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黄土地观后感 > 地图 > 黄土地观后感

黄土地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19 来源:互联网

黄土地观后感精选。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观看完的以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黄土地观后感精选》,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黄土地观后感 篇1

《黄土地》观后感

电影《黄土地》是一部反映中国旧社会灾难与人民奋斗的经典影片。它以平实的语言和真实的画面展现了当时农村苦难的景象,感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性的伟大和人类的无奈,在每一个生活瞬间都传达着希望和挑战。

这部电影以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山村为背景,通过描绘周文华一家艰难却坚毅的生活,展示了农民在恶劣的环境中奋斗的故事。片中的黄土地成为了希望的象征,人们种下一颗颗种子,孕育着丰收与希望。纵观整部影片,我被主人公坚韧的毅力和执着的乐观所打动。

电影的开篇,背景是贫瘠的山村。主人公周文华一家为了生计艰难度日,但是他们从未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他们无私地帮助其他家庭,展现出人间真情。即使面临失去家庭的痛苦,周文华依然逆来顺受,坚韧不拔地迎接生活的挑战。他的坚持和努力感动了许多观众,也让我深思我们面对生活的困难时,应该如何坚持下去。

电影中的妻子苏菊也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角色。尽管每天辛勤地劳作,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苏菊始终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和丈夫总有一天能够脱离劳苦生活。她是一个顽强而乐观的人,给了所有观众巨大的勇气和力量。她的坚守让我意识到,只要心怀希望,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勇往直前。

通过这部电影,我也感受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坚韧。周文华一家的命运和许多农民一样,被旧社会的封建制度所束缚着。贫困、冷漠和不公正让人们的生活几乎无法逃脱。但是,这种恶劣环境并没有击垮人民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渴望一个更好的生活,为此不断努力,并最终迎来了胜利。这种对抗命运的奋斗精神让我对人性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的来说,《黄土地》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人物展现了农民的痛苦与奋斗,同时传递了希望与勇气。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的无奈和人性的伟大。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迎来美好的未来。电影《黄土地》让我为自己的生活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珍惜拥有的一切,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这部电影充满了情感、渴望和希望,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黄土地》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怀信念,坚持不懈地奋斗,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电影中的每个细节都生动,每个角色都传递着深远的意义。我为这部电影所传递的精神和价值观而感到骄傲,并希望将其中的触动,转化为我个人生活中的动力和勇气。

在我看完《黄土地》之后,我意识到生活的坚韧、努力和乐观态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正是这种坚守和拼搏的精神,让人们超越现实,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这个时代。这部电影激励了我继续努力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面对任何艰难,我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

电影《黄土地》通过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人物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旧社会。它向我们展现了农民的艰辛与顽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光辉和勇气。观看这部电影使我呼吸到了那个时代的空气,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苦难与坚韧。通过这部电影,我了解到,无论有多少困难和障碍,只要我们坚持信念,用毅力和乐观面对生活,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总结来说,《黄土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人物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风貌,使我能够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观看这部电影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强烈的热爱。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我们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黄土地。

黄土地观后感 篇2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读后感500字!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15岁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的人生成长经历。读完此文章后对我启发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经历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大关,面对逆境,能够积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转变思想观念,自觉的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当我把自己想想当时遇到那种情况,我会怎样,面对跳蚤关,也许会慢慢克服;饮食关,从小就挑食的我,面对不喜欢吃的饭菜,会对家人发脾气,再想想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历,感到羞愧;劳动关,出生在农村家庭的我,从小也干过农活,但是每次干农活就想着怎么去偷懒,从来不会想着怎样能把农活干的更好;思想关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困难,总想着逃避、推卸责任。

思想决定命运,当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深入的去了解,找到根源在哪,不要一味地逃避或推卸责任,也不要轻易地去责怪别人,觉得别人做错了就只是去责怪,而不去想为什么做错,要去了解他为什么会做错,当自己做这件事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结果,也许当我们自己做的时候还不如别人;找出根源,大家一起去解决它。

当你遇到事情学会能够沉下心,学会换位思考,冷静的去思考,你就已经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你拥有这样的意志,一定会迈向成功。

黄土地观后感 篇3

《黄土地》从抗战初期的一个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陕北收集民歌开始展开,讲述了这个具有革命的觉悟和心态的人慢慢融入翠巧一家的生活,并给翠巧一家带来的冲击和改变的故事。

整个影片中最主要的有四个人物,顾青,翠巧,憨憨(翠巧的弟弟),还有翠巧的父亲。而我认为这四个人就代表四种不同类型的人。首先顾青代表的是接受的新思想,很大程度上突破的思想束缚的人;其次,翠巧代表的是刚接受心思想的冲击,产生极大震撼,却也愿意积极接受改变,融入新社会的人;第三,憨憨代表的是游离于新思想和旧社会之间,无所适从的人;最后,翠巧爹则代表的是受封建束缚荼毒太深,以至于难以自拔,甚至主动去维护封建陋习的一类人。而影片中的乡亲们也大多和翠巧的父亲一样,绵延几千年的祖先文化中的陋习在他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例如影片开始的婚宴,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女娃却就要结婚,然而参加婚宴的乡亲们却沉浸在一片欢乐中,这是一种对当时愚昧农民含蓄的讽刺?

影片之中很为精彩的是新思想与旧思想的“对决”,这种对决主要体现在顾青和翠巧爹的身上。最开始,顾青来到陕北高原后住在翠巧家,就在他到的当晚,想起白天的童婚,他谈到的在延安的妇女已经婚姻自主,开创新生活的事,然而得到的却是翠巧爹的长久沉默,沉默后的回答却是对所谓“婚姻自主”的抨击,翠巧爹还是认为婚姻大事,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由女人自己决定不就乱套了吗?这是第一次对决,明显的反映了当时的新思想对于遥远的陕北人民来说是陌生的,他们还难以接受,在排斥新思想的同时还极力维护封建习俗。后来,顾青再收集民歌时也帮着翠巧一家劳作,看到翠巧爹将稀饭洒向黄土地,顾青惊讶的问,人都没有吃的,为什么还要将米粒洒向黄土地?翠巧爹的回答是黄土地养育了我们,这米粒是用来祭祀黄土地,用来祈祷上天赐予足够的粮食的。可见,已经到了20世纪,国际上已经风云变幻,科技已经在当时变成第一生产力了,但是在中国的社会底层,在遥远的陕北高原,却仍然有靠天吃饭,相信有神明,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上天的想法。这也预示着一场彻底革命即将到来,同时暗示了这场巨大革命的必要性。这两次比较明显的对决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与现状,也深刻显示了影片具有的写实性。电影是一种叙事艺术在此种对决中也得到很好彰显,其叙事意义也是引起人们深刻反思的。

另外,影片通过叙述一些矛盾来更好揭示主题。在这个遥远的陕北黄土高原,有许许多多的矛盾。首先就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黄河,翠翠一家以及整个陕北高原的人都和黄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牲畜、黄土地都要仰仗黄河水生存,可以说是黄河水养育了黄河边的人,但是最后翠巧乘着小舟去找顾青时却是淹没在黄河水中的,“成也黄河,败也黄河”!其次,可以在那一片黄土上艰难生存下来的人可以说是超乎寻常的勇敢坚毅的,可是仍然是这一群勇敢的人,他们最终还是抵不过大自然的考验,仍然是需要通过六月祈雨来渴望得到上苍的怜悯,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是否又象征着民族的劣根性以及农民的命运的艰难曲折?通过这一系列的讲述,既凸显出这许多的矛盾,更好的揭示了对民族和人民命运的思考,反应创作者对在当时特定时代的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整个影片中,新的思潮产生的反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反响很好的体现在翠巧和憨憨身上。翠巧是一个勇敢的同封建思想习俗斗争的姑娘,在刚听到延安的姑娘可以自己追求婚姻幸福时,她就透露出极大的兴趣,后来渐渐的她跟着学共产党的歌,也想成为“公家人”,甚至不惜在结婚当天勇敢逃婚,独自去追寻顾青,希望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而憨憨呢,他从最开始的排斥顾青,胆怯,不开口说话,不愿意敞开心扉,到后来逐渐接受顾青这个大哥哥,并也开口大胆唱共产党的歌!他们两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新的思想的影响,这说明农民也是有觉悟的,说明实践的可实施性。这种反响透漏出莫大的积极意义,是对追求进步的莫大鼓舞。影片叙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这时共产党尚未夺取革命的胜利,影片反映的是当时共产党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心,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时代对解放民众的拼搏和努力。对今日也是有很大的启发和振奋意义的。

但是,产生了反响并不意味着斗争是件简单的事情,相反,这种斗争充满了艰巨性,我们也可以从影片中找到相关提示。首先,翠巧是一个用于接受新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很大的胜利,可是翠巧最终却被黄河淹没;而憨憨是一个初具启蒙意识的人,这种意识只是些微萌芽,远不能和他头脑中的旧思想抵抗,影片最终,憨憨看到了顾青,奋力向顾青跑来,但是这种方向是与所有那些乡亲相反的,憨憨拼尽全力,却仍然湮没于人群。这两个人,最终都没有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很深刻揭示了革命的艰巨性。带来这种艰巨的,有整个“吃人”的社会,还有这个社会的疯狂、腐朽的人。毕竟,以翠巧爹为代表的人是整个村子的人,是大部分人,要他们这些人的改变还是很缓慢艰难的。然而,就是这种暗示斗争艰巨性的方法却没有让人产生对追求进步的气馁。我们不要忘了,影片记录的是过去,而影片是在取得胜利后的新时代制作播放的。这种叙事方式,在记录斗争艰巨性的同时,变相凸显了革命的伟大,讴歌了共产党的努力与奋斗,赞美了共产党带来的希望与胜利。这种手法近似文章写作时的“春秋笔法”,比正面言志要深刻成功的多。

从影片的艺术手法来看,影片在音乐、画面、色彩等方面也是十分优秀的。先说整个影片的音乐,《黄土地》基本上是由陕北民歌贯穿着的,其中的主题曲也带着浓浓的陕北意味儿。这种由陕北人民在劳动中创作并传唱的歌曲与其他歌曲不同,它产生于黄土文化氛围之中,似乎不受歌词和限制,具有很大的一种随意性。这部影片展现给了中国人乃至世界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这个方面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再说画面和色彩,整个电影的画面不能说是轻松活泼的,可以说是有一点沉重的,大片大片的黄土的,奔腾喧嚣的滚滚黄沙,都有一种历史的凝重感,给整个故事奠定背景基础。色彩方面,电影以一种有一点夕阳红和接近日暮黑的色彩为主,里面的人物也多着黑灰色的服装,当然,穿着亮丽的红色的翠巧自然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就像是“黑云压城”下的一抹绚丽的希望。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陈凯歌用一种非常独特却又合适的艺术手法,将其“艺术特性全面综合。叙事性和表意性、逼真性和假定性、造型性和节奏型、运动性和静止性、写实性和抒情性等艺术性质显而易见地在电影文本中得到具体、全面的化合”。《黄土地》理所当然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值得借鉴的是,整部影片的画面与拍摄背景是十分真实而独特的。这部影片的画面很有很多是大片大片的大地,这种与天空比例十分不协调的质感,给陈凯歌影片的成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拍摄方式,陈凯歌用这种自成一家却又十分契合所要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影片获得莫大的成功。影片在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这都是观众对其成功的认可。再说拍摄背景,陈凯歌以真实的陕北黄土高原,真实的陕北农民,真实的陕北习俗来讲述了这个故事,影片除了情节加工意外,其它基本保持它的纯天然性。

最后,回到整部影片的主题来说,就像是我的标题所提到的一样,这时一场挣脱藩篱的抗争,是一场“无声”的硝烟。“挣脱藩篱”指的是翠巧的努力,翠巧的勇敢是十分值得钦佩的,这是一种伟大的挣扎,翠巧代表着千千万万为革命、为迎接新世界到来而努力的人。之所以说无声,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这场新旧思想的较量没有打仗与流血,是无声的。第二则是许多人尚未意识到有这么一场战争,尚未从中获得真正的改变,新的思想并未给使他们觉悟,这是无声无息的,也间接说明革命的困难。第三,翠巧的死所产生的'一种沉寂感是无声的,也许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一场革命的硝烟正在接近......

陈凯歌这部电影,对许多矫揉造作的、虚假构造的影片来说又是一大借鉴与反思,当今的导演也许会禁不住自省一下。影片所表达的令人振奋的主题告诫现在许多导演应该保持导演所应有的良心,多拍一些令人振奋的的影视作品,而不是庸俗的“艺术品”。陈凯歌拍摄采用真人真物真地方的拍摄方式肯定会有很多困难,但这并没有让他对这部影片有一丝的松懈,他对这部影片的严格把关也告诉我们“态度决定一切”。现今的许多导演,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也应该保有一个导演在影视界的良心。现阶段中国从事电影工作的人,应该多从获得成功的好的电影制作人的身上学习借鉴,是电影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

黄土地观后感 篇4

全书从清朝末年写到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

“没了皇帝”的改朝换代,乌鸦兵围城的军阀之战,盲动但带着革命萌芽的农民运动,握手而最终分裂的国共合作,“攘外必先安内”的抗日战争,农村包围城市的人民解放。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面前,没有一片土地是世外桃源,也没有一个人能安身事外。

白鹿原和原上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席卷进社会变革的漩涡,载沉载浮,面临着命运抉择。白鹿书院从书声朗朗的学堂变为几位老先生修县志的场所,折射出传统文化面临的冲击和所处的困境;祠堂、乡约被毁又重建,再现了乡土社会经受冲击、自我修复、自我摒弃的艰难脱变;白鹿两家的后代,有姓“共”的,也有姓“国”的,还有为匪的,昭示着族群的分裂和人物命运的分化。

大跨度的历史变迁,不仅为讲述这段故事设置了一个厚重的舞台背景,同时也把社会变革、人物命运与历史进程紧密联结起来,使全书具有时间上的穿透感和空间上的深邃感。这一点,决定了《白鹿原》是一部严肃文学,也是它能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基础。

黄土地观后感 篇5

片中那个叫憨憨的小男孩儿,没有声音。歌声是他唯一的语言。他对善恶的分辨直率的很。与顾青的亲近让他的天性得到了释放。黄土高原的淳朴和宽阔,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羁的天性。

但正是这种朴素让他们在灾难面前束手无策。难道这就是他们质朴下的命运吗?无法改变的命运。

始终忘不了那个令人心颤的场景,村民们面对龟裂的土地,在那块石头的碑前,虔诚的祈祷,场面神圣却心酸。他们宿命,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无法拒绝出生,也无法拒绝死亡,只有存在一丝的信仰,才能寻得心中的安慰。

这是他们信仰和安慰的希望吗?

人们都在奔跑,在移动的镜头后面,却有一个停滞不前的士兵身影。憨憨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转身又跑了回来,这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命中注定的人群中的希望。看到向往光明的希望。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斗争和命运的电影。那昏暗的灯光中饱经沧桑的脸,那张充满爱情与向往的脸,那张给翠巧带来希望与不安的脸,都在激烈的鼓点声中,如年华般渐渐逝去,留下的只有回忆......

那以歌声为语言的憨憨,给人以新生的生命在冲破黑暗的束缚。

一片黄土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索。

黄土地观后感 篇6

电影讲述的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贫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父亲作主定下娃娃亲。八路军文工团团员顾青(王学圻饰),为采集民歌来到翠巧家,一段时间后,与翠巧家彼此仿佛自家人般。顾青讲述起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翠巧听后,心生向往。

父亲虽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顾青行将离去,翠巧要随去延安,顾青有心无力。翠巧弟弟憨憨跟着顾大哥,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一座山梁,顾青看见翠巧站在峰顶上,她用甜美歌喉唱歌送别,顾青深受感动。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日,心有不甘决然逃出夫家,划船渡河去追求新的生活,可惜湍急的河水吞没了她。顾青来找翠巧和憨憨时,憨憨正随大家在河边求雨,他扯下头上的树叶子编成的头箍,逆向从人群中向顾青跑去。

张爱玲说过,年轻人的生命三五年就是一生,老年人的生命十年八年只是一瞬。电影中的老年人、年轻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被《黄土地》感动,是因为导演的投入和摄影的'艺术感染力。其中,电影中很多细节的把握都让我佩服。比如婚宴上,除老肥肉,另一道荤腥,就是仅仅作为“摆着是个意思”的“木鱼”。这“鱼”,不能供人用嘴来享受,而只能饱人“眼福”,因为它就是锯成鱼形盛在餐盘中的木头。

电影《黄土地》虽然是八十年前,一个年轻人热烈追梦的故事,但是追梦在古往今来任何历史地理背景下,都是激动人心的。翠巧这个角色就是个追梦的人。这部片子并不是可以表现对“父权社会”、“包办婚姻”的愤怒,也不是对国民思想愚昧进行简单批判,更不是在贬低黄土地上落后生态,同时为革命者大唱赞歌。

导演只是在千里走陕北之后想讲述一个见闻:在一种残酷生存之道下,梦想是如何被唤醒、又是如何死亡的。让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是:杀死梦想的,从根本上来讲,正是养育你的黄土地。温暖而贫瘠的黄土地!它养育你,赐福你;它也禁锢你,杀死你。这里面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层悲哀:带着镣铐的新生,最终还是猝死于简单而残酷的生存法则。

“生存”,是导演想表达的核心,民以食为天,只有黄土地,才是真正的主人。在黄土地面前,所有人都是做不得主的。而在这种残酷生存之道励练出的人的韧性,导演则持有一种苦涩的肯定态度。

革命者顾青是代表先进观念的闯入者,但是始终是无法深刻进去。一开始他描述南方男女平等的美好情景,他笑话翠巧爹一边说“五谷发芽,早降雨水”一边用小米敬天老爷的愚昧行为,这些可以解释为不懂得黄土地的艰难而被原谅;但是面对被自己唤醒、决心为自由破釜沉舟的少女,用“公家人的规矩不允许”来搪塞她,以免除他自己对翠巧父亲、对组织交代的麻烦,就让人觉得他软弱,而同时觉得他只是被观念包装起来的空壳,并没有想从根本上解决翠巧等问题。

翠巧是影片关注的焦点,她让人感到梦想被唤的欣喜以及引起人们对梦想死亡的深思。憨憨所唱尿床歌里头的“只想寻下个好女婿,谁想寻下个尿床郎”,父亲所唱的“大眼花花就两张灯,弯弯眉毛就两张弓,十五上守寡到如今,你说心疼不心疼”,都在同情着女孩们作为买卖婚姻的代表,世世代代的不幸。

翠巧在家的时候,头顶上有父亲和弟弟,嫁人后得到的嫁妆要给弟弟做聘礼,一生一世有庄稼人的规矩在约束着她,她一辈子都做不了主;然而在她要跟随顾青而去,去延安做主人时候,又被“官家人的规矩”拒之门外。我十分痛恨翠巧新婚夜伸向她的那只黑黑的大手!让我如同看到了魔鬼一样的恐惧。

影片《黄土地》中父亲的形象很丰满、很复杂。革命者借宿翠巧家当晚,只看得见轮廓的爹巍峨地坐在正中,着红衣的翠巧隐在他背后拉风箱烧水,缩成一个微小的身影,弟弟沉默地退在墙根,暗得让观众眼睛发酸,只觉得他整个人溶解在黄土高坡的空气和泥巴里了,就连顾青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没敢回答。

父权下的孩子似乎都是祭品,虽然多少都各自秘密地怀揣着希望。只有风箱下喷出的火花,挣扎出一个自由的形状,给观众一点安慰。父亲一开始就明白顾青所说的“改改规矩”只是善心的外来人开出的一张无用药方,同时也对“南方的女娃都能读书写字”充满一丝好奇与向往,他不是什么顽固不化、以卖女儿为乐的封建卫道士,他遵守黄土地立下的“庄稼人的规矩”,劝导大女儿不能嫌贫爱富,“咱吃苦人说话得算个数”。

他爱孩子,吃小米的时候把自己的饭倒给正在长身体的憨憨;他怕革命者搜集不全酸曲被撤了差而为他唱了一支。但他终究身不由己。在革命者问他为什么他的女儿受苦,他只说了一个字“命!”。从始至终,他都只是黄土地的奴仆,是一种生存之道的服从者与执行者。他吃饭敬天地的一幕尤其苍凉。然而他又是保护者,父亲是可靠的,在黄土地的冷酷威严之下,他当爹又当妈,用双手一犁一犁地维持了一家的生存。

《黄土地》这部电影特别令我难忘的是摄影。当翠巧失魂落魄地渐渐淹没在黄土地里,梦想夭折的哀伤被吸收进温热的黄土地里,只觉得从此便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包括后来被浑浊的黄河水吞没的场景都是一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中华万民与土地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以至于我们都能感知,我们并不是外在地站立在土地之上,而是应该沉浸于土地之中的。也许你看《黄土地》的时候,会有种想哭的感觉。那种感觉或许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沉重。

黄土地观后感 篇7

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公开发表过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全文共5000多字,首发于当年第12期的《全国新书目》杂志,《西部大开发》杂志后来在20xx年的第9期对该文进行了转载。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15岁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的人生成长经历。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如何在自己的人生中走好当前的青春之路,读完此文后对我启发很深。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用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是我们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

1969年,当时还是知识青年的习近平来到延安,40多年后,这位从黄土地走出来的知识青年成为带领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只有脚踩在土地上才是踏实的。土地赋予人们赖以生存的一切物质,但也考验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决心和智慧。

完成工业化,用机器和设备代替人力,提高生产力,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始终坚持奋斗的目标。当曾经最先进的沼气池成为景点,我们已经拥有充沛的电能;当崎岖的山路和颠簸的卡车变成为记忆,我们已经拥有快捷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而前者,就是那一代人艰苦奋斗的档案和见证。

我们有幸成长在一个物质充沛的和平年代,只有铭记过去,常回顾先辈们走过的路,才能感悟到一切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肩负的使命、面临的挑战或许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紧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艘巨轮,默默前进。

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老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封建社会的官吏还讲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共产党人不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说的过去吗?

字字千钧,入耳入脑,发人深省,与君共勉!

黄土地观后感 篇8

影片以故事为外壳,实现了土地、民俗文化和人物的统一,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色和农民命运的思考。影片中的许多造型场景因素,如雄伟的黄土地、雄伟的黄河、欢呼雀跃的迎宾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都与人物紧密结合,成为整个银幕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部伤感的**,同时也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集体创作,构图大气,大色块的运用使画面极富冲击力,与贯穿影片始终的民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试图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现黄土高原上几千来的历史积淀与淳朴、愚钝的民风和他们向往光明的意愿。

对话简单而有力,揭示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怅惘的感情在嘹亮的信天游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的语言内敛平静,可是表面宁静和谐的村庄却抵挡不了人们激烈躁动的情绪。翠巧渴望冲破这个封闭村庄带来的桎梏。她想要自由,完美的爱和梦想,她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她不象大多数的农村女人,逆来顺受惯了,心里即便有许多的哀叹与不满,还是草草的嫁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糊涂而又忙碌得过完自己的下半生。

翠巧的心一直在默默抵抗,她渴望走出这片黄土,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看到了顾青的眼睛,她的爱和喜悦,她的感情是纯洁和含蓄的。等顾青回来了,他是回来接翠巧的。

然而,时间过的太快,象大多数人一样,眼睛纯己的翠巧嫁给了一个他不爱的人,一辈子都在忙碌和麻木中度过。翠巧终究还是逃不过命运的铁掌。

在电影的开头,我们看到了一个欢迎的队伍,一系列灰黄色、深灰色的布,黝黑的脸,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气息,红色,新娘的礼服。我们看不到新娘的表情,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娘的动作时如此僵硬,有强制性和不情愿的动作。婚礼,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无论是新娘还是新郎,都应该幸福,充满春天。

但是,在这儿不是如此。快乐的是农民。他们都很高兴,尤其是看到新娘时。我想知道他们是因为能够参加婚礼而高兴,还是因为他们享受着乐趣而高兴。我不知道。

但我所知道的是,新娘并不觉得结婚是一件多么美妙和幸福的是情。当我们注意到新娘的红色时,还有一种红色,一个二三十岁的女孩,电影的主角翠巧。她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然而眼神中却满是伤感,因为出嫁的是一个跟她差不多年龄的女娃,她也许在想,自己的这一天,还有多远?

婚礼中还有一位公家人,来陕北记录民歌的顾青。众多乡亲们对于这位公家人所表现出来的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只有一句“吃吧”客气话。我在想,顾青对于他们而言是陌生的,他们对于眼前这位公家人,有的是拘谨与尊敬,而“吃吧”二字,则充分显示当地人所有的生活和精神状况:

淳朴、单调、僵化。

在故事里,我喜欢那个只会唱歌的男孩。没有太多的语言,他用歌声来表现他的本性。我们都希望有自己的命运,但我们常常因为恐惧而放弃。

顾青就要走了。憨憨把一座山送到另一座山上。顾青没想到的是,翠巧已经在山前了。翠巧要顾青把她带走。她的眼睛是如此渴望和坚定,但顾青说,她需要向上级请示。于是翠巧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顾青的独自离去已经预示了悲剧性的结局。

其实,顾青走后,在这片贫瘠肥沃的土地上,只有翠巧的孤寂歌声回荡。

影片的翠巧,却教会了我们斗争。生活中有太多不尽人意之事,我们无法去预料,不为终身所有,那只有唯曾经拥有,拥有过这么美好的回忆,毕竟,人生路还长着呢,要勇敢地走下去,不为一时的失意而瘫废。

黄土地观后感 篇9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穷女孩翠巧。她父亲小时候就决定娶她为妻。八路军文工团团员顾青(王学圻)来到翠巧家收集民歌。过了一会儿,他和翠巧的家人似乎成了他们的家人。顾青讲述了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故事。听了之后,翠巧很向往。

父亲虽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顾青行要走了。翠巧要去延安。顾青没有心。翠巧的弟弟憨跟着顾大哥,送他一程又一程。

穿过一座山脊,顾青看到翠巧站在山顶上。她用甜美的嗓音唱再见。顾青深受感动。

今年4月,结婚当天,翠巧舍不得从丈夫家里逃出来,划船过河去追求新生活。不幸的是,湍急的河水吞噬了她。当顾青来找翠巧和憨憨时,憨憨正在河边求雨。他摘下头上用树叶做的头带,从人群中跑向顾青。

张爱玲说,年轻人三五年是一辈子,老年人十八年只是一瞬间。我对电影中的老人和年轻人印象深刻。我被《黄土地》感动,是因为导演的投入和摄影的艺术感染力。

其中,电影中很多细节的把握都让我佩服。比如婚宴上,除老肥肉,另一道荤腥,就是仅仅作为“摆着是个意思”的“木鱼”。这“鱼”,不能供人用嘴来享受,而只能饱人“眼福”,因为它就是锯成鱼形盛在餐盘中的木头。

电影《黄土地》虽然是八十年前,一个年轻人热烈追梦的故事,但是追梦在古往今来任何历史地理背景下,都是激动人心的。翠巧这个角色就是个追梦的人。这部**并不是可以表现对“父权社会”、“包办婚姻”的愤怒,也不是对国民思想愚昧进行简单批判,更不是在贬低黄土地上落后生态,同时为革命者大唱赞歌。

导演只是在千里走陕北之后想讲述一个见闻:在一种残酷生存之道下,梦想是如何被唤醒、又是如何死亡的。让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是:

基本上,扼杀你梦想的是滋养你的黄土地。温暖而贫瘠的黄土地!它养育你,赐福你;它也禁锢你,杀死你。

这里面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层悲哀:带着镣铐的新生,最终还是猝死于简单而残酷的生存法则。

“生存”,是导演想表达的核心,民以食为天,只有黄土地,才是真正的主人。在黄土地面前,所有人都是做不得主的。而在这种残酷生存之道励练出的人的韧性,导演则持有一种苦涩的肯定态度。

革命者顾青是代表先进观念的闯入者,但是始终是无法深刻进去。一开始他描述南方男女平等的美好情景,他笑话翠巧爹一边说“五谷发芽,早降雨水”一边用小米敬天老爷的愚昧行为,这些可以解释为不懂得黄土地的艰难而被原谅;但是面对被自己唤醒、决心为自由破釜沉舟的少女,用“公家人的规矩不允许”来搪塞她,以免除他自己对翠巧父亲、对组织交代的麻烦,就让人觉得他软弱,而同时觉得他只是被观念包装起来的空壳,并没有想从根本上解决翠巧等问题。

翠巧是这部电影的焦点。她让人们感受到被召唤的梦想的喜悦,让人们思考梦想的死亡。憨憨所唱尿床歌里头的“只想寻下个好女婿,谁想寻下个尿床郎”,父亲所唱的“大眼花花就两张灯,弯弯眉毛就两张弓,十五上守寡到如今,你说心疼不心疼”,都在同情着女孩们作为买卖婚姻的代表,世世代代的不幸。

翠巧在家的时候,头顶上有父亲和弟弟,嫁人后得到的嫁妆要给弟弟做聘礼,一生一世有庄稼人的规矩在约束着她,她一辈子都做不了主;然而在她要跟随顾青而去,去延安做主人时候,又被“官家人的规矩”拒之门外。我十分痛恨翠巧新婚夜伸向她的那只黑黑的大手!让我如同看到了魔鬼一样的恐惧。

影片《黄土地》中父亲的形象很丰满、很复杂。革命者借宿翠巧家当晚,只看得见轮廓的爹巍峨地坐在正中,着红衣的翠巧隐在他背后拉风箱烧水,缩成一个微小的身影,弟弟沉默地退在墙根,暗得让观众眼睛发酸,只觉得他整个人溶解在黄土高坡的空气和泥巴里了,就连顾青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没敢回答。

父权下的孩子似乎都是祭品,虽然多少都各自秘密地怀揣着希望。只有风箱下的火花,挣扎出自由的造型,给观众一点安慰。父亲一开始就明白顾青所说的“改改规矩”只是善心的外来人开出的一张无用药方,同时也对“南方的女娃都能读书写字”充满一丝好奇与向往,他不是什么顽固不化、以卖女儿为乐的封建卫道士,他遵守黄土地立下的“庄稼人的规矩”,劝导大女儿不能嫌贫爱富,“咱吃苦人说话得算个数”。

他爱孩子,吃小米的时候把自己的饭倒给正在长身体的憨憨;他怕革命者搜集不全酸曲被撤了差而为他唱了一支。但他终究身不由己。在革命者问他为什么他的女儿受苦,他只说了一个字“命!

”。自始至终,他只是一个黄土地的仆人,一种服从和执行的生存方式。他吃饭敬天地的一幕尤其苍凉。

然而他又是保护者,父亲是可靠的,在黄土地的冷酷威严之下,他当爹又当妈,用双手一犁一犁地维持了一家的生存。

《黄土地》这部电影特别令我难忘的是摄影。当翠巧失魂落魄地渐渐淹没在黄土地里,梦想夭折的哀伤被吸收进温热的黄土地里,只觉得从此便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包括后来被浑浊的黄河水吞没的那一幕,它同样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中国人与土地的关系如此密切,我们都能感觉到,我们不是站在土地的外部,而是应该沉浸在土地之中。也许你看《黄土地》的时候,会有种想哭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不是因为移动,而是因为沉重。

黄土地观后感 篇10

头顶一片天,脚踩一方地,雄伟的黄河之水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英魂。在这片沉默着的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在此诞生,在此成长,带领着人们走向着光明的未来,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导演黄建新联合张艺谋让这片富于变化的土地以最热烈的方式展现出来,定格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其中光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镜头语言的使用更是让影片增加了不少亮点。

光的运用是影片最独具特色之处。影片中的光以温暖沉稳的土黄色为主基调,既有一定的统一性也传递着无数的感情元素。传统的黄,一般代表着金钱,权利,富贵,大气等等寓意,而《黄土地》当中的黄,代表着黄土地和黄土地上养育着的人们,而这种土黄色,不仅给人深沉宽容的厚重感,也隐藏着让人沉重压抑的窒息感。去过黄土高原的人或许都知道当太阳光照在黄土地上时,镜头中所显现的光是一种类似于美国西部片的浅黄色,而在镜头中这种光往往给人以烦躁而且粗犷的感觉,但是陕北的黄土地上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更是党的摇篮,它既是贫瘠的,也透着如母亲般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张艺谋更是抓住了这一点,将《黄土地》中的光线拍出了一种温暖沉重感,即使是影片刚开始时顾青刚到窑洞的那场戏,也给人一种暖色光,而不是冷光,因为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冷漠的一面,只是暂时不熟悉而已。在《黄土地》中使用高反差照明的低调光将窑洞内显得暗而深,如同封建思想一般压抑,而且在布光上也多采用了非标准不光技巧,把窑洞内的阴暗与窑洞外的强光形成对比,翠巧坐在门前做鞋子等顾青回来时的画面就用了剪影布光。

色彩是影视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运用更加使影片的情感表达出来。《黄土地》中除了以土黄色暖光之外,也着重运用了白,黑,红这三种色彩。黑色,既是陕北的农民的服饰,也是陕北农民的性子。陕北的老汉正如这黑色的棉袄一样稳重,不爱说话,不爱动,像一个树墩似的坐在炕上,默默地抽烟,喝水,不讲说话也不吭声。同时黑色也表现着痛苦恐惧与绝望,黑暗的窑洞内父亲高大的黑色身影,将翠巧那娇小的身体压抑在身下,这是一种无助,更是一种翻不了身的绝望。白色,既是天空中那充满着无限希望的光明,也是陕北人民纯洁的心灵,白色的羊肚毛巾,正如纯洁的心灵一样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是憨憨陪着顾青放羊时那纯洁清脆的笑声,是翠巧送别顾青时那最后一首嘹亮的歌声。红色,即表现着封闭落后买卖性质婚姻的悲剧色彩,也是新一代青年蓬勃的朝气和探索自我拯救道路的决心,在《黄土地》中红色反复出现:红轿帘,红盖头,红门帘,迎亲婆娘的红绣鞋,百褶红裙,马头上的红花,唢呐上的红绸等等。这里给观众的婚礼场面的热闹。但是当看到翠巧看红门帘和穷汉唱小曲时的神情,不觉能感受到这红色的喜悦中夹杂着一丝丝说不出的辛酸和惆怅,这里的红色既是一种热烈,更是一种痛苦。

大多数的电影都应该是表现运动的,但是《黄土地》中的镜头主要是以静为主,这是对于传统的打破。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黄建新在《黄土地》中的静似乎也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陕北黄土地的韵味和风貌,将那历史的时代感表现的淋漓尽致。镜头的不动是对那个时代环境氛围最真实,最有利的表现。而且摄像机不动也表现了陕北的实际风土地貌。陕北的黄土高原是一望无际的平坦土地,像一块巨大的土,稳稳的坐落在此。镜头一直未动,这是一种解释一种土地的深厚博大以及土地和人的关系,顾青远远的走来,又渐渐地隐入土地当中,这是人与土地一种血肉相连的关系,人被这块土地孕育出来,又投入它的怀抱中去。这不动的镜头正如陕北人的生活一样,日复一日缓慢而又平稳。中华民族就这样走过了漫长的路。当然影片中静中有动。在《黄土地》中求雨和打腰鼓的场面运动幅度很大,这既是一种灵魂

与感官的冲击,也是对于黄土地上人们那爆发的力量,就像这鼓声一样,一旦掌握自己的命运,就会迸发出移山填海的力量。

天之广阔,地之沉厚,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这是民族的自强不息,也是人生命运的强悍和脆弱。导演黄建新和摄影张艺谋仅仅用了土地,人,黄河,窑洞,天空就将黄土高原上那无尽的力量和无限的深沉表现了出来,传达到全世界。不仅是对黄土高原的赞美,对黄河的赞美,其中更强的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赞歌。

相信《黄土地观后感精选》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黄土地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