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情圣观后感 > 地图 > 情圣观后感,2024情圣观后感
情圣观后感

(共 117 篇)

  • 1、 情圣2观后感影评

    《情圣2》是由吴秀波、白百何、肖央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相信很多人对这部电影也是十分的期待了,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些情圣2观后感影评精选,一起来看下吧,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婚姻,爱情也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成片与预告展现的完全是两部电影,并不是一部闹腾的喜剧,相反浪漫现实又笼罩着无奈,包括一些笑点。观众看开头不会猜到结尾,即便全程处在上帝视角,更多的是对两性未来的思考。相信导演在创作之初,就定下了系列的基调,去撕开社会男女的伪善和对婚姻悲观的一面,在我们渐渐固化的生活里,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和人之间,婚后还能存在多少爱情?

    两部看下来是一脉相承的,优优和肖遥分别代表了男女对异性的完美幻想,当这种幻想被戳破回现实,内心该何去何从,两部的结局给了我们婚后婚前的两种选择。第二部从一开始,方远和田心就已经不适合在一起了,学生时代的彼此吸引变成了试婚生活的牺牲与束缚,这场骗局让他们看清了真我和彼此,即便两人结婚,也会发生《情圣1》的故事。

    最后看似落点到女性独立,其实解放的是三个人,全片更像是在论证一个命题:人作为有着独立思维和自我认同的个体,如何去发现自身价值,以及这一生究竟为谁而活?怎样去活?女人不要等到被感情打击得遍体鳞伤才学会独立,从青春期就要树立这种意识,男人也一样!

    不得不说,本片的选角十分精准,演员的表演也很稳,没有出戏。白百何依旧是自己最擅长的小妞角色,却也演出了全职主妇的贤惠细心;吴秀波饰演的肖遥,可以说是完全满足了当初人们看完北西1后对北西2的期待,而这点被《情圣2》拍了出来。至于肖央,这是真正属于他的代表作,代表了万千被工作生活折磨却又不甘寂寞的直男癌们。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寡妇,每天夜里都会将一百枚铜钱随手洒出去,然后一枚一枚的找,墙角,床底,楼梯等全找到,差不多也就天亮了。这个故事初听下来,只觉得寂寞,却无法感同身受。

    直到看了《情圣2》再回想起这个故事,才突然觉得悲悯。

    电影里的女主角田心不就好似这样一个女人,作为家庭主妇,她每天要为未婚夫方远熬五种颜色的杂粮粥,逼他喝下不会做梦的养生汁,叮嘱他穿上一尘不染的白皮鞋,盼望能在他年假时一起去趟瑞士。杂粮粥、养生汁、白皮鞋、去瑞士这些都是田心的铜钱,他嘴上说着家庭主妇也是一种职业,实际上却靠每天丢捡铜钱惶惶度日。

    这自然遭到了未婚夫方远的不满,方远感觉自己在家庭关系中像是一个孩子,生性怯懦的他又很难与田心

  • 2、 《情圣》观后感600字

    《情圣》观后感 也许是电影太生活,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竟然在电影院,也许是生活太电影,以至于原来我们跟电影中的人相差无己。 每每看到肖瀚贱贱的模样,总感觉是在描述自己。当我忽然撞见自己的理想型,那气质,那神采,心里偷乐的陶醉样,估计肖瀚看了,也感叹自愧不如啊。 一个过了生活的男人,更甚。 被生活磨平了角,儿妻稀松平常,即便日子更多,也似乎不像某一天可以激起埋藏内心的火种,特别这时一个bling bling的女孩,恰巧出现,久居深处的小火苗燃燃烧起。火苗燃尽,肖瀚心中的激情之火也归烬灭。 是啊,谁肯为一个女人有所过失? 和家庭的重量相比,一个家以外的女人似乎就失去了分量。只为身心的欢愉,抛除功名与利禄,撇开周围不屑与成见,落得弃妻弃子的骂名,精心揣摩,夜夜思量,似乎不值。 虽是男人身,魂牵梦萦已惘然。 本来就为爱执迷的人,又怎么能不为其他执迷。一开始放不下的,以后也放不下。 我不喜欢,火。它跟鲜花,宿命相同。稍纵即逝的绚烂,就归于黄土。我喜欢灯。一亮,便知一生。 正如有一部分人,一爱便是长久时,无恨亦无悔。情愿做亏本买卖,甘心放长线,舍弃所有,终得一愿。世人眼中的傻子,亲友眼中的疯子。短期来看,他们不光彩,钱财散尽,家人离去,世人皆叹人生惨淡不过如此,又何必强求于执迷?可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从人活着的一生长度来看,他们是赚不是赔,他们得到了长久的理想的精神上的欢愉。和一生相比,短时间的痛苦,皆浮沉罢了。这样的人很少,但我觉得可敬。怕就怕在不够一生,就各自执手天涯。似乎命运轮回转,又来了一圈,逃不掉的劫难,当初轻言选择的,以后也会轻言放弃。 一直觉得,人越活越知道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谁也不是一上来就能活成80岁的姿态。也许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不是那么清楚自己真真正正想要的什么,也就是这样根据别人想要的,活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别人。也许女孩子27岁的年纪,在他人眼里,是适婚年龄,可偏偏就没有出现心心念念要成家的那个人,难道就找个人凑合的过了?坚决不要。 我觉得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这种人坚毅而笃定,一种是经过了试错,千回百转,才开悟,活的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只不过那时已是孩儿爸妈或是风烛残年,已未可知。 你的选择,无关世人,他们过不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想好了自己要的,就去追不怕老了,悔恨莫及。如果没有找到自己要的,不必急,它自会来。
  • 3、 电影情圣观后感1400字

    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过由肖央和闫妮等主演的喜剧电影《情圣》,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肖瀚在兄弟们的帮助下载三个女人之间辗转发生的囧事。剧情搞笑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昨晚因天气寒冷,一个人便躲在被窝里在手机优酷上看了由肖央、闫妮领衔主演,小沈阳、乔杉、艾伦、代乐乐、常远、李成敏主演,邓超特别出演的改自1984年美国电影《红衣女郎》的中国版喜剧电影《情圣》,男主角肖瀚由筷子兄弟中的肖央扮演。

    影片是用倒序的方式来叙说的,一出场就设下凝问吸引观众,并且笑点多多。主人翁肖瀚有四个好兄弟,五个男人是生活上的狐朋狗友,号称情圣五贱客。其中他的一个兄弟外号老二的老处男王鲲突然离世后,家有贤惠、漂亮老婆和可爱女儿的肖瀚,现阶段工作稳定,生活一直循规蹈距缺少激情的他开始唏嘘人生苦短,一向柳下惠自居的他也想像他的另一个好兄弟酒店老板刘磊一样在外遇中寻求刺激,来调节他那两点一线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刚好在上班的地下停车场偶遇了来自韩国去他们公司拍摄广告的性感美女模特yoyo,误打误撞的他在误解中观看了一段yoyo非常诱人的一段舞蹈后,忽然感觉重新找回了初恋激情他,心动不已,遂欲借工作之便去亲近女神,再尝试一遍恋爱带来的刺激和新鲜感。

    肖瀚第一次鼓足勇气打电话约会女神的时候,却被他那一直单身、事业有成、年龄相当、性感妩媚同样想寻求刺激生活并对他有意的上司马丽莲误会是约她,而肖瀚还浑然不觉自己约错了人,并喜滋滋的求助其它三位好兄弟艾木、汤怀、刘磊,让他们帮忙出谋划策,结果在他老婆沈红和刘磊老婆的警觉下,不仅约会失败还闹出了一场刘磊被捉奸的好把戏,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接下来的几次约会女神,都在他和女上司的各种误解以及他的兄弟们和同事常剑的神助攻下,不仅没成功,还被他的女上司狠狠的报复得惨不忍睹,让人忍俊不尔。

    影片虽然是个喜剧,很多场景都让人笑得停不下来,甚至会让你的脸抽筋,但里面所涉及的婚姻面临的外遇等等内容却让人不得不深思,也给众人很大的警示。

    如里面的各种误会环节,有场面误会,有错觉误会,还有语言误会,各种的误会让故事变得笑料百出,结果也意想不到,也让我们从中学会了一个真理:就是很多时候,要去认清事情的真正真相,并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懂得深度去了解那些容易让你误会的事情,不能全信传言和你理所当然想到的。

    影片把现实中很多夫妻的日常

  • 4、 电影《情圣》观后感400字

    电影《情圣》观后感 看过电影《情圣》之后,我觉得片中演员肖央、小沈阳、艾伦、乔杉和常远这几位搞笑担当演得简直太好了。他们是演喜剧出身的,又在《欢乐喜剧人》上历练过,搞笑功底可见一般喽。这部电影在这几位搞笑大咖的演绎下,笑料百出,包袱不断,让人笑得前仰后合,肚子都笑抽筋啦。 故事很简单,利用穿越的手法,给我们讲述了几个中年男人在遇到七年之痒的感情困惑时,想出轨,但又有贼心没贼胆的尴尬情况。在经历过一件件荒唐、搞笑的糗事后,男主角意识到了自己思想的龌龊,又重新回归了家庭生活。 在克拉拉和闫妮扮演的角色中,一个年轻、性感、妩媚,另一个成熟、稳重、老练,在她们的一次次诱惑下,男主角肖瀚(肖央扮演)险些没有把持住,刚要出轨时,他的意志突然战胜了欲望,理智战胜了冲动,从新认识了自己,最后又回归了安稳的家庭生活。 这样一部讲述中年危机的爆笑喜剧,让我们欢笑过后,深深地体会到了有一个安稳、和睦的家庭的重要性。人到中年,在平淡,无趣的家庭生活中,肯定会让人感到乏味和厌倦,同时也是最容易出轨的时候,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应该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应该做出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要以身作则,顺利的度过七年之痒。 作为80后的我们,在社会中,要学会经得起外界的各种诱惑和考验,不为眼前利益所迷惑,摆正心态,戒躁戒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自己,不贪图享乐,不好大喜功,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真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更多更好的这样的电影,好期待呦。
  • 5、 吸血情圣影评

    吸血情圣影评(一)

    难得的五一假期,忙里偷闲,大半夜地看了《吸血情圣》,总的而言,这是一部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了我的影片。不过,客观的说,这部影片在情节设计上颇有些突兀不顺畅之感,比起汤皮的《夜访吸血鬼》而言,确实显得粗超了些。比如,影片中仅出现了三次jude(抱歉,记不住片中的名字,姑且就这么称呼了)的感情经历,但是前两次的犯罪行为竟然都明显地让警方不得怀疑jude,也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英俊的vampair的善后能力,这与主角在片中表现出的谨慎睿智和屡次犯案的可能行实在不搭调,如果之前多些情节渲染或许就更好了。

    不过,瑕不掩瑜,在发人深省方面,我觉得本片确实超越了《惊情四百年》,或是最近较火的《暮光之城》。可能是我没怎么深入思考,我觉得《惊情四百年》仅是表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多最多就是参杂了一点怎样看待信仰的问题(男主似乎为信仰的教派而战,最后却因此失掉了爱人,于是怀疑并憎恨自己拼命捍卫的信仰,最后也因此而堕入深渊)。此外,《暮光之城》,也不过是一部爱情童话,作为花痴目的看看也很不错。而《吸血情圣》,就像很多影评人说的那样,提出了一个关于爱情与生命抉择的思考。

    关于这个抉择,导演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选择爱情才是对的,还是说必须应该选择生命。

    jude在遇到anna之前,他一直是选择生命的。不过,这个选择,事实上一开始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之前没有爱情,最多只是对那些女人的内疚,而更多的,或许是冷漠,或许是另一层面上的无奈。与其说是爱情与生命的抉择,不如说是人性与生存的抉择,jude最初选择了生存,并且他觉得自己选择生命的同时就丧失了人性,于是他说自己只是creature,他觉得自己卑微。但也正因为这样,我真的无法去苛责jude太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择手段地陷害他人,甚至是自己的亲人朋友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又会有多少人会真正地去忏悔过,去拷问自己的灵魂过,去深层地感觉自己的卑微过。至少当不威胁到自己的生命之时,jude还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好人,我无法想象一个内心不善良的人会去那样温柔地安抚一个病痛中的小女孩。甚至,在那位胖胖的警察遭遇麻烦时,他真的可以不管他,相信这位警察先生如果挂了,对jude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或许有人会说,警察挂了,jude就更会被怀疑了,但是客观而言,这次的意外真的与jude无关,就即使是有所怀疑,但让这位警察

  • 6、 观后感:《活着》电影观后感

    《活着》的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富贵的一生,由少爷变成穷人,由好赌变得恋家。第一人称的叙述让观众感到自己更像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那么你知道《活着》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活着》电影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活着》电影观后感1

    合上书本已是深夜,闭上眼睛,冥思、遐想。《活着》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命运在脑海深处层层涌现,撞击着藏在深处的灵魂,《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他们相互感激,同时也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同时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讲述主人公富贵如何承受生活巨大苦难时,也令我从中深受启发。

    福贵年轻时贪图享乐,以致倾家荡产,父亲不久便被气死,母亲也相继离世,原以为命运到这里便会有一些的好转,但往往事与愿违,几年平静生活过后,接踵而来的是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得福贵与一头老牛在世上相依为命。那么多的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与他的家庭身上,但当厄运来临时,福贵并没有自哀自怜,只是在稍许的麻木后,又开始迎接生活的挑战,以一己之力承担着照顾这个破败家庭的重担,他始终没有放弃生命的想法,即使在这个世上他仅有一头牛,几亩田与破茅房。所以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尾时,我沉沉的感受到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我已经被这坚强的意志所打动,我明白了无论遇上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世上没有迈不过的坎。每次深陷困境时,只要想起有一位老人在世上仅与一头牛相依为命,但他那活着的意志超乎于常人,我们更会精神抖擞,充满这斗志。

    《活着》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召唤着我不断前行。有人会认为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但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感受到了幸福。

    《活着》体现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人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活着》电影观后感2

    书香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书的影子也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被一本本童话书充斥得满满的,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伙伴,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丑小鸭、都是我的好朋友。童话那些中幸福快乐的结局使我幼稚的心灵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促使着我从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而我一直也没有停下读

  • 7、 观后感: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这是一个闭塞国家最终的结局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仅是一个园林,而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你知道电影圆明园观后感有哪些内容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电影圆明园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火烧圆明园〉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想当可恶的八国联军即将把这座万园之园的烧毁时清朝政府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人站起来奋起反抗呢?

    从影片中我了解到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它是人类最宏伟﹑最壮观﹑收藏最多奇珍异宝的园林.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精致的的楼台亭阁还有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令我引以为荣……可这一切都不存在了.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事件他们疯狂的掠夺园里的珍贵瓷器﹑珠宝玉器﹑经典书卷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这些赃品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用一把大火把圆明园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_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对这群帝国列强咬牙切齿!现在我们看到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大石柱孤零零的躺在那里了.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所有炎黄子孙都为此感到痛心.

    为什么帝国列强敢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_科技_历史的国度上这样肆无忌惮的践踏_破坏?为什么我们的祖国这样软弱?我觉得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我们国家科学技术落后国家贫穷民不聊生.而外国人有洋枪洋炮一个顶俩清政府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以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多么的可恨可悲啊!

    看看过去想想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中华民族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_科技飞速发展.外国人再不敢侵略我们了这还不归功于我们的党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吗?虽然我们强大了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我们更应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奋斗更应该不停的发展科学技术.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不忘国耻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一份力量!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2

    看完《圆明园》这部电影,我的脑海中浮出了许多不同的画面,不一样的感受。

    在我看来,英法联军坏的不能再坏了,在他们的眼中,财富比什么都重要,在圆明园中放肆地抢劫,被抢的宝物数不胜数,还有些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时,我的心头隐隐作痛,这些宝物都是中国的,他们和盗匪有什么区别?拿不走的,强盗就把它们

  • 8、 观后感:《大阅兵》电影观后感

    凡遇国庆大典,阅兵式总是典礼中声势最大的一项活动,当天举国同庆,中国人无不满怀喜悦。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大阅兵》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

    《大阅兵》电影观后感1

    在奶奶家,我无意间打开了那个堆积了厚厚一层灰的盒子,发现了一叠皱皱的粮票。听奶奶说,以前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贫穷落后,买什么东西都要票。每人每月就五斤粮票,买粮食要用粮票,没粮票就买不到粮食。但是现在不同了,家乡建起了许多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细细端详着这粮票,看着粮票上绘制的层层梯田,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感慨,建国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提高,经济在飞速发展。

    作为学生,在我的眼里,课堂的变化便是社会的变化。小时候的课堂,老师站在讲台,用粉笔写下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巨大的教室里,扯着嗓子讲课。而现在,多媒体的普及,打破课堂授课空间限制。教学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加灵活,更加丰富多彩。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表明了祖国的日渐强大。

    说起家乡变化,我个人觉得最直观的就是住房。从低矮的平房到鳞次栉比的楼房,从砖泥构建到钢筋为骨。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从茅草屋搬进了高楼,见证了建国以来,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当然,房子不在于大小、新旧,只有和家里人在一起的地方才是最幸福、最温暖的地方。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交通。还记得过去出行的交通工具,好一点的是双杠自行车,农村都是牛车马车,速度慢,时间长,出行距离短。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种类也多样化起来,在我的家乡,飞机场、高铁站、地铁站也渐渐的冒出了头,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不知不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已经七十周年了。七十年里,中华大地日新月异,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自党的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重大成就。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七十年的扬弃和继承。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断拼搏、不断奋进,满怀信心和期待,踏上新征程,奋发新作为,谱写新篇章,放歌新时代!

    《大阅兵》电影观后感2

    礼炮轰鸣,歌声嘹亮;整齐的队伍,威严的军容;晴朗的天空,欢呼的人们.无不显现出这一次庆典的隆重与壮观,数十万人参与的70周年阅兵庆典,让我们感动不已,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只有自强、自立,我们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阅兵式准时开始了,一

  • 9、 观后感:圆明园电影观后感600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也让后人领悟到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那么你知道《圆明园》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圆明园电影观后感600,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6001

    公元1644年,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满族落户紫禁城。这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的开始,也昭示着一座旷世园林的诞生。

    圆明园从雍正登基起,几经扩建达至其最鼎盛的规模。如此浩大的规模,不仅仅凝聚着雷氏家族的心血,也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饱含了无数工匠的智慧与汗水。圆明园的设计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不仅仅模仿了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也再现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是自然风韵和艺术加工的完美融合。它不仅仅体现了雍正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更处处铭刻着雍正的理想和意志。这个渴望权利的帝王将自己的理想,深深地烙在了圆明园上,使得圆明园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政治象征的帝国缩影。

    据史料记载,18世纪中期的大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帝国拥有世界1/3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占到了世界的1/3。然而正是这样的盛世,将乾隆笼罩在一种空前的自豪感中,藐视科学、盲目自大、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切使得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也注定了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

    当乾隆还在圆明园中大兴土木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礼貌却蒸蒸日上;当东方的大清帝国依旧按照2000年前的模式运转时,剧烈的变革在西方正发生着:美国独立、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英国开拓全球殖民地……变革接踵而至,然而圆明园中的乾隆却并不明白,世界已经变了。

    从秦始皇到乾隆,中国走过了整整两千年的历史,保守和自大正在蚕食着这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仅仅距乾隆逝世40年后,英国就用武力强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堂而皇之的倾销鸦片。从此,西方列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入侵,大清帝国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不得不说,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予了大清帝国一次深刻的觉醒,并且从长远而言,着实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然而这样的觉醒与进步,却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的。当然,圆明园也未能幸免于难。当我们叹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

  • 10、 观后感:电影姜子牙观后感简短

    作为在《哪吒》之后的又一神作。《姜子牙》大胆地改变了我国的历史神话,并以“坚守自我”我主题,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东方英雄形象。那么你知道《姜子牙》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姜子牙观后感简短,希望你喜欢。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简短1

    故事起源于商朝末年,妖狐九尾降世,祸乱人间,人、神、妖三界大战一触即发。姜子牙最终擒得妖狐,一举封神。在斩杀九尾之际,太公无意间看到的元神,揭开了一场埋藏在洁白新雪下,罪孽滔天的阴谋。

    那一个无辜的元神是真实的存在,还是十二天尊口中的幻境,姜子牙被困在了两者交织的囹圄中。这关系到他最终做出的选择是向着善,还是站在了恶的身边。一个初心为守护苍生的神,师尊告诉他“圄于一人的善便是恶”,可“不救眼前一人,何护天下苍生”。

    一场天机,让幻境中的元神真实地来到姜子牙的世界。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更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他走向了秘密的深渊。

    可一条路越走到后面,当新雪下的伤疤再次被揭开,早已烂溃发脓,越发丑恶得不可直视。原来一切都是师尊布下的局,为了一统三界,祂以天下做盘,苍生当棋,就连作恶多端的九尾也在算计之内。太公深陷局中,抬头望天,未几的枯骨冤魂上,是一片要掩盖所有罪恶的新雪。高高在上、发色纯洁的神,心怀慈悲地坐在被血色染黑的乌云上,面色讽刺地注视人间。姜子牙用力地想要更加接近真相,却不知他终生所追逐的善恶,早已成为上位者游戏人间的武器。

    大战后,天地间没有阳光。一眼望去,世间只剩望不到尽头的烟雾,和永远下不完的雪。岁月在等一束光的出现,来刺破这场虚伪的黑暗。

    于是,就有了姜公一步步踏进深渊。一个场景故事的结束,马不停蹄地迎来下一个开场,似乎谜题永远是破不完的。高大巍峨的古战场遗迹,太阳照不进来的地方终归阴冷,人置身其中更是渺小如蚁;郁郁葱葱森林尽头的山洞里,又是阴谋揭开的起点;象征新生的归墟中,却爆发了故事的结局。连环一样的场景,一个接一个无比的顺畅。没人注意为何地点的设置如此巧妙,这究竟是师尊的推波助澜,还是天道的暗中安排。幕后的主使究竟是不是师尊?而天道穷究到底想干什么?主角姜公没有观众的上帝视角,他如今面临的难题是挚友和爱宠的离去。

    影片的最后,太公一路兜兜转转,经过了无数纠结,终究又回到了原点——选择向善还是向恶。向着表面的善吧,可师尊是所有罪孽的源头;选择世人眼中的恶吧,

  • 2022-04-18

  • 2022-03-14

  • 2022-04-06

  • 2022-04-01

  • 2022-02-25

  • 2022-02-26

  • 2022-03-01

  • 2022-03-03

  • 2022-02-19

  • 2022-07-08

  • 2022-12-03

  • 2022-12-13

  • 2019-11-04

  • 2022-03-01

  • 2022-02-28

  • 2022-08-30

  • 2022-03-22

  • 2022-07-0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7-05

  • 2022-02-14

  • 2022-02-23

  • 2022-02-25

  • 2022-02-28

  • 2022-03-03

  • 2022-04-06

  • 2022-04-06

  • 2022-04-02

  • 2022-04-05

  • 2022-03-31

  • 2022-03-31

  • 2022-07-13

  • 2022-02-28

  • 2022-03-02

  • 2022-03-02

  • 2022-03-05

  • 2022-02-15

  • 2022-02-17

  • 2022-02-17

情圣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情圣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情圣观后感、2024情圣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