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那时西藏读后感 > 地图 > 那时西藏读后感
那时西藏读后感相关栏目
那时西藏读后感热门栏目
那时西藏读后感推荐
那时西藏读后感

(共 773 篇)

  • 1、 走进西藏读后感

    走进西藏读后感

    这是一次跨越千山万壑的寻梦之旅。

    在梦的那头,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已归寂于大漠深处,大运河南北货运的纤靡画卷已散佚在历史的烽火中,陈亮、叶适、黄宗羲们的激昂文字已湮没在历史的浩卷中。岁月的年轮从苍茫的落日孤烟,辗向了似锦繁华的高楼伫立。当机遇与巧合如春风沐浴,承载起人们心中那份激扬的挥斥青春的豪迈独领风骚之时,会不会萌生一股飘然自得的孤傲,让人迷失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来吧,让我们卸下生活中扮演的戏子身份,还原自我,和陈坤一起走进西藏,走向这片不被世俗所充斥的远方。

    西藏是一片净土。这里没有大都市四通八达的车水马龙,没有繁忙商场的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有的是天高地阔的磅礴大气,高山巍峨与地平线比拟曲直之美;有的是布达拉宫钟声延绵,藏族人民用纯朴勤劳书写美丽人生。西藏的美,有别于江南小镇的美,是一种放荡不羁,不拘一格的美。曲折粗犷的河床成闪电状盘踞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占据着这片土地。高山峻岭披着雪白的外衣,连绵不绝,谈吐着千年的文明兴衰。这里的住民以大地为床,蓝天为被,披星戴月,感受着自然的空灵,创造别具一格的人类文明。如果说江南的美是一种寄情文化,依托在秀丽山水与琳琅建筑之上的繁荣文明。那西藏则是一种想法释放之美——释放浮躁的心,释放社会的压力,释放对名利的沉迷,一切从静下心来开始。

    用陈坤自己的话来讲,他是被巧合和机遇击中的幸运儿。在他从穷困小子到家喻户晓,名利双收的大明星,是巧合造就了辉煌。当然,这只是他的谦词罢了,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与努力密切相关,没有勤勉付出,光有机遇远远不够。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机遇必不可少,它可以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可以是阴差阳错的驻足,甚至是一次遗憾的错过……在行走的道路上一次小小的把握,加之不断的努力,让生命在每一个阶段得到了充实,获得了提升。这对于一个从艰苦中成长起来的少年尤为明显。也许正是这种从小贫苦生活造就了他,面对突然而至的名利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甚至是忘乎所以。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这种光鲜亮丽之下,变得孤芳自傲,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心灵上的空虚。精神的空洞让他陷入了抑郁的行列,几近崩溃的边缘。或许这时候来次远行,是不错的选择。

    2011年,在准备充分之后,他带上从全国范围内挑选的10位学生,踏上了为期11天的西藏远行。此刻的陈坤不是红透半边天的影视明星,他只是茫茫进藏队伍中的一员。带着对一种精神的寄托与追求,和同

  • 2、 那时花开_750字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人人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或小或大,但却都那样的神圣和虔诚。但也正因为这份高贵的希望,使人们在挫折降临时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不堪重负。在挫折面前,我们常常会不自主地放大痛苦,正如那位网友所说: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我想起不久前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河南女青年独居重庆,因为感情受到挫折就准备自杀。一个名叫生命救助热线的组织千方百计救了她。清醒后,女青年千恩万谢,并意识到自己当时太冲动了。

    其实,这正是把挫折来临时的痛苦无限放大所造成的恶果啊。

    我们总听到这样的话,那时太痛苦了,那会儿我被气昏了头,那时真是生不如死啊!

    凡此种种,无不提及那时,那时就真那么可怕吗?挫折面前,难道我们只有选择放大痛苦这一条路吗?

    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气壮语!莫说挫折不可战胜,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莫说痛苦只可放大,真正的智者只会把这痛苦当作前进的动力!

    那时,那时的意义难道仅只留下痛苦和伤悲?那时,李白不受朝廷重用,他决无灰心丧气之举,一咏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那时,陶潜看不过官场腐败,百官勾结,百姓遭殃,他决无低沉自贱之话,一唱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义气!那时,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她决无自暴自弃的举动,一开口就是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那时那时,我们确不该把痛苦放大,聪明的人不会站在废墟上哭泣,让我拥有那迎难而上的大智慧。

    挫折作笔,痛苦为墨,在这一路长途上,我们收获成功。挫折面前。我们高歌,那时花开。

  • 3、 那时花开_800字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人人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或小或大,却都那样的神圣和虔诚。但也正因为这份高贵的希望,使人们在挫折降临时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不堪重负。

    在挫折面前,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放大痛苦,正如那位网友所说:“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由此,我想起不久前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河南女青年独居重庆,因为感情受到挫折就准备自杀。一个名叫“生命救助热线”的组织千方百计地救下了她。清醒后,女青年千恩万谢,并意识到自己当时太冲动了。

    其实,这正是把挫折来临时的痛苦无限放大所造成的恶果啊。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那时太痛苦了”“那会儿我被气昏了头”“那时真是生不如死啊!”……

    凡此种种,无不提及“那时”。那时就真的那么可怕吗?挫折面前,难道我们只有选择“放大痛苦”这一条路吗?

    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言壮语!莫要说挫折不可战胜,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莫说痛苦只可放大,真正的智者只会把这痛苦当作一种前进的动力!

    “那时”,那时的意义难道仅仅留下痛苦和悲伤?

    “那时”,李白不受朝廷重用,却并无灰心丧气之举,一咏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

    “那时”,陶潜看不惯官场腐败,百官勾结,百姓遭殃,却决无低沉自伤的话语,一唱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

    “那时”,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却决无自暴自弃的举动,一开口就是“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

    “那时”……

    “那时”,我们的确不该把痛苦放大。聪明的人不会站在废墟上哭泣,让我们拥有那迎难而上的大智慧。

    挫折作笔,痛苦为墨,在这一路长途上,我们收获成功。

    挫折面前。我们高歌:那时花开!

  • 4、 那时花开影评

    那时花开影评(一)

    某天的夜里,失眠属性爆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耳朵里反复的响着一首歌,眼前晃过高中时代路过千遍的景色,通勤车里昏黄的灯光,男生女生的吵嚷或私语,我的耳朵里插着耳机,把头靠在窗上装忧郁。

    90年代的校园歌曲,70后或者是80早期的最爱。而在我的高中时代,我就是个品味怪异思想守旧异类,我不听蔡依林周杰伦,cd里每天每天转的都是校园歌曲的碟子,老狼,叶蓓,朴树……他们陪我走过了高三那段又迷惑又闲散的时光,还有那个在画室集训的寒冷的冬天,我厚重的cd和老式的mp3总是能带我走进那个我想象中的大学校园。

    我想象着校园小路两边的梧桐树,树下坐着抱着吉他唱歌的男生,路上走过穿白裙的女孩子,空气里有植物的香气,道路的两边是古老的建筑,天气好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坐在草地上或者是树下看书,黄昏的时候,校园的广播里放着老狼的《恋恋风尘》。

    后来真的进了大学校园才发现我当初的想法真的cj的举世无双,狗血的无与伦比。

    原来我从一开始就在缅怀着青春,一不小心我错过了它,然后又接着迷迷糊糊的缅怀了这么多年。

    曾经把《青春无悔》的歌词倒背如流,然后老狼不见了,这个现实的年代不在会有美好的女孩子想做流浪歌手的情人。

    曾经一身白裙的叶蓓是那么的美丽,可是白衣飘飘的年代过去了,那个没有精致容颜和完美身材的女孩不再被人们关注,突然有天在节目上看见了她,伤心的发现她的歌声已经远远不及当初。

    最爱白色的朴树,他忧伤,迷惑,有时会愤怒,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坚持着自己。后来他不再出专辑,写广告歌,结婚,穿着雷人的衣服,可是时时刻刻,我都在怀念那个在舞台上动作僵硬,说话直接又偏激,笑的时候又无比温暖的朴树。

    很多人爱他,追随他,生如夏花般的绚烂。

    抽屉里藏了很久之前的一张磁带,初中的时候买的,花儿的第一张专辑,白色的封面,干净的那么讨人喜欢。大张伟的声音白白的,懒懒的,无忧无路的唱着“天还没亮我就起床,背着书包就上学堂……”

    那时候姚非拉大叔还在《北京卡通》上连载梦里人,在漫画后面的后记里絮絮叨叨的说着花儿的歌,我把杂志夹在书里偷偷的在课堂上看。

    有时候会有同学拿着情书在炫耀,酸不拉几的陈词滥调,恶心的让人胃痉挛。我蛋腚的在一边恭喜他们,心里想着什么时候会有人写一封《模范情书》给我。

    睡不着的晚上各种乱糟糟的思绪满大脑跑火车,有时会想起我生命中被我视为知己然后又被我弄丢的那些人。

    《那些花儿》始终是

  • 5、 读后感那时年少模板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读后感那时年少”。

    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读后感那时年少,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此时应该趁着对作品的印象最深,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读后感那时年少【篇1】

    伸手摘星,心纳美景

    ——读《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有感

    我相信每个读过《那些年回不去的少年时光》的人都不由得会心一笑,那些铅笔印出的故事,那些压在记忆里的照片,曾是多少人美丽而青翠的年少时光。

    时间都是抓不住风的,当我们回首时,岁月就己消失不见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位女孩罗琦琦,这位女孩并不是那种得天独厚,深得老师、家长喜爱的学生,她上小学初中的成绩并不是那么的优秀,甚至和老师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的好,初中时因为给班主任起绰号被老师罚站,从教室门口罚到乒乓球台上,要是像其他的孩子,肯定破罐子破摔,可是罗琦琦并没有,她反而愈挫愈勇,并且最终通过不断努力考取了清华大学并且去美国留学。

    罗琦琦的这种精神,用妈妈的话来说这就是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我也很希望我可以像罗琦琦那样拥有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将来那使遇到再大的挫折,也可以站起来,重新开始新的人生。不止如此,学习还需要方法,不要盲目运用别人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或许不像罗琦琦那样记忆力这么好,读几遍就可以背下来,但是只要我们肯努力,还是会有收获的。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稻田会因为天气,环境等因素而损失。是的,付出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付出肯定没有收获。

    其实顺境和逆境并没有什么区别,顺利的总有麻烦的隐患,困境时总有希望的种子,人在任何时刻都是祸福相依,而要做到在福中不骄傲,在祸镜中不迷茫,就要有一个永不退色的五彩梦想来抵抗外面的打击和磨合。就像桐华说的一样‘伸手摘星’,虽未得星,却心纳美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当下,罗琦琦都可以从一个坏孩子变成一个好学生呢,难道我们不可以吗?

    愿我们珍惜自己的美好的年少时光。

    读后感那时年少【篇2】

    这是我读得最快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记录过去,烙印青春的书。每个人都是书中的主角。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过一段可能早已被封存埋在床底下却从未被遗忘的回忆。

    谁亦会随年变老方懂得童年多好

    小学的那片蓝天下,连笑容都那么的清纯,爱恨异常分明,缘由也十分的简单。烈日下一起跳绳的汗水,一起在路边刮过的“彩票”,省吃俭用存

  • 6、 情断西藏读后感

    【篇一:《情断西藏》读后感】

    看到摩卡写到在她下落不明的时候,她的网友,那些萍水相逢的网友,没有深交的网友们,有些打算沿着她进藏的路线去找她,有的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关系力量去联系西藏的一家家医院。有好几个网友第一时间赶到西藏去,成立了救助摩卡资金,一笔笔救命钱汇进来,她们陪在她的病床前在他昏迷的时候照顾她,给她画画,给她唱歌,给她带cd去,看到这里真的感动了,身体颤抖了,眼眶里满满的都是泪水,原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因为看书而再颤抖而再掉眼泪。而现在因为这样的真情在而感动,我或许会遇到这样的网友,也或许不会,但是我相信这样的真情是在的。

    当学生时代激情的青春慢慢远去,爱情就不再是冲动的产物,世俗与现实的冲撞、挤压、让太多的人不敢去爱。

    看着眼前的景象,过往的游客,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我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忍受着无尽的孤独,脆弱的时候,沉睡的时候,谁在我身边来为我守候?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

    最初是在一本写西藏的自驾游攻略《西藏秘境》的后记附了《情断西藏》的一个片段,看完之后就哭了,为了那份真情而感动,后来在图书馆中找了好几次都没找着,最后还是去了别的学校逛图书馆时看到的,当时心情特别激动。看这本的开头为那些网友对摩卡的关心、担忧、跑前跑后的为她联系医院、觉得特别感动。这些真情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也能遇到这样一群的这么真诚、这么真感情的朋友。整本书还是蛮感动的。不过或许是因为太期待了,最后看完就觉得写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

    【篇二:《情断西藏》读后感】

    我不再相信人世间会有一见钟情,可是见到散兵的第一眼,我便相信了。没有任何理由,冥冥之中仿佛早已注定。

    摩卡和散兵在八郎学旅店走廊上的巧遇,其实仅仅是个偶然。真正让他们的爱情之花绽放的,却是他们一步步相互走近的脚步和一次次的牵手。

    在七天的旅途中,他们呼吸同样的空气,沐浴同样的阳光,欣赏同样的美景,体验同样的感动,遭遇同样的惊险,也在一起憧憬同样的未来

    爱情,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悄然的在他们的心里诞生了。

    【篇三:《情断西藏》读后感作文】

    《情断西藏》,好残忍的一篇书名,不知作者摩卡为何选择了如此伤人的名字,而我也在想,在西藏这样一片神圣的净土,是怎样的感情会断绝在此呢?摩卡,散兵,两个萍水相

  • 7、 那时光哲理话题作文

    时间流逝,我们可以通过作文记录时间,写作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如果我们的知识储备不够,那么完成一篇作文是很困难的,到底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那时光哲理话题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那时光哲理话题作文 篇1

    呐,我认识你很久了,算算啊,是十三年又一个月。我觉得,我应该和你是很好的朋友了吧?可是啊,你却对我很不友好。我四岁时,你把我的父母带离我身边,到现在,整整九年,可我还是和我的父母相处异地。我二年级时,你把我最亲爱的外婆带走了,你用你的手,在我和外婆之间,划下了一条银河。我五年级时,你把我第一次暗恋的人,带到了别人的身边。我六年级时,你把我的好姐妹,变成了别人的好姐妹。

    我有那么令你讨厌吗?时光。

    是的,我承认,是你令我能够成长起来,可是啊,这过程,你是一点好印象都不留给我。你说,世界就是这样,所有人都是那样成长,你没有做错。你说,这世界比我悲的人多了去,你对我已经很仁慈了。你说,这世界那么残酷,你怕我长大了,会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你在教我,教我怎么样长大。

    是的,时光,你没有错,你没有很好地把我护在象牙塔里,让我更早的认识到了世态的炎凉,你让我懂得了,在这喧闹中怎么保护自己。

    真的谢谢了,时光。

    那时光哲理话题作文 篇2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被爸爸妈妈表扬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说,“好孩子,你终于长大了!”可是,当我们被爸爸妈妈这样表扬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虽然我们受到了家长的表扬,可是时间却已慢慢流逝,不再会有快乐的童年了。你有没有想过,等你长大了,在回忆起以前的美好时光,会觉得以前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但你想再次回到那个时光的时候,却再也没有可能了。

    我们在小时候总会说我长大以后要怎样,却没有觉得现在的时光有多么美好,现在的生活,如果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了。我现在也快要长大成人了,虽然我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父母也慢慢地变老了,时间流逝,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虽然你还和昨天做着同样的事,可它已经不再是昨天了。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和时间赛跑,所有人听了都会有疑问:怎样和时间赛跑呢?我来告诉你,从现在起,从你还没有长大成人起,每天做比别人更多的事情,试着要让自己超过别人,不要总停留在同一个位置,这样做习惯了,你就会觉得它带给你的作用是持之以恒的,也是让你受益匪浅的。

    那时光哲理话题作文 篇3

  • 8、 读《那时烟花》有感_读后感550字

    今天下午一直在看西岭雪的《那时烟花》。这本书我好像看过,依稀记得很好看,同学一再跟我强调真的很好看,所以我就再看了一遍。

    这个旧上海的故事构思的很好。内容象一抹淡含忧伤的云朵,静静地在身体里渗透开来,但凡看过此书的人都说,结局不好。可我们读书,并不是冲着一个好结局去的。相反,象我这样的人,有时候会讨厌好结局。因为好结局除了讨好人以外毫无是处,它不会在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好结局在更多情况下更象一个骗局。要不,我怎么会有那么些热衷于读言情小说的朋友,至今还在过着独身生活。

    我不大喜欢此书。因为我不了解《红楼梦》。我感觉整篇书中运用了太多的诗词歌赋,越是到了紧要的关头,这一点便显得越是明显。我没有看过《红楼梦》,我清楚这其中的诗词究竟是不是出于此。我个人认为,假如使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话语,或许能使文章描绘的更加深刻。旧上海早已不是古代,纵使还不是新社会,总也是离的诗词歌赋比较远吧。当然,好作品应当是不分时代的。比如文章中韩可弟经常引用的《圣经》中的那些话,却使人信服。因为它比较直白,人们很轻易结合文章中的内容感受。这也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中国人看中国人的古词竟会有不懂的感觉,反到看外国人世代流传的经言,感觉如此贴近。

    总体来讲,现代人写过去,总是很难把握那个度,总会沾染一些现在的气息。不过大家都说好看,可能真的是我太挑剔了。

  • 9、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精选)

    死亡真的是一件大恐怖事情,没有什么比死亡还要恐怖了。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当我们有意识后,当我们看到有人死亡后,我们就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一定会死亡。我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活多久,不知道和什么人结婚,不知道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死。

    我们自出生以后,就开始进入死亡的倒计时,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为生而努力,也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为死而前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可以被朝九晚五的生活所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每一天都活在生活的琐碎中,那些琐碎的事情消耗了我们所有的精力,让我们疲惫不堪。有人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是过了365个一天,还是把一天过了365遍。”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活而活着吗?我觉得那并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意义,可是那些意义在琐碎中被消耗了,最后都成了没有意义。

    《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说道:现代社会的一切,似乎都在让人们偏离真相,让真相无法成为人生目标,甚至不相信真相确实存在。产生这些现象的文明,虽然声称尊崇生命,实际上是让生命贫瘠得毫无意义可言;虽然一直不停地喊着要让人们「幸福」,但实际上却是阻碍通往真正喜悦的泉源。

    这种现代的轮回,滋生了焦虑和压抑,更进而把我们套牢在「消费者的机器」里,让我们贪婪得一直往前冒进。现代轮回是高度组织化的、易变的和精密的;它利用宣传从每一个角度来袭击我们,并在我们四周建立一个几乎无法攻破的耽溺环境。我们越想逃避,似乎就越陷入那些为我们精心设计的陷井。诚如十八世纪西藏上师吉梅林巴所说的:「众生被各种各样的感觉所迷惑,因此无止尽地迷失在轮回流转中。」

    细细回味好像确实是如此的,人们被焦虑,压抑,欲望,痛苦包裹着出不去,看不到眼前的路,最后沉沦下去。

    我觉得我们要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一天了,你会干什么?这个问题会让你直面本心,思考人生诸多事项的优先序列。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一天了,我可能会安安静静地看书,等待死亡。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个时候看书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要死了!人死了,知识就没了。我却从来没有觉得看书学习是无意义的,因为它让我回归到生命原始的平和而宁静的状态。

    我想人生的意义大概就是“保持自我,以自所期望和认同方式活下去,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幸福。”我想,这才是战胜死亡恐惧的最佳良药。

  • 10、 《那时年少4》读后感500字

    近段时间,看小说比较多一点,前段时间,去附近书店买工具书和复习资料,无意间看到《青是受伤,春是成长》这本书,觉得名字很青春,于是便翻开看了几页,于是便沉迷于书本无法自拔。

    天色渐晚,于是我便买下了这本书,回到家,废寝忘食的看完了这本书,看完后心里不免有很多的感触,从选材和书本整体内容来讲,是一本好书,书中的情节,故事,跌宕起伏,有理有据,更多的时候,文中的故事与我们这个年龄段所发生的很多事有异曲同工之处,文中的主人公,也能引起我们心中的共鸣,文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也许我们很难和家长沟通,和老师交流,也许还会排斥和同学交流,但是在这本书中基本都有写到,也许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这样的故事才会有看点,才能最大程度的感染我们的内心,故事并不一定会有好结局,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书中故事结局并不完美,却让我最大程度上看到了结尾,让我明白了怎么去做,这就弥足珍贵。

    《那时年少4》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苏阳和许一静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主角,但却并不突出,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一度以为他们只是配角,直到后来看到苏阳的坚持、成长;许一静的包容和大度,我才懂得了这本书所想表达的含义,大概就是,文章开篇,苏阳和许一静就像是以前的我们,放荡不羁、懵懂,也许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也许有着无人领会的孤独,但在最后,还是会慢慢成长,变得成熟,变得不那么毛毛躁躁,这就是故事的结尾,受过伤,伤口愈合,也就成长了,青是受伤,春是成长,这句话没什么不对。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高中生活,也讲述了一个成长历史,也许会引起我们的感慨,而他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成长的经验,一种珍惜的欲望。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3-04-12

  • 2019-09-21

  • 2019-11-08

  • 2019-09-25

  • 2023-06-04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23-06-18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6

那时西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那时西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那时西藏读后感、2024那时西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