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女儿红读后感 > 地图 > 女儿红读后感,2024女儿红读后感
女儿红读后感

(共 8173 篇)

  • 1、 女儿红读后感
    女儿红读后感 本书历经九个多月,终于看完了。这是我看简媜的第二本书了,通读本书,比起上本的《水问》难太多了。 该篇名为《女儿红》,女儿红本是一种酒,历来是用来送别壮士的,而辞书上说女儿红还是一种红萝卜,于是它便有了地母的性格,一半壮士一半地母,这就是作者对女儿的理解。从作者的经验中,红色跟血色,牲礼,火焰有关,故引出了三辑:暗红,砖头红,火鹤红。 《女儿红》一书中,富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人生的见解,甚至于对人的记忆探索。以女性的角度看待社会,以女性的角度思考问题。 很喜欢她在序言里说的那句“文学从来不是为了热闹而来” ,那句话道出了每个真正热爱文学人的心声,同时也道出了目前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文学的地位变得越来越岌岌可危。 开篇的《四月裂帛》第一句话,让我看了不知多少遍,我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印刷错误。“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我一开始不懂为什么她要以这句不明所以的话作为首句?直到我看到“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地绝版”我才明白,原来她这是为那些作家被埋没的一种打抱不平。不得不佩服作者这样的设计,让我们读者带着问题往下读。 整本书读完下来,会发现作者非常喜欢写景,以景衬人。作者的环境描写不同于他人单纯地描写,她总有她自己的新意,即使是我们看来一件极平凡的事,到了她的笔下也显得生动活现。 除了作者对环境描写的重视以及新奇,作者还喜欢在文中结尾留一笔,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又可以在整篇文中想到答案。比如在砖头红中的《女人刀》中最后一句话“在那么短的距离,当年为什么剪刀没有掷中父亲的身体?”这句话没有作出回答,但读完的人每个人都已经有了答案,同时这句话又衔接上文没有说完的故事结局。 简媜的这本书整体以悲观为主,最令我惊叹的一句是:“或者,就这么坐在树下喝茶,看一阵野风吹过。吹落一两粒瘦小的柿子,滚到我的脚下。或者,我就捡起最弱的那粒,举得高高地,跟天说:‘瞧,我掉了这么久,你也不捡我起来!’”初看觉得无味,多看几遍便慢慢惊叹简媜的文学功底的厚实。主人公捡起刚掉落的最弱的那粒柿子,正是象征着她自己。她对着天说,瞧柿子掉了一会儿我就捡它起来了。可是为什么我不小心掉落凡间你还不过来将我捡走?让天把她带走,这不就是轻生吗?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作者对世界已经没有眷恋
  • 2、 再来一盏女儿红——读简媜《女儿红》有感

    再来一盏女儿红 ——读简媜《女儿红》有感

    王嘉敏

    喜欢红色的女作家不多,三十年代有一个,叫做萧红。她喜欢穿红色的上衣,然而却搭配得不好看,他跑到鲁迅家里让鲁迅看,鲁迅说:“不大漂亮,你的裙子颜色搭配得不对,黑色配红色倒挺好,咖啡色就不行了。”四十年代出名的张爱玲更是过分,将祖传下来的大红被罩直接撕了,做了旗袍。在当代,台湾有一枚热爱红色的女作家,叫做简媜,我喜欢她。

    《女儿红》这本书着重于展现女性人格的树立以及其光辉。简媜在序言里说,“一半壮士一半地母,我是这么看世间女儿的。”女士有壮士般的雄伟和落寞,也有地母般的和婉与宽厚,这便是女儿红的定义。

    “女儿红”在我们心目中则是代表喜庆的酒。生了女儿,酿酒储藏,女儿出嫁之时,一坛佳酿欢喜了宾客,简媜却在这一幅画里看到了心惊,一个天生地养的女儿从此走上未知的道路,那坛酒喝完了,就代表她只是孤身一人了,以后要靠自己去争一片天,“女儿红”这酒,颇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况味,是送别壮士的。

    就这么几句话里,便不动声色地将女性的命运展露出来了。

    简媜很明白现代都市女性的失落和异化,她笔下的女性多是沉默寡言的,她们的皮肤层底下的是血色的火焰,点点火星燃烧得灼痛。城市的繁华与内心的孤清形成对比,幽深隐蔽的内心需活得坚强才能保护自己。

    简媜像名医生一样细致地剖析,她给我们讲述着由女性深化到人类人格的树立,她说“布施胜于与取,自由胜于收藏,超越胜于厮守,生命道义胜于世俗的华居,”她将人间烟火的烦琐升华为人生某种终极的境界,而这正也是我们的人生行路中需要学习的。

    简媜说“当上帝赐给你荒野时,就意味着他要成为高飞的鹰。”生命如浩瀚汪洋,人潮起落之中,我们难免会撞礁搁浅,会掉进诡异的漩涡,会困在谜洞,会滚出一身刺人的沙粒,苦不堪言……但无论如何,告诉自己:也许我就是带珠的蚌。相信自己,才能闪闪发光。

    简媜说,天下没有永远阴霾的天空,只要让生命的太阳自内心升起。当我们受到伤痛时,能医治我们的,只有自己,去光荣的受伤,去勇敢地痊愈自己,我愿意这样期待我的生命,直到生命的尽头。不要去抱怨坏天气,我愿意做自己的太阳,我愿意做一个伤痕累累的人,殉于对人世的热爱之中。

    心态平和,不怒不争,不吵不怨,才能酿上一盏好的“女儿红”,才能树立正确的人格,成功的过完一生。

  • 3、 红豺红豺读后感11篇

    阅读这篇文献时,仿佛思想拥有了飞翔的翅膀。建议花点心思写一篇读后感,总结自己的感受与领悟。同时,以下是与“红豺红豺读后感”相关的信息,让我们共同努力,变得更加出色吧!

    红豺红豺读后感 篇1

    看完这本书我心里许久不能平静。

    故事主人公红豺火烧云,心里本知道豺和狼是天敌,它自己的孩子也是被狼咬死的,但火烧云却含辛茹苦的养育着仇敌的遗孤——甜点心。它犹豫过,也悔恨过,但它无法逾越群族的对立,它仁慈过,割舍过,但它无法忽视狼崽的依恋亲昵。刻度的复仇火焰花成了柔情万端的舐犊情深。为了挽救甜点心,他与猛兽搏斗,九死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它用生命为甜点心撑起了最后一片安宁的天。

    故事情节很激动人心。我被火烧云的慈心而感到震撼,我被那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情感而震撼,我被那强大的母爱而震撼。从中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豺和狼是天敌,然而它们却做了母子,它们走到了一起,而我们这些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类,还有什么理由彼此仇恨呢?

    当然,谁都会有仇恨,包括我。上幼儿园时的一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一个下午,全班的小朋友玩着游戏等待着父母来接,一个女陔还邀请我与她一起玩,我欣然答应了。然而过了一会儿,她却忽然伸出了手,朝着我的脸抓了一下,我当时完全吓傻了,只觉得脸上火药辣辣的疼,接着便觉得有什么液体在我的脸上流了下来,一摸是血!当时我很想哭,可我不敢,我怕她再挖我,我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而她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我很气恼,因为她这一抓,让我的脸上留下了一个永久的痕迹。换谁谁都会生气,谁都会对她生起仇恨感,之后我不再理她。上学了,我们分开了,我暗自庆兴。之后虽然没见过她,但对她的仇恨却没有减。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便觉得虽然这世界上不可能没有仇恨,但或许消除仇恨、和平共处,会比恨之入骨要好吧?

    或许一个人没有了仇恨,它会变得乐观,或许一个国家的人没有了仇恨,这个国家就会国泰民安,或许整个世界的人没有了仇恨,这个世界就会更加和谐,变得更加美好。

    红豺红豺读后感 篇2

    狼与豺本来是一对天敌,但是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坏小子,把这两对仇家变成了亲朋好友,故事讲述了一只红豺名叫火烧云,火烧云是一只居住在滇北高原脚下的豺。在最近几天,她生下了一堆小豺宝宝,这本事它非常开心,但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无声迹的像它们家走过来。火烧云的老公早已离它们而去,火烧云天天自己出门捕猎,你看它今天又补了一条大蛇回来,

  • 4、 海女儿读后感

    怎么写读后感才能让人体验感十足呢?在阅读作品过后,我们可能会改变一些以前的想法。 阅读后的感悟,是自己思考的结果,也是自己成长的标志,海女儿读后感是读后感大全为您准备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内容,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女儿读后感(篇1)

    我们都有一颗期待童话的心,都对童话故事很向往,在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了,这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小美人鱼为了追求人的高洁和不死的灵魂,放弃了华贵的生活和三百年的寿命,甘受种种的痛苦,最终在希望幻灭之时,不惜抛弃生命,去诠释何为真正的人。当年曾经问自己:这样值得吗?年幼的我当然无法明白这个故事的真谛。即使是今天,每当这个问题浮现,答案仍不清晰。长大后,学习压力使我喘不过气。别人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的总有回报。 登录作文网,你也可投稿。

    然而,有时我明明付出努力,却无所收获。还深深记得那次考试:夜以继日地刻苦,换来的却是不可接受的低分。我开始埋怨上天的不公平,我开始放弃原本的努力,无论做什么事,都显得有所松弛。妈妈看着我的变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再去读一读《海的女儿》吧,你一定会受益匪浅,你会为自己现在的表现感到羞愧。”我真的会羞愧吗?我再一次翻开了那本书。当故事中的一个个章节、一句句话,甚至是一个个字,再次进入我的眼帘,我感到一股甘泉涌入心田,她象初春的第一抹阳光,使我的心豁然开朗。

    我佩服故事中的小美人鱼,她追求美好的目标,但对于追求过程本身的看重,远胜于结果。我看重的却只是结果。一点点困难,已然使我退缩。但这点痛苦,对于小美人鱼来说,算得了什么?她的每一步都象是在刀尖上行走,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即使是在追求的目标已没有实现可能的时候,她仍在前行。难道美人鱼真的没有获得人类不灭的灵魂吗?不,她分明被作者赋予了人类最美好的灵魂。表面上小人鱼失败了,她没有成为人,但在精神上她至高无上,芸芸众生望尘莫及。是的,无论怎样,你努力地追求,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地拼搏,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有遗憾。追求本身就是回报。追求本身是一种美。

    海女儿读后感(篇2)

    星期天,我在家读了安徒生童话中的《海的女儿》。让我告诉你这个童话的主要内容!

    《海的女儿》中的.主人公生活在大海的深处,是一条美人鱼。它可以在水下世界度过300多年,然后变成泡沫,结束它一生的幸福。人鱼的寿命比人类长几倍,但人鱼没有人类特有的不

  • 5、 读后感女儿汇总

    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包含哪些内容呢?作品这本书当中的细节感动了很多人。面对作品之中的精彩情节,不妨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心中所想,我们花时间为你编辑了读后感女儿。

    读后感女儿【篇1】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遍了,却还是百看不厌。

    这本书主要讲海里七个公主,其中,里面比较小的一个公主爱上了王子,比较后化为泡沫的故事。

    首先海里有七个公主快快乐乐的生活着。突然有一天,一个王子掉在了海里面,七个公主里,比较小的一个人鱼公主把王子救上了岸,之后就离开了。但是那位人鱼公主在这次事中喜欢上了王子。所以他去巫婆那里,想让自己拥有一双人的脚。但是巫婆说要让她把自己甜美的歌声给她才可以。公主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随后,巫婆提醒她,假如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得到王子的爱,她就会变成海里的泡沫。

    一天一天过去了,眼看着王子要和别人结婚了,但自己却没有。正在公主非常伤心的时候,她的姐姐来了,并告诉她只要把王子给杀了,让他的血滴在自己脚上,就可以重新返回大海,重获自由。比较后姐姐把刀拿了出来,给了公主。但是公主不忍心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被自己杀掉,让别人幸福。比较后公主变成了泡沫。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公主是一位舍己为人、心地善良的公主。但是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假如把王子救上岸后,等他醒了,告诉她是公主救的呢,这样,说不定王子会喜欢上公主,并和他结婚。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公主变成了泡沫,心里很不是滋味。

    读后感女儿【篇2】

    今天,我读了《海的女儿》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最小的海公主渴望人间的生活。有一天,她浮出了海面,目睹了人间美景和王子的生日庆典,当王子遇险时,海公主挺身而出,舍命相救,表现了海公主对人间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舍己救人的美好心灵。

    最让我感动的是:“小人鱼迅速地穿过那些漂浮的船梁和木板,一点儿没有想到它们可能把她砸死”。这是海公主看到风暴吹翻了大船后的动作,从“迅速地穿过”可以看出她救人心切,内心十分着急;“一点儿也没有想到……”说明她为了救王子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奉献。

    在危难来临之际,海公主不顾自己的安危勇救他人,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和气量啊!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金色的鱼钩》中关心同志、舍己救人的老班长,《“诺曼底”遇难记》中一心只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守自己的岗位的哈尔威船长……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海公主像老班长像哈尔威船长一样的人

  • 6、 红高粱读后感1000字:红高粱读后感

    读罢莫言的《红高粱》,脑子里便是那高亮的海洋,在八月的深秋里,一片血红,无边无际。

    《红高粱》是最能反映莫言风格的一片奇作。小说以一块块的感觉画面组合而成,构成一个以独特感觉为基础的红高粱世界。从题材看,小说取材于家乡的抗日生活。在小说里,作者以家乡的红高粱作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觉记忆为笔锋,游犁般地描述着家乡的抗日生活画面。无边无际的高粱地构成的血海,血海中,有着生命的野合,有土匪的出没,有英勇的伏击。与以往的抗日文学不同,《红高粱》摒弃了种种思想框框的制约,抹去了单纯乐观的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和充满血腥的历史过程中去。《红高粱》中充满对于人的个性和生命强烈的赞美。这种现实人生与过往历史的交流,是过往民间直接中所蕴涵的精神转化为当代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其人格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个感性丰盈、生命鲜活的艺术形象。崇高生命的强力、赞美个性生命的伟大是莫言《红高粱》的主题,这个生命主题会使我们想到西方近代以来的生命哲学,个性是尼采那种高蹈的生命意志。在那里,莫言引出了一个关于原始生命力的主题。这一主题首先能够透过其描述的野生的红高粱这一富于象征寓意的意象而得以确立。这些野生的、蓬勃的红高粱,即使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粮食,有时他们生存活动的现实空间。他们在高粱地里野合和打埋伏。红高粱蓬勃的野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北方中国农民的生命力的象征。《红高粱》显然超越了其题材所固有的一般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观念的含义,而是展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关于生命力的寓意。与此主题相关,莫言笔下的主要人物往往不是那种有正统礼貌观念所认定的所谓的历史主题,而是那些被主流历史排斥在外的人群。在《红高粱》中,参与那场应用的战斗的主角是一帮由土匪、流浪汉、轿夫、残疾人之流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然而,正是在这些粗鲁、愚顽的乡下身上,莫言发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站在正统的文化立场上看,这些人是历史的边缘性人物。他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大大僭越了礼貌的成规。他们随意野合、杀人越货、行为放荡、无所顾忌,是未被礼貌所驯化的野蛮族群。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生命力的破坏性因素。莫言赋予这种破坏性和生命强力以精神性,升华为一种酒精精神,透漏了民族文化中所隐含的强悍有力的生命意志。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女性形象,那就是我奶奶。在莫言的感觉世界

  • 7、 红脖子读后感300字-红脖子读后感

    这天,我读了一本精彩搞笑的书,名字叫《红脖子》。这本书里有许多故事,比如:老乌鸦银斑,棉尾兔破耳朵,柯伦坡狼王,斯普林菲尔德狐狸的故事等等。可要是说我最喜欢的故事,那就数红脖子这篇了。

    《红脖子》讲的是一只雄壮而美丽的山鸡如何在困境中努力求生的故事。我喜欢红脖子的勇敢,永不服输,机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一次,眼看红脖子的孩子立刻要被抓住了,它机智地引开了猎人和猎狗,躲避了危险。红脖子原先有过一个美丽幸福的家庭,之后有些心狠手辣的猎人们把红脖子和它的家庭给毁了。

    读了这篇故事,我十分愤怒:人类真是可恨,为什么要把痛苦强加于动物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由于掠夺性的资源开发与野蛮的生产方式,地球上的物种在迅速减少,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生态环境遭遇到严重的破坏。我们必须要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完美幸福的绿色家园!

  • 8、 红脖子读后感300字:红脖子读后感

    这天,我读了一本精彩搞笑的书,名字叫《红脖子》。这本书里有许多故事,比如:老乌鸦银斑,棉尾兔破耳朵,柯伦坡狼王,斯普林菲尔德狐狸的故事等等。可要是说我最喜欢的故事,那就数红脖子这篇了。

    《红脖子》讲的是一只雄壮而美丽的山鸡如何在困境中努力求生的故事。我喜欢红脖子的勇敢,永不服输,机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一次,眼看红脖子的孩子立刻要被抓住了,它机智地引开了猎人和猎狗,躲避了危险。红脖子原先有过一个美丽幸福的家庭,之后有些心狠手辣的猎人们把红脖子和它的家庭给毁了。

    读了这篇故事,我十分愤怒:人类真是可恨,为什么要把痛苦强加于动物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由于掠夺性的资源开发与野蛮的生产方式,地球上的物种在迅速减少,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生态环境遭遇到严重的破坏。我们必须要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完美幸福的绿色家园!

  • 9、 绿林女儿读后感

    篇一:绿林女儿读后感

    我一爱一看林格伦的书,已经看了《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米欧,我的米欧》、《狮心兄弟》等,里面的人物都调皮可一爱一、机智勇敢,绿林女儿读后感。

    假期一妈一一妈一又从网上帮我买来了林格伦其它几本书,我喜出望外,以平均五天一本的速度看完了这套书。其中最喜欢的那本是《绿林女儿》。

    《绿林女儿》的主人公罗妮娅和毕尔克是一对好朋友,但他们的父亲却是绿林首领,而且是死对头。罗妮娅和毕尔克反对父亲们的抢劫行为和互相仇恨,于是,他们离家出走,过起了艰苦的洞一穴一生活,面对死亡的威胁最后父亲们能和平相处吗? 绿林女儿能回家吗?想知道答案,就请看这本书吧!

    我看完这本书后经常想:森林里真的有两伙绿林兄弟吗?一个小女孩真的会那么勇敢吗?一道闪电真的能劈开城堡吗?真是太有趣、太刺激啦!

    我所以喜欢看这本书除了紧张刺激外,更多的是因为我也想像主人公一样,到一个山洞里生活,而且不用做作业,天天都在森林里玩那就太好了

    篇二:《绿林女儿》读后感

    我读了一篇长篇童话绿林女儿,这篇作品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丽林格伦在1981年写的,《绿林女儿》读后感-汪若晨。

    这篇作品描写了一座深山里住着两支森林强盗,一支名字叫马提斯家族,另一支名字叫波尔卡家族,他们祖祖辈辈结成了仇。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深夜,马提斯家族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罗妮娅,波尔卡家族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毕尔克。罗妮娅从小就在森林生活。一天,她遇到了毕尔克。他们相互认识以后,经常在森林里见面,后来他们在一次遇险中相互救助,渐渐产生了兄妹之情,为了友情,他们不顾父母的反对,离家搬到了野外的一个山洞里去住,最后两个家族的一爱一战胜了对仇人的憎恨,两支森林强盗结合起来,反抗共同的敌人前来搜捕的官兵。但是罗妮娅和毕尔克不愿意再过森林的强盗生活,离家去寻找另一种生活。

    读了这篇童话使我感受到友情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可以消除仇恨。罗妮娅是个美丽而又充满野一性一的女孩,她和毕尔克的友情力量使她们父母消除了仇恨,结束了森林生活,不再以抢劫为生。

    在我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和我的同学和朋友们要相互帮助、一团一结友一爱一、共同进步!

    篇三:《绿林女儿》读后感

    寒假的时候,一妈一一妈一给我买了一本书《绿林女儿》,我看了之后给我的感受很深。

    这本书主要写了绿林首领马提斯的女儿罗妮娅诞生了的时候,马提斯的世仇,另一位绿林首领波尔卡的儿子毕尔克也来到了这

  • 10、 《红葫芦》读后感

    我读了曹文轩写的《红葫芦》的故事。它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也很感动。 妞妞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河的对岸住着一个名叫湾的小孩,跟他爸爸住在一起。每次妞妞出门都能看见他在河里游泳。妞妞只知道湾的爸爸是一个大骗子,在坐牢。天气十分炎热,妞妞禁不住游泳的诱惑,下河和湾一起游泳了。

    这里每个游泳的孩子都有一个红葫芦,用来自救。妞妞其实已经会游了,但她很胆小,只好抱着红葫芦,湾不用红葫芦,他俩一块游。有一次,湾突然抽掉妞妞怀中的红葫芦,妞妞在水中挣扎,大喊救命。从此,妞妞再也不去大河旁了。不久,妞妞回了爷爷家,在爷爷的教导下,妞妞终于明白了湾的苦心:原来湾的无情正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她想向小男孩道谢,跑到了湾家。而湾却去他外婆家了。 此时,我突然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对自己的苛刻,不正是为了让我更好地成长吗? 记得有一次爸爸教我学骑单车,但由于那时胆小,不敢让爸爸放手,一直让爸爸在后面扶着,以防摔跤。有一次我特意扭过头去说:爸爸,千万别放手啊!爸爸不耐烦地回答;放心啦,不放!我放心地骑了起来。骑着骑着趁我不注意爸爸悄悄地放开了手,我却丝毫没感觉。骑出了几十米,我回头一看,爸爸并没有扶着单车后座,而却在几米后慢悠悠地走着,我马上停车,向爸爸喊:爸爸,你骗我!我再也不理你了!爸爸一听,马上发火了:你自己会骑了 ,还叫我保护啥?我先回家了!

    爸爸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回家了。我一时气不过,自己骑起来,心想:我本来就不会骑嘛!我马上摔给你看!我便不大麻利地爬上了单车骑了起来,我竟然会骑了!原来,爸爸撒了一个善良的谎言,那句发火地话也是在冷酷地帮助我成长啊!有时爸爸妈妈对我们冷酷的批评却是在帮助我们成长,而我们却有时误会了他们,将他们的良苦用心误会成了残忍,他们这像天使一样关心着我们,而我们却不理解。现在想想,原来那无情是为了让我更好地成长!

    注:内容请关注栏目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1-04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3-04-1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女儿红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女儿红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女儿红读后感、2024女儿红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