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2024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范文
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推荐
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

(共 3904 篇)

  • 1、 论语八佾篇读后感范文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论语八佾篇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八佾篇读后感范文1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全书大体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所记,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资料。

    历代研究《论语》的书籍很多,现存的主要有三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儒家学派对《论语》的代表作。

    《论语》在西汉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书记录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故《论语》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最古的散文小品,应可远溯自《论语》。普通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论语八佾篇读后感范文2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我有一个好主意,该不该马上实行呢?(闻斯行诸)”孔子说:“有父母兄长在世,应该先问问他们。”冉有也问道:“闻斯行诸?”孔子却给他肯定的回答:“闻斯行之!”公西华好奇,问孔子为什么给了他俩不一样的答案,孔子说:“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打气。子路好胜,我要给他泼点冷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八佾篇读后感范文3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

  • 2、 《论语》八佾篇读后感700字

    《论语》八佾篇,通篇都与礼仪相关,读起来似乎与现在相隔甚远,且以现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顽固,而难以变通。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礼仪的重要性。虽然随着时间之变迁很多礼仪已经被忘却所产生的内涵,而变成形式,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需要礼仪进行规矩,社会才会秩序井然。创新固然好,所有社会的进步都是需要不断地创新进行完成的。似乎看来礼仪也就是形式,与创新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共存的。可是创新能被社会所认可必须是符合常规,符合道德,也不能违背礼仪之内涵。 需要说明一下,孔子所指的礼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它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它超越了现在法律所涵盖的范围,它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如父子之间,君臣之间,朋友之间,长幼之间等,同时也规范了国家运作的种种制度。 本篇中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的回答是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礼是符合人心中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繁琐的仪式,礼的外表则是符合人的真性情的文化产物。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正朔是天子颁布的,昭示着天下还有国君,告朔是诸侯履行的,昭示着天下还有亲人,这是礼制最重要的部分。虽然现在只剩下饩羊,只有形式了,但是形式还是能够去昭示礼仪的内涵,让人们想起此种礼仪的内涵,对世人还是有启示作用的。故而,形式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为形式而去进行敷衍,应该去思考形式所存在的内涵。这种只存在形式的礼,也是符合人的真性情,有利于社会的规范。 因而在学习中,在工作中,要做好形式性的工作,要反思我们所学所做的内涵,要在形式中添加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内涵。

  • 3、 论语读后感之八

    论语读后感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结交朋友的标准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 4、 论语八则读后感

    论语八则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论语》八则。这让我深有感触,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吧!

    《论语》是儒学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编撰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而成。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摘选自《论语》中的八则。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则讲述的是学习的态度要端正,要时常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才行,以及为人的胸怀要宽广,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恨别人。第二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的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品质,不能不懂装懂。第三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是学习由深到浅的境界,学习有知之、好知和乐知三个过程,以学习为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在好知和知之的基础上的。第四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讲的是几个人同行肯定有值得自己学习和改正的地方,学习好的,看到坏的,改正它。还有的四则则是讲做人要坚强,学习上要经常温习,有自己的见解才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做事不能求速成,不能贪图小利,想要速成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不能光思考,不做,要学习。

    我以后也要按照这样做才行。

    论语八则读后感(二)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论语

  • 5、 《论语》读后感之八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 结交朋友的标准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 6、 论语八则的读后感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统一,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下面为大家整理的是论语八则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论语八则的读后感

    “仁德”——孔子教育学生首先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yi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其内心的成长,正是外在能力的载体。

    “有教无类”——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贡),然而大多数出生贫贱,特别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等。可以说就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这样一个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关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孩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统一,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我们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我们需要的知识,现今世上的各类译注,让我有机会读儒家的各类经典,我会努力寻找打开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识。

    篇二:论语八则的读后感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

  • 7、 论语八则读后感受通用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论语八则读后感受通用”,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论语八则读后感受 篇1

    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虽然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的。不经意间听人说起《于丹的论语心得》很棒,于是就抱着着试试看的态度看了这本书。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很不服气对佛像提出抗议,说: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一个简单的故事,使我如梦初醒。做为一个刚迈上自己岗位不久的新教师,总是会想这个可以做那个我也可以做,为什么只让我做这个没意思的工作呢。听了于丹的话,我觉得自己的毛病不能仅仅用年轻气盛来形容,我想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于我们的心胸还不够宽广,对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度和虚心的态度。我们急于成功而盲目的与他人胡乱对比,总拿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去和他人顺利对比,不能心平气和的接收他人的辉煌。是啊,佛像能让千万人去膜拜是因为他曾接受了千刀万剐的考验,而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者,我们还有很多经验等待去积累还有很多技能等着去考验,怎能如此心浮气躁呢?这便是《论语心得》带给我的思考。

    论语八则读后感受 篇2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就强调教师要

  • 8、 [荐]论语八则读后感受系列

    读后感大全专题“论语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文档的撰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范文写作。很多范文的用词和语句写法都十分精妙,你看到的范文好不好?根据你的需要,我们精心整理了论语八则读后感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论语八则读后感受(篇1)

    今天早晨,我和母亲在家一起读着被世人称之为“儒家经典”《论语》开始母亲为我推荐《论语》这本书时,我却不以为然。看着这复古的封面醒目的大字——“论语”,一种无趣便油然而生,连忙摆头说道:“不,我不看。”这时母亲并没有训斥我而是微笑地说:“这本书可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著作的,他可是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焚书坑儒才幸存下来的一本书。你确定不看?里面有很多道理要不我和你一起看吧!”看着母亲极力的说服我自己,我便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打开第一篇直接白白的纸页上印着两个大字《学而》第一张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易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母亲看着我似懂非懂的样子对我说你试着翻译一下吧我又看了看第一篇自信地说道:“学习按时复习,这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到这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生气,这不是君子吗?”母亲听了笑了笑说:“是啊!学习的知识在恰当的时机发挥作用,有知己从远方到来。这就是一件高兴的事。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生气,这正是君子啊!这几点你做到了吗?”我听完母亲的话,低了下了头。是啊在现实中我们总说自己学会了可真正实现的时候真的学会了吗别人不了解你你总是表面上没什么可心里真的不曾计较过吗“下一篇是什么道理”母亲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于是我又重新投入到下一篇上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是深思熟虑一番说道:“学习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考不学习就会迷惑不解”“对,就是这样,我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多思多学。”我看了看母亲点了点头,是啊,只有多思考,多动手学习才算学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只有多读书才可以解决疑惑,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吧!

    论语八则读后感受(篇2)

    我读过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第一个感触就是万物归一。

    这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万古规律。综观人的一生,人这辈子,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生命在逝水流年中悄然凋零,什么是看见的,什么是看不见的?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平凡而朴实的生活忙碌打拼,却忘记适时停下休息欣

  • 9、 论语读后感600字

    论语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的书,下面小编整理了论语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论语读后感600字(一)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读后感600字(二)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

  • 10、 《论语》读后感600字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论语》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论语》读后感600字【一】

    《论语》的真谛,就是让所有人明白,怎样才能得到我们心灵深处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几棵挺立在岩石缝间的古树千年不倒,即使经历了暴风骤雨;几座绵延的大山不断延伸,即使脚下的激流不停地拍打;几座散落在山间的小屋在等待,即使已被高大的岩石遮蔽。《论语》正如它们,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那就是信念的力量,它从未被人们忘记过。

    《论语》的精髓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到人们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让人们有着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从而使人们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迷惑,才能始终保持内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如同老师这份职业一样,她选择了奉献,她会从学生们的点滴进步,或是学生们每天的问好中感到生活的美好。她用心感受这一切,虽然每天辛苦但内心舒畅,同学们也会对她多一份敬畏。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如果老师只用眼睛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只会看到自己的付出,会有很多怨言,甚至会影响到同学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使同学们失去学习的兴趣。由此看出,心灵的感受是何等的重要啊!

    拿起这本书,重新领悟古老理论的精华,心中产生了很多共鸣:把握自我,不为外界事物所迷惑;忠孝礼仪是基础;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

    《论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思想的境界。它仿佛是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映照出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

    《论语》读后感600字【二】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而论语导读则是针对你在论语中不明白的,注意说明背景、说明用意,并对原义作适当的发挥和展开,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论语,并学会运用其。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那么在孔子眼里何为君子呢?

    论语导读中有很多话都体现了孔子对君子的看法并作了解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认为家世国的基础,治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19

  • 2021-06-03

  • 2019-10-17

  • 2021-08-06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3-20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
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范文,2024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等,为大家撰写论语八佾读后感600字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