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 > 地图 > 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2024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
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相关栏目
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热门栏目
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推荐
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

(共 5711 篇)

  • 1、 读《世界历史有一套》有感

    读《世界历史有一套》有感

    熊 威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总是独具魅力,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的百科释义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最近在看一套书,讲世界历史的,比较有趣生动,作者是杨白劳,一个莫名辛苦的名字,这套历史书,已经有六本分册了,分别是《闻香法兰西》、《老大的英帝国》、《罗马帝国睡着了》、《德意志是铁打的》、《最冷和最热的俄罗斯》、《后发先至的美利坚》,每一本书的名字都是准确概括了国家的特点。

    看罗马帝国的历史,不得不感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真的太坚固了,抵御了冷兵器时代的大大小小的进攻,守护着拜占庭帝国里最后的罗马人,但还是抵制不了凶残的土耳其人,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罗马人的不思进取,内部已然腐朽,国之不国,土耳其人只是压倒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罗马人是自己将罗马帝国的往日荣光付之一炬的。

    看俄罗斯的历史,俄罗斯从一个小小的东欧公国,变成横亘亚欧大陆的世界第一大国,不得不说,蒙古人帮了俄罗斯一个大忙,蒙古人将俄罗斯的强劲对手一一打散,随后俄罗斯异军突起,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开始了几百年的扩张,俄罗斯作为一个内地小国,对海洋的渴望,促使其不断向西欧和东亚扩张,往西扩张到波罗的海,往东扩张到中国,让中国失去了东边的入海口海参崴,导致了现在中国海洋局势处处被动。

    看英国历史,感慨日不落帝国的强大,工业文明始于英国,英国统治了海洋,1840年把沉睡的狮子打醒只是英国掠夺的一步,满世界的掠夺,造就了强大的英国,但是苛捐杂税却毁了英国,先后失去了美国、澳洲等一系列重要殖民地,人头税、印花税、各种名目的税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英国内部开始分裂,殖民地人民更是揭竿而起,等待英国的只能是从日不落帝国变成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历史,可以认清自己和提高自己,历史给了人类很多经验,任何国家的崛起与覆灭,都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但是可以知道和平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平等是国家持续的基础,仁政则是国家幸福的不二法门。

    【图书简介】

    在西方崛起的历史中,美国作为一个小字辈儿的后起之秀,何以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执西方乃至世界牛耳的呢?这个后来居上的穷小子的成功,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还是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的幸运,或是占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先机,抑或是其社会特有的纠偏机制?

    要了解一个国

  • 2、 《一套礼服》读后感

    《一套礼服》读后感

    一提到周总理,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之一。正因为如此,大家很难想象出,周总理的生活是那样的俭朴。在《大地的儿此文来源于网络》一书中,《一套礼服》一文记叙了周总理的一个生活片断。我读了以后,情不自禁地喊出:“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大地的好儿此文来源于网络,我们的好伯伯!”周伯伯无论是接待外宾,还是在办公室工作,总是穿着一套中山装,那套衣服还不知补了多少回。外宾们见了感到很惊讶,深深为这位高级领导人俭朴的生活和崇高精神所感动。全国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更难以形容。读完这篇短文,我又激动又难过。周伯伯——一个11亿人口的国家总理,生活上是那样艰苦朴素,而我自己呢?以前,我总想着身上要穿漂亮的衣服,头上要扎美丽的蝴蝶结,有时还缠着妈妈要买这买那。有一次,我穿的裤此文来源于网络膝盖上磨出一个小洞,妈妈补了补丁让我穿,我很不高兴,看到那个补丁就觉得讨厌。晚上睡觉时,我就偷偷地用手指把裤此文来源于网络上的小洞抠大一点,好让妈妈补不成,给我做新的。但裤此文来源于网络很结实,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撕开一点点,后来我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妈妈叫我起床,发现我的手指头在裤洞里,一下此文来源于网络就明白了。她当时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我还感到委屈哩。读了《一套礼服》后,一想到这事,我就感到惭愧。 勤俭节约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是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周伯伯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果我们思想上不要求进步,只追求生活上的享受,就会让坏思想腐蚀我们幼小的心灵。我决心向周伯伯学习,做勤俭节约的好孩此文来源于网络。

  • 3、 世界历史读后感

    篇一:《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读《世界文明史》产生的几点思考和涟漪

    五一期间选读了威尔·杜兰的著作《世界文明史》的部分章节,我不禁由衷地钦佩杜兰博士的对工作细致的精神与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觉得该书文字通顺流畅、言简意赅;内容明晓流畅、栩栩如生,资料翔实、细致;评价客观;读起来觉得通俗易懂,毫无疲倦之感,真不愧为史学界的一大力作。

    我拜读了这部著作“东方的遗产”、“凯撒与基督”、“卢梭与大革命”这些篇章的部分内容,这弥补了我在历史上的许多不足,实在使我感触良多,几乎读过每一章都有许多感想,激发起思维上的涟漪,无奈时间有限,加上自身认识和手头其他相关资料有限,我也不敢在老师面前造次,于是十分功利地选了关于对“中国与远东”中部分章节的读后感作为此次作业。

    哲学家的时代

    (一)关于诸子百家的缘起

    威尔·杜兰评价东周时期的社会动乱时说到“在四分五裂,异常混乱的情形下,中国的精神生活表现出了蓬勃的活力,困扰了历史家的通则。因为在这失秩的时代里,树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及艺术等的基础;建立了新生活,即经济组织和规定而获致新的安定;以及产生了新文化,这种文化尚未将传统的暴虐与帝国政府溶解于一炉,但却为中国精神史中最富创造性的时期的社会架构。”([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p453, 东方出版社,1998年)在

    威尔·杜兰博士看来春秋战国时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动乱,然而恰恰正是这个动乱的社会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发展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似乎有违历史通则。这不禁让我对其产生了些许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诸子百家的兴起无疑是社会文化多元性的表象。然而缘何东周时期的社会动荡会成就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呢?最早对“诸子百家”的缘起作出解释的是西汉史学家和文化大家刘向,后来经其子刘歆的继承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说: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前,吏与师不分。换句话说,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便负责把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传下去。这些官吏和贵族诸侯一样是世袭的。按照这个理论,当后来周朝皇室失去权力时,官吏们也失去了原来的优裕地位,而散落民间,他们便以私人身份招收学生,传授他们知识。这时,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成为“师”。就在教师与官吏分化的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28,新世界出版社,20

  • 4、 世界历史读后感2000

    世界历史读后感2000范文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们在对比1500年以前的历史特别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是否有点夸大了呢?

    二、《全球通史》对中国的介绍始于商朝,把商朝当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朝来展开中国历史,这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不一样的。目前史学界尤其是外

  • 5、 小学五年级作文:《作文有一套》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作文有一套》,他对我的作文水平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通过《作文有一套》我了解了作文,就是从简单的写话到目标仿写,从表象的描摹到缜密的构思,从生活口语表白到艺术精确表述写作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智慧。

    《作文有一套》对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习作类型均有深入浅的讲解,并根据我们实际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整理的资料、典型的范例,模仿性强,实用性强,利于我们较快掌握基础的写作技法。

    读了《作文有一套》以后,我知道了一篇好的作文,应该达到的要求很多:取材新颖、层次清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中心鲜明、语言流畅表达准确等等等等,然而,一篇好的作文最应当强调的是真实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真实的体会,真实的情。正如南朝的《文心雕龙》中说:为情而造文。我们写任何一篇作文都要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生活小事中出发,从切身所见所感中出发,留心观察与体会,坚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值得一写的情感体验,也就不会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困惑。写作时有了真情实感,就会做到言之有物,否则,无论堆砌多少丽词佳句,行文多少洋洋洒洒,也只是金玉其外,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我希望大家也去看一下这本书,从这本书中去汲取写作的养分,掌握有效的习作方法,品味快乐的习作过程,学会从生活中感受快乐,让我们一起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吧!

  • 6、 世界历史读后感700字集锦

    阅读过后我们的脑海中会不由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想,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优秀的读后感可以写出自己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他人或感染他人。如何去写一篇特别的作品读后感呢?栏目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世界历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世界历史读后感 篇1

    《世界历史》读后感800字!

    我最近看了《世界历史》书,了解了:古罗马,古希腊,古巴比伦,法兰西,英国,德意志,意大利,美利坚,古埃及,古印度朝鲜,日本等国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科学文化,文学绘画的成就。让我受益无穷,了解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他们的艺术魅力与风采,古代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还有1848年的欧洲革命,美国内战,俄国的改革等近代历史。

    许多年没有看《世界历史》书,上高一时,我学习了世界历史,都忘记了。今日又重新端起了世界历史来阅读,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文化的发展,相比之下,各有所长。中国封建社会太保守,太封闭了,没有及时与各国相互学习科学文化技术,共同进步。

    所以近几百年来落后于世界大国,所以会被外国侵略。因近300年来的英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推动了欧洲世界各大国的科学发展,比中国的工业技术,武器先进。中国还在老地方发展缓慢,科学技术落后与英国法哥俄国,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大国,所以就会被挨打。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火烧圆明园,杀人放火,抢劫金银财宝,迫使清朝割地赔款的政治局面,使人民民不聊生,后被孙中山等人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国民政府。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八路军经过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建立了新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成为超级大国。科学技术落后就会被挨打,这是历史教训。

    学习《中国历史》,我认识到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一定要女儿多学习文化,不要像我一样半途而废,不思过取,变为庸人,希望她比我强,实现我今生的愿望一一考取大学,做一个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不知各位朋友同意我的看法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八年过去了。今我的女儿读完了英文系大学,毕业都两年多了。我也老了,青丝染白霜,每天坐在家里带小侄孙,照顾七十九岁老母,平淡度光阴。空闲时出去散散步,休验生活们艰辛,站在绿树下看风景,看日落和天上的繁星,和邻友们从我这里漫步而过,在公众号上制作文章,娱乐自己,走过人生

  • 7、 《说给儿童的世界历史》读后感500字

    一直希望多孩子普及一些关于历史的知识,世界的,中国的,让孩子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个大概的认知。

    奈何对历史不感兴趣并且没有解读方法的我,照本宣科给孩子念,没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听。可愁坏了我。

    谁曾想,还有专门为孩子解说的历史书。可真是我的福音呀~

    这本书讲述了世界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历史人物,麦哲伦,马丁路德,伊丽莎白一世,等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该书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地球是圆的,又是谁被称为不结婚的女人~

    小朋友要问了,这些跟我都有什么关系?他们个人的事情和我们是没关系,可是,没了这么些人,我们何来环游世界之说?因为地球是圆的,我们才能围着地球转一圈呀~这种敢于尝试不怕危险的精神是不是我们值得学习呢?

    当然,也不是提倡每个人都要单身过一辈子,你只要记得,在其位谋其职,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全力去做好,就对了。

    讲历史就像讲故事一样,何愁孩子不去学不去听呢?

    开篇的人物介绍,结尾的世界历史年代表,让孩子有更整体全面的把握~

    这就是《说给儿童的世界历史》,怎么样?还不错吧?赶快带孩子一起品味历史,感受不一样的现代生活吧~

  • 8、 读《世界历史未解之谜》有感800字

  • 9、 世界历史读后感六年级作文

    “书是精神的巢穴,是生命的禅床”,这是余秋雨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内心的写照。书是拉近了时间的省略号、是缩短了地域的逗号、还是那一段又一段的分号,总之,书将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鸟瞰古今中外,仔细研究历史的价值,你会发现,不同的人看历史的角度是不同的,较肤浅的人会认为历史只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稍微知识渊博的人会认为历史是一本“四库全书”;而我却认为历史是一瓶香槟,一颗五彩的芝士,是我的良师益友。贯穿历史的时空,意大利的政治风暴让我明白了政坛的残酷;中东的战火教我明白了这个利益纷争的世界;“巴巴罗沙”德军的闪电战更让我牢牢记住了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是的,历史是前辈留给我们的照妖镜,是前辈给我们检讨书。你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皇帝们哪个不是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才成功的。像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有汉武大帝等等。而相反,像纣王那些一意孤行的暴君,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千古讨骂。所以,我们在读历史的同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关注其中的情节,而是要仔细地琢磨一个事件、一个朝代兴亡的原因和规律。避免历史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

    在所读的众多中,请允许我摘抄一幅我情有独钟的片段。这幅片段的名字叫《犹太王国的劫难》。话说爱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圹张的脚步踏上了以色列国土,他们占领了撒马利亚城,以色列遭到了第一次灭国。公元前583年,尼布甲尼二世大军再次将耶路撒冷团团围住,犹太人的抵抗并没有起到作用,三年后,犹太民族惨遭第二次灭国,巴比伦军队血洗了耶路撒冷,并且还将全部战俘一同运回国去,着就是有名的“巴比伦之囚”。虽然这样,几经磨难的犹太民族并没有失去信心,在一批又一批的犹太人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实现了复国之梦。这个看起来是简短的,但是他给我的启示却是宛如那一江春水一样,留之不尽。每当我心情低落或是想放弃时候,我总是会暗示我自己,不要放弃,犹太民族那么艰难的处境都能走出来,我这点处境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在读完这个后,我始终保持一种乐观上进的心态。

    历史,古文明的殿堂;历史,天涯海角的回音。让我们品读历史,研究历史,欣赏历史吧!

    二〇〇二年一月一日

  • 10、 央视一套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

    8月25日起,8集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在央视一套播出,昨晚播出了最后一集《正义必胜》,着重讲述了中国人民对日最后一战——高邮战役受降过程,时长达6分钟。昨天,记者采访了该纪录片主撰稿人、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李继峰。

    1

    《东方主战场》

    一部光影版中国抗战史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因此创作基调要积极向上,主题鲜明突出,要通过对历史准确生动的解读,有机地将现实与历史勾连起来、将微观与宏观巧妙结合起来,努力展现出作品史诗般的气度。

    “作为一个纪录片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记录、解读和反思这段历史。”李继峰说。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任务。在14年的抗战历程中,有无数的战斗、故事、人物、情感,《东方主战场》必须在8集的篇幅里,将其中最具有历史价值以及最鲜活生动的内容全景式地呈现给观众,让所有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在14年的抗争中所承受的巨大灾难和无比坚韧的勇气,同时还要通过史实,分析和解读中国战场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创作者对这段历史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晰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求他们具备一种成熟的历史观点和独特的视界。对于任何一个纪录片人而言,这副担子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

    该片是中宣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一共8集,《东方主战场》是一部光影版的中国抗战史。

    2

    高邮受降

    日军唯一向新四军投降仪式

    1943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开罗会议,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自1943年夏秋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向日军发起了持续不断的局部反攻,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苏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为加速日本法西斯的彻底灭亡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日本投降后,在东京和南京等地,对日本法西斯罪行进行了审判。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国际新秩序。

    李继峰告诉记者,受降作为最后一集,通过三个受降仪式,展示了最后胜利成果。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日军是在向盟军投降;在中国战区,日军分别是在芷江洽降和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受降,唯独缺少了向敌后战场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军队受降的仪式和典礼。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2

  • 2019-11-11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6

  • 2019-09-19

  • 2021-07-23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09-20

  • 2023-03-13

  • 2019-10-09

  • 2019-09-23

  • 2023-01-30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12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21-07-23

  • 2021-09-13

  • 2019-09-28

  • 2023-06-08

  • 2019-09-3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21-09-07

  • 2021-09-0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1-04

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2024世界历史有一套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