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含泪活着观后感 > 地图 > 含泪活着观后感,2024含泪活着观后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相关栏目
含泪活着观后感热门栏目
含泪活着观后感推荐
含泪活着观后感

(共 6334 篇)

  • 1、 含泪活着观后感(通用8篇)

    读后感大全相关栏目推荐:“含泪活着观后感”。

    基于您的需要,我们整理了含泪活着观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每次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脑海中都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每个人在观看过一部影片后都会有所感受。这时可以用观后感记录观赏时的心路历程,写观后感时不能脱离实际联系,要有时代气息,才能有真情实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 篇1

    作为一名被大时代所耽误的下乡回城知青,1996年,时值35岁的丁尚彪举巨债,只身来到日本。他怀揣着对自己的梦想与要求来到日本,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并由此一路在日本发展下去。谁知命运到了日本依然跟他开残酷的玩笑,个人的选择在命运安排下显得脆弱,到日本后他们才发现语言学校设在非常偏僻的小乡村。为了生活,他对学校,也是对命运选择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满机会的东京,逃亡的副产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户”,从此将许多机会堵死,包括回国与妻女相见。

    老丁的人生目标由读大学转变为一心一意挣钱给女儿缴学费。在接下来的xx里,头发疏了、牙齿掉了,老丁一人拼了命地干着东京最底层的工作,将所有的钱寄回家,只为了女儿能到国外一流大学留学的愿望。这是他认为的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这期间他与家人仅有二次会面,一次是与女儿的24小时,女儿懂事地对着镜头说她在父亲面前尽量表现得无所谓,因为怕自己伤心的表情使父亲更加难过。与妻子相聚的72小时发生在他到东京后的整整13个年头,当他拿出结婚用的红枕套时,真想不出这十几年间他是如何排解心中那份孤独与思念。

    记录片的结局是在老丁离开上海后的xx。异乡漂泊奋斗xx后,他终于踏上回国的飞机。因为他已经完成把女儿培养成材的愿望,女儿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飞机上老丁泪盈满面,这使我想到《北京人在纽约》中博士在聚会时失声痛哭的场景,那是个人奋斗成功后压抑许久的情绪的迸发,而老丁,则不单是个人坚持、年华老去,还有对于家庭责任的担当。

    当命运回过头来时,所有的选择都没有了对错,只留下种种可能,与一个个无法预设的结果。有人评论老丁“傻”,xx的孤独及家庭生活缺失,换来给女儿的学费。还好他的女儿争气,如果女儿成绩一般,无法留学成材,甚至因为缺失父母管教而过早辍学,拿着父亲血汗钱乱挥霍的话,那老丁这么做,还会有多少人感动?多少人支持?

    这便是命运不确定性的魔力所在,可贵的是老丁的坚持,以及他对选择的坚持、对困苦生活的乐观、对家庭的责任

  • 2、 含泪活着观后感精选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思维是杂乱的,需要通过写观后感来梳理。写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含泪活着观后感精选”,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含泪活着观后感(篇1)

    我在环球时报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为了女儿,他在日本黑了15年》。这文章是从11月3日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记录片《含泪活着》描述出来的。在这部历时十年拍摄的两个小时的记录片里,讲述了一位中国父亲为了给女儿挣学费在日本15年的动人故事。

    有一个场景,我觉得十分感动。这位伟大的父亲名叫丁尚彪。作为非法居留者,丁尚彪生活在随时可能被发现、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恐惧中。但他仍然每天打3份工,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回家之后的固定程序是做饭(包括第二天的早饭和午饭)、吃饭、洗澡,睡觉都是在后半夜。

    丁尚彪住在东京丰岛区一个破旧木板楼的二层。做饭、吃饭、睡觉、洗澡、如厕,都在这不到十平米的空间内。洗澡设施是丁尚彪特制的:一个澡盆大小的塑料袋,花洒就是洗碗用的热水喷头。洗澡时,人必须站在塑料袋里,水才不会留到地上。洗完澡,再把塑料袋拎起来,从洗碗的下水口把水倒出去。墙上挂着一幅照片,是女儿小学四年级时照的。回家后看看女儿的照片,是丁尚彪最幸福的时刻。

    读了这篇文章,我心潮起伏好久。这是怎样一个伟大的父亲呀!孤身到异国他乡,不仅不通语言,而且是非法居留者,日日担惊受怕。即使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他都能整整呆了十五年,目的只是为了给女儿挣足去国外一流大学留学的学费。

    这位伟大的父亲身上体现出来的坚忍、坚持、坚定的精神除了让人感动外,更多的是令人震惊,让人钦佩。

    现代生活多姿多彩,许多高科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势必让人心浮气燥。所有的奢华的东西都需要钱。为了钱,有的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人,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鲜有人向丁尚彪一样,为了一个朴素的目标,十五年来,含辛茹苦,用自己的汗水实现自己的小小的目标。

    如果每个人都有丁尚彪身上展现出来的这种坚忍、坚定、坚持的精神,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懈的努力、奋斗。我想,一个人,要想不成功,应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

    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好,不付出辛勤的汗水,不经过艰辛的洗礼,是无法实现人上人的目标的。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

  • 3、 热门精选: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感通用七篇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被老师要求写过观后感。在观赏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可能会有特别丰富的感情包含在这个作品里面,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观后感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精选: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感通用七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感(篇一)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中死去。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正真体验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我有些战栗。薄薄的一本书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合上书本之后,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宽广,而活着必然要承担诸多的痛苦,但是依然要坚韧顽强。

    夕阳下一位叫福贵的赶牛的老人用不同的名字吆喝着老牛,就象一个个亲人又站在眼前。他们的生活未尝不象那头老牛一样负重着。解放前的生活如一张破了洞的网一般,紧紧地扣着他的呼吸。从阔少爷到佃户,一夜之间的身份改变完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他的生命中,几个名字撑起了他的一生。

    想起家珍,一个善良而坚韧的女人!富裕的生活没有让她变得慵懒世俗,反而愈加衬托出她的高贵。富裕的时候她并不高傲,我脑间唯有是她——一个城市女学生那个清纯的背影;转折时她并不惊慌,怀着8个月的身孕在牌场上的哀求让我为之动颜,离开了主房去茅屋住时的沉静让我为她赞叹;还有失去有庆的悲痛,凤霞走时的镇静,加上那让她难堪的软骨病,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想起她,活着是一种沉重!

    想起有庆,一个可怜而乐观的孩子!在城里出生半年就被母亲带回了茅草屋,也就那么短暂的生命却经历了几次的生死磨难。最真切的感受是他对羊的喜爱,赤脚走几十里从来不喊累,那么小的孩子每天就这样上学、割草、喂羊从不怠慢,我欣赏这样的一种品质!最痛心的是他的夭折,一个这么可爱懂事的孩子却被狠心的医生活活地抽血而亡。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太残酷的世界。想起他,活着是一种折磨!

    想起凤霞,一个失聪而纯净的孩子!一场疾病夺取了她的言语,却夺不去她那颗天使般的心。优越的童年的背后是无穷的灾难,而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支撑着一个破碎家庭的重担。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对于父母的理解和对弟弟的爱护;最让我心酸的是她为了一段地瓜和别人争夺,仅仅为了给

  • 4、 阅读推荐:《活着》观后感简短五篇

    当一个人观看了部影片之后都会有所感悟,在观赏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推荐:《活着》观后感简短五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活着》观后感(篇一)

    观电影《活着》,从影片总体来看,导演水准尚可,葛优、巩俐,尤其那几个小演员的表演都不错。

    但是就小说原著以及本剧的编剧余华而言,大失水准(我没有看过原著)。我真不明白,故事讲述得这样不着四六,过去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吹捧?

    一个很不错的故事,却硬要套入历史的框架中,伪装成极具有历史责任感的时代主义外壳。这一点与余华的小说《兄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余华同志或许根本不了解他所记录的40、50、60年代……他无非想表达:人呀,要适应时代,屈服于时代,为了生存,要活着这个主题。所以他记录国军败走时的情形、大跃进时的样子……都跟《兄弟》犯同一个毛病--肤浅,他对历史的理解得就像我们小时候听老人讲早年间的故事一样,有道听途说的感觉。

    《活着》中有许多感人的场面。

    比如馒头出事,这其实只要归功于演员的表演到位。细想情节,作者好象是在说,因为大家都在搞大炼钢铁,也让孩子参与很荒唐,所以孩子才出车祸,但其实这样的事在任何时代都会发生,它没有明显的大跃进标志,现在这个时代出车祸比那时代多得多,硬要联系起来,太牵强。

    凤霞难产死去,也是很感人的一段,当然也不是余华同志的功劳。他本想告诉观众,专家都被打倒了,实习医生不知道怎么处理才造成了这个悲剧,但是这种联系又是有些牵强,因为这跟车祸一样,都属于疑外事件,如果那个时代如余华同志所讲的样子,那生存下来的产妇是少之又少,谁还敢生孩子呀,事实是那个时代出生的孩子都还好。你想表述那个时代的荒唐,干嘛一定要以这样一个牵强的故事呢?现在现在专家治死病人的事是满大街都是,你说他们是实习医生吗?

    余华同志想把一个感人的故事写成时代主义风格,但是个人修养不够,反而弄巧成拙,他的故事跟那个时代其实没有必然联系。单看这个故事还是不错的,一个玩纨裤子弟,赌博把家产输光,靠演皮影戏过活,整日夹着尾巴作人,辛苦地活着……不如就当一个故事去讲,比弄成40、50、60年代的,更打动人。他的这种表达都不比郭德纲的相

  • 5、 含泪活着观后感范文
    含泪活着观后感 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太多责任。“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11月3日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纪录片《含泪活着》片首的一句话,在这部历时10年拍摄的两个小时的纪录片里,讲述了一位中国父亲为了给女儿挣学费在日本打工15年的动人故事。 在大学第一节语文课上,我看了这部“比阿凡达更有吸引力”的纪录片。张丽玲历时十余年,用影音记录下老丁在东京15年的责任与坚持、孤独与忍耐。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老丁1996年只身来到日本,怀揣梦想,家人的思念,期望。一切在梦中总是那么美好,现实却无比残酷。老丁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并由此一路在日本发展下去,可是到日本后他才发现语言学校设在非常偏僻的小乡村。为了生活,他对学校,也是对命运选择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满机会的东京,逃亡的副产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户”,从此将许多机会堵死,包括回国与妻女相见。老丁由名知青变为日本最底层的工人,每天各种工作,住在破旧,低矮,仅仅10平的房子里。生活艰辛而残酷,家人是他唯一的寄托,女儿的学费是他工作的目标。他每天打3份工,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回家后看女儿的照片,是丁尚彪最幸福的时刻。然而,他日夜思念的家人,却是15年难以相见。 15年暗无天日的生活,老丁只见到了亲人人两次,不足100个小时;15年暗无天日的生活,老丁吃的永远是最便宜的,把收入全给了家人;15年暗无天日的生活,充满辛酸,老丁依然含泪活着。生活的苦涩,老丁懂得,却无人诉说。15年,太多太多生命难以承受的辛酸苦涩,老丁一一度过。在残酷的现实前,老丁选择坚持,选择了含泪活着。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记录片的结局是在老丁离开上海后的15年。 (读后感 ) 异乡漂泊奋斗15年后,终于踏上回国的。因为他已经完成把女儿培养成材的愿望,女儿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飞机上老丁泪盈满面,这眼泪,饱含生活的五味,归乡的喜悦,女儿成才的骄傲,生活的无奈,辛酸,苦涩,委屈。。。。。。。15年,稀疏了老丁的发,刻深了老丁的皱纹。老丁的15年,不单是个人坚持、年华老去,还有对于家庭责任的担当。老丁含了15年的眼泪,在飞机上流出,将15年的委屈,辛酸通通发泄。 这里,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现实的残酷,更看到了难以割
  • 6、 《含泪活着》观后感二

    《含泪活着》观后感

    流着眼泪看完了《含泪活着》这部纪录片,那位父亲做人的精神和品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全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最深的体会和收获有三点:

    一、父母恩爱,孩子健康。

    虽然老丁和他的妻女远隔千里,但是我们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们非常恩爱。

    离家十几年,老丁始终珍藏着妻子为他绣的枕套。而妻子在丈夫不在身边时学会了坚强,这种坚强,来自她对丈夫深深的爱。女儿在这种爱的熏陶下,也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直到她后来获得学业上的成功。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很多学习或行为上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父母的关系通常很不和谐。而父母恩爱的孩子,通常拥有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因为,爱,是最好的教育。这一点是值得做父母的深思的。

    二、目标统一,长期坚持。

    老丁在异国他乡以“黑户”打工赚钱,虽然过着艰辛的生活,但他有朴实却并不平凡的坚定的生活目标,为了建设好家庭,为了女儿能上海外一流的大学,在新老交替的“接力赛”中传好自己的这一棒!作为母亲的老丁的妻子,和丈夫有着一样的奋斗目标。她辛苦劳作,省吃俭用,为的是能够存足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而懂事的女儿,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学习非常勤奋。他们一家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生活也就有了奋斗的力量!也才能在长期的艰苦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会在困顿无助的时候懂得坚持再坚持。

    三、成功无法复制,盲从十分可悲。

    看了这部影片,很多人不免会给自己孩子定下目标,也想仿效老丁教育培养女儿的方式,指望“学习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对此,我认为每个人的成功有着很多因素,如出生的年代、所处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性格等等非常复杂。在别人身上获得成功的经验,在自己身上可能毫无用处。大部分孩子学习上的智力不够出众,大部分的父母也没有老丁夫妇那样的坚强毅力(那是我们父辈一代,他们的成长环境无法与我们的相比,而我们的成长环境又与现在孩子的有很大差异)。所以,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都无法承受压力和困苦,却一味要求孩子达成如何高的目标,结果肯定是十分可悲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部影片需要我们去学习的,是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是踏踏实实做人的精神;是爱的奉献精神。

  • 7、 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纪录片含泪活着读后感 《含泪活着》记录了一个35岁的中国底层人民前往日本为梦想、为女儿默默奋斗了15年的故事。而我,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在校大学生,在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只想到了两个字——回家。 1996年,老丁为了学习和生活独自去了日本,留下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在上海。原以为是走向了另一个新的世界,却没想到进入了另一个困境。逃离了所谓的语言学校,老丁变成了“黑户”,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浪生活”,在工厂打工、餐厅洗碗,揣着能让女儿出国深造的梦想一个人在日本底层流着汗和泪,隔了8年见到了女儿,仅仅十来个小时。最终女儿考上了美国的纽约州立大学并成为了医生,老丁回了家。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老丁妻子说的:“这8年来,最痛苦的是只有我一个人……”看着妻子憔悴的脸庞,爬满了的皱纹也已被泪水淹没,我真的忍不住泪流。有很多人问:老丁这样做值得吗?我不知道,可能老丁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没有值得不值得,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向前走,不管苦和累,走下去。这或许也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共性,不管生活给予了我们什么,接受着走下去,没有那些所谓的意义与值得不值得。 可是,这13年与家人亲情的空缺,下一个13年,以后的几十年,能补回来吗?女儿上小学时与同学闹矛盾;女儿背完课文,要找家长签字;女儿家长会;女儿考试考差了,伤心、难过;这些统统需要父亲的参与却没有父亲的参与,女儿人生最好的那些与父母相处的年华,独独缺了父亲。一个孩子,最幸福的时光不是有许多的钱可以花,因为钱对于小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意义,而是父母亲陪在身边,宠着自己,哪怕会挨打会挨骂,但是有完整的父爱与母爱,孩子的生活才是正常与幸福的。而本来应该是女儿小时候生活的榜样与力量的父亲,本来应该像宠爱公主一样宠爱女儿的父亲,却独独在孩子人生成长中最需要父亲的时候远走了他乡,这一去就是15年。这些日子再也不会有第二次,那些遗憾永远补不会。 当老丁妻子质疑着老丁,说:“你为什么不回来,是不是那边有女人了……“,说着那样的话的妻子,背后是一个人拉扯女儿长大的无限辛酸与无奈。家里厕所堵了,电灯坏了,女儿半夜发烧了,半夜躺在床上睡不着……这些时候,一个妻子最需要丈夫的时候,独独丈夫不在身边。家庭生活的压力,与一个人的孤独侵袭了这个女人整整15年,那是老丁从日本寄回来的钱永远弥补不了的。
  • 8、 读《含泪活着》有感

    读《含泪活着》有感

    父母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爱,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自从我们一出生起,他们的爱就围绕着我们,这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爱,他们的爱伴随着我们成长,保护着我们长大。

    最近看了一部比较老的记录片《含泪活着》,里面深深体现了一种父爱,一种坚持的力量,带给大家一种面对挫折的勇气,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勇气。它真实的记录着,上海一家三口,在日本的惊人奋斗史。

    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丁尚彪出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到了安徽农村,文革后回到上海。没有半点技能成了上海的底层人,想为家人提供更好生活的他,决定去日本读书深造。1989年已经35岁的他揣着借来的42万日元学费,去了日本就读于北海道偏远山区的一所语言学校,然而当地环境十分恶略,想要生存下去很困难。丁尚彪逃离北海道,来到了东京,因签证过期成了黑户口。来日本几年后,他改变了目标,放弃了之前念大学的想法,而是决定好好赚钱,全力栽培女儿。

    在日本的生活十分艰苦,一个人每天清晨就出门工作,一天需要打数份工,为了省钱,住的是最便宜的不带浴室的单人房,每天回家后,就用一个塑料布围起来洗澡。每天睡眠不超过5个小时,由于需要大量辛苦的工作,不到40岁的丁尚彪牙齿已经开始脱落了。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7年,丁尚彪是黑户口不能回国,因为一旦回国就意味着不能再来日本。

    这7年里,家里人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都以为他在这边有了新的家庭,才不回去。直到工作人员把他的生活经历带回国,他们才知道丁尚彪过得是这样幸苦。女儿顺利考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后,他干得比以前还多,去当洗碗工,去当清洁工,去工地干活,以此支持女儿留学的学费和生活,为了防止自己失业又考取了5个岗位资格证书。这样又是过了7年。在日本的第八年才和自己的女儿见过一面,那是女儿去留学中转的途中,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小时。在来日本的第十五年,他终于见过自己的妻子一次,那是妻子去美国探望女儿在日本的中转的途中。15年间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家人,每天寂寞的时候就靠看女儿的照片来支撑自己。如此拼命打工,只是为了有能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堂堂正正做人。他说“就像赛跑一样,这个接力棒我已经拿了这么远,我的目标是把这个接力棒最后交给女儿。”她的女儿在国外也很独立,最后顺利毕业,现在一家人都已拿到绿卡,定居美国,丁琳成了一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也已结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

    故事里的父亲,用常人不能忍受的艰

  • 9、 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爸爸的背影

    已经记不得朱自清的《背影》了,但是看这部片的时候,爸爸的背影在我脑海里若隐若现。当老丁的女儿与老丁在东京相见又分离的时候,我想到了第一次出远门上大学时的情景

    因为喜欢双重喜庆、喜欢山,我跑到了重庆,两天一夜的车程很事实地告诉了我这是5000里的遥远距离。我们是报名前一天到的,我们也去了当地的一些景点,比如朝天门、比如瓷器口,第三天下午,爸爸要买回程的票了,我一人坐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显得那么无助,听着来来往往陌生的、听不懂得语言,看着跟儿女道别的家长,第一次,我觉到了孤单的可怕,于是我抱头大哭起来。过往的学姐学长还以为我出什么事了,都停下来安慰我,还特意找了山东的老乡来跟我说话……

    老丁送女儿只能到成田站,一路上父女眼泪相向,那一刻我才真正懂了什么是“相对无语,惟有泪千行”。下车的时候,女儿不敢回头看,爸爸走的时候,我不敢去火车站送,道理是一样的,我一向讨厌分离,一向不喜欢送人也不喜欢被人送,因为我始终愿意一厢情愿的以为没有告别就不曾分离。

    老丁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他只身国外开始了改变下一代命运的赌注。其实在国内,对于千千万万努力改变生计的父母而言,也是如此。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可以说,父辈伟岸的背影毫无例外的成为了我们向上走的垫脚石,努力赚钱供我们读书,努力给我们最好的生活。

    我自认是个特别懒的人,家里的事我从来没有操心过,也没有什么可操心的,因为父母已经处理的很好了。从小到大,凡是我为家里做过的活儿都是有报酬的,有时候是一瓶可乐,有时候是炸鸡、烤鸭一类好吃的。对了,我想起小时候,逢年过节有好吃的,父母都给我留着,印象里,爸爸都很喜欢吃骨头,妈妈则不喜欢吃肉,长大了才知道不是真的不喜欢而是不舍得,以至于我吃鸡肉吃到伤胃,此后很多年都不再喜欢吃。

    高中的时候全日制寄宿,身体不好,每次周末回来,爸爸都会买我最爱的全羊汤、粉皮鸡,还给我做很多好吃的。其实我一直觉得爸爸很严厉,我俩没有多少感情,甚至他连我上高几、多大都不知道,按照五行的说法,我俩相克,所以小时候他在外边多,见得少,大了我从中学开始寄宿,所以见面也很少。

    或许,有时候,父爱需要长大了才会明白,因为它不像母爱那么直接,一直在血液里流淌。父爱更多时候是一种担当,严厉的面孔下,掩藏的可能是一个慈祥的心,想靠近我们,却又在表面疏远我们,因为他是一家

  • 10、 含泪活着纪录片观后感合集

    出于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含泪活着纪录片观后感,你知道如何完成一篇新颖的作品名观后感吗?写观后感时要结合实际将“感”写透,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含泪活着纪录片观后感(篇1)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含泪活着》记录了一个35岁的中国底层人民前往日本为梦想、为女儿默默奋斗了15年的 故事 。而我,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在校大学生,在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只想到了两个字――回家。

    1996年,老丁为了学习和生活独自去了日本,留下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在上海。原以为是走向了另一个新的世界,却没想到进入了另一个困境。逃离了所谓的语言学校,老丁变成了“黑户”,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浪生活”,在工厂打工、餐厅洗碗,揣着能让女儿出国深造的梦想一个人在日本底层流着汗和泪,隔了8年见到了女儿,仅仅十来个小时。最终女儿考上了美国的纽约州立大学并成为了医生,老丁回了家。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老丁妻子说的:“这8年来,最痛苦的是只有我一个人……”看着妻子憔悴的脸庞,爬满了的皱纹也已被泪水淹没,我真的忍不住泪流。有很多人问:老丁这样做值得吗?我不知道,可能老丁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没有值得不值得,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向前走,不管苦和累,走下去。这或许也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共性,不管生活给予了我们什么,接受着走下去,没有那些所谓的意义与值得不值得。

    可是,这13年与家人亲情的空缺,下一个13年,以后的几十年,能补回来吗?女儿上小学时与同学闹矛盾;女儿背完课文,要找家长签字;女儿家长会;女儿考试考差了,伤心、难过;这些统统需要父亲的参与却没有父亲的参与,女儿人生最好的那些与父母相处的年华,独独缺了父亲。一个孩子,最幸福的`时光不是有许多的钱可以花,因为钱对于小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意义,而是父母亲陪在身边,宠着自己,哪怕会挨打会挨骂,但是有完整的父爱与母爱,孩子的生活才是正常与幸福的。而本来应该是女儿小时候生活的榜样与力量的父亲,本来应该像宠爱公主一样宠爱女儿的父亲,却独独在孩子人生成长中最需要父亲的时候远走了他乡,这一去就是15年。这些日子再也不会有第二次,那些遗憾永远补不会。

    当老丁妻子质疑着老丁,说:“你为什么不回

  • 2019-10-19

  • 2021-08-31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7-23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2-02-18

  • 2019-10-28

  • 2021-04-20

  • 2023-06-11

  • 2021-07-28

  • 2022-03-14

  • 2022-04-01

  • 2019-11-03

  • 2019-11-03

  • 2023-01-02

  • 2019-09-23

  • 2022-12-19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3

  • 2023-06-11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3-01-18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4

  • 2022-03-15

  • 2022-03-05

  • 2022-02-21

  • 2022-12-21

  • 2019-11-04

  • 2023-01-28

  • 2019-09-23

  • 2023-01-03

含泪活着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含泪活着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含泪活着观后感、2024含泪活着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