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 地图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电影养家之人影评观后感600字。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观赏写的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电影养家之人影评观后感600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放眼世界,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只是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战争让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让美丽的环境变成一片废墟,电影《养家之人》就是讲述的这样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网友们看完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想法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看了《养家之人》这部影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讲的是女主人公帕瓦娜原本和他的家人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阿富汗。后来发生战乱,女性不准在外抛头露面,更不准读书。她们靠着瘸腿的父亲摆摊代人写字为生。日子过得拮据而惶恐。更让人雪上加霜的是帕瓦娜的父亲被抓去坐牢了,这让帕瓦娜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帕瓦娜尝试过偷偷地去买吃的,可是那些商贩们为了保全自己都不敢卖给她,难道她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家人饿死吗?她当然没有。

帕瓦娜毅然地剪下头发女扮男装,到街上为人代写文字和代读文字,换取一家人的生活费,承担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为了把爸爸救出来,之前妈妈已经受了重伤。当妈妈和姐姐商量放弃救爸爸,逃到安全的地方去时,帕瓦娜勇敢地站出来,决心要救下爸爸,她历经磨难,哪怕是被人打痛肚子,哪怕是做苦力,她都坚持着。

也许是帕瓦娜的这份孝心感动了上天,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在监狱成功的救出了爸爸。夜色中,爸爸昏迷着,她用板车静静地向家的方向推着,而母亲、姐姐和弟弟也逃离了亲戚的魔掌,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尽管那时又响起了雷鸣的炮火声,我仍然愿意相信,她们一家人团圆了。

看完了这部影片,帕瓦娜的这种坚强、勇敢、执着、对命运不屈服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要好好地珍惜。而别的国家还有战争,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让世界上的人们都过上和平的日子。

和平万岁!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养家之人观后感600字


故事的背景是引人深思的,我们可也看到在这样的一部动漫里面,呈现给我们这样一种残酷但是坚强的画面。也许我们中很多人不能理解都9012年了,还是会有这样的场景存在吗?是的,现实就是这个世界上总有地方是动荡的,也总有人坚强地活着。

养家之人的故事其实也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装扮成男孩子去工作,去努力生活。她还小,在我们看来还算是个童工,但是她在自己的家中已经成为了顶梁柱!

去工作对()她而言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在她的家乡,这里饱受着战争的摧残,而且长期处于高压之下,甚至不允许女孩子单独出门!因此,作为养家之人的帕瓦娜将至变成了男孩子的模样,小心翼翼地生存着。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去改变这样的一种状况?其实,这就是一种现实的折射吧!这部电影早在2017年就已经上映了,只是放到中国变到了19年。故事选取的地点也很有深意,阿富汗这里也是一个饱受着战争摧残的地方。这里的妇女儿童问题一直都受到了世界的关注!这部电影也算是一种情景再现吧!以前看过萤火虫之墓的电影,也会很难过,看过了这部电影,似乎更加被这其中的一种勇敢给震撼到了!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这部电影给我们传达的信息,一方面是战争带来的不行,另一方面也是高压正直的残酷,还有就是小女孩子的勇敢温暖着这个充满冷漠的战争世界!过多的去解读这部电影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就是珍惜已有的生活,学会勇敢和爱!

养家之人观后感600字初中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可谁想过,在地球上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却十分的可怜:妇女不可以独自出门,不然会坐牢;男人一定要去打仗,不然会被打死……《养家之人》生动地描绘出了当前世界的不和谐情景。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帕瓦娜一家人的故事:帕瓦娜出生在一个快乐的家庭,爸爸是老师,妈妈是作家,虽然一个哥哥不幸死亡,但她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即使不是很富有,不过一家子很开心。可好景不长,帕瓦娜的爸爸惹了一个塔利班分子,被关入了牢里。读后感从此家里没有了男人,小弟弟还太小,养家的重任只好交给了帕瓦娜。妈妈和帕瓦娜想给爸爸去送信,可女人不可以自己上街,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妈作文妈被打得遍体鳞伤。可怜的帕瓦娜只好把自己那又长又黑的头发剪了,穿上自己不幸死亡的哥哥的衣服,从此女扮男装,养家糊口,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救出了爸爸,一家人生活终于不再被忧伤所笼罩了。

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帕瓦娜,因为她为了家庭、朋友、亲人,不惜当一个男孩去养家,这不就是阿富汗的“花木兰”吗?我还被帕瓦娜那勇敢、善良、真诚的品质给打动了。

帕瓦娜很阳光,可以让人很温暖,帕瓦娜很善良,愿意帮助所有人……

像帕瓦娜一样的女孩,还那么小,就可以承担起一整个家庭了,我们不应该向帕瓦娜——阿富汗的“花木兰”学习吗?

《养家之人》,这部电影非常励志,我觉得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哦,你一定会被她所打动的。

养家之人观后感600字欣赏


古有木兰从军,今有养家之人,她们都是为了生活,为了让家人过上安逸的日子,都选择替父从军这种方案,只希望能解决家庭生活问题,你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养家之人观后感600字欣赏,大家一起来看看。

《养家之人》是今年爱尔兰动画的又一部佳作。讲述了一个阿富汗家庭在兵荒马乱中的生活。

帕瓦娜十一岁,有个姐姐和虚弱的妈妈,以及断腿的爸爸,年幼的弟弟。他们全家都依靠着爸爸赚钱养家,可全家的依赖却被塔利班抓走了。

从爸爸被抓开始,帕瓦娜就变成了一个男孩,又或者说她必须成为一个男孩。在阿富汗这个对女性充满歧视的社会,宗教上的分歧,女孩不能接受教育,女人不能工作,帕瓦娜家里没有一个男人了她们寸步难行。

帕瓦娜剪短头发,干粗活,担起家庭的一切重担,纵使这些不是一个普通女孩能承受得了的,但她只有摔倒后再爬起来,哪怕摔倒千万次,她拍拍土灰继续挣扎如战火里开出的小花。

塔利班的人员被她感化,同意把她爸爸带出来。

再回到帕瓦娜给弟弟讲的寓言故事苏里曼为了打败象王,找回珍贵的种子,历经艰辛终于找到后,他告诉象王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我的母亲是作家,我父亲是老师,我的姐妹总在吵架,有一天我在街上捡到一个玩具,而后它爆炸了。他讲了一遍又一遍,初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并不明白苏里曼的意思,再想想看,这是声讨。苏里曼告诉象王的,是真真实实发生的事,他在反复说的,是战火中的每一个家庭的故事。

话要说的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音量,毕竟是雨水滋润花朵生长,而不是雷鸣。这是片中最后一段话,苏里曼在跟象王讲道理,句句真实,句句都是阿富汗人民的呐喊悲鸣,那代表着这个国家宗教的心魔的象王,自然会畏惧。

象王屈服,故事结束。帕瓦娜一家团聚,故事的最后,他们迷失在风沙中,或许失散,又或许继续顽强地生存。那么至少他们还活着,故事也就没有结束。

片尾,鲜花盛开,自由之花绽放。

《养家之人》观后感


《养家之人》观后感

原创: 安晨樱

上周一好友突然发来信息,问我要不要和她一起看电影。我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决定出门赴约。我们看的是周六晚上在我的公司附近某个电影院的《养家之人》。这次出门的体验很好,出门见到的场景,那个电影院所在大厦,很多东西都很新鲜。这些新鲜体验让我决定以后不要总是宅在家了,有空应该多出来走走。

朋友选这部电影是想了解一些阿富汗的生活。我没什么目的。不过看完后,确实有不少触动。这个一部画面简单干净又丰富的动画片类电影。开头是11岁的帕瓦娜和爸爸在摆摊,卖她最心爱的裙子。爸爸想让她讲个故事,她害羞没说话,爸爸先给她讲了先祖的故事,主要就是他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地区,常年战乱不安稳。然而近年来,在塔利班控制下的国家,有了新规定,女性在没有丈夫陪伴的情况下决不能抛头露面。

他们正讲着故事,就有找茬的小官来了。其中一个人说帕瓦娜出门就是在引起注意。那个人曾经是帕瓦娜爸爸的学生。这一幕让我想到了《三体》开头的场景。然后另一个年纪大的制止了这个暴躁的小官。这个小官还跟踪帕瓦娜和他的爸爸,在他们正开心吃晚饭的时候,带着一群人到他们家抓走了帕瓦娜的爸爸。

然后帕瓦娜的妈妈蒙着面纱和帕瓦娜试图去监狱找爸爸,结果半路被另一个官几乎打的半死,两人伤心地回家了。家里的米粮渐渐没了,帕瓦娜小心翼翼出去买米,结果差点被抓。连出门打水都提心吊胆。后来姐姐给她剪短了头发,打扮成了小男孩,她终于成功地买到了食物。

在帕瓦娜刚扮成男孩,小心翼翼探索外面的时候,她遇到了曾经一起上过学,现在一样女扮男装的小伙伴,已改名叫特力华。然后她带着帕瓦娜去捡零食打零工,还叫帕瓦娜改个男孩的名字。两个人在外面相依为命的日子过得辛苦又充实。帕瓦娜偶尔摆摊,终于卖掉了她的裙子,还帮一个人念了信。

后来两人在山地打工时意外遇到举报帕瓦娜爸爸的小官,两人被发现后使劲逃跑。还好跑到坏人无法抓到的山东了。两人躲着时还有看顶上壁画的兴致。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被猛虎追赶掉下山崖,抓住一棵树,却发现树快断了,这时候他头顶的树枝上掉下了一滴蜂蜜,他认真享受起蜂蜜带来的甜美愉快的感觉。

关于特力华,她说过几次很羡慕帕瓦娜的爸爸很好。我私下猜测,可能她出来打工是为了维持父亲的生活。作为父母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不保护孩子,反而还让孩子置身外界的危险中,真的很自私。但那样扭曲的环境会出现什么样的恶人,我们不深处其中很难想象的。

战争又爆发了。帕瓦娜的妈妈之前写过信的表哥居然提前来了。表哥很粗暴,抱着她最小的弟弟,威胁她的妈妈和姐姐和他一起走,丝毫不顾帕瓦娜的妈妈和姐姐苦苦哀求等等刚离开家去监狱找爸爸的帕瓦娜。在那里的男人眼里,一个小女孩不算什么。另一边帕瓦娜刚告别了小伙伴特力华,特力华很伤心她又要回到一个人打工的日子了。她俩还约定了十年后在哪里见,但我们观众都知道她们的愿望可能难以达到的。然后帕瓦娜去监狱了。

中途妈妈和姐姐拒绝再和陌生的表哥一起去陌生的地方,而帕瓦娜集市上遇到的好心人也帮助她带出了爸爸。这时候战争已经爆发了。即使面临战争动乱,他们也想留在自己深爱的土地上。可惜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导演说了这个电影取名的意思。我自己在想,故事的最后帕瓦娜带着爸爸,会在中途遇到妈妈和姐姐,最终一家团聚。

主角一家的故事之外,贯穿其中的还有一个帕瓦娜编的童话故事。从爸爸被抓走开始,妈妈和姐姐让帕瓦娜安慰哭闹不已的弟弟。她开始讲这个故事,后来给小伙伴特力华讲,最后她在监狱外面等待她爸爸很迷茫的时候,大声讲给自己听。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故事的主角是她的哥哥,在外面捡了个玩具结果玩具爆炸了。这是家里所有人缄默不语的事情。童话故事很简单,就是主角为了找回被山上的坏动物抢走的粮食,一路冒险,最终成功的故事。

这个动画片反映的社会现状真的让我感到很震惊。希望动画片里的那个地方可以慢慢好起来。

养家之人观后感400字


《养家之人》这部电影由诺拉托梅执导,是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下,女子的地位是及其卑微,女主角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女扮男装进行工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养家之人观后感400字。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去电影院看了《养家之人》这部电影,看完后我非常感动。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11岁的阿富汗女孩营救他爸爸的故事。小女孩的一家生活在战乱的阿富汗,全家都靠她爸爸一个人勉强养活。但小女孩的爸爸被恶人诬陷有禁书,被人抓进监狱里面了,全家陷入困境。小女孩为了养家糊口,并救出自己的爸爸,毅然剪去美丽的头发,扮成男孩子,背负起家庭的重担。成为男孩子的她,做苦工努力挣钱,希望换回她爸爸,在这个过程中,小女孩经历了很多磨难,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但是小女孩不放弃,她觉得只要能够救出爸爸,她什么都不怕。最后在一位善良的叔叔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人团聚了。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为小女孩一家的遭遇流下眼泪,因为我也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可爱的弟弟,并且我弟弟和电影里面的小男孩长的很像,我难以想象如果是我处于那样艰难环境下会怎么样。我喜欢小女孩坚强、勇敢的品质,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小女孩爱他的家人,我也爱我的家人。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养家之人观后感影片欣赏


《养家之人》这是一部动画作品,讲述了在阿富汗严酷的统治下,女子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不能受教育,必须有男性的陪同才能出门,主人公为了家人的生计将自己变成男孩子,开始工作。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养家之人观后感影片欣赏。

请告诉世人我们的遭遇,别让世人忘记我们。

1997年,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里斯本着人道主义关怀,探访了一个阿富汗难民营。难民营中的疮痍景象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让黛博拉艾里斯感到极度的震撼,在她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为了让全世界都了解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她决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写进自己的小说里。本着这样的信念,黛博拉艾里斯一次又一次的走进阿富汗。

在访问期间,她听说了一个小女孩为了养家糊口而假扮成男孩的故事。后来,她以这个故事为蓝本,创作出了畅销全球的惊世之作《养家之人》。

上周,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终于与内地观众见面了。

阿富汗,素有帝国坟场的称号,它经历过许多帝国与王朝的统治,是全世界最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从1978年开始,美国和苏联政府就分别支持着阿富汗国内的两股势力,使得阿富汗战事连连。1989年,苏联解体,其势力也从阿富汗撤走。

不久,国内不同派系争斗大战开始,战火纷飞之时,塔利班登场。1996年,塔利班开始统治阿富汗,厉行独裁专制与政教合一。

此后,塔利班在阿富汗颁布了令人咋舌的法律和条款,对女性极尽压迫之能势:她们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参加工作,不能露出身体的任何部位,只能戴着厚厚的波卡;如果没有男人的陪同,她们不能出门,否则就会遭到毒打、强奸。

《养家之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故事的主人公,11岁的帕瓦娜本是一个普通的阿富汗女孩,但因为父亲被捕,她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于是,她剪去长发,换上男装,在夹缝中开始了自己的求生之路。

不管你是否勇敢,却终将勇敢起来,就像女孩帕瓦娜,怀揣着最后一份希望,直到破茧而出,完成重生和蜕变

帕瓦娜这个名字在伊朗古语中是蝴蝶的意思,人如其名,从开始时会因为失去美丽红裙子而耍脾气的小女孩,到承担家庭重担、竭力叫卖红裙子的小男孩。帕瓦娜的成长之路,亦如破茧而出的蝴蝶。

观著君想起了迪斯尼电影《花木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逆境中盛开的花最珍贵,也最美丽。

经历过战争的民族是往往是异常刚毅的,而生活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孩子也是异常坚强的。在战争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但帕瓦娜也让我们看到,人能有多么的顽强。

安吉丽娜朱莉在签约《养家之人》电影版的监制时曾说,如今的阿富汗有千百个女孩像帕瓦娜一样长大,她们被迫挑起家庭的重担。这部电影将提醒人们意识到这些孩子的牺牲和付出,体现阿富汗文化的多元、创造性和力量。

是的,《养家之人》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帕瓦娜的故事绝非个例。在那个满目疮痍的国度上,她代表的是所有生活在战乱国度之下的弱势群体。

正如著名作家毕淑敏为本书撰写的推荐语:打开扉页,你踏入一个陌生世界。合上本书,你胸中充满感佩和勇气。不管你是否勇敢,你迟早都要打开这本书,那是对所有生命的了解与关照。因此,它不仅是每个孩子都要看的成长故事,所有的大人都可以从这一本书中得到思考。

在阿富汗,苟且偷生尚且是一种奢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眼前的一切呢?

如今,《养家之人》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册,传遍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西班牙、英国、德国、法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

但为了救助更多的儿童,黛博拉艾里斯毅然决定将每本书的版税收益无偿捐献,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昭示了自己的决心和力量。

伸出我们的手,我们相信,一切终将改变。

我们不会忘记,在世界上,()有一个叫做阿富汗的国家。在那个国家里,有无数名叫帕瓦娜的人。

动画片养家之人观后感


虽然这部电影很早就在外国上映了,但是把这部电影放到现在来看,似乎还有着某种意思。这是一部感人的电影,也是一部催人勇敢的电影,更是一部有着很深含义的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以下是动画片养家之人观后感,与大家分享。

其实一直对这部电影有所耳闻,是一部潸然泪下的感人故事,在2017年的多伦多电影节就已经首映了,所以一直很好奇这部电影。现在终于等到了它的上映,排片极少,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结果心情沉重的离场。千万别误会,不是对电影大失所望,而是因为它太好了,以至于看完还沉浸在故事中,很难受。

这部电影具有现实意义,用动画的方式去讲,这是电影的亮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作为一部动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它是那么的苍白无助的,无力做出太大的改变,但是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去讲,这就是它的勇气,虽然沉重,但是同样真实。

这部电影是《海洋之歌》的原班制作团队创作的新作品,画风继续延续,从这一方面来说,这种画风具有浓郁的爱尔兰风格,运用二维手绘动画再加上冷暖色调结合来体现画面。只不过两部电影有所不同的是,《海洋之歌》是爱尔兰神话加上一些民间习俗,而《养家之人》则是一些故事加上叙事,稍显不同。

电影收获的高评分也不仅仅是因为画面的制作,而是有着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其中代表的内涵。其实电影和我一开始的印象有所差异,但是知道剧情之后才明白,有些东西是无法具象化拍成真实的。因为这部电影的特殊题材,内涵才是电影的本质所在,所以动画才是电影最好的表达方式。

先说说我看完自己的感受。这部电影有三大主题:反战,女权和希望。一说到女权,就不得不说近几年的印度话题电影中的女权。那种女权总会给人带来振奋和希望,比方说《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等,但是《养家之人》描写的女权却是渺茫残酷的,它带来的是无尽的压抑与愤怒。而电影的另外两个主题,反战和希望,则比印度话题电影显得更加沉重。

先来说说背景。阿里亚纳,译为高尚和荣誉之乡,曾经是世界交通的枢纽,让东西方互通,还有很多科学家,哲学家和故事家,为人们解答疑惑,探索未知。但是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处于两个交战国的边境之间,数千年以来,无数统治者在此开战,历史不断重复。政变,入侵,内战,国土从未安定,之后便有了塔利班。

众所周知,上面说的这个地方就是阿富汗,一个充斥着绝望和战争的地方,阿富汗的历史,一直都在被殖民和贫穷中存在着,而我们的主人公帕瓦娜一家就生活在那是的塔利班统治之下。

帕瓦娜的家庭其实看起来很幸福,父亲是教师,母亲是作家,她有哥哥叫苏莱曼,姐姐叫苏莱娅,还有一个小弟弟叫扎西。但是因为混乱中,父亲失业,后来参加了战争,失去了一条腿。在塔利班的后续统治下,女性没有男性陪伴是不能出门的,甚至女孩子不能上学。苏莱曼一直是个谜,母亲一直避讳,父亲每次也只能带着帕瓦娜卖摆摊维持生计。

在这个黑暗残酷的社会中,因为帕瓦娜的大声喧哗,父亲为了保护帕瓦娜,被自()己的学生冤枉入狱,又因为哥哥的未知,一家人面临着生计的问题。姐姐苏莱娅写了求情信后,母亲决定带着帕瓦娜去监狱送信找父亲,结果路上遇到了塔利班,不仅撕碎了父亲的照片,还毒打了母亲。母亲伤痕累累,更没有办法维持家里的生计。

于是全家的压力来到了帕瓦娜这边,起初她仍然冒险,结果根本没有人愿意卖给她东西。然后她做了一个决定,把头发剪短,扮成男孩,担任家里的支柱。碰巧,她也遇到了同样需要维持家中生计的同学莎吉娅,莎吉娅不光剪短了头发,还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名字叫德利瓦。于是帕瓦娜有了一个伙伴,她为自己取名叫阿狄什,她们俩一起干活,一起玩耍。

帕瓦娜之后继续摆摊,做起了父亲的专业代写,专业代读工作,却没想到第一位客人是管理市场的拉扎克。拉扎克是塔利班,没认出帕瓦娜的身份,于是给了帕瓦娜一封信叫她读,信中的说他的妻子哈拉在看望妹妹的路上,大巴遇到了地雷,失去了生命,于是拉扎克默默地走了。

母亲觉得帕瓦娜压力太大,给远方表兄写了一封信,大体意思是说丈夫入狱,一家人没有支柱,所以希望能够带他们离开这个地方,可以把大女儿嫁过去。但是帕瓦娜并没有放弃父亲,一人前往监狱,想要找父亲,却被打了出来。

慢慢的,拉扎克时不时就会来找帕瓦娜,问她哪个词是哈拉,让她教怎么写哈拉,给她讲哈拉的含义,就是月亮外的光环,甚至还给她切一片苹果。当然,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帮助帕瓦娜,说周三去监狱,找他的表弟罗尚,会帮助帕瓦娜找到父亲。

可惜好景不长,天空中的战机越来越多,战争快要打响,很多人都被迫参与了战争。帕瓦娜等到了周三,踏上了去监狱的路上,结果表弟派司机接走了母亲等人,母亲虽然坚持要等帕瓦娜回来,但是司机强迫她们快走,并没有等帕瓦娜。

帕瓦娜到了监狱,看到一片混乱,还遇到了拉扎克。拉扎克知道了真相,毅然决然选择救出帕瓦娜的父亲。与此同时,远处的炮火逐渐逼近,在路上的母亲,选择坚强起来,必须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与司机对抗,让苏莱娅赶紧带着扎西逃离,恢复自由。

最后,帕瓦娜推着昏迷的父亲逃离了混乱,电影在此结束。

虽然电影的风格整体沉重,但是我们同样能够看到善良的一面。

比方说莎吉娅一直帮助着帕瓦娜。莎吉娅是一个有着梦想的女孩,面对的那么多的困难,一直积极向上,憧憬着未来的希望。

身为塔利班的拉扎克,听到自己的妻子丧生,我们也看到了他内心的善良,他并不是冷冰冰的统治者,他也愿意帮助人,也喜欢分享。最后他知道了真相,哪怕自己挨了一枪,也要帮助帕瓦娜救出父亲,他明白失去最重要的人是什么感受。

还有在帕瓦娜最后一次去监狱的途中,路上逃难的人看到她,因为顺路,愿意捎她一程,这也是善良的体现。

身处在乱世,活下来就是最好的希望,虽然我们看到了美好的结局,但是帕瓦娜一家其实仍然面对着无尽的困难和考验。因为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何继续能够在乱世中生存,把握那一丝微弱的希望才是最大的困难。这也是我感到心情沉重的原因。

其实电影中还有一段故事,就是帕瓦娜讲给扎西和莎吉娅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简单,代表了反战的意义。一位勇敢的男孩用自己的善良翻越各种困难,感动了最后的大象王,为村民拿回了开春播种的种子。而这位男孩,帕瓦娜把他想象成了自己的哥哥苏莱曼。

苏莱曼最后感染大象王的故事,也让我们深思:有一天我在街上发现一个玩具,就把他捡了起来,然后它爆炸了。我不记得后面发生了什么,因为这就是结局。这便是战争带来的灾难。相比较而言,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遇到一些困难就垂头丧气,却不知道,其实在世界的另一边,有些人还在为了生存而维持生计。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电影养家之人影评观后感6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观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