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礼物一课读后感 > 地图 > 礼物一课读后感,2024礼物一课读后感
礼物一课读后感相关栏目
礼物一课读后感热门栏目
礼物一课读后感推荐
礼物一课读后感

(共 2934 篇)

  • 1、 礼物一课读后感系列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哪些撰写作品读后感的窍门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礼物一课读后感。

    礼物一课读后感 篇1

    《礼物》告诉我们利用此时此刻来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三种方法:把握此刻。当你想过得更快乐更高效的时候,专注于现在好的方面,并全力做好现在最重要的事;向过去学习。当你想让现在比过去更好的时候,审视过去发生的事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今天就采取不同的做法;着手创造将来。想象一个美好的将来是什么样子的,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今天就做些事情使之成真。明确你的目标,发掘让你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意义的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都在努力,我们都有恐惧,我们都想得到追求的东西。这本书就是为我们这些人所写的。

    你的工作不顺利吗?你的生活乱成一团吗?你的爱情总起伏不定吗?那么不妨和我们一道来翻开斯宾塞约翰逊的这本新作《礼物》,听听这位擅长讲寓言故事的医学博士这回又是怎样来解答人们心中的困惑的。

    礼物一课读后感 篇2

    我被《礼物》一文中的父女俩深深地感动了。课文讲述了一对父女,家境贫穷,但女儿上中学需要自行车,父亲买车送女儿的感人故事。

    我从父女俩的故事中想到:哪个父母不是这样?关爱子女,呵护他们成长,但哪个子女做到和文中的女儿,和《爱的教育》中的裘里亚一样,孝顺、懂事?我一直在想,为何文中的女儿考了第一名,却并不开心?为何别的孩子有新衣服穿她却没有?为何别的孩子一到饭桌便可吃饭,她却要干所有的家务活?我思来想去,想到的答案是孝心。

    我以前以为,礼物就是长辈送给晚辈喜爱的东西,但上了这一课以后,我对礼物有了新的认识。礼物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无形的物品上,礼物可以是一个鼓励的大拇指,也可以是一个激励的眼神。《礼物》一课中的礼物不仅是一辆自行车,还是一颗爱女儿的心!

    我们一定要多做送礼物的人,少做收礼物的人。

    礼物一课读后感 篇3

    学习了《礼物》这一课,让我非常感动。如果你问我喜欢谁?我真的很难做出选择。

    文中的父女二人我都喜欢。先说说女儿吧!她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不但承担了许多家务活,还把自己的高分改成了低分,为的是不让父亲给她买自行车。她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父亲。

    父亲疼爱女儿,即使女儿没有考第一,也要送她一辆自行车。他对女儿说:没关系,要自信点。于是女儿在

  • 2、 礼物一课的读后感

    礼物一课的读后感(一)

    学习了《礼物》这一课,让我非常感动。如果你问我喜欢谁?我真的很难做出选择。

    文中的父女二人我都喜欢。先说说女儿吧!她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不但承担了许多家务活,还把自己的高分改成了低分,为的是不让父亲给她买自行车。她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父亲。

    父亲疼爱女儿,即使女儿没有考第一,也要送她一辆自行车。他对女儿说:没关系,要自信点。于是女儿在生日时收到了一辆红色的安琪儿自行车。

    我和文中的女儿是截然不同的,直到吗?我想得到心仪已久的自行车,把分数改高了很多。你看,我们真是天壤之别啊!到现在我还觉得脸红呢,心里非常内疚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但是这份礼物,要*你自己去寻找这是一个追寻『礼物』的故事,也是一个年轻人成长的旅程。当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有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对他说,世上有一个特别的礼物,这个礼物会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快乐、更成功!可是这个礼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年轻人用尽方法,四处探寻,渴望得到这份能让他快乐的礼物。但他越是拼命去找,反而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快乐,他的礼物也始终没有出现。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决定暂时放下这一切,不再汲汲营营地盲目追寻,他才赫然发现,那份『礼物』,原来一直就在他的身边

    礼物一课的读后感(二)

    《礼物》告诉我们利用此时此刻来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三种方法:把握此刻。当你想过得更快乐更高效的时候,专注于现在好的方面,并全力做好现在最重要的事;向过去学习。当你想让现在比过去更好的时候,审视过去发生的事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今天就采取不同的做法;着手创造将来。想象一个美好的将来是什么样子的,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今天就做些事情使之成真。明确你的目标,发掘让你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意义的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都在努力,我们都有恐惧,我们都想得到追求的东西。这本书就是为我们这些人所写的。

    你的工作不顺利吗?你的生活乱成一团吗?你的爱情总起伏不定吗?那么不妨和我们一道来翻开斯宾塞约翰逊的这本新作《礼物》,听听这位擅长讲寓言故事的医学博士这回又是怎样来解答人们心中的困惑的。

    礼物一课的读后感(三)

    我被《礼物》一文中的父女俩深深地感动了。课文讲述了一对父女,家境贫穷,但女儿上中学需要自行车,父亲买车送女儿的感人故事。

    我从父女俩的故事中想到:哪个父母不是这样?关爱子女,呵护他们成长,但哪个子女做到和文中的女儿,和《爱的教育》中的裘里

  • 3、 《最后一课》读后感

    初中语文第一册选编的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顽皮不爱学习,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命运、 民族尊严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过上最后一堂法语课,他认识到普鲁土军队不仅占领了他的家乡,还要剥夺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力实行奴化教育,这 使得小弗郎士在心灵上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有对自己的悔恨、有对侵略者的憎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韩麦尔先生翻开讲义 又讲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对自己平时最厌烦的语法,居然“全都懂”,觉得韩麦尔老师“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读完这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小说,对于我们 这些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来说,难道从这个故事中能不有启示吗?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先生包括阿尔萨斯小镇上的村民,都怀着极大的民族义愤 来到课堂上,参与到这庄严而神圣的活动中来、使得课堂气氛凝聚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焦点上。韩麦尔先生面对这些平常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只顾自己干活村民们和这些 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今后再没有权力学习自己语言的孩子们,激动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虽然小说中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可以想象得出,他最后一 课的讲解是充满了对法国、对法语的真挚的热爱之情,饱含着对民族语言深深的眷恋之情,一定是感人至深的。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的心灵 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面对的严酷现实是他始料不及的,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他不但花失去生养他 的这块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而且格失去一个民族赖以共同生存下去的纽带----本民族的语言。一种懊悔、愤恨、失落、茫然的复杂情绪,一股脑儿涌上了他的心 头。面对如此不可抗拒的如此冷酷的现实,小弗郎士突然开始感到祖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爱国之心在此时此刻也表现的那么强烈,他 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他眼里的一切都跟“祖国”两个字紧紧地不可分开了。这时的小弗郎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 祖国语言知识都学好。

    从小弗郎士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节之中,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一点怎样的启迪呢?我们常说学生是学的主人,是主体。学 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只要讲好每一节课,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的激情,使他们树立远大

  • 4、 《钱学森》一课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钱学森》一课,仿佛让我走到了钱老先生的身旁,让我不禁感触良多。

    学完这一课,“国”这个字在我眼中有了一个新的定义。“国”,它是金钱无法代替的。我们亲爱的祖国,她确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也是最亲的亲人。钱学森曾经说过:“我姓钱,但对钱不感兴趣。”有些人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想,人生命的定义不应该是物质上的东西,应该是学习钱学森的那种为祖国、为人民去着想的精神。否则,人的这一生将显得虚幻而无味。

    俗话说得好“儿不嫌母丑”。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即使她再穷、再落后,我们都不该嫌弃她。相反,这时候,正是应该我们去建设她的时候。只要我们肯真心地建设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富裕强大的。无论何时何地,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亲爱的母亲----祖国!

    我们这个有着十三亿子孙的母亲,现在并不算发达强盛,还需要我们去为她做贡献。我们长大后会各奔东西,有的会走向海外,但不论到哪里,追求的东西不只是金钱,更多的是为祖国献力。在祖国成就的丰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钱学森的爱国报国精神,不光要我们学习,还要去感悟、领略。将这种精神代代传递下去。

  • 5、 最后一课读后感

    普法战争暴发后,从白发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感动。 

    那么,外语与母语到底哪个重要呢? 

    如今这个社会,不学英语你就别想上高中大学,更别想找个好工作了。既然外语如此重要,学外语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现在连幼稚园都开设英语课了。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其他语种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这是不能忽视的。 

    当法国阿尔萨斯被普鲁士侵占,最后一堂法语课便显得格外重要。“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正道出了亡了国的法国国民心声。 

  • 6、 最后一课心得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最后一课心得”,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最后一课心得 篇1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读后感。他的小说充满了对人物的温情,刻画的淋漓尽致。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德国侵略者侵占了法国,老师给学生们上最后一堂爱国教育课,让他们铭记自己的国家。

    血腥的战场,在侵略者与法国士兵的一场战斗中,一位老旗手为保护队伍的军旗,用生命给军旗镶上一道辉煌的金边。那个个丑陋的面孔并没有使法兰西人民退缩,他门迎韧而上。伟大的信念激扬着他们,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与敌人战斗到底。

    第2部分不讲的是,是一篇极其优美的爱情小说——《方妮》一个从外省到巴黎的年轻人让格桑认识了漂亮的交际花方妮乐格朗,方妮是一个以爱情为生命的女人,她疯狂地爱上了让。她比让大十五岁,还有着复杂而罪恶的过去,格桑对此感到厌弃,却又不自由主地沉醉在温柔乡里。两人同居了五年,让遇上了一个他所喜欢的纯情少女,想要与方妮断绝。但他最后一次去见情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她。

    让接受了一个南美的外交职务,想和方妮一起离开,但最后方妮却认为自己已经老去,也感受到了爱的疲惫,于是选择了留下,没有跟他一起走。精彩绝伦的人物刻画,故事情节,推动着故事的结局,委婉感人。

    最后一课心得 篇2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都德,他写了无数小说,而《最后一课》是都德的代表小说汇集。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课》的前两篇‘最后一课’与‘柏林之围’。

    ‘最后一课’讲了当普鲁土军*占领了的家乡并剥夺他们学习本族语言的时候,法语老师韩麦尔讲的最后一节法语课,老师刻意换上了平时不穿的礼服讲课,从来不识字的市民也来参加这最后一堂课,就连爱逃课的顽皮学生小弗郎士也认真的参加了这堂课,他们都听得万分认真,万分激动……,等到这堂课快结束的时候,韩麦尔老师深情的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堂课就结束了。

    《最后一课》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柏林之围’。一位已退休的上校,听到自己的国家战败后晕了过去孙

  • 7、 人生一课读后感

    人生一课读后感(一)

    从我读的这本经典的书,我明白了生命需要坚持、风雨过后才能看到彩虹、成功需要不放弃、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者等许多的道理。

    一、生命需要坚持

    生命是需要勇气和坚持的,即使我们处在寒冷的冬天,只要我们心中有光,我们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即使我们被逆境所困,只要我们心中有光,头顶的乌云总会被它所穿透;即使我们被挫折和失败打翻一百次,只要我们心中有光,我们同样可以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把苦涩的微笑留给昨天,用不屈的毅力和信念赢得未来。

    二、风雨过后才能看到彩虹

    冰心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倾慕它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不经历一次次摔跤和一次次跌倒,人怎么能长大?摔跤也是一种幸福,风雨正是彩虹的前兆!

    三、成功需要不放弃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名人为成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说诺贝尔的一生都投入到炸药研究方面,自己为炸药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他的父亲被炸成残废,他的弟弟被炸药炸死,但他毫不气馁,仍然坚持研究,发誓要把炸药发明出来,为人类做贡献。所以,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我们离成功更远,反而将我们慢慢推向成功。

    四、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者

    成功者与失败者唯一的区别,往往不是什么过人的天资和谋略,而是我们我们孜孜不倦的韧性和耐心,是我们多坚持的那一刻有时是一天,有时是一年,有时是十年??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给我们各种各样展示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但生活同时又是残酷的,只有不断坚持、不断努力,方能成功,这就是我的成功课!

    我在书上看到一篇名为《人生一课》的文章,这个故事确实给我上了人生一课。

    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在上大二时,有一回本想去踢球,到教室取球鞋时,白发苍苍的老师误以为我要去上课,坚持为我讲课,后来很多同学回教室时也被这一幕感动了,也留下来听起了课的故事。

    一个人我这课也要上,不能辜负你。老师那苍老的背影,即使只有一个人来上课,也不辜负学生的精神 感动了我。这令我想起了自己的老师,老师每天要给我们批改作业,给我们上课,不仅如此,老师还要时时刻刻关注我们的活动 ,寝食,接送等问题,如同我们的父母一般,爱 护着我们。老师们多么辛苦呀!我们要感恩老师!

    感恩老师,并不是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可以表现在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课堂 上,一道坚定自信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便可证明了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在专心地听课

  • 8、 《最后一课》有感

    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主人公小弟幼士的性格给读者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在最后的一课中,小弗朗士听到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孩子们,这是最后一次我给你们上课了。柏林来了命令,在阿尔萨期和洛林两省的学校里,只准教德丈老师的这话在小弗朗士的心中激起了一阵波澜,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先前还想逃学到野地去地跑,还觉得普香士的军队的操练比分词的那些条规更吸引人,可是老师的话震动了他,他立刻感到心慌意乱起来,他意识到那些坏东西在村公所门前张贴的布告就是关于这件事的。此时,小弗胡士从内心发出了这是我的最后法语课的呼喊。这句话有力地强调了小弗期士思想的变化,这句话里也包含着小弗期士对自己过去顽皮逃学的悔恨,也表达了小弗朗士时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珍惜之情。这就是爱国主义扮神在小弗朝士身上的表现。但是感情与事实正相违背,当老师叫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他说不上来,他不能用自己的圆满回答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而只能低着头站在那里。他第一次认识到祖国语言的可贵,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学习祖国语言的时候了。在读者看来,这对小弗期士幻小的心灵是多么大的折磨。这又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剧啊!

  • 9、 难忘的一课700字读后感: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今天,我学习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读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中写到:台湾光复后不久,我在台湾的郊区走着,看见一所乡村学校,我走近一间教室,看见台湾老师在教学生学习国语,他一笔一划地在黑板上写,一字一句地念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被感染了,就走进教室跟着念了起来,同学们并没有因为我的出现而分心,照常跟着老师学习国语。

    下课后,台湾老师领我去参观他们学校的礼堂。只见礼堂上面挂着中国古代伟人像。他告诉我这里原来挂的是日本名人的头像,台湾光复后才挂了我们中国的伟人像。这让我不禁感叹到:学国语,挂中国古代伟人像,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

    课堂上,台湾老师反复地教,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是因为台湾才光复不久,大家对国语已经变得很生疏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这让我感受到了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意。台湾人民是多么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是炎黄子孙,是中华儿女,他们是中国人,他们爱中国。一句简单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深深地表达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生活环境、学习环境都很好,可是在我们上语文课时,却有一些同学不专心,不认真,真是不应该。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台湾已经被日本霸占了很久,台湾人民深知被外族欺侮、被压迫的日子不好过。光复不久的台湾,各方面的条件都很欠缺,要想学好国语就更困难了。因为日本侵略者霸占台湾期间,他们不准中国人说中国话,不准中国人写汉字,因此,台湾光复后不久,学校的老师普遍都讲不好国语写不好汉字,但他们把爱国热情化作了学习的动力,老师很认真地教国语,学生很用心地学国语,这一幕幕勤奋学习的场景真是令人感动,难于忘怀。

    我们现在生活学习条件都很好,不愁吃不缺穿,有优秀的语文老师为我们授课,有很好的语文学习辅导材料配套供我们学习使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国语呢?亲爱的同学啊,让我们珍惜美好时光,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吧!

  • 10、 郑振铎最后一课读后感

    郑振铎最后一课读后感

    头上慷慨激昂的人,未见得便是杀身成仁的志士。无数的勇士,前仆后继地倒下去,默默无言

    ——题记

    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那是1941年,大半个中国仍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下,唯有上海的租界仍在英美的势力范围,犹如“孤岛”。12月8日这一天,“孤岛”也沉沦了。大清早,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老校长老泪纵横,正主持着简短的校务会议。最后,他颤声宣布:“课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是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就立即停课。”默默无声的人群中,有一个紧锁浓眉面孔清癯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暨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

    郑振铎夹着讲义急匆匆进了教室。坐得满满的教室鸦雀无声。郑振铎先生热泪盈眶:“大家知道,今天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是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沉静。不幸的时刻终于来临。当时指针指向10点30分时,太阳旗插进了校园。“现在下课!”郑先生挺直了身体,摆出立正的姿势。全体同学刷地一下站起来,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生低低的哭泣声。郑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之情,感染了千百个后来者。

    当然,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爱国情也深深的触动了我。这种在无数前辈身上出现过,而在当今社会又无比匮乏的情感,使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长久的沉思过后,我在成长记忆的深处,搜寻出了关于爱国的点点滴滴,而这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便是我的爷爷奶奶。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去问爷爷奶奶关于革命年代的事儿。那时的我是不懂这其中的种种艰辛或是喜悦的,我只是喜欢看爷爷奶奶提起过往年代时的一种陶醉与感激的神情,那种诚挚的眼神是我一直以来都想了解的秘密。记得那个时候家里只有一台彩色电视机,爷爷奶奶总是为着电视节目而争执。爷爷每天都会坚持看各个频道的新闻,从不落下每天的报纸,而我只是会守着小卧室里的黑白电视机上的动画片傻乐,对于爷爷这种行为只觉得古怪且不能理解。

    后来上小学,每日的行程中必备的便是系红领巾,不过更多的是一种例行规定下的任务。那个时候的我对于爱祖国并没有太深切的感受,只是牢牢地记住了脖子上的红领巾是有着不可言说的意义。后来上初中成为共青团团员,上高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好像一切都朝着正常而顺利的轨迹发展,但是自

  • 2023-01-31

  • 2019-10-28

  • 2021-07-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2-09

  • 2023-06-22

  • 2019-09-25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28

  • 2023-05-30

  • 2019-09-23

  • 2023-01-20

  • 2023-02-17

  • 2023-04-1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3-03-11

  • 2019-09-20

  • 2023-03-03

  • 2023-03-09

  • 2023-02-24

  • 2021-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23-03-20

  • 2023-05-0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19

礼物一课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礼物一课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礼物一课读后感、2024礼物一课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