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九死还魂草读后感 > 地图 > 九死还魂草读后感,2024九死还魂草读后感
九死还魂草读后感相关栏目
九死还魂草读后感热门栏目
九死还魂草读后感推荐
九死还魂草读后感

(共 7504 篇)

  • 1、 《九死还魂草》读后感600字

    当我第一次看到九死还魂草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非常奇怪:什么草九死还能还魂呀?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我爱科学植物世界》一书中的《九死还魂草》一文。

    当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知道还魂草其实就是卷柏。它具有极强的抗旱本领,当出现旱情的时候,它的枝叶就会卷起来缩成一团。这时候整株植物就会变得枯萎焦干,看上去就像死了一样。听到这里你肯定会问:那么它又怎么还魂呢?还魂之后颜色还回是绿色吗?我的回答是:只要它一得到水分,就会拼命地喝水,这时候它的枝叶就会平展过来,也就还魂了。而叶子呢,就会恢复先前的绿色。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咦,既然卷柏的还魂能力这么强,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她?缠着妈妈问:你小时候见过卷柏吗?妈妈思索了一会说:见过。那现在怎么没有了呢?我也不知道,反正小时候肯定见过,只是印象也比较模糊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见了。没有找到答案的我,只要继续看书去。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也有特殊的时候,如果自然环境被工业废水污染了,还魂草就真的会死去,永远也不能再施展它的还魂技能了。

    读到这里,我合上书,一抬头看见灰蒙蒙的天空,我明白了。环境污染是卷柏的死对头,同样也是所有植物的超级杀手。怪不得其实,何止植物,包括人类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科学在不断地发展,环境却在不断地污染。明天的我们要用科学创造美好的环境,让卷柏重回我们的身边。

  • 2、 《还魂草》有感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还魂草》有感

    读完《还魂草》,心很是纯净,只是有点落寞与感伤。在他如水的文字里也透着那种无奈。就像还魂草的传说一样,痛苦却又光明。或许在他的心中就有一种像还魂草一样的东西,点燃了心中的灯火,永远不熄灭。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作者辗转于各地。那是一个山河破碎,生活艰难的年代,生命的脆弱无助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所无法想像的。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让巴金有了宣泄情感的想法。

    故事很简单:主人公黎伯住在桂林的一个小镇,他的寓所是小镇的书店楼房,凌乱的陈设,那些烟,那些雾,那些煤臭,还有那接连的阴天,接连的细雨,和侵骨的寒气,好像四周就只有那些东西。小镇的人们艰辛地活着,伴随着防空警报和轰炸,主人公的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在黑暗中痛苦挣扎。人们都拥有着惨不忍睹的命运。

    在乱世中,主人公黎伯的心在煎熬,似乎在苦苦寻找救苦救难的良方还魂草一种传说中的良药,是主人公用自己的血浇灌培养而成的仙草,它被用来救了朋友的命,后来,友情跟随岁月加深,两颗热烈的心连结在一起,两个人用同样的脚步,到四处去找寻那个普照万物、永不熄灭的明灯。

    主人公的身边是两个天真的孩子,她们总是缠着他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也许对于他来说,这似乎是乱世中唯一的光亮了吧。可是秦家凤和她的母亲在轰炸中相互拥抱死在一起,在利莎悲伤的泪光中,小镇又遭轰炸,书店楼房全塌了,隔壁菜馆,对面百货商店,和甜食店,还有别的好几家店铺,不是变成瓦砾堆,就是剩着空架子。一切都成了泡影,都成了废墟。人们的眼中尽是恐惧,是无奈。这一切,都太快,都太不现实。

    现在,一切都变了,都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战争是一个里我们太遥远的词语,它有时那么严肃,有时却那么可笑。我们是无法真正明白它意味着什么。巴金的心中有着一盏灯,他希望用文字来揭示这一切。而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也该在心中点亮那盏爱的灯,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就有了温暖,就算痛苦,也会减轻很多。

    国家在富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和昔日已是无法比了。我想巴金一定也恨透了战争,面对着人们的疾苦只有提笔来记述,来表达。如果每一个人的心都连在一起,那么千千万万的灯火就带来了温暖,在手心里就像有着一个神秘的符号。

    灾难中,有你在,灯亮着!给人温暖,带来光明,指引方向,这是深藏人心

  • 3、 死农奴读后感

    死农奴读后感

    在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片叶子已经干瘪,失去了它几年前的光彩。

    几年后的今天,再一次翻开这本书。看见了那失去光彩的银杏叶,但细读文章还是像原来一样,丝毫没有失去色彩,还是那样的,光彩夺目。

    故事开篇就介绍主人公乞乞科夫四处游荡收买大量已死的农奴,运用讽刺的写法以小见大写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刚开始主人公收买农奴别人以为他是一位具有骑士精神的人,他到处伸张正义,游历各地。文中穿插着他出访很多地方,遇到了一群群稀奇古怪,但又各具特色的人民,比如说有性情多变的地主。贪图富贵的官老爷,而中间又插叙了他的少年生活,独自一人在外省求学,讨好老师与赚富人小孩的钱,充分运用了他的聪明才智,因为他一直记得父亲离开他时说的话有钱能使鬼推磨,别人会欺骗你,但钱不会。

    其中我最深有感触的地方是,作者描写人物的雄厚实力,往往三言两语人物已跃然纸上。比如n市里的官员几乎全贪污腐败、胆小怕事、造谣生事。遇事畏头畏脑,不去调查而是在一起瞎猜。当他们知道乞乞科夫买死农奴时,把他说的神乎其神,而当这时他们听到有一位新总督上任时,又说乞乞科夫是来打头阵的,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其中检察长被活活吓死,一切一切栩栩如生。作者在第二篇里的人物与第一篇里的全然不同,赋予了思想和个性。

    另外,泼留希金是《死农奴》一书中写得最富个性特征、最富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19世纪3至40年代俄国农奴主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表明:俄国的农奴制在摧残了千百万农奴的同时,也使它的主人堕落到非人的地步。

    《死农奴》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小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官僚、地主愚昧、贪婪、卑劣、庸俗的形象,其不朽的人物塑造和辛辣的讽刺在俄国文学史上堪称经典。

    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我深感那时的社会腐败,好象人人都披着一层面纱,正义被淹没,邪恶大肆略蔓,虽然人民的行为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为自己的利益而奔波。虽然现实生活已不存在这一腐败的现象了,但是类似现象还是层出不穷,他们只是外表不同而已。

    面对这一社会现实,我不禁想起了我爸曾经跟我说起的他的童年时光。那段时光里没有愚昧与贪婪,有的只是单纯与善良。

    大概是在我七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到他的老家去玩,走

  • 4、 死火读后感

    死火读后感

    读完这篇《死火》,仿佛跟者先生在冰谷中走了一遭。因死火被冰结而悲哀;为先生熬着冷气而将其塞入衣袋而感动;为死火的燃烧而欢呼。在世人的眼中,火是猛烈的,是炙热无比的。可火未必就不能冰结,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有火的形,但毫不动摇,全体冰结。将其拣起,那冷气竟将先生的手指冻得焦灼。多么冷的火呀!

    在那尚为远去的年代,在那将要亡国灭种的时刻,先生以笔为武器,为唤醒麻木恣畋的人们而不懈地奋斗。正如先生以自己的温热惊醒了死火。死火虽没有如先生所愿永得燃烧,死火烧完了。但死火没有被冰结下去,更没有被冻灭。

    时至今日,被先生惊醒的死火真的已经烧完,化为乌有了。然而,我似乎同样发现了一潭死火。且不是在梦中,而在我的周围。周围是高的冰山,上接冰天,山上的树木花草一发冰结。潭里是无数的火团,只是有炎炎的形,但毫不动冶。

    凛冽的寒风,放肆地吹着,吼着。夹着零碎的冰屑,纵情地在着潭死火上狂歌乱舞,他们似乎忘了脚下就是随时可将他们烧为乌有的火。也许他们知道这点,只是毫不担心,因为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这里占领。这潭死火不过是他们脚下更能炫耀威力的舞台。这是他们的世界!而潭里的火团,有的羡慕地注视着上面舞者,似乎想要加入;有的静静的躺着,似乎还在享受那分安稳;有的则左右挣扎,好像要挣脱束缚,反抗这无形的压迫,要剧烈的燃烧!

    这潭死火虽被冰封不久,但是温度已经接近于零,真的要冻灭了。在这死火中间,我无奈地伫立着。我知道,我是火!我渴望燃烧,我痛恨外面的这个世界,我渴望着去烧毁它!只是周围的火团禁锢着我,无发动遥外面的狂风也一点一点吸走我身上的热量。我心几近成灰,意也将冷了。我尽力地包裹着胸中那仅有的温热,不使他被西风吹去。

    我默默地待在着死火中间,望着外面肆无忌惮的狂风,还有那被冰封的青山绿水,花鸟虫鱼

    先生已故,谁来熬着那冷气将这死火塞入衣袋中间?谁来用自己的温热将这潭死火惊醒!

    也许,我们将一起在这里冻灭!

  • 5、 黛玉已死读后感

    黛玉已死读后感

    刚看了《西岭雪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真神魂俱荡,作者神思大胆,看至二玉婚事破灭之际不觉掩卷痛哭。

    主要思路更是与一般红学家推测的不同。先是黛玉及笄,北静王送碧玉荷叶缸并两条锦鲤贺寿,让人意外,估计作者是根据那串鹡鸰珠和那首花爱水清明,水怜花色新。浮落虽同流,空惹鱼龙涎推断北静王看上了黛玉,有意纳她为侧妃。书中缘由是宝玉无心将黛玉所作诗词传露出去,北静王非常中意,到处打听,又请雨村做媒。贾母非常担忧二玉婚事,王夫人却窃喜。黛玉混不知情。贾母凤姐本想抓住元春这一最后稻草、欲请其赐婚以回避北静王。谁料元春反要宝钗八字2020,去铁网山狩猎之前便授意贾府赐婚金玉良缘,天作之合。又逢宝玉为救巧姐将碧玉荷花缸砸破。贾母知二玉婚事已然绝望,王夫人筹谋钗玉婚事,又准备着将宝玉挪出大观园。宝玉知情后心如刀绞,情闯北静王府。贾母心力交瘁,只得向黛玉说出实情,可怜颦儿流下两行清泪后为心如死灰,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表现的十分识大体,让长辈放心。背地里只独自垂泪,每日只以一丝梨水维系生命。宫中传来消息,元妃跌下马小产已去,宝玉外出守灵。王夫人仍一边料理丧事一边准备亲事。不料忠顺王并北静王查抄贾府,贾母病倒,黛玉此时已去,紫鹃以剪刀对准心口不准衙役进入亵渎黛玉,哭道:我们姑娘死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你们还要搜,还要翻。姑娘千金贵体,岂是你们可以亵渎的?谁敢碰她一下,我就死在这里。紫鹃此举实在令人感动!北静王更加爱慕黛玉,将她的鹦鹉也带走了。宝玉此时为元春守灵,不知贾府被抄黛玉已死,只梦见绛珠仙子前来说明前缘,便大概知道黛玉已去了,因此不故父亲阻拦骑马回家,被忠顺王关押进狱神庙了。一长段大胆之文字2020,北静王痴情、黛玉宝钗诉肺腑之言、宝玉坚决、紫鹃雪雁忠心、另有焦大殉主等待,稀奇古怪。赵姨娘诽谤宝黛私奔、探春远嫁,惜春出家,妙玉在陪伴黛玉棺椁回南时遇风雨误了上迷津渡的机会反而变得贪生更是稀奇。然而我最心痛者唯独黛玉在得知她今生心事破灭之时诸多心死之举动,更有死前对宝玉说的一番话:这些日子我思前想后,也想清了许多事情,我这病横竖是好不了的了,你只和宝姐姐两个好好的过吧,你要真心体谅我,就听我这一回,拿待我的心待宝姐姐,你要你好,我也就心中有千般不舍,却无可奈何,黛玉这番话想来是结局必不可少的,宝玉非得经林妹妹的劝才能安静和宝钗成亲的。而宝姐姐也十分心痛,亦无可奈何。昨日到的书,

  • 6、 读《我从鲨鱼口中九死一生!》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我从鲨鱼口中死里逃生!》。

    这篇文章讲述了贝瑟妮.汉密尔顿14岁那年又一次冲浪被鲨鱼咬掉了左臂,但她却不肯放弃自己所热爱的冲浪运动,在一个月以后又回到了大海,再次开始训练。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被贝瑟妮那种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的精神所折服。贝瑟妮因为冲浪失去了左手,成为了一个残疾人,却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心中怀有坚定的信念,更加努力地去训练冲浪。

    想到这儿,我不禁感到有些惭愧。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但我却不愿意为了成为一个作家而努力。妈妈叫我写作文,我不乐意;姐姐叫我记日记,我不答应。现在贝瑟妮为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要向她学习!

    还有一次,我骑自行车的时候一不小心跌了下来,摔的很疼。在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对自行车怀有畏惧的心理,不能控制自己心中的恐惧。我要跟贝瑟妮学习不退缩,不放弃,不怕遭遇困难的精神。

    贝瑟妮说:“只要心中存有信念,一切都会事半功倍。”我们要向贝瑟妮学习!

  • 7、 向死而生读后感

    向死而生读后感(一)

    从网络上得知大病初愈的李开复先生要出一本名为《向死而生》的书,主要讲他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后感悟。本着经历过大悲或大喜的人所感悟出的人生真谛毕竟会有其的纯粹的逻辑下,我买了李先生的这本书。老实说,之前对李先生的了解知之甚少,单纯的知道他是一名杰出的企业家,成功人士。没听过他的任何一次演讲,没买过他之前出的任何一本书,更不是他微博千万粉丝之中的一员,如果不是因为李先生患病,如果不是因为李先生将其患病后的感悟写成书,我想我们充其量也就是世界上各自忙碌的两个陌生人。他不是我的偶像,我也不是他的粉丝。

    翻开这本书,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力使你一口气想把它读完,期间几度想停下来写写感悟,又担心没有完全读完全书而对笔者的思想产生误解,最终还是在完整的读完后写下这刻骨铭心的感触和共鸣。

    我本人自诩是一个记别人名字2020很差的人,念大学时曾经因为要记住专业100多个同学的名字2020头疼不已。对于之前所读过的名着书籍中的主人公,若不是读之前有些许了解,基本上整本书读完,依旧很难记住里面主要人物的名字2020,不是因为自己读的走马观花,而是对人名有天生的免疫。但李先生的这本书却使我对自己记忆人名这回事有了新的定义,不是我记不住,是作者提的次数太少。看完李先生的书,我就知道李先生的太太叫先玲。李先生在整本书中,无处不提及他的太太,这是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从鬼门关走过一场的人,在他心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他过去拿过多少荣誉,也不是他曾经给这个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而是他的妻子,女儿,母亲和亲朋。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想有些事情也许当我们接近死亡那一刻才能深刻的体会。我们每一个人不会如李先生一样的幸运儿,历经生死,劫后重生。但我们又是让李先生羡慕的幸运儿,因为我们不需要亲自去经历生死,看了他的书,我们就可以理解到,当死亡来临时我们的感悟,可以使我们在离死亡还有一段距离时,就了解在我们这短暂的一生,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

    祖先之所以创造货币,是将其作为一个等价交换的媒介。如果我们的祖先知晓,他创造出来的东西会无形的吞嗤后代的生活,使大家变成了奴隶,我想祖先应该会重新考虑。我们每个人不必在工作狂和游手好闲之间二选其一。当然,我们需要工作,我们也需要学习,可是当我们把全部的经历投身于忙碌的工作和学习时,我们可不可以留一点给我们身边的人--我

  • 8、 不去会死读后感

    不去会死读后感(一)

    如果靠自己的双脚抵达目标,与美好事物相遇时的喜悦,也将会是最大的吧。石田裕辅【日】

    读着石田裕辅的《不去会死》,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作者,正在骑着自行车,享受着环游世界的乐趣。

    《不去会死》讲述的是一个日本人环游世界的故事片段,它诠释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抗命运的勇气。在书中,简单的文字2020,蓝色硬书皮的装帧,黑白的图片,就像石田裕辅这个人一样,朴实又快乐。在平淡的文字2020间蕴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它仿佛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勇气。7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2020,但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多么宝贵的财富啊!作者轻描淡写般的写到:出发前,世界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张巨大地图,七年之后,地球成了他手中的小小盆景。或许7年后他手中的盆景就是他那笔宝贵的财富吧!

    通过石田裕辅的旅行笔记,我才知道原来非洲人民是很淳朴友善的,即使他们贫穷,但他们并没有失去快乐。

    通过他的旅行笔记,我才知道那么多我不曾知道的地名,景点名称。

    通过他的旅行笔记,我才知道环游世界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是却比我想象的要有意思多了。

    通过他的旅行笔记,我才知道原来不需要特别好的语言水平也可以环游世界。

    通过他的旅行笔记,我才知道我们跟一个人的道别也许就是永远的道别,所以珍惜跟每一个有缘人的相处,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长期旅行的人很容易就会陷入这样的心境:厌倦日复一日的旅程,感性也逐渐磨损,对于旅途中邂逅的事物不再有任何关心,只是不停的往前走,直到有一刻,回过神来自己也觉得愕然:我到底要往哪里去呢?或许,有这样感受的,并不限于旅人吧?我们学生也一样,在漫漫征途中我们或许会对未来感到迷茫,但是我们要相信只要在梦想的路上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达成自己的梦想!

    不去会死读后感(二)

    《不去会死》这本书是我同事拿给我看的,她知道我爱玩爱旅行就特意让我看看这本书,起初是被它的标题所吸引,这么直截了当的题目足以让我琢磨半天,究竟都去了哪里,为什么这么肯定的说不去会死 利用着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虽然只是了了的跳跃式的旅行片段回忆,也足以震撼我好一阵子,特别是作者真实的心理描写,让人有了极强的身临其境感觉。

    读别人的书,经历作者的人生,所以我仍然不能想象如果自己花7年半去骑单车环游世界,那简直不可想象,天方夜谭一样调皮大概是断断续续看书的原因,震撼比不

  • 9、 李开复向死而生读后感

    【篇一:《向死而生》读后感】

    半月前跟朋友约定一起读李开复的新书《向死而生》,之所以有了这个想法,一为找到一位可以畅快分享读后感的书友,二为给自己勇气翻开这本书,三为督促自己不断的阅读。

    这本书买回来已经很久,但是一直没有去看,因为一直没有找到读它的勇气和状态。这就不得不要说一说另外一本书《此生未完成》,当时读完《此生未完成》让我心情压抑了几天,所以对于此类书必须用最好的状态我才能一直读下去。因为于娟的书是依据于日记后期整理而成,所以全书更多的是从发现生病到离开人世的一种记录,表达的更多的是对生的执着和对过往的反思。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我的身体也出了问题,所以对于身体健康的担忧和对过往生活习惯的反思很是感同身受。读完《此生未完成》之后,它督促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注重身体的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但是当我认真读了之后,才发现两本书是大大不同的,有人评论说这是李开复的又一本心灵鸡汤,但我更觉这是劫后余生之后他送给他自己的一本未来规划。最初看的时候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更希望的是能从这本书中再次找到那种感同身受,好让自己再次调整作息,再次重视自己的身体;我更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些他与病魔作斗争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在这本书中都没有,所以我甚至以为自己花钱买这本书不值。但是当我坚持把整本书看完,才发现这本书想表达的正是它的书名-向死而生,既然战胜了病魔,就没有必要再纠结于死,如何过好生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李开复一直都是一个天之骄子,是一个备受上天宠爱的人。有人说他都得了癌症,还能称之被上天宠爱?我觉得正是上天宠爱才让他早早发现自己的癌症,才让他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从而有可能活的更久。有多少人死在突发疾病上,一点改过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偶尔的疾病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我们要感谢这些信息,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健康!

    记得李开复有一本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这也是他的人生目标。在生病前他一直坚信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而不同,生病之后他才发现:人生难得,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其实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一个认识自己,包容自己,让自己更美好的一个过程吗?

    最后借书中的一段话送给自己和所有看到这段话的人不论身处何处,从事何种工作,身份地位高低,只要每天都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

  • 10、 草读后感

    草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王愿坚的《草》,这是一篇以红军长征过草地为背景,反映红军长征艰苦生活的小说。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身患重病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野草而中毒的险情,他不顾个人安危,仔细辨识毒草,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并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鲜明地体现了周副主席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在长征途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草读后感(二)

    读完《草》这篇文

  • 2019-09-25

  • 2019-11-03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3-04-11

  • 2023-03-14

  • 2022-12-28

  • 2019-10-29

  • 2021-09-07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1-09-18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1-09-30

  • 2022-03-04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10-12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1-06

  • 2021-09-20

  • 2019-09-22

  • 2019-11-06

  • 2019-10-28

九死还魂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九死还魂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九死还魂草读后感、2024九死还魂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