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慢慢来读后感 > 地图 > 慢慢来读后感
慢慢来读后感相关栏目
慢慢来读后感热门栏目
慢慢来读后感推荐
慢慢来读后感

(共 5639 篇)

  • 1、 慢慢来读后感(分享10篇)

    本文详细阐述了“慢慢来读后感”这一概念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敬请阅读并收藏。我们需要通过阅读书籍来丰富自己,领略作者的文思敏捷,下笔有章。为了更好地领悟书中的主旨,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

    慢慢来读后感 篇1

    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母亲,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母亲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

    看了本书后我意识到到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小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跟我们成年人不太一样。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能只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其次,小孩子与生俱来,对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会问一些奇怪或让你惊奇的问题。比如昨天在做完一篇有关近视眼镜与老花眼睛的文章后,一个学生跑来问我,为什么我不用戴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呢。但要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并不简单,这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以她现在的年纪也并不能理解。但她已经开始深层次思考问题了,这一点很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质疑能力。最后,我感悟到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话,不添加任何的主观色彩。虽已认识到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这个方向靠近。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校应该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但作为年轻老师的我,却总希望孩子能把一切事情做得很完美,以至于稍一出错,就不能忍受。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我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时,觉得自己被缠上了重重枷锁,束缚的不仅是自己曾经的雄心万丈,还有孩子那越来越脆弱的心灵。在一次又一次的苦口婆心再次无果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换位思考一下:在我还是十岁不到的孩童时,能做得那么完美吗?这样一想,心里就平衡了许多。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就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别急,慢慢来,孩子还小!”

    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多一些宽容、多一颗耐心、多一份期待,从心底里说一句:“孩子,你慢慢来……”相信结局一定会与众不同!

    慢慢来读后感 篇2

    读了龙应台写的《孩子,你慢慢来》以后,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

  • 2、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500字: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当今社会,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就话似乎早已成为教育观念,它让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童年被一个个不可以终止,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把孩子们关在笼子里,而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似乎让人匪夷所思,他以丰富细腻的笔法记录了《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华安和华飞的成长经历,过程耐人寻味。我最喜欢其中的《葛格和底迪》。

    故事在妈妈的叫喊声中拉开序幕: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发现安安满脸泪水,原因竟然是妈妈爱弟弟多。

    不一会,安安就出现在楼梯上,两手插在裤袋里,斩钉截铁地对妈妈说:你比较爱弟弟,他什么都可以,而我什么都不可以!

    妈妈把安安拉到自己面前,让他坐在膝盖上,温柔安抚这头怒发冲冠的暴躁小牛,待安安渐渐安静下来,妈妈开始发问:每个星期五下午,妈妈带谁去看戏?

    带我;

    好,每天晚上的《西游记》、《绿树懒人》是讲给谁听的?

    给我;

    那冬天爸爸带谁去阿尔卑斯山滑雪的?

    带我。

    待儿子有所领悟,妈妈把儿子的脸转过来,四目相对,安安,有些事是六岁的人可以做的,有些是两岁的人可以做的,对不对?你是不是也要穿纸尿裤呢?

    不要!安安觉得很可笑。

    妈妈的做法实在令人惊讶,她在安安不理解父母时,没有一味给他灌输道理,而是在温馨的母子对话中教导安安,甚至在安安用剪刀把卷毛飞飞的衣服剪的像叫花一样破难不堪时也没有将他关进小黑屋去反思,也有没有在安安不远涮牙时动用武力。一次次充满爱的教育终于认安安和飞飞又玩在一起。

    孩子,你慢慢来,你慢慢来

    也许,慢慢来会更好。

  • 3、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早在一年级(上)时,我就看过了一遍。 我很喜欢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一家。妈妈是台湾人说汉语,爸爸是德国人说德语,爸爸妈妈相互交流用英语。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他们一家现住在瑞士,华安就是在瑞士上的幼儿园。在不知不觉中,安安从学会听到学会说,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语言,汉语、德语、瑞士语、英语应用自如。真是太可爱、太搞笑了! 我羡慕安安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理解我们、充满耐心的好妈妈。在《序》中,龙应台写下了这么一段美妙的文字: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三个字呀! 而我可以说每天都是在快一点的催促声中度过的。早晨还在迷迷糊糊中,就听到妈妈快一点起床,否则要来不及了的叫声。我穿好衣服,正想顺便看一下桌上的书,妈妈又催我快一点刷牙、洗脸。接着就是催我快一点吃饭,在狼吞虎咽、食物还未完全到胃的时候,就一手拿着一片面包,一手拿着一盒牛奶,在快一点,否则要迟到了的催促声中走上了上学的路。一到学校,又是在老师快一点坐好、快一点交作业、快一点排队的指挥下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放学了,奶奶来接我,回到家后奶奶的第一句话是快一点洗手,第二句快一点吃点心,接着是快一点做作业。直到晚上,在快一点洗脚、快一点睡觉的催促声中,才度过了急匆匆的一天。 我自认为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但是我不喜欢填鸭式、功利的学习方式,而是喜欢瓜熟蒂落、功到自然成的龙应台那样的教育方式。我做过一个梦,梦中龙应台一会儿变成我的妈妈,一会儿又是我的老师。 真的,慢慢来有时候并不是坏事。由于气候的原因,东北大米生长周期长于南方大米,所以其口感就要比南方大米好得多;饲养40天就可宰杀的速成鸡,它的鲜度和营养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农家养一年才食用的土鸡。 慢慢来,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慢慢来让成长变得更加快乐!

  • 4、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玖了龙应台写的【孩子,你慢慢来】以后,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细腻如水的女子。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语言带有异域特点,短句较多,段落简洁,读来别有一番感受。书的封面是作者和儿子的照片,孩子睁大一双纯净的眼睛,小一脸朝上,母亲面带微笑看着远处。背景是纯黑色的,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洁净。

    书中的文字不是很多,其间夹杂一些彩页,很是一浪一漫。如第一个彩页就是一道长长的铁轨中的一段,铺了一地金黄,孩子在慢慢踱步,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文字说明是长长的路,慢慢地(书中是的)走.画面上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望无际的长路,只有脚下这一片小小的空间,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注视那么远,我们不需要拼命赶路,只须看着脚下的一点路。

    除了开篇【孩子你慢慢来】有点沉重外,整本书写的只是一位母亲,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为童言稚语中的真理与美好而感恩,为造物的神奇而感悟,也为自己所给孩子教育的不完美而惶恐。给我感觉最强烈的还是第一篇【孩子你慢慢来】,街头卖花的老妇人,大声呵斥着自己的小孙儿,为他努力地想把扎花的草绳打成一个蝴蝶结而耽误了时间。做了母亲后,发现自己的心会为所有的小孩子变得柔软,也许书中的我也是这样,小心翼翼的尊重孩子的每一个要求,认真地陪伴着他倾听他的每一句话,不愿幼小的心受到任何伤害,就像书中作者在心中对那个卖花的小男孩说的:我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等待,孩子,你慢慢来。

    在向孩子介绍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做母亲的龙应台发现了许多自己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事情:在母亲的眼里,龙就是古人视作图腾的那个四不像的东西,那个很神圣却谁也没有见过的东西。而在孩子的眼里,一条彩带,许多玩具汽车排列起来,也是龙。在做母亲以前,她喜欢的歌曲可能是忧伤的,比如滴不尽相思血泪而有了孩子以后,她却会不由自主地哼起咕呱呱呱,就是母鸭带小鸭.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也许是被孩子带动了,也许是被孩子唤醒了。

    这本书的字数不多,我用了两天的业余时间,就翻阅了两遍。但是书中所蕴含的一爱一的气息,仿佛在这炎炎夏日里吹来的春天的气息,就那样慢慢飘到我的心房,我的心界也好像变得静谧美好,不再那样焦虑功利。我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像别人那样奔跑,我不再强求自己的学生非得优秀,不再强求自己的学生非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快、快、快!我在等待着他们。我想对他们说:孩子,你慢慢来到这个世界上,你要慢慢地走。所有真正一爱一你的人,都会耐心等你!

  • 5、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小时候,你可以将草绳在手指间绕来绕去,直到打成一个蝴蝶结;可以多次尝试发音bird而不是啵;也可以将任何长条的东西叫做龙;你甚至可以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讲中国话,因为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母亲与孩子的互动,仿佛,我们又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也许刚开始的我们,像在迷迷茫茫的雾中行走,没有方向,也没有尽头。站在这条路上,我们失败过,有时候,我们想过退缩,也渴望他人的疼爱。这时的我们,在这条路上徘徊着,作为引路人的父母,多次牵引着我们向前走,却因为内心的胆怯,最究还是停留在那茫茫的路上。心急的父母少不了打骂,可路上的人儿,却没动一步。

    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慢慢站起来,朝着前方迈出第一步,向前匍匐前进。等走了不久,我们便会发现,前方的路途,有多么的明亮。我们总会迈出这一步,只不过是需要时间罢了。

    人生之路何其长矣!何必急这一时光景?不必为自己现在的不完美而自卑,更不必为自己现存有的缺陷而耿耿于怀。有的是时间去完善,有的是机会去锻炼。等时间的酒酿到你已稚嫩褪去之时,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原来可以那么优秀!

    我们可以慢慢来,让阳光的余晖在身上洒满,在草坪上尽情的奔跑,远离喧嚣。哪怕你不懂得什么是阳光,什么是草坪,带在你的脸上,总能谱写着它们的涵义。

    哪怕没有一个人明白你喃喃自语的是什么,你也不要放弃内心想表达的爱,慢慢来,这一切,只需要时间的过往。

    是的,慢慢来,慢慢来

  • 6、 《孩子,你慢慢来》 读后感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书中你看不到一个母亲面对着你絮絮叨叨那些生活的细碎。华安在玩耍在淘气中认识这个世界,妈妈在做家务在赶稿子在给孩子念书在生气,那些文字最朴实、最细腻、也最简洁地还原了一幅幅岁月画面,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强大,希望他们优秀,希望他们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们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我们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

    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这是龙应台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

    孩子并不仅是我们自己生命的延续,更要把孩子看作和自己一样的、来这个世界上看看的一个人,只是时间先后不一样而已。龙应台写道:“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很简单的一句话,她把母子间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互助的,甚至孩子可能比母亲懂得更多。孩子的淳朴,孩子的真实,孩子没有被污染的心灵,使得他们的眼睛更明亮,心底更纯净。在她的眼里,孩子是我们成人的老师。我们走在岁月的路上,遗忘了许多美好的风景,忽略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是孩子以一颗纯真的心,用一双稚嫩的手,帮我们一一拾回。这样,我们在人生的暮年,才得以返回童真。

  • 7、 孩子 你慢慢来读后感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读了龙应台写的《孩子,你慢慢来》以后,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细腻如水的女子。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语言带有异域特点,短句较多,段落简洁,读来别有一番感受。书的封面是作者和儿子的照片,孩子睁大一双纯净的眼睛,小脸朝上,母亲面带微笑看着远处。背景是纯黑色的,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洁净。

    书中的文字不是很多,其间夹杂一些彩页,很是浪漫。如第一个彩页就是一道长长的铁轨中的一段,铺了一地金黄,孩子在慢慢踱步,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文字说明是长长的路,慢慢地(书中是的)走.画面上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望无际的长路,只有脚下这一片小小的空间,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注视那么远,我们不需要拼命赶路,只须看着脚下的一点路。

    除了开篇《孩子你慢慢来》有点沉重外,整本书写的只是一位母亲,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为童言稚语中的真理与美好而感恩,为造物的神奇而感悟,也为自己所给孩子教育的不完美而惶恐。给我感觉最强烈的还是第一篇《孩子你慢慢来》,街头卖花的老妇人,大声呵斥着自己的小孙儿,为他努力地想把扎花的草绳打成一个蝴蝶结而耽误了时间。做了母亲后,发现自己的心会为所有的小孩子变得柔软,也许书中的我也是这样,小心翼翼的尊重孩子的每一个要求,认真地陪伴着他倾听他的每一句话,不愿幼小的心受到任何伤害,就像书中作者在心中对那个卖花的小男孩说的:我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等待,孩子,你慢慢来。

    在向孩子介绍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做母亲的龙应台发现了许多自己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事情:在母亲的眼里,龙就是古人视作图腾的那个四不像的东西,那个很神圣却谁也没有见过的东西。而在孩子的眼里,一条彩带,许多玩具汽车排列起来,也是龙。在做母亲以前,她喜欢的歌曲可能是忧伤的,比如滴不尽相思血泪而有了孩子以后,她却会不由自主地哼起咕呱呱呱,就是母鸭带小鸭.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也许是被孩子带动了,也许是被孩子唤醒了。

    这本书的字数不多,我用了两天的业余时间,就翻阅了两遍。但是书中所蕴含的爱的气息,仿佛在这炎炎夏日里吹来的春天的气息,就那样慢慢飘到我的心房,我的心界也好像变得静谧美好,不再那样焦虑功利。我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像别人那样奔跑,我不再强求自己的学生非得优秀,不再强求自己的学生非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快、快、快!我在等待着他们。我想对他们说:孩子,你慢慢来到这个世界上,你要慢慢地走。所有真正爱你的人,都会耐心等你!

  • 8、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看似那么的平凡,无一例外的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却无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读者的心。

    不止一次的品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每次翻开这本书时总感觉到里面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温柔,充满着浓浓的母爱,细细品读仿佛能看到一湾潺潺溪流从一个母亲的心里流出来,情景美如画卷。习惯于斜躺在床上手捧书本的我总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为龙应台的两个孩子感到幸运,有一位多么睿智,多么慈爱的母亲。

    这本书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一个孩子正在低着头,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似乎在寻找什么,又似乎在思考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见的路边风景。而在当今这个处处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更优秀,更强大,更乖巧……却忘记了,孩子的一切进步都是有时间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记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选择一张这样的图片作为封面,我想这应该是在提醒我们应该给孩子们预留一个属于他们思索的时间和空间吧。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当我仅仅读完卷首语,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所深深震撼。龙应台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等一个五岁的孩子扎好一个蝴蝶结。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哪怕是用一天的时间去等待孩子做完一道我自认为简单的数学题?当孩子有兴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们还去中途干扰或自作聪明的指导,会不会阻碍他们对事务的原本认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泯灭他们的创造能力呢?一个又一个疑问,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龙应台是对的,此时的我们,面对孩子的“执着”,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们画蛇添足的指导。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学会耐心等待,才能让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看似那么的平凡,无一例外的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却无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读者的心。当龙应台接到超市电话,说邻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时,现实中的我们能和书上所写的一样处理这件事情吗?能原谅孩子吗?当日记《一只老鼠》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出现时,我们也能和龙应台一样在知道孩子的诉求时与孩子平等对话吗?印象最深的是

  • 9、 读后感《孩子你慢慢来》

    读后感《孩子你慢慢来》

    本来我对龙应台这个名字2024一无所知,更没有读过她的书,甚至不知道这世间还有如此有个性的名字2024,刚听到这个名字2024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位男士作家,而后感到非常羞愧。多读书,读好书,对于读书我总显得那么的滞后。这学期,学校鼓励我们教师多读书,而且过段时间久会给我们准备一本书,开学初我拿到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在搜索中我才发现这是一本很畅销的书,适合广大的母亲和教育工作者来阅读,作为一个男士的我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我觉得教育是相通的,开始很想去深入地了解她。

    一拿到这本书,看见的是封面,上面有一个母亲笑着看着远方,母亲胸前站着一个孩子,望着母亲的脸,封面的背景全部为黑色,给我沉闷、压抑的感觉,从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起我就没有认为封面跟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发现了其实不光是封面,而且里面的每张插图都是真实的照片。那就先从照片说起吧,看得出来,每张照片的颜色都不是那么鲜艳甚至有些泛黄,家具及汽车也都和现代挂不上钩,即便如此,我却从中发觉每张照片都是那么的温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照片中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有绿草红花,也有金黄的落叶。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是日记,又像散文。她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读了这本书,龙应台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我和更多的幼教工作者们借鉴。在《寻找幼稚园》一章里,书中龙应台女士也就是文章中的母亲说在华安3岁半时带回台湾,去找幼儿园,但是那家幼儿园有着小学的课程表,孩子因为天气不好而不准到外面玩,孩子都是统一行动,而华安在德国都是自由活动,就是玩玩玩!她会想:这真是三岁的孩子需要的吗?这也使我想起了我问儿子的一句话:你喜欢幼儿园还是小学的生活?儿子爽快地回答:喜欢小学,我有些不惑,为什么呢?儿子回答:因为小学里下课可以自由地活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幼儿园里老师一天到晚管着我们,没有自由。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幼儿园的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稍有不慎就会擦伤、摔痛,这是家长担心的事,也是幼儿园考核老师工作的一项内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就会限制孩子的许多活动,如搭积木不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只能坐着搭,先吃好饭的孩子只能搬好椅子看书,不能乱走,走路散步必须得排好对,不能自由走,还有上课、上厕所、吃点心、洗手

  • 10、 读《孩子你慢慢来》随想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孩子你慢慢来》随想

    《孩子你慢慢来》,作者龙应台。想不起当时买下它的原因,也许就因为它的封面,黑的底色上稚童仰望着母亲,无限孺慕,无比信赖,和书的名字相呼应,给人温暖的感觉。向很多人推荐这本书,因为看完这本书后的感动。除了开篇《孩子你慢慢来》有点沉重外,整本书写的只是一位母亲,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为童言稚语中的真理与美好而感恩,为造物的神奇而感悟,也为自己所给孩子教育的不完美而惶恐。给我感觉最强烈的还是第一篇《孩子你慢慢来》,街头卖花的老妇人,大声呵斥着自己的小孙儿,为他努力地想把扎花的草绳打成一个蝴蝶结而耽误了时间,这情景让文章中的我想起了儿时的往事。在那时的教育中,孩子们没有尊严可言,有被罚头顶一满盆水双腿弯曲站半小时的,有因成绩差而必须将写着我是懒惰虫的牌子挂在身上绕校园一周的,更有学生因家境贫困交不起补习费而受到老师的反复刁难与体罚,那种冷酷让小女孩对世界彻底失望,于是,有一天她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妹一起跳了河做了母亲后,发现自己的心会为所有的小孩子变得柔软,也许书中的我也是这样,小心翼翼的尊重孩子的每一个要求,认真地陪伴着他倾听他的每一句话,不愿幼小的心受到任何伤害,就像书中作者在心中对那个卖花的小男孩说的:我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等待,孩子,你慢慢来。看了这本书后,我时时自省。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的本能,给他们尊严,却不是每一个成人能够做到的。有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有没有贪一时轻松敷衍了孩子一转身却又忘了对孩子的承诺?是不是会和孩子平等的对话?有没有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了孩子对你的依恋?有没有因为心情恶劣而无端迁怒于孩子?开始问自己这些问题,而答案总让我怵然心惊,因为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将孩子和成人当成对等个体的习惯。尝试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用她的语言,听到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那样丰富,耐心倾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慢慢来,现在的孩子们可能都做不到了。记得有一次到孩子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和我们商量周末活动的事情,可听下来好多小朋友们都没空,他们忙着学画画、学武术、学钢琴、学跳舞、学英语其中竟有一个小朋友周末要上一天半的课,这样忙碌的孩子,又让他们怎么慢慢来呢?为了不甘人后家长们陪着孩子们学这学那,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那样的想当然,

  • 2023-02-09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1-09-0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4-11

  • 2019-09-20

  • 2022-02-22

  • 2023-04-04

  • 2019-10-22

  • 2019-09-20

  • 2021-07-09

  • 2021-07-03

  • 2021-07-1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3-03-14

  • 2023-02-11

  • 2023-02-15

  • 2021-06-14

  • 2019-11-12

  • 2023-02-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03

  • 2019-09-28

  • 2019-10-23

  • 2019-10-29

慢慢来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慢慢来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慢慢来读后感、2024慢慢来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