣,因为书本可以带着我游遍祖国大好河山;书本可以带着我穿越历史;书本可以带着我遨游太空……慢慢的我也成了一个手不释卷的小书虫,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的文章还获得过很多的奖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要与书为友,与书为伴,让书籍助我们健康成长,走向成功之路!(许昊文)

  • 6、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里,却引发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那正是在罗贯中笔下的著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于转换。书中内容丰富,人物众多,虽然看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恢弘的战争场面,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能让我们真正领会作者的艺术才华。

    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是被评为“治世之能人,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曹操是一位纵横捭阖的政治家。曹操参与的大小战役有许多。如破黄巾,斩刘辟、黄邵,攻下邳,绞吕布。特别是官渡之战,曹操以“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的情况战胜“众十余万”的袁绍。他的胜利是侥幸吗?不,绝不是!这说明了曹操过人的军事才能。有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卑鄙。但我不这样认为。曹操处在一个群雄角逐的年代,英雄们四处割据,四处扩张,在这样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年代,“挟天子以令诸侯”正说明了曹操有高超的政治手段,有非于常人的胆识与魄力,他的成功也就成为必然!

    想想在当今社会的很多成功人士,不也是曹操的缩影吗?他们有能力、有胆识、有魄力,敢为人先,想别人之所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亚洲首富的马云,他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工作稳定,在翻译界也小有名气,但他不安于现状,敢闯敢拼下海经商,凭借着独特的想法,守望未来,坚持梦想,最终他成为了互联网的灵魂人物,成为全球瞩目的商人。

    《三国演义》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作为少年我们更应该向曹操学习,从小掌握真本事、锻炼胆量,在学习上敢闯敢拼,有梦想,有追求,做最优秀的自己。(黄语晨)

  • 7、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三国演义》吗?如果没看过,就和我一起走进三国吧!

    北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北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桃园三结义,到中间的三国鼎立,三国英雄辈出。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关羽。

    关羽非常勇敢,而且有情有义。

    有一次,关羽去打樊城。曹仁在敌楼急招弓弩手一齐放箭。关羽急勒马时,右臂上已中一弩箭。伤口溃烂,原来箭上竟然有毒。毒进入骨中,关羽手不能运动,手臂也青肿,只好求医。他的手下找了好久,最后,找到个神医华佗。华佗到了之后对关羽说,此毒要刮骨方可医好。关羽的手下吓得面色苍白,但关羽面不改色地接受了医治。这就是刮骨疗毒的故事。

    面对自身的伤痛时,我要学习关羽勇敢、坚强的精神。在生活中,要像关羽不怕苦,不怕痛,受伤了就积极配合医疗,遇到困难了就勇敢面对。

    还有最感动我的,是关羽对待结拜兄弟有情有义。为了把刘备的老婆孩子安全送回刘备面前,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不惧生死。从这个故事里,我知道了关羽是一个忠义肝胆、不惧风险、勇往直前的人。

    关羽也有他的缺点。

    关羽失荆州,为什么会失了荆州吗呢?因为他娇傲自满。不仅失了荆州,还把自的夺命也失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骄兵必败。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粗心大意、骄傲自满,否则会适得其反。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能因为你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

    “天下大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读完《三国演义》,我知道了不少道理。如果要成就一番大事,就要做有情有义、勇敢坚强的人,要做“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人,要做文武双全、谦虚谨慎的人。

    快来书屋吧!我们一起看《三国演义》!(张昊宸)

  • 8、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字数太多,也没有意思。可是,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里面好词好句数不胜数,而且语句精美,意思简单易懂。

    花了几周时间,我将这本书看完。那里面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七擒孟获,借东风,火烧赤壁,三顾茅庐,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沉醉其中,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让人难以忘怀,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人敬佩不已……

    而我觉得里面的“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更加深入我心。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刘备得知诸葛亮博学多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想去请诸葛亮做军师,一起建功立业。于是一大早他就起身拿起礼物,带着关羽,张飞骑马向卧龙岗奔去。到了孔明先生的家门口,才得知孔明先生一大早就出门了,去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

    不知道,于是他们败兴而归。第二天,刘备派一人去打听看孔明先生回来了没有,一听到孔明先生回来了,便连忙骑马去拜见,果然见到一个少年在读书,为怕打扰他读书,便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待,直到里面读书的声音停了,他才恭恭敬敬地走进草堂拜见,说明来意。不料他并不是孔明先生,而是孔明先生的弟弟,刘备十分惆怅,只好留下一份信,告辞离去。

    刘备时刻惦记着诸葛亮,新年刚过,就挑了个好日子准备再次去请诸葛亮。这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没有答应,刘备急的泪流满面,苦苦哀求。诸葛亮见刘备诚心诚意三顾茅庐,心里十分感动,觉得天下战乱,百姓苦难深重,想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只有刘备可以办到,于是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诸葛亮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才能呢?而诸葛亮七擒孟获便是很好的证明。

    孟获一直等到第七次被擒的时候,终于心悦诚服。七擒孟获将诸葛亮的谋略胆识,以及对汉室的忠诚表露的淋漓尽致……

    虽然时间流逝,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故事具已化成尘土。但是刘备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孔明先生的博学多通,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当然,《三国演义》中精彩的故事数不胜数,您不妨也来一读。(贾梓恒)

  • 9、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350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但最令我有所感动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诸葛亮、关羽、刘备等人。

    刘、关、张桃园三节义,三人成为异姓兄弟,虽非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生,他们的这份义气和魄力让我深受感动。

    我还喜欢读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三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他在晚上大雾来临时,命三十条船周围扎着稻草人,向曹操进攻,曹操以为有人偷袭,派一万人拚命射箭,诸葛亮是不费吹灰之力取得十万支箭,够聪明吧?

    还有关羽刮骨疗毒,刘备三顾茅庐,曹丕篡位,诸葛亮火烧连营,都很精彩,我看了之后,被诸葛亮的聪明佩服,为关羽的英勇神武而惊住。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里面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 10、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精美句段推荐

    读三国,品味三国演义中的风情与豪迈,走近他,品味他,定会让你手不释卷,深深地陶醉在他荡气回肠的故事里。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看法都不一样。读后感正是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的一中方式。读后感栏目为您免费提供《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1、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后世对田丰的评价

    2、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关羽麦城突围时

    3、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王朗对帝语

    4、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5、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对诸葛亮语

    6、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诸葛亮语

    7、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后世对刘禅的评价

    8、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途经卧龙冈,某人唱

    9、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

    10、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张飞对玄德、云长语

    11、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田丰对狱吏语

    12、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诸葛亮语

    13、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唱

    14、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后世对华佗的评价

    15、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16、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诸葛亮对姜维语

    17、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阚泽对孙权语

    18、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后世对赵子龙的

  • 2022-12-10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23-03-1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0

  • 2019-09-23

  • 2023-04-11

  • 2019-09-21

  • 2022-11-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通常读完了精彩的书籍,有些不同的读书心得和体会。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栏目给大家提供2024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以及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精选内容,帮助大家写好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