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 地图 >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互联网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篇1

尊师礼仪

(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2)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篇2

一、用餐礼仪的四个阶段

1、餐前礼仪

教育幼儿在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帮助家长摆放桌椅、餐前洗手、摆放碗筷、纸巾、饮料、呼唤长辈,告知长辈准备用餐等。

2、使用餐具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比如使用筷子、勺子、*叉等,学会用*叉吃西餐的基本礼节。

3、就餐时的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抢食、进餐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细嚼慢咽、喝汤不要咕噜咕噜响等。

4、餐后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吃完饭后帮助家长收拾碗筷、饭后擦嘴、漱口等。

二、用餐时的注意事项

1.长辈先坐,表达敬意;坐要端详,不可喧闹;细嚼慢咽,不出声响;讲时讲礼,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浪费可惜。

2.我们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应等长辈入座后,才可以入座。坐下后不要随意走动,安静地等待用餐。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如果桌上有小伙伴一同用餐,在桌上不能嬉戏、喧闹。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就餐时细嚼慢咽,嘴里不能发出声响,餐具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如果饭菜够不着,可以轻声告诉长辈。长辈给自己添饭菜,要表示谢意!

4.不能专挑自己喜欢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乱翻乱拣,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

5.不乱倒饭菜,不乱扔食物。用餐时不将饭菜掉在桌上,将碗中饭菜吃干净,不浪费。

6.饭前不吃零食、喝饮料。

7.用餐时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吃饭时间绝对不可以看卡通片,要看也只是看一些孩子不喜欢的新闻,如果孩子哭闹,就干脆不要开电视。

8.爸爸妈妈吃饭时给孩子做示范,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评价食物,尤其是发出不好吃的暗号,家长应该在吃饭时不断鼓励孩子吃得好,不挑食。

9.家长切忌不要追着孩子喂饭。

三、用餐结束时的注意事项

1.用餐快结束,查看盘中盘底、桌面地面,将剩余饭菜送入垃圾盘。

2.用餐结束后,先是站起身,再将椅子推入桌,再去协助家长把盘子放入指定位置。

3.手中有盘子,走路要小心,来到指定处,将剩余饭菜清理,再将盘子码放整齐,物品归位。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篇3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毛泽东尊师:


毛泽东八岁进家乡一个私塾念书,拜毛禹珠为师,一直读到十三岁。后来,谈起少年时的情形,他还特别感谢毛禹珠先生对他进行的启蒙教育。1965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了三十二年的故乡,他请来了韶山的老人们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给毛禹珠老师敬酒,老人感激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却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遵守秩序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篇4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小学文明礼仪课教案大全 篇5

1、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看电影。公园、商场、电*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2)小组交流: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3)小结:


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师: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


2、激情明理


(1)小组讨论:


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提示: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2)小结:


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3、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1)放音频:


“朱德元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全班交流


(2)小结:


战士们的想法没有错。朱军长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发,没有人会反对。而且,战士们都抢着请他先理。但是朱德并没有这样做,他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4、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