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李雷和韩梅梅》观后感1500字。

读书使我们快乐,观影也有类似的效果,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怎么才能防止将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李雷和韩梅梅》观后感1500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李雷和韩梅梅》观后感

前天在一个电影爱好者的微信群里,我们无意间聊到了影评强行吹捧电影的事儿,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段对话。

当时大家都震惊了,用这么霸气的题目来强行吹捧这部电影,的确不是一般的水平和心理素质所能达到的。这部电影同大多数国产青春电影一样,标准的流水线作品。说实话,豆瓣上给出4.2的评分已然够可以的了,原以为这部电影就这么自己在角落里呆一阵,靠Ip怀旧和高考完后少男少女们打发时间而赚点钱就罢了,没想到,却搞出了一场大动静。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李雷和韩梅梅》的导演杨永春突然发了一篇长微博,在这篇署名为电影《李雷和韩梅梅》的出品人 陈永宁的长微博中,作者讲矛头直指豆瓣CEO,说豆瓣是在刻意打低分,甚至上升到了抹黑国产电影,充当黑恶势力的帮凶的高度,真是字字血泪啊。

仔细看看这篇文章,你会发现作者是一个非常懂得写作套路的人。首先是骄傲,作者开头便提到自己的电影是多么厉害,在好莱坞宝莱坞大片的挤压下,毅然决然的扛起了民族大旗,赚了三千万票房;然后开始装可怜,哭诉自己的电影被几个著名影评人和几十个大学生夸奖,却在豆瓣上被打了差评;最后上升高度,说豆瓣要是再不阻止打差评的行为,就是祸国殃民,沦落为黑恶势力的帮凶。

很快,这篇来自片方的文章就产生了重大影响,《李雷和韩梅梅》的豆瓣评分从4.2直线掉到3.0分,并且仍在下降中,努努力,超过国产版《深夜食堂》不是梦。

从《百鸟朝凤》下跪事件起,国产电影为了排片量而做出的奇葩之举就层出不穷。然而收到的效果却截然不同,《百鸟朝凤》方励跪的虽然突兀,但电影本身确实不错;《我不是潘金莲》冯裤子那篇扭捏的自白书,其实是资本之间的博弈,对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影响不大;而这次《李雷和韩梅梅》怒怼豆瓣,则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是砸自己的脑袋。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产电影一直在票房和口碑上都逊色于进口大片,但也不乏有精品出现,像《百鸟朝凤》、《大明劫》、《师父》、《提着心吊着胆》等等,这说明并不是国产电影不行,而是做电影的人不行。你踏踏实实的用心去做电影,自然就有人出来替你说话。从《大圣归来》到《提着心吊着胆》,片方既没声泪俱下也没大张旗鼓,完全靠自身实力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相比之下,《李雷和韩梅梅》不但层次低了好几个档次,还很无耻,几乎就是在明目张胆的告诉大家:我不但不要闷声发财,我还要给自己立个大牌坊。

在那篇长微博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作者说个别影评人和大学生看了都说好,因此豆瓣的评分就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搞破坏,这种文革式的逻辑简直可笑。这部电影并不是指定只给影评人和大学生看的,而且豆瓣的用户也并不是只有影评人和大学生,那么,片方选定的样本群体所得出的评分和豆瓣全体用户给出的评分相差巨大,有一分钱的关系吗?

作者还在文中将豆瓣和猫眼等平台的评分进行比较,拜托,那几个平台都是售票平台好嘛,用本山老师的话说:卖裤子的要告诉你你腿不一样长你还买裤子啊。上那些售票平台上去看,即使再烂的电影分数都不会太差,因为人家要赚钱的,你要是把这上面的分数当真的话,要么就是太天真,要么就是太坏。

而豆瓣上的评分则是用户在观影结束后来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因此分数代表的是所有用户的感受,跟豆瓣官方并没有多大关系,我花了钱看了场电影觉得烂回来上网给个差评是理所应当。而且看那篇文章下面的留言,导演杨永春跟留言的人各种唇枪舌剑,大有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的气势,大姐,我票钱都让你坑了,逼逼两句又怎么了?花钱买罪受还不行吗?

至于文章最后所说的黑恶势力,建议作者有证据就报警,没证据就默默收集证据,在文章里哭诉有什么用,真拿微博当国家权力机构了?

说到这,顺便提提国产电视剧吧。同样是在昨天,中国版《深夜食堂》遭到了全体网友的一致批判,豆瓣评分2.3,连以手撕鬼子而闻名的《抗日奇侠》在它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大家都知道原版《深夜食堂》受到的评价有多高,为什么买了原版版权的国产剧却会遭遇如此差评呢。究其原因就是不用心。

《深夜食堂》所表达的是在日本社会独有孤独气质下,人与人之间的奇妙联系和温情互动。而片方在把该剧移植到中国后,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文化层面的改动,于是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生硬的照抄下,这部美食与心的故事成了非常尴尬的存在,即使有十个黄磊,也无法挽回。

更何况,连黄磊老师在片中也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深夜食堂》的老板是一个深沉而稳重的男人,但到了黄磊这里,却成了刻意压低嗓音的硬装忧郁,把深沉演成了服丧,仿佛一言不合就要哭出来。我觉得,黄磊老师演的老板如果变成一个阳光点的哑巴,开心做饭不废话,效果会好很多。

其实在豆瓣上,高口碑的国产影视剧也不在少数,电影有《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心迷宫》等,电视剧有《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战长沙》等,它们证明了豆瓣上并没有那么多黑恶势力,国产作品也不是没有优秀的,只要你脚踏实地的写剧本,从演员到服化道都能贴合实际,不浮夸不扯淡,那么不论过去多少年,你的口碑都不会差。有些时候并不是进口大片挤压了国产片的生存空间,而是不用心的国产影视作品挤压了真正精品的国产作品;而某些人为了博眼球的奇葩做法,更加加深了观众们对国产影视剧算是垃圾的误解,从而自毁长城。

所以,我想对那些电影人、电视人说:求求你们了,别再撒泼打滚了,用心去做好作品,给国产电影电视剧留条活路吧。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菲洛梅娜观后感


《菲洛梅娜》是一部由英国。美国和法国共同制作的同性传记电影,影片剧情丰富,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去看看吧!

看完了你才会知道苏志燮为什么这么爱这部电影,为什么引进韩国还参与配音,你才会知道#对不起我爱你#这部剧在他心底打下了怎样的烙印。同样是儿子从小被人从母亲身边夺走,同样是儿子临死前千里迢迢回国寻母,同样是有人隐藏真相撒谎说母亲抛弃儿子,同样是母子二人至死未能相认,同样是儿子至死都相信母亲从未抛弃自己。但这次是母亲拖着垂垂老矣的身体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奔走,最终寻回真相,救赎了自己,也饶恕了他人。苏拥着这部电影,是在告慰车武赫啊也是在温暖自己[心]

花了好几天时间一点一点看完,每次暂停之后,看完的情节都久久地萦绕在头脑里挥散不去。不动声色的背后是细微的探索,平静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幽默和人情冷暖交替出现,悲哀和悲痛都在节制中缓缓爆发。

一个老男人陪一个比他还要老很多的老太太,去艰难地探寻一个失散的人和被埋藏已久的真相,在这一趟旅程中,原本格格不入的两个人抚慰了彼此的内心。银幕外的我,不时被老太太的无厘头思维逗乐,也不时被悲哀的眼泪充满眼眶。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并没有像一些影评里说的,在讽刺了宗教和人性的恶的同时,也把马丁作为媒体人的恶也进行了讽刺。不,导演并没有站在上帝的视角审视每个人,而是客观展现了每个人的行为的合理性,老修女坚持用宗教的虔诚来掩饰自己的伪善、冷漠和残忍,菲洛梅娜逐渐让自己的灵魂从宗教的桎桍里解脱, 不再总是软弱地为上帝和宗教带来的问题开脱,而是成为自己的上帝,自己来决定是恨还是去爱,去惩罚还是去赦免,哪怕只是因为恨太累了。

而马丁有他自己善恶观,始终在坚持他自己的坚持。他敏锐而愤世嫉俗,总是压抑不住内心里的正义感,且有坚定的信念,真诚,善良。

最后,他和她都一样,他们做了自己的上帝。他决定继续审视、质疑,对那些伪善、谎言和冷漠继续不原谅。她决定对加害者宽宏大量,但也要公开自己的故事,让世人了解这段残酷耻辱的真相。

宗教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善和爱,而在于心灵的自由。

菲洛梅娜是一个惊人的老太太,她让你感觉是那么的可爱、善良和坚强。或许影片是关于救赎,我不禁质疑究竟应该谁去救赎。菲洛梅娜的错是任何一个青春单纯的小女孩都可能犯的,可是她却为此进行了长达50年的救赎,竟至于骨肉不能相见,亲情不能在生时彼此了解,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话,我们应该怨恨他,这样的惩罚实在是太残酷了。

影片一气呵成,环环紧扣,毫不拖沓,始终贯穿着淡淡的悬疑色彩,与此同时又能感人至深。各种不同阶层的人应该都会因影片而感动或者是触动。无论是牵挂儿子的善良老妇,还是顽固狠心的恶毒修女;无论是从利益化转变为情感化的良知记者,还是至死都不忘生母和故土的含恨儿子。菲洛梅娜在最后对修女选择了原谅,但同时又主张让世人知道那里的真相。不得不说,这种人性的伟大实在难求,或许她本来就是一个天使吧。另外个人认为,朱迪丹奇的演技实在是太精湛了。

《菲洛梅娜》改编自 BBC记者马汀?斯克斯史密斯的纪实文学《菲洛梅娜遗失的孩子》,取材自真人真事。好吧,我得承认,对于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我总有特别好感。倒不是我必然认为真实高于虚构,而是那些真人真事似乎更能为我绘制这个世界的版图,让我知道事情、事物、生活可以到达何种程度。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母亲50年后寻子的故事。在上世纪50年代的爱尔兰,未婚产子还是耻辱的事情,这位名叫菲洛梅娜的女子因为这个耻辱被家人送入修道院,又因为没有足够的钱(100英镑)偿付修道院的收留之恩,所以必须在修道院干满4年,同时签署协定,放弃对孩子的抚养权。但是孩子在收养前也在修道院,而且做母亲的每天辛苦工作一天后,有1小时和孩子共处的时间,所以可以想见当3岁的孩子被领养走时,母亲该如何伤心欲绝再说下去就剧透了,反正就是一个千里寻子的故事。

但是故事说得好极了。一是,片子节奏把握好,基本没有让人觉得闷乏的时候,还有英式幽默;二是,拍得很有温度,关于母爱,关于分离,让我好几处眼浅;三是,还有相当引人深思的空间,比如关于原谅。因为天主教教义认为自己犯下耻辱之罪的菲洛梅娜自愿放弃孩子,在寻亲的路上也遭遇教会的重重阻隔,最终没能在儿子有生之年见上儿子一面,告诉他,他不是被抛弃的,她一直爱他。不过,当记者对修女愤怒质问时,她却制止记者,说:我原谅她了。当记者觉得不可理解,估计还觉得这个老妇人被宗教搞地无知又愚蠢时,她说:你很愤怒,这样肯定很累吧。

这个不因伤害而变得愤世嫉俗,变得愤怒的女人,()不是软弱,而是格外强大吧。这个千里寻子的故事,也是一个探讨还有比聪明更重要的东西的故事。

曾经在一档电视寻人节目中看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忍住眼泪对着镜头倾诉自己多年来的愿望:我想要找到我的家人,问问他们当初为什么要把六岁的我抛弃!

即使他早已成家立业,还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多年来对亲生父母的渴望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我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女儿,尽可能满足女儿的需求。我想,父亲对孩子有天然的爱,那么我为什么会是个例外?对他很好的养父母,也无法融化这么多年在他心头的困惑之刺。

作为看客,我们很容易把别人多年的如鲠在喉定义为矫情,觉得他们应该满足还不错的现状。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亲生父母是生命中无法替代的一环,若理应最爱自己的他们都抛弃了自己,那么世界上还有谁会给予自己可靠的依赖怀抱呢?

幸运的是,节目组找到了这个男人的亲生父亲。台上的两人相拥而泣,画面感人。父亲无奈地说,当时自己在火车站让一个陌生人帮忙照顾一下孩子,没想到孩子一眨眼就被抱走了。自己跑啊跑啊,也没能把孩子抢过来,这么多年自己也活在自责中。男人哭得像个孩子,为自己不是被遗弃而感到释怀,成长中的纠结总算被解开。

然而,电视上的寻亲之路,一般都关注于结果。若找到DNA的两端,皆大欢喜;若亲人不愿意相认或是因死亡等不可抗拒因素断了血缘联系,还有许多美好的寻亲旅途可供播放。很少有镜头对准这些活在恐惧与担忧中的孩子内心,描述缺失亲生父母之爱的内心的百转千回。

但《菲洛梅娜》做到了。

电影更多地聚焦母亲与记者寻找儿子的旅途,记录了一个活泼的爱尔兰老妇人是如何对恶势力报以宽容态度的历程。只有最后零星的片段与照片上一枚象征爱尔兰的胸针表达了其儿子对故乡的向往、对自己生命的疑虑。

对于小说,目前我读到一半,朴实优美的文字展示了一个三岁的男孩被迫离开亲生母亲后产生的彷徨以及自我认知的缺陷。一开始,他走向讨好任何人的极端,因为担心再次被遗弃;之后他又会暴怒,破罐破摔。

这些都是有原因的。三岁之前与亲生母亲玩耍的美好记忆早已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之后又来到陌生的环境。所有人都引导他以为自己是被抛弃的,除了养母和妹妹,其他人都嘲笑他。养父更是一个控制狂,并习惯出言不逊,不断鞭笞他敏感的内心。对于性取向的问题,没有人对他抱以善意的倾听,由此他更对自己产生疑问。可怕的是,与他接触过的一些人都或多或少地走向死亡,他又将这些都归咎到自身,认为自己是不详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对这个敏感的孩子多一些真实的爱,多一些宽容,会不会不一样呢?但是,从养父母和教会做出剥夺其与亲生母亲生活的权利时,便注定了这个孩子将被爱所遗弃吧。没有人愿意去聆听,他内心深处的恐惧。

我在百度上搜索孤儿 同性恋,想了解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紧密联系时,发现在贴吧和知乎上早已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那么,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呢?

等到看完整个故事再来更新。

踏血寻梅观后感


《踏血寻梅》是一部由郭富城、春夏和白只等主演的犯罪悬疑电影,影片剧情震撼,扣人心弦,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如果把电影比作文章的话,那这部电影一定是议论文而不是小说。而且,还是满分作文。其中有首尾呼应,有对比排比,有比喻象征,这些可以随后聊聊,先看一些更电影的部分。

如果对这部电影做分类的话,我的感觉更像是一部社会纪录片,而不是悬疑片,虽然片子有犯罪与探案的部分,悬疑的氛围塑造的也不错,但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在影片的案件中(抛开关联的真实事件不谈),凶手和被害者的交集非常的少,这让案件本身的故事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描述的(除了几段分尸戏)。所以导演主要讲述了受害者王佳梅和凶手肥丁的背景调查,而这部分在真实的案件中,仿佛是最不重要的,督察每每督促警官把报告交上来,了结这桩看似非常简单的案子,警官可以说是全凭自己的某种精神,才将故事讲述了下来。

电影看起来很伤神,虽然所有的线索都在电影里,但导演把时间全部打乱掉剪辑,虽然这样可以营造更多的悬疑气氛,但也容易让人一走神就遗漏掉什么,导演用了很常见的一种手法,部分故事采用了不同的色调,来突出部分故事的相关性。

谈一谈这部电影里的象征,其实很多时候,导演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电影更加高深或者有逼格而使用某些象征,仅仅是因为象征性的动作或物件可以更方便的可以表达出复杂的情绪或心境,尤其是在影片中可以重复使用,加强这种作用。

本片最常见的动作是抽烟,烟雾缭绕可以外在的表现出人本身的焦虑心情,而抽烟这个动作又可以表现出情绪的波动,可以说是非常简单而直观的表达方式了。然后耳环,这个代表了王佳梅的价值观,最开始的时候她追求作为模特的理想,在她失去耳环而又决定出卖身体买回耳环的时候,她抛弃了理想,选择了一种笑贫不笑娼的价值观,所以她再也回不到那个跟姐姐一起打游戏的时光了(在影片中她也没有拿到那部游戏机),在她选择死亡的时候,她把这种价值观也抛弃了,进入了某种抑郁症似的无欲无求的状态,她选择了死亡,而她的信仰又不允许她自行了断,于是她找到某个同样孤独的灵魂,互相取暖,互相毁灭。

电影中的感情部分,所有爱上了别人的都曾经湿了自己一身(洗澡或者游泳),不管是那个好像爱上佳梅的第一个瘦瘦的嫖客,还是佳梅爱上了电玩帅小伙,亦或者(至少在那一夜)小三爱上了肥丁,虽然这几个爱情都表现的很虚幻,亦或者在整部影片中根本不存在爱情,但这谁又说的清楚呢,另外影片中的xo姿势可以注意一下,很有意思。

里面有一句台词,很让人触动,郭富城扮演的警察说服王佳梅妈妈接受女儿死亡的时候说,你比很多人幸运,香港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人失踪,有些父母十几年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生是死。而之后他去接自己的女儿,在公交车的玻璃窗映出的另一面,仿佛映着佳梅一家,另外的一家。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希望反映出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这肯定是正确的,肥丁的父亲曾是(卡车)司机,母亲甚至在车祸中丧生,而他却仍然选择作一名(小货车)司机,王佳梅的妈妈在酒店的舞厅里唱歌,王佳梅也希望能够登上舞台,做一名模特,在影片之后想起这些,隐隐的感觉出影片的一些宿命感。

导演使用了很多偷窥似的镜头,或者故意使用窗户,门等物件将主体画面隔离开,试图在塑造一种抽离感,希望观众能够以一种更高的维度,脱离故事本身,以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广泛的视角来审视整个悲剧,这不是一两个人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在影片的最后一段(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kdjfjdfj),导演似乎想要给出一种答案,不管是多年之前一个更加惨烈的案子里的小姑娘,已经长大成为一名导游,还是几年之后佳梅家里也好像恢复了往常的神态,所以尽管我们经历过这么多,流过这么多的泪,甚至血,我们仍然会恢复,生命总会重新的生机勃勃。

警官一直在拍照,记录着发生过的案件,记录着生存下来人的转变,他为受害者哭泣,他为活着的人鼓舞,他取出证物室的证物,试着不要忘记一些发生过的事情,他看着自己的女儿,希望我们不要重蹈覆辙,我不知道这样压力是不是会很大,只是这个社会,总要有些像他这样的人,负重前行。

不同阶层的人体会不了他人的人生。

我们不知道王佳梅有多想实现梦想、赚钱过上好生活以至于让一个拥有模特梦的16岁女孩走上援交这条路。

不知道丁子聪童年阴影的终身影响、失恋的伤痛、后来喜欢上佳梅、因为喜欢她不惜搭上自己也要满足她的要求掐死她,之后因为多杀了佳梅的宝宝而痛苦得撞玻璃。

也不知道一个探案成痴的警察没有老婆女儿陪伴的他有多孤独,有多想弄清真相。

也不知道死者的母亲听到凶手平静而详细的杀人过程时内心的煎熬,她的两个女儿都没活出精彩的人生,她不得不认命。

不懂得 看似华丽背后实则混乱拥挤的香港、期待在这里有美好生活的千方百计移民的港漂。

有太多东西我们看不到,通过影片了解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观众要做的是从影片中看到一些东西、改变一些东西、塑造一些东西,至于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思考。

自从学会曲径通幽后,下了好几部电影来看。继续讲香港电影。这次要讲的是一部未在国内公开上演的惊悚悬疑三级片《踏血寻梅》,改编自2008年香港援交少女在性服务时被杀害的碎尸惨案。正如我的另一位男神黄子华所言,看完这部电影真的要喝一杯wiskey,好让胸口那口闷气一饮而散。而我就是因为没有存酒在宿舍,所以昨晚看完这部电影后久久不能入睡。大半夜在床上辗转反侧,思考怎么去总结这部电影和整理它是如何地解答我一个人生疑惑。一整夜在半梦半醒中度过。早上起来开展手头上的工作之前,迫不及待发了条朋友圈和豆瓣:血腥和性浮于表面,弗洛伊德那套沦为刻板的笑话,绝望和希望的拉扯才是这部电影的绝唱。

整部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肢解场景和女主角王佳梅的性服务时的画面,作为一位过气医学生和小电影业余收藏家,以上画面对我来说只是家常便饭而已,只不过这顿饭我吃得很压抑。看着男凶手丁子聪肢解的痛苦矛盾的表情,王佳梅做爱时空洞的眼神,脑袋一直像男警官臧Sir一样,不断疑问:为什么?他们那时候到底在想什么?

男警官一直试图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去了解男凶手的杀人动机和女主角的寻死原因,开始是探访男凶手和女主角的亲朋好友以及整理他们的成长轨迹,并试图在弗洛伊德的框架里面给这一切一个圆满的解释。我觉得这里是编剧有意设计出来的一段黑色幽默。男警官根据男凶手幼年遇车祸丧母,就片面地推断男凶手有厌女倾向,结果男凶手的回答是:我不是讨厌女人,我是讨厌人。由此看来,其实弗洛伊德的框架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弗洛伊德过度强调过去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特别是童年,但淡化了我们当下所身处的环境同样在影响我们的各种行为。而男凶手的回答正正体现了他当下身处的环境对他的心理刺激更大。所以在这点上,我觉得导演相当黑色幽默,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答案的同时还讽刺了一番我们普罗大众单线思考的方式。写到这里,我仍然不忘日常吐槽一下现在五花八门的心理公众号,滥用弗洛伊德理论,某程度上僵化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想跟别人好好聊个天,结果开口闭口都是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那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包括我自己有一段时间也患上这种公众号绝症。

那到底是什么驱使着男凶手杀人和女主角寻死呢?我想是过去和当下生活带来的绝望蔓延和希望幻灭。男凶手过着只身一人的小人物生活,住处暗无天日,脏乱无比,肥胖的外形在工作中被歧视,也被心中的女神嫌弃,多次向女神求爱最后是得到一场不接吻不交流的月经告别性爱。如果从责怪社会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生活践踏了男凶手的自尊,他的灵魂被吞噬了。

同样女主角是内地移民,无法真正融入香港社会的,一心想做模特,最后沦落为下海援交,却天真地跟嫖客谈心不谈金,结果欢场无真心,嫖客只想免费嫖妓。一个是绝望无限蔓延,一个是希望狠狠地被现实摔破,更加可悲的是,忙于在社会中挣扎生存,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他们和关注他们。这场一个愿杀,一个愿死的谋杀惨案,似乎又()荒谬得有几分合理。我觉得这才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核心。可能编剧也对男女主角心生悲悯,特地设计了一位常常关心男凶手的邻居老婆婆和爱跟男凶手玩的猫咪,还有会在楼下小马木等女主角来陪她玩的小女孩。通过这些被男女主角忽略的感人细节,来告诉观众,残酷的现实总隐藏着一丝温情,不过仅仅是一丝而已。

春夏是我今年看到最好的演员,然后,这篇电影给了我一种击中心里100米的地方的感觉。朋友说基督教徒是不能自杀的,不然不能上天堂所以他杀了阿梅,阿梅就可以去天堂了,我不是不喜欢女人,我是不喜欢人,阿梅这么好的灵魂,她不应该是个人。阿梅把灯泡放进嘴里,嫖客说你不怕被电死吗?阿梅说人哪有这么容易死啊那个时候,阿梅是第几次想要去死了呢?

警察看到爸爸给阿梅发的短信哭了,让他哭的是这短信里传递出来的真心和真情,但是警察可能不知道,其实阿梅和爸爸或许没有那么好,如果真的有那么好,阿梅未必会去香港,很多人会觉得阿梅去香港是因为拜金,是因为她想过好日子可我总觉得阿梅未必拜金,只是穷的人真的太没尊严了,阿梅她想要尊严,她要强,她想告诉你们我自己也可以好好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阿梅一赚到钱就买了那幅耳环,好像终于又有了尊严一样可是阿梅她并不是无情,所以后来,她遇到了那个契合的灵魂时,她毫不犹豫的扔掉了自己的耳环。阿梅是好的,她坚强勇敢有尊严还有情有义,阿梅是不好的,她不够坚强,他懦弱胆怯没有方向没有能力承受命运的重担,可是,我喜欢阿梅。

还有他,我没有看到他笑,只有最后,他玩起童年的玩具想起妈妈时他才再次的笑,他的生命早就停在了那一年。后来的那些年,大概都是行尸走肉的活着。再也没有人爱过他,也再也没有人对他好,活下去只是一种惯性,而无所谓活着的动力和目标直到遇到阿梅,那是和他一样,还活得像个孩子一样保持着至纯至善的人

编剧是个好人,他和阿梅没有伤害过其他人,他们用他们的方式为彼此带去了解脱。

包括警官和妈妈,他们可真好,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是你好它就不会伤害你,阿梅的离开给妈妈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形容的,到了心里的1000米深也不止,还有警官那么努力工作,还是很穷老婆也跟人家跑了但是妈妈和警官都没有变成坏人,而且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的活着,那些伤痛不伤痛都不管了,人要活着呀。我想成为像妈妈和警官那样的人。

这部电影,很早之前弟弟有推荐,可是当时觉得是很社会和底层的题材,看了难免压抑。于是就渐渐放下了,很久没有再拿起来。

第一次了解春夏是在奇葩说,当时就觉得这个妹纸很特别,年级轻,也不红火,可是在她的表达中,你可以看到她的口条,可以看到她对一件事情的思索,而表达出来的结果你可以知道这是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长期思索得到思维力和表达力。

昨晚上看了姜思达对春夏的一期访谈,不到半个小时的内容,让我打内心里面开始喜欢这个92年的女孩。思想有超越年纪的成熟和审慎,同时对身处名利场的冷静自知,完全被圈粉。后来又到处找到她在凤凰卫视的一段半个小时的采访,仔细的看了好几遍,接着又去她的微博看了她的微博内容,从头到尾。

早上醒来马不停蹄的开始找来这部电影,开始看。

电影里面有三处奔溃大哭,有两点是梅在给他远在老家的爸爸发信息的时候,他们父女的短信回复内容,有一处是,臧警察在切换普通话输入法之后,将梅一直刻在墙上的那一串拼音输入之后得到的文字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当下我就不行了,一个人在房间哭到失声。电影最结尾,臧警察问她姐姐,墙壁上的那副照片上的女子是谁,她姐姐也不知道,知道将那张照片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梅在老家的照相馆,看到这张张贴照,希望自己也能拍的像这张照片一样美,可是她们没有那么多钱去拍照,于是,梅求照相馆老板将这张海报卖给自己。大家都觉得奇怪,但是我能够充分理解她当时对美的知觉,她清晰的感受到美,想成为美,想得到美。

她当雏妓的时候,原来除了自己爱美想要成为一个美的人,从事美的职业,演员或是嫩模,一个十六岁少女极尽自己的能力在香港想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可以用自己的钱去金饰店买真正的漂亮耳环,(在她死前她却一把将自己赚钱买的这对四千多的耳环,摘了随意的甩到了地上,她的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她把很多的钱定期寄给了在湖南老家的亲生父亲,爸爸后来在信息里面回复说不要老寄钱给自己,可以多留些钱当做路费,回家多看看自己。梅这个女孩是个多美好的女孩。在与自己的客户发生感情,她可以以不收钱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而男客户以不希望她继续做雏妓,但却在听到梅说,我已经不收你的钱了,如果再不做别人的生意,我吃什么。的时候,那个男的只是厌烦的回过头不再说。嫖客只是一时的情绪上涌。后来,男嫖客女友质问男友,男友竟然超级孬种的叫来梅,跟女友解释,梅竟然委屈自己,帮男嫖客向女友解释。可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以为对方的召唤是爱,没想到是这种情况,那种委屈和善良的,春夏真的表现的贼好,难以想象这是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女演员,简直只能说是天赋太好了。眼睛里面的故事感和灵气,会让你忍不住盯着她看。

最后一刻她说自己想要死,在被扼住喉咙的时候,眼里是泪嘴角却是笑,十几岁的女孩子,心估计已经支离破碎了,她已经没有办法修复好自己的心了。杀死她的人,在后来发现是两天命,因为梅肚子里面怀了一个孩子。我想梅是知道这个孩子存在的,而这个孩子的存在也加剧了她对人生的绝望。

相对于春夏的表演,主演郭富城的表现是真的很一般,就是你难以被打动,你难以跳过郭富城这个名词,而去专注到他在电影里面的这个角色和人物的一生。这样一对比之下你会更加认可这个平地惊雷一般冒出来的影后。

这部电影是惊悚片,归类为这一类,可是我在电影里面看到了很多的美和善良,很多平凡人的挣扎,在泥淖中的挣扎,这份挣扎是美的,是闪光的。

我喜欢这个作为演员的春夏,也中意这个作为平凡人的春夏,希望以后能看到你更多的作品,我们都是平凡人,都想要一束光打在自己身上,都希望千万人之中有一个人的眼光是只属于自己,只追着自己走,想要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想要成为一个会发光的人,都在长久的人生里面沉默的挣扎,在这份挣扎里面去关照自己,磨砺自己的那份心。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合集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我们将观后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合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

6月29日下午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云岭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

张桂梅是一名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现任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曾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称号。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决定指出,张桂梅同志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她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尤其为解决贫困山区女孩教育问题,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为育人之基,用红色教育树人铸魂,让16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她敬业奉献,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的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无私无我,给予福利院孤儿和贫困山区女孩母亲般的呵护,把自己的工资 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

“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上,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教师代表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现场讲述了“张校长”“桂梅妈妈”的动人事迹。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的张桂梅,也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所有山里的女孩都能够上高中,上大学!”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2)

我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对她产生来强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们一样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可她坚强的毅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天使。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是新时期教师的楷模。因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要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时时刻刻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师。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3)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

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 -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__” 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 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 .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 -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4)

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攀登梅鲁峰观后感欣赏


《攀登梅鲁峰》是一部由美国和印度共同制作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位登山家抛下一切,经历千难万险攀登梅鲁山的过程。很多看过这部纪录片的网友都对影片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攀登梅鲁峰》,一部自然纪录片,讲述了三个喜爱攀登的专业人士试图征服梅鲁峰的种种经历。这其中,他们为了爱、为了理想、为了证明甚至为了生存,不顾一切的选择了忘记、选择了拼搏,忘记痛苦努力拼搏。

这其中,对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其中一人在受伤后大脑只有一半供血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并努力完成了攀登梅鲁峰的行程。我之所以使用行程这个词,是因为对其而言,征服梅鲁峰并不是他的梦,而是其队友的梦。

这部纪录片里,更多的记录了人性的坚韧,旨在传达一种积极健康、努力向上的生活氛围。同时,它也在隐约间表达出了人活在世上的具体意义,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这其中蕴藏着深厚的却从未明显显露过的自我、自尊。

真的,强烈推荐!

好的,就影片而言,我只能讲这么多。因为,再多我也讲不出来了,毕竟人性、生活、爱恨情仇是很难讲清楚的。更何况,这部纪录片很有意义,我怕讲的太多会曲解甚至影响了你对其影片的所思所想。

看完这部自然纪录片,我想了很多,生命痛苦意义

这几年,发生了很多。记得前年,我打算通过骑行游历中国,并打算以此较为偏激的行为方式向自己证明自己,我不是一无是处有为此付出努力,却也只是落败而归。

这次骑行,我坚持了二十天,到达苏州后便抄近道返回了。这二十天里,我只住了三晚旅馆。那十七个夜晚,我则是搭帐篷度过。有时,甚至还会像个野人一样,挖个坑就地解决大便问题。可想而知,那种身体及其精神的煎熬。这其中,我越发的找不到方向,也开始丧失坚持下去的动力。倘若只是如此,或许还能坚持,只是

原本,我打算见识更多的人、事、物可是,我发现旅途之上,只有我一人。除却吃饭住宿,无人甚至无心无力与之交流,身体太累、精神太乏。

一路上听到了太多好听的鸟叫声,我很开心,也很乐意将之与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分享。但,我并不知道它们的名字,甚至都没见过它们的样子我,要如何分享这种喜悦、这份新奇。

我,讲不出啊。难道,只是跟人说哦:哇,我这一路上听到好多好听的鸟叫声,吱吱的叫声,很有意思!或许,人们还以为我讲的是老鼠呢,吱吱叫

生命,是自我增长的一个过程,是自我精神丰富的一种美好体验,而不只是简单地随波逐流甚至被人证明自己还算是个人。

无论怎样,那次的骑行让我脑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建立一个全国公益性的旅游机构,提供知识、解决困境,让人们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感受到这个世界每个生命的精彩,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素养。如此,旅游才算是真正有意义,也才会被世人所认可。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只是觉得旅游是不务正业、是玩物丧志的一种简单行为方式,而没有真正认识过甚至试图去了解过它背后的价值。

当然,我暂时还没有能力做到这些。嗯,我暂时也只是想想,并尽力去实现它。比如,说出来给你们听啊,也许你们有能力做到呢!

看完这部纪录片,想的有点儿多。这其中,有一些是为自己此刻的现状,也有一些是为将来的未知,甚至还有一些是为以往的复杂种种的情绪夹杂在一起,把我看哭了(手动流汗)。

说真的,与影片中的他们相比,我简直就是个呆瓜,一个没有经历过完全痛苦的呆瓜。

冈拉梅朵观后感范文欣赏


《冈拉梅朵》是一部由姜世贞、仁青顿珠和郑昊等主演的爱情音乐电影,影片剧情丰富,扣人心弦,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电影《冈拉梅朵》是一部很有质量的片子。

第一,就制作而言,影片中西藏风格的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优美动人,纯净如天籁般的音响优美深邃,令人震撼在音乐的衬托下,电影中呈现的西藏既有雪域高原的辽阔空灵又有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神秘纯净。电影影像将西藏高原独特的壮丽风光和纯净色彩完美地呈现。第二,演员的选取也足以表明导演独具慧眼。男女主人公将他们之间含蓄而又热烈,内敛而又奔放的情感表现地淋漓尽致,细腻并且传神,足以感染观影人,让他们的情绪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起伏。第三,就思想性来说,我从中读出的是两位女性对内心纯真情感的坚守与等待。纯真美好地情感通常只存在于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如同黄金和钻石,因为稀有而显得弥足珍贵,若想得到必先付出一番代价。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上的。当然,后者应该占据大部分比例。古往今来,爱情 一直是人们永恒的追求。

无论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还是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故事中在女主人公,一位为了 遵循内心的召唤,到达梦中的神湖,获得心灵上的安详与平静,独自踏上了入藏之旅,姻缘际会,命运安排,与一位藏族鼓手邂逅相爱,难舍难离;而一位则为了坚守与爱人的约定,苦等数十载,直到红颜变白发。命运安排她们在神湖相会,因为冈拉梅朵就是她们共同的名字,她们共同唱的歌。

理想与现实总是在()矛盾中缠绕与纠结,剪不断,理还乱。我们根本无法改变现实环境,能做的唯有调整好自己在心态。在力所能及在范围之内,尽量遵从心的召唤。多一些向往,多 一些坚守,在内心深处有一方净土,让灵魂去膜拜和朝圣,让美好的情感永世长存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集锦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优秀的影视可以很好的带动我们的情绪,在观看时我们会多多少少产生自己的想法。此时是很好的写作时机,写观后感抒发感想时不能脱离原片,只说自己的感想,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 篇1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____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____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 篇2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年到20-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 篇3

“我从心底敬佩您这样的人……您为这些女孩子们在荆棘重重的道路上开出了一片天,督促她们走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您选择将自己的爱给了山区的女孩们,让她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美丽的风景。”12月5日,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给飞机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写了封信。

这位乘客正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

陈法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华坪女子高中入学时那张贴在床边、写着自己名字的小纸条。她是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如今是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

20xx年,陈法羽初中毕业,中考没达到高中录取线。父亲对她说:“自费读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过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陈法羽16岁,心有不甘。此时有人告诉她,华坪建了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想读高中可以去试试。这对陈法羽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学报到,宿舍的床已经铺好了。被褥崭新整齐,床位上贴着名字。陈法羽轻抚写着自己名字的字条,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和陈法羽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如今女高毕业生遍布全国,她们把艰苦朴素、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感恩回报的精神带出了大山,又带回到山里。

周云丽是女高第一届毕业生,20xx年大学毕业后考取宁蒗县一中数学教师岗位。正当她准备上岗时,听说母校数学老师紧缺,她毫不犹豫放弃“正式编制”,回到女高任代课教师。陈法羽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学校,之后每月拿出500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妹,“女高改变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们也要把张老师的精神传下去。”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 篇4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分享人间最美好的亲情,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

三是博大的爱国为民情怀。她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没有一分钱的她,多方奔走、呼吁,历尽千辛万苦,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丁王民小建设教学楼,充分体现了她无私的爱国为民情怀。

四是卓越的敬业奉献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 篇5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能被很多人所知晓,源于一档一档专访节目。在节目中,她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倒不是说张桂梅观念上有些偏颇,而是她认为女人当自强,更何况是从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里走出去的女生呢?张桂梅校长是真正的“教育扶贫”中国第一人。她对教育的倾情,她对教育的执著,让人感动;她对大山里孩子的真情,她对贫困地区的关注,让人泪目。也正因为如此,张桂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是肯定也是褒奖。

毫无疑问,张桂梅是教育界的一个标杆人物,带着教育人的业者良心,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芒,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一头扎进“教育扶贫”的光辉事业中。张桂梅是火种,点燃了贫困地区孩子的希望;张桂梅是火炬,照亮了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

我国还有不少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孩子渴求知识,渴望走出贫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当然,中国光有一个张桂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人也像张桂梅一样,以实际行动去“教育扶贫”。“以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桂梅为众多的教育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势必会有更多的教育人争着赶往道德高地,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的知识去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圆飞翔的梦想。

让我们致敬张桂梅,感谢她为教育的付出;让我们致谢张桂梅,感激她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挚爱。身边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楷模,教育大花园需要梅花朵朵、激情绽放。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 篇6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 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2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19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3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4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代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交学费,她不让自己班上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读不了书。这就是张桂梅,她成为全国所有教师的楷模,实在是当之无愧。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5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 篇7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7篇


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整理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写作品名观后感有什么关键的要点呢?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解读电影,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1】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能被很多人所知晓,源于一档一档专访节目。在节目中,她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倒不是说张桂梅观念上有些偏颇,而是她认为女人当自强,更何况是从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里走出去的女生呢?张桂梅校长是真正的“教育扶贫”中国第一人。她对教育的倾情,她对教育的执著,让人感动;她对大山里孩子的真情,她对贫困地区的关注,让人泪目。也正因为如此,张桂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是肯定也是褒奖。

毫无疑问,张桂梅是教育界的一个标杆人物,带着教育人的业者良心,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芒,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一头扎进“教育扶贫”的光辉事业中。张桂梅是火种,点燃了贫困地区孩子的希望;张桂梅是火炬,照亮了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

我国还有不少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孩子渴求知识,渴望走出贫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当然,中国光有一个张桂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人也像张桂梅一样,以实际行动去“教育扶贫”。“以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桂梅为众多的教育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势必会有更多的教育人争着赶往道德高地,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的知识去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圆飞翔的梦想。

让我们致敬张桂梅,感谢她为教育的付出;让我们致谢张桂梅,感激她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挚爱。身边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楷模,教育大花园需要梅花朵朵、激情绽放。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2】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年到20-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3】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800字左右5篇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张桂梅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荣誉称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1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2

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学习她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3

张桂梅觉得,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一一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恶性循环。张桂梅认为,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2002年起,她就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招来的是许多人的质疑和辱骂。但张桂梅并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该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还出来看笑话。”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08年1月7号,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号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个企业家和她对话,争取帮她解决点女子高中的困难。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50至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火化的消息.......。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筹建学校的日子,张桂梅异常艰难、身心疲惫,但她始终义无反顾,矢志不渝,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她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了。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4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 年 12 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 200 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 10 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5

7月2日晚,巧家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收看了“云岭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场发布会,通过集中观看、个人观看等形式,深入组织了广大教师开展观看学习活动,积极进行思想大讨论,通过收看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场发布会把师德师风教育引向深入,让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从中受教育、得启发、有收获。

张桂梅同志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榜样,是全县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各学校教师纷纷发表观后感言:

金塘学校党支部书记芶通权说:“张桂梅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从教生涯平凡而伟大!我们要学习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学习她爱生如子的情怀;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铅厂小学罗佰美老师说:“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活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被孩子们称为“校园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显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有张桂梅那样的奉献精神!”

包谷垴学校张建荣老师说:“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像张老师一样都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儿女,把自己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相连接而放在最高位置,我们也一样可以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茂租学校彭议仙老师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张桂梅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党员教师的我反思良久,自己认为已经花了百分的心,其实比起张桂梅老师,我才花了百分之一的心。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路上我一定砥砺前进,不惧风雨,努力向张桂梅同志靠齐!”

感动中国张桂梅观看感悟相关文章: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4】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分享人间最美好的亲情,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

三是博大的爱国为民情怀。她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没有一分钱的她,多方奔走、呼吁,历尽千辛万苦,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丁王民小建设教学楼,充分体现了她无私的爱国为民情怀。

四是卓越的敬业奉献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5】

12年来,在华坪女高毕业的1804位贫困女孩心中,张桂梅就是一支照亮她们前路的蜡烛。

10月17日一早,记者来到华坪中心镇拉毕村村口,穿过一片菜地,跨过一条水沟,顺着墙边的小路,走进女高毕业生李小月(化名)的家。3年前李小月中考时,瘫痪多年的父亲说:“只要能读女子高中,就能上大学,我就放心了!”李小月如愿上女高时,父亲已经去世。“家里没有能力供小月读高中,是女高免收学费、书费、住宿费,张桂梅老师每月还给小月700元生活费,小月才能读完高中。”李小月今年考上了普洱学院,母亲李良翠送她到普洱校门口。瘦削的李良翠连连感叹:“小月今年考上大学,我正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张老师又送来了1万元,凑够了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张老师很伟大!没有她和女高的帮助,孩子读不了高中,也上不了大学。”

在华坪县医院检验科,有一位做事风风火火的女检验师,她叫高世婷,华坪女子高中第一届毕业生。在检验科值班室里,高世婷对记者连声说:“没有张桂梅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喊她阿妈。”

2008年,家在华坪县兴泉镇兴泉村的高世婷初三快毕业时,父母先后去世,家里只有弟弟和年迈的爷爷。她的中考分数超过了县一中分数线,可没钱交学费。绝望时刻,华坪女高开始招生,张桂梅接纳了她,不仅免学费书费,每月还补助她300元生活费,还把她弟弟接到儿童之家生活。因为心里还充满对父母去世的悲痛,第一次见到张桂梅时,她禁不住全身发抖,张桂梅坐在她身旁,拍拍她的腿亲切地说:“别害怕,好好学习!”此后张桂梅多次找她谈心,让她逐渐走出了悲痛的阴影,当了班长,3年后考上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她在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由张桂梅负责。大学毕业后高世婷回华坪县医院工作,有了幸福的小家,还能赡养爷爷。80多岁的爷爷常在村里自豪地对别人说:“我孙女在县医院上班呢。”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李欣坪万分感慨地说:“2011年中考结束,我很担心自己像同龄女孩一样,去打工或是嫁人生子。庆幸的是华坪女高发来一份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的一切。正是张桂梅老师和女高其他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成为一个佩戴鲜红党徽的研究生。”

12年来,丽江市贫困山区许多初中毕业的女孩,都走进了华坪女高的学堂,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使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其中今年高考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了一本。“多数毕业生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和企管人员,还有边防民警和海关人员。今年有2个毕业于华坪女高的大学生自愿参军到西藏,现在全国各省市区都有我们女高的学生了。”张桂梅很开心。

“张桂梅带动的不仅是华坪女高,还带动了全县所有学校。2008年女高成立以前,全县中考升学率不到50%,2020年就达到了90%以上,近8年来全县高考升学率在丽江市保持第一名。”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胥国华说。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6】

“我从心底敬佩您这样的人……您为这些女孩子们在荆棘重重的道路上开出了一片天,督促她们走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您选择将自己的爱给了山区的女孩们,让她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美丽的风景。”12月5日,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给飞机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写了封信。

这位乘客正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

陈法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华坪女子高中入学时那张贴在床边、写着自己名字的小纸条。她是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如今是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

20xx年,陈法羽初中毕业,中考没达到高中录取线。父亲对她说:“自费读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过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陈法羽16岁,心有不甘。此时有人告诉她,华坪建了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想读高中可以去试试。这对陈法羽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学报到,宿舍的床已经铺好了。被褥崭新整齐,床位上贴着名字。陈法羽轻抚写着自己名字的字条,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和陈法羽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如今女高毕业生遍布全国,她们把艰苦朴素、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感恩回报的精神带出了大山,又带回到山里。

周云丽是女高第一届毕业生,20xx年大学毕业后考取宁蒗县一中数学教师岗位。正当她准备上岗时,听说母校数学老师紧缺,她毫不犹豫放弃“正式编制”,回到女高任代课教师。陈法羽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学校,之后每月拿出500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妹,“女高改变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们也要把张老师的精神传下去。”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7】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 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2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19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3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4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代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交学费,她不让自己班上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读不了书。这就是张桂梅,她成为全国所有教师的楷模,实在是当之无愧。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5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汇总


想要写好作品名观后感一般有什么要求呢?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大全小编出于你的需要,为你整理了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分享人间最美好的亲情,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

三是博大的爱国为民情怀。她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没有一分钱的她,多方奔走、呼吁,历尽千辛万苦,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丁王民小建设教学楼,充分体现了她无私的爱国为民情怀。

四是卓越的敬业奉献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2】

近日,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同时,网络媒体上也大量报道着这位平凡女性不平凡的先进事迹,随着对她先进事迹进一步的了解,她身上那种无私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崇高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感染了我。

知识是生命的动力,知识是无穷的源泉,知识是命运的改变。俗话说:知识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也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由此可见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孩子们的重要性。张桂梅校长为了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摆脱贫困和改变命运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滇西贫困山区,把青春奉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把汗水洒在了云南的大山深地,用她那日渐柔弱的身躯和坚定不移的信念硬是圆了山区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大学梦,硬是创造了滇西山区里的教育奇迹。硬是助力大山深处1600余名贫困“女儿”改变了自身命运。

在的时间里,张桂梅校长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这一份份沉甸甸荣誉不仅是对张校长工作的肯定,也是张校长延续这份爱的前进动力,她把全部所得奖金、各界爱心人士捐款和自己大部分工资共计100多万都捐给了教育事业,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自己平时更是连肉都舍不得吃。她更是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我去医院治病就是浪费时间”。除了孩子们,她别无所求--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

张桂梅校长的先进事迹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但是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令我折服,身为当代移民管理警察,虽然职业不同,但同为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怎样为国家边疆建设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首先要学习她那种“义无反顾、扎根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有句歌词写得好:“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我们都是外来人士,但都同处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就要心无杂念的融入边疆、扎根边疆、守卫边疆,怀着对各族群众的关爱之情,真正把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当亲人一样来对待,切切实实的守护好群众、服务好群众。然后就是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校长说过:“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那我们人民警察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总要求,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切实做到守一方水土、尽一方职责、保一方平安。其次要学习她那种不屈不挠、爱岗敬业优秀品质,我们要热爱本职、注重团结,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本领和工作能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奋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安心基层、认认真真对待每一项工作,要为民解忧、切切实实解决群众的每一个诉求。最后要学习她那种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我们要以只争朝夕、时不待我的精神状态一心扑在为人民服务当中,时刻摆正自己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时刻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全心全意当好一个人民群众的公仆,时时刻刻牢记我是人民群众的仆人,以实实在在的现实表现和工作成绩,赢得边疆少数民族同胞的拥护和信赖。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3】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年到20-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4】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 是教师的榜样。 张桂梅同志爱教育, 爱学校, 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 让家长放心, 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 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 那就是我的事业: 如集我有企盼, 那就是我的学生; 如果我有动力, 那就是党和人民” 。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 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 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 在迅速掀起, 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 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 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 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热爱本职, 踏实工作, 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应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 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 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 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 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循循善诱, 管教管导, 既教书又育人, 对学生一视同仁。 做到深入学生, 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5】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从9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我永不退缩,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6】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落实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为师者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张桂梅18岁从东北家乡来到云南后,当地领导和群众在她身患重病时伸出援手,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坚定了以教育扶贫回报山乡、用爱心传递温暖的志向。在教育方法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民族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作为教育的前提和目标。在她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爱,从来不用“贫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学生,而是称他们是“大山里的孩儿”。正是秉承着一颗单纯而真诚的仁爱之心,张桂梅长期扎根红土高原,为山区孩子放飞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中无愧。”年幼时就已“渗入红色基因”的张桂梅,始终坚持树人先树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创建的学校,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确立了“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办学宗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成为校园里铿锵有力的呼号,诵读革命故事传说、传唱爱国歌曲、开办法治讲座、弘扬传统文化、组织理论学习成为塑造师德师魂的日常功课。师生们在举手投足、潜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爱国情操和红色基因,不断激发对党忠诚、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的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不懈用理想和信念“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是成就张桂梅传奇的源头活水,是“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的强劲动力。

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我们就要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以家国为己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7】

按照区委宣传部关于组织收看“云岭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要求,区科协组织机关干部5人和退休党员干部3人以各自的方式收看学习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先进事迹。感人至深。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初心不改、使命不弃。“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桂梅简单的几句话,诠释了她的初心与使命。张桂梅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虽身患疾病,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全心投入教育事业,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取得突出的教学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而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应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守初心、担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工作点滴中提升自我、服务人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

真爱无价、希望无边。张桂梅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用真爱点亮了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勤俭节约,捐赠困难学生,带学生去看病,给学生添置衣被,将自己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建设教学楼,张桂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她的真爱。作为基层党员应有为民服务的真情,心系群众的大爱,在生活中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将自己的真情与党和国家的关爱送到田间地头,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在工作中要虚心听取群众的心声,集中群众智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平凡的岗位上给予群众最大的温暖,做群众的知心人。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8】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____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____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9】

头几年,张桂梅自己走山路家访,曾因过度劳累昏睡在路旁。她尝试过自己租车,也骑过马和摩托,肋骨断了两次。后来县里派车帮助她家访,可几乎每一个学生家里都还有一段要步行的小路。“过去张老师能风风火火地走路,后来病越来越重,有些难走的路段需要搀扶。今年需要搀扶的时候就更多了。”一直跟随张桂梅家访的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说。

今年10月2日至7日,张桂梅在6天里走遍华坪县荣将镇、石龙坝镇、兴泉镇、船房乡的37个村小组,走访了39个农村学生家庭,平均每天走访六七个学生家庭。最远的家访路是去高三学生罗青青(化名)的家。乘车40多公里到达船房乡华荣村后,张桂梅还要走半个多小时的上山小路到罗青青家。在同事和罗青青的搀扶下,张桂梅一步一步地爬山坡,走几分钟就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路过一条浅浅的小溪时,她已无法抬腿跨过,只能拖曳着双脚划过水面。

张桂梅把1804个贫困山区女孩送出大山,送进大学。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今年高考又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一本。然而,张桂梅仍不甘心,还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她仍旧拖着病体去家访,她要去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情况,去解除每个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再加把劲,明年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0】

12年来,在华坪女高毕业的1804位贫困女孩心中,张桂梅就是一支照亮她们前路的蜡烛。

10月17日一早,记者来到华坪中心镇拉毕村村口,穿过一片菜地,跨过一条水沟,顺着墙边的小路,走进女高毕业生李小月(化名)的家。3年前李小月中考时,瘫痪多年的父亲说:“只要能读女子高中,就能上大学,我就放心了!”李小月如愿上女高时,父亲已经去世。“家里没有能力供小月读高中,是女高免收学费、书费、住宿费,张桂梅老师每月还给小月700元生活费,小月才能读完高中。”李小月今年考上了普洱学院,母亲李良翠送她到普洱校门口。瘦削的李良翠连连感叹:“小月今年考上大学,我正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张老师又送来了1万元,凑够了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张老师很伟大!没有她和女高的帮助,孩子读不了高中,也上不了大学。”

在华坪县医院检验科,有一位做事风风火火的女检验师,她叫高世婷,华坪女子高中第一届毕业生。在检验科值班室里,高世婷对记者连声说:“没有张桂梅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喊她阿妈。”

2008年,家在华坪县兴泉镇兴泉村的高世婷初三快毕业时,父母先后去世,家里只有弟弟和年迈的爷爷。她的中考分数超过了县一中分数线,可没钱交学费。绝望时刻,华坪女高开始招生,张桂梅接纳了她,不仅免学费书费,每月还补助她300元生活费,还把她弟弟接到儿童之家生活。因为心里还充满对父母去世的悲痛,第一次见到张桂梅时,她禁不住全身发抖,张桂梅坐在她身旁,拍拍她的腿亲切地说:“别害怕,好好学习!”此后张桂梅多次找她谈心,让她逐渐走出了悲痛的阴影,当了班长,3年后考上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她在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由张桂梅负责。大学毕业后高世婷回华坪县医院工作,有了幸福的小家,还能赡养爷爷。80多岁的爷爷常在村里自豪地对别人说:“我孙女在县医院上班呢。”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李欣坪万分感慨地说:“2011年中考结束,我很担心自己像同龄女孩一样,去打工或是嫁人生子。庆幸的是华坪女高发来一份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的一切。正是张桂梅老师和女高其他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成为一个佩戴鲜红党徽的研究生。”

12年来,丽江市贫困山区许多初中毕业的女孩,都走进了华坪女高的学堂,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使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其中今年高考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了一本。“多数毕业生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和企管人员,还有边防民警和海关人员。今年有2个毕业于华坪女高的大学生自愿参军到西藏,现在全国各省市区都有我们女高的学生了。”张桂梅很开心。

“张桂梅带动的不仅是华坪女高,还带动了全县所有学校。2008年女高成立以前,全县中考升学率不到50%,2020年就达到了90%以上,近8年来全县高考升学率在丽江市保持第一名。”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胥国华说。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1】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 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2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19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3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4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代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交学费,她不让自己班上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读不了书。这就是张桂梅,她成为全国所有教师的楷模,实在是当之无愧。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5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2】

张桂梅, 45 岁, 满族, 中共党员, 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华坪儿童之家院长.以来,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被全国教育总工会 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 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 劳动奖章 全国“十佳”知识女性,获得省委 省政府授予的首届“兴滇人才奖” , 被省妇联 省电视台评为“感动云南” 十大母亲,被评为丽江市“关心下一代” 先进工作者,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先进工作者” 称号。 今年 6 月, 在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 她当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 教学成绩突出; 她爱学校, 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 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 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 是教师的榜样。 张桂梅同志爱教育, 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 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 开拓进取 勤奋工作 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 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 那就是我的事业: 如集我有企盼, 那就是我的学生; 如果我有动力, 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 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 在迅速掀起, 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精选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精选,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1)

每天凌晨5时30分,天未亮,她就站在校园中举着小喇叭高声呼唤全校同学:“姑娘们,起床读书啦。”每天深夜11时,她还在扶着栏杆、紧握着手电筒颤巍巍地上楼下楼,检查每一间教室和宿舍。

11年前,她经过不懈努力,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犹如她的手电筒,照亮了贫困山区1645名女孩迈向大学之路。

她还是136个孤儿的妈妈,19年来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孤儿健康成长,走进学堂。

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也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她,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136个孤儿的妈妈

“如果没有张桂梅妈妈,我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吃苦、自强和感恩。”在华坪县儿童之家(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张惠华近日对记者说。2002年,张惠华7岁,父亲因矿难身故,母亲离家出走,她和弟弟被送到了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那天,张桂梅一只手抱起5岁的弟弟,另一只手紧紧地抱住张惠华,亲切地说:“孩子,别怕!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

高三时张惠华去丽江读书,张桂梅送她到客运站,反复叮嘱:“去了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个一本学校。”张惠华不想让妈妈失望,每天在灯下看书到凌晨一两点钟,最终他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现在是华坪县驻村扶贫队员。

从2001年3月起,张桂梅一边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从2岁一直到12岁,满院子哭声震天,她只能抱着孩子们满院子走。很多孩子体质较弱经常生病,她常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来回奔跑。孩子们入院不久,都自发地喊她“妈妈”“老妈”。她把孤儿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经常背着幼小的孤儿在儿童之家和学校打扫卫生。儿童之家成为温暖的家,孤儿们都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

11月20日,记者走进儿童之家,孩子们大都上学去了,只有4岁多的丁小付刚从邻近的攀枝花市看病回来,他患有出血性紫癜,经常去攀枝花治疗。女保育员李光敏说:“老妈最操心的就是丁小付,忙不过来陪他去看病时,就不断打电话问病情。”李光敏11岁成为孤儿被送进儿童之家,长大后考上云南艺术学院幼师专业,毕业后放弃在昆明工作的机会,回到华坪儿童之家工作。“儿童之家需要我,老妈有重病,回来也好照顾她。”她说。

19年来,在张桂梅的呵护下,先后有136个孤儿在儿童之家健康成长,其中10多个孤儿考入大学。

1645个贫困女孩的大学梦

2002年,张桂梅萌生了在华坪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精神病?”张桂梅的梦想招来一些人的质疑和辱骂,许多人也感到不解。

张桂梅从儿童之家的孤儿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看到了贫困山区父母强逼女儿早早嫁人换彩礼的悲剧,看到了许多农村女孩初中毕业后,因为贫困没钱上高中,不得不去打工谋生。在张桂梅看来,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的恶性循环。要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在北京开会期间奔走于各大媒体,讲述自己要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

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贫困山区的96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开始实现她们继续求学的梦想。

“如果没有张老师,没有女高,我和姐姐都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现在女子高中工作的周云丽激动地说。2008年,周云丽和姐姐一起考上华坪县普通高中,但在农村贫困的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残疾,姐妹俩面临一个或两个辍学的困境。幸运的是恰逢女高建成,她们俩都进入了女高读书,如今姐妹俩都已工作。

张桂梅招收学生的原则是,只要是丽江各县农村贫困的初中毕业生,即使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她都收下。女子高中的学生不收学费、住宿费和书本资料费,每人还发3套校服和箱子。唯一支出的伙食费也便宜,四五元即可吃一餐。丽江各县农村甚至其他州市的贫困女学生纷纷来报名入学,如今女子高中已有9个班、470名在校学生。

张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最欣慰的回报。11年来,女子高中毕业1645名学生,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连续8年丽江市高考升学率第一名,2017年1名学生还考上浙江大学。今年该校又创佳绩,118名毕业生中,109人上了本科线,9人上了专科线。

女子高中的同学们不仅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高中3年每人还为贫困的家庭节约5万多元,大学毕业后她们又带动了全家脱贫。女子高中改变了1645个农村女孩的命运,也改变了1600多个农村家庭的命运。

好校长带出的好学校

“女子高中招收的学生基础差,老师也年轻,学校设施也不算很好,为什么高考那么棒?”有人问张桂梅。

“因为我们能吃苦!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教育!”张桂梅毫不犹豫地说。

在女子中学校园内,你常常可以听到学生们擂鼓一样急促的下楼声,可看到学生们像一阵风一样跑过校园。她们凌晨5点半起床,晚上12点20分休息,中午吃饭10分钟,晚饭半小时包含打扫校园卫生,其他时间除午休40分钟和做操外,都在上课学习,每周只有周日休息3小时。

“如果没有这样的严格要求,我怕她们走不出大山,这种严厉对她们一生都有帮助,将来都不会怕苦怕累。”张桂梅解释说。实际上她比学生更辛苦,她每天凌晨5时15分起床,是为了及时喊学生起床,夏天清晨校园里常有蛇,她早起去赶蛇。每天晚上8点半和10点半,她还打着手电摸索着检查两遍校园各个角落。所有学生都睡了她才睡。

女子高中校园里,处处都有红色文化的标语,在运动场旁石壁上,绘有鲜红党旗和入党誓词,还有“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巨幅大字。11月20日上午,记者目睹了一场每天都进行得非常励志的理想信念教育。9时40分,下课的全校同学迅速跑到操场上,整齐地跳起舞蹈《南泥湾》,高亢地齐唱《红梅赞》《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最后大家有节奏地齐声喊道:“高三加油!上清华!上北大!”每个同学都热血沸腾,红色的校服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站在一旁的张桂梅举着小广播,激动地与同学们一起歌唱,一起呼喊。

“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这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张桂梅说,理想信念教育激励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斗志,11年来,全校没有一名学生辍学。

“张桂梅和女子高中的实践证明,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华坪县教育党工委书记胥国华感慨地说。

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幸却深埋在心底,她年轻时随姐姐从黑龙江到云南迪庆支边,丈夫早逝,没有子女,没有财产,调到华坪县工作后又患肿瘤,绝望之时,华坪的许多干部职工为她捐款治病,党委政府给她许多关心帮助,对此她一直心怀感激。她至今还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严重疾病,可她说:“华坪对我那么好,我要报答华坪,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在关于全省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中这样评价。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2)

“提灯女神”是世界授予弗洛伦萨·南丁格尔的美誉,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在中国云南乡村,有一个人被誉为“燃灯校长”。近期媒体的集中报道,让我们记住了她的名字——张桂梅。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一名乡村教师,她是一位身患重病的63岁的瘦弱女子。她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云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创始人兼校长。之所以称她是“燃灯校长”,因为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学校,为大山里的贫困女孩免费提供教育,点燃了她们梦想的灯,照亮了她们前行的路。这所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学校招收的大多是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却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华坪女高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摆脱了贫困,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几十年如一日,张桂梅把一切献给了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最美赞歌。

为了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无私投身教育事业,帮助大山里的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2020年7月7日,云南省高考的第一天,63岁的张桂梅手里拿着小喇叭,给孩子们做上考场前的最后鼓劲。

“就算再苦再累,只要陪在姑娘们身边给她们信心,让她们尽可能发挥好,这一切就都值得。”张桂梅说。

身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建校12年,张桂梅和她的教师们带领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从东北到云南的“老师妈妈”

高考过后,华坪女高又送走一届毕业生。2020年,华坪女高参加高考考生159人,150名超过了本科分数线。其中600分以上的有17人,一本分数线以上的有70人,综合排名丽江市第一名。

女孩们的命运转折里,离不开张桂梅这个“外乡人”。张桂梅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到云南支边后,张桂梅与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最后的归宿,然而天不遂人愿,1996年,她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害怕触景伤情,申请从大理调出,转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张桂梅任教期间,民族中学里的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中途辍学。张桂梅跑进大山,找那些退学女生做家访。和家长们一谈,张桂梅明白了:十几岁的姑娘,已经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张桂梅不甘心,拦不住的,就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进行沟通;家里太穷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她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女孩子们带回去读书。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民族中学和儿童之家的工作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

为了贫困女孩坚持到底

华坪县的教育经费本就紧张,专门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来是不太现实的想法。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开始为这个梦想四处奔波。筹款之路远比张桂梅预想困难许多,她用了五年寒暑假的时间只筹措到1万多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张桂梅穿的裤子居然破了两个洞,她开始追踪张桂梅的事迹。这之后,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高建成。

张桂梅说,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华坪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的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张桂梅都记在心里。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车子到不了,张桂梅只能徒步前往。两个假期,虽然马不停蹄,张桂梅只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

有一个学生的家在山顶,仅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路,路的一边就是悬崖,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落悬崖粉身碎骨。”张桂梅回忆说。

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她摔伤过,还曾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家访,更加坚定了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办下去的信心。她也把教育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了大山。

而张桂梅的身体却在变差,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日益严重,医生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两年,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桂梅总是笑着说:“感谢每天清晨能够醒来,又能看到新的阳光!”

改变贫困女孩们的命运

每天,天还没有亮,张桂梅就佝偻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学校顶层,开始一天的工作。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的声音一直在校园里回响。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还有照亮黑暗的那道“光”。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时,17名老师,9名辞职,只剩下8人。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整理学校的档案。这时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5名是党员,加上自己,是6名党员。这给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只能通过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后来,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12年里,张桂梅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她把全部奖金、各界捐款和自己的大部分工资共计100多万元都捐献给了教育事业。不久前,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成立,这个以张桂梅名字命名的助学会,将把大山里的爱延续下去,帮助更多贫困女孩改变命运。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3)

像一名战士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奉献

坚守“能帮一个是一个”的信念

让136个孤儿有了“妈妈”

在备受质疑时

忠诚坚守

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

用不服输、拼到底的精气神创办了

全国第一家免费面向贫困山区家庭的女子高中

让贫困山区的女孩子有学上

身患重病

仍然冲锋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改革创新办学模式

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

带领教师队伍倾心培养贫困山区的孩子

……

她就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日前,中共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张桂梅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通知》指出,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 “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抓好整改,广泛宣传报道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小家

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7月31日下午6时,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福利院大门口翘首以盼“妈妈”。当穿着洗得发白的黑色衬衣、拖着蹒跚步伐的张桂梅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年纪最小的丁晓付冲上前,拉着张桂梅的手开心地走进福利院。随后,孩子们纷纷围坐在张桂梅身旁,嘘寒问暖。孩子关心妈妈的身体,妈妈唠叨孩子的学业,现场一片暖意融融。

时光倒转。23年前,当张桂梅带着丧夫之痛,从大理市喜洲镇调到华坪县任教时,她看到很多因贫穷、无知造成家庭悲剧的孩子,每一次看到孩子的不幸,张桂梅的心总是一阵一阵地痛,总有个声音在她脑海里萦绕:“到底怎么样才能救这些苦命的孩子?”渴盼“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的种子,悄悄发了芽。

1998年7月,张桂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的宣誓,更坚定了她要给可怜的孩子一个温暖之家的信念。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张桂梅毅然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一开始收养了36个孩子。每天下课后,张桂梅就跑回福利院忙里忙外,照顾每一个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一年365天,从没间断。

“张老师虽然不是这些孩子的亲妈,但却比亲妈还要待这些孩子好。”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赵建英说:“这么多年来,张老师全身上下有近20种病,每天吃很多种药,但她对自己的身体一点都不在意,不晕倒绝不上医院,但只要孩子生病了,她就马上送去医院治疗。”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龙朗出水痘,大家担心张桂梅的身体,纷纷劝阻她别去医院照看王龙朗,但张桂梅还是悄悄跑去看望。王龙朗病好了,她又忙着做锦旗送到医院。张桂梅说,我没在小龙朗身边照顾他,都是医生在照看,我得好好感谢人家,要让孩子心存感恩之心。

到目前,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了136个孩子,其中50多个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25岁的张惠华,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孩子,2017年毕业到华坪县石龙坝镇工作。他告诉记者,没有张桂梅妈妈的抚养照顾,就不会有他的今天,张桂梅妈妈对他很重要,是她教会了他怎么做人。现在自己长大了,要努力工作,像妈妈一样去帮助别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

一所学校

让大山里的女孩有书读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地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说,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张桂梅的心里,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便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的想法,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的恶性循环中。

张桂梅开始四处募捐。大家都说她异想天开,可她仍旧咬牙坚持。2007年,作为党代表在出席党的十七大期间,有位记者问张桂梅:“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深情地说:“我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有书读。”当时有人对她说,全中国有那么多处于贫困的女孩子,你是不可能让所有山里的女孩子都读上书的。张桂梅却坚定地认为,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张桂梅的呼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

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第一年招收了100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

学校创办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由于学校的院坝没有硬化,风一吹,整个校园满是灰尘,老师每天下午5点半还得清扫校园。

恶劣的环境让部分老师打了退堂鼓。2008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有的老师想到华坪县教育局联名反映张桂梅,相约着不扫操场。张桂梅什么也没说,背着福利院最小的孩子“小萝卜头”,拿着扫帚默默地清扫校园,整个校园只有孩子的哭声和扫地的刷刷声。扫完地后,张桂梅和“小萝卜头”成了灰人。老师们被张桂梅感动了,又留下和张桂梅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

一份坚持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建校初期出现的种种困难,张桂梅和老师们都竭尽全力去克服,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出来了,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让一些年轻教师失望了,纷纷选择了离职,部分学生也转学了。

祸不单行,张桂梅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额头、后脑、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长骨瘤,肺上有结节,经常出现呼吸困难,产生剧痛。

当时,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哭泣,“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去整理学校的档案。就在这时,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党员,她心中暗想,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经过思考,她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 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开创了“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一次理论学习、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的“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随后,学校党支部很快成立,张桂梅任支部书记,“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得到认真落实。

高中课业繁重,很多人都劝说张桂梅“改一改方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学习红色文化上,但倔强的张桂梅却初心不改:“党的理论里有大学问,只有继承好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经过红色熔炉锻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张桂梅的学生都忘不了高中入学后的第一堂课。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专业学科,而是让我们抄写党章。”华坪女子高中毕业学生邓婕回忆,“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我变得坚强独立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有革命先辈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勤奋去实现、靠毅力去坚持、靠进取去推动我的理想……”

现在,除了抄写党章,学校还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等学科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谈心得体会、看影像资料等活动;并定期举办“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等主题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先后被评为2010-2012年云南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学校、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丽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华坪县党性教育与理论研究基地。

一个心愿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三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一种感召

凝聚起全校师生的心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14年到2015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一种精神

激励人们励志前行

“从2008年开始,我就陪着张老师家访,这么多年过去,张老师越来越老,身体越来越差,可她牵挂孩子们的心一点都没减。”华坪县融媒体中心的王秀丽说,每一次陪张老师去家访,都会让她感动万分。

2012年,张桂梅到永胜县家访的第6天,肋骨一直疼。当时她以为是旧疾复发,没有在意。次日,张桂梅却疼得下不了床,大家建议她回华坪检查身体。可她却说,马上就要高考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一定不能忽视。每一天她都忍着剧痛一家一家走访,在路上疼得龇牙咧嘴,可只要一踏进学生的家,她马上像没事似的,和家长、孩子交流。就这样一直坚持走访完所有的学生家。等回到华坪检查时,医生诊断说张桂梅的肋骨断了两根。

“当我知道张老师的肋骨断了两根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淌。”王秀丽说,她竟然为了别人的孩子不顾自己身体,忍住这样的剧痛,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我放心,去年我便把女儿送到了女高。”

“每当看到张老师使出浑身的力量来培养孩子们,我总感觉自己和张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华坪县县长庞新秀说,现在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我就会用张老师的事迹、用拼搏精神来激励自己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慢慢地,张桂梅的故事在华坪传开了,她也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先锋奖章等荣誉。

“我们每一次到华坪女高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灵都会受到一次震撼,一次洗礼。”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说。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4)

2020年12月14日,油田第一中学北校区全体管理干部及培养对象在三楼会议室,集中学习了中宣部发布的“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事迹。

张桂梅同志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注重言传身教,传承红色基因,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广大学生自觉追求;她坚韧纯粹、甘当人梯,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她曾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被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张桂梅同志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要求的优秀榜样,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是新时代妇女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是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与会的管理干部们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同时,一中将开辟专门的宣传场地,对近年来表彰的“国家英雄”和“时代楷模”进行宣传,向英雄、楷模致敬,让先进人物事迹进入到每一位在校师生的心里!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5)

乍暖还寒,山路迢迢。2月6日到16日间,张桂梅拖着病躯,家访了山区104个学生家庭,这是她连续第十三年的寒假家访。

202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本色不变。作为云南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大年三十,她在福利院陪孩子们度过除夕,还亲手做了炸蘑菇和熘豆腐;大年初一,她认真巡查女子高中校园各个角落……

扎根边疆山区教育四十余载,张桂梅用教育之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照亮了无数人的心。

创举——

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沿着县城边的狮山南巷往坡上走,是张桂梅曾工作过的华坪民族中学,女子高中就在旁边。红黄色调的大铁门上,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红布标语。这所看上去不起眼的高中,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女高成立前,华坪县中考升学率还不到50%,2020年达到90%以上,全县高考升学率多年在丽江保持第一;以前农村女孩早婚早育的多,现在读高中的越来越多。

华坪女子高中,就是一所因抵抗贫困而生的学校。

1996年丈夫去世后,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面对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的学生,大山里的贫困超出了她的想象。有家长带着一包钢镚和角票交学费,有学生只吃饭不吃菜,有的头天晚上把大米放进暖水瓶做早点。班上男生多女生少,“一些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们的教育水平,将至少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规模化”地帮助山里女孩,改变她们的命运和家庭贫困。

但贫困地区办免费高中,这在许多人眼里简直是异想天开。

可张桂梅不这么想,为了改变这片贫困的土地,她毅然踏上募捐之路。5年间,她被人放狗咬,被吐口水骂是骗子,一次太累还坐在机关大门口睡着了。姐姐心疼,骂她:这是人干的事吗?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却说:“直面贫困,张老师最懂山里人的渴盼,她是大山的女儿。”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女子高中的梦在北京传开。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老师办校。从此,女高这棵教育扶贫的“珍稀苗木”栉风沐雨茁壮成长。

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一直由县教育局负责。女高学生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其余全免。张桂梅说,女高不是普通学校,是贫困家庭未来的希望。

2016年,华坪女高建设完成,学校有了食堂、宿舍和塑胶运动场,在校生达460多人。连续多年,华坪女高不仅一本上线率保持在40%多,高考成绩综合排名也位居丽江市第一。建校至今,把1804个大山女孩送进大学。

奇迹——

红色教育让“丑小鸭变天鹅”

2008年,首届100名学生招进来了,学校却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华坪女子高中只有一栋教学楼,连围墙和厕所都没有,学生吃饭要到旁边的民族中学。几间教室,是老师们的宿舍,睡的是大通铺。没多久,17名教师就走了9个。

张红琼是女子高中的资深老师,受张桂梅一次演讲感召,2008年建校时她坐17个小时大巴车来投奔张桂梅。张红琼也曾打过退堂鼓,但当她拿着辞职申请忐忑地来到张桂梅办公室门口,看见张桂梅正在吃药,心里实在不忍。她说:“我是自愿来的,是党员,这时候不能一走了之。”

剩下的8个老师中,有6个是共产党员。打小就读《红岩》的张桂梅,一下子找到了精神支点和工作抓手。她让人在教学楼二楼画了一面党旗,举起右手咬牙宣誓:人在,教育扶贫的阵地就在!

十多年来,女高每周“五个一”教育:党员戴党徽上班,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理论学习,合唱革命歌曲,看红色影片。

看看华坪女子高中的“速度和激情”吧。女生们5点半起床,晨起5分钟后洗漱完毕,跑步上下楼梯,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从下课铃响起,到跑进食堂排队、打饭再吃完,10分钟内完成。

女高不只有严苛的纪律和领先的升学率。这里的老师,像姐姐哥哥一样关心学生。这里的学生抗压能力强,还特自信。

在北京“时代楷模”发布现场,毕业生们在荧幕上一个一个向她汇报:“我现在是医生,我现在是警察……”张桂梅忍不住举起手掩面而泣:“她们一个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丑小鸭变天鹅了。”

精神——

“豁出去一点,怕什么”

2020年12月30日下午,云南省委在昆明举行张桂梅先进事迹报告会。当晚张桂梅就赶回了华坪,11点多到,她下车就去办公室了。

张桂梅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23种疾病,多次送往医院抢救才活过来。她行走困难,上下楼梯都是攥紧扶手,一步步地挪。可是每天早上5点,她都准时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

张桂梅没有子女,也没有财产,至今和学生一起住在女生宿舍里。她的钱都去哪儿了?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一次性捐给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建教学楼;昆明市总工会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钱,最终也捐了。张桂梅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余元,捐献给了山区孩子们和其他需要的人。

说起为啥想要办学校,张桂梅最初的想法就是报恩。中年丧夫,自己随后又重病缠身,在张桂梅最艰难的时候,是华坪这片热土接纳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张桂梅告诉记者,山里的学生太穷了太苦了,自己想帮帮他们。县政协委员们向她鞠躬、县妇代会上给她捐款治病……回首往事,张桂梅感慨,“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荣誉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她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有病,为啥还比正常人苦得起?”张桂梅解释说,“我心里始终有一股劲:你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人生老病死都正常,豁出去一点,怕什么?”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6)

2020年12月11日的早上,阳光明媚,手机上“_”APP收到一条推送:“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看完之后,心里由衷地为张桂梅老师感到高兴,思绪不禁又回到了2019年的春节假期。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春节假期总要对未来一年的科研教学工作制定计划。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青年老师,既要不断增强理论功底,提高自己的“笔力”,也要注重实践调查研究,历练自己的“脚力”,因此每年确定调研主题,制定调研计划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如何以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学生,发挥党组织建设在教育事业中立德树人的作用,是一段时期以来我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看过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张桂梅老师,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创办了女子高中,并坚持以红色文化来培养学生,通过党的思想引领来激发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信念来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喊出了为党培养好女儿的口号,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于是我主动联系了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同志,提出想组成调研组去实地调研华坪女子高中以党建促办学的具体情况,丽江的同志很热情地答应帮我联系,让我有机会能够走进大山深处这所充满共产主义信仰的女子高中。

一路辗转从北京来到华坪,走进大山深处的女高校园,我见到了张桂梅老师,她刚刚主持完每周一早上的入党誓词重温和红色经典朗读活动,知道我的来意之后,张老师说,“先看看我们的校园和我们的学生吧”。华坪女子高中的校园坐落在大山之下,远远看去朴实无华,一进校园却感受到了浓厚的红色氛围,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等标语,入党誓词、英雄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张贴在教室里,张老师拉着我的手,带着我边走边看,碰到女高的学生,张老师都能一一叫出她们的名字,告诉我她们学习和家庭的情况,并叮嘱她们几句,女高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张老师有个拿手绝活,就是对每一个女高学生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就像电脑一样不会出错。我问张老师办这样一所女子高中的初心是什么,张老师给我讲一个故事:1996年张老师从大理来到了华坪,有一次在一座大山深处,她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挎着一个大篮子坐在石头上发呆,上前问小姑娘为什么没有上学?小姑娘突然就哭了,一般来说,山里人都很腼腆,可这个小姑娘却对她这个陌生人说她想读书,她不想嫁人。张老师安慰了她半天,她才止住哭泣,说她家里不让她再读书,要让她嫁人换彩礼。张老师当时就愣住了,这个小姑娘最多就十三四岁的样子,这么小就要嫁人了吗?大山里的小姑娘能对一个陌生人说出想读书不想嫁人的愿望,已经是有多绝望了。张老师于是找到了大山里小姑娘的父母,努力说服他们,甚至提出出钱给姑娘读书,不需要家里负担一分钱。可是小姑娘父母仍然不同意,坚决不同意。最后张老师只能无可奈何离开了小姑娘的家,而小姑娘绝望的眼神成了张老师心里永远的心病,用张老师的话说就是“时不时让我心痛到无法呼吸”。张老师从那时起就想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一个有知识的母亲,一个有文化的母亲,一个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她就想要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贫困代际传递,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倾尽全力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教育公平,让党的政策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就是张老师办学的初衷。

我认真倾听女高校长张桂梅老师讲述女高的办学特色、发展历程、一路走过的艰辛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听她如何潜移默化地将“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共产主义理想、党的信仰”等红色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在翻看学生作业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高学生深情地写道:“我一定会努力,争取考上好的大学。我深深地被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和女高精神振奋和鼓舞。本来计划一天的调研持续了3天,但是仍然觉得时间太短,我觉得一定要多次来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学习、体会、研究、总结,把女高精神弘扬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向女高精神学习。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多次来到华坪,听张老师对女子高中发展历史的介绍,探讨如何以党建来促办学和促教学的心得,收集张老师对具有普遍性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看法,开学之后我又专门拿出时间跟着学生们上了半天课,体验了华坪女子高中的升旗仪式、自编自导的南泥湾课间操、背诵党章、红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和老师们还有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和张老师约好了跟着她去大山深处最贫困的地区做一次家访,看看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起到的作用。

走进女高,让我们最震撼的是女高老师的“信仰与忠诚”。女高是一个党性教育基地,学校围墙和过道建成了革命先辈精神和先进事迹的宣传长廊;食堂是雷锋精神展厅,墙上挂满了雷锋故事、雷锋警句等宣传画;从成立至今,女高始终坚持每周组织师生观看《刘胡兰》《赵一曼》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每周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每周一次党员宣誓;每周一次党员轮流读党章,读《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经典文章。每位教师的读书笔记都写了许多本,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学习理论得到加强,逐步培养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张老师经常讲,办学初期,条件艰苦,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在学校党支部成立当天,张老师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经典。没有钱,我们在墙上画上党旗,把誓词写在墙上,入党誓词还没宣读完,人全哭了。我还记得,当时大家眼里泛着泪光,紧握右拳,向着党旗保证:“艰苦创业,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这铿锵有力的话语,10多年来,一直回响在她的耳边。这一句话,也成为了华坪女高全体老师不变的初心。

当时的张桂梅老师已经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张桂梅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作为党校的老师,要让张桂梅及其团队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可信、可感、可行、可学的女高精神能够成为党校教学科研的素材。于是我承担了华坪县委组织部和中央党校哲学部的专项课题,来研究“张桂梅老师和华坪女高精神”课题,并于2019年4月27日在中央党校召开“张桂梅精神案例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研讨时一致认为,张桂梅老师及其团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她们的事迹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贫困山区学校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具有示范意义。

记得上次到华坪女高时,刚刚大病初愈的张老师和我走在她最熟悉的校园里,深情地对我说:“郝老师,我身体不好了,现在只有两个愿望希望能够实现,一个是希望女子高中能够走出清华北大的学生;另一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知道华坪女高,知道我们华坪女高将共产主义信仰融入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认识的路子是管用的,我们为党培养了好女儿,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重视共产主义信仰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至于我自己,没什么特别的,你们就少宣传或者不用宣传我啦。”张老师淡泊名利、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不忘初心、用生命办学的精神,牢记使命、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深深感动教育激励着我。分别在即,张老师在校门口看着我的车远行,回首望去,一抹阳光照射在张老师身上,正如华坪县的群众对张老师的称呼“奇迹校长”,她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大山里千千万万的学生。

向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致敬,向党的好女儿张桂梅老师学习!

小学生张桂梅观后感3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小学生张桂梅观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我们观看电影时会领悟许多,感悟许多,看完影片之后可以使我们学到更多知识。观后感的叙述要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经常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自己收集更多的素材。从哪些角度可以写好一篇《绿皮书》的观后感呢?下面是我们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张桂梅观后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小学生张桂梅观后感【篇1】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小学生张桂梅观后感【篇2】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莫过于教师——他们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

每一名站在讲台上的师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授业传道成了他们生命的选择,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一个人,她不仅为师为表、传道授业、解惑答疑,她还是136个孤儿的“妈妈”,19年来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孤儿健康成长,走进学堂;她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照亮了贫困山区1645名女孩迈向大学之路。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也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她,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人间大爱,为孤儿、也为祖国,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命运无情,人间有爱。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孩子,却用一个伟大的母亲的怀抱,温暖了136名孤儿的生命。“孩子,别怕!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一句简单的话,却是最伟大的承诺,是最坚强的担当。她用瘦弱多病的肩膀,为孤儿们建起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为他们托起了命运的未来。

桃李春风,师恩难忘。张桂梅,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总是把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放在心头。她深刻认识到贫困山区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为解决孩子读书费用问题,她四处筹资、多年奔走,2008年成功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办有理想信念的教育,11年来,女子高中改变了1645个农村女孩的命运,也改变了1600多个农村家庭的命运。

传道授业的光辉崇高,兴家庇幼的大爱伟大,张桂梅,用瘦弱的身躯为我们留下了顶天立地的精神光华。我们虽不在教师的岗位,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传递爱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本分。我们应当学习她的崇高精神,舍己为人民,大爱暖人间,把自己深埋在心底,时刻温暖别人,用真情为他人托起明天的太阳。

小学生张桂梅观后感【篇3】

7月2日晚,巧家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收看了“云岭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场发布会,通过集中观看、个人观看等形式,深入组织了广大教师开展观看学习活动,积极进行思想大讨论,通过收看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场发布会把师德师风教育引向深入,让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从中受教育、得启发、有收获。

张桂梅同志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榜样,是全县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各学校教师纷纷发表观后感言:

金塘学校党支部书记芶通权说:“张桂梅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从教生涯平凡而伟大!我们要学习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学习她爱生如子的情怀;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铅厂小学罗佰美老师说:“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活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被孩子们称为“校园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显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有张桂梅那样的奉献精神!”

包谷垴学校张建荣老师说:“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像张老师一样都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儿女,把自己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相连接而放在最高位置,我们也一样可以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茂租学校彭议仙老师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张桂梅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党员教师的我反思良久,自己认为已经花了百分的心,其实比起张桂梅老师,我才花了百分之一的心。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路上我一定砥砺前进,不惧风雨,努力向张桂梅同志靠齐!”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


我们自身也会在观影的同时产生许多新的思维。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观后感应以“感觉”为主,以叙事抒情为主,着作描写对作品的启发,写作品名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奇迹校长——张桂梅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为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花了她很大的心思,她首先是想到找教育局局长,但因为投资太大,没有成功。她就想到筹款,于是她放下颜面,但人们却并不理解,几年间,才筹借到1万多元。可幸运的是,xx年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张桂梅被选为云南省十七大代表,在会上,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很快这所女高就开始使用了。刚招生时,只要来就收,当时还收了一个数学只有6分的人(满分150分)。

华坪女高从来不开家长会,而是翻山越岭的一次次家访,xx来张桂梅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了11万公里。要知道中国最南端到最北端距离为5500公里,那一年就要大概要走一个往返。有的学生家地处偏远山区,车进不去的地方,张桂梅有一次骑马,摔断了肋骨……

子夜时分,华坪女高依旧是灯火通宵,学生在走廊席地而坐,最后一节自习安排在宿舍楼道里,这样可以自习结束后以最快速度上床休息。十几年来,她一直都陪着学生学习到深夜。

凌晨5:30早读,晚上12:20自习结束睡觉,正是靠着这股劲,华坪女高从来的就收,到全县人人想进的高中。今年7月,华坪女高本科上线率94.3%,不少学生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

如今张桂梅已经63岁了,20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依旧在前线教书育人。她在生病的时候,还在担忧她的学生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时代楷模,当之无愧!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老太太,瘦弱多病 无家无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总有一些人,牺牲自己,照亮了别人,用敢为人先的拼搏与担当,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为1645个贫困女孩的托起了大学梦,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天。她就是张桂梅同志,她对事业的热爱与默默付出,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有“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担当。她就是一株傲雪红梅,仰首报春,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希望;用心血播撒爱的种子,谱写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疆大爱!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 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她不怕苦 不怕累,在北京开会奔走于各大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学习张桂梅用生命绽放大爱无边,正气担当勇往直前的干劲,用大写的人生点缀冬雪的洁白 红梅的傲然。

她,以“无我”的境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幸却深埋在心底,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她带病坚守岗位,潜心于教学管理研究和培育新人事业,她用行动在“平凡中见伟大 质朴中显真情”,以“无我”的精神境界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这里出来的女孩后劲非常足

学校师生的付出得到了回馈。2011年,华坪女高向社会输送第一届毕业生,96名学生69人考取本科,综合上线率100%。这个成绩让华坪女高在县城站住了脚跟。

周云丽考上大学后,父亲总是笑嘻嘻,做什么都有劲,“觉得再读4年就出头了。”父亲让她和姐姐背着装满菜和鸡肉的筐子,当面感谢张桂梅。

踏上前往昆明的火车,周云丽第一次认识大山以外的世界,也体会到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

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周云丽发现他们能歌善舞,自己没有才艺可展示。舍友问她用什么乳液护肤时,她还不知道乳液是什么东西。父亲不愿女儿落于人后,听女儿说班里同学都有电脑,他跑到县城,花费4000元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

差距显而易见。一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说,大学的口语课上,自己蹩脚英语口音一出,很多同学忍不住笑。还有人说,自己沟通力欠佳,不主动,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张桂梅不断收到这样的反馈,一位浙大毕业生打电话对她倾诉,自己不如别人,英语也说不清楚。

这样的反馈是张桂梅不曾预想的。张桂梅意识到,学校也需要与时俱进,她开始让学生跳鬼步舞、穿黄色校服裙,让儿童之家的孩子吃汉堡、披萨,将生活习惯改成“洋式的”,“免得出去让人瞧不起。”

一位女孩考上大学后,向张桂梅倾诉,说自己跟同学相比又小又黑,穿得不好,说话也土气,常受排挤,7个舍友同去宿舍楼底抬水,不许她喝,还经常留她一人扫地,不过自己没哭过。张桂梅夸奖她好样的,还对她说,“欺负我,就给我揍回去,别看你长得小,不怕。”

还有考入北京的学生跟她说同学来自人大附中、衡水中学,张桂梅鼓励学生不要惧怕竞争,迎头上。她相信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后劲非常足”,不会被轻易打倒。

女孩们不可避免审视过去。一位2011级的毕业生说,自己曾有一段时间充满沮丧,上大学后,她发现同学在高中阶段就出国旅游,考上大学顺理成章,而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枯燥的学习生活填满,拼尽全力只是为了摆脱农民身份。不公平感会在某些时刻冒出来,但她也因此看到奋斗的价值——大山走出来的她能通过高考同优秀同学站在一起,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欣喜。

张桂梅在教学楼外墙上贴了几个字:刚强、慈惠、质朴。她常鼓励学生,哪怕落榜了,也不要怕失败,“天塌不下来”。但有毕业生结婚后回来看她,带着孩子,又没有工作,张桂梅会面露忧虑。

张桂梅希望,女孩们走出大山,不要再回来,也不用回母校。有当医生的毕业生想捐工资,张桂梅没有收,她不愿拿学生的钱。如果未来实力允许,她希望学生能把钱捐给没钱治病的穷人,而母校和她本人都不需要报答。

张桂梅常说,女子高中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一个人奋斗不是为自己和父母,而是为国家和民族。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张桂梅觉得,不管自己是否自信有能力救人,都应该伸手拉一把。

她知道被人拉一把的感觉。来华坪县任教前,她在中甸子弟学校当老师,在那里与丈夫相识、成婚,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1995年,为了给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张桂梅花光了全部积蓄,最后给丈夫立碑的钱也没有,又借不到钱,她在大马路上撞车寻死,被司机破口大骂。那一刻,张桂梅体会到,“人需要帮忙时,只要有人提一把,真的感激不尽。”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能被很多人所知晓,源于一档一档专访节目。在节目中,她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倒不是说张桂梅观念上有些偏颇,而是她认为女人当自强,更何况是从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里走出去的女生呢?张桂梅校长是真正的“教育扶贫”中国第一人。她对教育的倾情,她对教育的执著,让人感动;她对大山里孩子的真情,她对贫困地区的关注,让人泪目。也正因为如此,张桂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是肯定也是褒奖。

毫无疑问,张桂梅是教育界的一个标杆人物,带着教育人的业者良心,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芒,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一头扎进“教育扶贫”的光辉事业中。张桂梅是火种,点燃了贫困地区孩子的希望;张桂梅是火炬,照亮了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

我国还有不少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孩子渴求知识,渴望走出贫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当然,中国光有一个张桂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人也像张桂梅一样,以实际行动去“教育扶贫”。“以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桂梅为众多的教育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势必会有更多的教育人争着赶往道德高地,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的知识去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圆飞翔的梦想。

让我们致敬张桂梅,感谢她为教育的付出;让我们致谢张桂梅,感激她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挚爱。身边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楷模,教育大花园需要梅花朵朵、激情绽放。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6)

今天,我认真观看了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活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名被孩子们称为“校园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显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相信《《李雷和韩梅梅》观后感1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