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 > 地图 > 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2024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
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相关栏目
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热门栏目
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推荐
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

(共 7104 篇)

  • 1、 《取之不尽的太阳》(读后感大全)

    《取之不尽的太阳》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取之不尽的太阳》,我真是受益匪浅,又惊奇又惊叹!我知道了每天陪伴我们的太阳的光和热是从哪里来的;还知道了太阳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好处;原来我们的人类利用太阳的能量可以做许多的事情。

    太阳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世界上一切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才能生存生长;有了太阳我们人类才能吃、穿、住、行。没有太阳,地球上将万物枯竭;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一片黑暗,我们人类将毁灭。

    太阳真可谓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大宝库。他一刻不停地向宇宙散发着大量的能量。据计算,太阳每秒钟发出的能量就约相当于1.3亿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全部热量。如果除去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反射和吸收的能量,那么真正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所发电能总和的20万倍。地球一天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全球一年所消耗的总能量的200倍。据科学家们预计,太阳释放巨大能量的时间还将持续几十亿年。

    我们人类当然要好好的利用太阳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也日益广泛。从不产生污染的太阳能电厂,到装在帽子上的小巧的太阳能收音机,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上用的太阳能电池,到太阳能飞机;从各种各样的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汽车;……真可说是一个琳琅满目的太阳能世界。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为争夺资源唇枪舌战,甚至大动干戈。读了这本书我在想,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而我们人类所利用的太阳能与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比,仅是沧海之一粟,为什么我们不能想方设法的多利用太阳能造福于人类?我一定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开发太阳能的用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2、 好作文:说不尽的桥 800字

    什么是桥?现代汉语词典说:桥是架在水面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没错,桥是一座建筑物,可在这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里,桥以使人无法驻足的速度千变万化,向前发展,自然它的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中国古代,桥一直是和平的象征。唐太宗时期,突劂族的可汗颉利率10万骑兵南下,长驱直到渭水便桥北,威逼长安。而唐太宗只带6骑至便桥南,隔水责问,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在便桥上杀白马、立盟约,这便是中国有名的渭水之盟,从此汉族和突厥和平相处。

    历史在发展,桥梁事业也在飞速发展,我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建造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这座桥至今仍屹立于浩浩大江之上,向全世界显示了东方熊狮的觉醒!之后中国人民又陆续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黄河大桥等举世瞩目的大桥。最令人振奋的还是新型桥立体交叉桥在中国的出现。连外国专家都不禁感叹:即使在发达国家,这种建设速度也不多见。这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在全新的21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种更神奇的桥占据了发展浪潮的最高峰。若说前面所讲的桥是看得见的桥,那么这种桥就是看不见的桥全球互联网络。这种桥实是世界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信息传递之桥已深入到多数家庭。通过这座无形的桥,我们可以游遍世界:可以足不出户,去参观大英博物馆,去游玩迪尼斯乐园,去了解爱斯基摩人的原始生活方式,去尼罗河畔体会人类发展的艰难步伐;还可以在家里倾听远方教授的讲课,和世界人民一起共享人类智慧的累累硕果。比尔盖茨说过:互联网是我与地球村的桥梁。是啊,互联网已把整个地球连成一个村落,世界各国人民也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合作,团结友爱,共建成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

    桥不论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桥的发展如此之快,世界的发展如此之快,作为新一代少年,让我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构建人类文明之桥。

  • 3、 《取之不尽的太阳》读后感1000字

  • 4、 《取之不尽的太阳》读后感600字

    《取之不尽的太阳》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取之不尽的太阳》,我真是受益匪浅,又惊奇又惊叹!我知道了每天陪伴我们的太阳的光和热是从哪里来的;还知道了太阳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好处;原来我们的人类利用太阳的能量可以做许多的事情。

    太阳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世界上一切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才能生存生长;有了太阳我们人类才能吃、穿、住、行。没有太阳,地球上将万物枯竭;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一片黑暗,我们人类将毁灭。

    太阳真可谓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大宝库。他一刻不停地向宇宙散发着大量的能量。据计算,太阳每秒钟发出的能量就约相当于1.3亿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全部热量。如果除去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反射和吸收的能量,那么真正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所发电能总和的20万倍。地球一天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全球一年所消耗的总能量的200倍。据科学家们预计,太阳释放巨大能量的时间还将持续几十亿年。

    我们人类当然要好好的利用太阳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也日益广泛。从不产生污染的太阳能电厂,到装在帽子上的小巧的太阳能收音机,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上用的太阳能电池,到太阳能飞机;从各种各样的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汽车;……真可说是一个琳琅满目的太阳能世界。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为争夺资源唇枪舌战,甚至大动干戈。读了这本书我在想,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而我们人类所利用的太阳能与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比,仅是沧海之一粟,为什么我们不能想方设法的多利用太阳能造福于人类?我一定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开发太阳能的用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5、 《取之不尽的太阳》读后感400字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深有感触。说起太阳,它可是一位大功臣,我们每天伴着太阳起床,又伴着太阳休息。现如今人们发现了太阳这个取之不尽的大能源,那如何利用呢?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电池。

    这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太阳能可以利用的地方还有很多。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我们长大后要致力于科学事业的发展。

    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太阳能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 6、 《永远学不尽的人生》(精选)

    《永远学不尽的人生》读后感这个暑假,我阅读了沈从文的自传《永远学不尽的人生》。这本自传正是沈从文在青岛大学教散文习作时写的,写这个作品时他是当成一个学习过程看待的,在三个星期后交了卷,得了好评。书中前一部分写了自己的学生生活,沈从文出生在边疆僻地小城,那里很偏僻,他在一个军人世家,家有兄弟姊妹九个。他从小贪玩,总爱逃学,不爱学习,钓鱼,划船,爬树等他都干过,但他和别人不同,也正是这样他有种种优秀作品。辛亥革命后,沈从文亲眼看了许多生生死死,“革命印象在我记忆中不能忘记的,却只是关于杀戮那几千无辜农民的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从小,沈从文就经历过革命了,后来就成为了军人。我印象最深的,正是他的童年生活,他经常逃学,去野外捉蟋蟀打架,他和小伙伴们一大天去逛,路上有很多野果,经常在外看许多人和事,我很喜欢她的那本“大书”,也很羡慕她每天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在乎学习,而我每天都有作业要写,还要担心考试与成绩,好想到沈从文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去玩一趟。沈从文每天都读很多书,被大小书本征服,喜欢看《新潮》《改造》,明白了“人活到社会里应当有许多事情可做,应当为现在的别人去设想,为未来的人类去设想,应当如何去思索生活,且应当如何为大多数人牺牲,为自己一点点理想受苦,不能随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了”。作为国家的一员,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国家做贡献。“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弄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学问。”沈从文已经感觉到世界上很多新鲜事物、新鲜东西,是他之后的独立、坚强、勇敢埋下伏笔。他小时候的经历让他有了结实的体魄。“可是我应当学什么?能够学什么?完全不知道。”这是人的一生思考的一个问题,而有些人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去学习,去奋斗,但是有些人是完全不知道的,去学什么?干什么?到头来什么都一事无成。“为了读过些新书,知识同权力相比,我愿意得到智慧,放下权利。”沈从文热爱读书,喜欢读书,沉迷读书,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不爱读书,沉迷于网络,只能浪费时间,浪费人生。“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沈从文想到另一个世界去,我们要勇于探索,不要目光短浅,要放眼长远,不要紧仅在一个小地方里,要多去外面的世界去感知生活,感知世界,多观察,多去探索,增长知识。进到一个永远无法毕业的学校,去学那课永远

  • 7、 关于毛泽东的读后感

    关于毛泽东的读后感(一)

    暑假期间,老师布置我们看一本好书。我看了一本《毛泽东》,我想:一定会有人问我:毛泽东人人都认识他,干嘛读者本书呢?其实,错了!这本书说了主席一生的故事。

    毛主席,字2020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属蛇,他母亲文其美心地善良,十分同情穷人。父亲毛顺生是富农,家里有16亩地。他1976年9月9日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他是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一生有三个妻子:杨开慧、贺子珍、江青。

    他小的时候非常爱看书,有一回,父亲叫他去挑水,共15担。他一下子就挑完了,坐在树下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父亲走了过来,对着毛泽东说:我白养你了吗?叫你去干活你又不去干,在这看起闲书来了。毛泽东连忙反驳:爹,我没有啊!你看,你叫我挑的15担水我都挑好了啊!3岁时,便有弟弟毛泽民,13岁便有弟弟毛泽覃。一次,弟弟毛泽覃骂共产党,便被毛泽东用鞭子抽他。

    他28岁时结婚,叫杨开慧。生了儿子:毛岸英、毛岸青。1930年11月14日,毛泽东妻子杨开慧在湖南长沙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0岁。毛岸英1950年11月下旬在朝鲜作战时被炸死后,毛泽东说了一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杨开慧牺牲后,他娶了第二个妻子,叫贺子珍。1984年4月19日17时17分逝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她死后,娶了第三个妻子,叫江青。1991年5月14日,在北京保外就医的江青在其住地自杀身亡。

    毛泽东一生很喜欢吸烟,一天大约要吸40支。所以,他说话一出力,就会咳嗽。他吃饭的时候还捧着书,绝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他能创造出这个世界,不只是因为他的才华,而且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的心。

    1976年9月9日晚12时10分,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于北京。终年83岁。

    法国前总理富尔曾这样评价他:他用简单的形式,表现生动而深刻的革命题材,是国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能够理解的。

    一代的伟人,就这样走了。他没有留下金钱,但是他留下的比金钱更可贵!那就是一代人的心啊!

    关于毛泽东的读后感(二)

    这是一本伟人的礼赞,记叙着他的传奇与精彩的革命之路。风风雨雨,自当磨砺是我对伟人最大的怀念。《毛泽东》一书讲诉了开国领袖毛泽东爷爷从出生到逝

  • 8、 毛泽东的故事读后感

    毛泽东的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在这个星期中,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毛泽东的故事》。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毛主席伟大的领袖风范,智慧超群,激励我们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带领战士们保卫祖国,保卫我们的国家。在红军长征中,我们的毛主席带领红军腾越五岭,险走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等,他在长征中与战士们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面对困难从不低头,不管环境怎样恶劣,长征怎样艰苦。爬雪山,过草地时吃不好,穿不暖,有时候一两天喝不上一口水,但是我们的毛主席与红军战士依然坚持,依然乐观。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始终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没有没有趟不过的河,没有翻不过的山,遇到困难又算什么。跌倒了,再站起来,只要有这种精神,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只要坚持不灰心,即使再困难的事也会成功。我们的毛主席与红军战士就是有了这种精神。做为现在新时代的年青人,应该传扬这种精神。

    红军战士和毛主席又是怎样拥有这种精神的呢?因为他们心中不灭的灯,指引他们向前迈进,向胜利迈进。

    长征能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伟大的胜利,不仅仅在于毛主席的聪明才智,还有红军战士门的友爱互助,在艰难面前,我们的红军战士手拉手,心连心共同面对困难,在饥饿面前,大家相互推让,舍己为人的精神更为高尚,更能显示红军团结互助的精神。表现了红军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长征中,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十分关爱士兵,对每个士兵平等对待,与红军战士同感共苦。长征虽然很苦,但战士们却很乐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过草地时无法宿营,许多地方搭个小棚子过夜,大家背靠背,肩靠肩,有说有笑唱者革命歌曲一直到天亮,像这种精神,在新的时代中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在读完《毛泽东的故事》后,我更加明白了作为现在的青年人,更应该为祖国做出贡献,应当在毛主席与红军战士的精神指引下,不断开拓进取,立志为人民建功立业,即使现在还未成年,但我们应该带着这种目标勇往直前。

    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会走得更好。

    《毛泽东的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宁静的夜晚,我取出刚买来的新书《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看着书名,我就被它吸引住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我只是从电视上认识了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几乎一口气把它给看完了。

  • 9、 毛泽东读后感

    毛泽东读后感范文一

    毛泽东,这个名字对中国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了!他创建了新中国;他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剥削得苦难历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我心中只是一位神圣的领袖,对于他的了解也仅有上述内容。可能这也是当代学生对于国家领袖的认识吧。可是当我读完传记后,我才发现毛主席是那样坚毅,那样豪放,那样睿智,我感受到了一个伟人的人格魅力。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身上集中了一个伟大民族和时代的精粹。这种境界,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因此可以说,这部传记是一部毛泽东的启示录。

    这部传记是美国人特里尔写的,他将毛泽东放在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历史起点上来客观地描述他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小山村里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当时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败落。毛泽东虽然出生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下,但他从小酷爱读书,整天背着一本《水浒传》。当毛泽东到了11岁的时候,他父亲逼着他耕地、抬粪便,可是毛泽东不甘罢休,在干完活之后躲在墙角里继续看书!毛泽东的父亲就曾经大骂他是懒而无用。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的农民眼中,田地是最重要的。不过,我也感觉到那时的毛泽东是一个极为叛逆的少年。生长在一个农民的家庭,不爱田地,却对知识那么渴望。少年时代的不断阅读,对毛泽东的文化知识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否则,在后来他也不会拥有那么多的称呼:伟大的无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杰出的诗人。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大本大源。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后,这一特质和思想源头得到了升华和充分的发展。他对问题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去解决,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书中对理论问题的叙述和分析,由于紧扣住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显得既深刻又生动,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形成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重要侧面集中反映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毛泽东使得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人在落后挨打150年后,在大陆击败了日本侵略者,在朝鲜通过三次战役击溃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美第8集团军司令在溃败中丧命,志

  • 10、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1700字:毛泽东诗词读后感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同志一生戎马的见证。诗词中包含了红色革命、红色精神以及红色经典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的完全体现。

    他,文学功底深、功力强、造诣高,成就斐然亦家喻户晓;他,徜徉于古典遨游于精华,融会贯通纵横捭阖却又相得益彰,旁征博引且能独树一帜,常语惊四座技压群芳;他,诗词方面颇多建树,《长征》、《娄山关。忆秦娥》、《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妙章佳句迭出,影响之广、成就之高、反响之强,犹如一颗巨璨星辰,鲜有人能遮其光辉。常人是难望其项背的,可与之媲美者,整个近现代寥寥鲜有。

    毛泽东诗词》字字掷地有声,初读拍案称奇,再读拍案叫绝,快读酣畅淋漓,细读大快朵颐,复读爱不释手,恍若余音绕梁久久不绝。远见,卓识;凌云壮志,脱颖惊人。湘江畔,橘子洲头,气宇轩昂极具胆略的毛泽东向天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振臂奋呼挥斥方遒,意气风发淋漓毕现,风神俊朗先声夺人力彰气显,如千帆争发百舸竞流,飞天搏击,神采飘扬跃然纸上。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语超凡,熊韬伟略,欲开天辟地扭转乾坤之神气立显。其力其刚,可见一斑。《娄山关。忆秦娥》起承转合跌宕层伏,场景磅礴气势浑宏,与溢于言表的万分欣喜乳融璧合。昂扬、英韧、豪迈,而今迈步从头越,万丈豪情直冲云天,西风猎猎、夕阳如雪、万马齐喑,浩宏之气栩栩生动,引人入胜真若身临其境。《沁园春。雪》则喻示着他已登临一全新高度。雪、冰、长城、大河寥寥数笔便将北国恢宏之冬景勾勒无遗。不可沽名学霸王,他告诫每一个人切忌冲昏了头脑。视察武汉畅游长江,在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里词人吟道: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纵巨澜狂风亦泰然自若,何等从容!长江大桥正如火如荼兴建,作者早已联想到天堑变通途的通达捷畅。而当时千里外的三峡还纯属蓝图上的构想,作者却放飞想象插上时空翅膀去捕捉高峡出平湖的俊秀隽美、去想往当惊世界殊的壮观!

    学伟人之诗,滋养浩然正气,塑造非凡人格,陶冶完美情操!毛泽东是中国现代文学诗词创作的杰出代表,因为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和他辉煌的政治成就,使得人们没有更多的关注和评价他的文学成就。毛泽东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就是说,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正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

  • 2023-01-20

  • 2023-04-25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10-11

  • 2023-03-02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09-23

  • 2023-01-30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23

  • 2023-01-09

  • 2023-01-23

  • 2022-12-26

  • 2019-09-21

  • 2019-09-25

  • 2021-04-18

  • 2019-09-25

  • 2019-10-09

  • 2023-05-21

  • 2019-10-29

  • 2023-03-13

  • 2019-09-25

  • 2019-10-22

  • 2022-12-3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3

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2024说不尽的毛泽东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