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牛忙读后感 > 地图 > 牛忙读后感,2024牛忙读后感
牛忙读后感相关栏目
牛忙读后感热门栏目
牛忙读后感推荐
牛忙读后感

(共 1089 篇)

  • 1、 《牛忙》读书笔记

    《牛忙》这本书是伏尼契所写的。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明白“牛忙”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我就明白了。这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写的,内容是这样的:

    牛忙其实是主人公的名字。他的一生都很悲惨。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而他的哥哥和嫂嫂都对他不好,在他19岁的时候又被人陷害进了牢,在他出狱后发现了他的亲生父亲就是他的教父——蒙泰里尼。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是就伤心的离开了。13年后他又回来了,没有人认出他,因为这13年里他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导致了他的一只手和一只脚残废了,再加上他改了名字——牛忙。之后他就和当地的几名党员一起共事,其中还有他的朋友琼玛。于是他们干了一系列会被枪决的事。终于,他们在干一件事的时候失败了,牛忙被枪决了,就在那个时候,他们知道牛忙是13年前的那个人了。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牛忙他活在这世上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其实还是有的,就是在他不知道蒙泰里尼是他亲生父亲是,每次和他谈话都是快乐的,除此之外就是他还是年少是和琼玛在一块,那时的他同样是快乐的。看完整本书后,我觉得牛忙他是一位勇敢和坚持不懈的一个人。说他坚持是因为在他离乡背井的13年里,他在那不是人生活的饿条件下,硬生生的挨过了13年。说他勇敢则是和他所做的事情有关,因为他从事的是当时政府不让做的事——革命。他啊为了革命,可以说是不顾一切了,在他最后做的那件事之前,他明知道很危险,却义不容辞的去做了,结果被抓了,而且还被枪决了。除了牛忙的性格突出,事迹也让人感动之外,那就是蒙泰里尼对他那深深的爱了,在牛忙年少是,做他的教父,引导他。不过最明显的还是当他知道被抓的那个人是他儿子的时候,他就利用他当时的地位和权力,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救他,去劝他,可是牛忙还是逃不过命运,在牛忙死后,蒙泰里尼也因伤心过度去世了。唉,天下的父母有哪个不疼自己的儿女呢?可惜牛忙他不去珍惜着份来之不易的父子情。

    我相信,只要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为牛忙一生感到可怜的。虽说他可怜,但他也有一丝的幸福,那就是永远爱他的蒙泰里尼和琼玛。

    [《牛忙》读书笔记]

  • 2、 “忙”与“忙”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临死亡的巴甫洛夫依然沉浸在繁忙之中,使我们好生好奇:他究竟在忙什么呢?

    忙,他在忙,他在忙着。密切注视着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忙着不断地向坐在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没,忙着要为一生挚爱的科学事业留下的感性材料。

    生死较量前,巴甫洛夫依旧忙着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在忙中透着一种勤奋、豁达、超然、镇静、无私和无畏。

    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在忙着呢?

    早晨,背着书包匆匆来到学校。

    刚入座,便开始一天的匆忙了。

    面对喧哗的教室,我不禁也要忙着畅言几句,和同学聊聊天、谈谈心、谈天说地、畅所欲言。匆匆完了,满肚子的言语,又忙开了做题的旅程。翻开课外题,正准备下笔时,“收本,交作业本,练习册!”收本的消息已经传成一片,我又碌碌拿出作业,传递给前面的同学。继续写练习题。“哎,任超群昨天的作业是不是……”我手中的笔又中断了。“你写的怎么样?”“收集到资料了吗?”……不由自主中,又与同学们谈了起来,手中握着笔,也时时没有落下……

    早自习的20分钟,就这样虚度而过。

    “叮铃——”下课的铃声伴了起来。我飞蹦出教室,望着宽阔的操场。忙的玩起来,忙着与同学追追打打,尽情万能耍……

    随而,10分钟同我在“忙”中又一次流逝。

    一天下来,我一直在不停地忙着,可说“忙”不停蹄。从早自习到晚自习,无时不刻,大脑运转着。

    可是,又不知道有多少个10分、20分,不断地从我手中滑过。

    巴甫洛夫很忙,同样,我也很忙。

    可是,巴甫洛夫是忙什么,我又忙什么?

    一天工作之比,我又收入了什么?

    “忙”与“忙”虽都是同一字眼,但是,“忙”之后,什么“忙”更有价值呢?

  • 3、 "忙"与"忙"——读《巴甫洛夫很忙》有感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临死亡的巴甫洛夫依然沉浸在繁忙之中,使我们好生好奇:他宄竟在忙什么呢? 忙,他在忙,他在忙着。他密切注视着自己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忙着不断地向坐在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忙着要为一生挚爱的科学事业留下更多的感性材料。 生死较量前,巴甫洛夫依旧忙着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在忙中透着一种勤奋、豁达、超然、镇静、无私和无畏。 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在忙着呢? 早晨,背着书包匆匆来到学校,刚入座,便开始一夭的匆忙了。 面对喧哗的教室,我不禁也要忙着畅言几句,和同学聊聊夭、谈谈心、谈天说地、畅所欲言。匆匆说完了满肚子的言语,又忙开了做题的旅程。翻开课外题,正准备下笔时,收本,交作业本,练习册!收本的消息已 经传成一片,我又忙拿出作业,传,合前面的同学。继续写练习题。哎,任超群昨夭的作业是不是我手中的笔又中断了。你写得怎么样?收集到资料了吗?不由自主中,又与同学们谈了起来,手中握着笔,也时时没有落下 早自习的20分钟,就这样虚度而过。 丁零一一下课的铃声响了起来。我飞奔出教室,奔向宽阔的操场。忙着玩起来,忙着与同学追逐打闹,尽情玩耍 随即,10分钟在忙中又一次流逝。 一天下来,我一直在不停地忙着,可说忙不停蹄。从早自习到晚自习,无时无刻,大脑运转着。可是,又不知道有多少个10分钟、20分钟,不断地从我手中滑过。巴甫洛夫很忙,同样,我也很忙。可是,巴甫洛夫是忙什么,我又忙什么?一天工作之比,我又得到了什么? 忙与忙虽都是同一字眼,但是,忙的身后,什么忙更有价值呢?

  • 4、 “忙”与“忙”——读《巴甫洛夫很忙》有感
    “忙”与“忙”——读《巴甫洛夫很忙》有感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临死亡的巴甫洛夫依然沉浸在繁忙之中,使我们好生好奇:他究竟在忙什么呢?

    忙,他在忙,他在忙着。密切注视着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忙着不断地向坐在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没,忙着要为一生挚爱的科学事业留下的感性材料。

    生死较量前,巴甫洛夫依旧忙着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在忙中透着一种勤奋、豁达、超然、镇静、无私和无畏。

    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在忙着呢?

    早晨,背着书包匆匆来到学校。

    刚入座,便开始一天的匆忙了。

    面对喧哗的教室,我不禁也要忙着畅言几句,和同学聊聊天、谈谈心、谈天说地、畅所欲言。匆匆完了,满肚子的言语,又忙开了做题的旅程。翻开课外题,正准备下笔时,“收本,交作业本,练习册!”收本的消息已经传成一片,我又碌碌拿出作业,传递给前面的同学。继续写练习题。“哎,任超群昨天的作业是不是……”我手中的笔又中断了。“你写的怎么样?”“收集到资料了吗?”……不由自主中,又与同学们谈了起来,手中握着笔,也时时没有落下……

    早自习的20分钟,就这样虚度而过。

    “叮铃——”下课的铃声伴了起来。我飞蹦出教室,望着宽阔的操场。忙的玩起来,忙着与同学追逐打闹,尽情玩耍……

    随即,10分钟同我在“忙”中又一次流逝。

    一天下来,我一直在不停地忙着,可说“忙”不停蹄。从早自习到晚自习,无时不刻,大脑运转着。

    可是,又不知道有多少个10分、20分,不断地从我手中滑过。

    巴甫洛夫很忙,同样,我也很忙。

    可是,巴甫洛夫是忙什么,我又忙什么?

    一天工作之比,我又得到了什么?

    “忙”与“忙”虽都是同一字眼,但是,“忙”的身后,什么“忙”更有价值呢?

  • 5、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

    《你在忙什么》以幸福、压力、财富、情感、快乐为关键词,关注当下社会现状,针对现代人的思想误区,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世人打开一条光明之路。

    被这本书吸引,源于书的名字:你在忙什么?看完书名我也在思考:我在忙什么?为一日三餐?为孩子的教育?为让自己变得更好?还是为了让家庭更加和睦?想来想去我也说不清道不明,也许这些都是生活中合理存在的目标与期许。

    这本书从佛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在我们生活中不同现象所包含的智慧,我被作者对人定胜天这个成语的诠释所吸引。在我的理解中,这个词是指:人在一定的努力或外物的支持下,一定可以战胜自然,改变自然,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然而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它另一层更美好的意思:人心的安定高于一切。在作者的眼里人定胜天则是他所推崇的低贪生活,因为只有低贪,才能低碳。因为贪就是人心的不稳定因素,如果内心不节制,就会引起更大的贪念。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不能免俗。在我们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在保证日常好习惯的同时,心中需要增加一点内心的主观意识低贪。在内心少一些攀比,少一些物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反而会让我们的内心平静。用走路、单车、公共交通工具代替开车,会减少碳的排放,腿脚动起来会增加运动量;用下班回家吃饭代替不必要的会餐,会增进与家人的感情,还会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合理,更利于身体健康;使用适合自己的物品而不是去追寻别人拥有并推崇的高价值生活,会让我们更从容,舒心。

    人们不停地追求各种各样的享受只是为了找寻快乐、幸福,然而真正的快乐是源于内心的。因为内心的欲望越少,幸福感就会越大,我们常常羡慕孩子无忧无虑,殊不知他们才是欲求最少的。此时的你正觉着生活乏味、重复,甚至有些迷失,那我们真的需要换个角度,去发现一些新的感悟。放下包袱,去完成一直想做却没有时间跟进的计划,陪孩子嗨玩一场,完成对家人的承诺,用调心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有效。

  • 6、 杜甫为什么这么忙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系列图片,听说呢,叫“杜甫很忙”,下面我就来说说自己的观点,嗯,先看看这几幅杜甫忙图吧。

    先是原图一个,看那儿,杜甫正坐在石头上,微微仰首,愁眉苦脸的。可经过大家加工,此时,一个穿着红白相间大衣服的杜甫横空出世,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个汉堡;另一个正提着水桶去送水;还有一个正在装可爱自拍;还有打枪战的杜甫、骑自行车买菜的杜甫、上网写诗的杜甫,数不胜数。

    听说始作俑者是一群中学生,为什么这些人要涂鸦诗人呢?有些人很不解。有一些人很赞同:不错,想象力真丰富!也有些人不高兴了:这么伟大的诗人,被这些人改成这个样子,不就是在侮辱诗人吗?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来讲讲我的观点。

    我呢,是灰常(非常)赞同滴,这个嘛也不是不好,小孩嘛,是富有想象力的,画一画没关系!再说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放松也木有(没有)关系。有人说,那他们发到网上也叫放松?那他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不行?又有人说,国外的人一直在关注中国的诗歌文化,看到这些图,不就像自己人骂自己人,别人看着不可笑吗?哈,我大笑,外国人他们是灰常(非常)随和滴,他们不会像你想的那样,反而会想:中国人真有想象力啊!说真话,大家都说要尊敬诗人,其实呢,不就是要我们这群学生把诗背下来了吗?为什么不换种方式去走近杜甫呢?这样画说不定可以让更多人来关注杜甫,关注他的诗歌呢!

    最后总结一句,我同意这种做法,反正杜甫诞生1300周年了,庆祝庆祝一下,顺便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杜甫,不是一举两得吗?

    精彩点评:睿哲小小少年,能对时事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表自己之新颖观点,为涂鸦少年们正名,真是有勇有谋!文章论点清晰,小作者思维发散,分析利弊,势如破竹,让人读来痛快至极!当然,词不达意处需修改哦!少年强则国强,睿哲,十分看好你,加油!

  • 7、 《真忙与瞎忙》读后感
    《真忙与瞎忙》读后感

    今天看了老舍先生写的《真忙与瞎忙》,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伟大的东西与文化。人在这样忙的时候,已把自己忘掉,眼看的是工作,心想的是工作,做梦梦的是工作,便无暇顾及利害金钱了;心被工作充满,同时被工作洗净,于是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情书往往成为真正的文学,正在情理之中。

    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做那些事,而又不敢不做;不做就没饭吃。在这种忙乱的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地工作,忙完了一饱一睡,或且未必一饱一睡,而半饱半睡。这里,只有奴隶,没有自由人;奴隶不会产生好的文化。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而身体也不见得能健美。它使人恨工作,使人想尽方法去偷油儿。

    看完之后,深有同感。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想起了我的教育和教学。越来越觉得,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是多么重要!学习无论添加多少的外在的形式,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才会有收获。如果喜欢这门学科,那么学习就是一种快乐,如果是被强迫去学习,那将是苦不堪言。所以临近期末,除了用分数来考核孩子的学习的成绩,是否也加上一条,“孩子,你喜欢学习这一科目吗?”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小学里,兴趣有时比知识本身还要重要!

  • 8、 《牛的故事》读后感

    《牛的故事》读后感

    王冰美

    牛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象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牛的故事》读后感

    读后感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一篇文章,它的感人之处在于这头母牛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委屈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为孩子换来了生命之水。

    在动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母爱,让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无独有偶,我以前看到了一篇也是很感人的文章。文章中写了一只藏羚羊向猎人下跪,试图挽救肚子里的孩子的生命。可那个猎人并不知情,还是开枪打死了这只藏羚羊。后来,这个猎人知道了藏羚羊下跪的原因之后,埋葬了猎枪,从此再不打猎了。

    动物如此,而人呢?在我们人类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更是让我们感动不已。有一篇报道曾经写道一个重要的故事,说是一个母亲买菜回来的时候,看到孩子从高楼上掉下来。那个母亲以快过刘翔的速度,跨过栅栏,飞奔到楼下,双手正好稳稳地接好了从高楼上下

  • 9、 老舍《真忙与瞎忙》读后感

    今天看了老舍先生写的《真忙与瞎忙》,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伟大的东西与文化。人在这样忙的时候,已把自己忘掉,眼看的是工作,心想的是工作,做梦梦的是工作,便无暇顾及利害金钱了;心被工作充满,同时被工作洗净,于是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情书往往成为真正的文学,正在情理之中。

    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做那些事,而又不敢不做;不做就没饭吃。在这种忙乱的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地工作,忙完了一饱一睡,或且未必一饱一睡,而半饱半睡。这里,只有奴隶,没有自由人;奴隶不会产生好的文化。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而身体也不见得能健美。它使人恨工作,使人想尽方法去偷油儿。

    看完之后,深有同感。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想起了我的教育和教学。越来越觉得,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是多么重要!学习无论添加多少的外在的形式,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才会有收获。如果喜欢这门学科,那么学习就是一种快乐,如果是被强迫去学习,那将是苦不堪言。所以临近期末,除了用分数来考核孩子的学习的成绩,是否也加上一条,孩子,你喜欢学习这一科目吗?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小学里,兴趣有时比知识本身还要重要!

  • 10、 最牛教师读后感

    最牛教师读后感范文一

    教学经验获得的最快以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长处,让自己有更大快的进步,而《最牛的教师》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好的见解与思路。它给我们列举的许多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不再为单一的理论而感到枯燥与无从下手。

    这里有身为校长而继续不停研究学问的陈垣老师,他的学习精神与不断的反思值得我们学习;有不仅在生活和文学方面幽默的大师,同时也是一位讲台上的幽默大师的林语堂老师,他的课,形象生动,诙谐有趣,给世人留下了许多雅致隽永的佳话;有能让一个被众多老师拒绝、家长放弃、自己堕落沉沦、成绩全部倒数第一的学生考上北京大学的高考战神王金战老师有太多的教师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最后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来。

    以前了解最多的是魏书生,而这本书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主任中的军事家万玮,和以爱心和民主着称的李镇西。读完了,受其感染,我又特意爬到网上浏览了可能见到的关于李镇西、万玮的博客、帖子。

    以前在中学就读过万玮的《班主任兵法》,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如果作者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所以,做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长起来。经常写反思日记,写博客,总结不足与成功之处,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李镇西的博士导师是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教授有句名言: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无疑李镇西是教授的理想学生,他更象一个孜孜以求的学生,学生成了他每日必照的镜子,学生成就了李镇西,李镇西也培养了形色不一,成就不一的学生。他的做最好的自己触动了我的心弦。李镇西老师说最好就是更好 最好是相对的,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他强调是自己比自己--昨天的自己的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李老师是这样阐述的,通过过读书我发现他也是这么做的,更对他充满着崇敬之情。

    李镇西老师最吸引我,让我

  • 2023-04-17

  • 2019-10-19

  • 2021-07-12

  • 2019-10-23

  • 2019-09-21

  • 2023-04-12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2-02-14

  • 2019-11-02

  • 2019-09-21

  • 2023-05-30

  • 2023-04-17

  • 2022-04-27

  • 2022-03-07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3-06-2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01

  • 2021-12-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3

  • 2019-10-16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2

  • 2019-09-25

  • 2019-10-01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6-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1-09-28

牛忙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牛忙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牛忙读后感、2024牛忙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