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牧羊人读后感100字 > 地图 > 牧羊人读后感100字,2024牧羊人读后感100字范文大全
牧羊人读后感100字相关栏目
牧羊人读后感100字热门栏目
牧羊人读后感100字推荐
牧羊人读后感100字

(共 2972 篇)

  • 1、 《牧羊人和野山羊》读后感 450字
    《牧羊人和野山羊》读后感 我在《伊索寓言》中读到了一篇文章《牧羊人和野山羊》它让我感慨万分。 这篇文章的内容讲了:傍晚,当牧羊人把羊群赶回家时,发现里面夹杂着几只野山羊,于是他就把它们关在一起赶回了家。第二天下了大雪,没法把羊群放到外面,牧羊人只好让它们呆在羊栏里。他给自己的羊饲料少,而对几只外来的野山羊却很多。目的是想让它们成为自己的羊。等到雪化了,牧羊人把羊群放了出去,那几只野山羊,一溜烟跑到了山谷。牧羊人说它们忘恩负义。而野山羊转过身来对他说:“不是我们忘恩负义,因为昨天我们的到来,你就一直对我们好,而对你养了那么久的羊不管了,那么显然如果有别的羊来跟你,那你也不会管我们而去对它们好了。 我从这篇寓言中懂得了:有些人开始对自己的东西很爱护,当一有新的东西来临时,他就会对原来的事物不管了。 在我的身边也会有这样的人,我邻居家,文浩他的好朋友送了他一个玩具是他非常开心,玩了很久,当另一个人送了他一个新玩具时,他就会把之前别人送给他的礼物随便一扔,不管了。还有的人他有一本看了很多遍的书,当别人给他了一本更好的书,他就会对那本书很爱护,而对原来的书就不管了。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这样做,不管对任何事和物都得认真对待。

  • 2、 《牧羊人的孙女》读后感400字

    《牧羊人的孙女》讲的是巴勒斯坦曾经被侵略过,而牧羊人的孙女阿曼妮就生活在这个国家。

    阿曼妮第一次跟外祖父去放羊时,就立志做一个牧羊人。可这个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外祖父支持阿曼妮,最终,阿曼妮成为了牧羊女。外祖父教会了阿曼妮怎样给母羊生产,怎样赶羊,怎样对付狼阿曼妮赶着羊,无忧无虑地玩耍着。可是好景不长,侵略者打过来了。因此,阿曼妮的爸爸被抓走了,叔叔也被抓走了,阿曼妮的妈妈去了国外,哥哥姐姐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爱人远走高飞了。只有阿曼妮一个人在家。老爷爷山被修成了公路,没有地方可以牧羊了。就在这时阿曼妮发现了乐园一个小男孩也发现了这里,但阿曼妮的家被侵略者推翻了。阿曼妮只能带着羊群去了乐园让它们去吃草。阿曼妮找了一个山洞,和那个男孩一起过夜。第二天早上,阿曼妮听到妈妈在叫她,她跑出去,那里不仅有妈妈,还有叔叔和爸爸!她跑过去,和家人团圆了。

    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为生活在和平年代以及和平国家感到幸福,同时在我们变得强大的时候,也不应该去欺负弱小,不能让本来就弱小的人更加不幸。

  • 3、 《人鸦》读后感100字

    乌鸦中的越境飞行者朗多尔夫和男孩子夏瑞德互换了身份。夏瑞德开始自己的乌鸦之旅,在身为乌鸦的过程中它经历了灾难、冒险和许多磨难之后他发现了做乌鸦的好处和坏处,它十分犹豫他不知道是回去还是不回去,但是最后还是踏上了回归自我的道路。

    人鸦是一只善于讲故事的乌鸦也是一个喜欢写作文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乌鸦、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

    《人鸦》读后感100字

    《人鸦》这本书里主要讲的是一个叫瑞夏德的小男孩。他为了不学习让那只乌鸦念咒语互相交换。

    当然,在他当乌鸦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烦。比如:乌鸦的咒语只有三个月,瑞夏德没法一直记得那个咒语。于是他就去找鲁娜,鲁娜也教了瑞夏德一个咒语让他把记忆力藏在云朵里。可是瑞夏德觉的不太合适,就没有按鲁娜的去办,而还是按自己的办法每天读上一遍,果然这个办法很有效。

    《人鸦》读后感100字

    在最后,夏瑞德看到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人就飞下去问:你最近还好吗?那个人说:一点也不好!我想换回来。瑞夏德不同意但是最后他还是变成了人。

    我觉的瑞夏德会是一个善良,热爱帮助别人的好人,还会是一个好学生!

    《人鸦》读后感100字

    《人鸦》这本书里的人物,我最喜欢的就是瑞夏德。因为遇到困难他都会动脑思考,解决问题。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和一只乌鸦互换了身份。然后变成乌鸦的小男孩遇到了很多事情,他都会解决。后来小男孩去找乌鸦互换过来。可是乌鸦却找了很多理由都不愿意换过来。最后再朋友白乌鸦拉姆赛斯的帮助下最后交换成功了。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要有自信心,不要半途而费。夏瑞德是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我要向他学习。

    《人鸦》读后感100字

    《人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主要讲的是一个男孩叫瑞夏德,让他变成乌鸦的那只乌鸦叫朗尔多夫,他念的一句咒语让瑞夏德变成了一只乌鸦,乌鸦他和一只叫罗高带领的鸭群一起飞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定要变回人,他离开鸭群后遇到了一只白乌鸦,那只乌鸦给了他一根羽毛,让他把那根羽毛碰到让他变成乌鸦的那只乌鸦,然后再练那句咒语他就能变回人。

    这本书写得很好,非常有趣,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遇到白乌鸦的那一段,白乌鸦是一只聪明,奇特,乐于助人的乌鸦。

    瑞夏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男孩,我非常喜欢他,以后我要多读一些儿童小说,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人鸦》读后感100字

    今天,我读了《人鸦》这本书,从中我有很大的感受。

    《人鸦》讲述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德国男孩瑞夏德独自

  • 4、 人鸦读后感100字7篇

    篇一:人鸦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人鸦》这本书,感觉很有趣。

    这本书主要讲了:硕大的乌鸦念动咒语,满头金发,一头雀斑的小男孩瑞夏德身子一抖竟变成了乌鸦,作为鸦中的人,人中的鸦,人鸦不断变换视角观察世界,在经历无数次的冒险之后,他又走上了一条回归自我的道路。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勇敢面对,只有勇敢才能战胜困难。

    篇二:人鸦读后感

    在这一学期里,我阅读了一本叫做《人鸦》的书,下面我就给你讲一下我的感受吧!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长着满头金发的小男孩瑞夏德被一个神秘咒语诗变成了一只乌鸦。然后瑞夏德找到了乌鸦群,

    在乌鸦群里他经历了很多的风雨和危险,最后瑞夏德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战胜了给他施魔咒的乌鸦。从新变成了人类。

    篇三:《人鸦》读后感

    《人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叫瑞夏德的男孩,他厌倦学习,厌倦了生活,有一只乌鸦和他交换,最后又变回自己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道理: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当我们面对它们时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就能用智慧战胜它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篇四:人鸦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奥地利作家,埃迪特—— 拖莱伯尔—维克,书中的主人公瑞夏德和一只乌鸦交换人生的事

    “飞上高空,箭一般俯冲,天地之间任从容。用你的翅膀担负起黑夜吧,你去做乌鸦,我来当儿童!”一只老大的黑乌鸦用这句古怪的咒语时,居然把一头金发的瑞夏德变成了一只乌鸦。瑞夏德作为鸦中的人,人中的鸦。乌鸦就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乌鸦瑞夏德小心谨慎重。就这样乌鸦瑞夏德渐渐的熟悉了鸦群的生活。

    篇五:人鸦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一本有趣的书一一《人鸦》。

    它讲述了一个叫瑞夏德的男孩变成一只乌鸦的奇怪故事。我认为故事的内容很精彩,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变成乌鸦的瑞夏德经历了许多事情,也被乌鸦头领罗高称为“讲故事能手”。

    我认为最棒的就是它拯救了乌鸦的大头领——罗高。里面的瑞夏德正是我心中的英雄。就是他,拯救了罗高的性命。同时也获得了乌鸦们的认可。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不论做哪件事情,一定要认真,绝不轻言放弃。

    篇六:人鸦读后感

    《人鸦》是一本值得你永久珍藏的书!它也是一本经典的童话故事,带给人一种恍若梦中的感受。

    《人鸦》的主要内容是:小男孩和乌鸦互换了身份后,小男孩在乌鸦群里同伙伴们一起经历的酸甜苦辣。但是故事结尾,他们还是各自回归本来的身份了,虽然他们都回到

  • 5、 人鸦读后感100字

    篇一

    男孩瑞夏德在鸦群的日子是多么宁静!他不想听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们的嘲笑。而现在他在鸦群时每天早晨还得自己去寻找食物。每天只能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那声音让人心烦。当那只乌鸦在他家时,却快乐极了。因为他可以尝到美味的食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有恒心,就会成功。

    篇二

    我想瑞夏德变回人之后,肯定不再偷懒,喜欢数学,和同学相处得很和睦。只要改变了自我,就改变了世界,世界将会为你而改变。 我感悟到:做人就要像瑞夏德一样,要有一颗宽容,有责任,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的心。

    人鸦使我受益匪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本书。

    篇三

    在没读人鸦之前,我总觉得,改变世界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却没想到没想到,《人鸦》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改变自己就行了。

    自从瑞夏德变得善良之后,帮助了许多小动物,他帮小蝴蝶救出困境,而小蝴蝶却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他还救了一只刚出生的小山雀而且不求回报。因为他觉得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在鸦群中瑞夏德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他用自己的聪明和勇敢救了大头领罗高。赢得了鸦群的尊重和信任。

    篇四

    我读了《人鸦》,这本书,知道了很多飞的知识。

    他主要讲了乌鸦和瑞夏德互换了角色,使瑞夏德懂了很多飞的知识和道理。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群里的头领罗高被猎人打伤了手臂,瑞夏德奋不顾身地去救他,并把它送进医院里。

    我们要学习瑞夏德不怕困难,不离不弃的精神,更知道团结不仅仅是人类需要的一种品德,在乌鸦群中也十分重要!

    篇五

    自从我读了《人鸦》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男孩瑞夏德是多么坚持不懈,他有恒心、有毅力,他因为不想学习而变成了一只乌鸦,当时的他是多么好奇。当他在鸦群居住了几天后,他的记忆力明显减退了。他这时才感觉到这时多么不好。当他想变成乌鸦时好奇心增大。

    而现在他想变成人时,那只乌鸦却不想与他交换了。这时我们可以想像这种情况对瑞夏德打击的确很大。而他经过自己的信心和自信,用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跟那只乌鸦换了回来。

  • 6、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200

    牧羊人的宁静、自信和智慧,是他的幸福的源泉,并使他周围的人享受到和谐、长久的幸福。下面由小编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200字一

    牧羊人自信。他不好高骛远,他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种树这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中。他专注于这件对大多数人有意义的事。

    影片是法文的旁白,加上中文字幕。在字幕中,曾经两次出现心无旁骛这个词。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描写牧羊人坐在灯下挑选橡树种子的时候。他每天精心选取最好的种子,他的选择步骤分明,极其精细,对于有裂缝和个头小的种子,他都筛除掉。这个词第二次出现,是作者感叹,牧羊人的 创造有如连锁反应,尽管他心无旁骛地种树,单纯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却给干涸的河床带来了充沛的水分。牧羊人坚持最单纯的计划,却带来了更多积极的环境变化。

    的确,牧羊人执着地坚持种树,他所有的行动都为这个目标服务。他不仅精挑细选种子,为获得更高的成活率,而且他所有的行动都不离开种树这个目标:他不再放羊,因为羊会啃食树苗;他改养蜜蜂,因为它们会传粉;他每天的行动都是那么宁静和低调,使人们没有注意他、没有阻挠他,没有跟他争夺土地的所有权。也正由于他这样的态度,保护着他的计划顺利地实施。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200字二

    牧羊人自信地做着他力所能及、最本份的事情。

    牧羊人艾尔哲阿.普菲尔,曾经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是爱子、妻子的死,使他完美的幸福生活被打破了。他抛弃孤独、离开故土,与他的狗和羊来到新的家园。他发现这里的土地正在因为没有树木而走向死亡,而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也因为环境的恶劣而走向崩溃。牧羊人立志要为改变环境做事。

    他从52岁(1910年)开始,每天利用牧羊的闲暇,在荒凉的山地上种下近百颗橡树种子。作者认识他的时候,他55岁了。过去的三年,他种下了10万颗橡树种子,有2万颗存活,因为自然的毁坏,长出1万棵小树。作者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回来,发现牧羊人从未中断过种树,他的林场已经有十一公里长,最宽处有三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没有影响牧羊人每天种树。在这位牧羊人的一双手中,一个森林覆盖的迦南地区出现了。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200字三

    反复咀嚼短篇中的句句箴言,我渐渐领悟了道出核心的一句话护林官对作者说:牧羊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呢?

    牧羊人的故事告诉我:

    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幸福是很难维持的,想获得长久的幸福,要为更多的人考虑。要爱

  • 7、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500

    导语:《植树的牧羊人》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普罗旺斯地区,一个浪漫的地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1】

    最早接触绘本是从李欧李奥尼开始的。起初读不太懂,后来慢慢的发现鳄鱼哥尼流、小黑鱼、田鼠阿佛真的太好了,读完心里很舒服,并感慨这些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绘本了。后来遇到了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被震撼的无话可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觉着无法用语言来精确的评价这个绘本,但毫无疑问,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绘本。昨天又读到了植树的男人,再一次被震撼了。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心中充满了感动、震撼!

    当我们用这样的视线去看事物时,就可以发现我们和观众的共通之处。那是一种来自深处且长期累积的人文观点。片中的普罗旺斯爷爷有一张哲学家的脸,而拜克选择这张脸的理由,我非常能了解

    这是一个很长的绘本,不需要太多的展开进行讲解,光是读,就几乎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在绘本中这本书的文字量算是很大了。其实故事很平淡,讲述的就是一个男人在种树的故事。1913年我在普罗旺斯的一片荒漠中遇到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五十五岁了,他在一片荒漠中种树,每天选出一百颗橡树子,然后种下去,每天如此,种了一年,种下了三万多棵橡树,其中有十分之一成活。然后他又种纵树,就这样一年一年,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老人还在种树,老人种的树距离他住的石头房子越来越远,几十年过去了,我一次又一次去看这位老人,每次都发现这里的树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老人也越来越老了,唯一不变的是老人一直在种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是一九四五年,和第一次相比,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当年的荒原上,已经通了公共汽车,已经形成了一个城镇,已经有了泉水。而老人种树,已经要到距离这里四十公里以外了。这里被发现的这片森林,已经有了护林员来管理。人们在这片曾经的荒原上面幸福的生活。可是这一切和老人并没有什么关系,老人依旧在种树。在遥远的远方在种树。这位种树的老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够做到的事情。上帝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在平淡中开始,在平淡中结束,可是却在每一个听故事的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震撼!一个人的力量原来竟然有这么大,一个人竟然能够做出这么了不起的事情来!这就是一个种树的男人的故事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2】

    一个人几十年来做着一样的事情而没有质疑没有抱怨,犹如神一样的存在,没有

  • 8、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800字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下面由小编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800字【1】

    晚上牧羊人拿出袋子挑好橡树籽,第二天带我爬上海拔200米的高地放羊,他用代替手杖的铁棒掘洞,种完了一百颗种子。我了解到原来三年前,他就在种树,虽然已种下十万颗,但存活下来的只有两万棵,其中一半已被动物破坏了,剩下约一万棵。牧羊人五十五岁,名字叫艾尔哲艾勒普菲尔,以前是经营一个农场,后来儿子和妻子去世。他就决定一个人在这片高地上,以羊和狗为朋友,把这片土地改造一下。

    第二天我和他告别了。第二年,也就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之后的五年,我都随军战斗,战争结束后,我又来到此地。牧羊人还活着,他只养了4只羊,养了一百个巢的蜜蜂。他一点都不关心战争,悠闲的种着树,1910年种下的橡树,现在已有10年的树龄了。整个森林绵延不断,像海洋一样,以前干涸的河床,现在流着潺潺的流水。

    从1920年开始,我每年都必定会拜访艾尔哲艾勒菲普尔一次,他的身体渐渐地变得虚弱,但他从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1933年,森林保护员慌慌张张地去找他,规定了绝对不能在森林里用火,他也只是第一次看到那座由人手造出来的森林。1935年,政府派了正式的代表团,来这座森林做调查,他们高谈阔论,除了禁止在森林里烧炭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被规定下来,但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被这座森林的魅力吸引住了。我的一个朋友成了这座森林的管理者之一,我向他透漏了牧羊人的事迹,友人分别时说:那个老人已经找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谛。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因为此处地处深山,砍伐对国家没有好处,于是采伐计划就搁浅了。牧羊老人对世间所发生的事一无所闻,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他都不知道,只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战争使我和老人又分离了八年。

    1945年6月,我再次来到这儿,1913年的废墟里,现在建起了无数的农家,以前住在这里的人们和新近搬进来的人们,总计大约有一万人,他们所享受的幸福,全都是靠艾尔哲艾勒菲普尔得来的。1947年,在巴朗的养老院里,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800字【2】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人在生态链中的角色差异所带来的不同结局。主人公在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普罗旺斯高原

  • 9、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00字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土丘变成了绿洲。下面由小编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00字【1】

    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爱是一种德行.崇高的爱.不但能体验美.还能创造美.爱是种子.谁播种爱.谁就能收获美丽.点评:孤独.寂寞是人生的阴影.爱是迎接光明的使者.是人生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源泉.

    文章从一本书中的一个故事入手.用牧羊人的故事.证实了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的道理.牵带引出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造成心灵世界的干涸.提出社会应该关注.思考的问题.然后引用兰德暮年的一首诗.告诉人们人生应有的态度就是淡泊宁静.让生活充满爱.充满阳光!文章语言富有哲理.引用故事精当.名言的引用则如画龙点睛.作者的思想在字里行间闪光.

    一个人几十年来做着一样的事情而没有质疑没有抱怨,犹如神一样的存在,没有奢求没有私欲,那种平凡而不平凡的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是巨大的震撼。估计也只能有这样无私的心灵心无旁骛才能接近这样的理想~!我不说他很伟大,因为他只是追随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苦行僧一样内心只有自己膜拜的信仰而别无他物。

    有一种幸福的境界叫做单纯。

    这种幸福看似平凡却又难以到达。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00字【2】

    在这部短片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伟大,也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如果来一群人砍伐,这片森林照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但如果每个人都去种树,那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再想想看,其实只要一万个人中能有一个这样的人,就已经足够好了。

    森林逐年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草原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等,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这么难治理呢?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再来看看这位仁兄的故事,似乎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人们除了每年植树节去种树作秀之外,也许可以下决心做一些更多的事情来改变现状。

    我很想把这部短片推荐给朋友们和每一个认识的人去看,这部短片告诉我们只要每个人减少一点污染环境的行为,合起来就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无法想象的贡献!再来看看现在某些人的恶劣行径,现在大家都在呼吁要环保,有些人喊得更响亮,但实际行为却和嘴里说的大相径庭。要让他去种几棵树,觉得太渺小;手里要有个空塑料瓶之类的,就随手一丢了事。还是那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

  • 10、 《牧羊人的旅行》读后感500字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牧羊人怀着赤诚之心,踏上了追梦的旅程。可他的梦想是什么,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漫漫旅途中,牧羊人遇到过蓝色的天空,碧绿的草场,淳朴的人们;也遇到过狼,丑陋的人。最终,牧羊人在一片空旷的原野上看到了一枝正在开放的百合花。蓦地,他终于明白了:梦想就是自己不经意间撒落的一颗种子所开出的美丽之花。 梦想是一颗种子所开出的美丽之花。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世界瞬息万变,如流水般潺潺而逝的时间似乎总在催促人们向前。岁月的掩藏,使最初的那颗种子早已经干瘪,被人们遗忘在不知名的角落,从此再未拾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太多的东西在诱惑着你我:地位、权力、金钱,在它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人们被蒙蔽了双眼,吞噬了思想,忘记了狗与狼的时间。最初的昂扬斗志在渐渐消逝,化成了一颗颗尘埃,随风飘散,遁形不见。 假如你真的得到了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你就会充实满足吗?也许相反,你将会变得空虚无助。只有心才是那引航的灯塔,它知道你真正想要什么。要知道,多少人忘记了最初的梦想。我常常想起那段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也许这是永恒的迷茫,但只要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颗被遗忘在角落的种子终会被你拾起,被你珍惜。相信这颗历经磨难的种子,它所开出的美丽花朵将会更芬芳,更绚烂吧!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16

  • 2022-04-03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2-12-0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09-23

  • 2023-01-17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8

  • 2023-02-14

  • 2023-02-18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19

  • 2022-12-09

  • 2019-09-19

  • 2019-09-19

牧羊人读后感100字
牧羊人读后感1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牧羊人读后感100字,牧羊人读后感100字大全,牧羊人读后感100字2024,更多牧羊人读后感1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