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横空出世观看心得 > 地图 > 横空出世观看心得
横空出世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横空出世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横空出世观看心得推荐
横空出世观看心得

(共 5964 篇)

  • 1、 横空出世观后感模板1080字
    横空出世观后感【篇一】

    《横空出世》它讲述了在抗美援朝之后,我国制造原子弹的艰辛历程。

    是的,在那样一个年代,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一切都是值得赞颂的……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

    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仍需计算大量的数据,无数的工作者坐在同一间宽敞的屋子里,默默无闻地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着计算。

    他们洁白的衬衫与雪白的纸张连成了一片。

    在那一刻,我想我想到了雪。就是那种漫天飞舞,足以覆盖世间万物的雪!如果再加上敲打算盘的声响的话,那一定能算得上是震耳的雷鸣吧。

    白如信仰,鸣若决心。

    ——每一笔数据都经过血汗的洗礼,每一张草纸都是精神的承载。究竟是怎样心意才能造就这般伟大的觉悟?如此辛勤、如此坚毅,这正是我们中国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也代表了我们民族绝不服输的心!

    苏联专家临走时曾说:“就算你们得到这个数据,用计算机起码也得算六年。”在这之后,又用着不知算是讥讽还是蔑视的语气说道,“good luck(好运)!”

    于是,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毅力,不仅在六年之内完成了运算,而且还要比它们所得的数据更加的精确!这说明了什么?这是工作者们对祖国的热忱!这是爱国者们在背后的支持!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信仰!

    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

    当原子弹升空的那一刹那,当美丽的蘑菇云渲染了整片天空时,当飞散的尘埃刮便了大地,当爆炸的热感扑面而来时……

    工作者们的辛苦得到了这世上最好的诠释!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坚信镜头内外的人们都是一样的激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永远站在高科技前沿,拥有强大的现代化军事力量才能够不受外侮!而我们也确确实实做到了这点。同时,我们不应让他们的辛苦白费,在学习与生活中要发扬并继承这种精神,使得我们的国家更上一层楼!

    横空出世观后感【篇二】

    我看着天边将尽的晚霞,明灭的日光,心中却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无力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刻的我却难有心境去欣赏这壮美的景色。苏联撤走了帮忙我们共同研究制造原子弹的专家以及一切的资金、设备;美国佬在一边凶神恶煞,耀武扬威地嘲弄、威胁;另一边,鬼子正冷眼旁观、虎视眈眈……

    中国的原子弹事业,前景堪忧。

    暮色

    在罗布泊,我们见识了“死亡之海”的威力。那里水源极度匮乏,当初在寻找水源,建立研究基地时,确是耗了不少心力,在我们几近绝望时,才找到这片水源,战士们高兴疯了……

    在那里,水源不是唯一的问题,等我

  • 2、 【热门】横空出世电影观后感通用版(220字)
    横空出世电影观后感(篇一)

    在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国产的十分优秀的电影名为《横空出世》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的无名英雄们呕心沥血研究核武器的故事。

    那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无情的践踏,深受其苦,而八国联军的入侵,又签订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的日子,更加重了劳苦大众的负担。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可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利益,奋发图强、没日没夜地赶制原子弹,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最终研究出了最先进的原子弹,驱赶走了霸占在中国领土上的侵略者,使中国人民重新站了起来。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当我看着这部影片时,我真是十分感动。看到那些原子弹研究专家们需要研究原子弹而隐姓埋名一辈子,却坚定的说出为国奉献在所不辞的壮志豪言。看到需要计算的庞大数据而他们打着算盘一笔一笔来的“干革命”。看到核试验基地没有粮食了,大家无所顾忌,毫不在意,任凭肚子咕咕叫也要继续,全把粮食让给了科研人员,大唱军歌同抵饿。他们是革命中的军人,他们勇敢,他们无畏,他们刚毅,他们有信念。

    当原子弹上升的一刻,我向他们的苦痛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一切的汗与泪都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们不愧为默默无闻的英雄!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人民完成未完成的事业。

    横空出世电影观后感(篇二)

    “轰—”当一大朵蘑菇云在戈壁滩上空绽放,全中国沸腾了!人民欢呼雀跃,尽情挥洒激动的泪水。

    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自1955年以来,中国咬紧牙关,不惜国力秘密研究原子武器。按陈毅元帅的话说:“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造出原子弹!”。中国跨过核门槛,从此不再屈从别人的“船坚炮利”,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被压抑的民族自尊,也随之释放。

    “我们中国人也能研制出原子弹!”高喊坚定的口号,大批优秀人才来到新疆的戈壁滩又称“死亡之海”,进行艰苦卓绝的研究。他们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祖国伟大的事业中,执著,不屈地奋斗。然而,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相继而来,苏联专家撤走,科技手段落后,物质极度匮乏,三年自然灾害……但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战士们凭着顽强的精神,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建成了原子弹发射塔,爆发出举世震惊的东方巨

  • 3、 《横空出世》观后感(优质读后感)

    《横空出世》观后感1000字同学推荐我观看了电影《横空出世》,影片以史诗般的描述带领观众回顾了我国知识分子和部队官兵研制原子弹的历史过程。掩卷沉思,夜不能寐。心中久久激荡着豪情和深思,老一代知识分子就是这样铸就着辉煌和胜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经历了多少荣辱兴衰,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地奋起;为什么能够历久弥新?为什么能够至今还傲然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民族精神,那就是吃苦耐劳、不畏艰险,那就是严谨求实、团结合作。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解释历史,更无法展望未来。人生总是有限的。需要做的事情固然很多,但是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去做的却很少。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值得我们付出生命;为了强大我们的科学技术,一样值得我们付出生命。事实上,我们在科学技术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相当落后的。但是,我们正在奋起直追,在有些领域、有些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原创性的成果。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我们做的实在是太少了。就单单我所在的这个领域而言,有相当多的技术我们中国人没有发言权,我们还在吸收、消化别人的成果,甚至有不少科技工作者还以此沾沾自喜。人生苦短,精力有限。有许多的想法和理想其实并不能实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诱惑的确很多。那么,我们能不能穷其毕生,就做一件事情呢。在自己耕耘的这片小土地上,收获一些前人没有收获过的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我们不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看到我们自己的成功,我们也能为后来人垫一块石头,多加一块砖,让我们的后来人能踩的地方更多,走的弯路更少。我想,这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在这部电影里,起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生活的质量并不直接影响生命的质量。那些科学家没有因为吃的不好、睡得不好而影响科学研究的不好。因此,可以说,物质的客观条件不影响科学研究的成功。我们如果天天叫着要房要车,也并不能说明我们一定能够成就大业。二是,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也可以没有很高的素质,但是不能没有良知。可以列入良知的当然很多,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样就是爱国。我们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是不能被人瞧不起。回头看看历史,如果我们不好好努力,把国家的实力搞上去,我们连祖宗都对不起。我们的前人及其所做出的成绩,当然是已经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是我们应当在新的时代,垒起新的高峰,不是吗?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我要用有限的光阴,做一件事情,不要做那么多。感谢电影,感谢青春,感谢生命,感谢十

  • 4、 观《横空出世》有感

    《横空出世》观后感

    不同的时代赋予爱国主义不同的内涵,当我看完《横空出世》后,我感到自己背负的责任非常重大,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指望我们这年轻的一代,难道指望我们的老一辈?答案必然不是。

    很多人评价我们90后有活力有个性活力,个性有当然好,但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运用起来,这些便成为我们这些90后感到自豪的资本,我们应该利用这些资本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永远充满激情和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自己的民族认同感,要以自己的祖国为荣,也许我们的国家在很多领域还比不上一些发达国家,但这不是永久的,只是短暂的,我们应该坚信在不就的将来中国也会跻身于世界强国之中,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均位于世界前列,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我们这代年轻人的努力

    当影片中放到1959年6月苏联撤走研究人员,以陆光达为首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放弃对原子弹的研究,虽然当时社科院里只有一台计算机,但凭着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研究人员用笔算,算出来的草稿纸都可以堆成楼房那么高,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研究人员们不辞辛劳,奋斗在研究的第一线,他们放弃与家人的团聚,以国家的利益为重,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无论何时何地,当自己的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时,我们应该以整体利益为重。

    1959-1961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短缺,这无疑给原子弹的研究雪上加霜,研究原子弹的知识分子们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知识分子就应该享有高的待遇,而是和普通人一起吃大锅饭,吃完继续工作,这些都体现里中国人身上的那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当今这些仍需我们传承下去的,全国人民是一家人,大家之间是平等的,不应该搞特殊,而是互相尊重,团结起来。全国应该人民齐心合力。就拿最近的一个例子来说,日本发生地震,海啸以及核工厂爆炸,中国连续不停地派客机往返于中日两国,去接在日本的华人,留学生们,我想当这些华人们看到祖国去营救他们,他们心里除了感激外,应该还明白个人的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在支撑他们,这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因此留学生们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知识或技术,应该奉献给自己的祖国,而不是看重国外的丰厚的待遇,就不想回国。也许国外的各个方面是比国内强很多,但祖国永远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我们不能忘本,尤其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分子,祖国需要人才,祖国的强大靠我们这一代去拼搏。

    1961年原

  • 5、 横空出世观后感范文

    下午我看了以邓稼先为原型的电影,讲述在国家最贫穷的时期中归国科学家冯石隐姓埋名研制原子弹的故事影片《横空出世》,在我观看影片的时候我不由的想到了邓稼先和杨振宁。 我清晰的记得影片里的一段对话: 我们从中学就是同学,随后一同到美国留学,一起学习量子物理,差别是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他留在了美国,他今年刚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要是你不回国,也有可能! 我说过,我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 这段话我很震撼,因为他的确到死都没有人知道是邓稼先在带领着中国的科学家进行原子弹的研制,并且他本人也因为长期的核物理研究受到辐射而身患癌症,最终全身大出血而死,享年52岁。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对于一件事情的是非评判应该是有一套成型的默认的价值标准,这样的标准会使我们在诸如对杨振宁之流的评判上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得到认同,如果对一件事情的评判出现五十对五十的对立,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事件本身是新事物,要么我们的价值体系存在问题。 在杨振宁的问题上,我觉得问题属于后者。
  • 6、 观横空出世后有感精选

    根据您的需求,栏目小编整理了《观横空出世后有感》,精彩的范文是如何写成的呢?写作是我们在工作学习中都会接触的必备技能,在撰写文档工作之前,我们很有必要找些优秀范文来参考。  学习优秀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观横空出世后有感 篇1

    画面消失,影片结束了,可是影片中,他们对原子弹的向往,对和平的向往,他们的爱国信仰,民族尊严,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一、当苏联撤走时,我们从火炉里抢来了图纸,醉酒的苏联人却对我们说:这些数据你们就是用计算机算都要两年,我看还是算了吧。这些话深深地刺激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尊严,可是,那时我们只能沉默,只能眼含泪水,因为我们没有造原子弹的技术。但是我们可以忍受暂时的屈辱,克服一切困难,发愤图强,掌握技术。推及自己,作为一名新员工,我们也应当时刻铭记自己的零,努力工作,努力汲取新的知识,补齐自己的短板,厚积才能薄发。二、影片中有一句话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给我很大触动,我们不能只是一味接受别人给的鱼,还应该学会渔。学会渔才是生存之道,所有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归零,除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努力提升自我,练就一身本领才是生存的王道。三、影片中主人公冯石和陆达光在面对重重困难坚持的精神很让人动容,也值得我们学习。从小我们的教育就告诉我们,我们要坚持梦想而不动摇。可是梦想是什么?恐怕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说清楚。可是,主人公冯石和陆达光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们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呢?是信仰!是浓烈的爱国信仰!我认为,我们年轻人也应该找到并树立自己的信仰,然后倾尽一生的力量为之奋斗!这样的我们,不仅能在重重困难面前坚持不动摇,而且是幸福满足的。四、影片中,在罗布泊建试验基地时,士兵们用的是盐碱水,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能找到的只有盐碱水,但是依旧被陆光达否定了,实验基地的工程质量不能有误,必须用淡水。最后,全运输队日日夜夜奔走在环境恶劣的戈壁滩上,只为实验基地的工程质量。对于我们也是一样,差不多、凑合、还行吧这些词应该从我们的字典里剔除掉,用精确的数字说话。这里的数字不是简单的阿拉伯符号,是一种对工作、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五、这部影片取材于我国在极其艰苦环境下制造原子弹的历史,真实反映了我们的军队是怎样艰苦卓绝地在死亡之海里建造实验基地,真实反映了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在恶劣环境下顽强拼搏设计出我们的原

  • 7、 《横空出世》观后感1000字

    【第1篇】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对老师推荐我们看国产片而高兴,可能老师的意思是想让我们知道,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梦想而不动摇,但是我觉得这不仅仅体现了这一点,从演技方面来说那时候的演员才是真正的演员,他们把当时人们对原一子一弹的向往,对和平的向往,表现的那么真实直观,是现在演艺界所不能达到的。

    首先我想一交一代一下这部电一影的故事背景,1954-12-2朝鲜战争结束,美国和台湾制定了美台共同防御体系,在随后中国收复依一江一山岛的背景之下,美国那些将军建议总统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要么就是技术的封锁。原本打算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之下搞原一子一弹,但是因他们选择的地方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所以他们一气之下走了,从次我国开始了自己研发原一子一弹的计划。我计划从一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 为什么和苏联不协作。首先来谈谈实验基地的选择,苏联专家选择的是敦煌,是个中国人都知道敦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从古至今人们怀揣飞天梦的见证,可是他们居然会选择在这地方,其目的在我看来很值得怀疑,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上才知道。在自己的国家搞实验,自己不能选地方自己又有什么脸面说是自己的研发成果呢;其次就是当苏联撤走时我们从火炉里抢来的资料,我还 清楚的记得那位喝醉酒的苏联人说:“这些数据你们就是用计算器算都要两年,我看还 是算了吧”还 有就是他们说:“伞是由高个子的人来撑得”这些话深深的刺激了每一个中国人,一个人的尊严尚且不能受到侮辱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呢。我们做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高技术的企业合作但是我们要学到的是打鱼的方法而不是让他们给我们鱼。

    第二、 志愿军的泪。冯石带领自己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部队转战隔壁战士们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服从和执行。其中有两个镜头让我很感动。镜头一:一分队去找水结果就这么永远的消失在沙漠中了,找到的只有一只破鞋,这就是军人,军人为祖国而生,为人民的安全而生,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需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镜头二:在冯石的号子感染下,部队的热情空前高,干活的热情犹如当年的北大荒生产。总结一下就是:在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不仅表现在工作上庚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公司文化的忠,那就要求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文化时要考虑周全;作为企业领一导一人不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还 要具有号召力,容易调动大家的积极一性一和激发员工的热情,在这一点上冯石就做的很好。

    第三、 科学的力量与人

  • 8、 横空出世电影观后感精选

    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特意收集整理了《横空出世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电影和电视剧也通常能够调动我们的思维能力,这对我们的思想和感悟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些触动你的点记录下来,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

    横空出世电影观后感 篇1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是出现在《横空出世》这部电影里一句诗词,出自于毛主席的《念奴娇·昆仑》。1935年毛主席在长征即将结束时写下了此词,词里蕴含着丰富的感情,与电影的主题和内涵遥相呼应,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

    这部电影以新中国成立后原子弹的研制为主线,讲述了以冯石将军为代表的军人和以陆光达为代表的爱国科学家们,在茫茫戈壁滩中,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齐心协力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这是中华民族一声震惊世界的呐喊!

    人,是需要精神的!电影里蕴含丰富的主题,传递了很多令人震撼的精神,让观众思潮翻涌。这部电影始终未提及爱国二字,但爱国精神渗透在每个人物的举手投足间,蕴藏在一字一句中的细节里,令人敬佩而又震撼。

    什么样的力量能支撑着一群人,顶着风沙,忍着饥渴,在荒芜人烟的罗布泊,只为建造那一个不为人知的基地呢。士兵们穿过一个个沙丘,找到水源的那一声呐喊,直击人心!也许这是军人的执行命令的责任,但他们的眼里包含的是为国家奉献的光芒,也只有爱国精神才能一直支撑他们,完成这从无到有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你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吗?”电影从这句话开始了科学家陆光达的故事。我们知道陆光达的原型是邓稼先前辈,但我更愿意将这个角色看作无数科学家们的化身。在他的身上,闪烁着的是中国科学家的精神!放弃美国优渥的待遇毅然回国,甚至放弃家庭和荣誉隐姓埋名,只希望用自己毕生所学报效祖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成百上千的科学家们靠着算盘算出了结果,并且大胆质疑,他们错了!这是对科学的敢于质疑和刨根问底,同时也是他们对于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严谨治学。

    在电影中展现的友情和爱情,同样是令人值得敬佩的。影片在动人心魄的基调下,用了非常细腻的笔触去描写友情和爱情。陆光达和冯石将军两个人之间的友情,其实也代表了科学家们和军人们一起为了造出原子弹而奋斗拼搏的战友情。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因为天灾而导致基地的补给十分困难的时候。战士们愿意让出自己的食物保证

  • 9、 横空出世观后感作文精选

    大家可能都有过写作文头疼的经历,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让我们静下来认真思考,一篇好作文是很会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有哪些优秀作文值得借鉴一下?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横空出世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横空出世观后感作文 篇1

    昨天上午我看了那篇最近在网上沸沸扬扬的帖子:当国难降临时为何他总是逃避--杨振宁。同样很凑巧,昨天下午电影频道播放了关于以邓稼先为原型的讲述归国科学家隐姓埋名研制原子弹的故事影片《横空出世》,在我观看影片的时候我不由的想到了杨振宁和那篇帖子。

    我清晰的记得影片里的一段对话:“我们从中学就是同学,随后一同到美国留学,一起学习量子物理,差别是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他留在了美国,他今年刚刚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要是你不回国,也有可能!”

    “我说过,我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

    这段话我很震撼,因为他的确到死都没有人知道是邓稼先在带领着中国的科学家进行原子弹的研制,并且他本人也因为长期的核物理研究受到辐射而身患癌症,最终全身大出血而死,享年52岁。

    如果所述的一切都是事实,那么我非常赞同网友的那篇帖子的观点。但是我也看到很多人不同意甚至非常反对作者的观点,于是就引发了我的另外一个思考,我们在共享怎样的价值评判规则?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对于一件事情的是非评判应该是有一套成型的默认的价值标准,这样的标准会使我们在诸如对杨振宁之流的评判上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得到认同,如果对一件事情的评判出现五十对五十的对立,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事件本身是新事物,要么我们的价值体系存在问题。

    在杨振宁的问题上,我觉得问题属于后者。

    横空出世观后感作文 篇2

    我看过这部影片后,被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所感染,可以说是噙着眼泪看完的。为什么我会那样激动呢?因为对比当年的这些人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工作,环境,待遇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然而现在的有些人,特别是一些党员,他们总感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是鄙薄自己的待遇如何差,自己的地位如何低,自己的环境如何不适应,自己的要求总不能满足,而对照影片中的那些前辈们,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改革开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不开放我们就没有出路,我们还是要挨别人的打,我们的民族就没有翻身的机会。通过20多年的开放政策,我们现在基本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这一切都是我们党的英明决

  • 10、 《横空出世》观后感600字

    《横空出世》观后感600字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一些很老的片子?其实我也说不出为什么,也许是因为那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吧,也许是因为它会让我在忙碌的日子里感到生命最开始的感动,那些热血沸腾的岁月……回顾了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

    看完了《横空出世》,一部很老却让我热泪盈眶的电影,从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到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从1964年10月到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罗布泊,苏联人称它是死亡之海,就是在那里,有我们中国的战士隐姓埋名,黄沙漫漫,驼铃悠悠,那是我们心中沙漠浪漫的样子,可真正的罗布泊有的只是战士的呼喊和风沙的声音,冬天的夜晚,凄凄的狼叫,昏暗的灯光,摇曳着他们的身影。他们也有家,或许家里有年迈的父母,或许家中有年幼的儿女和年轻的妻子,又或许连家都没有,他们有太多或许,但他们不后悔的为了大爱舍弃了小爱,为了国家的未来,如白杨般扎根在戈壁滩……

    我一直都很喜欢舒婷眼中的爱情,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足下坚守的土地,他13个月没回家忙于计算核爆炸数据,那天他喝酒了回家后他跟她谈到核研究,她说别对我说你们的机密。第二天他去了沙漠,她被接到中南海,给委员们讲课,那天她哭了,两颗星在异地却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坚守着。终于原子弹试爆成功了,我看到了战士笑了,将军却哭了,来到这时朝气蓬勃,蘑菇云飞向天空,白发早已生根。

    当我审视这场为了实现民族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大博弈时,多少人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精力和青春年华,甚至是生命,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生活,无论这个理想大到造原子弹,还是小到爱情、家庭,只要是为了理想而矢志不渝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是无怨无悔的生活。

    文:外院记者团 胡伊雯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5-22

  • 2023-03-29

  • 2023-03-31

  • 2023-01-25

  • 2023-01-30

  • 2022-12-29

  • 2023-01-27

  • 2022-12-28

  • 2023-05-16

  • 2023-03-26

  • 2023-03-23

  • 2023-01-26

  • 2023-01-02

  • 2023-03-27

  • 2023-03-27

  • 2023-03-30

  • 2023-03-31

  • 2022-12-22

  • 2023-03-26

  • 2023-03-27

  • 2019-09-20

  • 2023-03-26

  • 2022-04-14

  • 2022-12-16

  • 2023-05-30

  • 2022-04-04

  • 2022-03-11

  • 2022-03-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10-17

横空出世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横空出世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横空出世观看心得、2024横空出世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