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情书读后感 > 地图 > 情书读后感,2024情书读后感
情书读后感

(共 6800 篇)

  • 1、 情书读后感(必备12篇)

    读后感大全编辑用心筛选为大家推出了这篇极具收藏价值的情书读后感,文档处理与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缺一不可,范文总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与帮助。 透过多看范文,我们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文书。你还在为编辑范文而不知所措吗?

    情书读后感 篇1

    这部日本电影《情书》,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到热泪盈眶,都会感叹怎么会有这样的奇迹存在。同名同姓的女孩男孩,封存记忆下的一段朦胧感情回忆,电影中的男主一直都是缺席的,只有藤井树和渡边博子在书信中一点点填满起来。

    影片穿插了一些关于藤井树和早逝的爸爸在病危急救中的故事,给人一种十分真实而震撼场景,影片中爷爷奶奶和妈妈在外面下着大雪中,一家子争吵着是要把发着高烧的藤井树送往医院还是在家中等救护车的情景极为精彩。因为害怕送往医院的时间太长,怕藤井树熬不到医院就没了,当70岁的爷爷仔细分析一番之后,最后决定送往医院。

    当人想要保住自己心爱的人,往往就是人性最正面的一面,也是最感人的一面,十分欣慰的是,同样的方法,爸爸没有没有挺过去,女儿最后平安无事了。在影片的最后,相信博子也得到了救赎,因为一次阴差阳错的感情对换,博子长久背负着债务,一直沉淀于以前逝去爱人的思念中无法自拔。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解开了男主角初恋的心结之后,终于解脱了,开始新的爱情之旅。

    从这里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导演还是善良温柔的,让所有的伤痛和纠结成为过去式,给他人一个全新的开始,也许就是那样,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前行跋涉,而不是一直困于过往不放的状态。

    最后两位女主人公博子和阿树,最终迎来了全新的旅程,为了忘却而追忆,为了纪念而缅怀,这都是最美的方式,男主人公年少时错过的表达,也许我们也曾有过,得到了不懂珍惜,而有些人却连得到的机会都没有,或许错失的不一定不好,得到过就不后悔,毕竟那时候的我们,都不懂如何爱一个人。

    这部《情书》也许不是最完美的结局,但电影就是人生,人生如戏,不是处处都如我们所愿一样完美落幕,不完美才是人生,只能说尽力做好完美。毕竟生活中有的人不如意的到处都是,就算这样还是会努力活着,内心的煎熬却需要时间来淡化,可谓是爱之深恨之切,反之,得知自己爱的人没有抱怨自己的过错,那就冰释前嫌把!人生还很长,可是初恋只有一个!

    情书读后感 篇2

    520这是一个充满浓浓爱情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大家一同迎来了一部经典的电影剧情《情书》,这部是1999年经典的爱情电影故事,

  • 2、 《情书》读后感_1400字

    《情书》读后感1400字

    曾以每年看一到两次的频率反复刷这部电影。池老师问,是要多喜欢才能看一部电影十次以上啊。 反复 其实也不一定需要多喜欢,只是每次都和第一次一样喜欢。 池老师当然也回答了自己的疑问,是变态吧。我也不解,人们为何害怕厌倦,总在尝试新的。喜欢一样事物常常让人卑微,害怕因为厌倦反而失去喜欢的感觉,用抛弃来掩饰自己失败的狼狈。也许是贪婪,也许是太高估自己。千穿百孔时,每次含着泪回眸的一瞬,心底的柔软,是喜欢。反复,只是确认柔软的自己,依然健在。这大约是个自恋的理由。 我的记性极差,过目就忘。 福尔摩斯全集和柯南大概就看了几百遍,再看就像没读过一样。善忘之人,是善于储藏的。打开旧笔记本时总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痕迹。那些连自己都想不起来的记忆,被藤井树藏在图书馆各处的书里,每一页都变成你的样子。 那时的藤井树只是喜欢,那么的喜欢,没有任何,“喜欢”都是藏在心里的一颗珍珠。 那些放学后教室里没有你的黄昏,黑板上算术题后被擦除若隐若现的字迹,运动会上被你目光注视着的骄傲,自行车与你擦肩而过的脆弱,藤井树无言的离别。都藏在了与你一样的名字里。叫做遗憾。 遗憾让人害怕再次失去。藤井树才会遇到博子时,直接告白,博子小姐,你相不相信一见钟情。 博子才会一直无法结婚到处寻找自己被爱过的痕迹。 秋叶才会鼓励博子去玩寻找藤井树的游戏,不经历深渊他才能获得博子。 妈妈和爷爷才会选择同样的方式填补自己曾失去亲人后心口的漏洞。 喜欢的人在反复,喜欢的电影在反复,连时间也没有停止让人喘息过。 在接近死亡的雪地,博子终于停止了找寻,她明白从来没有放下一段爱才能继续下一段爱。爱过的人怎么可能放下呢。 这个世上我们爱过许许多多人,有像你的也有不像你的,我爱你的时候从来不是替代,你爱上秋叶也不是对我的背叛。我很好你好吗?我们会在一个永恒空间的相爱着。 已经好几年没看这部电影了,兴许是看不出第一次那样喜欢的感觉。只是迷恋这种滋味。迷恋不是我喜欢的。 是我变了,变成了秋叶,一个希望能掌握才会放纵你的人,我们说这是成熟的成年人。不再是你介绍对象给我就生气玻璃心的少年,只是一笑置之。那些逝去心碎组成了青春。 故事的最后每个人都释怀了,光明的方向。岩井俊二此后的片子,多少都带有黑暗。爱能照亮黑暗,黑暗从未停止。 书一下就翻完了。比电影难看两万倍。莫名的还挺矫情,不如电影安静。翻到尾声,还是有心脏病发的感觉

  • 3、 《情书》读后感_1700字

    《情书》读后感1700字

    唯美隐涩的日本文化——《情书》(岩井俊二)

    回忆下故事脉络:

    1、博子因想念两年前遇难的未婚夫藤井树,给他旧地址寄了封不可能收到的信,信里只有六个字:“你好吗?我很好”。

    2、信阴差阳错寄给和未婚夫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树,女树回信给博子。

    3、博子得知女树和男树是同班同学,想通过她了解更多他的过去。

    4、各种细节表明,男树其实当年一直暗恋女树。

    5、转学前,男树浪漫内敛的表白没被女树察觉,男树心如死灰,绝尘而去。

    6、男树后来遇到酷似女树的博子,两人相恋。

    7、男树登山时遇难,两年祭时,博子写了那封信。

    8、回到开头,真相揭开。

    人对遗憾的往事或故事总有种执念。看到结尾的我突然有种冲动的想法,如果可以穿越到故事里,我一定要回到5里,告诉女藤那本《追忆似水年华》里埋藏的秘密…这段青春就完满了,男树就找到真正的幸福了,或许也不会遇难了,博子也不会经历这段温暖而忧伤的往事了…

    人也乐意看到自己期待的结局。可是,这样篡改过的剧情就一定圆满吗?看啊,最美的如诗如画的青春里,一个青涩,忧伤和懵懂的少年,把至纯之爱,刻在最美的年华里…由各种偶然,巧合,遗憾,错过组成,这不就是青春本来的样子吗?

    有了岩井俊二这个集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导演于一身的天才大叔,让我们看到了《情书》这部少有的影片和书同样精彩的作品。甚至我觉得电影让作品更立体和丰满,除了青春里的爱情,有小说里体会不深的关于日本文化的更多细节:

    首先是含蓄感。

    日本文化里的含蓄,大概受中国文化里“凡其华彩光焰漏泄呈露,烨然尽发于表,而其里索然绝无余蕴者,浅也;若其意味风韵含蓄蕴藉,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的影响,崇尚一种明暗虚实里表达爱和美的形式。

    男树暗恋女树,写的情书也是羞涩含蓄,在借书卡上写的“藤井树”,其实是女树的名字,大条的女树没在意;男树将女树画像夹在书里,大条的女树仍然没发现,所以这段单相思无疾而终,让读者无比遗憾。

    博子的含蓄表现在那封写往天国的情书,对男树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男树之友秋叶对博子的感情也一直时隐时现,小心谨慎,是一种典型的东方人的含蓄情愫。

    其次是压抑感。

    我觉得日本人大概是全世界最压抑的民族了。战后日本一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正是这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本人的生活的压力和对生命的参透影响下,人们内心有一种无以言状的压抑。

    登山队成员们不敢在男树两年

  • 4、 《情书》读后感_1200字

    《情书》读后感1200字

    到了极致的暗恋不外乎这两种:爱而不得,爱而不知。 前后看了三次原著,两次电影,这是为数不多能从优秀原版小说改编成的成功电影,因而无论是原著还是影片,都是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品之一。也出于这份喜爱,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重温。 每一次阅读都伴随着新的发现与收获。这也是我能从阅读中发掘到的最大的乐趣。 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会觉得博子被男藤井当作是女藤井的影子一事相当令人唏嘘,不由自主地就觉得她很可怜,本来已经失去深爱的未婚夫了,还发现了未婚夫爱的那个人还不是自己的这一残酷的事实。这对于博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然而当第二次看的时候就完全推翻了先前的看法。开始站在了秋叶这个并不能算讨喜的角色的角度上思考,都说这一段感情对博子来说太不公平太残忍,可是秋叶又何尝不是呢。尽管他试图把博子从男藤井去世的阴影中带出来的方法过于急躁或粗暴,然而那又是相当必要,如果没有他,博子依然好过不到哪去,就凭和女藤井的书信安慰自己?怕是最终也会因为女藤井不耐烦而舍弃书信交流了吧。感谢秋叶,让博子摆脱了痛苦,更给了她新的幸福。 还有一点,我认为男藤井是爱博子的。也许表白时候的“一见钟情”确实有女藤井的影响因素;但是紧张得一直喝水上厕所,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出一句话就是表白,除去不想再次失去,或许真的还有那么一点对博子的感情在吧。直到他跟博子求婚的时候我才确认了这一点:为什么有勇气表白而没有勇气求婚呢?我想他拿戒指迟疑的那两个小时里肯定经过长久的思想挣扎,在想爱的人是博子还是女藤井。而当他最终答应了博子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他的答案,他确实也是有爱过博子的。包括临死前唱的那首歌,都包含了他对女藤井和博子的所有感情。 第三次看原著的时候正好是第二次把电影深扒完不久。这次发现了很多过去没有发现的小细节,同时也在阅读书友想法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新解读。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明白了电影的处理—里面的每一帧每一幕都是那么重要,压根不能删去,对原著的删减改编也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此外,也试着只从原著,抛开电影中中山美穗的演技来对两位女主“扒”了一下。女藤井在中学时代和十年后所呈现出来的是两种不同的性格,中学时代的她安静,内敛,男藤井喜欢上她,原因之一大概也是因为两个人都有着相似的性格吧。十年后的她反而活泼开朗了,在书信交流中还体现出了一点“恶作剧”的心态,大概也是无形中受到了男藤井的影响吧。然而,博子

  • 5、 《情书》读后感_900字

    《情书》读后感900字

    “你好!”

    “你好吗?”

    “我很好。”

    这几乎是所有外国人学中文时,最先学会的三句话,也是和藤井阴阳相隔两年的博子最后在雪山下对他喊的话。也许分开很久的人再次相见时,所有汹涌或复杂的情感到最后只能融入在这寥寥数语中,再多的话只显得多余。

    书中的情感总是比电影表达得更含蓄,更耐人寻味。这本短短5万字的小说,从头到尾都充满着巧合和不可思议。原本以为博子是女主,看到结尾才发现,原来阿树才是真正的女主,中学时代藤井为她画的画像,还有那一张张借书卡上的名字,都是少年藤井写给她的情书。

    至于阿树对藤井的感情,直到故事结尾:

    我才明白,原来阿树在中学时代确实没意识到自己也喜欢藤井。虽然毕业后很少想起,但是从未忘记。藤井一直藏在她记忆深处,就像在梦中一闪而过的那个少年。而且她可能永远也不明白,为什么在得知了藤井的死讯后自己恍惚了那么久。直到看到那幅画像,这场盛大的暗恋才渐渐浮现出来,所有汹涌的感情直逼自己的内心。原来我也喜欢你,围裙知道。

    一开始我很为博子鸣不平,那个渣男嘴上说的一见钟情,实际上只是因为她长得像他的初恋情人。所以我只是个替代品咯,如果那个女孩出现你肯定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她。可藤井已长眠于雪山下,我们再也无法向他求证到底爱的是谁。

    后来我想通了,也许藤井以为永远不会再见到那个同名同姓的女孩了,而且那次没能勇敢地说出来,这次一定不能再错过。那天你还拿着戒指打算和我求婚嘞,虽然我们一起默默坐了两个小时你也没说出来, 但我相信那时你是真心想和我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对不。所以最后我原谅你了,我现在过得很好,希望你在那边也很好。阿树是个很好的女孩,我希望她也很好。

    其实我们也无需再追究,作者岩井俊二给我们留了白,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因为不管事实如何,生活还是会继续,爷爷妈妈和阿树会继续幸福地住在旧房子里,博子也会结婚生子,也许是和秋叶,也许不是。

    至于博子写给藤井的情书, 藤井写给阿树的情书,就把它们通通交给岁月保管吧。我会带着这份美好与想念继续上路,有你在我的记忆中陪我,我很安心。

  • 6、 《情书》读后感_700字

    《情书》读后感700字

    这应该是“寻找藤井树”的恶作剧。

    博子是藤井树的未婚妻,博子最美好的回忆是,藤井树对博子说:你相信一见钟情吗。因为这句话,博子接受了藤井树成为他的女朋友。

    有趣的是,当时藤井树拿着放着戒指的盒子,和博子在长椅上坐了两个小时,最后是博子主动说:我们结婚吧。藤井树说:好吧。就这样博子成为了藤井树的未婚妻,而藤井树从未开口求婚过。

    藤井树是在登山的时候,死去的。死去两年,博子一直忘不了他。在偶然巧合下,看到一本毕业照片,得到了藤井树以前在小樽的住址,便偷偷写信寄到那边去,本没有想过会收到回信,只是想以这样的方式跟未婚夫说说话。没想到以前藤井树在初中的时候,也有一位同名同姓的女同学,也叫藤井树,而住址是那位女同学的。一开始,博子不相信有同名同姓之人,宁愿相信是未婚夫的回信。在秋叶的帮助下,知道了真相。

    恰巧,这位女藤井树和博子长的很像,博子想起安代说的话:说不定是初恋情人。这让博子很介意。为了找出自己未婚夫藤井树的秘密(一见钟情是否是因为初恋情人与博子很像,只是替代品),和女藤井树成为笔友。也知道藤井树和藤井树之间在初中的有趣事情。

    其实,博子直觉是对的,未婚夫藤井树确实喜欢女藤井树。因为未婚夫在图书馆的恶作剧,还有听到秋叶说,未婚夫藤井树死前唱的是松田圣子的《青色珊瑚礁》。

    博子或许也帮了未婚夫藤井树,让女藤井树知道,他们是彼此喜欢的。

    当女藤井树拿到男藤井树在《追忆逝去年华》书里夹着的她的画像,一切谜底都解开了。

    我竟觉得有点释然。

    博子在山中大声喊:你好吗,我很好。。。

  • 7、 情书攻略观后感 情书心得体会

    不知道为什么,像着了魔一样,第一次有想献花的想法,于是就买了花篮,然后开始攒花生涯。也许是对伊菲儿的敬佩,也许是对她成长的感慨,也或许是对她所经历的事情的悲伤。

    最先玩的,是艺兴线,之前有一段时间很喜欢他,先玩了他的,虽然刷了一半就没刷选择的攒花送花,今天早上和晚上又玩了几个线,听我细细道来。

    张艺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菲儿时常在想,他是一个善良的男人吧,他笑起来,真好看阿。第一次遇见是在茶水间,她看着他的笑容,在感叹,真好看阿。他身为王朝的小太子,很多东西是他该学的,成为世勋的经纪人,算计着一步又一步,怎样才能将利益最大化,这些对他的业绩来说,无一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算计菲儿,菲儿交了心,他也交了心,可他不能说出他对菲儿的喜欢,他看着菲儿从惊喜到失望,失望惊喜,反反复复,他心疼,可他无能为力,他这样的人,是不配菲儿的。南九的死无一例外就是他和菲儿之间的隔阂,可他不能说,他答应了南九,他无法辩解,他看见她哭了,那么脆弱,他想抱紧她,他想告诉她一切,可理智告诉他,不可以。他没有抱住菲儿,他没有给予她任何的解释,他走了,回到他的王朝去了。他的沉默,无疑是给菲儿的打击,怎么能是他啊菲儿去和警察询问了南九的死因,她忽然之间明白了,张艺兴,是无法开口的吧,她忽然之间有些释怀,至少,在属于他们的爱中,没有隔阂了。他的父亲希望见她,他们在父亲的面前装作很亲密的样子,私下却又保持着距离,她不勉强,来日方长,她可以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父亲对菲儿说,他喜欢她。她笑笑,她知道。那个老人还是离开了他们,他接手公司,她安排后事。

    张艺兴,这回,我们该在一起了。

    鹿晗线

    鹿晗是一个怎么说呢,前期表现有点黑暗的人,当初玩的时候险些爬墙。初次遇见,巴黎铁塔下的吻,是他们之间的开始。尹菲儿,没有谁能在我这里()白拿走什么东西。他们再次遇见,这是鹿晗对她说的话。后来,他们慢慢接触,她成为了他的房客。菲儿对他真的是,好奇也有一丝的恐惧,她不明白为什么鹿晗会这样,直到她进了鹿晗的那间屋子。屋子里红色的灯光血腥恐怖,但日记本上照片上却全是甜蜜的话语。鹿晗回来了,他看着她,眼神中的愤怒是菲儿未曾见过的。这是鹿晗的禁地。菲儿有一瞬间的心是疼的,她可能,喜欢上鹿晗了。鹿晗无法给她名分,她知道,她无所谓,只要是鹿晗施舍的一点爱,都是她极大的快乐,这是她卑微的爱。她见到了吴爱久,她看见鹿晗冰冷的对着吴爱

  • 8、 《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有感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有感

    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模板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模板,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

  • 9、 《越洋情书》读后感

    《越洋情书》读后感

    跨越地域的爱恋

    16级应用法语二班 王蓥璇

    或许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不去用语言表达爱意而是只在生离死别或久久不见之时才对心之所系之人献上几句动人的情话。然而这些越洋情书,几乎一天一封,每一封都在表达波伏娃对远在美国的爱人的炽热的思念和无尽的欣赏与崇拜。

    曾经听人说过,原来我们并不需要朝夕相对,只要,能够成为彼此的阳光就足够。

    这是一对情深缘浅没能成为夫妻的爱人其中的男子对那个女人说的。虽然不能够在一起,但是这样的友情已经刻入灵魂,成为彼此的阳光,是对命运最温柔的反抗。

    而对于波伏娃和纳尔逊,这两个人也是对方生命中的阳光。

    多少个如水的夜晚,她坐在书桌前,想念着他,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流泻于笔尖。而在大洋彼岸,那个她称为我的鳄鱼的男人,也和她一样,把自己深深的情感寄托在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之中。她说,我属于你,我很高兴,我愿望这样,但是我的爱永远不会称为你的负担,我永远不会是另一个玛丽。

    她说,对我来说,在见到你之前,我无法再同另一个男人睡觉。当我如此苦苦想念你亲爱的手和嘴唇时,我无法忍受另一个男人的手和嘴唇。我会做一个忠实、本分的妻子,因为我无法不这样。

    她说,你无法知道,我获得我们之间的珍贵爱情意味着什么。这是真实的、真诚的、内心深处的、值得为之活着的——值得为之活着的东西太少了。

    她说,我是你可爱的小青蛙。

    她说,我多么爱你,无法用语言形容。

    这样款款深情的词句,在这本书中司空见惯。她让我这一个不懂得爱的人,在此书中观看什么是爱情。

    爱是每一封信结束时,她对那个男人说的情话。如水般温柔,却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

    爱是处在那样一个黑暗与黎明交织的时代,他和她一起做着斗争。波伏娃和纳尔逊的灵魂都是渴望自由、渴望挣脱的。她说:"在这场我认为是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斗争中,我离你很近,因为你也在斗争。"我一直相信,两个人,离绝对的真理越近,彼此才能够靠的越近。波伏娃和纳尔逊正是被对方的灵魂相吸引,所以那爱情才能够逐渐发酵,历久弥新。她说:"我又一次爱上了你。"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在恋爱中不断了解对方,在更了解对方后又一次地爱上。这样的爱情,也是持久而坚固的。

    曾有人说:"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一天都能高兴地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地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充满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这是最动听的情话,没有之一。"回看

  • 10、 小说《情书》读后感
    小说《情书》读后感 中文文秘121 丁宁 躺在洁白无垠的雪地上,渡边博子屏气凝神,任由雪花在苍茫的天空中簌簌飘落,试图在忘我中寻获与往生的零星触碰,她站起身,抖落着大衣上的雪花,再一次仰面闭目,好像是在整理思绪,重新感受冥冥之中游荡的气息,为自己无法看到终点的感情,找一个方向。这就是小说《情书》的经典开场。 博子在过失男友藤井树的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井藤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心想着肯定会石沉大海。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在藤井树的不断回忆中,竟然发现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井藤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一对同名同姓的恋人,两个容貌相同的女人,仿佛是宿命和人生的一场游戏。渡边博子的一封信,引起了令人措手不及的情感交织,仔细想来倒是像极了爱情的汹涌回潮——当爱情带给人无尽的浪漫和让人头脑昏涨地感到幸福,同时也带来了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惶恐。 男井藤树的三周年祭作为小说的开场,从一开始就将小说环绕在了死亡的淡淡忧伤之中。这种环绕是淡然的,有些黯然神伤,却并不撕心裂肺。人们哀而不伤,在肃穆的仪式和僧侣的经文中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重和缅怀。死亡会给人们带来伤痛,但它终会在时光的流逝下存储到人生的记忆库中,当我们再次提取那些往事的片段,伤痛早已不是我们的主要话题,更多的是惋惜和不舍,以及对于生的无尽期盼,其间出现的大量冰雪的描写,印证了万事万物纯粹得都像雪花一样,美丽而易化,携带着即将消失的哀伤。生命、死亡和情感,像融化的雪水,汇成了一股涓涓的溪流,悠长着伤感,但又沁人心脾地生长。 故事的最后,女井藤树无意间发现了男井藤树的借书卡,卡的背面是男井藤树画的她中学时的画像。她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她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此时,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终究还是没忍住,无声滑下脸庞。故事也戛然而止,给人无尽的遗憾和感伤。 男藤井树对渡边博子的一见钟情是不容置疑的,即使那是因为曾经爱恋的痕迹,但这至少证明了爱的纯粹。博子对男井藤树的一往情深也是不容置疑的,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2-12-28

  • 2019-10-19

  • 2022-09-26

  • 2023-01-10

  • 2021-05-2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2-12-30

  • 2023-01-01

  • 2022-12-30

  • 2022-12-29

  • 2022-12-31

  • 2021-06-06

  • 2019-11-06

  • 2021-05-26

  • 2023-01-01

  • 2023-01-03

  • 2023-01-05

  • 2023-01-09

  • 2022-07-22

  • 2019-10-28

  • 2022-10-17

  • 2022-03-18

  • 2022-11-30

  • 2022-12-31

  • 2022-09-24

  • 2022-09-27

  • 2019-11-03

  • 2023-01-11

  • 2023-01-11

  • 2019-11-02

  • 2019-11-06

  • 2019-11-12

情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情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情书读后感、2024情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