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青春不言败读后感 > 地图 > 青春不言败读后感,2024青春不言败读后感
青春不言败读后感相关栏目
青春不言败读后感热门栏目
青春不言败读后感推荐
青春不言败读后感

(共 663 篇)

  • 1、 电影《青春不言败》观后感

    《青春不言败》观后感

    在《青春不言败》中,刘华盛在澳门创造自己的发家史时,恰逢国人正在华夏的每寸国土上激情创业的年代。上半年热映的《中国合伙人》中的那三个兄弟,不也在那个时期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发家史吗?所以看该剧,让人很难不去想创业这个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看到和听到了太多神话似的财富积累的故事,但这个以澳门为背景的故事也许会让我们感受尤深。因为它告诉我们,1999年回归时的澳门,不仅是一片被异国统治了太久的国土,也是一片无数大陆人泼洒过汗水的、实现了自己创业梦想的热土。

    写到这里,我那根历史系的神经又忍不住绷紧了,特想结合青岛的历史说点事。在中国近代史上,青岛曾从19世纪末起先后成为德日的殖民地。1919年的五四运动,国人虽然高喊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但是直到1922年底,日本人才将青岛交还。让人无语的是,当年日本人迟迟不肯交还青岛的理由之一竟是,担心中国人没有治理青岛的能力。这种质疑,当年英国人交还香港时好像也有。只是这样的质疑,让国人情何以堪?

    什么叫治理一个城市的能力。我想,归根结底要有一批人才。而中国人的创业年代,重要的也不仅仅是累积了财富,而是造就了一批人,一批像刘华盛这样的人。该片是以澳门回归作为全片的开头,以在澳门打拼了20年的刘华盛作为讲述人来为我们展开。虽然在开头,刘华盛说得不多,但我们却感受到了当年身处澳门的大陆人的那种自豪和自信。试想,如果刘华盛没有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何来如此的自信。试想,如果当年澳门回归时,那里真的除了赌徒就没有其他人了,我们又何谈对这个城市的治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春不言败》这部戏的取材值得称道。

    看这部片子,我还忍不住要想这样一件事。同样的一个人,在那个偏僻的小乡村,任凭他如何能吃苦也难以在短期内拔除家里的穷根。而一到澳门,即便处处受气,却处处得以寻到商机,最终竟像个不死鸟一样的富了起来。可见,个人的能力再强,努力再多,也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制度来支撑。我不懂经济,但我知道中国的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要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创业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国家才会永远走在越来越富强的路上。

  • 2、 永不言败读后感

    永不言败读后感(一)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沉醉于俞敏洪《永不言败》的阅读中。平凡的字2020里行间渗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这也让我努力反思自身的成长历程,这个过程让我获得了人生奋进的又一次动力。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在何方?如果我们连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有过思考,恐怕我们还是沉醉在世俗的偏见中,随波逐流。成长近30 年时间来,我一直思考,人活着的终极意义在哪里?不能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我们感觉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限制自己获得幸福的习惯框架,觉得事事碰壁,外人都与自己过不去。久而久之,还怨天尤人,抱怨自己命运的悲惨。事实上,在我看过俞氏的《永不言败》后,我努力反思着一直限制我成长,限制我获得幸福的那些惯见、枷锁。也同时让我感悟到,当我尝试进行深刻思考的时候,我感觉我正与伟人同行。不管是励志箴言还是成功之路,乃至人生感悟,《永不言败》渗透的道理朴实而深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东方成功的历史必然性。

    成功一定要抓住机会!但对机会的抓住并不是守株待兔,机会不会那么木然地束手待擒。在生活中,很多路子是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知道机会会在哪里窜出来。所以当我听到抓住机会这样的字2020眼的时候,我感觉只是冰山一角的味道,真正的道理需要在这句话背后去寻找。能抓住机会其实是综合了我们成功的多项指标,比如,要主动、懂得做事情的方法、要学会反思、要端正态度等等,综合一点就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要积极绽放我们优秀人生的各项特征:积极的人生姿态是自己过出来的,要生命有所起色,必须主动,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且要讲究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一定要恪守古人给我们留下的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议他人非,一定要多反思自己做的事情,通过我的个人成长经验,我认为反思是我们成长不能缺少的方式。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俞氏也言:人不能自己活着。我们有今天,离不开亲朋好友的鼎力支持。正是这种亲人朋友之间温情的存在,才让我们体会到生存的价值。所以,有生之年,多结交朋友,好好和亲人朋友相处。可以说,这也是我多年成长的经验之谈。然而,与人相处之道并非简单三言两语所能及。我一直感觉,人活着不容易,并且生命有限,所以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尽情绽放自己的生命。与人交往,少些计较,多些宽容。与他人交往,重要的是相处的融洽感觉,要快乐地与人相处。

  • 3、 永不言败 900字

    人生在世,难免会被苦难击倒。在被击倒后不放弃、不言败,这才是生命的本色。

    人活在世间应该不是为躯体而生,应该不是为追逐名利而活。而应该为自己的信念而生,应该为自己的灵魂而活。在人世间只要你的精神不倒,你便有希望。永不言败在精神,它如巍巍的高山,滔滔的大海,灼灼的阳光,习习的春风。它与天地同岁,与日月争辉。不要轻言失败,否则你的生命之花将会枯萎。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作出非同寻常的努力,都有着超常人的精神。因而在生命的旅途中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司马迁行万里路阅万卷书,如果没有他一生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没有他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哪里会有史学巨著《史记》的诞生;如果没有李时珍的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理修改,孜孜不倦的探讨,哪里会有药学宝典《本草纲目》的问世。

    人世间,没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怎会有沙滩的光洁与柔软;没有磨刀石的磨砺,怎会有宝剑耀眼的光辉;没有风吹和雨打,怎会有古树强壮的筋骨。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唯有经过苦难的洗礼,才能铸就不凡的业绩。于是有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的至理;于是有了“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绝唱。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你只有将它打败才能实现你的价值,你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生活中,苦难、惊险会化作你生命中的“萤”,将你束缚起来,将你困在黑暗之中。陷落在黑暗中的你,不要言败,要勇于挥动你生命之剑去刺破“萤”的包裹,去追寻外面的阳光,让生命之蛹化作华丽的彩蝶在美丽的花下曼妙的起舞。

    坚守着你的信念,背负着你的灵魂。拥有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气,拥有“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足,松寒不改容”的骨气。要拥你铿锵的步伐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天空,要用你强壮的手臂托起希望的太阳。如此,人生无撼。

    拥有永不言败的信念,你便拥有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让我们以永不败作为我们人生北辰。在激流中勇进,在逆境中崛起。并应该有这样的豪情:“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 4、 永不言败的读后感

    永不言败的读后感(一)

    《永不言败》是一本很励志的书,教会我们面对成功、失败、以及发掘生活中的小哲理,让自己成长。

    成败本是平常事,很多平凡人在失败后可以把失败藏在心中,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但一些知名人士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因为社会容不得英雄失败,而且爱之越深、责之越切,所以当公众人物需要勇气和责任,俞老师作为一个公众人,他的成功很多经验是值的我们学习。明知道路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成功需要经历一些磨难和困难,成功的人要淡然的面多挫折和困难,积极从逆境从振作起来,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

    俞老师在书中说到;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给人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小时候学过一个故事:螃蟹好吃既是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也是通过我们自己品尝所得出的间接经验。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吃了没事就得到螃蟹能吃的经验。经验可以间接的得到,但教训通常是通过切身体会才能得到的。和经验相比,得到教训的代价常常更加昂贵,因此也更加让人难忘。

    书中说到:一个人可以在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正像在腐朽的土壤上可以生长出鲜活的植物,土壤也许腐朽,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进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只有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失败和挫折,我们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变的成熟,所以我想以后我会遇到失败和挫折。都将成为生命中的无价之宝。值得我们在记忆深处永远记住。

    俞老师在此文中讲到: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接受知识也好,工作也好,总觉得一切都是为别人做的,为父母做,为老师做,为老板做,逐渐养成一种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被动心态,继而产生抱怨心理,产生不满情绪,抱怨学校和父母,工作和家庭,总觉得哪儿都不对劲。因此他要求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以感恩的心态,豁达的心境,积极努力地把工作做好,真真正正地实现为自己而工作。书中句子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强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的生存能力,才是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这些是喂不出来的,也是不能别人给予的。这引发了父母对自己和自己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方式的思考。为自己而工作把现在你所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情当成是一种学习和成长,你会发现你很乐意去做,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若干年后,你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

  • 5、 《永不言败》读后感800字

    失败面前请微笑 ——《永不言败》读后感

    “一个人可以在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正像在腐朽的土壤上可以生长出鲜活的植物。土壤也许腐朽,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进而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是书中的一句名言,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话。失败算什么?只要保持微笑,就能打破僵局,营造下一次的成功。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多次竞聘一家跨国大公司,投出十几封简历,但全部石沉大海、音讯全无。沉不住气的他直接来到这家公司的总部,不料经理竟因他长得太丑,见都不愿见他。人们认为他经受这么大打击,肯定要颓废一阵子。可他没有,对于这件事他只是一笑而过,并在十几年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了自己的公司,盈利甚至超过了他以前竞聘的那家。是什么能让这个年轻人如此努力?是失败,是失败面前的微笑!

    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发明灯泡,尝试过999次,可即使这样,他还是很乐观:“我不是失败了999次,而是找到了999个行不通的办法!”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却仍然坚持创作,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民族英雄孙承宗,在出道之前,曾几度碰壁,但他没放弃,终于在与努尔哈赤的大战中一战成名……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开放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她的芽,洒遍了奋斗的血雨。”不要只羡慕这些名人的成绩,他们成绩的背后也有那心酸的奋斗历程,也有那失败面前的微笑!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不断地在失败中选择、把握机会的过程,没有失败就没有所谓成功,没有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人生是不丰富的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而无味,但如果我们经受不起失败,一次失败后就丧失意志和理想,那是很让人们瞧不起的。

    失败是一把双刃剑,它或许会给你迎头痛击,让你不知所措,但它同时也会令你清醒,令你从成功的光环中走出来。会利用机会的人,往往会坦然接受它的一面,待调整过后拿起它的另一面,为成功重新开辟道路;而面对困难和失败退退缩缩、自暴自弃的人,往往会使自己更受伤。

    看完这本书,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藏在失败背后的机会也许是最好的机会,使我进一步增强了面对失败的勇气。我相信,我会在失败面前不断激发自己的斗志,就像作者在最后所说的:“一个人可以在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正像在腐朽的土壤上可以生长出鲜活的植物,土壤也许腐朽,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失败固然可喜,但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只有当我

  • 6、 《永不言败》的读后感2000字

    《死亡诗社》中有一句话:人只有活在理想中才能自由,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读《永不言败》,感慨众多,唏嘘中又恰似一股洪流涌遍全身,用热血肺言去述写这壮丽人生,话很大但很真。

    在我们大家的眼光里,可以说,俞敏洪成功了,新东方成功了。俞敏洪和新东方为什么会成功?我从《永不言败》这本书里读出了奥秘所在。俞敏洪和新东方的成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更不是一种侥幸。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而永不言败,也成了如今耳熟能详、人尽皆知的新东方精神。

    首先,成功没有尽头的。成败本是平常事,很多平凡人在失败后可以把失败藏在心中,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但一些知名人士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因为社会容不得英雄失败,而且爱之越深、责之越切,所以当公众人物需要勇气和责任,俞老师作为一个公众人,他的成功很多经验是值的我们学习。明知道路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只有当我们历经风雨后依然能保持彩虹般的心情时,只有当我们即使被化泥土依然能为鲜花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时,只有当我们屡遭磨难依然坚信尘世就是我们今生的天堂时,只有当我们已经博大的胸襟,才会理解什么是成功。通过这段话我会了成功需要经历一些磨难和困难,成功的人要淡然的面多挫折和困难。积极从逆境从振作起来。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

    俞老师曾经失败过他是高考落榜生而且落榜两次。在1978年,他参加文革以后的第一次高考,结果失败了。看着同学考上师专的那种自豪的表情,他下定决心再考,结果第二年又失败了。看到那个同学回家时那种春风得意的样子,他认为自己不能轻易服输,1980年又参加了一次高考,就是这次他考上了北大!在经历了一次失败后,很多人也许就会试着放弃,认为自己就不是那块料,何必难为自己呢?更何况兵法上也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啊。然而俞老师的这种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的做法让我们知道:永不言败,这世界没什么不可能的事!

    其次,我在《永不言败》中,读出了俞敏洪老师的执着。俞老师在书中说到:我们在执着于世界的任何事物或感情之前,比须首先学会放弃。我们要放弃并非像佛教所说的那样的置眼。而是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恰好的位置上,使我们能够获得恰当的享受,而不是被它们所征服,让我们能够正确的看待财富而不是为她们所迷惑,以至于拼了性命也要去追求它们。看完这个以后我想我们应

  • 7、 永不言败——《“天梯”男孩》读后感
    钱云祯 我酷爱读书。 我读过《“天梯”男孩》这篇文章,印象深刻。“天梯”男孩亮子所在的黄连村孤悬在巍峨陡峭的黄连山上。他不顾去学校的艰辛和危险,毅然坚持每天走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去上学。被一位“相机哥哥”发表在网上,受到关注。于是人们组织帮助黄连村修路。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亮子刻苦读书,自立自强的故事受到了无数人的称赞。当我知道亮子到学校要走三个多小时的路去学校时,我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几乎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亮子身上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所没有的。早晨,他上学要提早三个多小时,那时候我还在赖床呢!这篇文章像是在批评我这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学生。我又想起了那天早晨,妈妈早早地叫我起床,可懒惰的我死沉沉地赖在床上,一动不动。过了十几分钟,我好不容易穿好衣服,做好了准备,已经过了二十多分钟,我才吃完饭去学校,又不想步行去学校,死缠烂打拉着妈妈送我去上学。其实,从家走到学校只要十分钟,马路十分平坦,非常好走。我真为当时的我感到羞愧,故事中的亮子和我恰恰相反。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亮子的精神吧!他能每天坚持每天走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去上学,难道我们连区区的十几分钟也不愿意走吗?他在刻苦读书,而我们又在干什么? 我决定以后不再娇生惯养,我要向亮子学习,奋发向上,永不言败是将来的我!

  • 8、 《青春不言弃》读后感

    《青春不言弃》读后感

    有人说,年轻有什么可得意的,谁没有年轻过啊,可你老过吗。对啊,谁没有年轻过啊,谁没有经历过青春啊。有人觉得青春应该是热烈而无悔的,青春应该是疯狂而叛逆的,也有人觉得青春可以平平淡淡,没有喧哗没有疯狂。没有人规定过青春到底该是什么样子,是该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还是安安静静的学习。疯狂过的人看不起平淡一生的人,平淡的人嫌弃太过于疯狂的人。所以说,对于青春,我们都有关于自己最独特的看法,没有谁可以评价谁的青春。

    秋天来了,风中带着些凉爽,穿上薄薄的小外套站在阳台上可以闻到从楼底传来的桂花香。云被风吹散开来,一层包裹着一层。从温软的粉红色到深沉的深蓝,燃后经过五分钟或是十分钟慢慢慢慢地被更深一层的颜色替代。我曾在这样的暮色里和闺蜜说过我们要这样一起去看日出去看夕阳,我们曾一起幻想过我们要买几百个小蜡烛在深夜的时候悄悄地放在沙滩上点亮然后喝酒说着一夜悄悄话。

    我们那时不切实际而懂得浪漫。后来在那个暑假里,我们没有去成沙滩最多就是在闺蜜家借住了几晚看我们都不敢看的恐怖片,开着空调躲在被子里惊声尖叫整夜失眠。我们真的在哪几个晚上说光了所有的小秘密,可是唯独没有沙滩海风和蜡烛。失望是有的,可更多的却是动力,我们发誓一定要在下一个暑假去成海边,等到下一个暑假的时候我们好像谁都没有提及这件事,或许是忘了,或许是找到比这个更能提起我们兴趣的事了。

    像书里的萧义谢芳,王婷婷张耀祥一样,我们曾谈过恋爱,在这个尚未懂事被家长被老师阻止的青春时光里。爱过几个人渣也遇到过好人。某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条说说,说说上写着,如果将来我们结了婚,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婚礼上对着所有人说,我们过早地谈恋爱不是为了挑战大人们的极限而是为了证明我们可以过早遇到对的人。

    其实渐渐可以理解大人,不想我们早恋的原因是害怕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可是孩子往往有孩子的想法,我觉得只要几年后当你在回忆起你的青春你可以不后悔那足够了。像谢芳死心塌地地跟着萧义一般,张耀祥无条件地对王婷婷好一样,那都是属于我们年轻的爱情,有点懵懂有点天真。即使受了伤也可以擦干眼泪继续勇往直前。

    对于来到职高这件事,我始终觉得我们不过是将来会比同龄人更早接触社会而已。职高里又像萧义那样的叛逆的人也有像裘建新那样各方面优秀的人。可是,叛逆的人不代表他一定是坏孩子,只不过你可能一时没发现他们的优点,而且他们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变好变乖变

  • 9、 永不言败读后感1200字

    《永不言败》是一本很励志的书,教会我们面对成功、失败、以及发掘生活中的小哲理,让自己成长。

    成败本是平常事,很多平凡人在失败后可以把失败藏在心中,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但一些知名人士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因为社会容不得英雄失败,而且爱之越深、责之越切,所以当公众人物需要勇气和责任,俞老师作为一个公众人,他的成功很多经验是值的我们学习。明知道路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成功需要经历一些磨难和困难,成功的人要淡然的面多挫折和困难,积极从逆境从振作起来,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

    俞老师在书中说到;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给人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小时候学过一个故事:螃蟹好吃既是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也是通过我们自己品尝所得出的间接经验。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吃了没事就得到螃蟹能吃的经验。经验可以间接的得到,但教训通常是通过切身体会才能得到的。和经验相比,得到教训的代价常常更加昂贵,因此也更加让人难忘。

    书中说到:一个人可以在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正像在腐朽的土壤上可以生长出鲜活的植物,土壤也许腐朽,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进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只有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失败和挫折,我们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变的成熟,所以我想以后我会遇到失败和挫折。都将成为生命中的无价之宝。值得我们在记忆深处永远记住。

    俞老师在此文中讲到: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接受知识也好,工作也好,总觉得一切都是为别人做的,为父母做,为老师做,为老板做,逐渐养成一种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被动心态,继而产生抱怨心理,产生不满情绪,抱怨学校和父母,工作和家庭,总觉得哪儿都不对劲。因此他要求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以感恩的心态,豁达的心境,积极努力地把工作做好,真真正正地实现为自己而工作。书中句子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强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的生存能力,才是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这些是喂不出来的,也是不能别人给予的。这引发了父母对自己和自己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方式的思考。为自己而工作把现在你所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情当成是一种学习和成长,你会发现你很乐意去做,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若干年后,你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很值得的,但有一点不

  • 10、 永不言败读后感1000字

    《永不言败》,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俞敏洪继《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之后的又一心血力作。这本书里的俞敏洪,不仅仅是一位站在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前沿的领军人物,也不仅仅是新东方团队的领导者和新东方神话的缔造者,他更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一位辛勤的教师、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位千百万学子心中可敬可爱的朋友。人生只有不断的挑战才会有进步,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有激情,生命才有意义。面对困难敢于挑战,从不言败。读完这本书,我的感触很多。

    一、成功没有尽头

    成败本是平常事,很多平凡人在失败后可以把失败藏在心中,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但一些知名人士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因为社会容不得英雄失败,而且爱之越深、责之越切,所以当公众人物需要勇气和责任,俞老师作为一个公众人,他的成功很多经验是值的我们学习。明知道路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只有当我们历经风雨后依然能保持彩虹般的心情时,只有当我们即使被化泥土依然能为鲜花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时,只有当我们屡遭磨难依然坚信尘世就是我们今生的天堂时,只有当我们已经博大的胸襟。才会理解什么是成功,通过这段话我会了成功需要经历一些磨难和困难,成功的人要淡然的面多挫折和困难。积极从逆境从振作起来。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

    二、执着

    俞老师在书中说到:我们在执着于世界的任何事物或感情之前,比须首先学会放弃。我们要放弃并非像佛教所说的那样的置眼。而是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恰好的位置上,使我们能够获得恰当的享受,而不是被它们所征服,让我们能够正确的看待财富而不是为她们所迷惑,以至于拼了性命也要去追求它们。看完这个以后我想我们应该去坚持对的东西,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

    三、经验和教训

    俞老师在书中说到;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给人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小时候学过一个故事;螃蟹好吃既是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也是通过我们自己品尝所得出的间接经验。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吃了没事就得到螃蟹能吃的经验。经验可以间接的得到,但教训通常是通过切身体会才能得到的。和经验相比,得到教训的代价常常更加昂贵,因此也更加让人难忘。

    当然,我从书中学到的远远不止这些,我还学到很多,永远不要失去希望,要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做到极致,要善于向朋友学习,要一鼓作气,才能创造属于你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7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5-04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21-08-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1

  • 2019-10-24

青春不言败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青春不言败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青春不言败读后感、2024青春不言败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