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2024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范文
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推荐
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

(共 798 篇)

  • 1、 “舌战群儒”读后感

    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前往江东,为说服孙权抗曹而舌战群儒的故事情节,让人们津津乐道。从现代的角度看来,舌战群儒涉及到辩论的智慧与技巧。

    如何在与别人进行一场辩论时占据优势呢?舌战群儒的小说故事中给出了几个关键点。首先是将对方先捧后摔,欲抑先扬。列举事实证据,暗示对方能力不行。比如,群儒中的张昭一上场,就先用三顾茅庐前的自比管乐、如鱼得水等事实将诸葛亮抬高,再列举诸葛亮跟了刘备后的种种败绩,诸葛亮你不是承认自己挺厉害的吗,为什么跟刘备后地盘反而变小了呢?如果张昭碰上的是普通人,这先捧后摔一招肯定让对方哑口无言。但他遇到的是诸葛亮,巧妙的是诸葛亮运用了以下几个辩论智慧点化解难题。

    张昭列举的事实俱在,诸葛亮只能强调自我境界:道德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战略上别有良图。人在江湖混,无非靠两点:人格与能力。中国人在传统上作文崇尚人格魅力,把个人的道德境界看得比能力还重要。再来,诸葛亮用更多种种有利于自己的事实,比如说自己客观条件差、照顾百姓等等,但就是在这么差的条件下取得了各种胜利。最后搬出名将韩信也曾如此不堪,古人即使这样能成就大业。我诸葛亮至少做了些实在事,而你张昭却只会纸上谈兵。

    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步儒直接点出诸葛亮就是来忽悠江东免费抗曹的。但步儒用错了典故,苏秦张仪在历史上算是正面人物,想要黑诸葛亮还用错了人物。所以诸葛亮抓住他这个错误直接攻击完胜,而绕过是不是来忽悠的问题。

    总而言之,舌战群儒中涉及几个关键的辩论要点。第一,先捧后摔,让对方顺着你立的杆子往上爬。第二,比不过能力事实就比道德境界。第三,能力与人格都不过的话,就跟优秀的古人比抬高自己。第四,最后一招,对方言辞错误可以以此开辟新的辩论点,或是直接绕过问题忽悠对方。

  • 2、 诸葛亮舌战群儒读后感

    诸葛亮舌战群儒读后感(一)

    我又一次沉浸在了《三国演义》之中。这是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谋略之书,而其中几个情节更为经典,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就如《诸葛亮舌战群儒》。

    那是公元208年,刘备兵败新野,诸葛亮前往东吴商议联合抗曹之计。我仿佛走进了书中,和诸葛亮一起来到宫殿内,眼前是一群主张联曹、满怀敌意的东吴谋士,我不禁暗暗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想看看他到底如何应对。忽然,一名谋士出言刁难诸葛亮,只见诸葛亮镇定自若,说了一番绵里藏针的话语,巧妙地化解了尴尬。我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更加好奇接下来他的精彩表现。果然,一个又一个谋士败在了诸葛亮嘴下,皆说不出话来。我完全入了迷,竟拍手叫好。诸葛亮终于靠自己的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说服孙权、使孙权决定攻打曹操。

    好一个才智超人、忠君爱国的诸葛亮!他在众多谋士之前还能十分冷静已经是很令人钦佩的,但他还能用得体的语言绝地反击,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难道那不是凭借着他的智慧吗?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忠君爱国也让我为之感动,这不仅在诸葛亮的言语能体现出来,在他那一笑一行中也让我清楚地感觉到。诸葛亮真不愧是智绝!

    这本名着中,我再次感受到智慧的重要。是它帮助诸葛亮成功地说服孙权抗曹;是它让曹操一点一点被挫败;是它让刘备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完成兴国大业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智慧,才能完成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拥有智慧,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生;只有成为智慧的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变得更加大胆与自信,登上成功的顶峰。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实力,只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智慧,灵活运用,跨出人生中的一大步,一定就是个智慧之人。

    诸葛亮舌战群儒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计策叫激将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激将法是诸葛亮对孙权使用的计谋,目的是让孙权和诸葛亮联合起来打曹操,才能让天下从此太平、国泰民安。孙权起初不愿意和刘备联合,诸葛亮用夸张的手法对孙权说:曹操有一百多万人,兵多将广,你一个人跟他打,等于拿鸡蛋碰石头;何况曹操粮草充足。您不如听张绍的话,投降曹操。孙权听了这句话就很生气,最后决心跟着刘备携手共进,共同攻打曹操,决一死战,曹操的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激将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和学习上,老师和家长就常用这个方法。例如期末考试,我算计算题时非常粗心,于

  • 3、 舌战群儒读后感

    舌战群儒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计策叫激将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激将法是诸葛亮对孙权使用的计谋,目的是让孙权和诸葛亮联合起来打曹操,才能让天下从此太平、国泰民安。孙权起初不愿意和刘备联合,诸葛亮用夸张的手法对孙权说:曹操有一百多万人,兵多将广,你一个人跟他打,等于拿鸡蛋碰石头;何况曹操粮草充足。您不如听张绍的话,投降曹操。孙权听了这句话就很生气,最后决心跟着刘备携手共进,共同攻打曹操,决一死战,曹操的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激将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和学习上,老师和家长就常用这个方法。例如期末考试,我算计算题时非常粗心,于是我妈妈就说:要是你期末考试计算题错了很多,那你每天就做100道题。考完之后,我发现我计算题只错了一点点。我现在才发现,我妈妈用的是激将法。诸葛亮真是有勇有谋,在那个时候就懂得利用人的心理,使用激将法。

    舌战群儒读后感(二)

    《舌战群儒》主要写了孔明为了劝说孙权联合抗曹,与东吴诸臣舌战之事,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说明其中的道理,同时通过东吴群臣的反应来侧面描写孔明的机智。

    大战过后,曹军乘胜进逼东吴。是战是降,令孙权左右为难。此时刘备一行人投奔江夏,孙权命鲁肃去向刘备探听曹军虚实,鲁肃见了孔明,力劝孔明联合抗曹,正中孔明下怀。于是,孔明随鲁肃返回,去见孙权。此时东吴上下,都因曹兵进逼而惊慌失措,文官们都劝孙权投降,而武将们则力主抗曹。一群谋士见孔明来到东吴,料想是来游说孙权抗曹。于是众人故意为难孔明,想让他答不上来而放弃。可是他们的每一句刁难的话,孔明都对答如流,如张昭问孔明为什么言行不一,不断地躲避曹兵,孔明却借物喻人,用大鹏日行万里来喻人,又用治病吃药来比喻当时战略格局。而应对虞翻拿刘备的失败为难孔明,孔明用围魏救赵之计,驳回了他的问题,同时让他张口结舌,哑口无言。接着孔明又驳回了步骘的问话。薛综侮辱刘备,被孔明厉声遏住,路绩的问话被孔明以嘲笑的语气说得语塞。最后是严畯和程德枢的问话,也被孔明一一破解。就这样,面对诸儒的诘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org)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对张昭,由于他是东吴重臣,第一谋士,诸葛亮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娓娓道来,严密防守之后大举进攻,使张昭无一言可对。而对以下诸儒则多以简洁明快的对答

  • 4、 读《诸葛亮舌战群儒》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计策叫“激将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激将法”是诸葛亮对孙权使用的计谋,目的是让孙权和诸葛亮联合起来打曹操,才能让天下从此太平、国泰民安。孙权起初不愿意和刘备联合,诸葛亮用夸张的手法对孙权说:“曹操有一百多万人,兵多将广,你一个人跟他打,等于拿鸡蛋碰石头;何况曹操粮草充足。您不如听张绍的话,投降曹操。”孙权听了这句话就很生气,最后决心跟着刘备携手共进,共同攻打曹操,决一死战,曹操的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激将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和学习上,老师和家长就常用这个方法。例如期末考试,我算计算题时非常粗心,于是我妈妈就说:“要是你期末考试计算题错了很多,那你每天就做100道题。”考完之后,我发现我计算题只错了一点点。我现在才发现,我妈妈用的是“激将法。诸葛亮真是有勇有谋,在那个时候就懂得利用人的心理,使用“激将法”。

  • 5、 《愤怒的象群》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暑假,我们全家去西双版纳度假。在机场,妈妈给我买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愤怒的象群》一书。这本书,没有多厚,可是等我一口气读完以后,我的心却变得沉甸甸的,几乎快托不动这本书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名叫岩温扁的青年因为心存歹念,残杀了一头健壮的大公象,拔掉了象牙,然后埋葬了它。这一切引起了象群的愤怒,它们来到村寨里要索讨杀象的凶手!村长立刻明白了它们的来意,他马上派人抓住了岩温扁,并把他交给象群处置,象群终于散开了。第二天,人们在死象身旁发现多了一具尸体,是那个村民——他的头被大象踩扁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平日里温顺的大象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血腥的行为?它们为一头已经死去的同伴,明知有丧命的可能,但是它们依然毫不畏惧,毅然向村寨进发,象群们一步一步走上村寨的制高点,粉红色的大嘴里发出一声比一声响亮的吼叫,两只象眼里小溪似的淌着两股泪水,不断地摇晃那对长短不齐的象牙,向村民示威,显得异常悲愤。我问妈妈:“大象真有这么可怕吗?我们这次去的西双版纳可是亚洲象唯一的栖息地呀!现在我都有点不敢去了。”妈妈安慰我说:“不会的,大象是通灵性的,除非是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它们主动袭击人类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陷入沉思中:是啊,在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不可能单独生存,人和动物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贪婪,盲目开发,已经对这个地球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许多野生动物因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而遭受灭顶之灾。为了获取象牙、犀角、虎皮、熊胆等,人们大肆捕杀它们。在动物世界,大象才是当之无愧的“百兽之王”,无论是老虎还是狮子,都不敢对大象存有非分之想;除了自然的衰老与死亡,大象没有敌人。 然而,象牙交易的盛行,使得偷猎者将目光对准了大象,面对偷猎者的刀枪,再威猛的大象也无能为力。就这样,从非洲到亚洲,一头头大象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它们宝贵的牙齿,自然就成了偷猎者的囊中之物。

    玛雅预言里有句话:人类属于地球,地球不属于人类。由于人类的贪婪,已经给地球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给许多动物们造成了灭顶之灾。我觉得现在补救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就像我们这次去度假的西双版纳,大象和我们人类就非常和谐地相处在一起。

    我们人类只有保护了动物,

  • 6、 《最后的藏羚群》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最令人感动的《最后的藏羚群》,在这个寒假的中后期,我读完了这本书,在这个“最”里,到底隐藏着多少感情与道理呢?

    这是一部中篇纪实小说,这本书记录了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是的所作所为。

    第一篇《猎獾》,在这篇文章里,讲述了一只猎犬从小到大的部分经历。小时候,这只狗经常以它那强大的勇气去与那三只牧羊犬斗争,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只狗慢慢成熟了起来。当狗主人喂羊喝水时,原本毫无秩序的一片竟然被这只狗排列的井井有条,而那三只牧羊犬也被感染,开始尽心地“管理”那些羊。看来这就是精神的传递吧!后来,这只狗已经完全成熟了,它成长成了一只勇猛的猎犬,它在主人扎布的带领下,进入了獾洞,它勇敢地钻进洞里,与那些经常来牧场捣乱偷吃羊的獾殊死拼搏,最后取得了成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管碰到任何困难都不能畏惧、不能退缩,要有勇有谋,去努力拼搏。

    这本书里的其他文章也很令我感动、赞叹。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最后的藏羚群》这篇文章了,这篇文章一是讲述了弱肉强食的世界,二是讲述了人类的贪婪。

    在文中,藏羚群需要迁徙,小藏羚羊可里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危险便降临了。可里费劲地站了起来,就进行了它的迁徙与逃亡。此时此刻,可里的背后正有着那些危险。羊群后面的三只黑狼,正耐心等待着这一只只落后的老羊和小羊,当一只羊被抓走咬死后,危险也还未停下,这就是自然界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

    人类,人类,人类!当藏羚群好不容易安全停驻时,只见前面的凹坑里,是一群被剥了皮的死羊。突然,有一群人驾驶者越野车,拿着枪,随便射向这些羊群来。哎,那些猎杀者啊,你们只顾一己私利,不顾这些生命,如果有人要射杀你们的亲人朋友,你们还会这么高兴吗?希望你们不再猎杀,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最后,我希望所有人都不再滥杀贩卖珍稀动物,给地球一片和平,还动物一份安宁,一个家......

    【第2篇】

    过年前,我读了《最后的藏羚羊》这本书,知道了藏羚羊是一种生活在我国可可西里草原的珍稀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一只名叫可里的藏羚羊的所见所闻,告诉人们它们悲惨的命运。

    在可里降生不久,就惊恐地目睹了它的同胞被恶狼活生生吞掉的情景。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简单,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然而,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可里越来越懂得,狼固然是它们不共戴天之敌人,而真正让它们遭到灭顶之灾的却是具有高智商、主宰世界的人类

  • 7、 愤怒的象群读后感600字

    读《愤怒的象群》有感

    大象是最聪明气的动物,也是有情有义的动物,但是,大象也会有愤怒的时候。当他们受到了人类无端的伤害,它们就会团结一心,向人类讨要正义,直至将罪魁祸首惩罚。读完《愤怒的象群》,我深深的被震撼。

    沈石溪这作品讲述了关于大象、熊、牛、蛇等多种动物的传奇故事,并通过这些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的动物故事,揭示了动物们丰富的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动物的尊重。

    我印象最深的是猎手召鲂琅养的猎蟒“金丝缠”为了救自己的主人,不顾生命与野牛搏斗。后来,“金丝缠”成功将野牛制服。几天后,猎人驾着马车到镇上拉种子,“金丝缠”早已料到主人路上将遇难,于是大闹一场,主人却不解,反把它关进竹笼。它仍不罢休,在竹笼里拼命挣扎。后来,主人果然遇难了,它的主人驾驶到陡坡时,连人带车地掉入了流沙河。尸体打捞出来了,安上了墓。猎人放出“金丝缠”。“金丝缠”那时已经奄奄一息,它浑身是伤,几乎变成了一条血蛇,力气也已耗尽。它一扭一扭的直奔坟山,找到主人的墓,紧紧缠在墓碑上,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

    原来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着丰富的感情。懂得什么是悲伤,什么是快乐;懂得什么是美好,什么是罪恶;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

    面对生活,又有多少个人考虑过动物的感受。我们人类常常无视他们的情感和内心,把他们当成禽兽畜生。实际上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内存善良和正义。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养了一条狗,他叮嘱狗要看好孩子们。出门回来后,他看到狗和孩子全身沾满了鲜血,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了,他以为狗对孩子起了歹心。大怒之下,拿起菜刀,将狗的头砍了下来。随后,他发现桌子底下有,一只狼奄奄一息了,顿时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怪自己太鲁莽,晶莹的泪珠从眼中流出……

    这本书让我明白:动物是人类最真诚的伙伴。它们可以为人类做任何事情,甚至付出生命。在你无助时帮助你,在你快乐的时候与你一起分享快乐。

  • 8、 读《舒克舌战贝塔》有感300字

    这本书是中国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的两只老鼠舌战人类的故事。他们共舌战28次,舒克胜15次,贝塔胜13次。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倒要看看这两只老鼠的看法,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

    这里面舌战的内容广泛,且每局皆精彩,每局双方都用古今中外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由百万读者投票。

    我最赞成第2次pk中舒克的观点,他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往纸上写字的人是家长和老师。如果教育的不好,那么只会往纸上添污点;如果教育的好,那么白纸就会变得五彩缤纷”。怎么样,精彩吧!

    这本书后几页是郑渊洁的名言,其中我最欣赏的两句是

    “一个好老师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一个差老师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

    “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在于井口的直径不同”。尤其是井底之蛙之说,让我受益良多,我将努力学习,拓展自己的井口。

    我建议大家这本书。

  • 9、 天空飞过一群鱼读后感600字

    天空飞过一群鱼读后感600字(一)

    我喜欢有雾的早晨,还有下一毛一毛一雨的早晨。虽然不能与作者一样跑到田埂上去,但是能够仰望灰蒙蒙的天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仰望多愁的天空,有时会掉几滴大大的如同黄豆大小的晶莹泪珠。虽然不能使心情愉快,也不能看到一群长着翅膀会飞的五彩缤纷如同儿童节气球在天上瓢的鱼,但是在作者笔下,我看到:一个天真,有奇妙幻想的孩子。他认为当下一毛一毛一小雨的早晨和有雾的早晨,都会有一群鱼儿从天空中飞过。而贪婪的野猫却想接住其上一条翅膀没长好的鱼儿,这是大自然的食物链。作者借用鱼儿想去另一个干净的水池洗澡,而期盼自己能长出像鸟儿一样的翅膀用来飞翔,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对,保护环境能促进人们的健康。环境固然重要,但生存在水中的鱼儿怎么地努力生长翅膀飞起来呢?难道天空比水更干净吗?难道作者不知道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它们只能在水中呼吸?难道作者不知道对于刚长出翅膀的鱼儿,飞来飞去是一种困难吗?难道,这就是想像,想像天地无穷大。

    也许人类对环境的保护真的是刻不容缓了,保持绿色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最严峻的问题了,要想鱼儿有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我想首先得保护水资源,水源受污染对人类危害的事例举不胜举,日本的骨痛病就属于金属污染水源所产生的重金属中毒。而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如果一直面临污染,那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地球上流下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我们的眼泪。

    希望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把城市的环境建设的越来越好,让鱼儿有一个自一由呼吸的空间。不再期盼着去天空飞翔。

    天空飞过一群鱼读后感600字(二)

    这本书有个特别的名字--天空飞过一群鱼。鱼是在水中游的,怎么会飞呢?我又想象着,在一个广袤的蓝蓝的天空中,长着小翅膀的鱼儿在自一由自在地飞翔。怀着好奇心,我打开书本,细细品读起来。

    【天空飞过一群鱼】是作家方卫平评选的,一共有十几个篇章,都极富教育意义。这本书中幽默的文章比较多,其中,我最喜欢冰波幽默童话中的【凡尔医生出诊记】与张彦的游戏喜剧【笔直走,转弯狗】这两篇。

    【凡尔医生出诊记】中的凡尔是一位伟大的医生,从头到脚的病炯能手到病除,连蚯蚓的骨折,青蛙的牙痛和海带的胃溃疡也不在话下。一天,他被国王秘密地召去了,还要他治一种他从来没有治过的病,那就是打呼噜。原来,国王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会发出一种可怕的猪叫,时而高时而低,听起来又凄厉有悲惨,像猪被杀时发出的惨叫。凡尔医生

  • 10、 愤怒的象群读后感600字3篇

    读后感导读:《愤怒的象群》象群是如此有情有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心灵被震撼了!请勿捕杀,停止战争,热爱和平。以下是由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读《愤怒的象群》有感,欢迎阅读参考。

    【愤怒的象群读后感1】

    《愤怒的小孩》 读后感 如今,许多父母由于工作过于繁忙,因此常常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

    最近,我就看了一部关于父母长期不关心小孩而引发的离家出走的电影。

    有一个小孩叫孙小傲,他的爸爸妈妈常年在莫斯科工作,所以小傲每天和爷 爷住在一起,爷爷话很少,一天只说六个字起床,吃饭,睡觉小傲的生日快 到了, 原来答应回来陪他的爸爸却寄来了一个包裹和一段录像,录像中的爸爸说 他今年又不能回来陪小傲过生日了,小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在路上他遇到一 个被亲生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而卖给犯罪集团的女孩兰兰,兰兰刚从坏人手 里跑出来, 他们一路逃跑可是坏人总是又一次的找到他们,小傲一想便知道了兰 兰脚上的鞋被装了追踪器,就让兰兰把鞋扔掉再换上他的鞋,脱离了坏人之手, 小傲打算帮助兰兰完成愿望回家,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再一次的遇到了坏人,不 过警察来得及时,把三个奇葩犯人一网打尽,最终兰兰也成为了小傲家的一 员。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作为家长的大人不应该由于工作忙而因此忘记关心 孩子的感受,在忙也应该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谈谈心、说说在学校里发生的事, 及时了解自家孩子的情况, 不至于在孩子干出傻事后才后悔莫及。

    做为家长的大 人们是不容易,每天辛苦赚钱还要听孩子的抱怨,可是难道连 5 分钟 10 分钟也 没有嘛? 不过小孩们也要体谅父母,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使我们快乐的成长,这如 果没有他们在外一年又一年, 一天又一天的辛苦工作,我们会如此幸福吗?可能 父母也渴望与我们交流,可惜他们实在没有时间,也许当他们回来时,我们早已 进入了梦乡, 也许当他们去上班时我们还睡的沉沉的,也许??那总不见得让父 母分身吧 1? 哎父母和小孩都难当!

    【愤怒的象群读后感2】

    今日读沈石溪先生的着作《最后一头战象》中的一个故事:愤怒的象群。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故事讲了因为一个名叫岩温扁的青年因为心存歹念,残杀了一头健壮的大公象,拔掉了象牙,然后埋葬了它。可是这却引起了象群的愤怒。要不是波农丁说出了发现岩温扁满身是血,鬼鬼祟祟的情景,说不定曼广弄寨早就被象蹄踏成了平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心存不良心态的岩温扁最终被受到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2-0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3-01-18

  • 2019-11-04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0-16

  • 2022-12-29

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
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范文,2024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等,为大家撰写舌战群儒读后感600字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