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五百年读后感 > 地图 > 五百年读后感

五百年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5-21 来源:互联网

[精品]五百年读后感系列。

怎么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内心感到深深的震撼。读后感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内容,请阅读以下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五百年读后感,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五百年读后感 篇1

书是从学校门口盗版书滩上买的,5元一本。之所以买它,是买了3本其它的书,20元钱,滩主不想找钱了,也可以说是销售策略吧,让我再选一本,感到这书还比较整洁就顺手拿走了。我不愿看当前国内的所谓文学或思想作品,我觉得这个时代中国根本就没有大师或大家,只有一些文字的贩夫罢了,他们除了炒作、骗钱什么也不是。特别是在天涯上看关于韩寒的争论,更加重了自己的心理。不是说韩一定是假的,而是那些不解决问题的争论,让我感到生活在一个无耻的世界里,当大家怀疑你的能力或都实力的时候,还有什么比现场表演更有说服力的吗?看看现在书滩上真正热卖的都是什么书,是古籍、对古籍的注释、对古籍的白话、经典西方文学等等,反正当前的书大多不过娱乐读物罢了。所以我一直觉得当前的中国是一个骗子横行的国度,从来没有真正思想家,读他们的书就是在自杀。当然,我买盗版的书,本身也算一种偷骗行径吧,但如果不是盗版,才不愿意去收这些垃圾呢。

书买了总得翻翻吧,自序里第一句话就没看懂借此机会,我首先要向尊敬的读者说明一下增订版所作的修改:篇日本身未作丝毫的更动,但每节几乎都增加了新的资料,目的是使增订版的观点更加鲜明丰富。网上一查篇日实为篇目,真想骂娘,盗版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技术水平还是这么差。再往下看,虽然盗的错白字连篇,但内容还能看懂,原来是想从金融角度说明为什么中国在近代史上落

后了,更想骂娘了:作者又是一个拿时下热点,通过抄、拼、凑,骗大家钱的货了。当我再往下看时,竟然被吸引进去了,从下午,到夜里两点钟,一气把书通读了一遍。通过眼药水润了一下酸痛的眼睛,才睡得下了。

我之所以能被该书所吸引,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而之所以觉得有道理,是因为看过《明朝的那些事儿》,有一点关于明朝的了解,我觉得正是《明朝的那些事儿》使我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而不是教科上干巴巴的讲述。这本书中有三点引起了我的共鸣,一个是关于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观点,一个是国家组织能力的观点,后一个是中国主导的世界的观点。让我最深有体会的是第一个观点,当然也许只是他引用的别人的观点。现在最时髦的词就是选票,我不知道是真正的热情,还是有意的欺骗,反正结果成了很多人标价的资本。我不知道选票理论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我一直觉得它解决不了腐败、渎职等社会问题。我家是农村的,我在那里看到那些地方选出来的全是地痞流氓时,心都凉了,我这才体味大学里上党课时老师讲的一句话现在农村党组织实际上是处于瘫痪状态。再看看那些选出来的人那么无耻公开地贪污公共财产、截留上级支助。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后来在思考中,得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压迫在劳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现在想想自己当时说的流氓无产阶级,其实就是书中所说的吏罢了。有了切身的体验,我一直觉得如果仅仅是通过选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话,最大的可能是劳动人民不但什么也得不到,反而受害更深。

对于其它的两个观点,也有类似的心理感觉罢了。

对于那些买弄文字的人来讲,我可能因上述感受被批成一个白痴。我只能说:我不是一个做文史的人,仅仅是普通的社会成员,有权力谈谈自己的感受罢,就连明朝的历史知识也源于普识性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议论当然高不到那儿去。为了提高自己对该书的认识,网上搜索了一下别人的评论,都是一句两句的个人感受,搜到一篇《五百年来谁着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专家着史还是政工说教?,认认真真看了一遍,总体感觉,该文的作者是在装!特别该文的作者嫌人家以论带史观点先行,最讨厌这种装的人,在文史方面什么都装作很中立、很客观,絮絮叨叨一大堆,让别人看不他的目的,最好让别人不知所云,欺骗似地诱导别人。我觉得在文史方面,作者就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目的,让我们外行一看就明白,而不是故作高深,毕竟五百年来谁着史这种书就是表达个人认识的书。观点是对是错,读者自有体验,其实读的目的是为了开拓思路,对的或者有利的就接受了,错的或者反对的就扔掉了,也就是说大家看书的目的是为了组织自己的生活,多是拿来主义罢了。至于批评书的作者学识浅薄沙滩上面建高楼,我就要说该文的作者在装的后面要加个B了,你可以提出反驳观点,但不要贬低别人,比方说你提供了几个书中的史料引用有问题,不是很好吗,让大家可以更深入的思考问题,但你也没说出书中引用的史料就一定是错的啊,再说你也谈谈自己的观点啊,当然该作者是反对观点先行。我觉得静心讨论的才是好的,不要给人戴帽子。不管怎么说《五百年来谁着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专家着史还是政工说教?还是值得好好看的一篇文章,作者能写那么多文字,肯定思考了不少的,里面提供了一些反驳书中观点的史料,对于更深入地思考该书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最后谈谈所谓的严密的问题,在网上看到了韩毓海在充分发掘史实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作者又没有逻辑严密的观点、论证,和建立在大量史料上的实证分析和研究,,看来严密真是个很高深的东西了。一本书读下来,感觉在表达上没什么有问题的地方,就是觉得有点重复、啰嗦。真希望有人在这方面发表一点具体的看法,好共同提高写作的能力。

还有书中对马克思理论和毛主席的的评价问题,他们太高大,太复杂,不是我能理解得了的,不反对,也不赞同,但觉得比那些一味喊口号拥护或者晃悠民主的牌子反对的人要强多了。

最后再说一句,虽然同意作者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其新的视角,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但还是觉得,作者的目的是利用热点问骗大家的钱,否则,为什么金融危机前没写这样的书呢?也许书中没有什么新观点,只是把别人研究的成果,正好利用金融危机把别人的成果拿过来挣点钱。不管怎么说让我有了一些新了认识还是好的,何况只花了5元钱呢,感谢盗版,只是希望盗版技术再提高一点。

五百年读后感 篇2

这里所谓的布道,就是讲学,这也是王阳明人生经历的一大特点。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爱讲学,刚到京城任职,就在郊区设坛开讲,顶头上司前去打探听课,居然折服,就拜年轻的下属为师。王阳明任职京官期间,仗义执言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刘瑾,被捕下狱,几乎丧命;而后被贬到贵州龙场去做一个九品的驿丞,半路上又差点被杀手给灭了。到了龙场,当地万山丛勃,苗僚杂居,条件十分艰苦,但王阳明泰然处之,潜心悟道,居然大彻大悟,心学由此萌生。他一边悟道,一边讲学,受到当地民众爱戴,讲学的龙岗书院人满为患。这一幕被当时主管全省教育的学政官员目睹,便邀请王阳明前去贵州的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听课者同样盛况空前。再之后就如同当年的孔子一样,王阳明就有了追随的学生,老师走到哪里就跟随到哪里,一路讲学,影响逐步扩大。他在主政江西时候,新建了义泉等五处书院,以教化民俗为主,最终达到“破山中贼”的教育目的。54岁时王阳明辞官回乡,在老家绍兴、余姚一带创建阳明等书院,宣讲“王学”。

所谓的立言,指的就是王学,亦即心学。明代儒家的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而最初的王阳明也是信奉理学,他曾经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竹子,冥思苦想七天七夜,没有结果,由此产生怀疑;心学在性质上还是儒教,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心学与理学虽然同属宋明理学但多有分歧,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

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将其说法推向一个极端,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在离开老家书院赴任两广的时候,曾经留下四句名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被郦波教授分别解读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

王阳明在广西平乱后,健康情况很糟糕,病逝于归途的安南。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丧过江西境内,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还是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一流、文章一流,书法一流,做人一流,箭术高明,曾经在校场上当着千军万马骑射,三箭皆中靶心,文武全才,千古一人......

本文对于王阳明的介绍和他的心学来讲,是管中窥豹,凤毛麟角,挂一漏万,在所难免。码字推介不过是有感而发,是为了抛砖引玉,对其感兴趣的朋友,建议不妨寻找专著研读,以免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五百年读后感 篇3

一共438页的书,看到了298页决定弃书。首先是觉得此书无法让我有所收获。前几章粗略介绍了目前各种各样的瘾品,以及几大类瘾品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这还算是有一些干货,其他部分充斥着作者的观点,估计得拧掉90%的水份才能看到一些史实。

其次,非常不认同作者的观点。作者深深的厌恶瘾品,具有强烈的管制倾向,而又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充满着浓浓的恶意。

作者认为瘾品的种植,消耗了土地,破坏了环境,但粮食等作物的种植也是同样的消耗啊,于是作者走向了反人类的极端环保主义,“人口不断扩张——爱德华·威尔逊(EdwardO.Wilson)称之为“在大地上横行的妖怪”——乃是农地扩张与天然栖息地消失的最终原因。”

照作者的说法,人类就只能过苦行僧的生活,限制自己的每一个欲望,如果你控制不住,那我就用强权来控制。还要把这种漠视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剥夺他人的行动自由,视为道德。

作者偏激的谴责药厂和医生为了利益开发推广瘾品,把瘾君子的造成和过量吸食的责任推卸到医生和药厂身上,却不去分析瘾君子是怎么造成的,来自医院正规药品的比例是多少,非法毒品比例是多少?也从不分析有多少是因为正当的疼痛的需求,有多少只是为了嗨一下?而且也从不分析严控是否有成果,是否降低了毒品吸食量,减少了吸毒人口?也不分析由于严控,有多少人转向了劣质的,大剂量的非法毒品,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偷换概念,把打造品牌等同于打广告等,对市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描绘成一个互害社会,如“这些人都以利益为目标,都能借科技之助启动人体内在的奖励和调节机制。这些机制是在与现今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完成进化的,如此被牟利者利用,显然对生理上有害,在道德上也是一种颠覆。”

重点描绘瘾品的恶处,对瘾品的好处一笔带过,夸大瘾品可触达带来的诱惑,照他这么讲,遍布全国各地的便利店,超市,烟酒店工作人员都是烟民酒鬼了。

其三,摸不清本书的脉络,没有搞清楚作者到底想写一本什么样的书,传递什么样的知识。有可能是我阅读水平不够,也有可能是作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表达过程中议论的内容太多,让读者摸不清头脑。

总之,个人觉得本书在史实史识史才都有欠缺,不值得再浪费我宝贵时间了。作者:陈熠

五百年读后感 篇4

内容简介:2010年度最高端历史畅销书,半年重印7次,荣登《新京报》学术图书榜第一,当当网历史畅销榜第一,新浪读书等网络媒体纷纷推荐。这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作者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这一结论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韩教授认为:最简捷地解释这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实际上就在于“国家能力”这一点上。在西方现代兴衰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从根本上说是现代民族国家这种组织形式的奠定,最初就是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银行家们投资于国家间的战争,最终则是金融家通过攫取“世界货币”的发钞权,而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为他们的投资冒险埋单和作担保(这随着1913年美联储体制的形成而达到高峰),这种军事-金融-国家相结合的特殊组织形式,才是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关键。该书在研究历史的角度,上分析货币财政,下看基层组织,又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展开分析。在中国再度崛起——至少是经济上崛起——的今天,对如何反思我们的弊端,如何梳理、提炼和整合优秀的文化,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的网友:不得不说,本书太具有颠覆性了。当快速发展的200年过去后,人们终于有时间思考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竟发生在今朝?我们睁大了眼睛,不明白为什么祖先传给我们的财富竟然被人生生夺走,然后得出结论“落后就要挨打”。 可以看得出本书作者确实博览群书,连缀成文,形成了对于世界和中国近代史的全新认识。黄仁......

五百年读后感 篇5

对于王阳明,很早读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曾经知道,他是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那句“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让我记忆颇深。既然如此,以唯物主义者自诩的我自然对其不感兴趣。直到如今听了郦教授一番详细地解读,方才大吃一惊,原来人家竟然是与孔子、孟子、朱子(朱熹)并列的儒家四大圣人;不仅如此,还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完人之一,孔子和王阳明各一个,曾国藩算半个(两个半完人另有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一说,但都有王阳明)。

何为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才德全尽”的人;而完人呢,条件似乎更高,要“三立”,即立德立言立功。不但有德行,还要有功业,称为“三不朽”。按照这样苛刻的条件衡量,连孔子也被排除在外了。孔子虽然创立了儒家学说,是无可置疑的道德模范,为了克己复礼到处奔波努力,但可惜业绩不行,徒劳往返,不被各国君主认可。儒学的强大影响力还是在刘汉之后才逐步呈现的;而王阳明不但是心学的开创者,而且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用于行政和军事实践,且卓有成效。他谋划指挥的战役从无败绩,百战百胜,被称为“战神”。纵观中国历史达到王阳明这样知行完备和功业水准的,的确少之又少……

因此奇人学者的王阳明早在当代就拥有了许多粉丝,拜他为师的人有他的顶头上司当朝大官,也有封疆大吏,更有无数的读书人追随;他身后信奉者崇拜者就更多了,如海瑞、张居正、黄宗羲、李贽、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蒋介石曾经多次自称为王阳明的信徒,并把台北草山命名为阳明山以示纪念。大教育家陶行知原本叫文濬,因为笃信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特地更名。王阳明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甚至超过中国,日本的近江圣人中江藤树、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军神広瀬武夫、作家三岛由纪夫等无一不是他的拥趸。今年1月3日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而这个标志着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改革运动,王阳明的心学功不可没。心学在日本被称为显学,它为明治精神注入了灵魂,明治维新的前三杰和后三杰全都信奉王阳明,海军统帅东乡平八郎专门刻了个印章,上书“一生伏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在隔海的东瀛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五百年读后感 篇6

《五百年来谁着史》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着作。作者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同时,作者还探讨了: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为什么说明清亡于货币战争?为什么中国票号资本被西方金融资本击溃?究竟有没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一系列大问题,并藉此重估新中国的体制问题。

《五百年来谁着史》的作者是韩毓海老师,山东日照人,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曾任纽约大学教授,东京大学教养部特任教授,着有《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天下:江山走笔》等。韩毓海师还曾担任多部电视剧编剧,其中有表现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我亲爱的祖国》等。

《五百年来谁着史》的副标题叫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借自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全球通史》中说,他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或非西方人。韩毓海的这本书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阿诺斯,而在内容上还是以一个国家中国为中心,具有浓重的中国问题意识,他意在以中国为本位去观察和描述最近500年的历史,最终目的是为了探讨深处大转折时代的当代中国的世界观。

这是一种将中国史与世界史融合的宏大叙事,改变了以往史学着作中国史是中国史、世界史是世界史的状况。作者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诠释中国,而在于解析当代中国道路的来路和去向。和通常对中国模式的分析不同,本书放弃并批判了通常人们所采用的现代化理论,这种分析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暗含着一个逻辑,现代化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模式,发达国家遵循了这种模式就发达了,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遵循这种模式,后者要想发展必须从制度上效仿前者,改变本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教育系统。韩毓海认为这种分析理论,如今在非洲和拉美遭遇重挫,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解释。整体来看,韩毓海借鉴了世界体系理论,重新解释了近500年来中国的兴衰史,指出在世界殖民史中,中国兴衰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力的强弱,也即社会组织能力的强弱,对基层的组织程度和跟基层的联系紧密程度。

所以,韩毓海的书会选择以1500年作为分界点,而不是其它年份。韩毓海以世界体系的眼光看近代世界史,认为近500年来世界只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欧美资本主义霸权的形成并横扫世界,二是占人类1/4人口的中华民族在逐渐衰落之后走向伟大复兴。因此,对五百年来谁着史的回答,答案并非只有西方资本主义,还应该包括中国道路。中国在以自己的教训和经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道路。

而在解释近代以来,西强东弱的现象时,在韩毓海看来,西方之所以兴起而中国之所以衰落,并非在于西方采用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得到好的发育,而是因为西方建立了军事金融国家相结合的特殊组织形式,以军商合一、军政合一、资本和国家合一的体制培育了较高的国家能力;而中国在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孱弱,因此尽管经济上并不落后,但国家能力非常低下。社会组织能力孱弱的表现为,皇权无法直达基层百姓;货币供应委之于国外的货币市场,逐步丧失了财政金融上的自主权;豪民与外贸商人勾结,市场垄断和土地兼并加剧,小生产者和小农流离失所,最终税收无着落,财政崩溃,无以养兵,军队不堪一击。

五百年读后感 篇7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编写了《五百年》。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党92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后文简称《五百年》)就是这样一本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为线索的读本。《五百年》从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阐释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展现了社会主义实现质的跨越的历史一页;讲述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开辟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描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挫折;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中揭开了新的篇章,而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正如习近平所言,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好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好方法。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重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领导干部学习《五百年》,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磨难、我们伟大民族进行的感天动地奋斗、我们伟大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伟业,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可以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持续奋斗。

五百年读后感 篇8

f推荐来看的这本书,这本书第一部分讲了三大宗(酒精,烟草,咖啡因) 跟三小宗(鸦片,烟草,古柯叶)的历史。第二部分从瘾品的医疗作用、滥用后的刺激麻醉作用以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三个维度解释瘾品贸易的发展。第三部分进一步深入讲了瘾品在人类社会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比如在性交易中、在军营中、在手术中、在政府收入中、在苦役中,等等等等。

书很精彩,一直很好奇爸爸为什么那么喜欢抽烟喝酒,以前一直劝父亲不要抽烟喝酒,其实戒烟戒酒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人的角度来说,瘾品牵涉到人的动物本能,烟酒作为瘾品的一种,对大脑具有刺激作用,它们带来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大概一种转换意识后的解脱感吧?毕竟现实还是有点束缚的,而人又是那么复杂多面,有时候喝酒让你相信你更接近自己。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第一,获得烟酒是非常容易的。烟酒作为合法流通合法课税的瘾品,对于zf,一方面可以赚税金,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不规范的黑市出现导致的社会不安稳。私以为瘾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实在是难以拒绝的诱惑,所以其实烟酒的消费是被鼓励的。第二,烟酒有时候是一种文化。我们生活在我们坚信的秩序里,而这个秩序有一些经济活动或者社交活动需要我们抽烟喝酒去配合,比如酒过三巡之后说的“兄弟,今天想跟你聊聊人生”、“今天借着酒我把话给你说开了”等等。

个人体验,从味蕾上说,我不喜欢酒精的味道,特别苦,比如我对啤酒就没什么好感,一些甜的酒精饮料,就觉得还是挺好喝的。酒精带来那种微醺的感觉真的很舒服,脑袋涨但心是爽快清明的,跟朋友聊起天畅快极了。曾抱着对酒醉十分的好奇,喝了传说中的fourloko,但当时跟妹妹喝完,直接飘飘悠悠睡了过去。或许是没有达到某一个人生阶段,严肃苦闷或无趣都不曾折磨过我,酒精进入血液后直观感受是有的,喝到断片或者吐这种“乐趣”,怕是我这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难以理解的了。

瘾品拉动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平淡无奇的产品跟耐久商品,比如大豆和烘干机,能带动的经济活动量也就这样了,而瘾品本身自带的高用户粘性的特点,注定了其需求源源不断,又加上它涉及多个产业,所以瘾品制造了更多的经济活动。

现代社会给足人追求快感的权利,资本引导广告公司不停地做一些广告,诱惑消费者放纵自我,以至于我们有时溺于声色犬马仍不自知。比如街道上越来越重口的餐馆,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衣饰,花样越来越多的娱乐场所,我们视之为理所当然,但其实这一切的发展不过是短短数十年。现代社会总是过分满足的需求,我们会不喜欢寡淡的食物,会厌倦一切平平无奇的事物。

书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把商业社会如何利用人类的原始欲望赚钱一览无余:

“为了凸显男子气概要抽香烟,为了治疗烟抽多了造成的勃起障碍,又得服用'伟哥'。”

我们是一群复杂神奇又迷人的生物,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我们从居无定所到养尊处优,劳动分工之后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各司其职,被囚锢在一个有疾病、贫穷和对比的空间里面,有时想逃避“过得太辛苦的自我”和“桎梏”的话,瘾品真是一个合适选择。

胡说一通毫无逻辑不用在意哈哈[胜利]

五百年读后感 篇9

看过几本有关毒品的书,这一本写的最好,把瘾品按三大宗三小宗分类,让我有了很清晰的概念,全书脉络清楚,简明扼要的写了随着全球化各类瘾品的发展,并讨论了人类为控制瘾品而做出的努力。书很好。

全书缺点有三个:一是故事性不够,让读者对瘾品的成瘾性不能有直观了解。二是数据太少,在空间上没有足够的视野。三是作者没有阐明观点,我不喜欢没有观点的书,作者不喜欢也不讨厌、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像在写说明书。

读完的感悟有三个:

一是瘾品的存在是人性使然。人性,便是欲望。有了欲望,才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发展,没有欲望的人类社会,也将是一潭死水。所以讲的瘾品,背后透出的是人性,所以背离人性谈瘾品的好赖都是形而上学。

二是瘾品具有社会性,是社会道德尺度的标尺。瘾品随着人类全球化的脚步蔓延到全世界的,瘾品也是随着人类科技发展而进化到如今的,作文瘾品本身具有黑白两面,一方面能让人快乐放松,是救人的良药。另一方面也能让人为之疯狂,是害人的毒药。一禁了之会造成社会动荡,一放了之也会让社会动荡,禁与不禁是社会道德的博弈,国家需要课税,社会需要安抚剂,商人需要赚钱。所以对待瘾品的态度是一个社会道德的标尺,也是一个社会自我治理的标志,这一点上,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是毒品必须禁。记得听朋友说过,毒品带来的快感是做爱的300倍,透支一个人的人生无所谓,死了便罢,但透支一个家庭的未来、透支一个社会的希望是有罪的。禁的既是毒品本身,又是这背后的罪恶和人类的欲望。我支持国家严控毒品,抓一个惩处一个,真心希望禁毒一线的警察平安。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五百年读后感(模板6篇)


经过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上五百年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作者写的作品需要细细品读才能领悟其中奥义。如果因读书产生了感性的认识,我们就应该赶紧记在读后感中。

五百年读后感 篇1

书是从学校门口盗版书滩上买的,5元一本。之所以买它,是买了3本其它的书,20元钱,滩主不想找钱了,也可以说是销售策略吧,让我再选一本,感到这书还比较整洁就顺手拿走了。我不愿看当前国内的所谓文学或思想作品,我觉得这个时代中国根本就没有大师或大家,只有一些文字的贩夫罢了,他们除了炒作、骗钱什么也不是。特别是在天涯上看关于韩寒的争论,更加重了自己的心理。不是说韩一定是假的,而是那些不解决问题的争论,让我感到生活在一个无耻的世界里,当大家怀疑你的能力或都实力的时候,还有什么比现场表演更有说服力的吗?看看现在书滩上真正热卖的都是什么书,是古籍、对古籍的注释、对古籍的白话、经典西方文学等等,反正当前的书大多不过娱乐读物罢了。所以我一直觉得当前的中国是一个骗子横行的国度,从来没有真正思想家,读他们的书就是在自杀。当然,我买盗版的书,本身也算一种偷骗行径吧,但如果不是盗版,才不愿意去收这些垃圾呢。

书买了总得翻翻吧,自序里第一句话就没看懂借此机会,我首先要向尊敬的读者说明一下增订版所作的修改:篇日本身未作丝毫的更动,但每节几乎都增加了新的资料,目的是使增订版的观点更加鲜明丰富。网上一查篇日实为篇目,真想骂娘,盗版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技术水平还是这么差。再往下看,虽然盗的错白字连篇,但内容还能看懂,原来是想从金融角度说明为什么中国在近代史上落

后了,更想骂娘了:作者又是一个拿时下热点,通过抄、拼、凑,骗大家钱的货了。当我再往下看时,竟然被吸引进去了,从下午,到夜里两点钟,一气把书通读了一遍。通过眼药水润了一下酸痛的眼睛,才睡得下了。

我之所以能被该书所吸引,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而之所以觉得有道理,是因为看过《明朝的那些事儿》,有一点关于明朝的了解,我觉得正是《明朝的那些事儿》使我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而不是教科上干巴巴的讲述。这本书中有三点引起了我的共鸣,一个是关于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观点,一个是国家组织能力的观点,后一个是中国主导的世界的观点。让我最深有体会的是第一个观点,当然也许只是他引用的别人的观点。现在最时髦的词就是选票,我不知道是真正的热情,还是有意的欺骗,反正结果成了很多人标价的资本。我不知道选票理论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我一直觉得它解决不了腐败、渎职等社会问题。我家是农村的,我在那里看到那些地方选出来的全是地痞流氓时,心都凉了,我这才体味大学里上党课时老师讲的一句话现在农村党组织实际上是处于瘫痪状态。再看看那些选出来的人那么无耻公开地贪污公共财产、截留上级支助。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后来在思考中,得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压迫在劳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现在想想自己当时说的流氓无产阶级,其实就是书中所说的吏罢了。有了切身的体验,我一直觉得如果仅仅是通过选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话,最大的可能是劳动人民不但什么也得不到,反而受害更深。

对于其它的两个观点,也有类似的心理感觉罢了。

对于那些买弄文字的人来讲,我可能因上述感受被批成一个白痴。我只能说:我不是一个做文史的人,仅仅是普通的社会成员,有权力谈谈自己的感受罢,就连明朝的历史知识也源于普识性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议论当然高不到那儿去。为了提高自己对该书的认识,网上搜索了一下别人的评论,都是一句两句的个人感受,搜到一篇《五百年来谁着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专家着史还是政工说教?,认认真真看了一遍,总体感觉,该文的作者是在装!特别该文的作者嫌人家以论带史观点先行,最讨厌这种装的人,在文史方面什么都装作很中立、很客观,絮絮叨叨一大堆,让别人看不他的目的,最好让别人不知所云,欺骗似地诱导别人。我觉得在文史方面,作者就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目的,让我们外行一看就明白,而不是故作高深,毕竟五百年来谁着史这种书就是表达个人认识的书。观点是对是错,读者自有体验,其实读的目的是为了开拓思路,对的或者有利的就接受了,错的或者反对的就扔掉了,也就是说大家看书的目的是为了组织自己的生活,多是拿来主义罢了。至于批评书的作者学识浅薄沙滩上面建高楼,我就要说该文的作者在装的后面要加个B了,你可以提出反驳观点,但不要贬低别人,比方说你提供了几个书中的史料引用有问题,不是很好吗,让大家可以更深入的思考问题,但你也没说出书中引用的史料就一定是错的啊,再说你也谈谈自己的观点啊,当然该作者是反对观点先行。我觉得静心讨论的才是好的,不要给人戴帽子。不管怎么说《五百年来谁着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专家着史还是政工说教?还是值得好好看的一篇文章,作者能写那么多文字,肯定思考了不少的,里面提供了一些反驳书中观点的史料,对于更深入地思考该书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最后谈谈所谓的严密的问题,在网上看到了韩毓海在充分发掘史实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作者又没有逻辑严密的观点、论证,和建立在大量史料上的实证分析和研究,,看来严密真是个很高深的东西了。一本书读下来,感觉在表达上没什么有问题的地方,就是觉得有点重复、啰嗦。真希望有人在这方面发表一点具体的看法,好共同提高写作的能力。

还有书中对马克思理论和毛主席的的评价问题,他们太高大,太复杂,不是我能理解得了的,不反对,也不赞同,但觉得比那些一味喊口号拥护或者晃悠民主的牌子反对的人要强多了。

最后再说一句,虽然同意作者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其新的视角,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但还是觉得,作者的目的是利用热点问骗大家的钱,否则,为什么金融危机前没写这样的书呢?也许书中没有什么新观点,只是把别人研究的成果,正好利用金融危机把别人的成果拿过来挣点钱。不管怎么说让我有了一些新了认识还是好的,何况只花了5元钱呢,感谢盗版,只是希望盗版技术再提高一点。

五百年读后感 篇2

这里所谓的布道,就是讲学,这也是王阳明人生经历的一大特点。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爱讲学,刚到京城任职,就在郊区设坛开讲,顶头上司前去打探听课,居然折服,就拜年轻的下属为师。王阳明任职京官期间,仗义执言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刘瑾,被捕下狱,几乎丧命;而后被贬到贵州龙场去做一个九品的驿丞,半路上又差点被杀手给灭了。到了龙场,当地万山丛勃,苗僚杂居,条件十分艰苦,但王阳明泰然处之,潜心悟道,居然大彻大悟,心学由此萌生。他一边悟道,一边讲学,受到当地民众爱戴,讲学的龙岗书院人满为患。这一幕被当时主管全省教育的学政官员目睹,便邀请王阳明前去贵州的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听课者同样盛况空前。再之后就如同当年的孔子一样,王阳明就有了追随的学生,老师走到哪里就跟随到哪里,一路讲学,影响逐步扩大。他在主政江西时候,新建了义泉等五处书院,以教化民俗为主,最终达到“破山中贼”的教育目的。54岁时王阳明辞官回乡,在老家绍兴、余姚一带创建阳明等书院,宣讲“王学”。

所谓的立言,指的就是王学,亦即心学。明代儒家的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而最初的王阳明也是信奉理学,他曾经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竹子,冥思苦想七天七夜,没有结果,由此产生怀疑;心学在性质上还是儒教,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心学与理学虽然同属宋明理学但多有分歧,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

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将其说法推向一个极端,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在离开老家书院赴任两广的时候,曾经留下四句名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被郦波教授分别解读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

王阳明在广西平乱后,健康情况很糟糕,病逝于归途的安南。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丧过江西境内,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还是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一流、文章一流,书法一流,做人一流,箭术高明,曾经在校场上当着千军万马骑射,三箭皆中靶心,文武全才,千古一人......

本文对于王阳明的介绍和他的心学来讲,是管中窥豹,凤毛麟角,挂一漏万,在所难免。码字推介不过是有感而发,是为了抛砖引玉,对其感兴趣的朋友,建议不妨寻找专著研读,以免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五百年读后感 篇3

对于王阳明,很早读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曾经知道,他是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那句“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让我记忆颇深。既然如此,以唯物主义者自诩的我自然对其不感兴趣。直到如今听了郦教授一番详细地解读,方才大吃一惊,原来人家竟然是与孔子、孟子、朱子(朱熹)并列的儒家四大圣人;不仅如此,还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完人之一,孔子和王阳明各一个,曾国藩算半个(两个半完人另有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一说,但都有王阳明)。

何为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才德全尽”的人;而完人呢,条件似乎更高,要“三立”,即立德立言立功。不但有德行,还要有功业,称为“三不朽”。按照这样苛刻的条件衡量,连孔子也被排除在外了。孔子虽然创立了儒家学说,是无可置疑的道德模范,为了克己复礼到处奔波努力,但可惜业绩不行,徒劳往返,不被各国君主认可。儒学的强大影响力还是在刘汉之后才逐步呈现的;而王阳明不但是心学的开创者,而且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用于行政和军事实践,且卓有成效。他谋划指挥的战役从无败绩,百战百胜,被称为“战神”。纵观中国历史达到王阳明这样知行完备和功业水准的,的确少之又少……

因此奇人学者的王阳明早在当代就拥有了许多粉丝,拜他为师的人有他的顶头上司当朝大官,也有封疆大吏,更有无数的读书人追随;他身后信奉者崇拜者就更多了,如海瑞、张居正、黄宗羲、李贽、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蒋介石曾经多次自称为王阳明的信徒,并把台北草山命名为阳明山以示纪念。大教育家陶行知原本叫文濬,因为笃信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特地更名。王阳明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甚至超过中国,日本的近江圣人中江藤树、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军神広瀬武夫、作家三岛由纪夫等无一不是他的拥趸。今年1月3日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而这个标志着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改革运动,王阳明的心学功不可没。心学在日本被称为显学,它为明治精神注入了灵魂,明治维新的前三杰和后三杰全都信奉王阳明,海军统帅东乡平八郎专门刻了个印章,上书“一生伏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在隔海的东瀛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五百年读后感 篇4

f推荐来看的这本书,这本书第一部分讲了三大宗(酒精,烟草,咖啡因) 跟三小宗(鸦片,烟草,古柯叶)的历史。第二部分从瘾品的医疗作用、滥用后的刺激麻醉作用以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三个维度解释瘾品贸易的发展。第三部分进一步深入讲了瘾品在人类社会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比如在性交易中、在军营中、在手术中、在政府收入中、在苦役中,等等等等。

书很精彩,一直很好奇爸爸为什么那么喜欢抽烟喝酒,以前一直劝父亲不要抽烟喝酒,其实戒烟戒酒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人的角度来说,瘾品牵涉到人的动物本能,烟酒作为瘾品的一种,对大脑具有刺激作用,它们带来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大概一种转换意识后的解脱感吧?毕竟现实还是有点束缚的,而人又是那么复杂多面,有时候喝酒让你相信你更接近自己。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第一,获得烟酒是非常容易的。烟酒作为合法流通合法课税的瘾品,对于zf,一方面可以赚税金,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不规范的黑市出现导致的社会不安稳。私以为瘾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实在是难以拒绝的诱惑,所以其实烟酒的消费是被鼓励的。第二,烟酒有时候是一种文化。我们生活在我们坚信的秩序里,而这个秩序有一些经济活动或者社交活动需要我们抽烟喝酒去配合,比如酒过三巡之后说的“兄弟,今天想跟你聊聊人生”、“今天借着酒我把话给你说开了”等等。

个人体验,从味蕾上说,我不喜欢酒精的味道,特别苦,比如我对啤酒就没什么好感,一些甜的酒精饮料,就觉得还是挺好喝的。酒精带来那种微醺的感觉真的很舒服,脑袋涨但心是爽快清明的,跟朋友聊起天畅快极了。曾抱着对酒醉十分的好奇,喝了传说中的fourloko,但当时跟妹妹喝完,直接飘飘悠悠睡了过去。或许是没有达到某一个人生阶段,严肃苦闷或无趣都不曾折磨过我,酒精进入血液后直观感受是有的,喝到断片或者吐这种“乐趣”,怕是我这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难以理解的了。

瘾品拉动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平淡无奇的产品跟耐久商品,比如大豆和烘干机,能带动的经济活动量也就这样了,而瘾品本身自带的高用户粘性的特点,注定了其需求源源不断,又加上它涉及多个产业,所以瘾品制造了更多的经济活动。

现代社会给足人追求快感的权利,资本引导广告公司不停地做一些广告,诱惑消费者放纵自我,以至于我们有时溺于声色犬马仍不自知。比如街道上越来越重口的餐馆,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衣饰,花样越来越多的娱乐场所,我们视之为理所当然,但其实这一切的发展不过是短短数十年。现代社会总是过分满足的需求,我们会不喜欢寡淡的食物,会厌倦一切平平无奇的事物。

书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把商业社会如何利用人类的原始欲望赚钱一览无余:

“为了凸显男子气概要抽香烟,为了治疗烟抽多了造成的勃起障碍,又得服用'伟哥'。”

我们是一群复杂神奇又迷人的生物,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我们从居无定所到养尊处优,劳动分工之后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各司其职,被囚锢在一个有疾病、贫穷和对比的空间里面,有时想逃避“过得太辛苦的自我”和“桎梏”的话,瘾品真是一个合适选择。

胡说一通毫无逻辑不用在意哈哈[胜利]

五百年读后感 篇5

内容简介:2010年度最高端历史畅销书,半年重印7次,荣登《新京报》学术图书榜第一,当当网历史畅销榜第一,新浪读书等网络媒体纷纷推荐。这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作者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这一结论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韩教授认为:最简捷地解释这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实际上就在于“国家能力”这一点上。在西方现代兴衰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从根本上说是现代民族国家这种组织形式的奠定,最初就是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银行家们投资于国家间的战争,最终则是金融家通过攫取“世界货币”的发钞权,而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为他们的投资冒险埋单和作担保(这随着1913年美联储体制的形成而达到高峰),这种军事-金融-国家相结合的特殊组织形式,才是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关键。该书在研究历史的角度,上分析货币财政,下看基层组织,又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展开分析。在中国再度崛起——至少是经济上崛起——的今天,对如何反思我们的弊端,如何梳理、提炼和整合优秀的文化,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的网友:不得不说,本书太具有颠覆性了。当快速发展的200年过去后,人们终于有时间思考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竟发生在今朝?我们睁大了眼睛,不明白为什么祖先传给我们的财富竟然被人生生夺走,然后得出结论“落后就要挨打”。 可以看得出本书作者确实博览群书,连缀成文,形成了对于世界和中国近代史的全新认识。黄仁......

五百年读后感 篇6

《五百年来谁着史》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着作。作者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同时,作者还探讨了: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为什么说明清亡于货币战争?为什么中国票号资本被西方金融资本击溃?究竟有没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一系列大问题,并藉此重估新中国的体制问题。

《五百年来谁着史》的作者是韩毓海老师,山东日照人,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曾任纽约大学教授,东京大学教养部特任教授,着有《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天下:江山走笔》等。韩毓海师还曾担任多部电视剧编剧,其中有表现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我亲爱的祖国》等。

《五百年来谁着史》的副标题叫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借自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全球通史》中说,他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或非西方人。韩毓海的这本书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阿诺斯,而在内容上还是以一个国家中国为中心,具有浓重的中国问题意识,他意在以中国为本位去观察和描述最近500年的历史,最终目的是为了探讨深处大转折时代的当代中国的世界观。

这是一种将中国史与世界史融合的宏大叙事,改变了以往史学着作中国史是中国史、世界史是世界史的状况。作者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诠释中国,而在于解析当代中国道路的来路和去向。和通常对中国模式的分析不同,本书放弃并批判了通常人们所采用的现代化理论,这种分析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暗含着一个逻辑,现代化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模式,发达国家遵循了这种模式就发达了,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遵循这种模式,后者要想发展必须从制度上效仿前者,改变本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教育系统。韩毓海认为这种分析理论,如今在非洲和拉美遭遇重挫,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解释。整体来看,韩毓海借鉴了世界体系理论,重新解释了近500年来中国的兴衰史,指出在世界殖民史中,中国兴衰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力的强弱,也即社会组织能力的强弱,对基层的组织程度和跟基层的联系紧密程度。

所以,韩毓海的书会选择以1500年作为分界点,而不是其它年份。韩毓海以世界体系的眼光看近代世界史,认为近500年来世界只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欧美资本主义霸权的形成并横扫世界,二是占人类1/4人口的中华民族在逐渐衰落之后走向伟大复兴。因此,对五百年来谁着史的回答,答案并非只有西方资本主义,还应该包括中国道路。中国在以自己的教训和经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道路。

而在解释近代以来,西强东弱的现象时,在韩毓海看来,西方之所以兴起而中国之所以衰落,并非在于西方采用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得到好的发育,而是因为西方建立了军事金融国家相结合的特殊组织形式,以军商合一、军政合一、资本和国家合一的体制培育了较高的国家能力;而中国在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孱弱,因此尽管经济上并不落后,但国家能力非常低下。社会组织能力孱弱的表现为,皇权无法直达基层百姓;货币供应委之于国外的货币市场,逐步丧失了财政金融上的自主权;豪民与外贸商人勾结,市场垄断和土地兼并加剧,小生产者和小农流离失所,最终税收无着落,财政崩溃,无以养兵,军队不堪一击。

《五百年前王阳明》读后感2000字


台风过境,微启小窗,但见晴空昏黑,欣闻竹树群唱,喜嗅万物盎然之气,悦感清凉顿悟之风语,于书桌台灯下置一册郦波老师所著《五百年前王阳明》,读来细细思忖,仿佛智慧之傲啸穿时光而来,循历史之脉搏飞跃神州大地。

《五百年前王阳明》以对两大终级问题完人之间与心学之问的探索贯穿全书,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圣人的成长之路,从那聪慧懵懂的少年,到那龙场石棺中的一阵琅然傲啸,再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将领,最后是那用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淡然安眠的老人。于大明而言,他如昙花一现,盛开时芳香四溢,用智慧与慈悲点化世间万物;于历史长空而言,他是一座丰碑,是一颗璀璨的启明星,点亮现代人自由和进步的路途。

如何通往个体之自由,群体之进步?韩愈曾云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吾辈及来者应从阳明先生习得修身治国之智慧。

我认为于个体自由而言,第一层智慧为抗争意识。面对苦难的抗争是人扎根大地的前提,也是塑造光明阳刚之气的关键。世俗之屏障,体制之险阻,命运之荒谬是阳明先生突破自己,寻求心灵解药,独创一门心法的必经之途。唯有越过父爱那座山,蹚过宦官那个坑,跃过理学那道坎,阳明之心方能拨开云雾见月明,入生命之大境界。以心学的抗争意识反观西方近代文学,我们也就懂得了为何西西弗斯劳而无获却反复推巨石上山,为何圣地亚哥为那份狮子的信仰而抗击大鱼,为何里厄医生逆荒谬而行抗击鼠疫

第二层智慧为自我意识。当阳明先生格物之路走不通时,他并未像群氓一样依旧陶醉在程朱理学编织的温床中,也并未丧失自己的价值认同盲目认同枯槁的朱子之学,而是毅然决绝地走自己的路,认识到自我的潜在价值,发出自我的智慧光芒。哲学的关键恰恰在于使我们超越那些我们起初认为自明的东西,对事物进行彻底的思考,直至能够实际捍卫我们相信的东西,无论是求知还是为学,我们都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第三层智慧为人文关怀。仁义是儒学的本质追求,仁义用其带有的情感与激情照亮我们这个世界。个体唯有关怀社会与群体,并从中汲取思想之养分,方能拔节生长。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在阳明先生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意识上,郦波老师在书中也反复强调,心学绝不是禅悟之学和独善其身之法,而是拿起而非放下。阳明先生扛起了为人们造福的担子:在剿匪过程中,他因人而异,给予匪徒最大程度上的悔改机会并让他们找回自己最初的模样;在讲学中,他让学生逃离繁琐的世俗限制,在事上练中探求内心;在治理行政中,他超越朝廷要求,解决民生所切望的实事,改变一座城的人心

抗争意识与自我意识让个体在如狼似虎的世界中锻炼出精神之锋芒,而人文关怀在锋芒之外提高个体灵魂之韵致,如此,方能在时代的暴风雨里引吭高歌,获得自由的灵魂。

然,个体自由如果没有长期的修身与实践,它必然只是一次短暂愉快的旅行,而没有强健的思想力与实践力作为长期的根基。

阳明先生关于个体的修行提出伟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郦波老师在书中凝练出关键的五个字沉浸式的体验,知识与实践是共存相生的关系,从知识到实践的过程,是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过程,如果缺乏实践,知识也就如无本之末失去其存在的真实性,而实践也就是沉浸式的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知与行相互契合,从而融为一体,达到一个价值性的归宿和再出发,从而螺旋式地上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由的灵魂融入现世的生活实践中去,走进广阔的天地间,方能展现我之足迹,我之智慧,我之力量。

正如郦波老师在书中所言心学能指导每个人的人生,那也就能指导每个族群的发展,正所谓从来没有孤立的国家,国家就是我们每个人,因此,阳明先生的智慧更是我们群体进步的引路之光。

阳明心学的归宿是致良知,他提出人人皆圣人的口号,让我们每个人深刻观照内心良知的召唤,倾听人性之善的回音,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准则,这些都构建了我们牢不可摧的世间温情和社会和谐体系。

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既塑造民族的智慧,让人们积极探索自然,勇于创新科技,在理论的指导下迈向实践的新台阶,从而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也培养了民族沉静务实的品格,所谓创新驱动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抵如此。

阳明先生的政绩观也时刻提醒着为人民谋福的人们去破除体制中的繁琐框架,做真正对民生,对社会良知,对国家未来有利的大事,从本质上改变渐渐隔膜的人心,让心灵在阳光下共成长。

阳明先生的心即理的思想基础,让民族鼓起梦想精神的心之力,让我们突破重重桎梏,通往理想的迦兰地。

观照今日之时事,令人可惜的是依然有阳明心学未洒及的人心,香港暴徒活动愈演愈烈,支配他们的已经不是人心,而是利益。如果他们遵循心即理的智慧,又怎么会明知不可却又逆天而行?幸好还有那位记者发自内心的一声呐喊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大概光明总是与黑暗并存的吧,那些留存世间的心学之光应值得我们庆幸,而那些角落里的黑暗更应激发我们去用阳明之智慧给予它们心灵上的洗涤。

岁月悠悠,先贤已逝,沧海桑田,精华犹存,仰观贤者,明辨思哲。习阳明先生之智慧,定能阳照中华巨龙,明泽华夏儿女。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篇一: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读《五百年来谁著史》,比较之前读过的《金融的逻辑》,陈志武只看到官民对立,而看不到韩毓海说的官吏对立,所以他才会说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但他的一些说法和建言,恰恰不会让底层小民富有,反而是助长了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新左派的理解和建言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五百年来谁著史》是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事件,以史为鉴,重估新中国体制问题,韩毓海说,宋、明、清之体制,官常有升迁、有调防,而吏却是永不升迁、无调防,这势必造成久居地方的吏,成为最大的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中国的体制问题是官管不了吏,而不是官民对立。

又读《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许倬云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谈到宋朝的政治,他说:宋朝的文官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另一类是吏。官是读儒家经典长大的,接受一般的通识教育,并没有专业训练;而吏则是无法当官的人,大都由父子相承,这些人有专业的经验却没有了解全盘的运作,并长期霸占在某些特定机构中,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拒绝改变。因此,就在官没有专业,而吏拒绝改变的情形下,使得这个政府根本无法进行变法。

韩毓海在《五百年来谁著史》说到:倘若说500年来中国体制中没有好东西,中国革命形成的体制是一团漆黑,非要拆了故宫建白宫,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一律打倒,乃至非要刨了祖坟而后快,这是不懂自己的历史,这也就是割断自己的历史。

历史学家许倬云纵观东西方历史,也有感概,他说:中国的情形相当特殊。许多问题不能单纯的归咎于文化的特性,毋宁说是历史背景的总和划下历史的特殊轨迹。

【篇二: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五百年来誰著史》是北大新锐学者韩毓海的思想讲义著作,出版以来一方面广受热捧,一方面又备受争议。作者从金融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明清500年兴亡史。有人认为,作者通过本书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这一结论为当下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也有人认为,经济是民生之本,货币对经济有作用,但这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全部。甚至有人认为,韩教授一会儿用技术性分析取代历史现象的定性分析,一会儿又用简单论断来代替必需的数据分析,用这样的学术工作努力来横扫一个学术领域,就难避无事实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的嫌疑。韩教授在本书绪言里说这当然不能算是史学,连历史研究也可能谈不上,大概是为了谦虚,却不失为自知之明。

我想,韩毓海是国内鲜见的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本书行文有意针对时下热点话题,把视野引向基层,引向世界,引向大历史,可见作者意在让普通民众也能看清国际金融动态,以及中国的应对和走向。这个出发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作者的观点也许失之偏颇,但是起码能给社会学界和历史学界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的问题。

我对历史研究很少,对金融更是知之甚少,所有的历史与金融学知识,都无非是教科书上给的那一点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地模糊不清。看到本书,首先是眼前一亮,接着就深感其大气磅礴,汪洋恣肆,的确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对于别人的评论,或褒或贬,我都不敢妄加议论。我只是从侧面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感触。

首先,我认为,人是需要学一些历史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宝库,有许多我们需要或者能够用得上的东西深藏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管你做什么学问,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从历史中去寻找,从历史中去挖掘,或者用历史来印证,都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当然,历史是一个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影像不同。历史还是一个万花筒,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看到的影像也不同。但是,不可否认,正是因为这种不同,历史才值得人们去研究。

同时,我认为,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人需要有一些金融或者经济的常识。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也是商业社会,没有一定的经济头脑或者商业头脑,从小处来说,经营不好自己的生活,从大处来说,经营不好自己的事业。对于一个企业负责人来说,懂金融懂经济的意义更大。构建一个企业的经济框架或者从金融的角度来经营一个企业,不懂这些知识是不行的。我是一个文科出身的人,虽然学过一年的工商管理,但是,对于经济学金融学,还是兴趣不大。看来以后得加强自己这方面的修养了。

还有,我认为,做学问,一定要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别人的热潮冷风。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人们听不到你的声音。说一些不同的观点,喊出自己的声音,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过,这种标新立异一定要建立在自己扎实的研究基础上,不能胡言乱语。同时,在现代社会,做学问不能做书斋学问,要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才会引起大众的兴趣。象牙塔的学问也是需要的,不过,这种学问需要耐得住寂寞抗得过清贫的人。你能做到吗?

五百年来谁著史?千万年来谁著史?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对小我或者家国的责任感,而是对世界对社会对历史的责任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想,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了。

【篇三:五百年来谁着史读后感作文】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一直是世界文明的引领者,也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包括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内的十八世纪欧洲主流经济学家都曾认为:中国代表着一条自然、健康的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积累道路,这条道路可以通过分工的扩大、市场的发展、贸易的增加,推动形成一个健康、自然形态的世界经济体系。

但近代百余年来,中国经济却落后于西方国家。韩毓海先生的《五百年来谁着史》一书使我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与互动有了初步了解。作者以中国为本位观察和描述了近500年来世界历史的变迁,他没有进行简单的史实堆砌与观点呈列,而是分为漫长的16世纪和漫长的19世纪两个阶段加以解读,紧紧抓住国家能力这一点,从社会组织、财政金融两个层面对中西方500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国家能力的形成加以比较、分析、思考。作者认为,近代欧美文明之所以兴盛的核心原因是,军事强权与金融强权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经济霸权以至于文明霸权。

在中华文明中,究竟是做一个大人还是小人,并不是由权势、地位和财富来决定的,更不是由性别和族裔来决定,而是由胸怀、担当和视野来决定,有目共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了一个经济强国,世界大势,浩浩荡荡,无论有多少险阻,人类始终在前进。回眸历史,横看东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的是真正的大国崛起,而非一时表象的大国乍起。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才有底气说崛起,才有底气谈复兴,而当今的中国正在一条健康的道路上,实现着可持续发展,并得到世界的尊重。

【篇四:读《五百年来谁著史》有感】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古人的话语向我们透露出读书是改变自身境遇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的话来讲即知识改变命运。

近来,我认真阅读了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到我省山西上任时推荐给全省各级干部的《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原本打算从网上搜一下浏览浏览,然而在看了几段之后便感到这是一本需要把它捧在手上详细阅读的书,于是便到书店买来详读。记得以前读过一篇关于读书方法的文章,其中提到了狼莽牛猫四种读书方法,《五百年来谁著史》就是这样一本需要我们像猫吃东西一样,一点一点细细的咀嚼、品味其中的奥妙与精彩的书。作者在书中所引用的资料之丰富、看问题的角度之新颖、分析问题之透彻,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认知外延。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我们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拥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然而,为什么到了近代发展慢了下来?为什么列强架几尊大炮便可随意要挟我们?为什么我

们的国家坠入了屈辱苦难的深渊?以前,我们总是归因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和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无能。久而久之思维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问题有了标准答案,我们对近代挨打落后的原因便不再深入研究思考。

然而,一位学者通过大量的史实和近年来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另一个角度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500年来中华民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货币金融上受制于西方垄断。作者通过大量的论证告诉我们,由于中国近代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且在白银储备非常短缺的情况下错误地实行了银本位制,从而使将国家的金融经济命脉为外国资本主义所把持;同时,明清两朝实行无为而治的文化大一统,中央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等仅满足于文化上的认同,而不是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力控制;国家对散布在基层城乡的亿万小农缺乏强有力的控制和组织能力。因此,在历史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低位的泱泱大国,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枪炮之下,走向分崩离析的局面。

对于新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作者同样从金融货币体系和国家能力这个新颖的角度,再次验证了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亿万农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正是由于新中国独立自主搞建设,在列强封锁的环境下建立起独立的金融经济体系,才取得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

重大成就,而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起了重要作用。

五百年来谁著史?近代以来,主导世界价值标准的是西方列强,而中华民族如今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拼命地屈就西方确立的贸易标准、人权标准、全球化标准。作者在揭露西方依靠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与侵略,取得标准的制定权。作者预示:未来能够主导世界价值标准的,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中华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广博的包容力才是未来一系列全球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读罢全书,伏案沉思,历史的发展轨迹清晰的在脑海浮现。500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衰弱,再一步步艰难地走向着伟大的繁荣复兴,除了制度原因外,作者又为我们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迎面扑来一丝与过去不一样的清新空气,我们不能不为之精神一震。中华民族走向复兴,需要做的事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比较长,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士能够像韩毓海一样多角度的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引领社会发展潮流,并最终走在时代前列。

【篇五:《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韩毓海的新书《五百年来谁著史》,回味无穷,连做梦都被书中的良心所挂,复读了一遍,完全被作者宏大的思维所折服。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相信会成为历史反思的经典之作。难怪孔庆东在自己的博客里大肆推荐,当年的那帮207的哥们们,是当代中国学者的脊梁。

仅仅说说第一节,在不足全书十分之一分量的文字中,便会带来诸多思考。

谈三点读书启示(仅仅针对第一节):

其一,严谨的治学观。

做学问者向来都有一种追求,那就是能够发现某种真相。进而,或以震耳欲聋的吼声来表明自己的伟大,或以狂傲不羁的姿态表明我就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然而,发现真理可不能凭运气,而是努力加努力,最为重要的便是要树立严谨的治学观。韩毓海便可称为严谨治学之士,在他的书中便可见一斑。引经据典,追根溯源,从不马马虎虎地人云亦云,凡他人之见,均深入细致地考证一番,实乃严谨治学功力也。

相比之下,平日里俺那些所谓的经典导读、快餐分享之类的读书心得的讲座,实属小儿之小儿科。每每仅凭个人的感受与思考,便敢大肆畅谈,实为枉谈,深究其出处及考证境况的几乎没有,不仅没想到,更没那功力完成也。

汗颜汗颜啊!

其二,宏大的思维穿透力。

记得阅读《文明的冲突》和《世界是平的》两书之时,也曾被作者的视野所牵引,随着作者的思维进入逻辑的思考,文化问题也好,全球化也罢,多感从作者处得到许多良知。

但读了韩毓海的书,才有一种久违的强音,一种不从众的、更加宏大的思维穿透力。

韩毓海对亨廷顿观点的反思与剖析,对弗里德曼观点的由来与透视,真的让人耳目一新,是难得一见的好文。

这种穿透力不仅需要海量的阅读,更需要深邃的思考。读上述两书里,我一直为自己能理解作者之意而感到畅快。但今天读到韩毓海的文字,才深深体会到啥叫反思式阅读。

高山之山也!

其三,对科学发展的创见。

记得曾写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文字,但那只提出对不科学发展的反思,而未找到理由,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从理解角度看,仍是将科学发展针对解决国内的经济与政治危机上。远没有韩毓海所思考到的世界与中国的层面,更不曾想到这科学发展的反思其实一直贯穿于500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之中。从明清开始,直到80年代的改革开放,我们曾为之自豪的政策,其实是几百年来中国衰败的根源,一根筋政策的最好反思便是这科学发展。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深藏不露的一种治国智慧。

谈生产力不回避并重视生产关系,尤其是区域关系;改革开放不仅南方还要北方,这不是先后问题,是生死问题;发展也兼有兴起和摧毁的双面效应。这些都是韩毓海老师写给我们的一种智慧财富。

幸哉幸哉呀!

【篇六:读《五百年来谁著史》后感】

最近读韩毓海著的《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总体感觉这本写的很有气魄。两年前我就关注这本书,那时在网上流传。我也下载观看了一两节,那时只有漫长的16世纪的论述。由于一直在电脑前观看没有感觉。前些日子我的一个好友买了一本《五百年来谁著史》,他看了之后说有一些经济-金融方面知识不太参透,说推荐我看看。拿到这本书我就有一些熟悉,不过新版的《五百年来谁著史》增加了漫长的19世纪的论述篇幅。听他说,这本书最近很值得阅读,不仅中国的高层在学习,地方政府也组织学习,甚至外国的政府及学者也在研究这本著作。在朋友的这一推荐下,我花了一个星期多一点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三分之二。书中有一些观点和历史知识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打开眼界。毕竟,从小我的生活环境约束,很小接触到那么多的历史文献。一种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心学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我就很讨厌那些老师只知道照本宣读的教育方式。一度让我对历史与语文产生了排斥心理。至从进入大学之后,我才慢慢地改变这种对历史与文学厌恶的情绪。

读《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对我第一感觉就是,这种书虽然不能说具有完全的客观性与中立性(只要现在各国政治在竞争,就不可能有完全客观性与中立性,历史学作为各国政治的精神支柱及立国合法性的依据,每个国家的史学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褒扬本国政治优越性,而贬低他国政治嫌疑,只是其是否明显与隐蔽性摆了)。但作者至少摆脱了当今唯西方视角表述世界近现代,这为国家政治的软实力提供了学术支撑。

第二,本书的重点论述了漫长的16世纪近代思想的起源与发现的道路,论述了中国在明王朝时期又盛变衰的历史过程,论述了西方在近代历是如此从一盘散沙走向当今的北约组织的框架结构(当然这需要短暂的20世纪历史作补充),从落后的追赶者到现代引领世界的话语权。而漫长的19世纪最要论述西方国家内部霸权争夺的演变史和亚洲尤其东亚文明的崩溃。

第三,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经过汉唐宋历史走向辉煌到元明清渐渐衰退的历史见证,为中国的当前及未来提供了意识及思维的营养。更为短暂的新中国历史寻找了历史弊端及未来的出入。

第四,打开一扇新的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近百年来中国前人前仆后继,殚精竭力的努力奋斗认知大门。更对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新认知,改变过去中国闭关自守封建意识认知;对中国国家行政组织能力与基层自治政策的新认知,更对中国未来经济-金融治理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对国民政府的绕外必先安内政策片面认知的批判,国家组织能力衰退是内因与外因恶性循环共同造成的结果。

当然,以上四点对国家未来和作为国家的公民有意义的。然而,作者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作者过于最在宏观视角对国家行政组织能力加以论述,未对国家行政组织能力在基层的如何逐渐失去影响力的微观社会心理学角度加以分析。一个最好的制度也是需要落实到基层、落实每一个公民才算具有国家行政组织能力。而作为国家的最小的细胞,个人对国家这一概念的内心深处的认知,决定了国家这一最高组织的宏观作用。作者仅从历史文献资料尤其的高层决策的官方史料来分析国家行政组织能力似乎缺乏土壤。

第二:对中国的哲学在政治领域内具有运用缺乏系统性的论述,由于中国哲学终极目标是追求融合,因此,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也在一个融合的过程,把国家行政组织能力的下降归结于道学的无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道学的无为哲学是在当时春秋霸权争斗特定时期的产物,无为哲学的真正内涵在哪里?至于后来如何被理解成为在基础组织的无为,这是不是道学之误还很难说。从《道德经》中我们了解所谓无为是指生活方式的无为,而不是以欲望主导人的意识。告诉我们人类在开发自然的同时要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绝不能过度开发,政治上绝不能过度地使用霸权扩展,绝对不是后来的在社会基层上的治理无为。

其实中国的哲学一个陷阱,就在于融合。因为宗教与哲学的融合统一,就形成了强大的文化精神,为中央政府提供了一个文化封建瞒下了伏笔,而又因为高度融合统一的文化。好处就是在最高领域容易形成统一的政策,可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尤其是在基层组织上缺乏了两种力量平衡的组织制约。导致了强大的统一文化在基层上政策执行过程中走向极端,使得基层组织在人民内部产生了极度不对称的视角认识。这种极端的行为必须导致了基层内部的社会心理的突变,对整个高度统一中央政府提出了一个合法性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高度融合统一文化为中央政府提供一个法理上的合法性,也为中央政府走向文化封建瞒下了伏笔,也为皇权的家族垄断及权力垄断提供土壤,具体体现在官员的任命与提拔之上。由于高度统一的文化封建扼杀了基层文化的创新,更是让儒释道文化各自停留不前,停留在相互借鉴的基础,结果一个混乱交叉的文化变产生了。这就是中国文化早熟后劲不足,又无法突破不前更不所在。由于文化封建上的强权,导致了基层人才无法通过自主的社会观察来获得新鲜的血液。他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背诵四书五经传统,然而通过唯一的改变现状的方式科举考试来改变现状。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国家人才的腐朽与创新不足的缺点。科举文化的盛行,也同样刺激了后来的吏有封建的形成,首先吏被排除在官之内,无法取得国家财政的支持,他们的唯一出路就压榨自己统领的百姓,这一部分人对晋升官场失去了信心,就像意大利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说的那样,他们对选择对狮子无法时,就只能选择做狐狸了。这样一来,他们就只能在基层挖国家的墙角,通过获取财富之路,最后通过支持新的力量来完成国家最高权力更替,这就是中国封建历史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些狡猾的狐狸在基层并不是为了服务于国家,而是在不断地伤害国家的未来。而作为他们的后代(富二、三代),那就是更加不学无术,面对利益与欲望的冲击,打压新型力量和强奸民女就在他们身上时有发生。久而久之,人民对国家的未来失去了信心。加上获得统治权之后中央高度集权的选择了过河拆桥,对基层百姓的无视以及对外力量的安抚妥协,渐渐地国家失去了财政来源,也失去了在基层的影响力和合法性。

以上是我简短的浅读之后一点读后感,由于历史知识的欠缺及生活阅历的有限。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在此基础,想谈谈我个人对中国国家改革未来的探讨之二。

首先,要充分地认识中国从阴阳哲学先秦哲学的发展轨迹,更要分析先秦各派哲学的真正内涵,而不是简单地融合分析。这些各派哲学的关注具体领域与所阐述观点的现实基础。这些哲学不是简单融合加以运用社会治理的。我们的国家延续至今的是文化治理,可是我们的文化呈现了融合后的混乱,更由于政治上的文化理念缺乏治理上的机制配合,导致了文化理念在国家行政组织能力上的效力与效率的下降。

其次,我们应该跳出文化封建与权力垄断的怪圈,跳出打天下坐天下的历史怪圈。既然天下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是国家的文化意识理念,就应该形成一种政治制度,为国家选取合适的治理人才。科举考试只会让文化走向封建,意识形态走向腐朽,因为传播中的文化文字是一个静态的形式,不能让文化形式来主宰社会,因为这种静态的形式容易让整个社会走向极端。而只有在实践中的具体运作及行政执行能力才可以看出其人的真正意识。

其三,以孙中山、毛泽东等为代表前人为中国人民的尊严不断地探索,殚精竭虑的奋斗着。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不得不说孙中山、毛泽东他们是伟大的。但是,伟大之外。他们就没有让我们遗憾的地方吗?我们当今的很多问题难道不是他们的权威走向一个极端吗?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以蒋介石为政权的暴政,不能说从孙中山革命依靠资产阶级之过吗?而毛泽东的领导新中国,以及之后公社制度,导致中国之后不得不打开国门进行改革开放的工业化道路所带给我们现在的问题,不能说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走向极端之过吗?(当然有现实考虑,当时的温饱问题严重,但是后来打击刘少奇政府就为过了)我们翻越美国初期的历史,华盛顿政府同步走工业化与农业化(两者的领袖分别成为第二、三位美国总统)两条路的政策,以及之后在林肯总统统一两条道路。当前中国的工业化与农业化都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前者是因为没有掌握技术核心,导致了产品竞争力低、利润低,后者是因为低效工业化道路的土地扩张与人口规模的扩张所带来的矛盾。

有一个现实疑问我必须提醒各位,那就是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中国西方的新疆沙漠地带(过去也是辉煌的文明,是中国最早文明之地),这些覆灭的文明为什么都成为了沙漠地带。这些地方过去辉煌都是一种假象,他们都是一种以欲望带动的文明,而不是科学化的文明。盲目的财富扩张与对外扩张,盲目的资源开发,盲目的土地开发。今天,我们新疆地区的沙漠扩大,黄河流域的缺水以及西南地区的干旱,不能不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城市化扩张及城市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森林破坏,以及农村自治来带来的盲目扩张土地开垦。经济化与财富欲望主导(人战胜自然的盲目自大)的社会发展道路是危险的。看看那些被湮灭的文明现状,他们无不都是城市废墟和沙漠化的丘陵。

农村自治看上去摆脱了国家的负担,其实不然,农村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家族势力主导了农村的利益分配。即便是所谓农村选举,只能为大家族势力盲目开发土地提供了合法性的外衣。由于基层缺乏合理的组织制约,一旦国家政策全力支持农村发展,那么这种家族势力控制的基层容易走向一种发展的极端。

当得我们的发展是主要还是依靠土地资源与农村自治的农业发展。我们的工业化道路在国外市场几乎没有利润,有大量的资源换取微小的利润,这便是工业化道路上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基层的农业化,小规模经营,无法获得外部市场的信息支撑,受制于市场价值剧烈波动的严重影响;过剩的劳动力缺乏了工业化技能,无法支撑工业化道路的合理成长;同时,缺乏农业科技支撑与生态环境知识的小农,不仅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对生态环境来说来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更缺乏国家金融的支撑。

面对此,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改革,政治上有两点,一政党法应该出台。严格各政党的行为规范。不管是执政党还是合作党,或者将来的忠诚反对党等。政党的行为必须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而服务,不得制造有害于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政党行为,各政党要严格约束各政党党员的行为。不能把所有社会矛盾问题指向对面,要客观地议政;更不能制造党派斗争,尤其是制造基层社会混乱;同时要为政党之间合理制约提供议政平台。二是对宪法的序言修改。理清中国历史文化脉络,理清各政党治理的战略与方针,不能借历史之名否定和压迫合理的政见;理清执政党的执行力效力与反对党之间的参考价值关系。

社会全面治理上有三点,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道路的合理规划,重视金融科技与创新支持,重视质与量的关系,规模与利润的关系。二、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重视农地合理开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视农业现代化中的农村自治组织对利益的合理控制;三民族自治与农村自治的合理制约,重视民族关系及农村家族关系的矛盾制约。

金融与军事上的,这两点是西方社会在近代历史超越亚洲文明的两大法宝,我们不得不对其加以重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不重视就会被别人所控制。不管我们是否需要使用同样的手段来与他们竞争,但我们必要至少要做到独立自主以及强大的反作用力。

【篇七:读《五百年来谁著史》有感】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持续千年的领先于世界,是无数外国人心往神驰的伟大国度。然而一个鸦片战争却将这个东方巨人迅速瓦解,从此陷入苦难的深渊。我常常在想,是英国人的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战胜了古老的中国吗?是所谓的闭关锁国,盲目自大,重农抑商而导致中华的积贫积弱吗?对历史的种种迷惑,在读完韩毓海所著的《500年来谁著史》后,我有了新的认识。

遥想500多年前,郑和率领着2万多人组成的船队,开始环绕世界的大航海。当中国国力空前强盛、称霸海洋的时代,航海不是探险、不是掠夺,而是一种以德治海的中国式海洋观。明清两朝均以和平的方式,推进着贸易和市场的跨国化,当时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科技、文化上,中国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并以和平的方式开创了一个世界经济的伟大时代。可是,中国主导的世界怎么就走向了瓦解呢?

作者认为,货币金融问题是近500年来中国最为关键的问题。财政铸币权是关乎国家财政和国家主权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兴亡。中国命运的大转折就发生在1567年前后,简单的说,中国是一个包括铜和白银在内的贵金属产量很低的国家,这造成了严重的货币短缺,进而威胁国家经济。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西方殖民者通过驱使奴隶在美洲进行白银开采,逐渐控制了作为货币的白银,这才通过与东方的贸易,积累起大量的资本,从而节约了自身发展所需的经济和环境成本,并为西方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财政货币体系和金融体制,没有完成向现代国家体制的转换呢?根本原因是封建势力的变本加厉所导致的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鸦片战争之后,国家金融体系崩溃与军事失败接踵而至,使中国社会结构从内部持续解体,国家完全无财政之独立,根本没有资本投资于国防和军事自卫建设,以至于在鸦片战争中,区区7000长途奔袭的海盗就把一个帝国一举击溃。

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帝国主义争霸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人反复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理:金融问题永远与战争相联系,金融安全永远与国家安全相联系。新中国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第一次形成了立足基层、组织严密的社会动员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严格的国家预算体系、税收体系,确立了人民币的货币独立性和权威性,调动社会财富,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就建立起完善的国防、工业和交通体系,并开始农田水利建设,从而形成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

我们今天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我们通过运转有效地国家行政机制,高效的投资于国家和未来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社会就业提供门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结合,也是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优秀成分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走向成功、走向复兴的关键。这不是简单地口号,而是历史的结论。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当然不是无为而治,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妥协退让。和谐是以协调生产与贸易,金融与武力,生态与软实力为互动的体系,是以协调中国的东西南北为互动的战略结构,是以协调世界格局为我有利的天下胸怀。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他也指示着现在,昭示着未来。如果把中国持续千年的领先与今天的重新崛起联系起来考虑,那么我们在19世纪后约100年的落伍不过是一个偶然的插曲。我们有着如此伟大的先人,继承着如此博大精深的文明,秉承着父辈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那我们就没有理由怀疑自己的能力。青年一代是这个时代的脊梁,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必须有所担当,必须肩负起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再次闪耀东方!

【篇八: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引言: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是对历史的追问,历史会无声地昭示着未来。

《五百年来谁著史》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作者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同时,作者还探讨了: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为什么说明清亡于货币战争?为什么中国票号资本被西方金融资本击溃?究竟有没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一系列大问题,并藉此重估新中国的体制问题。

《五百年来谁著史》的作者是韩毓海老师,山东日照人,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曾任纽约大学教授,东京大学教养部特任教授,著有《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天下:江山走笔》等。韩毓海师还曾担任多部电视剧编剧,其中有表现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我亲爱的祖国》等。

《五百年来谁著史》的副标题叫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借自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全球通史》中说,他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或非西方人。韩毓海的这本书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阿诺斯,而在内容上还是以一个国家中国为中心,具有浓重的中国问题意识,他意在以中国为本位去观察和描述最近500年的历史,最终目的是为了探讨深处大转折时代的当代中国的世界观。

这是一种将中国史与世界史融合的宏大叙事,改变了以往史学著作中国史是中国史、世界史是世界史的状况。作者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诠释中国,而在于解析当代中国道路的来路和去向。和通常对中国模式的分析不同,本书放弃并批判了通常人们所采用的现代化理论,这种分析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暗含着一个逻辑,现代化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模式,发达国家遵循了这种模式就发达了,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遵循这种模式,后者要想发展必须从制度上效仿前者,改变本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教育系统。韩毓海认为这种分析理论,如今在非洲和拉美遭遇重挫,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解释。整体来看,韩毓海借鉴了世界体系理论,重新解释了近500年来中国的兴衰史,指出在世界殖民史中,中国兴衰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力的强弱,也即社会组织能力的强弱,对基层的组织程度和跟基层的联系紧密程度。

所以,韩毓海的书会选择以1500年作为分界点,而不是其它年份。韩毓海以世界体系的眼光看近代世界史,认为近500年来世界只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欧美资本主义霸权的形成并横扫世界,二是占人类1/4人口的中华民族在逐渐衰落之后走向伟大复兴。因此,对五百年来谁著史的回答,答案并非只有西方资本主义,还应该包括中国道路。中国在以自己的教训和经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道路。

而在解释近代以来,西强东弱的现象时,在韩毓海看来,西方之所以兴起而中国之所以衰落,并非在于西方采用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得到好的发育,而是因为西方建立了军事金融国家相结合的特殊组织形式,以军商合一、军政合一、资本和国家合一的体制培育了较高的国家能力;而中国在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孱弱,因此尽管经济上并不落后,但国家能力非常低下。社会组织能力孱弱的表现为,皇权无法直达基层百姓;货币供应委之于国外的货币市场,逐步丧失了财政金融上的自主权;豪民与外贸商人勾结,市场垄断和土地兼并加剧,小生产者和小农流离失所,最终税收无着落,财政崩溃,无以养兵,军队不堪一击。

【篇九:《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韩毓海,一位北大学者,通过《五百年来谁著史》,并引用近年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建立在缜密基础上的论证,揭示了500年来中华民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货币金融上受制于西方垄断。

倘若仅仅为了告诉我们上述这些,这并不是《五百年来谁著史》这本书的价值所在。韩毓海把剖析的利刃同样对准了漫长的19世纪,对准了素来被史书描绘成科技发达、民主科学理念立国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作者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剥下了长期以来笼罩在这些所谓民主国家头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十九世纪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被西方史家描绘成科技推动欧洲主导的对人类道德谱系的重新书写,使得武力征服和支配成为19世纪欧洲道德的核心、法律制度的核心。然而,韩毓海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钻研精神,找到了被西方学者掩盖和美化了的真相:在亨利五世(1387-1422)的图书室里只有六本手抄本,其中三本还是从修道院借来的。的欧洲,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兴起,只能是大规模借鉴和引进中国、阿拉伯世界的科学知识的结果。那种认为单靠全欧洲修道院里不到100本的羊皮书就导致了近代科学的产生,这足以沦为天方夜谭,这种天方夜谭恐怕连上帝自己也不会相信。而深刻影响了近代生产力发展的蒸汽机车等机器的发明,也绝不是如西方史书所吹嘘的由天资聪颖的西方科学家研究出来的。

可以说,正是某些西方学者不顾历史事实,自恋式的研究和自说自话式的表述,才形成了把中国愚昧化、妖魔化的历史价值标准,这不仅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意识形态,也对五四救亡前后的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流毒不散。如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仍是西方列强把持话语权的世界,他们在人权、民主、贸易、国际法和全球化等方面实行双重标准,大肆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攻击谩骂,而刻意掩盖和避讳自身的血腥发展史。这样的论调也迷惑了相当一批中国人,以至于他们一提起西方的民主自由就馋涎欲滴。殊不知,《五百年来谁著史》这本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和实质,是为了讨好市民阶级以发行战争公债,从而针对殖民地攫取更大的利益。

一本好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五百年来谁著史》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韩毓海通过这本书不仅向我们揭示了诸多的历史真相,而且他以自己的观点和著书的行动,告诉我们,在中华文明中,究竟是作一个大人还是小人,并不是由权势、地位和财富来决定的,更不是由性别和族裔来决定的,而是由胸怀、担当和视野来决定的。与欧洲文明不同,在中国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中,自我从来不是孤立的。因为己的上面有家,家的上面有国,国之上而有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就是超越小我而达致大我的社会进化之道,这就是摒弃自私自利之心的成人之道,以此命令中国人去追求作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对人民有利的人。

【篇十:《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如何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和落后的原因,该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中国国家能力的降低和货币金融受制于人是近代以来落后的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英国区区7000人的远征军,在后勤保障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以极少的代价,让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清国投降,签订城下之盟,根源值得深思。为什么军队没有战斗力?老百姓不支持政府御辱?军队没有战斗力是因为缺少资金、训练和武器更新。老百姓不支持政府是长期形成的皇权不下县,无为而治的基层自治。这也是中国的千年传统,文化大一统,中央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外藩满足于文化上的认同,而不是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力控制。国家对亿万原子状态的小民,没有组织和控制能力,也就是长期以来所说的一盘散沙。

这一切的根源很多,韩毓海,本书的作者给我们的答案是国家对经济的放任和对货币金融的失控。对照公元1500年以来的西方和中国,走出的是两条路。一条是中国的勤劳革命;另一条是西方的战争投资或战争金融。中国的勤劳革命,由于没有国家能力将生产剩余转化为扩大生产,同时货币金融严重依赖境外白银,造成通货紧缩或价格波动。国家也没有垄断铸币利益,造成财政不足,调控无力,整个社会运转是最低化的成本,没有警察,没有税官。对商品货物纳税很少,与重农抑商大相径庭。

作者从历代统治中发现:皇帝久居深宫,治理国家严重依赖士大夫阶级,亲睐精英阶层,与百姓阶层严重脱离。从三皇五帝到国民党,中国政治的最大弊端,就是理论与实际脱节、政治与民众脱节、经济活动与国家财政金融脱节。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第一次形成了立足于基层、组织严密的社会动员机制和社会组织机构,并通过实践,再次基础之上,建立起现代国家预算体系、税收体系、转移支付体系。通过从基层起步,建立起公共积累、社会积累和国家积累,确立起人民币的货币独立性和权威性,改变了1500年以来的中国模式。

考察国家能力持续下降的原因。一是封建的变异。郡县制下的流官,虽然改变原来六国时代的典型封建,但严重依赖的地方皂吏确是事实上的封建。(即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二是儒学退化为道学。精英阶层不再研究具体技术和方法。对国家治理和财政、金融一无所知;三是豪门巨富与新兴外贸商人勾结。土地兼并巨大,而剩余资金又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四是小农破产,兵源不足;五是金融业委之于外国。若果一个国家把重要的事宜都交给市场解决,那么国家的组织能力将大大削弱。

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走出了一条新的中国之路,就是通过不消灭农民而实现了工业化。改变了中国原来的高度平衡陷阱。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区域不平衡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这一切的改变,既有吸收世界先进成果的作用,又有中国人艰苦卓绝的探索所取得的。

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正面与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碰撞。在不断的碰撞中,首先改变了道学传统,开始研究实学,重视对自然、技术的研究,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开始眼睛向下看。从清朝的崩溃和不断的统一中,直至新中国,彻底解决了封建的问题。国家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大幅度提高,在面对美国这样的强敌时,我们的组织和动员能力都经受住了考验。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现在,我们阅读该文,有四点感受。

一、要坚持道路自信。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是在没有野蛮扩张和野蛮剥削的基础上,通过积累,不断发展来得。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的将积累运用好。中国道路从1500年以来,就是一条和平之路。中国通过内延发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和谐共生,解决自然危机和社会危机。

二、高度重视农民问题。中国还是一个有着60%农民的国家。农民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要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不能在农村和农民本身的小圈子里解决。要放眼世界,通过大力发展城市,做强城市,在有工业化支撑的城市里吸纳和转化农民。让农民擅长农业的,仍然从事农业。不擅长农业或能够成功转业的,从事非农产业。

三、政府要在市场不能解决的时候站出来。明清的衰落,重要的地方是政府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也委托给市场了。如军粮、漕运等委托商人办理,后来又通过开中法将粮食的解决通过市场、货币解决。一旦出现重大变故,单一地区粮食不能自给,而转运不畅,造成社会动荡。在粮食、住房等关系到老白姓生活的重要方面。政府应该进行组织和管理。

四、西方话语权的辩证认识。韩毓海通过大量史实论证了西方国家的发家史是一个血淋淋的历史。战争投资带动机器革命。西方的人权、民主、贸易和国际法充斥着双重标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和实质是为了,讨好市民阶级以发行战争公债,官商结合,对外大肆剥削殖民地,对内剥削民众。

从公元1500年到现在,主导世界的是西方列强,是标准的制定者。在未来,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中华文化,因为其管波的包容力和和谐的大同理想,必将能够主导未来的世界价值标准。中国固有的天人合一、家国一体、天下为公的精神传统,将最终会给世界创造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新局面。

【篇十一:《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历史上一直非常遥遥领先的中国,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为什么从1840年开始,却坠入了屈辱苦难的深渊?以前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除了扼腕痛惜之外,被告知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和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无能。

而今,韩毓海,一位北大学者,却通过大量的史实,并引用近年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建立在缜密基础上的论证,揭示了一个真正的原因,那就是500年来中华民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货币金融上受制于西方垄断。洋洋洒洒29万字的《五百年来谁著史》,就是通过大量的论证告诉我们,由于中国明清两朝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而且在银储备非常短缺的情况下鬼使神差地确立了银本位制,从而将国家的金融经济命脉拱手交给了外国资本主义;同时由于明清两朝实行无为而治的文化大一统,中央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外藩满足于文化上的认同,而不是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力控制;国家对散布在基层城乡的亿万小农缺乏强有力的控制和组织能力。所以,这个表面上繁荣的庞大帝国,经不起1840年的轻轻一击,从此开始了分崩离析的命运。

倘若仅仅为了告诉我们上述这些,这并不是《五百年来谁著史》这本书的价值所在。韩毓海把剖析的利刃同样对准了漫长的19世纪,对准了素来被史书描绘成科技发达、民主科学理念立国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作者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剥下了长期以来笼罩在这些所谓民主国家头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作者告诉我们,1648年,当清王朝入主中原,奠定了220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帝国的时候,欧洲才通过《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长达几个世纪的200多个小国混战不休的局面。而欧洲30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正是建立在200多个小国混战的结果之上,通过不断地向民间金融资本借债,然后发动战争进行还债的循环史。绝非马科斯韦伯等西方学者美化的那样,说什么地球上存在着对立的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以基督教为道义核心的西方文明远比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国文明先进得多。

十九世纪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被西方史家描绘成科技推动欧洲主导的对人类道德谱系的重新书写,使得武力征服和支配成为19世纪欧洲道德的核心、法律制度的核心。然而,韩毓海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钻研精神,找到了被西方学者掩盖和美化了的真相:在亨利五世(1387-1422)的图书室里只有六本手抄本,其中三本还是从修道院借来的。的欧洲,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兴起,只能是大规模借鉴和引进中国、阿拉伯世界的科学知识的结果。那种认为单靠全欧洲修道院里不到100本的羊皮书就导致了近代科学的产生,这足以沦为天方夜谭,这种天方夜谭恐怕连上帝自己也不会相信。而深刻影响了近代生产力发展的蒸汽机车等机器的发明,也绝不是如西方史书所吹嘘的由天资聪颖的西方科学家研究出来的。

可以说,正是某些西方学者不顾历史事实,自恋式的研究和自说自话式的表述,才形成了把中国愚昧化、妖魔化的历史价值标准,这不仅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意识形态,也对五四救亡前后的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流毒不散。如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仍是西方列强把持话语权的世界,他们在人权、民主、贸易、国际法和全球化等方面实行双重标准,大肆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攻击谩骂,而刻意掩盖和避讳自身的血腥发展史。这样的论调也迷惑了相当一批中国人,以至于他们一提起西方的民主自由就馋涎欲滴。殊不知,《五百年来谁著史》这本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和实质,是为了讨好市民阶级以发行战争公债,从而针对殖民地攫取更大的利益。

作为一名富有正义感的中国知识分子,韩毓海在充分发掘史实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从金融货币体系和国家能力这个新颖的角度,再次验证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把中国亿万农民发动起来,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西方反华势力的努力,和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精英的配合,在目前的中国存在着一股非常不好的思潮:有些人一看到毛~泽~东这三个字就大倒胃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被蓄意描绘成一片漆黑、一无可取之处。然而,韩毓海却以无懈可击的论证,再次揭示了新~中国独立自主搞建设,在八面封锁的恶劣环境下,建立起独立的金融经济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这种历史必然性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的无可抹煞的基础作用。

上面所提到的那种非常不好的思潮,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有些人一看到为新~中国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摇旗呐喊的作者和著作,就破口大骂,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恨不得这个被他们认为一无是处的又黑暗又落后的中国被美欧彻底征服才算解恨。而我们一些富有正义感和爱~国良知的知识分子包括青年,尽管对这种观点和这种汉奸走狗深恶痛绝,但是却因为掌握资料的有限和史学思维的不足,而只能基于义愤与之接口对骂,从而被贬损为愤青。做一名爱国愤青固然光荣,但是,韩毓海却不是这样的愤青,前面我已经说过,他的辩驳是完全建立在掌握史料之丰富、论证之严密、推理之精当的基础上的,与愤青言论的浅薄无知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为真理之光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

这本书的书名起得非常有深意。五百年来谁著史?从公元1500年到现在,主导世界价值标准的恰恰是西方列强,而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的中华民族,如今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拼命地屈就西方确立的贸易标准、人权标准、全球化标准。而西方为什么能够取得标准的制定权?依靠的就是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与侵略。作者在无情揭露这一事实的同时,以优美的文笔赞美中华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广博的包容力。作者隐晦地预示:未来能够主导世界价值标准的,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

一本好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五百年来谁著史》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最初我是从孔和尚的博客上看到他推荐的。由于一直以来对愤青的正气有余而深度不足的印象,所以一开始我对这本书并未能引起太多的注意,只是抱着在网上浏览几页的态度。然而,几页过后,我便立即通过网上书城下了订单。就因为通过浏览那几页,我感到这不是一本泛泛浏览的书,它是值得我无论是端坐在书桌前,还是倚在床头灯下,都精心阅读、思考、甚至必须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做笔记的好书。这本书所引用的国内外学界的资料成果之丰富,极大地拓展了我这个知识贫乏的读者的认知外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于书中引述的其它著作和观点,不惜放慢阅读速度也要在网上搜索而获其概貌。所以,韩先生的这本书读下来,就阅读量而言,并非仅仅这一本书而已。

韩毓海通过这本书不仅向我们揭示了诸多的历史真相,而且他以自己的观点和著书的行动,告诉我们,在中华文明中,究竟是作一个大人还是小人,并不是由权势、地位和财富来决定的,更不是由性别和族裔来决定的,而是由胸怀、担当和视野来决定的。与欧洲文明不同,在中国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中,自我从来不是孤立的。因为己的上面有家,家的上面有国,国之上而有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就是超越小我而达致大我的社会进化之道,这就是摒弃自私自利之心的成人之道,以此命令中国人去追求作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对人民有利的人。

【篇十二:《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也许同韩博士以前研究文学有关,虽是一本讲历史的书,但文字和叙述并不枯燥;也许同韩教授还从事教学有关,虽然也引经据典,但学究的书斋气也不很重。孔庆东教授把韩毓海的这本书与摩罗的《中国站起来》放在一起不是没有道理。我在摩罗《中国站起来》一书的封底有一段话,其中写道:中国5000年历史应该重新书写,摩罗先生的《中国站起来》走出了第一步。事实上,韩毓海的《五百年来谁著史》的确也是重新书写中国历史这一努力的成果。从时间上说,摩罗的书出版早一点,韩的书晚一点,算是我没说错。

重新书写历史,并不是说又发现多少新的史料,也不是说以前的历史都是故意搞错,从而被隐瞒了真相。历史的事实,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实际上都一直存在,我们今天并没有比过去的人们掌握更多的历史素材。重新书写历史的关键是我们的立场,是我们看待历史的角度,是我们评价历史的基础理论思想体系和价值倾向。之所以把摩罗的书和韩毓海的书放在一起,是因为摩罗告诉人们,一百年来,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出现了严重偏差,这种偏差不改变,对历史、对现实的结论就容易错误,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就很难发挥积极的意义。而韩毓海的书,不是像摩罗先生一样力图纠正这种偏差,而是已经抛弃了以前形成的定见,索性自己找了一个新角度,重新解读已经发生的历史,从而得出与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并不完全一样的结论。

书的副标题是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先说说副标题里的1500年以来。这个1500年不是指由今天倒推1500年,而是指西元1500年,换句话说,这个1500年就是人们常说的西元1500年以后西方崛起的500年历史,大致就是哥伦布航海以后到今天的历史。与自然界相比,人类的历史是很短暂的,当我们说恐龙称霸地球后是人类主宰世界,人类百万年的历史就这样用一个词概括了。与个体生命相比,人类的历史又是很漫长的。恐龙时代四个字包含了大约一亿年,其中又分成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等历史分期。人类历史也一样,为了方便了解历史,人们也把漫长的人类历史分为各种阶段。例如,中国历史以朝代来做分期,这是一种相对客观的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来分期的方式。还有把人类历史分为现代、近代、中世纪、古代、远古等,这种方式包含了对于每个分期概念的人为解释,例如,现代与近代究竟是时间上的差别还是本质上的差别?显然,每一种历史分期都有不同的理论依据。用西元1500年来划分历史,也是一个历史分期的方法。这个历史分期法首先由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它的依据很简单:西元1500年前,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们大致都在相对隔绝的状态中各自生活发展,即便有来往,来往的程度也很有限;西元1500后,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们来往和联系日益频繁,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终于形成。因此,不管韩毓海这本书是否借鉴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分期观念,至少在历史时间表上,是与之一致的。

我在以前探讨郑和下西洋的文章里,提到过以西元1500年来划分历史,在它之前,是最伟大的郑和航海,它彷佛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在它之后,是以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等一批西方航海家的探险历史,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为什么要说以西元1500年来划分历史的方法?因为,这个历史分期法很简单,人类历史只是在这里一分为二,它与其他的历史分期不同,因而也会得出与其他历史分期不同的结论。例如,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历史分期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也称为历史进步论,这种分期的主观性比现代、近代的分期法更强。韩毓海的书分为上篇和下篇,分别讲述明朝和清朝的兴亡。由此我们要讲到副标题中的中国与世界。

按照历史进步论,明朝属于封建社会,与之对应的欧洲属于资本主义早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群各有归类,清朝也类似。在历史进步论的预定理论框架下,明朝与欧洲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地摆明了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位置。但是,韩毓海的书没有按照历史进步论的既定观念将历史事先归类,而是用西元1500年前后隔绝的世界与整体的世界这样的分期法来看待明朝与欧洲与世界,因此,韩毓海较大限度地摆脱了历史进步论业已形成的固有观念。由此,我们在他的书中发现,明朝与欧洲相比,并不是像历史进步论描述的那样,一个是落后的封建社会,一个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反而,在一种平等和系统的状态下,我们看到了明朝的文明与先进,欧洲的落后与野蛮;但同样也在平等比较之中,看到了两者日后发展命运不同的原因。而这种原因的探究和发掘,在历史进步论中是很难客观完成的。比方说,用历史进步论解读清朝灭亡很简单因为清朝是封建社会,比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落后,所以它必定灭亡。这种解读等于是用历史进步论的结论代替了真正的原因探究,它并不能给我们提供清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这就是我所说的重新书写历史。五四以后的100年来,中国的学术思想已经深受西方学术理论的影响,把西方一些并不成熟的学术理论当作我们的金科玉律。对于历史来说,我们抛弃了司马迁、司马光等先辈形成的中国历史学术传统,完全接受了西方的历史学术思想。事实上,斯塔夫里阿诺斯以西元1500年简单分期的观点也算是西方学术观念,但是,这个分期法有明显的好处:一是它与中国历史上以历史事件的自然发生时间来分期很接近,只不过从中国扩展到了世界;二是它抛弃了欧洲中心论。历史进步论之所以能够把历史分为一个个台阶,实际上它是对欧洲历史的总结归纳,并不适合欧洲之外的其他社会。然而,由于欧洲的武力强大,欧洲文化伴随着武力输出,使得欧洲的一切标准成为了全世界的标准,由此形成了欧洲中心论。其中,历史进步论就是欧洲中心论的一个重要体现,它用从欧洲历史得出的结论,强行套在欧洲以外的其他历史头上,就好比用非洲羚羊的生存规律来解释澳大利亚袋鼠的生活形态,往往只能导致错误百出的结论。

因此,摆脱欧洲中心论,是本书最值得称赞的一点。据我所见,在中国国内以最大的努力摆脱欧洲中心论来讲述中国历史的,并不多见,或者说很少见。除了某些很少受西方思想影响的老学究,在同龄人中,韩毓海的新书到目前为止无疑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本。韩毓海比老学究的长处在于,他并没有拘于中国自身,而是以世界的眼光,在一个整体中,重新看待被歪曲了100年的中国历史。与之相比,更多讲述历史的中国人,首先应该做摩罗的学生,学习如何才能摆脱欧洲中心论,学习如何摆脱自己的思想被西方思想控制,才有可能达到韩毓海的境界。如果说摩罗提供了一种正常思想方法的途径,那么,韩毓海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先走了一步。然而,历史浩瀚,摆脱欧洲中心论重写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无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韩毓海也只走出了一小步,但它是令人欣喜的一小步。

该书的编辑向我介绍这本书时说,韩毓海的新书是同我的一些观点的挑战、叫板,其实这位责任编辑说的不太对。在抛弃欧洲中心论的大方向上,韩毓海与我是一致的。在抛弃欧洲中心论重写历史的努力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才是重要的。因为,抛弃欧洲中心论等于抛弃了一百年来一大批既定的观念和结论,要重新审视历史、得出结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说抛弃了欧洲中心论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正确。因此,韩毓海的书对于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鞭策。

五百年来谁着史读后感


五百年来谁着史读后感(一)

书是从学校门口盗版书滩上买的,5元一本。之所以买它,是买了3本其它的书,20元钱,滩主不想找钱了,也可以说是销售策略吧,让我再选一本,感到这书还比较整洁就顺手拿走了。我不愿看当前国内的所谓文学或思想作品,我觉得这个时代中国根本就没有大师或大家,只有一些文字2020的贩夫罢了,他们除了炒作、骗钱什么也不是。特别是在天涯上看关于韩寒的争论,更加重了自己的心理。不是说韩一定是假的,而是那些不解决问题的争论,让我感到生活在一个无耻的世界里,当大家怀疑你的能力或都实力的时候,还有什么比现场表演更有说服力的吗?看看现在书滩上真正热卖的都是什么书,是古籍、对古籍的注释、对古籍的白话、经典西方文学等等,反正当前的书大多不过娱乐读物罢了。所以我一直觉得当前的中国是一个骗子横行的国度,从来没有真正思想家,读他们的书就是在自杀。当然,我买盗版的书,本身也算一种偷骗行径吧,但如果不是盗版,才不愿意去收这些垃圾呢。

书买了总得翻翻吧,自序里第一句话就没看懂借此机会,我首先要向尊敬的读者说明一下增订版所作的修改:篇日本身未作丝毫的更动,但每节几乎都增加了新的资料,目的是使增订版的观点更加鲜明丰富。网上一查篇日实为篇目,真想骂娘,盗版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技术水平还是这么差。再往下看,虽然盗的错白字2020连篇,但内容还能看懂,原来是想从金融角度说明为什么中国在近代史上落

后了,更想骂娘了:作者又是一个拿时下热点,通过抄、拼、凑,骗大家钱的货了。当我再往下看时,竟然被吸引进去了,从下午,到夜里两点钟,一气把书通读了一遍。通过眼药水润了一下酸痛的眼睛,才睡得下了。

我之所以能被该书所吸引,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而之所以觉得有道理,是因为看过《明朝的那些事儿》,有一点关于明朝的了解,我觉得正是《明朝的那些事儿》使我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而不是教科上干巴巴的讲述。这本书中有三点引起了我的共鸣,一个是关于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观点,一个是国家组织能力的观点,后一个是中国主导的世界的观点。让我最深有体会的是第一个观点,当然也许只是他引用的别人的观点。现在最时髦的词就是选票,我不知道是真正的热情,还是有意的欺骗,反正结果成了很多人标价的资本。我不知道选票理论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我一直觉得它解决不了腐败、渎职等社会问题。我家是农村的,我在那里看到那些地方选出来的全是地痞流氓时,心都凉了,我这才体味大学里上党课时老师讲的一句话现在农村党组织实际上是处于瘫痪状态。再看看那些选出来的人那么无耻公开地贪污公共财产、截留上级支助。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后来在思考中,得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压迫在劳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现在想想自己当时说的流氓无产阶级,其实就是书中所说的吏罢了。有了切身的体验,我一直觉得如果仅仅是通过选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话,最大的可能是劳动人民不但什么也得不到,反而受害更深。

对于其它的两个观点,也有类似的心理感觉罢了。

对于那些买弄文字2020的人来讲,我可能因上述感受被批成一个白痴。我只能说:我不是一个做文史的人,仅仅是普通的社会成员,有权力谈谈自己的感受罢,就连明朝的历史知识也源于普识性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议论当然高不到那儿去。为了提高自己对该书的认识,网上搜索了一下别人的评论,都是一句两句的个人感受,搜到一篇《五百年来谁着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专家着史还是政工说教?,认认真真看了一遍,总体感觉,该文的作者是在装!特别该文的作者嫌人家以论带史观点先行,最讨厌这种装的人,在文史方面什么都装作很中立、很客观,絮絮叨叨一大堆,让别人看不他的目的,最好让别人不知所云,欺骗似地诱导别人。我觉得在文史方面,作者就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目的,让我们外行一看就明白,而不是故作高深,毕竟五百年来谁着史这种书就是表达个人认识的书。观点是对是错,读者自有体验,其实读的目的是为了开拓思路,对的或者有利的就接受了,错的或者反对的就扔掉了,也就是说大家看书的目的是为了组织自己的生活,多是拿来主义罢了。至于批评书的作者学识浅薄沙滩上面建高楼,我就要说该文的作者在装的后面要加个B了,你可以提出反驳观点,但不要贬低别人,比方说你提供了几个书中的史料引用有问题,不是很好吗,让大家可以更深入的思考问题,但你也没说出书中引用的史料就一定是错的啊,再说你也谈谈自己的观点啊,当然该作者是反对观点先行。我觉得静心讨论的才是好的,不要给人戴帽子。不管怎么说《五百年来谁着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专家着史还是政工说教?还是值得好好看的一篇文章,作者能写那么多文字2020,肯定思考了不少的,里面提供了一些反驳书中观点的史料,对于更深入地思考该书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最后谈谈所谓的严密的问题,在网上看到了韩毓海在充分发掘史实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作者又没有逻辑严密的观点、论证,和建立在大量史料上的实证分析和研究,看来严密真是个很高深的东西了。一本书读下来,感觉在表达上没什么有问题的地方,就是觉得有点重复、啰嗦。真希望有人在这方面发表一点具体的看法,好共同提高写作的能力。

还有书中对马克思理论和毛主席的的评价问题,他们太高大,太复杂,不是我能理解得了的,不反对,也不赞同,但觉得比那些一味喊口号拥护或者晃悠民主的牌子反对的人要强多了。

最后再说一句,虽然同意作者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其新的视角,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但还是觉得,作者的目的是利用热点问骗大家的钱,否则,为什么金融危机前没写这样的书呢?也许书中没有什么新观点,只是把别人研究的成果,正好利用金融危机把别人的成果拿过来挣点钱。不管怎么说让我有了一些新了认识还是好的,何况只花了5元钱呢,感谢盗版,只是希望盗版技术再提高一点。


五百年来谁着史读后感(二)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韩毓海教授新着《五百年来谁着史》,大有耳目一新之感。《五百年来谁着史》立足世界审视明清历史,探讨其兴衰成败,既采取中西对比,又用纵向的历史说理。他说:研究中国历史,上要看货币财政,下要看基层组织,同时更要能以世界大势之变迁、联系和互动为背景去展开思考,如此,方能有所收获。

历史上一直非常遥遥领先的中国,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为什么从1840年开始,却坠入了屈辱苦难的深渊?以前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老师们都告诉我们是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和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无能。

倘若仅仅为了告诉我们上述这些,这并不是《五百年来谁着史》这本书的价值所在。韩毓海把剖析的利刃同样对准了漫长的19世纪,对准了素来被史书描绘成科技发达、民主科学理念立国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作者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剥下了长期以来笼罩在这些所谓民主国家头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作者告诉我们,1648年,当清王朝入主中原,奠定了220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帝国的时候,欧洲才通过《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长达几个世纪的200多个小国混战不休的局面。而欧洲30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正是建立在200多个小国混战的结果之上,通过不断地向民间金融资本借债,然后发动战争进行还债的循环史。绝非马科斯韦伯等西方学者美化的那样,说什么地球上存在着对立的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以基督教为道义核心的西方文明远比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国文明先进得多。

韩毓海通过这本书不仅向我们揭示了诸多的历史真相,而且他以自己的观点和着书的行动,告诉我们,在中华文明中,究竟是作一个大人还是小人,并不是由权势、地位和财富来决定的,更不是由性别和族裔来决定的,而是由胸怀、担当和视野来决定的。与欧洲文明不同,在中国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中,自我从来不是孤立的。因为己的上面有家,家的上面有国,国之上而有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就是超越小我而达致大我的社会进化之道,这就是摒弃自私自利之心的成人之道,以此命令中国人去追求作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对人民有利的人。


五百年来谁着史读后感(三)

《五百年来谁着史》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着作。作者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同时,作者还探讨了: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为什么说明清亡于货币战争?为什么中国票号资本被西方金融资本击溃?究竟有没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一系列大问题,并藉此重估新中国的体制问题。

《五百年来谁着史》的作者是韩毓海老师,山东日照人,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曾任纽约大学教授,东京大学教养部特任教授,着有《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天下:江山走笔》等。韩毓海师还曾担任多部电视剧编剧,其中有表现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我亲爱的祖国》等。

《五百年来谁着史》的副标题叫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借自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全球通史》中说,他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或非西方人。韩毓海的这本书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阿诺斯,而在内容上还是以一个国家中国为中心,具有浓重的中国问题意识,他意在以中国为本位去观察和描述最近500年的历史,最终目的是为了探讨深处大转折时代的当代中国的世界观。

这是一种将中国史与世界史融合的宏大叙事,改变了以往史学着作中国史是中国史、世界史是世界史的状况。作者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诠释中国,而在于解析当代中国道路的来路和去向。和通常对中国模式的分析不同,本书放弃并批判了通常人们所采用的现代化理论,这种分析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暗含着一个逻辑,现代化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模式,发达国家遵循了这种模式就发达了,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遵循这种模式,后者要想发展必须从制度上效仿前者,改变本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教育系统。韩毓海认为这种分析理论,如今在非洲和拉美遭遇重挫,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解释。整体来看,韩毓海借鉴了世界体系理论,重新解释了近500年来中国的兴衰史,指出在世界殖民史中,中国兴衰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力的强弱,也即社会组织能力的强弱,对基层的组织程度和跟基层的联系紧密程度。

所以,韩毓海的书会选择以1500年作为分界点,而不是其它年份。韩毓海以世界体系的眼光看近代世界史,认为近500年来世界只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欧美资本主义霸权的形成并横扫世界,二是占人类1/4人口的中华民族在逐渐衰落之后走向伟大复兴。因此,对五百年来谁着史的回答,答案并非只有西方资本主义,还应该包括中国道路。中国在以自己的教训和经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道路。

而在解释近代以来,西强东弱的现象时,在韩毓海看来,西方之所以兴起而中国之所以衰落,并非在于西方采用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得到好的发育,而是因为西方建立了军事金融国家相结合的特殊组织形式,以军商合一、军政合一、资本和国家合一的体制培育了较高的国家能力;而中国在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孱弱,因此尽管经济上并不落后,但国家能力非常低下。社会组织能力孱弱的表现为,皇权无法直达基层百姓;货币供应委之于国外的货币市场,逐步丧失了财政金融上的自主权;豪民与外贸商人勾结,市场垄断和土地兼并加剧,小生产者和小农流离失所,最终税收无着落,财政崩溃,无以养兵,军队不堪一击。

读《五百年》之心得体会


读《五百年》之心得体会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必然,展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正读全书:《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震撼人心在于以史诗般的厚重道出了正道沧桑。在内容上,本书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分为六大部分,突出道路与抉择。第一部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分别讲述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谱写的空想"悲歌";第二部分集中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启拓荒之路;第三部分讲述列宁如何缔造、扞卫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四部分反映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与教训;第五部分展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卷;第六部分展现了在改革开放后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

回顾历史:震撼人心在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深刻揭示了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的,"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50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民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制度上。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历史纵观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沧桑,无数的社会主义革命前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顾艰辛不顾死亡,义无反顾的坚持最初的信念,这种坚定的信念不仅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亡,同时也是我们新一代青年所应有的一种态度,在观看完这部片子之后,使我更加坚信了这一信念,在未来的奋斗路上,也许困难重重荆棘丛生,但只要坚定信念,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奋斗便终究会到达成功的彼岸,绽放青春的绚烂。

放眼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震撼人心在于富含"正能量"。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正能量",只有"正能量"才能推动"中国梦"圆满实现,"负能量"对实现"中国梦"没有积极作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富含的"正能量"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前进动力。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巨作是一部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的精神食粮!它不仅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增强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沧海桑田、沧桑巨变、正道沧桑。500年,社会主义历史500年,怎的如此震撼人心!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学习心得


【篇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学习心得体会】

掀起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高潮正逢其时

2月10日,中宣部中组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五百年》)。笔者认为,在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2014年,掀起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高潮正逢其时。

践行群众路线需要加强对党史的学习。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学党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就不能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就难以做到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服务。《五百年》不仅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列宁时期等阶段的发展史,而且重点阐述了我党成立90多年来的历史,为深刻认识我党的群众路线提供的良好平台。学好《五百年》对于党员熟知党史、主动践行群众路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对五百年的学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没落腐朽的思想不断传入,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媚外思想抬头,各类思想充斥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使少数党员干部的理论自信、制度信心、道路自信明显锐减。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保持政治定力和道路自觉。学习《五百年》,有助于党员明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五百年来国内外无数先哲和马克思主义者反复摸索实践的历史结晶,从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强道路自觉、制度自觉,确保改革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既可以让我们增强对历史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对未来的责任。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亟需我们通过了解历史来增强政治自信,发展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学习五百年正当其时!

【篇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学习心得】

中宣部中组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空想社会主义讲起,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书注重史论结合、文风通俗,力求做到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读性相统一。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组织《五百年》的学习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作为推进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十八大曾指出: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之所以能给出这样的明确答案,关键词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因素,就是当前中国面临了一些问题:腐败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个别党员干部意志涣散,甚至想效仿西方制度模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如果这些问题不推进,有可能会亡党亡国。正是愿意直面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任中央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措施:提出中国梦构想;针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老虎与苍蝇一起打的系列反腐行动等等。无不显示了党中央治国的信心与决心。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源于对国情与世界历史进程的认识、源于探索实践创新、源于不断总结经验、源于老百姓的衷心拥戴。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毛泽东当年依据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提出了与俄国革命相反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同样,今天我们国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基于对国情的客观判断。学习《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可以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我们所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邓小平是创立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的总设计师,这条路,马克思没有说过,前人没有走过,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要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唯一可做的就是探索实践,探索实践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特别需要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想前人没有想过的,做前人没有做过的,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1848年马克思写下《共产党宣言》开始,经过马克思主义诞生百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了中国社会主义数十年的曲折实践和改革开放十几年的惶惑与争论,中国共产党终于彻底摆脱了计划与市场属于社会根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一种全新的目标模式,教科书没有记载,经典作家没有论述,它突破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百年以来人们思考的禁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将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中国新民主义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在不断总结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多年的进程,社会主义中国也走过了64年。这是西方社会主义所不能的。

一个长盛不衰的民族离不开文化信仰的支撑,一个欣欣繁荣的国家离不开国民的团结与奋斗,一个永握权利的执政党离不开人民的拥戴和信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好《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就是要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认清形势,勇于开拓和创新,剔出弊病。用发展的眼观处理好工作与事业、社会与家庭。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能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利益、实惠的道路。我们要以史为鉴,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动摇,走好道路,用好权利,服务好人民,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在康庄大道中实现每个人的梦想。

【篇三:读《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有感作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一读社会主义发展史,了解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对于指导我们当前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党员,我利用几天的的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了该书。细细品味,感触良多,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一是本书讲清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运动到制度的跨越,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以后,社会主义迅速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和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曲折。《五百年》以简练的笔墨,再现了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书中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思考、苏联模式及其局限、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尝试等重大事件,都做了如实描述和深刻分析。特别是对苏东剧变的分析,鞭辟入里,切中要害。书中提出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是两放弃一放任,即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鼓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奉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放任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深层历史原因是六个长期,即长期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长期僵化地对待社会主义;长期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长期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长期放松执政党自身建设。这些历史结论,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二是本书讲清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中也存在模糊认识,究其原因,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等重大理论问题缺乏基本认识。《五百年》通过描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从5个方面深刻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通过描述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历程,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本书善于从历史中引出结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比如,书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充分展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对新中国建立以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读后会使人深刻感到,社会主义建设是薪火相传、代代相承的事业,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必须牢牢把握两个三十年的辩证统一,决不能割断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

本书史论结合,既讲清了历史的本然,又讲清了历史的所以然,体现了思想理论的力量,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本书以史鉴今,突出问题意识、现实导向,着眼于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着眼于解决党员干部关心的重大问题,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把历史和现实融会贯通作文。在体例设置上,每章有针对性地设有思考题和深度阅读书目,引导读者深入学习思考。

本书主线突出,抓住社会主义探索和发展的主线,突出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在史料选择上有详有略,有取有舍,删繁就简,颇具匠心。

总之,《五百年》是一本适合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阅读的好教材,每位细心研读的读者都会从中得到深刻的历史启迪。

【篇四:《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学习心得】

按照市司法局党总支开展的在党旗下成长为主题的读书学习活动安排,本人充分利用下班时间,特别是下班后的一个小时时间,在办公室完成了党组推荐的图书《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阅读学习,通过阅读学习社会主义的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了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脉络清晰,阐述深刻。从1516年莫尔的著作《乌托邦》算起,被大家公认这是社会主义思潮的起点,到现在500年就差两三年了,当我拿到这本并不起眼书,甚至可以说是册子的时候,产生了疑虑,用200页的书能够阐述清楚世界社会主义的五百年发展的曲折历史,带着疑虑我开始对本书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书中把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按照发展分为六个时间段,也就是六个阶段,第一是空想社会主义,从1516年《乌托邦》书发表以后的300多年,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这个时间段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时期,也是书里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其重大的标志是1848年他们合作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最经典、最重要的著作,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厚的小册子里做了全面的阐述,是一种新世界观的阐述。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直到1895年恩格斯去世,这一时期是第二个时间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第三个时间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兴起,寻求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就是这个时间段极其重要的标志,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并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直到他去世都在进行这个探索,把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看作第三个时间段;第四个时间段是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等一批国家的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讨,后来产生了社会主义模式或者叫斯大林模式,这个时间段可以说是苏联包括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这个过程在顺利行进的时候也有严重挫折,它的结束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挫折;第五个时间段,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经过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一直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是第五个时间段,这里也有革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有我们探索中的辉煌的胜利,但是也有前进中的挫折,比如文化大革命,中间有很多经验但是也有很多教训,这是我们后来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宝贵财富,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这样的,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称作第五个时间段。第六个时间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重要的标志,党的十二大小平同志提出时代的命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开启了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新时代,一直到现在。所以这五百年从这六个时间段划分脉络非常清晰,从中能够讲出的道理在这个时间段的划分中也非常清楚,所以这本书从整体上来讲,五百年六个时间段,300多年是空想社会主义,不到200年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经从理论产生到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转变,再到实践中由一国到多国、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这一历史过程的展现,成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五百年的历史用六个时间段,短短的200页纸的文字来涵盖,不同于专家学者们写的大部头的理论著作,也不同于专门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不同于一般教材的写法,通过写史把道理说明白,这种道理就是各种运动、事件、人物、场景发生的原因,以及之间的联系,将历史的逻辑和思想的逻辑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样不仅把历史讲明白,还把道理说明白,真真做到了思想性、针对性、可读性的结合,我相信这其中一定倾尽了编写人员的大量汗水和心血。

二、切实解决思想中的几个问题。说到社会主义可能有一个话题避不开,就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它曾经发展一度是高歌猛进,影响力空前,但是最后结局以解体划上尾声,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结果呢?

通过《社会主义五百年》这个书我深刻的认识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确实是二十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二战以后和到20世纪末期,半个世纪的时间,一个有90多年的历史,执政70多年的大党,在两三年时间被瓦解,第一个与美国能够抗衡的超级大国瞬间瓦解,一个整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瞬间消失,确实令人震惊。二战以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的时候,真是高歌猛进、蓬勃发展,真是西方不亮东方亮,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陆地面积占1/4,而且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就给打破了,各民族的解放运动在社会主义运动的鼓舞下蓬勃发展,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本书通过直接原因和长期历史原因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直接原因是两个放弃一个放任。第一个放弃就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鼓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非人性的、非人道的、非民主的,他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个社会大厦都要改造,形成一种精神垄断,这种情况下就把整个党的思想基础完全的瓦解,同时还掀起了一个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通过这种评价否定斯大林,通过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宁,继而追到马克思是原罪,这样整个的政治基础、整个的思想基础都瓦解了。第二个放弃是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奉行西方的多党制和多元化,戈尔巴乔夫说共产党是通过宪法强行规定的合法定位,他认为是非法的,他取消宪法的第六条,他说共产党是领导力量是政治体制的核心,他把这点也取消了。同时为各种反共产党,成立新的政党和社会团体大开方便之门,使整个的党最后没有一点的力量,没有一点的基础,来领导整个国家的建设。一个放任是放任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西方的和谐演变战略是从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就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到戈尔巴乔夫的时候渗透了之后,反而一味的妥协退让,他为了获得一个西方赞扬的开明、民主这种形象,他为了获得这种赞赏,就对这种思想的渗透一味退让,把反对电台、禁书全部解禁,同时倡导自由,跟国际舆论接轨,跟世界大顺应,他一味的西方的要求,这样整个社会的人心、舆论完全被西方控制。所以在书中写是两个放弃一个放任,这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另外概括了六个历史的长期原因:一是长期的教条的对待马克思主义。苏联前期的时候是僵化教条,固守马克思,认为马克思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是当不进行理论创新,实践不往前推动的时候,他本来应该通过一种理论创新来解决理论基础的问题,但是他们从这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转而认为西方的理论好使。二是长期的僵化的对待社会主义。苏联这个体制形成的时候适应了战时苏联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严重的暴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时候,他们还认为是千真万确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模式。在改革往前推进的时候,他们遇到阻碍的时候,他不是说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而是把整个的模式全部否定,从而把整个社会主义制度也完全否定。三是完全的长期的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建立以后曾经使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长期的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使国民经济整个失衡,人民消费品非常短缺,也给西方和平演练留下口实。四是长期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他先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发展民主发展对立起来。党代会什么的都不会开,斯大林搞个人崇拜个人专治。到戈尔巴乔夫的时候也是对立起来,他认为搞民主就是要抛弃共产党的领导。五是长期的不能正确的处理好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大家都知道无论苏联也好、东欧也好都是多民族国家,他们长期以来是没有制定长远的民族政策,大俄罗斯主义一方面是占主导;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的要求进行压制,通过高压政策压制。到戈尔巴乔夫的时候,纵容这种民族独立,一个是压制一个是纵容,前后两种做法,造成了苏联直接解体。六是长期的放弃执政党的建设。在书中提到,就是在苏联解体的半年前,美国一个调查机构在苏联莫斯科做一个调查,调查的对象就是苏联的党政要员,问他们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好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好,当时有76、7%的党政要员认为实行资本主义好。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我深刻的理解了邓小平同志讲的:要是出问题真的还是出在了共产党内部,也深刻理解了当前一系列政风教育活动的意义所在。确切的说明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而不是制度的失败。

三、我的受益

(1)增强了对制度的坚信。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思潮。通过学习,认真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回顾,我看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可能很曲折,有凯歌行进的时候,也有遭受严重挫折的时候,有革命的高潮、建设的高潮,也有处在低潮的时候,甚至革命遇到严重的挫折。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小的思潮之一,成就了像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在五百年的历程中,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由弱小的走向强大的,在好多种社会思潮、甚至几百种社会思潮中,这样一种转变,成就现在有如此巨大生命、有如此巨大实践的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路,让我进一步增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壮大中国的坚定信念。

(2)增强了对道路的自信。社会主义是人类近五百多年来追求的理想,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今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我在思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回顾能够更加坚定我们走这条道路的信心,通过此书对五百年历史的回顾,我们看到社会主义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而是我们在的实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延续,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文明大道上大家追求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选择的道路,我坚信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一条伟大的道路,是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仰。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这五百年来我们出现过很多很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仁人志士,我看他们有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有的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幸福,参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很多人,并不都是穷人,有的是富人,有的应该说是很有前程,但是他们抛弃了前程、抛弃了家庭和个人的幸福,为社会主义理想奋斗。哪怕是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了追求这个理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人都有,更不用说科学社会主义有很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很多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运动的普通群众,我想这些人都有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和信仰是他们坚定不移的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今天我们这些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者,我们更加应该向前辈学习,向他们一样坚定这种信仰,为了广大劳苦人民群众,为了现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断的奋斗,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


初识王阳明来自一篇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中王阳明为了钻研程朱理学的成圣之道,采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在竹林中一坐七天,除了吃饭之外,两眼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竹子,最后精神耗尽,大病一场……这一情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对王阳明其人充满好奇,遇见《五百年来王阳明》如获至宝,一打开便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跟随王阳明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探究伟大的心学之道。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http://m.dhb100.com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关于他的著作不少,这本书的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他对王阳明其人其道的研究乃是大师级,但他的这本书,内容并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他是像讲故事一样从王阳明生平及心学智慧两方面娓娓道来,语言平实又不失风趣,读来津津有味、不忍释卷。

阳明一生波澜壮阔。本书从王阳明的出生开始写起,王阳明自生下来便与众不同,六岁之前不会说话,将近六岁之时突然开口,一开口便是儒家经典《大学》,经典名著更是张口就来,我想这得益于王阳明良好的家庭环境,书香世家,虽然他不说话但耳濡目染,其次爷爷的陪伴赏识,家人担心王阳明不会说话是身体有疾,但他认为自己这个孙子不是一般人,将来必成大器,静待花开终有所成。王阳明十一岁即能作诗,令众人惊叹,同样十一岁,与老师、父亲探讨人生第一等大事,这也是他终极一生的理想:做圣人。只是后来这理想的达成使他历经磨难,格竹失败,大病一场,另辟蹊径;只身斗乱政宦官刘瑾八虎,被打四十大板,扔进诏狱,之后被贬龙场,这在当时是去了就必死无疑的地方,途中还要躲避刘瑾等人的追杀,可谓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王阳明坚强地挺过来了,正是这段经历才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观悟生死,悟出心外无物,为阳明心学奠定基础。后来他平乱灭匪,讲学启发民众,治政惠及乡里……将百姓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视为己任,终成圣人。他的坚韧执着令人感动,我想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即使前方黑暗无边,我心依旧光明。

阳明心学博大精深。其中“心外无物”令人深思,王阳明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开始思考生死,他花了不少力气做了一个石棺,每天躺在那个石棺里明悟生死,一个风雨之夜,突然顿悟,悟到的是心外无物。书中写到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蒸发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远不会蒸发掉。这就是价值的存在,是心外无物。所有人都怕死,但为了更高的一种价值追求而死便是不朽,比如屈原等,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国捐躯,为价值殉道;与此相比,个人经历的挫折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听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导向,无关外界风雨……心外无物是阳明心学的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知行合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己,改掉陋习;致良知,能帮助我们成就自己,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伟大智慧。

读此书,让人感叹于王阳明苦难而光辉的一生,让人叹服博大精深的心学智慧;“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王阳明的临终告白,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涤荡心灵;五百年来王阳明其人其智慧将指引我们用充满正能量的心,开启人生光明之旅。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每当许巍那独具磁性的歌声在耳边萦绕之际,总会在人的内心深处激荡起一串串不大不小的涟漪。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www.dhb100.com

许多人总是在身处于应该“不惑”的年龄时,才恍若从一夜春梦中惊醒,在那一抹“情难却,意难舍”的怅然若失中去感悟或追忆人生过往的时光,去重新审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匆匆留下的光影片段。

就连被易中天先生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也曾在自己《短歌行》的诗句中无奈地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感叹!

人生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该怎样过?我想,这个问题就如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一样,困扰着许多人,甚至让一些人沉沦于内心世界的挣扎与困惑之中。

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惑’?”,虽然笔者将此处的“过”有意为之地改为了“惑”,但这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在读了郦波教授《五百年来王阳明》著作后的些许感悟。

人生中的“过”有时就是来自于人生之“惑”。为何这样讲?过,从字意上而言,有从一个地点或时间转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的含义,当“过”的这一含义和人的意念融合在一起时,就会随着时间、空间的转移形成人的某种固有思维方式或认知感观的产生。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的“过意”一词,就有了过分看重,良心上过得去,心安理得的含义。当一个人随着人生所经历的时间和地点的不断转移而过得心安理得,自认为良心上过得去之时,那“惑”自然会随之而来!

所以,人非圣贤,人皆有“惑”!反之,世上之圣贤还未参透人生哲理之前,他亦如凡夫俗子一般,心中也是充满了无数个“惑”的。正如郦波教授在书中所言,世上有很多优秀的人走不出一个怪圈,就是优秀着、优秀着,就优秀成了平庸。反而那些并非十分聪明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认定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却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恐怕就是那些看似特别聪明的人,过分看重了自己所谓的智慧,心安理得地把人生“过”得越来越迷“惑”而造成的原由吧!

身处于明代宦官乱政时期的王阳明自小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的“惑”肯定异于常人,也多于常人。他在11岁时,就提出了“何为第一等事?”的“惑”!也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一等事是什么的问题。他自己的答案就是读书,做圣贤,做圣人。而当他的父亲问他,何谓圣人时?他则以北宋大家张载的“四为说”答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尚处于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立下了超大格局的远大志向,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位圣人,就凭他这一志向的确立,可以看出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先要有非常人所能及的气象与格局。

而在中国的历史上能被尊称为圣人的有几个?更何况是身处于宦官乱政的明朝!

王明阳的立志,指引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面临着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在内心深处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惑”的挑战和折磨。为什么说王阳明的学问被称为“心学”,他的心路历程,他的“事上练”,他的“知行合一”,他的“致良知”,哪一个不是在他人生路上所遭遇的无数“惑”的阻碍中逐渐感悟出来的人生哲理?而他之所以最后能成为圣人,说明他擅于用人生中的亲历、亲为,也就是“事上磨”、“事上练”所感悟到的答案,去逐一解答自己内心的迷惑或现实中的难题。这也是他做出了立志的“承诺”之后,用巨大的勇气与毅力将“心外无物、心即理”的光明追求贯彻到生活实践中,不容有一刻因“惑”而“过”的”知行合一“的真实写照。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的嘴上总是说着,知道、知道,明白、明白,但是真正涉及到大是大非、善恶因果之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去进行正确的选择,去实施正确的行为。

阳明心学首先要辨析的是善恶与是非,是要通过理性的思维去指引正确的行为。而后,又通过正确的行为去重新感悟更深层次的理念与认知,并通过循环往复的知行、行知、再知行、再行知的过程,才能让你成就那个有潜质的自己,让自己能做到遇“惑”而不“惑”,最终能以“行”和“知”来解“惑”的价值体现与归宿。

可以说,只有做到内心的光明与纯静,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大智慧。只有充满光明的大智慧才能指引你去战胜生活中的磨难、坎坷。最终,才能走出一条充满自信与乐观的正确人生之路。

郦波教授在书中言道,“知行合一”没有终点,它是一个良性循环、永远成长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不是心中有了良知,他就没有困惑了,也不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到达了一定的地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人“过意”地看重自身的名望、地位、成就,那就会与因“惑”而生的“过”相离不远了!

人生对于个体的人而言,在时光的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弹指一挥间,我们的人生也许已经过半,也许将面临终点,也有可能才刚刚开始。每个活着的人都拥有生命,每个逝去的人也曾经拥有过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体会生命的含义。

我们的这一生是在名利、欲望中看似“辉煌”的度过,还是在恬静、自然、问心无愧中悄无生息地离开,都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指引。是光明璀璨的?是幽暗低迷的?还是积极向上的?或者是消极懈怠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朽的贡献?还是仅在凡尘过往中匆匆逝去?这些,都是每个人要面对的,也是无法逃避的、需要面对的人生之“惑”!

但,当你真正静下心来读一读关于王阳明的故事,细心体会王阳明这一生为心学所做的贡献。你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是有一盏明灯在为你的心路指引着光明的方向的。哪怕这只是一条平凡的人生之路,我们也应该坚信,这条路也应当有着来自于平凡中的伟大人生意义。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找到自身光明的追求和正确的方向,每个生命都应当有其生命的灵魂归宿与存在价值。

我们只有开启心灵的智慧去点亮道德与灵性的自觉,才能听从内心的光明指引,找到自己充满正能量与光明的那颗心,这样才可以重新开始一段塑造人生的新旅程。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王阳明的心学是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的人生哲学。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世界,我们要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来强大内心、增强自信、启迪智慧、辩明方向。有了强大的内心,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苦艰难,创造人生的奇迹,让“良知”永驻我心!

只有人人都心怀“良知”,遵从“良知”的光明指引,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人生智慧才会在中华儿女的人生大境界中扎下根、留下种,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润,使得万物生长充满光明与生机。

当王阳明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含笑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临终遗言时,他的不世之业、烛照千秋的思想和传奇人生的真实写照,伴随着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光明人生及大境界,必将让后学之人万世景仰。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http://www.dhb100.com

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1000字


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1000字:

王阳明审谢志珊的时候,非常有意思。史料里记载说:“谢志珊就擒,先生问曰:‘汝何得党类之众若此?’”就是被抓住之后,王阳明就问,说谢志珊你行啊,规模搞得挺大,自号征南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匪听你的号令呢?谢志珊虽然被抓了,还是有一番豪气,说“亦不容易”,说自己也挺不容易。

王阳明就问:怎么说?谢志珊说:“平生见世上好汉,断不轻易放过,多方钩致之,或纵其酒,或助其急,待其相德,与之吐实,无不应矣。”这一番话说的是什么呢?说自己平常见到世上的英雄好汉,决不轻易放过,一定是多方结交、接纳。如果开始他们不听我的,我就慢慢用事业、用感情去感化他。

比如那个蓝天凤,蓝天风自己势力也很大,谢志珊就孤身上门,说我们都是做土匪的,但不能只看眼前,要做大事业,你跟我混,我们做一个联盟。蓝天凤说,我凭什么跟你混啊?你小子行啊,胆子蛮大的,只身孤人就敢到我的地盘来?谢志珊笑笑,既然你不愿意联合,读书笔记那就不联合好了,咱们交个朋友总可以。喝酒!然后喝完酒回去了,过了几天又来看蓝天凤,说我上次发现你喜欢烈酒,但是这个夏天啊,天气太热,烈酒对身体不好,我带了一些清酒来给你喝,你喝喝我这酒。一来二去,这感情就深了。

后来蓝天凤彻底被谢志珊折服,就拜谢志珊为老大了。所以你看,这个谢志珊很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到最后那些人都成为他联盟中的成员。

王阳明听了之后,退下来就对自己的学生说:“吾一生求朋友之益,岂异是哉?”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儒生啊,求志同道合,求追求理想,不也是这个道理吗?你看,一个土匪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

听了这个话,我们会觉得王阳明对谢志珊很是青睐有加,很看重。那么,他会怎么对待谢志珊呢?没想到的是,夸奖完谢志珊之后,王阳明拔出令牌往地下一扔,命人把谢志珊推出去斩了。

有学生不理解,先生不是说谢志珊这个人挺好的吗?为什么不能感化他,却要杀了他?

这件事恰恰体现了王阳明的大智慧。王阳明讲知行合一,行动能力超强,只要有理由,他绝不犹豫。为什么要杀谢志珊?前面杀的詹师富是非常凶悍的土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这种人一定要杀,因为他良知彻底泯灭。谢志珊这种人为什么也要杀呢?因为他有智慧、有追求,这样的土匪更不能留。对于整个社稷、政权来讲,最大的危险不是詹师富这种土匪,而恰恰是谢志珊这种有智慧、有头脑的土匪。这种土匪一旦做大,对整个政权的威胁便是真正致命的成胁。

[精品]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分享模板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精品]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分享模板,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分享 篇1

我读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我开始就在想什么样的美丽才能永恒?后来我读了课文才知道了答案!

居里夫人的事迹告诉了我们,永恒的美丽并并不是俏丽的容貌,也不是成功的光环。在居里夫人生活的掠影中,永恒的美是对科学梦想的执著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加是在荣誉面前的淡定和从容,这是科学的精神和人格魅力的完美结合,就像一朵永远不凋谢的花儿,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散发着永久的芳香。

后来我又想了一下为什么不干脆以居里夫人为文章的题目呢?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我再课堂上听了同学讲的才知道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不以居里夫人为题是因为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又不断的去提炼镭还把自己的青春给搭了进去。人的一身有多少的青春啊!居里夫人淡泊名利心中只有爱国。居里夫人难道不是一个从古至今的美丽女子吗?所以文章才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后来我又去搜集了居里夫人的名言:如下。

1、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2、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信心。

3、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之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我学了这篇课文我得到许多不可多得的东西。居里夫人身前为人付出了许多。死后还是为人付出了许多。居里夫人可真是一个跨越百年奇世女子。跨越千年的美丽女子啊!居里夫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分享 篇2

蜕变是痛苦的,但过后她将是美丽的蝴蝶。这对于她来说并不恰当,因为她天生丽质,她的美是永恒的,而不像蝴蝶那样短暂。她就是居里夫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就像怕死之情人尽有一样,棺材抬到家门口,谁不怕呢?真正不怕的,古往今来找不出几个。但我以为真正的英雄在于克服畏惧心理奋战的勇气和抉择,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此。

居里夫人生有动人的脸庞,可人的风姿,倾人的魅力,她也许也爱自己的容貌,终没有被容貌所牵绊,她明白当鸟翼挂上黄金就不再飞翔。

既然选择蜕变,那就要付出和奋斗。面对男人都嫌弃的工作环境,她无所畏;面对枯燥的研究过程,她怡然自得;面对无数次的落空,她坚持不懈……她有信念,有目标,所以她有动力。今天,行走在大街上的人,端坐在课堂上的学生,有多少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现代社会,信仰值钱吗?如果你问别人你的信仰是什么,他一定觉得莫名其妙。所以世界上能成功蜕变的人很少,没有了信仰如同车子没有了车轮,

蜕变是寂寞的。有人说:“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忙出来的,只有文艺实是闲来的。”其实,人生必须有寂寞时光才会有内涵,给自己留白,给予自己无限的想象空间,以无为为大为,不是很好吗?

理性的魅力是居里夫人蜕变的法宝,用中国的古话就是宠辱不惊吧。千千百百的打击,百百千千的荣誉,她始终保持那份端庄坚定。

蜕变就是舍得。居里夫人舍一瞬之美得恒久之美。舍得是人一生的必修课,但许多人学了一辈子都没及格,从来都是交白卷。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分享 篇3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读了这篇课文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理想,并要想着这个理想努力的向前。

《跨越百年的美丽》讲的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一个坚定端庄的女学者变成了教科书里的一个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了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她变成了科学里的一条条定律,她就是: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她是一个: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让我十分倾佩,如果我们也有居里夫人的一点点的坚定、刚毅、远大、执着的追求,那我们就会是最好的。居里夫人是伟大的,她不会躺在任何一项荣誉或任一项奖金上尽情的享受,而她却是名利如粪土,把自己发现的镭公布于世,她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告诉所有人镭的发现。本来,她完全可以享用镭带来的丰润财富,腰缠万贯。可她偏偏独上高楼,丝毫不为财富所动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专利权。这是她在死后,她的故事还是家喻户晓。每当读到:这点淡蓝色的美丽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从这一段,我体会出了居里夫人从成炖的工业废渣中才提炼出0。1克镭,这让我感觉的居里夫人非常的辛苦,再加上皮埃尔不幸早逝,这世界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居里夫人的压力,但居里夫人还是坚持工作着,她要完成皮埃尔生前的遗愿,最后,玛丽·居里67岁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心爱的实验室。

读完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许许多多,我更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就像居里夫人那样,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不停的有射线在释放,以后我干什么,都要坚持下去。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分享 篇4

跨越百年风尘,从她的实验室跨进科学的史册,从化学物理的辉煌中绽放的出水芙蓉,一句话便是成功不是眼泪而是血汗筑成的坚韧!风云变更,变不了她美丽的人格;岁月流金,流不走她的睿智,她的魅力恰恰因为岁月的久长而熠熠生辉。她,就是玛丽。居里。

古语云:自古红颜多薄命,君不见西施、玉环都在风华正茂之年零落于尘,空留下一段传闻,几声慨叹。可居里夫人的美丽换来了科学革命的新,青春托出的一条条科学定律映照在她白皙的脸庞上。长恨春归无觉出,不知转入此中来,她跨越百年的美丽催生出了科学革命的长卷,字里行间闪耀着放射物质镭的光辉。

居里夫人有着引人注目的红颜美貌,以至她的闺中密友需要用伞柄赶走那些追慕她的人,可她靠的不是这个,而是对理想的追求,所以,她的美是历久弥新的;居里夫人也赢得了无数的崇拜和敬意,人们用诗歌赞美她,媒体大篇幅报道她,可她不为所乱。爱因斯坦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冲宠坏的。不求名利,不为赞扬,不怕挫折,自由轻松地驾驭着自己的生命之舟,一如既往地驶向科学的彼岸,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何等坦荡的胸怀。

本来,她完全可以享用镭带来的丰润财富,腰缠万贯。可她偏偏独上高楼,丝毫不为财富所动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专利权。她的放弃,使得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传颂着关于三克镭的感人故事。科学是全人类的,这是她对人们的回答,穷困使她的生活窘迫,可她的内心世界是充实丰裕的。,孔子说过: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着跨越百年的美丽,我由衷地体会到什么是贤的内涵,不得不由衷的感慨:贤哉,居里夫人!

跨越百年的居里夫人,你跨越那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把你的青春、智慧和人性的光辉洒在百年后的今天。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分享 篇5

春风很温暖,微风吹过。拿着一本语文书,在温暖的阳光下静静地读着《跨越百年的美丽》。

这篇文章讲述了法国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为了提取纯镭夜以继日地工作,而则整天在烟雾弥漫的地方不知疲倦地工作。在有效工作的同时,激光线也默默侵蚀着她的身体,她终于光荣地死去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情有没有复杂过?在镭被发现的那一刻,居里夫人就可以用她聪明的脑袋明确地为镭申请专利,然后她就可以很好地盈利来补贴那些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但面对金钱和奉献这个难题,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奉献。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啊!后来,居里夫人告诉她的朋友,她缺少一克镭。她的朋友不惊讶吗?此外,她还获得了十项大奖、十六枚奖牌、一百零七项荣誉称号,并获得了两项诺贝尔奖!要知道,诺贝尔奖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很多人一辈子都改变不了。但她视名利如粪土,补贴祖国所有奖金,给女儿颁发勋章。多么强烈的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

现实中,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人吗?比如慈善家,他们虽然有很多财富,但不仅仅是奉献给自己,而是无私地奉献给山区的孩子,让山区的孩子也能像我们一样生活。

我们必须记住一个名字。她的名字叫玛丽居里。

所以,让我们带着居里夫人的爱和奉献走下去,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和奉献。

心中贼——《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


心中贼——《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

王阳明文官带兵,平南赣匪患初战告捷,四大股土匪中,詹师富一支被全歼。这一下朝廷轰动,圣旨表彰,他的友人、学生都纷纷来恭贺。

按道理仗打赢了,王阳明应该很高兴。但是他这时候却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警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个人,和外在世界周旋,和社会周旋,碰到麻烦去战胜它,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什么呢?难的是和自己周旋,和自已的内心周旋,战胜自己。王阳明是说,这个地方的匪患三十余年,一直很难平叛。不是说官军没胜过,官军有胜有负,但为什么匪患却渐成燎原之势呢?是因为前面的人只把平匪当做任务,打胜一仗就向朝廷表功。任务完成了,就走人了。并没有真正解决当地百姓的问题。

你解决了一批土匪,还有新的匪患出现,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土匪灭了又生,生了又灭,地方不能真正长治久安。换言之,就是百姓心中的心中贼不破,官员心中的心中贼不破,山中贼就永远也灭不完。这其实已经涉及阳明心学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致良知。

不能让官员的良知呈现,不能让百姓们的良知呈现,就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山中贼虽然破了,若心中贼不破,那不算真正的能耐。最后,要达到“致良知”境界的不仅是王阳明自己,也不仅是他的学生,还要包括当地的百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得地方长治久安,彻底去除匪患。这就叫破心中贼。这个思想很深刻,唯王阳明有这种眼光,大明王朝实得益于此。

正是王阳明具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和要使此地长治久安的观点,才使得南赣匪患后来彻底得到解决。试想南赣匪患如果不是彻底在他手中解决,再发展下去,必将民不聊生,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实学精神,不止做表面文章,而是要解决根本问题。但要解决根本问题,你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能随大流,不能人云亦云,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能够做到心安理得,那才是破了心中贼。

朝实得益于此。

有关百年孤独心得系列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百年孤独心得”。

百年孤独心得(篇1)

“马孔多正在下雨。”

正如马丁在《冰与火之歌》中的一句轻描淡写:“回忆如同用雨水盛接雨水。”可在这背后,又有多少个日与夜的挣扎。哭喊、绝望,以及不甘终被释然,放下。这又何尝不是孤独的样子?那孤独究竟是什么?

——孤独是对社会的挣扎与无奈。

人本孤独。

这一点在百年孤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七代人始终重复着的两个名字,何不正是隐喻着,生命周而复始的轮回挣扎,出生就看到了死亡,开篇就注定了结局。可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放眼古今,秦汉吴蜀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群雄逐鹿、君临天下,王朝更迭,家国延承、此起彼伏,与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终结又有何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人本生为孤独。

是啊,既然孤独是人生的常态,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就是为了孤独而生。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时空是一把巨大的枷锁,无论是文明萌芽初起的蛮荒时代,还是滚滚车轮带来的惊喜与忧虑参半,至始至终,都不过是接受了社会挣扎与孤独的考验。

那么在这喜忧参半的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和面对孤独?

许多人选择在失意时用酒精麻痹自己,也有许多人选择与世隔绝,只为在被窝里尽情地嚎啕大哭。可我们总忘了——物质是孤独的寄托,精神才是孤独的栖息地。

对布恩迪亚家族来说,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钱财不过几张纸,风吹了就散;爱情不过几句誓言,青睐的人每天都能换;权利荣耀、青春美貌,这些都太易碎易逝了。当余音消散,人去楼空时,最终只留下孤寂与死亡相伴。从了孤独,没有什么可以与你永久相伴。

物质都是虚假迷人的,只有精神上的解脱才配与孤独较量。

可当余音未散,人山人海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和面对孤独?

我的答案是接纳并挑战孤独。既然人生为孤独,何尝不接受孤独的考验去战胜它呢?这才是孤独存在的意义。许多人畏惧孤独,其实是畏惧失败,可我们越害怕,孤独就越猖狂。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亦是如此,如果被孤独威慑到了,它就一定不会强大,整个社会就会被孤独的阴影笼罩着,成了一只井底蛙。

就算是为了孤独后的振奋,为了挣扎后的希望,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那么容易通关,我们也要去尝试一番孤独啊!这才是人生为孤独的最真实的意义。

马孔多在下雨,孤独正审视着我们。

百年孤独心得(篇2)

《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人,这本书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南美著作。

我要诚实的说,这本书读起来对我的吸引性似乎不大,以至于读到快一半的时候并没有品读出任何好的东西,如果我非要给自己一个慰藉,那就是在这几天的沉寂氛围中获得了熏陶。似乎你不得不思索,读书除了启迪和思索外,有种无形的影响必然存在。

夜晚,突然间醒来,书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在我脑海来****荡。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天马行空的思想,最终死在栗树下,乌尔苏拉为了显示晚年活力仍存隐瞒着自己的眼盲,奥利里亚诺?巴比伦拿着羊皮卷破译家族命运密码“家族的第一人被困在树上,最后一个正被蚂蚁吃掉”,奥利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小金鱼,蕾梅黛丝升空,还有最后一个猪尾巴男婴被蚂蚁吃掉和荒凉的布恩迪亚家族彻底在世界上消失。那时透过对这些情形的感应,对孤独有了这样的一个明白,孤独好似产生于人内心深处无法与人诉说的诡秘和羞于与人诉说的秘密,而这两种状态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你的行为,进而构成与外界难以交流或不屑交流的巨大隔阂。

布恩迪亚家族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孤独,他们倍受心灵的折磨,同时又独自享受着那份孤独。孤独是什么,也许是内心最深的秘密。孤独是这个世界上永远也根除不去的东西,它好似心灵的黑洞,甚至连自己都难以窥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孤独,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不想与任何人诉说你的煎熬,在折磨中**受着孤独,你又喜爱躲在无人的角落默默享受着这份孤独。

人与人之间并不是一旦遇到悲凉的心境就需要有人出来安慰,正因你体会不到他的孤独,你那善意的劝解反而更加刺痛他孤独的感伤,使他倍感孤独,适宜的离开也是一种默默的关怀。也许他需要一首悲伤的乐曲,也许他需要一段文字,他需要的无非就是将他的孤独表达出来的艺术,而这期间只有他自己明白。

孤独期望与安静和黑暗为伍,但人却要面向阳光,否在会在无限的孤独里被黑洞吞噬。

百年孤独心得(篇3)

在喧闹中,人们时常寻觅宁静;在不安中,人们时常寻亲冷静。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孤独的境界。

在模糊的记忆中,第一次触及到这本书,还是不求甚解地背着“守信是一种财富,不应该随意虚掷”在无数次凝神的瞬间,就会想起这本书,可以称得上与他神交已久。当我怀着虔诚的心灵翻开这本名著后“正入万山圈子里”的眩晕与迷茫感随着页数的增加而愈发萦绕在我心间——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的思绪混乱。但唯—庆幸的是,整个布恩迪亚家族的性格正如题目所展示的一样——孤独。

孤独,成为了他们家族的名片。但又会有人疑惑了,难道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个、乌苏娜,也孤独吗?没有错,她眼睁睁地看着子孙后代一个个地陷入孤独的深渊,她努力地料理着家庭,装饰着房屋,难着这不是种逃避孤独的积极表现?但她最终也无法摆脱写在羊皮纸上的命运,遗憾而逝。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的结局也不出意外地接踵而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悲剧性的结局与时代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像前言介绍的那样,这一本书映射的则是拉丁美洲的兴衰史。这本书巧妙地领着我们去见证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科技的发展,新道路的探索,现代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著居民的反抗以至最后对命运的安排举手投降。在起于孤独到归于孤独中,亦或有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孤独斗争,亦或终其一生溺身于情欲,成了拉丁美洲兴衰史的真实写白。

这个兴盛近百年的家族以及整个马孔多在一夜之间消失在拉丁美洲的大地上,永永远远的与孤独为伴。说到孤独,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爱与友谊不能根除它,只能安抚它。不要寄希望于消除孤独,这是天方夜谭。孤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看看那些垂头丧气的,看看那些望洋兴叹的,心中不免有着孤独,连那些外表开朗的人,也会有承受孤独的那一时刻。显得忙碌的都市人,也不免孤独,这时他们就三两成群,沉迷于灯红酒绿,喧闹繁华之中,然而最后一切又是归于孤独。

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即使不是一个人,我们也会感到孤独。看着别人与同学分享暑期的趣事,听着一些游戏爱好者滔滔不绝地谈论着游戏。即使在眼前,在耳畔,也瞬间有着邻若天涯的孤独感,既然我们无法抵抗,为什么不去好好地享受孤独呢。《百年孤独》中的家族,努力地抵抗孤独,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的被孤独埋葬。他们成了历史,从上古到现在流淌了近千年的历史被孤独所侵蚀。孤独不会随着时光的滔滔江水而汇入大海,也不会随着有佳人的陪伴成烛火焰影。不如以巨人的姿态站起来俯视它,去找寻孤独,去了解孤独,去适应孤独。

孤独,我们不妨将它看成是我们的朋友,一个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朋友,一个会陪着自己一路走下去的朋友,一个在万般喧闹中让你聆听自己心跳的朋友,直至化成一抔黄土之后,他也会一直陪伴着你。

百年孤独心得(篇4)

这已是我第二遍读完《百年孤独》了,读的时候废寝忘食,深深沉浸与作者的文字之中。可是读完之后心中却充满了荒凉的悲寂感。我惊叹于马尔克斯的叙述能力,在他的小说里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有生动可信的现实,不仅展现一个家族的起源、兴盛和慢慢走向毁灭的历史更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布恩迪亚家族一百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有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尔苏拉;有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里亚诺上校;有纯洁如天使的雷梅黛丝......但是其中最让我感到唏嘘和难忘的却是那个不服输,勇敢地对抗过命运但又最终失败的丽贝卡。

丽贝卡11岁时带着父母的骸骨来到了布恩迪亚家里,她刚来的时候的样子仿佛活生生的的出现在我的眼前——青绿色的皮肤,圆滚紧绷如一面鼓的肚子......这是长期体弱多病,忍饥挨饿才会出现的状况。看到她,我仿佛看到了世界上千千万万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儿童们,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老师经常教导我的话语“成功永远是在历尽艰险之后方能获取,不要迷茫,不要纠结。现在有多么艰苦,恰恰就代表着将来会有多么的幸福。”在她儿童时期已经经历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厄运——父母去世,跟着皮早商人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才来到了马孔多;以泥土和石灰墙皮为食;失眠症的折磨......可是幸好,生命中的苦难并没有打倒她,反而让她浴火重生。当她脱去孝服的那一刻,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白皙明净的面容,冷静果敢的内心。此时此刻,我的心慢慢展露出一丝笑颜,我为这朵盛开在困难之中的花由衷的感到欣慰。

当她和皮埃特罗互相相爱时,我以为作者终于散发了他的慈悲之心,让这个没有布恩迪亚家族血统的女子能够摆脱宿命,获得幸福。但是我错了,因为她的宿命也是归于孤独,然而她的孤独与布恩迪亚家的孤独,特别是上校和阿玛兰妲这样的孤独有本质的区别,上校和阿玛兰妲最终一个选择彻底失去回忆以消除个人独特性来结束孤独,一个选择抱着高傲的羞怯和处女之身下葬,他们都没有超脱孤独得到真正的平静。而丽贝卡的孤独是个人选择而不是宿命,她虽然因为阿玛兰妲的种种阻拦和意外难以成婚,可是她突然间又爱上了回家的浪子第一代何塞并闪婚。在这一过程中,她的孤独短暂的消失了,但是无情的意外残忍的剥夺了丽贝卡的爱情,她于是投降认输终于回到孤独的本性,开始孤僻的吃土。

乌尔苏拉曾在内心中对丽贝卡有过独白。其实这独白也是作者所真正想要展示给读者——“拥有冲动心性和炽热情欲的丽贝卡,才拥有无限的勇气。”从克雷斯皮到阿尔卡蒂奥,丽贝卡的判断更多出于本能,这也是乌尔苏拉所认为的布恩迪亚们缺少的最重要的品质,他们不像丽贝卡如此敢于表达自己,甚至具有一种永不回头的桀骜。丽贝卡的存在本身指出了关于孤独的一种不同可能性,或者说是存在形式。

但是无论是丽贝卡,布恩迪亚家族甚至是整个马孔多小镇,都是命运悲剧的实践品。经过对其的挣扎、反抗后最终还是屈服了命运的安排。在后来的人生中丽贝卡依旧有可以走出那件小房子的机会。可是她却一直把自己紧紧地锁在房里。这大概就是作者最想传达给读者的吧:她的命运就是这个家族和小镇的浓缩。孤独充斥着她的内心,对孤独的反抗是徒劳的,反而会使自我更加封闭。直至一场飓风将其抹去,至此命运悲剧终结。

百年孤独心得(篇5)

上学期,为了练习英语,我努力读了大约三章英语。寒假回来,因为耐心有限,找了个中文版看。当我读这本书时,我觉得它毫无意义。作者似乎正忙着讲这个家庭的故事。此外,凭借着奇幻甚至奇异的想象力,我总是有一种画面感,脑海里不断闪现插图。在这个想象中,短短的一百年似乎描绘了太多的东西,比如马孔多和人的几次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尤其是读到火车来到马孔德欧所带来的各种现代工业文明的成就,莫名其妙地让我想起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文字上的忙乱描述,和新事物的迅速崛起完全一样。(奥运会开幕式烟囱从地上升起,老农民被赶走)

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丰富。虽然我从来不喜欢东西太多的小说,但是《百年孤独》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就像作者说的“嘿,我不想写那么多,就刷刷吧。”作者在平静地讲故事,但却让人深思。这些东西不是作者强加的,而是故事原本就有的东西,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世界里。

因为我之前看过两遍,关于“何塞阿尔-卡蒂乌布恩迪亚”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可以发现地球是圆的,他的冒险精神和特殊的研究精神让人记忆深刻。当我不知道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时,我以为他会被孤立在文明的边缘,所以我告诉周围的人,如果这样的人处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一个符合科技发展的环境),他一定是一个科研天才。后来慢慢看的时候,百感交集。他的评价是有人在他死时说的那句话:“我来参加国王的葬礼!”。他确实是这个孤独家庭的国王。

说到孤独,叔本华说:”人生的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这个家族里的人似乎都是这样,辗转反侧,都没有一个人得到内心的充实(可能第四代里的蕾梅黛丝是个例外,这里我没看懂)

读这本书,我感觉不用带着主观的色彩去读,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发光的地方,但同样又没有人是完人,可怜、可悲、可敬、可叹,可是你又没有时间去感叹,作者拖着你一路小跑,于是你看他们的故事,时光在字间穿梭,这样一个人的形象会在你的心理不断地完善起来,但同时你又看不清楚,看不真切。这也许是我阅历不够的原因吧,所以说:似懂非懂,还得交给时间来琢磨。

百年孤独心得(篇6)

用了两天看完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由于看的太快,书中的人物关系只是理清个大概,但还是被布恩迪亚史诗般的家族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兴盛繁荣,到衰落灭亡,终归逃不过如影随形的孤独和宿命深深地震撼了。

书中充满了拉丁美洲神秘的魔幻,鬼魂,荒诞的传说,政治一直贯穿在布恩迪亚家族中,一代一代不断重复的名字,一代一代不断重复的相同轨迹。布恩迪亚家族始终逃不出孤独的包围,只是一代一代人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再到过去不断的在孤独中画圈而已……

其实我最震撼的是描写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一道血线从门下涌出,穿过客厅,流到街上,沿着起伏不平的便道径直向前经台阶下行,爬上路栏,绕过土耳其人大街,右拐又左拐,九十度转向布恩迪亚家,从紧闭的大门下面潜入,紧贴墙边穿过客厅以免弄脏地毯,经过另一个房间,划出一道大弧线绕开餐桌,沿秋海棠长廊继续前行,无声无息地从正给奥雷里亚落。何塞上算术课的阿玛兰妲的椅子下经过而没被察觉,钻进谷仓,最后出现在厨房…… 还有费尔南达在生命最后,家道中落无米下锅的时候,天天追着何塞。阿尔卡蒂奥唠叨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怒火的那一章节,由于她从小受到的教育,在面对一直和自己分享男人的情敌面前,亦只能狠狠地说只要看她小母马似的扭跨模样,就能猜出那是一个……一个和她截然不同的女人!唠叨到她的父亲,一位圣洁的男子,伟大的__,圣幕骑士团的骑士,直接从上帝那里领受到了死后肉身不朽的恩典,皮肤柔滑似新娘的锦缎,眼眸生动清亮如翡翠。这可不是真的,奥雷里亚诺第二打断了她的话,他被送来的时候都臭了。我由衷地笑了!

布恩迪亚家族的几百年兴衰直至灭亡,作者一直不疾不徐或过去或未来或回忆或现在的叙述,枝盘叶茂错综复杂却一目明了,使阅读的人不忍放下不能放下。

我暂时没有办法更深地体会其中的含义,我只是用两天的时间读了一遍这本传世之作,偶尔会合起书本仰头闭目回想一遍书中的情节。对百年孤独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浅显的字面含义里。

谨以此记叙第一次看这篇巨作的感想。

除恶务尽——《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2000字


除恶务尽——《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2000字:

正在这时,王阳明派特使来问池仲容,说王大人对你很好,你至少该投桃报李吧?这都快要过年了,不去南安府拜见一下王大人吗?你光说降,光说降,这个降的过程可有点漫长。你这么久都不去拜见一下王大人,合适吗?池仲容想想也对,但是万一王阳明使诈,自已此去可就是入了虎穴龙潭了。

这个时候,池仲容匪性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想来想去,池仲容一身是胆,心里说我就去看看,王阳明他能拿我怎么样?实在不行我调头就走。池仲容精选了九十三个兄弟。这些人都是池仲容手下功夫最好的,可以飞檐走壁,以一挡百,功夫也相当于特种兵。于是,池仲容就带着这九十三个兄弟,来到了南安府。

到了南安之后,王阳明正在衙门里等着池仲容。池仲容也不去衙门,先去校场。听说王阳明已经让士兵都休息了,真的还是假的?要去校场看一看。校场里果然看不到兵。池仲容还不放心,又去了市场,看看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就知道是不是暗中在整军备战。结果一看,老百姓都在准备过年了,一副升平景象。但池仲容依然不放心,又偷偷花钱到狱中看看卢珂到底是不是关在狱中。一看,果然卢珂确实关在狱中。这样一来,池仲容彻底放心了,才到府衙来拜见王阳明。

到了府衙,自己还不进去,让手下先去通报。结果手下刚进去,就被骂出来了,把王大人的话也带出来了。王阳明说,池仲容你进了南安城不先来见我,结果先去校场,又去市场,再去监狱,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披头就一番质问。

这一下,就体现出王阳明的大智慧了。其实他对池仲容的动向早已了如指掌,但这时候他要不说出来,就显得他太老谋深算了。池仲容也不相信他进了南安城,自己的动向没有人报告给王阳明。但是王阳明直截了当说出来了。池仲容这种多疑的性格,越是直面他,他越惊慌。

池仲容满头大汗,赶快疾步趋进府中,一头跪下来,然后承认错误,向王阳明连声道歉。王阳明上前扶起池仲容,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是岸。你不愧是当世英雄,明辨是非,知道哪一个选择才是对的,我是真心招降你的。

后人评说这一段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王阳明使诈,就是要把池仲容骗来宰了他。事实上,王阳明好好招待池仲容,安排的住宿都是最好的地方。读书笔记一切接待工作,王阳明都安排得非常细致,非常好,以致让池仲容渐渐缓下心来。王阳明还经常陪着他在南安城中看看百姓的生活百态。当时快要过年了,南安城中要办灯会,也是庆祝剿匪成功。王阳明就陪着池仲容一起去看。

在与池仲容相处的这一段日子里,王阳明发现池仲容目光游移,心思不定,很难彻底感化,这才下了狠心要灭掉池仲容。

到了快过年的前几天,池仲容说,我也来了好几天了,跟大人相处甚欢,但我那帮兄弟在家里头不知道我的消息,我正在准备整编他们一起向大人投降,还得回去做做工作。王阳明笑笑说,这个说得也有道理,但是离过年不过六七天,你现在赶回去,六七天也赶不回山寨,索性过了年再回去吧。我们好好聚一聚。池仲安也劝哥哥,你都已经来了,王大人又对你这么好,你就留下来过个年再走。池仲容犹豫一下,就留了下来。

池仲容这时对王阳明戒心大概已经放下来,但那九十三个兄弟还是与他寸步不离,到哪儿都跟着。一直到了春节,吃过年夜饭,过了子夜,到了大年初一要给赏钱啊。王阳明说,你的这帮兄弟各有赏钱,来的都是客,就得给啊。不过不能这么多人去领吧,每五个、每五个出去领赏钱。然后池仲容的手下就五个、五个一拨出去领赏钱。九十三个人,一拨一拨一拨,到最后都被干掉了,只剩一个池仲容。

池仲容等了半天,没一个兄弟回来,傻眼了。这时候王阳明脸一沉,问池仲容到底是真降还是假降?池仲容噗通一声就跪下了,我真降,我直降。但这个时侯,王阳明历数池仲容派池仲安以及手下做的各种坏事,说池仲容是数十年巨匪、巨寇,为祸一方。我为一方百姓,与你交流数日,但看你首鼠两端,游移不定,实不能留啊。这就是王阳明的果断,为一方百姓,为整个社稷考虑,最后杀掉了池仲容。

这边在南安府杀掉池仲容,另一边所有的官军早已秘密潜行夜伏,找到池仲容老巢,总攻浰头寨,一举歼灭了池仲容这股土匪。

池仲容被灭之后,四省剿匪就大获成功了。此时距王阳明就任南赣巡抚不过一年零三个月。四省之间密密麻麻数百股土匪,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全被王阳明荡平。数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彻底剿灭匪患。王阳明各种奇招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简直神出鬼没。他招卢、灭谢、疑池,足见其对人性洞见之深,每个人的欲望、每个人的情绪、每个人的习性都把握得非常透彻。王阳明把人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事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局面控制住了,这就是控局之法的大智慧。

奇特方案——读书之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500字


奇特方案——读书之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500字:

当时南、赣、汀、漳一带匪患丛生,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大小土匪数十股,主要的有四股。离王阳明驻军的上杭最近一股士匪的头子叫谢志珊。最远的在闽粤交境的地方,土匪的头子叫詹师富。最弱一支土匪的头子叫卢珂,最强一支土匪的头子叫池仲容。

王阳明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好作战方针之后,究竟要先打哪一股呢?大家都认为,毫无疑问,要么打最近的,要么打最弱的,要么打最强的,都有作用,为什么呢?打最近的,顺手;打最弱的,容易取胜;要么打最强的,可以趁着自组新军的势头,把最难啃的骨头先给啃下来,对其他士匪有震慑作用。这样都能够起到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阳明的选择居然是打最远的詹师富这一支。所有人都不解,打最远的,势必劳师远征。打最远的未必能取胜;不像打最弱的,保证可以致胜。再说,打最远的那股土匪就算胜了,也起不到震慑效果。为什么选择打最远的那支呢?王阳明白有他的想法。

为什么呢?就因为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出乎意料。“兵者,诡道也。”因为最近的、最弱的、最强的那几支都有提防,唯独詹师富这一支因为最远,又不是最强,又不是最弱的,最想不到会被出兵剿灭,因此最没有防备。王阳明定下作战方案,第一个就打最远的詹帅富。

明朝人物伍文定——《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500字


明朝人物伍文定——《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500字:

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该忠实地执行了。执行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人。

不仅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哪个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调各地的部队,却自组新军,绝对不调用原来现成的各部队来打仗。

这时候,有一个和王阳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来投奔他,这个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虽然也是一个文人,但从小习武,臂力过人。《明史》评价他,“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就是说伍文定这个人遇事非常敢作敢为,而且不仰人鼻息;虽然身在官场,从不奴颜媚骨。伍文定原来做常州推官的时候,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俌强占民田,强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权势,为民伸张正义。结果徐俌后来就勾结大太监刘瑾,诬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狱。

伍文定和王阳明的经历非常相似,两个人虽然此前不熟,却是同年进士。后来又都是因为刘瑾,被下到过诏狱。伍文定对王阳明是仰慕已久,看他来巡抚南赣选拔人才,便毛遂自荐。王阳明一见,顿时引为知己,认为伍文定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赣平匪患,包括后来平宁王之乱的时候都成为王阳明手下一员干将,被朝廷推为平宁王之乱除王阳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来投,以及自组新军之后,人才间题、队伍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可以保障作战策路忠实地执行。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了。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系列10篇)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心中顿时会有许多新的想法。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栏目特意为你整理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1)

很多人可能认为《百年孤独》人物关系混乱,难以读懂,但实际上,这是一本值得多次读,反复读的名著。

第一次读时,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书中有着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特点——时间、空间上的混乱。例如:书中第一段“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第二次读时,就能明白其实整个布迪恩亚家族就像一个车轮,不断的前进,不断的重复,不断的磨损,最终走向覆灭。他们族中人不断重复前人的名字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羊皮卷中的秘密,暗示着他们重复的命运,重演着相同的悲剧。第三次读时,就可看到书中各件事中和他们各个人身上的悲剧色彩。例如:他们家族初到马孔多时,马孔多鸟语花香,充满活力;后来,阿玛兰塔·乌苏娜带来的每对黄鹂鸟在被放生在马孔多后,都毫不留情地飞离。这不仅仅是指马孔多的逐步消亡,更多的是指布迪恩亚这个家族的改变,从新生般的活力四射到老去般的暮气沉沉,最终无可抑制的走向覆灭。还有一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最美的姑娘——梅梅(雷纳塔),她的结局颇具奇幻色彩,书中写她和白床单一起飞向了天空。就我的理解而言,有两种可能,一是加西亚真的给了梅梅一个奇幻的结局,她因过于美丽,在晒床单时,被上帝带走,和白床单一同飞离。二是暗指她死了,美人早消。白床单就暗示死亡。无论是哪种可能,这样的描写都是美丽的,为她的离去渲上了一种神秘美丽的奇幻色彩。美丽而单纯的她走了,和洁白的床单一起飞向天空,这又给书多添上了一抹感伤。

一直喜欢《百年孤独》,一次又一次地读,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品读这本经典。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2)

以往全是假的,追忆是一条沒有归路的路,过去的一切初春都无法复原,即便最狂乱且坚毅的感情,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实际,只有孤独永恒。摘自《百年孤独》。

傍晚時刻,落日将全球蒙上一层若隐若现的色调,纯洁的只归属于朝霞的孤单辉煌映照在每一个生存在这世界的人的身上。大家为活著奔忙,持续反复着出世身亡出世的全过程,在性命的动荡不安中起起落落,过着孤单的人生,追忆着孤单的以往。如同布恩迪亚家族持续发展趋势又持续衰落而最终消退在这个全世界,这好像是人生永恒不变的孤单的循环。月盈则亏,盛极则衰更是这世界上每一样事情转变的必然规律没什么能得到永世,亦没什么能在此生维持不会改变。

书里乌尔苏拉曾封建迷信名叫l阿尔卡蒂奥r和l奥里亚雷洛r的人l虽然与生俱来r拥有 不一样,并例举家族有史以来反复以这两个名字取名的人,觉得叫阿尔卡蒂奥的人都性情欲望,而名叫奥里亚雷洛的人都性格内向。这看上去没什么逻辑性却切切实实变成了这一家族的实际这何尝不是一种循环?布恩迪亚家族在经历六代之后问世的又一个真实的布恩迪亚,而全部家族从马孔多的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到最终结束家族的神话传说一样的微生物,从一个人刚开始返回了一个人完毕。

大家一丝不挂赶到这个世界,一眨眼,也将一丝不挂地回来(朱自清),每一个人的人生好像都仅仅从生出来就刚开始走向身亡,但大家身临其境,每一个人的人生是何等不一样。沿途的风景仍然多变,即便大家仅仅走向孤单的愚昧游览的游客。

大家终究会孤单确实是不可置否的真知,但假如任何人都由于这一真知而丢弃了自身的理想和理想,人类世界该怎样发展趋势,怎样转变成今日的样子,又怎样能命运般走向最后的孤单。林语堂写过:人世间沒有一个人觉得肯定的考虑理想化仅是一种坚信另一世态的心情,无论那是什么世态,要是和人们如今的局势不一样就得了。由于对自身终究会孤单地去世而觉得不满意,因此 不心甘情愿安守现况,才会抱有活著的期待。

司马迁遭到宫刑,此后缺失了将家族发扬的工作能力,更缺失了以男生的真实身份活著的自尊,若是他从此消沉地走向孤单,那中国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由谁撰写?

张海迪五岁时易患脊神经神经纤维瘤造成 半身不遂,但她沒有舍弃,依靠自己的勤奋通过自学完成了中小学、初中和高校的专业知识,并学习针灸,变成不折不挠的楷模。经历过痛苦,假若她此后因存亡的循环坠入黑喑,那她变成伤残人后写成的著作和不计其数被她鼓励的人们将动向何处?

史蒂芬霍金20岁得了卢伽雷氏症,仅有三根手指能够主题活动,基础与活死人无有,假如他确信每一个人终究会孤单地去世而丧失期待,谈何今天《时间简史》的光辉和物理的迅速发展趋势?

甘于运势的人始终不容易被永载史册,是由于她们宁可把自己关入永恒不变的孤单中渡过人生。虽然我们无法防止那样的孤单的结果,但人生优劣是否并不仅参考一个人是不是去世,只是这个人做为宇宙膨胀澎涨的一瞬问世的处在孤单循环的性命,是不是能在他短暂性的几十年间亲身经历最精彩纷呈的小故事,即便追忆是一条沒有归路的路,他的一生也如诗一般的渡过去(林语堂)。

大家人生的结果已定,不过是走向孤单的道上。两者之间怨天尤人荒芜人生,比不上抱有活著的期待一点点向孤单走去。如同丰子恺常说:即然无处躲藏,比不上愉悦。即然沒有净士,比不上静下心。即然沒有如愿以偿,比不上释怀。

看那一天边闪亮的金色太阳,即便它终究会应对黑喑,走向孤单,但不管晚霞還是落日都这般漂亮,撒落在的身上的霞光带著孤单辉煌,这般令人魂牵梦萦,让人无法拒绝。

即便认为自身的情感早已干枯得没法给与,也都会有一个時刻一样物品能转动内心深处的弦;大家终究并不是天生就做真实的自己的。摘自《百年孤独》。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3)

最早接触魔幻现实主义还是在影视剧中,当时还未曾读过《百年孤独》,虽然早有耳闻,如今读完只有震撼。马尔克斯用他史诗一般的叙事架构和细腻唯美的文笔为我们展开了一个荒诞而又真实的世界。跟随马尔克斯的脚步,我们见证了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孤独之旅。

孤独并非布恩迪亚家族特有的标签,它也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即是人生的常态。我们每个人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又孤独地离开,带不走任何一切,唯有孤独一同入殓,永世相随。

如果说陪伴才是幸福的源泉,那布恩迪亚家族就是一个悲伤的共同体。即使他们血浓于水,可纵观他们的一生,之间几乎没有太多深刻的交流,反倒是梅尔这个亦真亦假的魔幻角色承载了一些短暂的幸福时光。

孤独是一段漫长的旅程,长到你最后都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因为时间变的不再重要。孤独也是一场短暂的旅行,短到当你开始享受它的时候,时间已所剩无几,因为生命的长度有限。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铭记他人来充实自我,让每个孤独的个体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假如你也感到孤独,那么请不要悲伤,你的孤独并不孤独,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的生活。

多年以后,当人类只剩下文字来寄托回忆的时候,《百年孤独》一定是其中之一。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4)

Cien anos de soledad 《百年孤独》读的时候感觉在读一些生活琐事,这些事情快速发生快速发展快速结尾。就我的感受,像一部黑白影片浓缩了一个家族百年的历史,用这些一件件发生在家族成员身上的故事来表现家族的百年,百年的经过,有贫穷有荣光有丰饶有辉煌有堕落有奇遇有平淡有堕落有无迹。

被人敬仰的这本书,的确有其值得敬仰之处。以上及以下也全是本人的见解,不代表大众点评。

不管怎样,读过这本书的人,大都有前面枯燥乏味之感,而我正觉得这是伟大之处。通过这本书前面的演绎,包含了跨世纪,科学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渴望知识的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都藏在那些琐碎细小甚至令人反感的生活里。孤独,渴望,反对,顺从,这些种种都隐藏在百年家族的历史里。

一辈又一辈人,他们叛逆,她们温柔,他们热情,所有的一切,甚至读者以为的伟大以为的不朽,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不见,无影无踪。

一个女人,见证了家族的荣衰,也最终离去,伟大的开创者也在夜壶的笼罩下离去。伟大的功绩,伟大的创新,都有一个平凡甚至不堪的终结。

在我看来,读书的过程连绵不断,《百年孤独》和现在的青春励志文学的区别在于,前者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有所感悟,后者在力求每字每句都是能让人喝的鸡汤。然而读完整本书后,后者强加给读者的感悟并不能记得多少,而前者让读者在读完之后,串联起整本书的脉络,从中收获自己的感悟。

这种感悟会一直不停地更新,随着年龄,随着阅历,每每品味,每每获益。这就是我读百年的感受,目前,我的感悟是不管再伟大的人做再伟大的事,都将灰飞烟灭,所以,大可不必在意现世人的眼光,因为,你,就是孤独,没有谁再能替你品味人生。做自己想做的,因为,也许你的百年,在别人的眼里什么都不是,如果是什么的话,那就是孤独,是空洞。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5)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这个从开始就注定百年孤独的家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切都按着羊皮卷上写的那样进行着,本来就就不存在人们记忆的家族,在世界走了一遭,沾惹了满身尘埃,终又消失了!读完这本书,感觉像从一个现实与神话相交错的梦中醒来。

书中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始终徘徊在一种他们特有的注定的孤独中度过了漫长的一百年,这百年里他们家族是马孔多兴衰的见证者。网络上说:这本书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它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这百年里,他们曾无忧无虑的生活在马孔多这与世无争的桃源中。资本的积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外来的人们带来先进的技术,也带来危险。在利益私心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争端此起彼伏。最让人难忘的是香蕉公司与工人的“斗争”,为了平息工人的罢工,香蕉公司用14处机枪喷射平地上手无寸铁的工人,他们就像训练场上移动的活靶子,只不过他们会发出一声声哀嚎,震荡在那一片天空,震动了那一片森林,惊起群群飞禽,偏偏那些资本家的心安静如磐石。工人们的尸体用了将近200节货运车厢,用首尾中三个火车头才拉走,三千多人就这样被残忍的杀害了!香蕉公司竟然还和政府勾结,对外宣称没有死人,参与罢工的人员都回家了,满意的回家了!也只有无边的极度的黑暗,才能淹没这天大的谎言吧!

短短百年的映射,长长千秋的缩影。除去那些做点缀作用的稍许神话色彩,这个孤独的百年就像一个真实的百年,一切都在随着自然的规律发展。开荒、繁殖、发展、繁荣、衰败、一个时代的消亡······马孔多就像一个小世界,小国家,开始它与世隔绝,后来她沦为人类进步的牺牲品。在这里,刚开始时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带领下,这里象征着自由、和平和独特且神奇的孤独。布恩迪亚家族在兴盛与颓败交替的大洋里摇摆不定,见证了其中的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这片大陆甚至所有大陆的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奇妙的爱情,或让人苦苦等待,饱受相思的煎熬;或让人勇气剧增,获得直面死亡与世为敌的力量。黑暗如战场的商场,它可以使一个与世隔绝落后无比的小镇变成车水马龙的都市,也可以让这座城的血脉受到严重摧残,使这片土地成为新的殖民地,这不正是战争年代时期殖民者的惯用手段吗?当然,人类的发展怎么能少得了真实的战争存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种种矛盾引发的必然后果,人性的自私贪婪,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充斥着暴力与血腥的争斗中露骨到极致。

愿假疫苗事件妥善解决,愿马孔多的这百年历史像那羊皮卷一样消失。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6)

我不知道孤独象征着何物,也许是精神,也许是肉体。人类生而孤独,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也许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的唯一的一生必须背负着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随形的孤独。从这一点上来看,无人不孤独。肉体、外在与表面是停留在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与无数人打着交道,生活在群体中。灵魂、内在、却是活在独自、只有唯一的世界里,精神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思想能与外界分享、交流,可灵魂必须得到独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层次的深化。

有时候身边的人越多,与外界的沟通越多,得到的信息与反馈越多,就越能体会到内在世界精神的唯一与独立。外表接受阳光,内心处以安静、幽深的黑暗;外界流经时光岁月,内心的自我则得以一片凝固的永恒的时间。在此间隙,肉体与表面光滑无损,思想与灵魂历千锤经百炼、在无数思考疑问中打磨淬火、最终到达片刻的成熟。

世间本无对错,只有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见地。成熟与不成熟,界限非常模糊,无所谓何谓正确,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解释获得不同的支持。本无善恶,取人性命,报以恶果,若失去性命之人本就为罪大恶极之人?杀人者无心、有心;失手、蓄谋,各样情况交错,以何为标准、准则?有信仰与有无信仰的人,生活方式也翻天覆地之变化,若以对方为正确,岂不是杀人至于无形,否定了一个人的生命的唯一的意义,倒比扼杀了这人的性命更加残忍。学习有各种方法,以为融会贯通最佳,并不需反复询问知识深浅。分数可衡量某个时期的付出,却得不出此人品行、智慧的丰富程度,为蚁群所用,多中取少之时,才为体现分数考试价值之时。知识永无止境,断章取义、以小断大、舍远贪近、求分弃才需改进。

对待人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人生观与原则。

自认为,温婉的细涓长流的为最惬意不过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理想生活,简单而又难得。书本,单人,细笔,空房独处一下午。房外倾泻阳光,房内静聆阅书,感受文字的世界,享受独处的快感。刹那间,能听见平凡渺小的生命中,心灵的深处,身体里,灵魂在亘古持久的孤独中永恒的巨大的轰鸣。

我的生活态度,也便是独立且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无论是面对过去,现在,或是未来。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7)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根本不解其义;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七代人进行了排列,终于使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连同《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20年来,我在孤独中体会其中的孤独,并饱受折磨。为了排遣孤独,我不断地向我的朋友推荐《百年孤独》,分享孤独,理解孤独。

孤独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是自闭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孤独是需要反省的。读完书本,掩卷深思。《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书的涵义无疑是深远的:他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摆弄的正确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文章架构,还是内容选择;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表现手法;无论是典故引用,还是故事编排,无不采用其极,令人匪夷所思。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可谓是眼花缭x。作者的匠心独运,文章的跌荡起伏,俨然是对读者最大挑衅。在不可思议的奇迹中,在现实交错的生活中,在血淋淋的现实中,在荒诞不经的传说中,使读者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进而理解孤独的本义,理解《百年孤独》的奇特。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8)

《百年孤独》是我非常喜欢的的一本外国小说,从捧起这本书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深深地被其语言的魔力所吸引——“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正是这别具一格的开头方式吸引我好好的把这本书看下去,从而获得了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洲文学作品。《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和小镇马孔多的兴盛到衰败覆灭。马孔多是哥伦比亚农村的缩影,也是整个拉丁美洲的缩影。

从布恩蒂亚家族的第一代人来到马孔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将家族发扬光大,最终还是难逃衰败的命运。布恩蒂亚家族的最后一人,长着猪尾巴男婴被蚂蚁吃掉,布恩蒂亚家族彻底消失在世界上。布恩蒂亚家族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孤独的,他们各自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尽管他们的心灵备受孤独的折磨,但他们内心深处同时又享受着孤独。孤独让家族的成员之间缺乏了沟通,关系变得冷漠而僵硬,一个无法同心协力的家族注定会走向灭亡。

孤独是什么?是羞于启齿的秘密?是不愿告知别人的想法?还是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却又享受其中的一种状态?孤独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也永远无法窥探到底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与我们的灵魂缠绕在一起。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一去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每个人的孤独只有他自己能懂,其他人无法体会更无法真正明白。

虽然孤独无法避免,但我们无需担忧,我们要做的就是多与人交流,走出自己的世界这个小小的空间,孤独便不再孤独。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9)

《百年孤独》这本书是我看得最困难也是最久的一本书,每一代人都用同样的名字命名,这常常让我头痛不已,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

小说离奇的情节令人叹为观止。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貌,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正因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正因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队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

《百年孤独》的叙事结构不一样一般马尔克斯采用了连环、环环相套、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来展现小镇马孔多的历史。仿佛一个循环向上的气流。这种环环相套的结构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一个主题:人的孤独、封闭以及由孤独封闭而造成的落后、消亡。作者对“孤独”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揭示。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期望于整个民族的团结。“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感情,不通人道,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他们的孤独并不是拥有真理的灵魂而具有的高洁峭拔,因不能与人分享智慧的快乐而孤独寂寞,而是由于与愚昧并存的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竟能够将一个昔日以前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

在此,马尔克斯是告诉人们,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好处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一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事实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回报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愚昧和落后为伍。

这是一部描述家族的小说和中国的《红楼梦》有些相似。但这是形似而神不似。《红楼梦》的矛盾来自于家族内部是封建的等级制度毁了大观园;而《百年孤独》的矛盾来自外部科技、政治、战争、商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马贡多小镇。开篇的吉普塞人带来了科技令霍·阿·布恩蒂亚发现了“地球是圆的像橙子。”然后随着政治的介入。本来马贡多是个幸福的村庄“至今还没死过人”是他们骄傲的宣言。然后随着政治的介入镇长的出现两党派的斗争都让这个和平的小镇渐渐变质:士兵为非作歹学生向往战场。而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又让小镇得到了虚伪的繁华并且迅速地在这泡沫经济中衰败。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贡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

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和期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终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或许会有人说它太过荒诞,或许会有人说他的资料太过偏激,但这偏偏是它的价值所在,它的荒诞造就了它浓厚的现实好处,它丰富的想象力使它成为文坛上不朽的经典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篇10)

《百年孤独》是我比较喜欢的外国小说之一,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和读其它书都很明显的不同,这可能就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吧。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就是全书几乎没有任何向上的积极气息,有的只是孤独和颓废。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远记住:过去是虚假的,往事时不能返回的,每一个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复返了。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只是过眼云烟”坦白地讲,这部30万字的《百年孤独》,很好看,你会时而放声大笑,时而眉头紧锁,当时重复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双眼”因为据说本书是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年孤独》,却缺乏这种积极的精神,只有偶尔几个积极的人物,比如活了115-120岁的乌苏娜,他一直活到十几章(本书一共才20章),那个时候他的曾曾孙子都出世。了总的来说本书的基调还是黑色的,结尾那句话“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我的理解与书中的简介不同,书前面的简介说这句话代表的是积极,黑暗总会过去,光明即将来临。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精品]五百年读后感系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五百年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