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欣赏。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欣赏”,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是一部由汤唯和吴秀波等主演的爱情电影,相信很多网友都曾看过。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二》,特意去查了一下以美国女作家海伦妮为原型的介绍,纽约作家海伦妮通过一则伦敦旧书店广告与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老板弗兰克相识,两人通过书信买书,订书,并在长达20多年的书信往来中,各自抒发着对文学的观点,与此同时,两人的交往也从普通的消费者与商家的联系上升为精神上的友谊和爱情的交往。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相隔半个地球的见面是非常困难的,后来当海伦妮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弗兰克已经去世,而这家成为他们感情枢纽的书店也面临倒闭拍卖。现实的遗憾也许只能从电影中得到弥补。
回到影片,《北遇二》从内容上与《北遇一》没有任何关联,个人感觉故事情节更强,感情处理更为细腻,制作也更为娴熟。影片男主人公是一个是加州名不()见经传只想赚钱的房产经纪人,而女主人公是一个澳门赌场里逃避人生的陪堵经理人,两人因为一本错寄的书《查令十字街84号》而展开了书信往来,主人公焦娇和丹尼尔的感情从一开始的互相不待见到慢慢的心心相惜,两人真挚的情感是在长达一年中的通信以及在迷茫人生的中相互鼓励和扶持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而这一年多彼此也认识到人生的真谛,影片中穿插的早年移民美国的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感情故事是影片的亮点,在信息发达的浮世中爷爷奶奶70年如一日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尽管两人并没有领过结婚证也没有举办过婚礼,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彼此的珍惜。老爷爷去世后,奶奶把他的骨灰带回中国撒在了他们当年定情的湖水里,而老奶奶的那一句:老头子,咱们回家了,更是直达人心。老奶奶对丹尼尔说的这一席话更是让人动容:人们常说,父母在,不远游,而现在是子女在,父母不远游,人在哪里,家就在那里,家也在我们心里。或许这对许多漂泊海外或者异乡的游子来说更能引起共鸣。
与海伦妮的遗憾不同,我们的男女主人公最后很幸运的在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遇到了彼此,这也稍微弥补人们对于海伦妮和弗兰克故事的遗憾。影片中穿插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也许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快捷方便了,然而真挚的情感却是像温火煮粥一样需要慢慢的来熬的,书信是一种慢节奏的交流,而这种慢不也预示着我们放慢自己的匆忙的脚步,听一听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用心去体味人生,这样才能收获弥足珍贵的情感。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一):你可不可以,为我手写一封信?
《北京遇上西雅图》拍了第二集了。剧情无关北京,也无关西雅图。可能因为是原来的主演,所以沿用了这个片名。
我不记得三年前是谁陪我看了第一集,也不记得三年前的感情归宿。有些人、有些事,过去了就让他过去,该忘记的,就让它忘记。
换简体字写文,为了看客舒适,不顾自己的不习惯。就像我一直被世界变幻,撕裂自己到面目全非。就像我一直在接受很多事。
这是一部好电影。本来不想写影评,只是看到有人写了,我想较个劲~我越来越坦白,因为我越来越想维护真实的自己。哪怕不被人喜欢。这个社会既然出现了自媒体这个东西,我就要做自己。
我仿佛记得三年前的第一集,给我印象深刻的自然是"为你买豆浆油条做早餐".虽然我的床头也曾经出现过豆浆油条,但也是"过".
而第二集,我觉得已经无关爱情。"爱都可以做了,还谈什么情?"亮点可能是两个老戏骨那段婚礼中的深情告白。就像《剩者为王》里那段一样,每部戏必须来这么一下,才能賺到观众的眼泪。但我看到的是"对爷爷奶奶的尽孝与愧疚"和"异乡游子对归国回家的向往"."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曾经背井离乡,孤身打拼,我能理解。
爱还是不可或缺。我这么多年也一直在选择"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去爱"和"不能将就宁愿孑然一身".信息时代发展得太快,爱情来得太快,激情褪去更快。
电影音乐制作是金培达,致使我看完电影成晚心里暖暖的,变得柔软。编剧的来由仅仅为了纪念一本书,从而延伸出更多对情感和人性的思考。如果这是一个"大广告",那么比片中植入的任何一个广告都来得成功!令我我真的想去买那本书,也想往那个地址寄信!
因为,我也想有——那样放慢速度的,爱情。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二)
首映日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真的是值得点赞的影片,不光是吴秀波和汤唯的演技,更是这个故事的本身给我的感悟!
小虾(汤唯 饰)15岁就随父亲移民到澳门,从此在赌城安家,并成为赌场公关。为了生活绞尽脑汁。教授(吴秀波 饰)14岁被父母送到美国,独自在洛杉矶挣扎,成为一位房地产经纪人。为了欲望黾黾苟苟。两人通过一本书,巧合地通过手写书信的方式互相联系,两人从最初的完全陌生,到一步步敞开自己的心扉,逐渐进行心灵的交流,再到最后爱上对方。
感悟一,人无分好坏,小虾(汤唯)为自己的欲望所牵引欠了一屁股债,在能顺手盗走巨款的时候,却修正了自己的边界,选择了交换,虽然这种交换为道德所不齿,(感情换物质)但却守住了法律界限,并且她认为这种交换是能被对方真心接受的,但在看到对方拿出支票,按商人的原则进行估值的时候,她明白了,在对方眼里的交换只是金钱换美色,赤裸裸的色情交易,她觉醒了,不自重,必受辱!她最后博赢后选择了感恩而不是报复,一夜之间完成了成长--蜕变--成熟!
感悟二,事无分善恶,教授(吴秀波)也是因为自私的目的,为了买下一对留守老人的祖屋,对老夫妇俩百般事好,跑前忙后,殷勤备至,最后被老人的真诚和宽容所感动,幡然悔悟,终于明白了世上的幸福不是靠孤立逃避,自私索取,而是靠团结互助,无私付出,从而主动与父母和好,改变了像仙人掌一样的为人处事,用心去感受温暖这个世界。印证了佛祖所言不虚:果无禁忌,因有善恶!
感悟三,真情的收获是不分时间和方式的,两位老人传统相守70年获得了相濡以沫,相互依赖,相互告慰,默契如一,同样男女主人公通过偶然的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互通书信,互相厌恶开始,却最后发展到刻骨铭心的相互思念,跨国寻找,最后相见相守!照样感情得到了升华!琴瑟和鸣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不论现实多么残酷无情,我们依然要相信感情是真的,明天是美好的,我们只是需要坚持到美好的明天,遇到真感情,在这之前,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成长,醒悟,蜕变,成熟,以便让自己能配的上未来为我们准备的美好感情
我今天起来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订购了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期待中……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三):最美好的陪伴
今天去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我没有看过第一部,还好这是一个新的故事。悲伤、欢乐、成长。
看电影时我很感动。"爷爷、奶奶"这对老夫妇,携手走过了近70年的旅程。可是奶奶依旧像一个小女孩,很可爱。当爷爷考驾照和考官吵起来时,捂着嘴在一旁偷偷发笑。爷爷说别笑了,她说"我没笑。"俨然一个倔强、可爱的小姑娘。他们很宽容,面对大牛的欺骗,选择了原谅。爷爷奶奶还举办了一场婚礼,爷爷对奶奶说:"老太婆,我觉得你应该比我先走……你看你什么事都做不好还总是爱哭,要是留你一个人,我更不放心。"看到这里,我哭了。奶奶可以像一个小女孩,我想是因为她觉得有爷爷在身边,她可以依靠。后来爷爷失约了,奶奶变得像奶奶了。爷爷是一个传统型的中国男人,会在外出游玩碰见上身赤裸的肌肉男时,用手挡住奶奶的眼睛。印象最深的是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些电子产品和人一样,就会欺负我们老人家。深深的无奈感,对年龄的无奈。爷爷在这里,总带给人一种不服输感,一大把年纪还考驾照,哈哈,很可爱。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自己以及自己的长辈,当我们老了时会不会像爷爷奶奶这样有一个人陪着我们从起走到终,有一颗不服老的心,有一颗可爱的心吗?我不知道,但是但愿会有吧。那是一种幸福。
电影以信件为线索展开,焦姣与大牛在两个地方以一本书结识,用信件交流,它告诉我人与人间是有真情的,并不全是欺骗。
焦姣是一个十分坚强、勇敢的女孩,15岁随父亲移民到澳门,从此在赌城安家,在赌场里逃避人生,虽然在生活中屡屡受挫,但仍然不忘追求美好生活。15岁拿起了砍刀,在"老大"手下救出了自己的父亲,从此成为了姣爷。但她也许只是需要一个坚强的理由,她一定会在深夜睡不着时候,让眼泪从左眼流向右眼,会看着月亮发呆,会觉得坚强太累了。忘不了她说的:失败、再失败,然后让自己失败的好看一点。忘不了大牛说自己是一个仙人掌总会扎上别人时,姣爷说我从小就是被扎的那一个。大牛问:疼吗?姣爷说:疼,疼得撕心裂肺,可是下一次依然会继续,不然说不定会错过最合适的那一个。姣爷看错了很多人,每看错一个人,她都会成长一步,成为更好的自己,遇见了大牛。凤凰浴火重生,人要经历挫折而生。
大牛,14岁来到美国,然后活得很精彩,但是,他不相信情感。However love or Familial Affection.无论爱情还是亲情,他不喜欢与人相处。大牛说,爱情其实是人荷尔蒙失调。但是还好因为姣爷他相信了感情。
电影很感动,我觉得值得一看。
就像电影里的姣爷和大牛,我和你都一样。都会对什么持有怀疑,对世界变得失望,对真情不抱希望。可是啊,你要相信,我们都要相信,这世上美好总多于黑暗,快乐总多于苦难,真情也不是无处不在,欺骗也并不是总围绕在身边。
最后,愿我们都可以活得精彩、阳光,愿我们会有一个真心人。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看《北京遇上西雅图》,并不是自发去电影院看的,而是从朋友们看完的极高评论才上网找来的。没想到,电影超出了我的意料,这是部很好的电影。
“拜金女”文佳佳(汤唯饰)曾经是美食杂志编辑,对爱情充满了像电影《西雅图夜未眠》一样的浪漫幻想。而在现实中,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美利坚公民”的身份,她不远万里只身来到西雅图的月子中心待产生子。
在月子中心,文佳佳炫富的作风引发了房东和其他孕妇的反感,倍感孤独的她只能向司机Frank(吴秀波饰)倾诉心声。而看上去木讷老实的“落魄叔”Frank并不是一个平庸的男子,他在中国曾是一位一流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名医。在相处中,Frank的体贴包容渐渐融化着文佳佳的刁蛮任性。当文佳佳的富豪男友突然失踪后,一夜之间变成穷人的文佳佳得到了Frank无微不至的照顾,跟Frank和他的女儿一起生活的这段日子,让文佳佳找到了家的温暖。
当经历了变故的文佳佳,生下了孩子,就要结束她在西雅图的颠沛之旅时,她与Frank之间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变化”,这时的她才发现自己真正追求的爱情是什么。离开西雅图并不代表结束,离开是下一次相遇的开始。
电影给我的感觉很温馨,很富有生活味。温馨的是“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一个女孩对爱情的单纯向往,只是找一个温暖自己心灵的男孩,也许他不够公认的或者别人的评价标准,只要符合女孩自己内心的标准,给予别人所不能给予的温暖,那么就是最适合的。生活味,就是电影中并没有什么刻意堆砌的华丽,很平和很真实,不像如今很多以帅哥美女和大牌奢侈来营造的电影,贴近生活的电影总是容易让人触动。
电影当中包含了很多如今社会热议的话题,例如同性恋,捐精生子,出国产子,小三等等。也许是年轻人的思想会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电影中的这些话题也没有被大多看电影的年轻人吐槽,反而是“零差评”。“小三”这个问题并没有在电影里过多地涉及,只是交代文佳佳的身份及其来西雅图的原因,也没有批判和赞同小三的意思。
这部感动带有幽默的爱情片真的让人收获许多,值得一看!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篇一: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淡淡星光,伴着零星街灯拉长的身影,就此告别北西,告别文佳佳,弗兰克和影片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片段,每一份思索……
北京遇上西雅图——我喜欢的名字,亦如我喜欢这部剧。 些许浪漫,些许清新,些许迷离。
初遇它时,本以为这部浪漫轻喜剧,可以让我痛痛快快地放松一周的疲劳心情。于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看北西,看着,没心没肺地笑着,笑着……不知不觉却早已泪流满面……
我居然喜欢文佳佳,很奇妙不是吗?我居然会喜欢这样一个嚣张跋扈,拿着刷不完的信用卡去趾高气昂的到处骂人的小三。我不是一贯鄙视“小三”,鄙视拜金女的吗……我能说我喜欢她是因为她漂亮,可爱么,谁说只有男人才喜欢漂亮可爱的女孩儿,养眼的女孩儿总是招人喜欢的。那些所谓的一见钟情,都与外貌有关。呵呵,所以别指望别人一眼能看到你的灵魂。
……
当然,喜欢上佳佳的真正原因是她够率真,够直白,够简单——她的物质中透着倔强的坚强,她有时候拧巴地像一只长满刺的刺猬,有时候又柔弱地像一只受伤的小猫。她虚荣,傲慢,任性,试问哪一个女孩儿不这样呢?文佳佳起码虚荣、傲慢、任性的很坦白,不参杂一丝虚伪。
谈不上有多喜欢汤唯,不过我曾着实被她身上透着那种神秘而忧郁地气质吸引。我看过汤唯的片寥寥可数,北西是我看过唯一一部展现她可爱一面的影片,即使她那种可爱与宽大屏幕下显现出来的眼角纹相结合,略显尴尬,可一点也不影响画面的整体美感,不影响她所塑造的文佳佳的角色——带着瑕疵的美好。
……
我喜欢Frank,说喜欢他木讷,失意、不懂浪漫,不会甜言蜜语那一定是假的。20几岁的女孩儿,不喜欢浪漫都是假的。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各种“大叔”的,我想是从喜欢陈道明开始吧,时间并不久,2010年《唐山大地震》,那一年我大二……当然“大叔”并不是说我喜欢年龄大的男人,这和年龄无关。我喜欢的是他们身上具备的品质,大方向上的品质——正直善良、踏实上进、有责任心有担当,充满安全感——具备这些,首先说明他是个好人。
就像Frank,他身上没有大帅,胡子拉碴,他失意,老实到呆板木讷,可他正直善良——他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在你身边无微不至,然后再默默离开;他踏实上进——他有梦想,并用实际行动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梦想与年龄无关,只要你每天进步一点点,再远的梦想都有实现的那一天;他有责任心有担当——即使那样一个温和的男人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被带到陌生的纽约,也会歇斯底里。看到这样一个男人,你想到的不会是钱,却也觉得满满的安全感,我一直都觉得真正的幸福感与金钱无关。幸福感是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个值得你用一生去欣赏追随的伴侣,一群可爱的孩子,和你们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创造的财富和社会价值……
循环播放着电影中的插曲,捡拾着影片中的零星片段——我一直在猜测影片中那个只闻声音,不见身影的老钟,努力找寻他爱文佳佳的证据——却遗憾地只找到了只言片语——圣诞节的无稽承诺,结婚后的冷言冷语……找到了那张也许会随时被封的无限额度的银行卡和一大堆限量版的包包……如果爱情仅仅是物质,那我想,爱情一定是限量版的……
我为周悦与佳佳告别时的场面流泪,流泪只因为感动那种本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最初的理解,在影片中温馨存在。每天有多少匆匆的陌生人,因为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方式走到一起,明知道有一天要分开,可还是会各怀心事,还会有明争暗斗,还会争吵……待到分开时又追悔莫及,时光不会重来,亦如情感。
我彻彻底底喜欢上文佳佳是在那张无限额度的银行卡冻结后,她操着不太流利英文,举着sale的大牌子,在海边卖着那些她收获爱情方式的名牌包包时,她说她要生下这个孩子,养大他,这样即使老钟在监狱里也会有个念想,想要活着出来……即使是个小三,做到这样,也算是个重情重义的小三。
我忘不了佳佳离开时Frank的眼睛,眼睛发红可泪水却含在眼里。这就是Frank,真情在,却不轻易流露,爱一个人的极致是只要对方幸福自己就幸福。所以他选择放手,让佳佳放心地离开,让女儿觉得爸爸不心痛。而所有的属于自己的感情只能藏在眼底——这种爱比起轰轰烈烈地哭喊着说我爱你更加含蓄动人。
我记得佳佳和老钟离婚后,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时的从容状态。有时候看似失败的爱情也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可以让我们成长,就像文佳佳。——所以女人一定要记住,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坚强独立,至少要有能屈能伸,坚强独立的潜在品格。因为生活不会永远对你微笑,真正的人生也不会是这样,酸甜苦辣,人间百态……这样当你遇到任何情况,你才能够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地继续你的生活,撑起自己的天空。
“我理想中的男人,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唯有你愿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美好的人终究会遇到,只要让自己足够美好。努力让自己的肩膀更坚强,才有资格去见你爱的人,然后对他说,我准备好爱情从天而降了。”
“只要我们住在彼此心里,死亡也不能让我们分离。”
“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独立坚强,然后努力走到一起。”
“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找个知冷知热知心的好男人疼你。”
“为了一个你爱的人生一个孩子,是女人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
……
感谢导演的善良给了我们一个和美的结局,让我的泪水止步。在现实社会折腾的久了,能在那种虚幻的国度里,看到一个美满的结局,也是一种幸福。我愿意相信Frank会和佳佳永远地在一起,我亦愿意相信那个会为我跑上几条街就为买上我爱吃的早点的男人,他已经离我越来越近!
篇二: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首先为在换票最后一刻仍然不离不弃并没有喜新厌旧的两个吃货鼓掌,然后要批评一下两个吃货,差点儿因为贪恋美食而错过电影开头。
这是一部迟到的电影,比原计划的上周一整整迟到了一周。在这期间被无数剧透,也曾有人指出这是一部三观不正,小三逆袭的片子。但是,我本着凑凑热闹的态度,抛开爱憎分明的原则,还是完成了观影,并准备像小学生一样写下一篇非专业的观后感。
汤唯从开头一个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挥金如土的暴发户形象转变到最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新时代女性,从我并不专业的角度看,拿捏的还是相当到位的。吴秀波自始至终一个好好先生的形象加上一句“加油”也给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而小女孩朱莉的贯穿其中,更是激起了几个泪点(本人确实泪点较低,对剧中感人情节毫无抵抗)。
与其抨击这部影片中的小三逆袭,倒不如职责Frank前妻的始乱终弃。
文佳佳可以算是为了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了代价的,孤身一人甚至语言不通便挺着大肚子跑去美国,期间历尽艰辛只为换回与老钟常相厮守,不料在得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想要的确实即将失去的Frank的爱。
Frank对文佳佳从开始的工作,到加入了个人感情,到后来的不舍(离别时候的眼泪)以及最后重逢时激动情绪,感情逐步升华。
两年的分离,感情沉淀后大家并没有忘记对方,艺术的夸张手法安排两人在帝国大厦上重逢,给影片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至少可以让大家睡个好觉。
其中电影中几个呼应的情节:1,相遇和重逢时候的雨;2,帝国大厦上面遇到的真爱;3,Frank剃掉的胡子;4,钻石婚纱;5,结尾前买红妹和海清的短暂现身
关于朱莉,可能只有在美国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孩子,才能这么容易的与准后妈相处融洽吧。
pS:朋友在回家路上追加短信表明,该影片有bug,老钟怎么会让文佳佳带着儿子净身出户?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开始的文佳佳对老钟的感情能有多少我无法判断,但是我却觉得如果老钟没有钱,文佳佳还会义无反顾的为他怀孕生子吗?但是后来,经历了众多周折的文佳佳,也可以说与Frank一起经历了一段贫穷但却快乐的生活之后,更希望的是陪伴,而不是每天对着空旷的大房子,刷卡血拼。所以这个时候,对于文佳佳来说,即使老钟愿意分家产,恐怕她也并不愿接受;长时间的心灵空虚,文佳佳明白钱并不是万能的,该是自己做点儿事情的时候了,像她对着Frank送她的雕像说的,这样才能告诉她爱的人,她有资格等待爱情从天而降。
很遗憾,由于想在拍照之前关掉闪光灯,而没有拍到最佳场景,人已经小到快要看不见了,不过那份温馨和感动还在
好了,12点已过。灰姑娘也要脱下盛装,回到阴暗的小屋。生活不是电影,北京也遇不上西雅图。明天还要上班,不如洗洗睡了。
篇三:《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酷狗电台上对《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影片的一句话总结特押韵,也特有意思:“毫无疑问,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故事不外乎‘汉子’和‘妹子’以及‘孩子’;此外还事关‘月子’和‘日子’;当然,最终还会上升到爱情的‘面子’和‘里子’。诸‘子’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罢黜百家,独尊真爱。”
总体上感觉这部影片就是一个女人的创伤型爱情遇上了一个好老男人之后的治愈爱情的故事。原本是青春正年华的妹子,缘何会选择一条那样的道路?
片中没有对女主人公的真实身份进行正面介绍,但是通过推断可以知道女主人公原本应该是一个美食节目的编辑,估计是在一个应酬的场合遇到了孩子他爸,隐身的老男人就对其伸出了橄榄枝,对比自己周遭的女性,文佳佳感觉自己可以迈出那一步,所以毅然听从了老男人的承诺“除了名分,我可以给你你想要的生活。”当了名副其实的一名女人。其实就是一种享受物质的生活,片中文佳佳到了西雅图,给老男人打电话汇报情况,当得知女人怀的是男孩的时候,可以想象男人心中的感受,不管怎样,都是自己的亲骨肉,所以必须留住这个女人。但是世事难以预料,老男人因为没有参透规则,结果被规则弄进了囹圄。
对于物质方面,心灵鸡汤界有个很滥俗的说法:一个汉子是不是爱妹子,要看他是否会为她花费时间和金钱。钱能做很多事,会让妹子很有面子。然而过日子不仅需要面子光鲜,还需要里子舒坦——面子是给别人看的,里子是给自己盖的。套用《伤心太平洋》里的一句话就是往前一步是黄金,退后一步是人生。对生活来说,与其在悬崖上展示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上痛哭一晚。我想,这也是《北京遇上西雅图》拼命表达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
接着而来的就是大老婆也就是文佳佳所谓的“老公”的第一任老婆,直接掐断经济来源。爱情已经全面溃败——房子、车子、票子、孩子,杀得爱情毫无还手之力。即使人们清楚地知道:爱情固然不可靠,却是在这个世界上能想到的最好的东西。
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文佳佳这个女人没有表现出大多数此种状态下的女人的样子,而是选择了生下孩子。关键是一个无亲无故的孕妇只身在外,如何生存?幸好她遇到的是善良的好男人和热心的房东太太,支撑她一直走到了生产。生下孩子时已经和好男人建立了相当不错的情感,却在此时老男人战胜了规则恢复自由身。
老男人提出的接回自己孩子的妈。面对这样一种选择,女人还是纠结了一下下,最后还是毅然选择了回到老男人身边。可以说此时在女人心目中,情感还是没有战胜物质生活。也许我这样说有些偏见,但是相信很多女人都会这样选择!女人选择走这一步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梦想能够有一日能够变成老大(正式的妻子)。
熟料待有日终成正时,居然会重走当年对手的寂寞孤单路。此时方知那种悬挂起来的金牌背后的日子到底是如何让一个妹子成为一个标准的妒妇!此时方恨缘何放弃当初执子之手定不负相思意的青梅,而选择了进入朱门红墙,不在人前哭,必须在人前笑!
其实每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无可非议,但是世俗的眼光,大家还是会害怕的!当然剧中最后,美好的爱情还是战胜了一切!
祝福现在仍然抓紧爱情的男女们,希望你们相依相恋,幸福美满!
篇四:爱情面前,香奈儿一败涂地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本人不会写影评,电影的专业知识不懂,什么拍摄技巧,画面,演技之类的知识没有接触过。小时候很少看到电影,每一次看电影还让老师逼着写观后感。据说这是最常用的作文命题之一。每逢集体组织看电影,在欣喜若狂的同时都要领着写作任务。本是放松的事情搞得压力挺大。现在好了,电影的资源多了,看电影也更便捷了,但是观后大都也没有什么感,也许是没有人逼着写的缘故吧。《北京遇上西雅图》是朋友从网络给我发的。由于网络上还不能免费看,所以是在影院偷拍的那种。就是有画外音,电影放到动情处会有观众的啜泣声,当然大多是电影的诙谐幽默带来的笑声。质量不好,但也有趣,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看,而是有一个影院的观众和你在一起,有置身影院的感觉。
先说说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就是全中国有权有钱有才有貌的中心。比如文佳佳属于有貌,弗兰克属于有才,文佳佳的男友老钟和弗兰克的原配属于有钱。哦,好像缺了有权的角色,其实作为职业小三的文佳佳如果是贪官的二奶更符合中国的现实。可能是为了能够通过广电部门的审查,所以才使文佳佳成为富商的二奶而非贪官的二奶,审查部门也是官啊,虽然不一定贪,但维护官员群体的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文佳佳既不文也不佳。一是没有文化,比如英语水平烂的很,你说到一个异国他乡,语言交流那是最基本的呀!要不就会有很多不便,有时候别人还用英语来欺负你。二是没有素质,人家一个司机迟到了犯了多大的错呀,不依不饶的,人家佛兰克也是出力挣钱的,犯不着你这么教训。由于水平太次跟房东室友关系都挺僵。三是个败金女,炫富女。拿着别人老公的信用卡很劲儿的花,为满足自己,动辄出几倍的价钱。有几个臭钱就显摆,白发魔女的评价很中肯。四是个插足者,典型的非职业小三。一个黄花闺女傍上一个有妇之夫,人家不离婚还给人怀孕生子,就图人有钱。老钟老婆说得好“要不是你们这些花钱的妖精,老 钟能进去吗?”。
再谈谈西雅图。西雅图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我第一次听说西雅图是1993年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美国 前总统克林顿的西雅图会晤。西雅图是个宜居城市,要不文佳佳怎么会选择西雅图待孕产子呢?按说文佳佳在国内下个户口不是什么难事,有钱能使鬼推磨,比如山西的房姐就有两个户口。但下个北京户口就难了,下不了北京户口,将来孩子不能在北京高考,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未来。所以入美国籍,将来以外籍身份在北京高考,用一个时髦的词,这叫做“逆袭”。佛兰克在北京属于著名大夫,看病找他排队挂号,他的号竟能为黄牛提供商机。可到了西雅图却成了打短工的。那落差就像庐山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般人受不了,而佛兰克为了女儿什么都可以放弃。佛兰克在中国北京也算是优秀拔尖人才,但比起能捞钱的老婆来还是逊色多了,从资本量上看,佛兰克和老婆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现在中国是市场经济,资本才是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所以钱成了衡量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且似乎是唯一的标志。佛兰克到美国没有行医的资格,从人才堕落成普通劳动力。落难的凤凰不如鸡,虎落平阳被犬欺,就因为迟到被一个非职业小三数落的狗血碰头,也不还口。文佳佳说佛兰克,人太好了。说一个人太好,在当下不是一个积极评价,而如果说一个人老实,那简直等于骂人。男人有钱就变坏,那男人没钱呢?难道是佛兰克没有钱,吃软饭,所以人就好?胡子拉碴,木纳少语的,整个一个落魄的形象。
电影的名字《北京遇上西雅图》。刚才聊了从北京来西雅图的文佳佳,和已经从北京到西雅图的佛兰克。这样的两个人遇上会怎么样呢?一个是挥金如土,颐指气使;一个是出力打工,仰人鼻息;一个刁蛮女,一个闷骚男。电影开场后很明显文佳佳是女一号,可佛兰克怎么也和男一号联系不上。
事情的悄然变化始自圣诞节。文佳佳满怀希望老钟会来与她团聚,可老钟关键时刻掉链子,其他房客都有家人或爱人来聚,唯独自己孤孤单单,这使得视其他房客为仇敌的文佳佳很没有面子。老钟的致歉信附送了一个包,文佳佳有很多包,但包再奢侈也只是包,不能代替人。于是孤独的文佳佳就去找同样孤独的佛兰克,二人在佛兰克家过了一个不孤独的圣诞节,关系开始由此微妙地变化,这也许就是同病相怜的作用。佛兰克在西雅图的家虽然很大,但也就值北京二环内的两个厕所。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人移民美国,敢情是想转移国内的购房压力。佛兰克的漂亮乖女儿朱莉居然没有成为双方交往的障碍,相反却成为了润滑剂。看来文佳佳确实是情场老手,不但拿下了佛兰克,也拿下了朱莉。也许正因为先拿下了朱莉才使得拿下佛兰克成为水到渠成。
使两人关系更进一步发展的是断供事件。突然有一天,老钟是电话也不接,短信也不回,网络也不上,这些不要紧,要紧的是信用卡被冻结了。一切迹象表明,老钟摊上事,摊上大事儿了。怎么办?佛兰克在文佳佳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于是乎,患难生真情。断供事件使文佳佳被迫改变了花钱流水的习惯,而且还涮起了马桶,摆起了地摊,看来人逼到了绝境,能力都能得到发挥。
接着二人开始示爱,是暗示,不是明示。先是纽约被审查,佛兰克让文佳佳冒充女友。而后就是佛兰克前妻的婚礼上文佳佳假扮女友。这种冒充也好,假扮也罢,其实都是别有用心,或者说别具匠心。爱你在心口难开,于是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来表达。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想冒充或假扮你的男友(女友),那就说明他(她)真想做你的男友(女友)。佛兰克也真够贱的,人家把你甩了你还去参加人家的婚礼,说是给她面子,文佳佳说的不假,真是自虐。你去了也就是个参照物,要不怎显得前妻丈夫的高贵呢!你看那前妻在介绍自己新任丈夫的得意劲,觉得倍儿有面子。面子是人类特有的需求,动物从来没有面子。比如狗,穿裙子,戴项链,但一块肉骨头即使扔到垃圾堆里它也会去啃,不会不好意思的。打扮再漂亮,狗没有面子,那是狗主人的面子,打狗看的那也是主人面。面子是面子,里子是里子,人可以要面子,但不能死要面子,否则活受罪。用饺子打比方更合适,面子和里子就是饺子皮和饺子馅的关系。饺子好不好怎么判断,好吃才是好饺子呀!弗兰克前妻说,你看我的饺子皮多好看,文佳佳却说,你的饺子馅怎么样?弄的她挺难堪。聪明的文佳佳以少儿不宜的内容剑走偏锋,从里子来捅他们的软肋,也算替佛兰克出了一口闷气。
老钟的案子后来居然结了,怎么结的?是花钱消灾,还是被人诬陷。不管怎么样,老钟出来后依然是有钱的老钟,忙碌的老钟。可能是婚外情的暴露让老钟索性撕破脸皮与老婆离了婚。可这时候你老钟哪里知道文佳佳的心已另有所属。唉!可怜的老钟。本来是佛兰克横插一杠,现在倒觉得老钟是节外生枝了。老钟那头离了婚,解放出来了,文佳佳这头却深陷泥潭,拔不出来了。文佳佳很纠结。
回到北京,文佳佳住上了大房子,也转正了,物质地位都有了。但是每天还是西雅图的圣诞节,有包没人。如果这时候老钟能够把重心向家庭倾斜一下,也许会是另一个结局。老钟的人生观是商场重于情场,事业重于家庭。结果是商场得意,情场失意;事业成功,家庭失败。老钟觉得文佳佳不知足,“天晴的时候,你要下雨,等下雨了,你又要天晴。”天晴想下雨,下雨想天晴不是很多人的想法吗?天晴为什么想下雨,因为热了,下雨为什么想天晴,因为淋了。多正常的想法呀!作为男人,在天晴的时候,也许你给不了心爱的女人一个雨天,但你可以撑起一把伞,给她遮阳,在下雨的时候,也许你给不了心爱的女人一个晴天,但你同样可以撑起一把伞,给她挡雨。对于文佳佳已经不是钱的问题,游艇可以不坐,法餐可以不吃,只要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疼你,油条豆浆也是莫大的幸福。为追求自己的幸福文佳佳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老钟。有一个人植入了她的心中,而那个人不是有钱的忙碌的老钟。在爱情面前,香奈儿一败涂地。
帝国大厦的邂逅显然是导演安排的一个浪漫的桥段,但本人还是湿了双眼。相爱的人不需要约定,不一定在帝国大厦,也许北京,也许西雅图,不一定是二年后,也许十年后,也许二十年后,因为心灵的默契和感应足以让他们不期而遇。
北京遇上西雅图影评
北京遇上西雅图影评(一)
近期,热映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票房已经打破了《非诚勿扰2》所创下的国产爱情片票房纪录,登上国产爱情片票房冠军的宝座,因此引来了众多影迷们的追捧。我也紧跟热潮,细细观看这部影片,看过后,我觉得是值得好好观赏的电影。光听片名,《北京遇上西雅图》,北京和西雅图是两座城市的名字,北京,给人的感觉就是漂泊,茫茫人海望不见自己的影子的感觉,而西雅图,却有一种浪漫的情调在里面,也正如电影中所提到的《西雅图之夜》。片名看似生硬没有人情味,但是我认为它粗粝生动,具有无形的力量,这力量不仅来自喧嚣的浮生尘世,更来自城市中典型人物的人生观,爱情观,金钱观这部电影充满着可供玩味的现实意义,这个时代的许多问题都被《北京遇上西雅图》反映出来,它拥有时尚、生活、现代的都市元素,也置入了诸如“未婚先孕”“美国待产”“美国月子中心”“同性恋”“小三生孩子”“居家男”等流行事件,都以一种幽默的喜剧形式串联起来了,如果把它视为媒体,那么它充满了值得传播和讨论的信息热点,使得这部2013年的电影可以替这个时代纪录2013年的某些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社会现象。《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演员阵容非常庞大,先说吴秀波,导演蔡尚君曾经评价吴秀波,吴秀波是个了不得的演员,第一它具有很强的审美,第二他有哲学的头脑,对现实有客观的认知,而且有谦虚的地方,可见他足够厉害。弗兰克这个角色不爱说话,人又特别的好,心里隐藏了很多事没法跟人说,极度爱自己的女儿,此外还是一个曾经在职业上非常优秀非常有建树的男人。他的故事很丰富,吴秀波的演出和他留的络腮胡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汤唯是当下大银幕的女神,她能在短时间内,把自己与角色调整为同一频率。在两个小时的《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汤唯就像在真实的生活里过了两年,浓缩了出来。一开始刚到西雅图的文佳佳(汤唯饰),那个拿着联想K900的大屏手机不停的和通讯簿里那位叫“老公”的人打电话的文佳佳,再到和月子中心里跟其他孕妇吵架撒泼的文佳佳,再到“老公”被抓,失落无助站在海边卖包的文佳佳,以及最后经历了风风雨雨,带着孩子站在帝国大厦顶楼上笑看人生的文佳佳,层次感无比鲜明。汤唯用她精湛的演技将文佳佳这个换大部分女星都会演得很漫画的角色变成了一个几乎就像是我生活里的朋友,真实得令人几乎有一种不在看电影的幻觉。我不知道汤唯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但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她的演技五体投地般折服。
我觉得《北京遇上西雅图》有四点让我非常完全喜欢,首先,导演薛晓璐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用一种充满关照和温暖的视点在看着女性,薛晓路在用上帝的视角看女人。许多剧本型导演都认为,在写剧本时,无论剧本,人物,结构,已经非常完美了,但是当真正实现的时候,就得做减法,或者说不是减法,就是一个衰减的过程。薛晓路将其诠释的还是尽善尽美。
其次,不走老套路的爱情故事,让人眼前一亮,中国也许从来没有一部电影,描写女人怀孕跟别人谈恋爱,现在许多电影都是在用望远镜写故事,好像只有生死,结婚或离婚等故事才会跌宕起伏,其实故事本身如果是够细腻,视角够独特,每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写的很感人。崇尚物质生活的文佳佳和木讷寡言的Frank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逐渐产生了感情。因为太多无奈才让佳佳变得看上去很物质。而Frank这样真诚和真实的人出现,让文佳佳“找回了她原来的那种心,那种感觉”。汤唯将这些变化归结为“缘分”的原因,而且不能以对错来划分,“所有人的改变都有其原因所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去理解,只是去看着他改变。”影片传递出的主题是找寻生命中那个“对的人”,文佳佳和Frank是在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里找到了对方,找到了感情的归宿,而两位主演对于“对的人”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观点。吴秀波认为,“对的人”的标准只存在自己的心里,都是自己的一个想象,“‘对’的尺度随着自己境遇的不同在进行改变。有的时候你觉得天气阴暗,但是温度未必下降,你觉得需要一件大衣,别人却未必这么想。”他笑言自己和汤唯都不是对爱情毕了业的人,而《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男女主人也都是“没有答案和标准”的人。与吴秀波的深刻理解不同,汤唯心中“对的人”的标准更加直接,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就行了”,而这正是她一直所说的“缘分”,“什么事情都是缘分对了就是对了”,文佳佳和Frank之间感情的发生,“不是缘分又是什么?”再者,爱情电影,虽然没有动作片、科幻片构建出的战场激烈,但它的斗争于人的心理——战利品是幸福,这更值得去克服,追寻,排除万难。爱情,是遇见,但当北京的干燥遇见西雅图的绵绵细雨,被滋润的就不只是空气,而是他与她之间爱情的温土。事态万千,就像爱情也是形状各态的,透过这个故事看到了一个女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逐,从迷失到坚定。文佳佳他曾经没有人陪她坐游艇,吃法餐,没有人给她买每天早起的豆浆油条,她只有每个节日的包,和一张无限额的信用卡,还有一颗空空等待的心。但与其说他是在等待老钟,不如说是在等待她命定的他,所以他出现了,他们在一起了。平凡而温暖的故事,伴着西雅图淅淅沥沥的雨,看着汤唯与吴秀波在日出日落间起起落落的生活,看着他们一点点从生活的泥潭中挣脱出来,看着他们各自的坚强独立,一步步地收获甜蜜的爱情成果,平静却又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声不响从电影中走出来,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最后,该片先抑后扬的手法屡次运用,文佳佳一开始嚣张跋扈,挥金如土,跟谁都不对付,说话又大声,毫无礼貌,此外又极度的事儿,完全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处女座,但当随后我们了解到她背后的故事,知道这个女人的付出之后,观众又会同情她,而她的性格也开始渐渐有了变化,最终变得自强自立,令每个人观众都喜欢上这个前美食杂志编辑、现单身妈妈。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部有创新点,是值得好好观赏的电影。电影情节丰满,有感动也有搞笑,连贯性蛮好的,这个故事很完整,很唯美,时而带点凄凉,却感情饱满!尤其是演员的表演更是画龙点睛了。我喜欢汤唯的收放自如,喜欢吴秀波的“落魄叔”,更喜欢片中Frank女儿的自信,和令人满意的结局,不失为一部好片。
北京遇上西雅图影评(二)
《北京遇上西雅图》最大的意义或许在于,它为中国的都市爱情喜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类型实例。
自上映以来被称为“零差评”,但就实际的影片来说,并非滴水不漏,甚至称不上佳作。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讲述的是与当下社会现实有关的热点话题,将拜金、小三以及女性对男性的需求引入,将影片的受众引向了女性群体。而影片对Frank这样一个男性角色的打造,又试图让主题重新回归到主流和正统的价值观上去,避免了因此而产生的价值取向问题。这部影片的讨巧之处正在于此,它既向观众展示了富豪小三的“美好生活”,又向人们展示了尽管曾经“失足”,但只要遇到真爱就能重新开始生活的积极。最大限度地去照顾所有人的口味,也展露了爱情在生活中的关键价值。
但这样的折衷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观众无法在情感上认同这样的美好愿望,人们对小三人生的悲剧预期并没有在影片中呈现,文佳佳这个角色在电影中几乎没有任何磨难,便顺利地征服了一个好男人。虽然导演将一段时间孤独地抚养孩子作为对其的惩罚,但这之前的冲突却还是被过于纯洁和浪漫的气氛吹散了。
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的人物塑造也似乎凸显了中国都市爱情喜剧的一个通病:脱离普通人的生活。美丽和帅气的面容、良好的体态以及出色的经济实力,还有超出一般人的智慧,让电影中的人们都看起来是那么光鲜亮丽,但过于完美的人物,也极大程度地弱化了观众的认同感。或许导演薛晓路意识到了这样的尴尬,所以为影片引入了买红妹的角色,她在月子中心的三个人中最为普通,其相貌平平,家庭条件一般,爱买打折和减价品。但这些小市民的特点,也承载了单纯、善良、热情的老百姓本质。即便戏份不多,这个角色却的确成了影片中较为真实和生活化的一个。海清的角色又代表了另外一种身份,她外语好,似乎赚得也不少。与其他二人的被动不同,她展现的是主动掌握人生的积极姿态。导演为这个形象设置了很多谜题,在故事的进行中才逐步揭开。当最终观众得知她有一个同性爱人,而孩子也是通过人工授精得来的时候,爱意立刻取代了困惑与讶异。
海清的角色意味颇多,其得以被看见,而且或许是中国都市爱情电影中第一次如此正面展示同性爱情,意义重大。导演用非常主流的价值观和镜头检视了这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很普通的成功女性。在对比当中,导演就完成了自己的试探,同时也为之后的影片提供了某些探索思路。相比海清,汤唯的表演将自己的局限展露出来。她饰演的文佳佳经历了一段人生和认识的转变,转变前后,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前者顽皮淘气贪婪,后者成熟大方稳重。汤唯为了表现略显幼稚的女生形象,用了太多的力气,反而显得刻意和不可信,屏幕上充满了违和感。但当文佳佳终于认识到自我的真正价值所在,其人物特质就重新回到了汤唯所熟悉和擅长的路数上来,表演也自然和自信多了。吴秀波从电视咖摇身一变成了新都市型男,但Frank过于理想化的性格,却实在单调得可怕,如果不是他俊俏的形象,很难想象这个角色的真实存在感。因此,Frank这个原本loser的角色设置也就充满了不可过多揣摩的偶然。
不可否认,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很好看。好看首先缘于导演用了很多情境式的段子促成了影片故事的发展,情境中又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节和巧思,使得观众看起来非常轻松愉悦。而逗趣、顺口的台词也加了不少分。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从影片片名就很容易联想到好莱坞的经典作品《西雅图夜未眠》,《北京遇上西雅图》自然有致敬之意,结尾将爱情的见证地点放到帝国大厦的顶层,更强调了致敬的意味。但与经典的差距也很明显,《西雅图夜未眠》充满了幽默和生活气息,人物也很普通,贴近常人;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就欠缺在了从平凡中寻找浪漫的自信,但好在:
它有美景、美人和还算动人的情感。
北京遇上西雅图影评(三)
《北京遇上西雅图》在故事、人物、气质上,先摈弃了粗制滥造、面目狰狞的骗钱相。接着,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它大抵达到了一部轻喜剧应有的效果:轻快、得体、自然。熟悉电影的观众,从片名即可知道,影片很可能和好莱坞电影《西雅图未眠夜》有关系,事实上,的确有很大关系,还有致敬桥段。在警局对口供的那场戏,是从另一部爱情喜剧《绿卡》改装而来。从借鉴出发,但在情节和细节方面,没什么山寨味。
一、童话之下,现实之上
浮夸是令人嫌弃的行为,“接地气”是个具有诱惑力的词语,很多电影人试图低到尘埃里,和地气融为一体,却往往适得其反。接时尚或年轻文化的气,把欧美或日韩流行文化简单移植,出来一众惨不忍睹的土洋货;接所谓百姓的气,接成土鳖样,传统和民俗被糟践。内地正处在快速变革的时代,社会文化和群体结构还未成型,要测准“地气”的界限在哪,并非易事。某领域人员流行的“国情太复杂”之类扯淡话,搁在电影这块,也可以拿来当挡箭牌。在这里我无意为电影人辩护,绝大多数的影片,之所以烂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认真态度,没什么客观因素可谈。
小三女跨洋到了美国,与帅气的软饭男相爱,两人终结连理。《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爱情童话,在现实里自然是超低概率事件,但主创将浮在空中的故事,成功地植入到了现实环境里。“小三”现象、月子中心、文佳佳富豪男友的诈骗嫌疑等社会问题,这些元素显然可以增加影片的现实感。但如果仅把它们作为“接地气”的点缀符号,并不会起到多好的效果,只会显得生硬。影片将其作为推动情节的动力,就显得骨肉相连,成为合理存在的现实背景。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汤唯饰演的文佳佳,为了给怀孕中的孩子一个合法身份,只身来到美国的月子中心。遇上吴秀波饰演的司机Frank,开始发生了一系列意外事件。由一个意外启动连锁反应,事件由符合人物性格的行为所牵引,随之而来的意外可视作情理之中。在需要情节转折、人物性格转变的时刻,插入新的意外,如文佳佳突然断了经济来源、Frank妻子结婚等,这些属于促成结局的必要的戏剧因素。以现实问题开始,以童话结局收场。这场爱情介于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与苦逼得难以滋生爱情的现实之间,它的样子并不突兀,有可爱、迷人的地方,发展的过程让人不自觉地期待它走到最终的浪漫结局,尽管有点过于圆满,撒了些狗血似的。
二、卸去沉重的环境包袱,找个爱情容易生长的地方
文佳佳在北京和已婚男人纠缠,挂着“拜金女”和“小三”的标签,到了西雅图遇到爱情;Frank和北京的妻子离婚,在西雅图再入爱河。戏谑点来看,可以这么总结:北京生产小三,西雅图和纽约哺育真爱。
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的大部分背景一直在西雅图,这是个聪明的设置。地点的置换,让本土爱情喜剧常充斥的槽点将低到最少。此处婚姻的物质成本太高,在京买房犹如登天,跨越贫富差异的小人物逆袭故事终究多是玩笑,硬要在银幕上造梦,若无匠心独运的剧本,往往毫无说服力,如《101次求婚》,三观很正,却一身槽点,来自日剧的情节,没有经过精心加工,像失败的整形一样糟糕。插足他人婚姻,但在国外月子中心的特殊场合,避免了遭遇来自周身的道德攻击。文佳佳和Frank两个“闲人”,在西雅图所做之事,就是不断摩擦,不断增进情感,谈一场爱情。
逃离这块每日喊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土地,似乎摆脱了沉重的肉身,简单的浪漫不再需要飘在空中,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这里的爱总是苦涩的,诗意总是干瘪的,浪漫几乎是奢侈的,到处充满黑色喜剧,而非欢快的轻喜剧。国人的爱情,跑到国外去谈,多少有点讽刺,不过,相比《非诚勿扰》在北海道谈恋爱的明信片式情节,该片西雅图背景的设置,要自然、恰当得多:和经典爱情喜剧片建立纽带,又符合人物和情节的需要。当然,国产爱情喜剧片,总不能每场爱情都要漂洋过海,只是,剧本得耐心打磨,解决掉与现实困境相融的棘手问题,浪漫和轻快才会有效地存在。该片算一个讨巧的范本,后来者且需另辟蹊径。
三、女性导演,懂女人、更怜女人
导演薛晓路是女性,这是她执导的第二部长片。争论谁更懂谁,通常是个无解又无聊的问题,每种说法总有很多不符的个例。但女性导演往往情感细腻,这点基本没什么争议。影片有各种各样的女人,除了文佳佳,还有海清饰演的借精生育的女同,买红妹饰演的有点市侩的待产妈妈,月子中心的阿姨,Frank古灵精怪的女儿。她们或有不同的缺点,而在本质上是善良的,导演对女性情谊、几位人物的情感递进,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描述。唯一的负面形象,Frank的前妻,着墨不多,只在需要烘托男女主人公、推动情节时才出现。
用张爱玲说的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来形容导演对女性的体悟,最合适不过。她并非宣扬女权,她不过是温和、甚至同情地刻画了一组简单的群像,没什么讽刺或挖苦的笔触。其实,导演对角色投射的温情,囊括了影片的所有人物,包括男性。说到偏爱,导演对女性的刻画显然要立体得多,吴秀波的角色比较平面化,没什么起伏,远不如汤唯令人印象深刻。Frank在事业和婚姻方面都很失败,导演将其塑造成性格上的绝对好男人,好得接近于懦弱。这个有点超乎现实的好好先生,导演在情感上给予他最大的褒扬,也是由他改变了文佳佳的三观和生活轨迹。文佳佳的富豪男友,在常规意义上,属令人厌恶的反面角色,但从头到尾并没露面,只有声音出现。
可以看出,导演带给我们的,最终都是些讨人喜欢的人物。有性格上存在缺点的人物,但没有恶人,他们或许一开始惹人反感,慢慢反感被消除。令人舒服的人物,是轻喜剧必须具备的,与不那么蹩脚的情节粘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部比较舒服的电影。对女性、对所有人报以最大善意的理解,不以传统观念和绝对道德审判,导演有颗柔软的心。道德和作品好坏没什么关系,而性格会造就作品的形态,她的善意,在影片中化为那些让人如沐爱河的温暖片刻。
女主作为核心角色,开场建立性格,在事件进程中性格和观念转化。薛晓路编导一体,依葫芦画瓢,学习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叙事手法,事件和人物的转变,算是构成了较自然的弧线。吴秀波的角色单薄了些,但汤唯的角色做到了有血有肉。台词没有简单地摘取网络词语,也没走说相声似的贫嘴路线,基本都贴着生活。细节设置有前呼后应,少有莫名的地方。
至于完美,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还差很远。散布其中的笑点和冲突,显然不足以维持现有片长,该心狠一点,砍掉些不必要的细枝末节,比如汤唯在月子中心发生的几次“事故”,没必要太详尽。“恶人”老钟缺席,规避了负面情绪的渗入,但作为事件转折的重要节点,他的缺席,使叙事的齿轮出现了略显唐突的扭转。几处植入广告虽不至败坏整部影片,但它们的存在还是相当扎眼。
放到整个世界电影的坐标里,该片算不上什么好片儿;拉到国产电影的现状,没必要妥协退让到底线之外,就可为其送点掌声。中国电影需要好爱情,需要合格类型片,一个《北京遇上西雅图》远不够,更多温暖爱情,更多合格片儿,才能足以使内地电影不会谈恋爱、烂片充斥市场的现状得到扭转.
谈恋爱容易,谈好恋爱难;步入婚姻容易,寻找爱情难。
如何谈好一场恋爱,实在是一件技术复杂的高难度事儿,这几年的国产电影就没谈过几场像样的“好恋爱”,要么狗血得像是塑料泡沫堆砌的,要么价值观扭曲得简直是在谋杀爱情,或是沉重地书写着中国式欲望。每部有点追求的电影,哪怕仅仅止步于认真,也应该竭力避免那些令人不适的劣质毛病。
北京遇上西雅图影评(四)
《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主角诠释了没有“拜金女”,也没有“软饭男”,只有在失去一切奢华生活条件而显得失魂落魄的小三。
文佳佳第一次遇到Frank时候,任性、傲慢,但却很孤独。喜欢买最漂亮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也会和其他孕妇争吵,也会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和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主角诠释了没有“拜金女”,也没有“软饭男”,只有在失去一切奢华生活条件而显得失魂落魄的小三。
文佳佳第一次遇到Frank时候,任性、傲慢,但却很孤独。喜欢买最漂亮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也会和其他孕妇争吵,也会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和照顾自己腹中的胎儿,等待那份不知来自何时的关怀。
当Frank第一次遇到文佳佳时,木讷,老实,但是很失意。他不懂浪漫,不会甜言蜜语,但是他只会无处不在,无微不至。对于他来说生活无处不缺乏成就感,聪明乖巧的女儿,事业有成的妻子。但是因为家庭他只能与自己的医生梦想遥遥相望。
幸运的是他们的关系没有停留在关系的表象,在共同经历了喜怒哀乐之后,改变在不经意中改变。也在这个过程中文佳佳的勇敢和善良和Frank相互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彼此更加吸引着对方。
这部片子告诉了我一个道理: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的坚强独立,再努力的走在一起。
Frank 是一个少有的,爱到不起腻又暖人心的男人,他体贴,温柔,却不爱心泛滥,有理想,有原则。对于女人,他更愿意默默的承担责任,对于对方不是苛求,只是帮助对方做的更好。
在此我告诉观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或许在你身边你已经遇到你的你文佳佳或者Frank。
《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观后感
《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观后感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刚公映时,表妹就强烈推荐我看。表妹还是有些欣赏水准的,她推荐的一些影片和书籍都确有其独到之处。这部影片的名字,并不很雅,没有唤起我观看的热情。
昨日表妹又提起此片,并说电视台在上周日已播放。带着被表妹鼓动起来的好奇,昨晚回看了此片。
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中心就是一个自己事业还不错的小女人,爱上一个有妇之夫后怀孕。对方不能或是不愿离婚,而她又很想生下这个孩子。于是在男人的金钱资助下,跑到美国去生产。一个年轻而又漂亮、自信而又张狂、富有而又奢侈的小女人,独自一人在美国做生产准备,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先是和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中年男人认识、熟悉、交往,然后是相互的关心帮助到心生好感,特别是在自己的情人出事后,资金供应中断,在那个中年男人的帮助下生产,更加深了两人的感情。
最后是自己的情人不知缘由的又重新复出,并和其前妻离婚后同她结了婚。婚后,难忘曾经的经历,带着那个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的幻想和憧憬,加之她的丈夫天天在外,如无视她的存在一般,从而最终使她决定和他离婚,并和那个中年男子邂逅在帝国大厦。
影片描写的爱情是有着诱惑力的,影片倡导的情感的价值要大于金钱的意义也是积极的,影片告诉我们,如果那人可以为你而跑几条街去买你爱吃的豆浆油条中所包含的爱,一定比有钱人带你去坐游艇、吃法餐更为真挚,影片重申了人生温馨充实的生活一定比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奢侈更为重要。但这一切都如同是雨后彩虹。进入现实中,那彩虹就只留在憧憬、梦想和对影片情节的记忆中。
都说这是一部宣扬真爱的影片,但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爱远没有《爱的故事》中,那个富家子弟和一个平民女儿的爱更为真挚,也远没有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更为感人。
即使是影片的情节也与真爱的梦想有着一定的距离。那个女主人公曾经甘为小三的经历让我们对她的爱情观难免有些怀疑;那个中年男子有着50万美元的房产和从业医生的经历和能力也使那爱带有厚实的经济基础;曾经的骄横和对金钱的依赖如何能够使得女主人公舍弃金钱而去追求真爱?如此一些疑问使我对影片所谓宣扬真爱的说法难以置信。
在当前我们面对的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风气下,已很难在爱情上找到一片干净的世外桃源。现实中,不是就有人说过:宁愿坐在宝马车中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更何况在我们这里,不要说没有钱,只是没有足够的钱,已让人对生活和生存都心存畏惧。没有足够的钱,如何营造一个爱的小屋?没有足够的钱,如何生养、哺育将来爱的结晶?严酷的现实使得如今的女孩子们是如此现实,抛却金钱的真爱到哪里去找寻?
影片其实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真爱之梦。那种爱只能在影片中主人公相见、相识、相爱和邂逅的地方才有可能。你们在影片中应该注意到了,在那里,人们并不追求虚荣的名牌;在那里,只要有技能就能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保证;在那里,不用考虑歧视;在那里,你不用考虑如何利用不正当的方式来挣钱;在那里,追求真爱是会得到赞赏;在那里,是可以实现两个孩子、一条狗温馨自在轻松的家庭生活。
影片给我们描绘了一种可能,一种在异国他乡现实梦想的可能。但那梦想如同在一个人面前画出的一顿丰盛的大餐,对温饱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而对那些饥渴的人来说,却是渴望而不可及。
在金钱崇拜的社会中,真爱永远是个幻想。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三)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演好一段时间了,起初我并不在意,可是经不住几位朋友的推荐,也产生了观看的欲望。上周日我和老公来到电影院,到了售票口才发现居然忘了带优惠卡,而票价高达60元一张,两张票花了整整120个大洋,真真把我心疼得,止不住暗下决心:一定要睁大双眼狠狠地看,狠狠地挑刺,否则真对不住我白花花的银子。
还好123分钟的观赏颇有美感,仿佛重温一个浪漫甜蜜的梦幻,白富美与呆萌大叔的完美爱情充满了温情、纯净与包容。汤唯的表演可圈可点,由最初刁蛮任性的拜金女到有情有义,自立自强的单亲妈妈,其间的转换变迁表现得自然流畅,清新可爱;而吴秀波把Frank那份安宁、淡定、包容的谦谦君子形象诠释得入木三分,正如他所坦言:喜欢这个剧本,喜欢Frank,这是他向往的人生态度。他生命中面临着几个失去,首先是工作,然后是爱人和孩子,但你在他的态度里看到的状态就像一株树一样安好,树是不动的,地球在转,风在动,树就在那呆着,感受所有的春华秋实。这份淡定令人动容。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剧情很简单:拜金女文佳佳(汤唯饰)曾经是美食杂志编辑,对爱情充满了浪漫幻想。而在现实中,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美利坚公民的身份,她不远万里只身来到西雅图的月子中心待产生子。
在月子中心,文佳佳炫富的作风引发了房东(金燕玲饰)和其他孕妇周逸(海清饰)、陈悦(买红妹 饰)的反感,倍感孤独的她只能向司机郝志Frank(吴秀波饰)倾诉心声。而看上去木讷老实的落魄叔Frank并不是一个平庸的男子,他在中国曾是一位一流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名医。在相处中,Frank的体贴包容渐渐融化着文佳佳的刁蛮任性。当文佳佳的富豪男友突然失踪后,一夜之间变成穷人的文佳佳得到了Frank无微不至的照顾,跟Frank和他的女儿Julie一起生活的这段日子,让文佳佳找到了家的温暖。
当经历了变故的文佳佳,生下了孩子,就要结束她在西雅图的颠沛之旅时,她与Frank之间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变化,这时的她才发现自己真正追求的爱情是什么。离开西雅图并不代表结束,离开是下一次相遇的开始
虽然影片中的文佳佳作为小三获得了完美的爱情,但我只把这作为文艺作品的美好结局而付之一笑,因为我并不相信一个拜金女会轻易升华为安贫守穷,超凡脱俗、自立自强的女神。在电影宣传过程中,片方一直把文佳佳称作败金女,其实无论是败还是拜,都离不开对金钱的依赖。(败:表现为败坏,毁败。也就是说挥金如土,铺张浪费;拜:则是崇拜、向往的意思。是贪图虚荣,被金钱以及金钱可能带来的荣华、富贵所吸引、诱惑,并为之付诸往往是过激的行动。)文佳佳不仅挥霍霸道、刁蛮任性,而且虚荣、骄奢,当她的富豪男友突然失踪,而一夜之间突然变成穷人时,她从Frank那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宠爱,这虽然能令她充满感激,却并不足以改变她的价值观。而现实生活中也难以有这样的奇遇,一个身份低微,经济拮据的穷困司机,恰好又是著名的心血管大夫,两人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萍水相逢却情真意切,心心相映。
不要对我说小三是为了爱情飞蛾扑火的圣女,即使是,也会被生活的大熔炉炙烤得体无完肤。现实中一位出色的女子曾经做了9年的小三,她兢兢业业地帮男人打理公司,让男人从一个落魄的创业男,变成身价不菲的大老板,这期间,所有的脏活苦活累活都是她在做。男人乐得一身轻,原配默默在家数钱过富家少奶奶的日子。而她,只不过落下一身病痛,胃严重不好,还神经衰弱。
或许,小三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无名无份、无依无靠。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系列
为了消磨时间,我们经常会看一些影视剧,看完引人入胜的影视作品,我们的内心总会久久无法平静。我们不妨把我们对影片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一篇观后感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1)
4月29日,《北京遇上西雅图2之不二情书》上映了,我抱着极大的期望值去看了,影片却不如人意,与此同时,我开始怀念起第一部《北西》,这部表面三观不正,实则意蕴十足的影片。
第一部讲述的是一个从北京来到西雅图待产的单身妈妈文佳佳,本来是个恨不得每天把钞票贴在身上的拜金女,在经历了情夫的失踪、经济的冻结,她慢慢重新找回自己,同时也和护理Fran产生了一段不掺杂物质的浪漫感情。
我很喜欢影片那种平和的视角与心态。当整个世界都在大骂“小三”大骂女人物质的时候,导演把视线扯远,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度虚拟了这样一番复杂的人物关系。“小三”也是人,再物质的女人也自知冷暖的。同时,杂糅了中国孕妇到美国生孩子、夫妻分开为了让小孩去国外读书、女同志用捐精生小孩等时常被提起或者稍显边缘的社会议题。观众本不期望在一部喜剧作品中看到关于这些大课题的深刻思考,因此导演把它们处理成背景与旁线,让观众的视线还是可以集中在这个现实又稍微带点狗血的爱情故事身上。本片的配角表现都可圈可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是一个个互相独立又相互连接的个体,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儿。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大家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认为“这是一部为小三树碑立传的电影。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把一个原本令人唾弃的小三,一个非主流婚外孕形象,一个负能量的赴美生育的桥段,一个充斥略微重口味元素的故事,生生包装成了一部所谓小清新电影。”也有人认为“基本还是几个庭院的狭小空间。他们不得不住到一起,却不得不分离。想彼此留下么?那就一起过日子罢。反正你们都单身。”
不管大家对此的看法是褒是贬,我认为我们该回归电影的本质,电影本来就是一个梦。一个在场所有人都可以共享的梦。一个让你在这120分钟里可以忘掉烦恼全身心沉浸在别人悲喜之中的梦。真的有情侣会在情人节那天在帝国大厦顶端重逢吗。我不知道。也许这只是一个幻想。没关系,这个幻想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也许还会继续持续下去。只要有人愿意造梦。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2)
《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演好一段时间了,起初我并不在意,可是经不住几位朋友的推荐,也产生了观看的欲望。上周日我和老公来到电影院,到了售票口才发现居然忘了带优惠卡,而票价高达60元一张,两张票花了整整120个大洋,真真把我心疼得,止不住暗下决心:一定要睁大双眼狠狠地看,狠狠地挑刺,否则真对不住我白花花的银子。
还好123分钟的观赏颇有美感,仿佛重温一个浪漫甜蜜的梦幻,白富美与呆萌大叔的完美爱情充满了温情、纯净与包容。汤唯的表演可圈可点,由最初刁蛮任性的拜金女到有情有义,自立自强的单亲妈妈,其间的转换变迁表现得自然流畅,清新可爱;而吴秀波把Frank那份安宁、淡定、包容的谦谦君子形象诠释得入木三分,正如他所坦言:喜欢这个剧本,喜欢Frank,这是他向往的人生态度。他生命中面临着几个失去,首先是工作,然后是爱人和孩子,但你在他的态度里看到的状态就像一株树一样安好,树是不动的,地球在转,风在动,树就在那呆着,感受所有的春华秋实。这份淡定令人动容。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剧情很简单:拜金女文佳佳(汤唯饰)曾经是美食杂志编辑,对爱情充满了浪漫幻想。而在现实中,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美利坚公民的身份,她不远万里只身来到西雅图的月子中心待产生子。
在月子中心,文佳佳炫富的作风引发了房东(金燕玲饰)和其他孕妇周逸(海清饰)、陈悦(买红妹饰)的反感,倍感孤独的她只能向司机郝志Frank(吴秀波饰)倾诉心声。而看上去木讷老实的落魄叔Frank并不是一个平庸的男子,他在中国曾是一位一流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名医。在相处中,Frank的体贴包容渐渐融化着文佳佳的刁蛮任性。当文佳佳的富豪男友突然失踪后,一夜之间变成穷人的文佳佳得到了Frank无微不至的照顾,跟Frank和他的女儿Julie一起生活的这段日子,让文佳佳找到了家的温暖。
当经历了变故的文佳佳,生下了孩子,就要结束她在西雅图的颠沛之旅时,她与Frank之间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变化,这时的她才发现自己真正追求的爱情是什么。离开西雅图并不代表结束,离开是下一次相遇的开始
虽然影片中的文佳佳作为小三获得了完美的爱情,但我只把这作为文艺作品的美好结局而付之一笑,因为我并不相信一个拜金女会轻易升华为安贫守穷,超凡脱俗、自立自强的女神。在电影宣传过程中,片方一直把文佳佳称作败金女,其实无论是败还是拜,都离不开对金钱的依赖。(败:表现为败坏,毁败。也就是说挥金如土,铺张浪费;拜:则是崇拜、向往的意思。是贪图虚荣,被金钱以及金钱可能带来的荣华、富贵所吸引、诱惑,并为之付诸往往是过激的行动。)文佳佳不仅挥霍霸道、刁蛮任性,而且虚荣、骄奢,当她的富豪男友突然失踪,而一夜之间突然变成穷人时,她从Frank那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宠爱,这虽然能令她充满感激,却并不足以改变她的价值观。而现实生活中也难以有这样的奇遇,一个身份低微,经济拮据的穷困司机,恰好又是著名的心血管大夫,两人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萍水相逢却情真意切,心心相映。
不要对我说小三是为了爱情飞蛾扑火的圣女,即使是,也会被生活的大熔炉炙烤得体无完肤。现实中一位出色的女子曾经做了9年的小三,她兢兢业业地帮男人打理公司,让男人从一个落魄的创业男,变成身价不菲的大老板,这期间,所有的脏活苦活累活都是她在做。男人乐得一身轻,原配默默在家数钱过富家少奶奶的日子。而她,只不过落下一身病痛,胃严重不好,还神经衰弱。
或许,小三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无名无份、无依无靠。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3)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刚公映时,表妹就强烈推荐我看。表妹还是有些欣赏水准的,她推荐的一些影片和书籍都确有其独到之处。这部影片的名字,并不很雅,没有唤起我观看的热情。
昨日表妹又提起此片,并说电视台在上周日已播放。带着被表妹鼓动起来的好奇,昨晚回看了此片。
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中心就是一个自己事业还不错的小女人,爱上一个有妇之夫后怀孕。对方不能或是不愿离婚,而她又很想生下这个孩子。于是在男人的金钱资助下,跑到美国去生产。一个年轻而又漂亮、自信而又张狂、富有而又奢侈的小女人,独自一人在美国做生产准备,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先是和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中年男人认识、熟悉、交往,然后是相互的关心帮助到心生好感,特别是在自己的情人出事后,资金供应中断,在那个中年男人的帮助下生产,更加深了两人的感情。
最后是自己的情人不知缘由的又重新复出,并和其前妻离婚后同她结了婚。婚后,难忘曾经的经历,带着那个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的幻想和憧憬,加之她的丈夫天天在外,如无视她的存在一般,从而最终使她决定和他离婚,并和那个中年男子邂逅在帝国大厦。
影片描写的爱情是有着诱惑力的,影片倡导的情感的价值要大于金钱的意义也是积极的,影片告诉我们,如果那人可以为你而跑几条街去买你爱吃的豆浆油条中所包含的爱,一定比有钱人带你去坐游艇、吃法餐更为真挚,影片重申了人生温馨充实的生活一定比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奢侈更为重要。但这一切都如同是雨后彩虹。进入现实中,那彩虹就只留在憧憬、梦想和对影片情节的记忆中。
都说这是一部宣扬真爱的影片,但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爱远没有《爱的故事》中,那个富家子弟和一个平民女儿的爱更为真挚,也远没有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更为感人。
即使是影片的情节也与真爱的梦想有着一定的距离。那个女主人公曾经甘为小三的经历让我们对她的爱情观难免有些怀疑;那个中年男子有着50万美元的房产和从业医生的经历和能力也使那爱带有厚实的经济基础;曾经的骄横和对金钱的依赖如何能够使得女主人公舍弃金钱而去追求真爱?如此一些疑问使我对影片所谓宣扬真爱的说法难以置信。
在当前我们面对的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风气下,已很难在爱情上找到一片干净的世外桃源。现实中,不是就有人说过:宁愿坐在宝马车中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更何况在我们这里,不要说没有钱,只是没有足够的钱,已让人对生活和生存都心存畏惧。没有足够的钱,如何营造一个爱的小屋?没有足够的钱,如何生养、哺育将来爱的结晶?严酷的现实使得如今的女孩子们是如此现实,抛却金钱的真爱到哪里去找寻?
影片其实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真爱之梦。那种爱只能在影片中主人公相见、相识、相爱和邂逅的地方才有可能。你们在影片中应该注意到了,在那里,人们并不追求虚荣的名牌;在那里,只要有技能就能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保证;在那里,不用考虑歧视;在那里,你不用考虑如何利用不正当的方式来挣钱;在那里,追求真爱是会得到赞赏;在那里,是可以实现两个孩子、一条狗温馨自在轻松的家庭生活。
影片给我们描绘了一种可能,一种在异国他乡现实梦想的可能。但那梦想如同在一个人面前画出的一顿丰盛的大餐,对温饱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而对那些饥渴的人来说,却是渴望而不可及。
在金钱崇拜的社会中,真爱永远是个幻想。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4)
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二》,特意去查了一下以美国女作家海伦妮为原型的介绍,纽约作家海伦妮通过一则伦敦旧书店广告与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老板弗兰克相识,两人通过书信买书,订书,并在长达20多年的书信往来中,各自抒发着对文学的观点,与此同时,两人的交往也从普通的消费者与商家的联系上升为精神上的友谊和爱情的交往。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相隔半个地球的见面是非常困难的,后来当海伦妮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弗兰克已经去世,而这家成为他们感情枢纽的书店也面临倒闭拍卖。现实的遗憾也许只能从电影中得到弥补。
回到影片,《北遇二》从内容上与《北遇一》没有任何关联,个人感觉故事情节更强,感情处理更为细腻,制作也更为娴熟。影片男主人公是一个是加州名不见经传只想赚钱的房产经纪人,而女主人公是一个澳门赌场里逃避人生的陪堵经理人,两人因为一本错寄的书《查令十字街84号》而展开了书信往来,主人公焦娇和丹尼尔的感情从一开始的互相不待见到慢慢的心心相惜,两人真挚的情感是在长达一年中的通信以及在迷茫人生的中相互鼓励和扶持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而这一年多彼此也认识到人生的真谛,影片中穿插的早年移民美国的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感情故事是影片的亮点,在信息发达的'浮世中爷爷奶奶70年如一日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尽管两人并没有领过结婚证也没有举办过婚礼,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彼此的珍惜。老爷爷去世后,奶奶把他的骨灰带回中国撒在了他们当年定情的湖水里,而老奶奶的那一句:老头子,咱们回家了,更是直达人心。老奶奶对丹尼尔说的这一席话更是让人动容:人们常说,父母在,不远游,而现在是子女在,父母不远游,人在哪里,家就在那里,家也在我们心里。或许这对许多漂泊海外或者异乡的游子来说更能引起共鸣。
与海伦妮的遗憾不同,我们的男女主人公最后很幸运的在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遇到了彼此,这也稍微弥补人们对于海伦妮和弗兰克故事的遗憾。影片中穿插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也许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快捷方便了,然而真挚的情感却是像温火煮粥一样需要慢慢的来熬的,书信是一种慢节奏的交流,而这种慢不也预示着我们放慢自己的匆忙的脚步,听一听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用心去体味人生,这样才能收获弥足珍贵的情感。
想到了我特别喜欢的这首木心的诗,作为结尾: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歌曲曲谱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5)
闲来无事又把《北京遇上西雅图》看了一遍,还是很感动。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正好赶上该影片第一天上映,冲着汤唯我选择了它。可是没想到,汤唯一出场就很令我讨厌,作为一个到西雅图待产的小三,她张嘴闭嘴就是钱,因为吴秀波扮演的Frank迟到了30分钟,不依不饶,后又因房间问题跟黄太发生争执,强行要住大房间,等等。真的以为有钱就了不起了吗?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这部戏初看最抢眼是汤唯,表面张扬跋扈,实则有难言之隐,小三儿的心理变化随着剧情展开也在变化着。比较之前汤唯的戏,这一部的进步是明显的,台词之外有细腻的肢体语言,眼睛能表情达意。
渐渐的,随着剧情的深入,感觉汤唯扮演的文佳佳,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渴望被爱、渴望依靠、渴望有男人在身边,但这些自始至终都离她很远。听说老钟圣诞节要过来,马上高兴地上街买衣服、买礼物,并在圣诞节当日早早地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等着心爱的人来。每一次门铃响,文佳佳都抢着去开门,最终却还是失望了,等来的不过是一个包。看着黄太和她女儿女婿们快乐过节,她却只有一个人,孤零零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有包,有很多包,我圣诞节有个包,我新年有个包,三八妇女节有个包,六一儿童节我也有一个包,我全是包……”言语中透着说不尽的落寞和悲伤。
其实,文佳佳内心还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她因听见朱莉对狗毛过敏就马上把衣服反过来穿,她为了给海清扮演的周逸找车,光着脚跑了好几条街,还差点被车撞了……在听到老钟出事后,她没有想把孩子打掉,她想给老钟留个后,这就与其他“小三”有了很大的不同。她爱孩子,她想做一个好母亲,她向往的是“一夫一妻,两个孩子,一条狗”的生活。她开始放下架子,洗衣服、刷马桶、卖包,从一个蛮横无理的拜金女变身为平淡朴实的普通女子,开始学会了自立自强,勇敢地承担了做母亲的责任。
“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这是文佳佳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的心声,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是的,钱多钱少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找一个知冷知热疼你的好男人。无疑,吴秀波扮演的Frank就是这样一个好男人。沉默寡语,不苟言笑,但却喜欢孩子,一心一意为了孩子。他为了前妻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最终还是惨遭抛弃,但他却无怨,面对文佳佳最初的各种刁难,他也默默忍受。遇到这样一个脾气好、体贴温柔的男子,哪个女孩会不动心?他们的爱虽平淡无奇,但却浓烈而忠诚。
相对于跳脱的文佳佳,frank是沉稳的。戏中的吴秀波为了塑造角色给自己设置了胡子拉碴的造型,此外可以看出来他可以摒弃了以往的小动作,把人物的状态降到最低。在这个角色身上看不到刘新杰的抹鼻子,卖萌笑;也看不到霍思邈锐利地直视对手演员的眼神,和昂首挺胸的自信。甚至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低沉沙哑,所以一看到他,他就是frank,一个空了的杯子,装进去的是舍弃事业,被人嘲笑为吃软饭的颓废男。他不需要表述自己的委屈,观众从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能感受到压抑和无助。
然而frank是吴秀波演的`,总有吴氏印迹。文佳佳问frank不当医生感到委屈吗。frank勉强含笑回答:就是早晨起来以为要赶去做手术,后来才发现是要赶去送客人。这样经典的吴氏回答让frank更加温暖,让你想心疼他。之后他回答妻子是否爱他的答案更让人看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对女儿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令人心疼的失落。看到这里,非常感激导演薛晓璐给了吴秀波充分的演绎自由。可以料定这里不直接回答问题,迂回表达让人感同身受的吴氏风格,是吴秀波融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以后的呈现。
类似以上画龙点睛之处还有frank送给文佳佳的圣诞礼物,吴秀波加入的这一情节,成为贯穿剧情的一条线索,也是两人感情发展的一个物象,相当于定情信物一样。一个男人一个孕妇的形象预示着缘分在冥冥之中注定。还要赞一下的是文佳佳离开时frank的眼泪,眼睛发红可眼泪隐含在眼里。一个历经波折的男人动了真情,却隐忍不发,这才是frank。他有真情,但真情不能轻易流露,他爱一个人就要让对方幸福,所以他要让文佳佳放心地离开,他要让女儿知道爸爸不会心痛。而所有的属于自己的感情只能藏在眼底。这就是东方人才懂得的爱,含蓄而动人。
整部影片轻松浪漫,台词诙谐幽默,时不时引人发笑,同时又能启发不少思考。无论是海清的出场、Frank会写后脑勺,以及接受审讯时那声拍案惊起“狗不是问题”等等,都是影片的爆笑点,更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影片最后,Frank得知与文佳佳在帝国大厦错过后,打电话给文佳佳,这时手机不小心被行人撞掉,摔坏。不知旁边哪个看电影的哥们,瞬间加了一句旁白,“靠,早跟你说过用诺基亚”,当时我一下子笑喷了!
总体来说,《北京遇上西雅图》给了我很多感动和欢乐,也留给我一段抹不掉的美丽回忆。因此整部戏看完有人评价汤唯的戏好,更惊呼吴秀波的戏好得让人意想不到。这就是吴秀波的特点,进入一个角色他就是那个角色,然而吴氏风格的自然流露却又让人发问:这是本色表演吗?哈哈,吴秀波演了那么多不同角色,哪来那么多本色?他,就是一个好演员!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6)
这部电影第一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第二部应该也会如此。
电影看十几分钟,我想走,因为让我感兴趣的点几乎没有,但是看到周围观众反映那么好,那么开心。我产生了好奇,为什么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能有那么好。我开始关注它的核心成功要素。
1. 异域风情,风俗与风景的展现,让观众感兴趣。
2. 故事主线简单清晰,讲故事讲的清楚明白,人物的感情表达,人物的语言表达直白易懂。演员投入了真感情去表达老百姓的感动与对生活的感悟,演员们是全身心的投入,用真感情去打动观众,虽然我不知道男女主角是怎么孕酿自己的感情的,这应该比拍张艺谋的文艺片难多了。演员们的真情表达,让群众感到亲切,且能让观众融入电影中的情绪起伏,引起他们对高潮的期盼与关注。
3. 也有部分让人思考的小细节,比如一些名言名句的引用,比如传奇故事的表达。演员们的真情表达也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思考,这对提高观众的艺术鉴赏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取得好票房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4. 能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说明导演,编剧,演员等整个团队都非常棒。
最后想说的`是,永远不要轻视卖座的让群众喜欢的所谓商业片,这类成功影片的存在其实是双赢,如果您的本意并不是拍一部小众的电影的话,请不要抱怨观众的素质不够或是欣赏水平低,这其实是为自己的失败开脱。
这也是一直以来,我这么喜欢香港导演王晶的主要原因。
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当老师的教学,我不会去抱怨自己学生的领悟能力或是基础不好,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法,我追求的上课效果,是参照管理学中的二八定律,80%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无误听懂,还有20%的内容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思考。能想明白多少算多少。当然,平时询问学生的上课效果的反馈少,我也不知道学生对我的教学评价是好还是差。
不过在我看来,北京遇上西雅图2这部电影也采用了这种表达策略。我也由此得到了收获。
当然,我最喜欢的是片尾清华校友李健词曲,并主唱的主题曲,等我遇见你,真的很棒。
电影也很棒,赞一个!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7)
故事很有戏剧性但又非常真实,一个从挥霍无度的小三到一夜之间成了穷光蛋,她过上了普通女人的生活,也在此刻渐渐领悟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她有过挣扎,返回到豪宅后过了一段梦想的生活,最终还是跟那个男人说了分手,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从头开始。就像电影里文佳佳说的:尽管过得很辛苦,但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我过得硬气。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自己已经创办了一个网站,接到了第一笔广告费。欣喜的模样代表着那个曾经依附别人的女人不见了,只有如今散发独立女性的光彩。
如果剧情不是这样,仍旧是文佳佳没工作的每天闲逛,刷男人的信用卡购物,即便她最后跟Frank在一起后,他对她的好能持续多久呢?这就道出了一个事实:努力让自己独立坚强,这样才能有底气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他。是的,爱一个人需要有底气,底气就是资本,资本就是最起码的经济独立。结婚生活不是当初的恋爱互相追逐期,人的本性会一一暴露出来,完全依赖对方的人注定会让这段关系走向终结。因此,Frank也不再毫无目标感的做仅仅开车的司机,被人嘲笑的说成DeadBeat(吃软饭的人),而是努力考取了美国的医生执照,重返在国内时的职业。电影到了这里,男女主人公才再次相遇,牵手看未来的风景。倘若剧情再次退回,Frank还是司机,文佳佳还是没有自己的事情可做,即使两人再朝夕相处生出感情了,也不管Frank对她有多体贴和细心,真是在这种情况下的两人走到一起,未来的日子估计也不会太好过。因此,电影还是很贴合现实的: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独立坚强,然后努力走到一起。只有彼此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和美好,才能遇到对的、美好的人,今后的生命才会有无限探索精彩的可能,否则本身没有经济基础的感情就像危房一样摇摇欲坠,说不定哪天就崩了。
至于要找什么样的男人嘛,需求不同也就没有标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男人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找一个知冷知热好男人疼你的!
片中还有一些台词我很喜欢:只要住进彼此心里,死亡也不能将我们分离。(这是一份多深厚的爱啊!)我要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大,随时迎接从天而降的爱情。(爱情从来都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努力优化主动争取的。)本片号称治愈系,没看过的赶紧去看吧!:唯有你愿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对的人终究会遇上,美好的人终究会遇到,只要让自己足够美好。是的,努力让自己独立、坚强,这样才能有底气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他。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四)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汤唯和吴秀波都是很好的演员,汤唯出演的《色戒》,演得惊世骇俗,任人难忘。吴秀波大器晚成,演了部电视剧《黎明之前》,可他演出了一个打入敌人心脏的革命者勇敢与机智,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紧张与恐惧。
回过头来说《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使我不得不去看看。看完之后,很是沮丧。现在说什么正能量,也就是主旋律,可是从这部电影里没看到,我看到的是颠覆我们这个社会共有的价值观。暂且不说人家文佳佳做什么小三,这么说人家忒损,人家为了肚里的娃,千里迢迢地去西雅图。然后,忍受十月怀胎之苦,并在临产时没有最亲的人在身边照顾,可见其情之真,让观者动恻隐之心。
如果文佳佳只是这么低调,那也就没什么可被指责之处了。情感之事无对错,有钱难买乐意。可电影一开头从西雅图机场入关开始,文佳佳一副急吼吼的样子,满口乱蹦的英文单词,还句句词不达意。移民局的官员在盖入境章时,也是犹豫再三,谢天谢地总算把他给糊弄过去,得以进入美国。一出机场,等了半个小时才等到接她的Frank,然后就是一副颐指气使地指责Frank的不守时,把一个乖张暴戾的嘴脸暴露得无遗。接下来的纠纷频出,花美刀如流水,要住大房子,带着Frank的女儿直奔纽约而没经过她的父亲同意等等。这样的屏幕形像极具诱惑力,文佳佳已经不是一般的三儿,而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泼妇,所傍之大款也是个暴发户,暴发户的三儿,那品味与学识必须要与暴发户般配。(观后感 )可文佳佳乃北京一大妞,还是受过高等教育,曾经做过某网站美食版的副主编,但是,给观众展现的是一个极没教养自私自利的泼妇。当文佳佳的经济来源被切断后,那所表现出来的善解人意、温文尔雅、吃苦耐劳、自强自立,可以说赚足了观众的泪水与同情心。如此大的性格反差,违背了人性的成长规则,任何事都有前因后果。一开始的颐指气使、乖张暴戾到后来的大着肚子跪着地下擦洗马桶,这可谓判若两人。我很想问一句,这个电影的主题是在歌颂三儿伟大吗?如此大的人格分裂,难道让这些年轻人去学习吗?
Frank是个为了女儿来到美国的中国医生,由于其妻子在辉瑞制药公司做大中国区的销售经理,而她的丈夫却被周边认识他的人称之为DB---吃软饭的男人。是的,她的妻子在中国狂卖伟哥,那Frank就是北京阜外医院的名医,收入加上红包,也抵不过他太太的收入。当文佳佳得知Frank就是她爸爸当时得病后,她急得满地乱转,没了章法,合着满世界找黄牛去挂专家号的心血管专家时,也是感叹早认识他多好呀!挂Frank一个黄牛号-----三千块钱,可就是挂不到!虽然吴秀波的表演无懈可击,黑白相间的胡子,更是迷倒了一片一片的波粉。可这部电影传递出来一个信息,中国的名医,为了孩子和老婆,不惜放弃自己治病救人的崇高职业。来到美国专门给那些月子中心的孕妇,接送她们去体检,最后就是侍候文佳佳坐月子。这倒要问问,Frank他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难道就是对文佳佳的细心呵护、他对人对事的温文尔雅、在关键时刻用他那扎实的医术跨科挽救了文佳佳母子而不在乎那二把刀的妇科女医生说他是DB!在这样的情况下,Frank还很优雅地指责她,我一天看的病人,比她一周都多。可以看出,Frank的医疗经历与经验是多么地丰富,就是在妇科诊断上,都如此地准确,这样的人才,一个黄牛号三千块的年轻专家,就这么在美利坚碌碌无为地过着没有意义的人生,这也是要歌颂和宣扬的吗?
Frank的女儿,是个人小鬼大的小姑娘,还没到青春期,就开始向往成人之间的情感,看到路边走过的男同学,告诉文佳佳,他没有情窦,而文佳佳却跟小姑娘打包票,教她几招,保准能把小帅哥揽入裙下。这是什么样的电影,为了哗众却宠,作践起未成年的孩子来了!本来已经快要到文革之后无信仰,改革之后无道德!的地步了,天朝到大英帝国求学的留学生,租住在当地人家里,撒个尿连他妈的马桶盖板都不掀起来,把他妈天朝的脸给丢尽了。有知识没文化没道德的家伙,就是学识再高,也是一个没有修养和教养的人,会被人唾弃。北京话说:这孩子怎么没家教呀!,就这九个字,骂了两代人,仔细想想还把祖上也捎带上了!北京人,就怕人家说这句话,要是被人家说了的话,那头可是几天都抬不起来呀!
文佳佳要去纽约看帝国大厦,一个人去有点怵,就把这小姑娘带上,花点钱不算什么,一路上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一路上两个人,为了先去大都会博物馆还是先去帝国大厦,出现了分歧。文佳佳却说谁出钱就听谁的,这倒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可是这小姑娘就是不听这个邪,在帝国大厦安检入口处,把早已写在手掌上的Help(救命),亮给了美国警察看,这可好,一个扭身就把文佳佳贴死在玻璃门上。可怜她肚中的娃呀,怎么能受得了如此地惊吓!进了警局,欺负文佳佳不会说英文,一通话说八道,多亏了Frank临场救急,才保下文佳佳没有被美国移民局遣送回天朝。接下来的情节是,Frank愤怒地指责文佳佳为何带她的女儿,飞跃3800公里的路程来到纽约。他的职责没有任何错误,而文佳佳不知道这样做,已经触犯美国法律,还好Frank心地善良,没有落井下石。可关键是Frank没有批评他的女儿,这样的欺骗已经超出了恶作剧的范围,全没有诚实可言。而美国的教育却不是这样的,诚实守信,真诚做人。反观Frank的女儿,怎么会如此地刁钻?她的父母再怎么不和,其文化修养,也是可以为人师表。要不就没法做到辉瑞中国的大区经理,那三千的黄牛号也不会挂到Frank的头上,可见其编剧是多么地肤浅,一味地迎合这低级趣味!
我想问问,这部电影好在哪里?歌颂什么?传播的是什么能量?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一)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
《北京遇上西雅图》,最近刚上映的一部电影,票房很高。去看了,终于把千呼万唤获得万千女人眼泪与好评的这部电影看完了,确实是很不错的文艺片。我承认片中的细腻情感被导演和演员把握得很好,很多小细节赚足大家眼泪了。包括音乐在内,这部爱情片很有看头。
故事的女主角文佳佳是个去西雅图坐月子的小三,偶遇落魄的医生Frank。在文佳佳怀孕期间,遭遇爱人老钟打官司坐牢、信用卡被冻结等各种窘迫,但是Frank一直默默陪在她身边照顾她及孩子。文佳佳从焦躁的、虚荣的富豪情人变成踏实的、从容的单亲妈妈,Frank从懦弱的、匍匐的软饭主夫变成进取的、强韧的单亲爸爸。故事的结尾很圆满。那个优雅的转身,那个美丽的重逢,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交汇到一起。
故事很有戏剧性但又非常真实,一个从挥霍无度的小三到一夜之间成了穷光蛋,她过上了普通女人的生活,也在此刻渐渐领悟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她有过挣扎,返回到豪宅后过了一段梦想的生活,最终还是跟那个男人说了分手,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从头开始。就像电影里文佳佳说的:尽管过得很辛苦,但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我过得硬气。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自己已经创办了一个网站,接到了第一笔广告费。欣喜的模样代表着那个曾经依附别人的女人不见了,只有如今散发独立女性的光彩。
如果剧情不是这样,仍旧是文佳佳没工作的每天闲逛,刷男人的信用卡购物,即便她最后跟Frank在一起后,他对她的好能持续多久呢?这就道出了一个事实:努力让自己独立坚强,这样才能有底气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他。是的,爱一个人需要有底气,底气就是资本,资本就是最起码的经济独立。结婚生活不是当初的恋爱互相追逐期,人的本性会一一暴露出来,完全依赖对方的人注定会让这段关系走向终结。因此,Frank也不再毫无目标感的做仅仅开车的司机,被人嘲笑的说成Dead Beat(吃软饭的人),而是努力考取了美国的医生执照,重返在国内时的职业。电影到了这里,男女主人公才再次相遇,牵手看未来的风景。倘若剧情再次退回,Frank还是司机,文佳佳还是没有自己的事情可做,即使两人再朝夕相处生出感情了,也不管Frank对她有多体贴和细心,真是在这种情况下的两人走到一起,未来的日子估计也不会太好过。因此,电影还是很贴合现实的: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独立坚强,然后努力走到一起。只有彼此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和美好,才能遇到对的、美好的人,今后的生命才会有无限探索精彩的可能,否则本身没有经济基础的感情就像危房一样摇摇欲坠,说不定哪天就崩了。
至于要找什么样的男人嘛,需求不同也就没有标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男人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找一个知冷知热好男人疼你的!
片中还有一些台词我很喜欢:只要住进彼此心里,死亡也不能将我们分离。(这是一份多深厚的爱啊!)我要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大,随时迎接从天而降的爱情。(爱情从来都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努力优化主动争取的。)本片号称治愈系,没看过的赶紧去看吧!:唯有你愿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对的人终究会遇上,美好的人终究会遇到,只要让自己足够美好。是的,努力让自己独立、坚强,这样才能有底气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他。
教你写范文:《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二)
在观看一部影片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教你写范文:《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篇二)”,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4月29日,《北京遇上西雅图2之不二情书》上映了,我抱着极大的期望值去看了,影片却不如人意,与此同时,我开始怀念起第一部《北西》,这部表面三观不正,实则意蕴十足的影片。
第一部讲述的是一个从北京来到西雅图待产的单身妈妈文佳佳,本来是个恨不得每天把钞票贴在身上的拜金女,在经历了情夫的失踪、经济的冻结,她慢慢重新找回自己,同时也和护理Fran产生了一段不掺杂物质的浪漫感情。
我很喜欢影片那种平和的视角与心态。当整个世界都在大骂“小三”大骂女人物质的时候,导演把视线扯远,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度虚拟了这样一番复杂的人物关系。“小三”也是人,再物质的女人也自知冷暖的。同时,杂糅了中国孕妇到美国生孩子、夫妻分开为了让小孩去国外读书、女同志用捐精生小孩等时常被提起或者稍显边缘的社会议题。观众本不期望在一部喜剧作品中看到关于这些大课题的深刻思考,因此导演把它们处理成背景与旁线,让观众的视线还是可以集中在这个现实又稍微带点狗血的爱情故事身上。本片的配角表现都可圈可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是一个个互相独立又相互连接的个体,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儿。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大家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认为“这是一部为小三树碑立传的电影。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把一个原本令人唾弃的小三,一个非主流婚外孕形象,一个负能量的赴美生育的桥段,一个充斥略微重口味元素的故事,生生包装成了一部所谓小清新电影。”也有人认为“基本还是几个庭院的狭小空间。他们不得不住到一起,却不得不分离。想彼此留下么?那就一起过日子罢。反正你们都单身。”
不管大家对此的看法是褒是贬,我认为我们该回归电影的本质,电影本来就是一个梦。一个在场所有人都可以共享的梦。一个让你在这120分钟里可以忘掉烦恼全身心沉浸在别人悲喜之中的梦。真的有情侣会在情人节那天在帝国大厦顶端重逢吗。我不知道。也许这只是一个幻想。没关系,这个幻想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也许还会继续持续下去。只要有人愿意造梦。
观后感《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欣赏》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