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 地图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2024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怎么写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相关栏目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热门栏目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推荐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共 6406 篇)

  • 1、 [参考]《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合集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参考]《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合集,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1】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名字取的非常漂亮,很有诗意,据说是取自《圣经》里面的一句话。这个名字是意译,中文版的意译,不是直译。直译的话,这本书的名字大概应该叫《教育回忆录》,我们必须感谢译者的创意,中文版的名字,对这本书的畅销来说,起码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点不知所云,它的时间线稍微有那么一点混乱。而且它所描述的是一个普通人不可想象的场景,这一家子人简直像是与世隔绝,我们完全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生活?这里面的人,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难以理解。一个坚信世界末日马上就要到来的父亲,一个为了迎接世界末日的到来而天天辛苦囤积各种必需物资的父亲,一个坚决不让孩子们上学的父亲,一个到处宣传医院和政府是魔鬼的父亲,带领着(必须)坚信父亲的母亲和孩子们,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尤其是,这并不是发生在中世纪,它就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这一段时间的美国,这真是叫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通,难道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就那么大?

    当然我们很快会知道,不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那么大,而是这个父亲和正常的父亲差别很大,他很可能是个精神病人。他也许患有躁郁症,或者能解释其偏执狂行为的十几种精神疾病之一。当然,因为他从来没有上过医院,所以不能确诊。然而他的行为是让我们匪夷所思的,但是最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是,他还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并且,过得似乎还不错。

    作者塔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随着她的年纪慢慢长大,她变得越来越不能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17岁的时候,她不得不像鸟一样飞出了父亲的山,飞往了她自己的山。后来,她成了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剑桥大学的历史博士,而这些对普通人来说非凡的成就,却是她的父母所不能原谅的罪恶。他们试图让塔娜迷途知返,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回到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样,他们就还是一家人。然而塔拉没有办法再回去,虽然父母对她来说

  • 2、 [精品]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精选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精品]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精选,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 篇1

    我该怎么形容,如此难以想象的生活摆在我面前,以至于让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本小说而不是回忆录。信仰对我而言是神秘的东西,人们愿意将时间与灵魂交给自己的信仰,收获平和与力量。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家人的信仰简直荒唐至极,然而正如没有什么是永远正确的,作者一家在爸爸的带领下经历了种种灾难,但都能被爸爸解释为是上帝的旨意。

    如果灾难和福运都能解释为上帝的旨意的话,那生活中的一切就都是合理的了。那么作者一家的信仰也就没什么毛病看似正确了。但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是要改变生活还是要顺应生活?如果是顺应生活的话那多简单,不管发生什么都说这是上帝的旨意不就好了。然改变生活可就难多了,你会有怀疑,会畏惧,但也有可能在改变后经历一个全新的生活。(此处能力有限,难以解释清楚我的意思)

    再一个,作者对修复家庭关系的念念不忘也是她所受的家庭教育使然的吧?或者说,作者在山外的世界是个局外人,在山内的世界又是个不虔诚者,两边都是异类,无依无靠,真的很无助吧?人都是要有一个接受自己的圈子才会更认可自己的吧?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 篇2

    我认为作者的原生家庭还是给了她一定的正面影响。

    在前几章节,作者的回忆中,父母的共同特点就是行动力强——父亲相信世界末日将临,屯粮修防御工事……这一切能成功,不只是因为他有精神病患的狂热,更是因为行动力;母亲做事勤奋,当助产士能一步步积累将自己提升到专业水平,还开了精油作坊……

    在我没有看到后面的时候,我实在对作者能够拥有这样的父母怀有羡慕。我相信作者能够在之后大学生活环境的频繁转换中站稳脚跟,绝对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父母耳濡目染带给她的行动力。另外,作者的父母也都聪明,能随环境而变。孩童时期能够看到父母是如何待人处事的,父母机灵的一面,固执的一面,都给作者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其实说到底,还是非常羡慕,作者有这么丰富的人生经历。虽然生理心理上都遭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从作者书中情感的流露来看,我觉得这样有痛苦

  • 3、 [收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700字通用

    读后感不一定要读完整本书之后写,某一章节带给你的触动特别大也可以记下来,作品这本书当中对于情感的抒发,相信已经让很多人感动。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你在写作品的读后感的时候有思路吗?经过编辑精心整理,推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 篇1

    好的书籍往往能够在读完之后带给读者很多思考与感悟,而这本书告诉我人应该终生保持学习,虽然以前常听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但还是要自己真真实实地领悟之后才会去践行。这本书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看法,它不仅是讲的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看到家庭教育、自我学习的重要性。

    我在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作者本人的经历与自身的成长都是我非常敬佩的,所以分享关于这本书中家庭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内容给大家。

    作者塔拉是从小对世界的认知都源自父亲,父亲说医院是邪恶的,生病不应该看医生;上学是愚蠢的荒谬的、背叛家族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他们家都相信着父亲,以至于全家在大雪淤积的晚上回家连出两次车祸,妈妈得了偏头痛,作者本人脊椎错位,所有人都没有去医院,等待自然痊愈,然而奇迹并没发生;她的哥哥帮父亲工作从车上摔下没及时治疗演变成狂躁症;还有好多好多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发生在她的身边。塔拉怀疑过父亲行为的正确性,但她缺乏认知,依然选择支持。直到她上了大学,她才发现她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她开始质疑,开始接收更多的知识,她发现她的爸爸有双向情感障碍,也发现过去的自己多么无知,于是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才开始学会改变。

    塔拉的改变让我看到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塔拉没有选择上学,她也不会有后来新的生活。当你拥有更多知识的时候,你会明辨是非,会有自己的很多思考和想法,也许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当我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我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愿意成为为学生传递知识的那座桥梁。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 篇2

    这本书名字叫《educated》,但是对于自己如何从17岁前从未踏足学校到获得剑桥博士学位的学习历程上,作者倒没有着墨太多,塔拉是那种一直热衷于探索本质的人,不会为了虚幻的美国梦而欣然自足。正如她在书中所言:“我所有的奋斗,我多年来的学习,一直为了让自己得到这样一种特权:见证和体验超越父亲所给予我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

  • 4、 精选《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0篇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在拜读过作品后,心里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下新的感悟,如果你对一本书产生了极大的感情共鸣,就把你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吧。如何正确的书写作品的读后感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推荐你不妨读一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1】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写得一本自传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出生在大山里,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她自称是“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但是,她通过自学考上大学,最后获得了剑桥的博士学位。这本书通过分享如何接受教育摆脱原生扭曲家庭的阴影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自我怀疑,精神崩溃,也接受心理治疗等,最终实现了自我和解。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

    提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都会觉得揪心,难受,但我认为原生家庭是我们割舍不掉的本源,虽然一个人没有办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是却可以像塔拉一样,在经历了伤害后,还会选择充满勇气,变得强大,去逆天改命。这本书让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战胜原生家庭带来的苦难,活出新的自我,飞往属于自己的那座山。也许我们的翅膀会受伤,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向往的那座山很高,可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充满勇气,充满力量,像鸟儿一样,飞向我们的梦想之地。每个人前面都有一座山,有人一生在山脚仰望,有人在半山腰徘徊,有人停在去往山顶的路上,有人在山的那边,遇见了新的山。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周遭、不回避自己内心的需求,正视自己的每一次思考,认识教育的力量、知识的力量,用知识和教育开阔自己的眼界,抛弃固化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为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那只鸟。

    “你可以用很多方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而我称之为:教育。”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2】

    “我已经建立了新的生活,这是一种幸福的生活,但我感到一种超越家庭的失落感。我失去了巴克峰,不是主动离开,而是默默离开。我退缩了,逃离到大洋彼岸,让父亲为我讲述我的故事,向我认识的每一个人下关于我的定论。我退让了太多的土地——不仅仅是那座山,还有我们共同历史

  • 5、 [收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是对我们读书经验与感悟的总结,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这本书,不由为它的故事情节感叹。读后感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展开联想,有感而发。如何正确规范的撰写有关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精心整理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

    探索、质疑、求证、前行——就是人生

    熬夜读完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得不承认,支撑我读下去的,并非文笔和心理描写,更多的是因自己对她山里家庭生活的猎奇心理驱动,这个我不曾了解过的世界和里面的人,究竟是如何的样貌。总体来说,值得一读,但稍有过誉,因为感觉在记述方面虽然足够,人类表现背后的深度剖析却还不太理得清楚,可能当局者迷吧,塔拉需要更多的年头来看清楚这里面的一切。

    塔拉父亲对外界社会和文明的不接受,使得孩子们不知道上厕所要洗手,不去上学,坐车不系安全带,生病不吃药也绝去医院……

    他彻底改变了他妻子,几乎隔绝了她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所以姑娘们啊,嫁一个人,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这种控制欲很强的个体,真的要慎重)

    他对子女的霸陵和思想的宣导是夹杂在爱里面的,用他以为的方式,以为的包容,比如他有大吼的宣导,却也有偶尔沉默的退让,比如在有关塔拉表演服和学习中一些细节的退让,比如在塔拉坚持违抗他的命令送车祸的哥哥肖恩去医院后,他沉默的回答,比如跟塔拉说他有足够汽油接她回家,无论她去哪里,需要的话…………这也正是塔拉一直纠结困惑左右为难的原因

    肖恩也是那样的矛盾的统一体,和塔拉的父母一样,爱妹妹,又对其施虐,包括塔拉本人对亲人复杂的情感,爱,恨,怀疑,悔恨,想别离又难忘记,千头万绪,那样矛盾的,似乎才是更真实的人生。

    爱,千万种,是不是你想要的,或是你可以承受的?

    塔拉这追寻摸索的许多年,不是抗争的许多年,和我们所有人一样,这颗被丢进滚滚历史洪流的一颗尘埃,它被浪花洗涤,被水草缠绕,被水生物吞食,又被淤泥裹挟,又在一股水流中改变了航程,

    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奋力一扑的意义,而在冥冥中,引导你走向未来的,其实正是你以为裹挟和牵制你的那些因素。

    我常觉得人是很有趣的,因为会反复思考,然后推翻过去的自己,我觉得塔拉在这本书里也没有找到答案,因为我觉得很可能十年后,三十年后,她会对这段人生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但她说educated,其实我是赞同的,人生的每

  • 6、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读完作品之后,不妨用笔把这些感悟记下来。读后感的中心内容就是谈感想。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呢?为此,我们花时间整理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范文 篇1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真是震惊。从头到尾,我一直在关注塔拉的成长经历。大学前这本书的一半似乎在看一部黑白电影。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下雪的冬天,倾盆大雨,没有膝上的雪,油腻的垃圾场,阴暗狭窄的房子,狂躁抑郁的父亲,母亲总是有精油的味道

    一开始,这本书可能受到了网站推荐、比尔盖茨和这本书最初的书名“教育”的影响。可能和我最近写的课件有关。我想知道这件事。

    读完后,我觉得没有错的选择。首先,我想让我女儿看看。今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会和她讨论这本书的内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世界本身,看到了什么是不同的世界。

    什么真正吸引我一口气读完?

    在一个由双相情感障碍父亲统治的家庭里,无论这个职位对孩子是否公平,无论是否有足够的母爱,母亲都会永远和父亲在一起。七个孩子,三个逃走了,然后都获得了博士学位。剩下的四个人没有受过高中教育,在父母的职业生涯中工作。

    不可思议的是,这7个孩子都在家,由母亲教育,从来没有上过公立学校。有区别的是教育。

    正如作者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所说,教育给了她不同的视角,了解不同的人和历史。因为16岁前在家的经历,她会沉浸在大学哲学家的知识世界中,试图找出自己困惑的原因,走出自己的迷宫。从大学到博士,她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

    上半辈子,饱受那些不幸经历的折磨,从内心到外在,下半辈子,又感受到哥哥带来的温暖,让她在绝望的处境中一次次奋力反击。

    兴奋,不愿意睡觉,写下零散的文字。回顾中文版标题的来历,塔拉也非常喜欢。是的,她并没有把这本书定义为一个生活边缘的可怜女孩的奋斗史,而是一个普通女孩勇敢地在心里寻找答案的平凡故事。没有容易的妥协,只有不断前进。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一个聪明的母亲可以给一个家庭带来足够的能量。只是不断地反省他们以前做过什么。正如比尔盖茨本人在博文中所说。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你可以选择说再见。你可以每天想念一个人,但你仍然可以庆幸他不在你的生活中。”-塔拉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
  • 7、 有关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730字)

    古语言: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在阅读相关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通常会记录下读书笔记,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730字)”,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一】

    我觉得这是一本特别值得安利的书。

    这本书是作者塔拉的自传,讲述的是作者从原生家庭问题中破茧成蝶的故事。塔拉生活在一个压抑、扭曲,让人窒息的家庭,她有一个封闭偏执,有反科学反现代化宗教信仰的父亲、暴力的哥哥肖恩和软弱顺从的母亲。经受这样的家庭的摧残和折磨,她的心理、性格和思想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然而她却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哈佛大学的访学者,她是和我们同时代的人。如果要问是什么改变了她,她的回答是“教育”。

    全书的开头写道,“献给泰勒”。我想,这四个字包含了她对她哥哥泰勒的感激和感谢,泰勒是她的灯塔。泰勒至少帮助了她两件事,一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走出了大山,二是坚定的支持和鼓励。泰勒让她接触到了音乐,音乐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对人的心灵产生奇妙的影响,这是觉醒的萌芽。泰勒告诉她山外有另一个世界,一旦父亲不在她耳边灌输观点,世界就会不一样。书中有一个我觉得特别感动的片段,当塔拉被家庭抛弃,在她的精神和心理濒临崩溃的时候,泰勒在家庭和她之间选择了她,他说,“我该怎么办?她是我妹妹”。催人泪下。当你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人坚定地选择了你,这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仿佛重生。

    第二个对塔拉产生积极影响的人,我想,应该是克里博士。“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克里博士的话使她找到了自我。让她与众不同的不是衣服,而是她眼睛后面的东西,是她咬在齿间的东西——是希望、信仰或信念,是诸如信仰的东西。一个人的强大取决于它的内心以及从精神世界里迸发出来的力量。

    读完了这本书,我在心灵和精神上的收获挺大的。一个人完全有能力对自我的思想进行解放,这是选择的问题——那便是选择教育,选择学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二】

    我避免了解任何背景资料,用完整且空白的心态读完这本书。每一次不由自主地收

  • 8、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读后感 (优质范文)

    前几天心血来潮,从当当上买本书来看,通过买回来后对其的态度而言,总体来讲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花费了4个晚上的时间,最终还是将它看完了,毕业后看的第一本,这种感觉很不错,希望在今后的时间中继续保持,好好利用空余时间,多读读书,其实也算是之前看到知乎上一篇文章后得到的灵感吧,文章里面说道,当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什么,也许你可以试着培养读书这个兴趣。所以,才会有前几天购买书籍的决定。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

    总体上来讲,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爱荷达州叫塔拉的女孩子,由于其家庭的环境关系,从家庭式的教育(此处是指由母亲教学,而不是去学校接受教育)到最后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披荆斩棘。反映了美国山村家庭的真实情况,其中有不可动摇的宗教信仰、家庭暴力、女性地位低下等具体现象。

    从塔拉的出生开始,没有合法登记,以至于去读大学要大费周章,各处求人证明自己的身份,到后来大学期间虽然见识了现代社会真正的世界,但实际还是生活在宗教约束下,极强的反映了极端宗教给人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家庭中共有七个孩子,塔拉作为年纪最小的一个,好在哥哥泰勒在音乐道路上对塔拉的指引,一步步到最后研究历史,做到人生的改变。这其中需要的不仅是心中信念的坚持重要的是人对不同生活的好奇心,能通过客观事实形成属于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塔拉开挂般学业提升的过程,是对原始宗教和家庭世界的拆解,她开始意识到父亲宗教观的荒谬以及思想上严重的疾病,开始意识到肖恩(哥哥)对她的伤害(家暴)是真实存在并且影响重大的,开始意识到原生家庭里不止父亲其实还有母亲对哥哥莫名的偏袒。是教育让她从这一切的睡梦中清醒过来,而这清醒居然花了整整十五年,教育让她发现了更大的世界,让她意识到自己以前拥有的父母教育背景下被刻进骨子里的世界观是错误的。

    读完整本书给我以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在任何阶段,不管出于什么状态,都不要停止探索以及思考的步伐,同时还在牢牢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否则你将不知道失去的会是什么。对于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我是很认同的,毕竟反观自己的人生,似乎也有类似的情节,若没有在学校受教育的这些年,我承认我不会有现在这样的人生(目前自我满足),但同时我也感谢命运所安排的一切,就想书中的塔拉在完成脱变后也会感谢前15年自己的生活,正因为遭遇了错误,才能更深刻的明白正确的重要性。

  • 9、 《你当向鸟飞过你的山》读后感(优质范文)

    “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打破认知的观点,教育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也让我们怀疑和不确定!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

    对这本书最初的好奇来自于盖茨的评价,讲述一个魔门教徒如何通过教育实现自我,继而查阅了本书的评价和作者介绍,“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作者17岁之前没接受过一天正经教育,最终却取得了剑桥硕士哈佛博士。于是脑袋意定这是一本励志的人物自传,迅速入手。

    选择疫情再度来袭有点荒诞的20xx开年,如饥似渴读完这本书。如饥似渴,只是因为想知道作者塔拉什么时候彻底摆脱了家庭的困扰,就这样坚持着读到了最后,但抱着这样的期望每一页都是折磨、压抑。它不励志、不鸡血,反而充满了压抑、自我怀疑。

    作者用了将近400页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成长在一个信仰极端的【宗教】家庭,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扭曲的原生家庭,拥有偏执躁郁和绝对权威和控制的父亲,习惯听从父亲的母亲,残酷暴戾的兄长。他们不相信公立教育、不相信医生,不相信抗生素,死活听天由命,女人即服从。从出生下来,便接受父亲权威讯息一直到17岁的她,那种深入骨髓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在面对教育带给她全新的认知时,那种矛盾、那种自我怀疑、那种即便掌握了再多再多的思想和理论,却也难以破除已根深蒂固的认知观的矛盾冲突,那种做自己就意味着与家人必须决裂的痛苦以及过程中的自我还是妥协的撕扯,那种懦弱胆怯,那种感受不到父母之爱的伤心欲绝,我想教育给予她的并不是我们羡慕的哈佛、剑桥的光环,而是混合着眼泪和鲜血挣扎中的自我对话,以及如何认清自己、如何做自己的艰难撕扯的心理斗争。

    真正的教育可以带来如此彻底的撕裂,也可以给予人最大的勇气去认知和定义自我。无知、控制、暴力只有在被了解之后才是问题,而之前它们以爱的名义天经地义的存在着。你甚至无法指责,这些痛苦在另一些人心里来自于神。当受到教育启蒙后,抛弃那些曾经的“真理”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因为这意味着背叛,意味着孤独地去承担新世界的重量。即便作者在自我认知中与家庭产生了决裂,她一再渴望回到巴克峰,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和理解,哪怕最后还在以可能的记忆偏差而给父亲开脱。

    我想这也就是羁绊作者的对原生家庭的爱。有的评论说,父亲其实是爱她的,可我从头到尾

  • 10、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00字两篇(读后感范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大全100字1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

    塔拉是一个17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她来自一个不上学、不就医、家里所有孩子都没有出生证明、生活中所需物资基本上都靠自给自足、每天生活在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恐惧中,但她却最终挣脱思想枷锁成为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哲学硕士、历史博士……

    虽然塔拉在平时能够接触现代文明如:汽车、电话、电脑,但是她的精神世界却是完全封闭的状态。在上大学之前她相信世界末日会来临;一夫多妻制是上帝的旨意;女孩子穿着暴露就是罪恶;学校就是一个洗脑的地方,送子女上学便是将他们交给恶魔;生病、受伤从不去医院只接受母亲的草药治疗……她甚至无数次想像自己只是未来老公的其中一个妻子,自己长大只会成为像母亲一样不被政府认可的接生者。

    父亲脑子里所有极端、偏执的想法,在她看来都是真理和上帝的旨意。

    后来在哥哥泰勒的鼓励下,塔拉靠自学考上了杨百翰大学。然而步入大学后,塔拉觉得自己跟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任何一件小事对她来讲都是巨大的冲击。

    原生家庭带给她的观念:生病不能吃药,感受疼痛是上帝的旨意,女同学穿着暴露就是不道德,但是慢慢她却发现止痛药真的可以缓解她的牙疼,那些所谓不道德的女同学其实对自己很真诚和善良。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一次课堂中,当塔拉举手问老师大屠杀是什么意思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她在恶搞,当她通过上网得知:当时几百万的犹太人遭到屠杀,而她的认知里则是几百人的冲突,她的认知世界和现实世界彻底混乱了。

    父亲一直给他们讲:联邦政府袭击韦弗家庭的原因是韦弗家庭不让孩子上公立学校,可事实却是韦弗将枪支弹药卖给一个组织的卧底。

    很多脑子里固有的常识被全面颠覆,于是她的基本价值判断错乱了,此是她才明白父亲的教诲很多都是错的。于是塔拉决心独自、独立面对这个世界,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生活。

    与哥哥肖恩的矛盾激化后,家人一边倒的做法让塔拉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了。虽然最后塔拉恢复了精神正常,但是最终她也只是和几个别家庭成员保持联系。

    塔拉的成长经历让我想到了《风雨哈佛路》中的女主角莉丝:虽生在贫民窟、父母吸毒,但最后她还是用自己超乎平常人的意志力考上了哈佛大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塔拉、莉丝两人都通过教育实现了自救,通过知识让自己从原生家庭中脱离出来,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点是共通的也是值得我们佩服和学习的地方。

    看这本书,你能感受到塔拉的痛、塔拉的挣扎、塔拉

  • 2021-12-21

  • 2021-12-18

  • 2021-12-10

  • 2021-11-19

  • 2021-11-17

  • 2021-11-04

  • 2021-10-15

  • 2021-10-13

  • 2021-10-12

  • 2021-10-12

  • 2021-10-12

  • 2021-10-12

  • 2021-10-09

  • 2021-09-27

  • 2021-09-22

  • 2021-08-06

  • 2021-07-01

  • 2021-06-29

  • 2021-06-28

  • 2021-06-26

  • 2021-06-26

  • 2021-06-25

  • 2021-06-07

  • 2021-05-25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09-20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2024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怎么写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表达自己对这书的感触,写出好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