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只看拥有的读后感 > 地图 > 只看拥有的读后感

只看拥有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2-14 来源:互联网

《只看拥有的》(优质读后感)。

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在我们上高中后,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当我们读完一本书籍后,可能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以往的看法。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那么,在读过的书籍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只看拥有的》(优质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只看拥有的》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女子,自小就患了大脑麻痹症,这种病会使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也常乱动,连说话也说不清楚,嘴里总是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经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正常生活的可能,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这个女子硬是靠她的意志,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洲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个中学生冒昧地问她:“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她笑了笑,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怎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

五、……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这个故事让我很受感动。一个可以说是残疾的人做出的成绩却是很多正常人都达不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有人身体残缺,有人先天患病,有人生活在贫苦之家,有人生活在富裕之家,各种各样,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间,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态度。有人会怨天尤人,埋怨社会的不公平,有人会自暴自弃,不思改进,有人会安于现状,任其自然,有人会象故事中的女子那样奋发图强,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东西,克服困难,奋勇前进。正如我们熟知的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盲人阿炳在双目失明之时写下了《二泉映月》;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时候仍坚持写作……他们都是残疾人,但同时,他们也都是不向命运屈服,低头的人!面对命运的挑战,面对人生道路中的坎坷,他们乐观向上,从不轻视自己。

“我只看到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我们不要总是盯着自己的缺憾而悲观失望,要正视自己,对生活积极、乐观,“只看我拥有的”,并且利用好这些东西。因为缺陷的存在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弥补它。这就是今天我读到的文章《只看拥有的》给我的启示。

人生给了每一个人不同的境遇,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正视自己,乐观向上才是每个人面对自己缺点,面对自己人生缺陷的正确态度。我也想对那些以悲观、失望、消极的态度来面对自己不足的人说:“振作起来,以乐观、积极心态去看待人生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600字扩展阅读

《珍惜所拥有的一分钟》(精选读后感)


一分钟,看似是一个不起眼的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六十分之一,一天中有1440个一分钟。但是在滑铁卢战役中,格鲁希虽然听到了炮声,但是因为追击者普军的命令,依然不去支援,就这样,导致拿破仑兵败。这是一个懦弱的人断送了一位勇敢者的宝贵生命,过一分钟改写了世界历史,决定了欧洲19世纪的命运。

在看到格鲁希一心追击普军的过段时,我的心就像掀起了惊涛骇浪,久久无法平息。命运给予他机会,他却与机会擦肩而过,只是因为他的犹豫不决。假如当时他遵循自己的意念,为追求真理而返回战场,也许就不是这样悲惨的结局了。但是人生没有假如……

生活中,自己其实也是和优柔寡断,不善决策的人。换了一位新的老师,我却一边担心手不能剧烈运动,一边担心老师会为我的态度而反感。一拖再拖,导致连老师都没见过,就请了三次假。最后一次还被训了一顿。也许,就是没有决断力,让我错失了命运给予我的机会,与一位良师失之交臂。

一分钟的决定也许可以让医生把病人从死神手里夺回让消防员阻止火势的蔓延,在一场已经几乎没有悬念的战役中反败为胜。珍惜生命中为数不多的一分钟的决定,也许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命运。如果错过,也许下一次的命运就再也不会给予这芸芸众生的人以礼物。

人生就像是黑暗中的道路,黑魆无边无际的黑暗令人害怕,但是一次又一次的一分钟的决定,就好像路灯,指引着走向光明的大道。

读《三只虫草》有感(优质读后感)


海拔三千三百米。寄宿小学校的钟声响了。桑吉从浅丘的顶部回望钟声响起的地方,那两层的曲尺形楼房是他刚刚离开的学校。

桑吉逃学了。

老师说,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他为什么逃学呢?

正在新安书城看书的我,有一种预感,这将是一本很有看头的小说,正是这种感觉,让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回到家我再度翻开《三只虫草》这本书时,有了一种细看下去的强烈愿望。这是一个12岁藏族男孩追梦的故事,一个反映藏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故事。

即将小升初的优秀学生桑吉,梦想着利用虫草假挖些虫草换些钱,给奶奶看病和为在城里上学的姐姐买条新裙子,可由于调研员的到来,取消了学校历年来都有的虫草假,一下子打乱了桑吉的计划。为了实现这一小小的梦想,桑吉无奈地选择了逃学。在逃学的第一天里,桑吉挖了15只虫草,他打算用6只虫草的钱给奶奶治病,再用6只虫草的钱为姐姐买新裙子,余下的三只虫草他有自己的打算。

桑吉逃学挖虫草,想法虽然天真但却充满温暖,亲情在他眼中非常重要。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令我感动。在调研员的故意“刁难”下,桑吉不得不将手里仅有的3只虫草换回父亲为虫草专门定做的漂亮箱子,调研员答应送他一套百科全书。从此,追寻虫草的桑吉开始追寻这套百科全书。他盯着调研员要书,可调研员让他去学校取。他等不及,说马上就要看,调研员就让他在车上看,他居然披着调研员的大衣在车上看了一整夜。他找校长要书,但校长说这书是送给学校的。为讨回书,桑吉独自一人,带上干粮跑了一百多公里,历经艰辛去县里找调研员,最终还是没要回百科全书。他盼书、读书、讨书的过程,看得我潸然泪下。

轻轻地合上书页,脸上依然还有淡淡的泪痕,书页上还有未干的泪水。桑吉为了追寻百科全书,在遭遇刁难、困惑、迷茫和伤心后,依然表现出的那种坚强勇敢和不气馁、不言弃的精神,在越来越多的人视书为可有可无的今日,桑吉的故事给了我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我也有梦想,我梦想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可我为此努力过、奋斗过吗?遇到难题就找爸爸,从来没有经过自己努力去克服的。我的读书条件比桑吉好,要什么书有什么书,却没有桑吉那般对知识渴求的强烈欲望。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惭愧,这种惭愧像是有根细细的针扎在我的身上那般疼痛。

小升初考试,桑吉考出了这所学校办学以来的最好成绩,被自治州的重点中学录取了。桑吉踏进了学校的图书馆,终于可以每天阅读到百科全书。而此时,他眼中的三只虫草只不过是百科全书中的三颗小米粒罢了,因为他有了更高的梦想要追寻。

桑吉的故事告诉我们,追寻梦想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无数次的坎坷和挫折,但只要坚定信念,永不言弃,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心中有梦,再小的帆也可以远航。

《永远只做对的事》(精选优质读后感)


暑假,我读了些书。其中《永远只做对的事》一书让我感受很深。书中描写了一个平常家庭中发生的一些悲痛、委屈、让人不理解的事。但主人公都能用一颗宽容、正直、正义之心来对待。主人公李维的父亲面对车祸失去亲人时,没有用复仇之心去对待肇事者,他劝说家人宽容了肇事者。在面对一些人想用非正常手段来要求李维父亲一起谋不义之财时,李维父亲宁肯失业,也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再就是主人公李维为帮助同学学习,不惜牺牲自己宝贵时间。李维还用正直之心拒绝弄虚作假去获取冠军荣誉。要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那就是:伟大出自平凡。

读这本书,谈不上爱不释手,但它对我的感染力却很强。读完它,让我想起了一些亲身经历的往事。

记得在二年级我当了班干的那一天,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拉住爸爸的手说:“爸!我当上了班干啦!我今天还训斥了那些不听话的同学。”(因为我以前也被班干训斥。)我心想爸爸一定会夸我有魄力。没想到爸爸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说:“孩子,你这样做非常不好。当班干可不是让你摆架子,耍威风的,而是更好地在班级做表率,为同学服务,做老师的小帮手。”爸爸说话的语气虽不重,可我脸上还是泛起了一阵红晕。爸爸这几句话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体会到善待错误,宽容别人,永远只做对的事。

还有一件事是发生在一次和妈妈去超市购物时。在出超市门时妈妈被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撞了,手中提着的鸡蛋撞碎不少,我上前一把抓住小男孩,这时小男孩妈妈很快走上来说:“对不起!对不起……”并主动提出赔偿,可妈妈笑着说:“不要紧,孩子小,又不是有意的,不用赔。破的鸡蛋回去炒着吃,别吓着孩子就行了。”执意拒绝赔偿。小男孩的妈妈说:“谢谢宽容。”回到家我打开购物袋一看,鸡蛋几乎全碎啦!我问妈妈为什么不让赔。妈妈说:“还记得你小时候妈妈带你去买花,你碰碎了花瓶的事吗?”那是一次母亲节,妈妈带我到花店买花送奶奶,我不小心碰碎了花瓶。店老板不但没让赔,而且还叮嘱妈妈:“别吓着孩子就行了。”

读完《永远只做对的事》,我想:如果我、我身边的人、全天下的人都只做宽容之事、正直之事,那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多快乐啊!

看漫画早有预防有感(精选优质读后感)


漫画四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学校期中考试卷发下来了,小明看到自己才考了两分,心里非常害怕。“爸爸要是打我怎么办呢?”放学路上,他一边走一边想。走着走着,咔嚓一声,他踩到了一根折断的树枝上。“好嘞。”他扛着树枝,把卷子挑在树尖上,就这么办,远远地把卷子给爸爸看,省得打我?

很快,他扛着树枝走到了门口。“爸爸。”他的叫声很小。爸爸没回头。“爸爸,给我签个字呗。”这回,爸爸听到了,慢慢转过身来。哎哟!这回可吓到了。“这是什么?”看着树枝挑着的写着鲜红2分的卷子,爸爸眼珠子瞪圆了。“爸,爸,爸,爸,”小明结巴着,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后果。就在他转身想跑的时候,被爸爸一把逮住。“让你打两分!天天上学干嘛去了?就给我打两分!还打不打两分了?”小明那个惨啊,屁滚尿流。他的预防没用。

看完漫画,我陷入了沉思,难道学习不好就要挨打吗?成绩固然重要,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打一百分了就一定能出息吗?可没打一百分的注定挨打。我想起自己的尴尬来。四年级的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和语文都打了八十多分,把分数告诉爸爸后,他比漫画里的爸爸还凶。“说,这是怎么考的?平时不都打九十多分吗?这次怎么考的,这么低!”“啪”“啪”爸爸一巴掌,两巴掌,三巴掌,都掴在了我身上。能不疼吗?我哭得昏天暗地。末了,他对我说:“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你学习不好将来干什么?”我也知道爸爸都是为我好,但我还是感到委屈,我努力了,但真没有考好,难道大人们就可以这样对待我吗?

也许漫画中的小孩被爸爸打怕了,才会“早有预防”,可望子成龙的父母对我们的成绩也早有预防,那些巴掌打得多响!

可错,都在我们吗?

看《小兵张嘎》有感(精选优质读后感)


《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嘎子”大家的很熟悉吧?我看过《小兵张嘎》的电影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嘎子更是赞不绝口。

《小兵张嘎》的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奶奶为保护八路老钟叔而牺牲,嘎子悲痛欲绝,到县城找到罗金宝,想参加八路军得到梦想中的枪,为奶奶报仇。

嘎子到了县城结识了集贤居的佟乐,嘎子不但没有报到报,反而陷入鬼子追杀。好不容易在佟乐和罗金宝的帮助下脱离险境,他们将嘎子带到区队秘密隐藏之地,钱队长收留了嘎子。

紧接着,嘎子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获得一把真枪,却被区队长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与此同时,后方特派员刘燕在白洋淀被伏击,刘燕不知下落,鬼子派了石磊特派员进入了区队。

鬼子的计划被嘎子听见了,嘎子,胖墩,和佟乐以为纯刚是奸细,纯刚竟然被孩子们制服,但又不知怎么说好。同时白洋淀渔户家庭的女儿在收鱼的时候发现刘燕,刘燕在英子家休养,由于腿脚不方便,要英子去县城找联络员,但遇到嘎子一伙告诉了他们任务。药品马上就要送到,已经是迫在眼前。鬼子在石磊的信中知道了答案,已经开始行动,。区队识破了石磊的面目,将计就计去打鬼子,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鬼子的计划,和区队让药品顺利通过,消灭了鬼子,嘎子为首的孩子们还活捉藤

嘎子的机智,勇敢,独立,的精神,在鬼子面前不屈不挠,即使是打他也不说出真相,有时说一些无关的话,把鬼子说得糊里糊涂,不知怎么办好。虽然他有时独立行动为区队着想,但是也犯了许多错误,被关禁闭,但是最后还是立了大功,还帮组胖墩,佟乐,英子参加八路!

嘎子就是抗战时期的一个传奇少年!

有的人读后感读书感悟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写的一首诗,诗中批判了那些欺压人民的反动派统治者,赞扬了那些为人民服务的人,表现了作者怀念鲁迅并赞扬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品味良久,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哲学,在那个时代,反动派骑在人民头上,耀武扬威,欺压人民,可鲁迅虽然在地下长眠,但是在人民面前他永远那么伟大,鲁迅的精神和思想永驻人间。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大胆地借鉴了古诗用典的手法,在诗中运用了一连串能引发读者联想的典型细节和比喻,如“有的人服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使读者联想起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再如“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会使我们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的意境,虽然是政治抒情,然而却运用形象思维,词句优美,使人过目不忘。

鲁迅一生都在以笔为武器,揭露了反动派种种的罪恶,反动派曾多次威胁他,可他心里永远没有退缩,只有一往无前,令反动派害怕,让老百姓心安。

反复拜读《有的人》这篇文章,我不仅感到汗颜,原来我只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感谢这首诗,它像一丝和煦的春风拂过我那即将干涸的心田。(管阳帆)

喜欢《《只看拥有的》(优质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只看拥有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