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 地图 >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发布时间:2022-03-31 来源:互联网

2024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简单 300字。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篇一)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刚见到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得很精神的小孩,穿着棉袄,低着头,慢慢地踩在铺满枫叶的小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为母亲和独立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通过内心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作者龙应台的文字温润朴实,情感深邃厚重。我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每天,龙应台细心地照顾自己的儿子。去接华安的路上,龙应台一边给华安做导游,耐心地介绍这个世界,因为他是新来的。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华安把所有长长的东西都比作了龙。我觉得安安是多么的可爱,天真无邪。我也真希望回到安安那个年龄,整天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玩,看见弟弟妹妹们在溜冰,我也想试试。刚穿上溜冰鞋,我一下子就滑倒了。我有些垂头丧气,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妈妈把我扶了起来,对我说:“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站起来继续慢慢练习:首先,我用手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向前滑动,渐渐地我尝试着放开栏杆,自己往前慢慢滑,我迈出左脚,接着又迈出右脚。突然我失去平衡,脚下的轮子往前滑,幸好我穿了护具,没受什么大伤。我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这时,妈妈走来说;“南南,怎么样啦,会溜了吗?”我摇摇头,于是妈妈说:“来,我来帮你,我拉着你的手慢慢溜。”我愉快地答应了。我拉着妈妈的手,她一步一步后退,我也慢慢溜上去。溜了几分钟,妈妈看时间不早了,该吃晚饭了,她让我回去,明天再练。可我毅然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让妈妈先回去,我再练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下来我竟然学会了,我慢慢滑,心情乐开了花一样。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我想:做事都应该慢慢来,不能着急,一步一个脚印。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篇二】

利用周末,再次逐字逐句的读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书中很多的教育方式值得思考,当父母的我们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很多的父母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将自己的未完成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身上,每天让孩子在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间来回奔波。其实对于每个人,可能留在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些快乐玩耍的时光。

只有真正懂爱的母亲,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孩子你慢慢来》是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的柔情万丈,感动着同为母亲的我。

不管孩子走得多么慢,回忆起来,孩子都是倏的一瞬间,就长大了、就离开了,渐行渐远,唯有儿时血浓于水的亲情经历与记忆,一辈子,受用不尽,那些温馨甜蜜的陪伴记忆,成为父母的生命之光。犹记得十八年前的酷夏,初为人母的我,激动之于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可一转眼,孩子就已离巢,独自远行,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回忆与思念。

父母,肩负着孩子成长的重任,完全放手也不行,管太多也不行,必须小心翼翼,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找到你与孩子之间相处的那个点、那个度。虽然不管父母怎样做,孩子都会长大,但孩子怎样长大,却是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的是父母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蹲下身子,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可。这些道理,身为父母的我们都懂,可是真的要做到,却很难,多数时间是血压升高并伴随河东狮吼,很难静心静气的和孩子沟通、交流。

陪伴,是最温馨甜蜜的回忆,陪伴儿子读书学习,送他学游泳、练武术、打羽毛球,帮助他养蚕、养蝌蚪、养金鱼,周末全家一起打羽毛球,节假日一起出游,一起参观各种展览。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孩子,虽然花费很多时间,现在想想,值得!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有效期”只有18年,错过就不再有。

小学、初中、高中整整12年,儿子的每个成长脚步,每一个成长烦恼,我都有参与。离巢的半年,虽然身体得以解放,但多了一份牵挂。现在回想,真的很庆幸自己之前的岁月陪伴在儿子身边。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孩子担当的同时,如何勇敢坚强的去爱这个世界,指引他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工作兼顾生活,当母亲不易,当一个合格母亲更不易,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付出后,转头回望,与孩子挚友般的关系变成了最好的报答,同时我的性格也从刚开始的粗暴易怒变得恬静贤淑,跟随孩子二次成长,成就了现在自己喜欢的样子。

家庭:就应该有爱,就应该是爱的港湾。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篇三)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这些年最流行的一句话,讲的是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那怎么赢?才算是真正的赢在起点,又赢在终点呢?

一般孩子开始上学后,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家庭作业,而这个作业的问题,在上海,或者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甚至是提前到了幼儿园的中班,大班。就我们这个年纪来看,孩子的作业可以用浮云来解释,可是,就孩子而言,作业简直就是恶魔,他们能花2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玩,却只能在写作业上坚持五分钟之久,五分钟后,无论作业有无完成,孩子肯定会做一些和作业无关的事,比如玩玩笔,折下飞机,看看窗外,发发呆,或者出来找找妈妈在干什么……

这种走神,对于孩子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不是吗?美国的孩子花1个多小时写作业,日本的孩子话3个多小时,中国的孩子呢?8个小时……即使我们有多大健忘症,忘记了很多童年往事,但是关于不愿意写作业这件事,或多或少多应该还有点印象的吧。自己当年有多么不愿意写作业,自己又是如何面对老师的质问的?

所以,孩子不一定非要赢在起点,或者以这种方式来赢,输一点点又如何呢?

早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因为政策,因为当时的大背景,父母总希望我们事事第一,或者至少比同伴们好,不论我们是不是做得到,那时,我们是父母的唯一,唯一的骄傲,唯一的谈资,唯一的希望……那么,才走过那段路的我们,是不是要看着孩子在走一遍自己都不愿意走的路呢?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这是《孩子,你慢慢来》书中卷首的一段话,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正是这段文字吸引我继续读完这本书。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为青蛙的我已忘记自己是怎样的长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阶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态就明显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讲了几遍还不明白吗怎么到班里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把书拿出来等的话语经常不经过自己大脑就熟练地从口中蹦出,说完后意识不到有什么不妥却也没见起到什么效果,反而更让自己心里添堵。文中的妈妈是个聪明、睿智、理性的母亲,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一个非常简便却又符合儿童身心生长的方法孩子你慢慢来。这个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也可以较好的运用吗?

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我们在教育时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发展水平高的学生,你有能力快点就快点,而对于水平稍低的学生,你慢点老师也等你啊!

慢慢来却比较快。慢慢来,孩子。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我,坐在斜阳斜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段细腻又深情的话语,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在体育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

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美妙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美好。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因为做母亲,所以失去了青春时的“野心”,所以任孩子把自己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因为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所以一边悉心照顾小的孩子,一边悄悄揣摩大孩子的心思。她发现:那做过父母的,而且养育过两个孩子以上的,来看婴儿时,不会忘记多带一份给老大的礼,那不曾做过父母或只有独生儿女的,只带来一份礼。她知道,该怎样帮助那个大的孩子摆脱掉心里暂时的阴影。也许在她的心里,自己只是那个最先来到世间的,而大孩子是来得稍微早点的,小孩子是来得最晚的,大家同样需要爱,而孩子就是上帝送给那个做母亲的女人的最好礼物。(尹婉萍)

喜欢《2024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简单 300字》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