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少年读史记有感 > 地图 > 读少年读史记有感

读少年读史记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有感。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读《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有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读《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有感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祖籍涿郡。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对于这类书,我原本是拒绝的,我跟朋友讲,我拒绝是因为,我想读第一手的史料,不愿接触这类前人咀嚼而再吐出来的东西。我不想读了这类书,duang,自己好好像就成了专家,批评人家两个不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但朋友执意推荐,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翻阅了一遍。

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当我读过之后,duang,深为前辈的学识所折服,特别是他们认真的态度,让我辈后生汗颜。也为曾经的坐井观天而自愧,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一 带着问题意识读历史

邓小南教授开篇即点明读书的要求:以问题意识为研究导向。对我辈小子来说正如醍醐灌顶,道理虽然浅显,人人都懂,但未必人人会做。我以前看历史,只沉浸于其中的故事权谋,对事件、人物的品评,而忽略了更多的为什么,可谓只见树叶而不见森林,这对历史的研究来讲显然是不够的。更需要从历史的横向、纵向扩展研究,才有助于从历史中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玄武门之变,我们不能仅看到骨肉相残的人伦惨剧,而应该问问为什么,事件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对唐中期的历史影响?作为李渊他如何才能避免儿子相残?又比如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在为太祖的谋略所折服的同时,更应该问问其中的意义,他为什么会发生?对后代的影响?

这种种问题都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西方其实已走在我们的前面,如《旧制度与大革命》、《论法的精神》等著作,都是史学研究的典范,对问题的分析堪称经典。在今天,只有提出更多的问题,徜徉于浩瀚的史料之中,才能有所得、有所获。

二 历史真实与历史想象的辨别

邓小南教授提到的第二个观点:某些历史信息不过是"历史想象"的表述,与真实的历史是存在差异的,而我们所获得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其真实性是需要我们审慎的打个折扣。真实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可能更复杂,但我们作为后人,研究历史又只能依靠这些史料。所以在阅读这些史料的时候,必须保持清醒,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还原历史。

比如现代对历史文物的挖掘,真实的还原历史场景,同时从逻辑上推导事件的经过。做到这些,才能避免闭门造车,想当然的推导历史的发展过程,把今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强加给古人。这般主观的臆测,其价值恐怕是难以说服人的。

三 祖宗之法对两宋政治的影响——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两宋祖宗之法的精髓就在于"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八个字。惩于前代之失以及种种亡国的因素,从而提出这八字方针。北宋自太祖赵匡胤便开始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大体上"专务以矫失为得",比如集中于如何防范文武权臣的篡夺之祸;防止人事、财政、军事等大权旁落;禁制百官朋党比周,以致蒙蔽主上;消除地方上已存在或潜在的割据势力。这些种种因素集合起来就形成文武相制衡、上下相轧、强根本弱地方的原则,体现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精神。

两宋后代君主都把这些归纳为祖宗之法的范畴。前代外戚、宦官、权臣、藩镇所引发的朝政动荡,甚至改朝换代,都没有在两宋发生,皇权基本上呈现为稳定的状态。然"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作为一套制度,成为基本的治国之法之后,也必将带来致命的弱点,比如守内虚外,两宋都对此缺乏深刻的反省,以致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

祖宗之法始终强调保持对意外事变的警惕之心,强调防范于未然,同时加强制度上的建设,以制度来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原则有效的禁绝内部重大变局的发生,但也形成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朋党问题,就是因为皇权刻意制造分权造成的,但却没有形成朝政的良性循环;比如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军政部署,这种稳定超过一切的政策,注定是守成犹显不足,更谈不上进取了。而一旦外部有强敌崛起,则将造成亡国覆种的命运。毕竟这只是皇权下的制度,核心只是围绕一家一姓,这必将带来制度根本上的缺陷。

但我们也要看到祖宗之法好的一面,对于国家政事及君主皆形成一定的制约,因而宋代的皇权并没有走向极端,这些方面远超明朝的制度,同时形成一个较为开放自由的政治风气,这也是后代皇权难以比肩的。

对于祖宗之法,我们应该认识两宋君主的"说法"与"做法"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南宋,对祖宗之法奉行拿来主义,为自己的所做所为寻求合法依据,而对于祖宗之法中存在的矛盾视而不见,这种"说法"与"做法"的区别,我们需要仔细的体会,万不可根据臆测而想当然的认为祖宗之法完全左右了两宋格局,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祖宗之法也如同历史一样,只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已。

结语

今天的我们很容易理解祖宗之法救不了两宋的灭亡,而生活在当时的人们或许对此却抱有很大的信心,这其中的无奈我辈岂能感受?我们应当认识到祖宗之法在历史上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一套守成犹显不足,更谈不上进取的理论罢了,这套理论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当外族强敌崛起之时,便是他覆亡的日子。而当代邓小平提出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八字方针才是历史中亘古不变的道理,没有永不变的法,永不革的制度,今人当识之。

由《祖宗之法》看北宋前期政治

《祖宗之法》作为儒家礼制的核心,祖宗崇拜的原则与实践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宋代,这种原则与实践凝聚为所谓"祖宗之法".围绕"祖宗之法",在宋代曾有许多不尽相同的提法,例如"祖宗法"、"祖宗家法"、"祖宗之制"、"祖宗典制"等等。前不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的《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便探讨了这一问题。

作者邓小南把"祖宗之法"处理为一个核心明确稳定、而外缘宽泛富有弹性的综合体,其基本精神是"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它既包含着若干"做法",如守内虚外、以文驭武、压制宦官外戚、尊重士大夫等;同时也包含着各种"说法",呈现为一个"话语的集成",由"涂抹"、"层累"和"叠加"而形成,对之的理解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其立意有匠心独具处,其阐发是"立体"的,手法娴熟、剖析细腻又富于分寸感;其所揭示的政治与文化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从文化角度透视中国政治,提供了新鲜启示。

赵宋王朝的所谓"祖宗之法",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论题。遵行"祖宗之法",说得浅白一些,就是"一切按祖宗的既定方针办"."祖宗之法"在宋人看来,是治理国事的"法宝",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该有的治事态度;既包括维系制约精神的规矩设施,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该书就是讨论"祖宗之法"与宋代基本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宋代的政治格局在与"祖宗之法"的互动中得以最终确立。通过这种讨论,不仅揭开了宋代政治史的奥秘,同时也抓住了宋代制度史的精髓,揭示了北宋专制官僚文化精神的特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图书信息:

书名:《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作者:邓小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祖宗之法"在宋代的发展与变化,虽以北宋前期为重心,实则阐明两宋君臣因时事变异,选择祖宗言行,做出不同的解释和利用的过程,既塑造可供仿效的祖宗形象,也为其为政施治的护身符。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练的文字、严谨的态度,深度挖掘宋朝祖宗之法话语背后的涵意与事实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有叙述,有分析,有议论,不仅是理解宋朝政治特性的主要线索、整体把握宋代政治发展的主要课题,更是近年来对宋代政治与文化透析最深、最具创见的学术专著,值得深思细读。

作者简介:

邓小南,1950年6月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妇女史。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书笔记250字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书笔记250字

翻开书没几页,就能看到王安石手迹《楞严经》,他的字显得随性随意,让人观之很是舒畅。王安石从不以“书法”之名传世,时人与后人对他的字也是褒贬不一,但在我看来,他的字飘逸超迈,让我很是钦佩。

昨日,到好友处,看到好友的毛笔临帖,我极为赞叹,叹其毅力叹其雅兴。前几日,有一个村干和我交流,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写得一手漂亮字,有得甚至和“狗爬”一样,想起我刚工作时,发现身边四十岁以上的乡干、村干基本都能写得一手好字,让我很惭愧,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好好练字罢。作者:刀客文人

读《政治的人生》有感


读《政治的人生》有感

书名很有哲学意味,让人以为是学术著作。实际上这是王在1994年的日记。他那时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作者今昔身份的巨大变化,难免引人好奇步入政坛核心的他之前是怎么样一个人。这本日记的确给出了答案。

看书、思考、写文章、做学问,从日记内容看,这就是王生活的全部。日记大部分是以凌晨二字开头的,诸如凌晨读凌晨看。这说明王常工作到深夜。他在自序里写道: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每篇日记大体由两部分构成,先用一段话介绍凌晨正在干的事及感悟,一般是谈看书看影视剧心得,剩下的几段主要讲过去一天在政治学研究方面的思考。

王在业余看的书很广博。既有像《废都》这样的当时畅销小说,又有《射雕英雄传》这等通俗作品,既有《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这类一本正经的学术名著,又有《中国古代性文化》《金赛性学报告》的另类奇闻之流,既看中文的,也看外文的(英语及法语)。看书之外,也看电影电视剧。日记中提到了他看科幻片《异形》一二部,以及他追当时热播的电视剧《过把瘾》。2月2日、4日、9日的日记都有提及(《过把瘾》总共也就8集),甚至2月10日的日记还提到了玩电子游戏大富翁的感受。频率几乎是每天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看来不要神圣化任何人,国家领导人也是玩游戏追剧的普通人。

值得一提的是,王酷爱读书,尤其是小说,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去书摊书店觅书,新出的有名小说常会第一时间阅读。不过,他对当时很多小说模仿《废都》过分渲染性描写,以致东施效颦也以此处略去XX字博眼球的导向是不以为然的。

王在日记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政治的政治学见解。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是不可超越的。他在那时就提出了政治一体化的概念,注意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政体下传统权力模式的挑战,强调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在改革开放中,全党均要有权威,这个权威的集中代表是中央,中央和地方的党组织均要有权威,但是关键是中央,中央有权威了,地方就有权威了。联想当下的两个坚决维护的要求,联想到王今天所处的位置,治理方略上的异曲同工,也就不单纯是巧合了。

这就是王的厉害之处。作为当时全国知名的研究比较政治学的学者,掌握的西方第一手研究资料也许远比一般学者多得多,但他选择了以务实、严谨、执着的态度,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提出并论证契合这个超大国家需要的治理模式。他没有陷入一般人文社科学者,挟洋自重、食洋不化的书生意气中,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宏阔的政治价值观的视野,展现出了理论家的不凡气质。近代以来,最大的一种诱惑就是民主政治的诱惑。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切实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把人从这种诱惑中解脱出来。王清醒认识到,受西学东渐影响,在政治分析中中国人参考系或多或少被西方价值参照系辐射过,他认为思考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时,要尽可能先清扫西方的价值,保持意识上的自主性独立性,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发掘出新的政治价值。

王在6月2日日记写道:什么叫政治家?应该是具有至死不渝的信念、学贯中西的知识、高山仰止的人格、高瞻远瞩的目光、百折不挠的毅力、海纳百川的胸襟、总揽全局的能力,等等。中国的民主革命依靠了一个杰出的领袖集团。现在也需要。别的学者还躲在书斋里孤芳自赏,王已经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了。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也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政治的人生》让人看到了思想的伟力和雄奇,看到一个思想者于静夜挑灯进行务实又超前求索的图景。

读《政治的人生》日记有感


读《政治的人生》日记有感

蔡诚

这个金秋十月,最热闹的事情,无疑是刚刚过去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我注意到,这份七人党委名单里,王沪宁的当选特别引人瞩目——这是一个政治学学者,前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共产党最为器重的“智囊”,他为何能当选国家领导人?民间一时猜测纷纷。

与此同时,王沪宁早年的一本小书在网上热传——《政治的人生》。其实这本小书早年我在潘家园旧书市场买过,读过,但北漂几次,现在竟然找不到了——我还能回忆读这书的点滴感受,率性,真诚,一个爱读书,爱电影,爱思考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应该是一本现在没有再版已见不到的好书,或许借这个热点,出版社愿意和王沪宁同志联系再版,但我想作者未必愿意。

《政治的人生》并非展示他的政治生活或从政经历,而是他1993年在复旦大学的日记。从他的自序看,主旨是想写自己研究政治之外的人生与感悟。他说,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没有功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也用于严肃而枯燥的学术思维,专业的厉害,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思考。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平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

虽然只是他任复旦大学时的一些日记,但果然能见到他的性情和学养,不得不说,他的今天,应该说是昨天深厚的铺垫来的——当然不能说,此时的王沪宁预见了此后的政治前途,日记里也很难找到他刻意追求的影子。但该书出版后的1995年,他从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升任为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日后更是作为知名学者直接进入政治高层“智囊”,直到今天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政治的人生》里有着可贵的年轻人难得的一种稳健、自省、内敛,里面很多心得是我悟不了的。他说,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新空间。兼顾好“公转”与“自转”;又说,他说幽默这东西获得很不容易,一定要有来自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生活超越的态度,认真的态度,或者对生命道路一种超脱的选择,这样才会有幽默,还说,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让人们能够在紧张的生活中有一种自己的把握,能够把握自己的时间和节奏,不然人就要心情烦躁,需要发泄了……我多想获得幽默啊,但半辈子过去了,还是死板的很。还感兴趣的是,日记里,他披露自己老是凌晨看书,看有关电影和带子,《旧制度与大革命》、《邓小平在1976》、《中国古代性文化》、《金寨性学报告》、《射雕英雄传》、电视剧《过把瘾》,法国电影《十天的困惑》,甚至还看过当年的热闹小说《畸人》、《苦界》……这也是工作之外,这是他不多的乐子之一吧?正如4月2日他的日记所写:人的生命总是要有寄托的,在失去了父母之后,你会突然觉得这样的寄托是重要的。没有子女,没有家庭的温暖,惟一的寄托就是生命消耗在那里的地方……

《政治与人生》日记中,其中二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是我也有过曾经的经历。

那天,我上香河家俱城买床,同样的式样和材质,几个家俱城,走一圏下来,发现价格相差甚大,有的800,有的1200,或者1600,问其原因,说是进价不同,厂家不同,或许他们说的也是其中的缘由,但我想还主要是市场混乱所致,结合王沪宁这则上世纪90年代的日记,为什么市场的混乱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呢,看来我们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规则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还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一心向往读书人生,但现实中往往不能如愿——王沪宁一则日记记载了一个想报考其研究生的人给他写的一封信,其好读书的精神感动了王——我也一直想写这样一封信,北漂中,写了几封,但至今无处投递。或许我还不是真正纯粹的读书人,当自勉!

读《记忆的政治》有感2000字


读《记忆的政治》有感2000字

白豫熙 2017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

作者对大生产运动的研究缘起来自于她的新闻从业经历与个人的思考。周海燕教授当过近十年的新闻记者,曾多次进入中国的乡村社会,报道一些生产典型和模范,久而久之她发现在新闻宣传中,这些典型和模范的塑造始终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模式:制定政策、提出口号、广泛的政治动员、报纸上出现各地纷纷响应的报道,并推广其间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集体,展现出一呼百应的乐观局面,然后,这些活动渐渐泯灭,直到被新兴起的另一些运动所替代,然后,社会又进入了另一个轮回。于是作者不禁发问:这种运动模式是如何成型的?它们对中国社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06年“新农村建设”运动兴起,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旨在改善乡村社会整体情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各地媒体配合中央的政策,积极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周教授也带队去南泥湾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在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之后,在当地的大生产纪念馆的门前,她意识到,类似于“南泥湾精神”这种广为人知的大生产记忆,是由权力话语精心建构而形成的社会记忆。社会记忆理论和话语分析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原来大生产运动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只要它符合权力的现实需求,当权者就会通过某些仪式,例如刊登纪念文章,建纪念馆,组织文艺演出等方式来唤醒民众对该事件的记忆;然后当权者再通过对事实的有意识的筛选,强调,甚至是遗忘来改写、重构这一事件;最后,当权者再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反复刻写强调这些记忆,直到它们固化,在民众的头脑中形成当权者所需要的固有观念为止。这些发现,让周教授想到了用社会记忆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去探究大生产运动真实的历史。

其实关于大生产运动的相关研究依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学术空间。长期以来,对大生产运动历史的解读和研究,大都是在官方认可的论断基础上加以研究,并将其视为一次解决军民温饱问题的生产活动,同时肯定其解决经济危机的价值。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在理论创新性上存在不足。而针对从大生产运动初期就开始形成的众多话语文本,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记忆及影响,鲜有人关注。

本书的核心问题可以归为两个:第一,大生产的相关社会记忆是如何不断被建构和重构的?其间权力和话语是如何相互纠缠的? 第二,“大生产运动”的生产制度模式,是以何种方式、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它们是否会对未来的中国社会继续产生影响?

周教授认为,任何一个建国史都是一个神话,譬如在华盛顿,从方尖碑到国会大厦,都是这个国家神话的展示。对于中国来讲,从南湖建党到井冈山起义、八角楼的灯光、长征、大生产运动、三大战役等等,包括开国大典,都是国家神话构成的一部分。而大生产运动,其实具有“开天辟地”的色彩,人们通过短短四五年的生产建设运动,将中国改天换地,创造出了一个明朗的新世界。这一系列创业史的神话,建构了民众对新中国的社会认同。作为执政党创业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大生产运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当时的一项战时经济政策,它的影响力也绝不仅限于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了经济危机。一方面,大生产运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整套运作模式,即政治动员式的生产方式与计划经济相结合,从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直至今天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经济模式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从大生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的社会控制运作模式,从而实现了“生产-整风”的双重规训;此外,大生产运动也是国家权力通过操纵话语以获得政治合法性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政治口号甚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资源之一,在国家几次出现经济困难时,它们成功的鼓励了人民进行生产自救。

在本书结论部分作者对大生产运动的“再发现”可以简单概括成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战时紧急政治动员的大生产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新生红色政权的合法性危机。大生产运动的首要起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急于扩展军事实力,而导致人口增长过度,财政入不敷出,使边区经济迅速走向崩溃边缘,不仅基层民众颇有怨言,中国共产党高层内部对此同样争论不休,使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感降低,导致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中国共产党领袖不得不通过紧急政治动员发动边区各界开展大生产运动。但这一政治动员行动必须被赋予正当性理由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从而具有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因此直接将产生的困境归因为日本侵略军的“三光政策”和国民党实行的经济封锁,通过诉诸民族主义,赋予其抗日救国的神圣意义,成功地将双重危机引向边区之外。第二,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的大生产运动,是一次建立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上的,革命话语的体系化构建。由于其丰富的多义性,这段社会记忆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反复重新建构,为作为国家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丰厚的政治合法资源。第三,作为规训手段的大生产运动,是一次对边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成功规训和控制。“生产-整风”的双重规训,成为后来新中国社会控制和改造模式的雏形。借助群体压力,通过对模范的表彰和对后进的惩戒,用满负荷的生产竞赛制度使边区人民被普遍驯服,从生产到生活受到全方位的集体主义规训。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论文整体的研究方法设计以定性研究为主,包括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话语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纵观此书,作者搜集资料之全,涵盖面之广,足以显示其用心之深。鉴于一手资料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作者不但从延安和西安的档案中搜集了大量一手的历史材料,又阅读了当时的报纸档案以及之后陆续出版的各种回忆录,甚至还远赴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的图书馆去搜寻内地少见的陕甘宁边区部分县府的地方志和年鉴。而在上述几地未能寻找到的原著,她则是借力于师生友人的帮助,想尽办法从海外高校的图书资源中获得。

更为可贵的是,鉴于图书报纸及档案往往受到严密管制,它们更多呈现的是权力掌控下的话语,因此在对民间记忆的研究中,作者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延安进行了四次田野调查,光是入户访谈的时间便长达约500小时。之后作者将田野调查中的无结构观察和深度访谈所搜集到的民间资料,与官方话语进行比对,通过考察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来寻找其间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内在理路。周教授做学术研究的这种严谨,踏实,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观点分享:读北宋晏殊《解厄学》有感


观点分享:读北宋晏殊《解厄学》有感

李洛莉观点分享

我曾遇到一些烦心事,这些烦心事经常让我哭笑不得,我没有必要花费精神和力气与这些卑劣小人纠缠在一起,这就是我的个性,这些卑劣小人不断骚扰着我的生活和工作,说实在的我不是神仙,遇到那么多的事情不可能一点也不烦心,但我生性比较乐观,所以每次总是能在事情发生以后,很快就摆脱这些烦恼的纠缠了。

最近的某一天,我再次因为这些琐事烦恼的时候,正好工作又有闲让我去渡个短假,于是我想起先生离开上海的时候,因为放心不下当时晦气重重的我,专程跑书店给我买来的一本书,就是北宋晏殊的《解厄学》,这本书由马树全老师注译,我拿起这本书,一口气三天就读完了,读完之后我还真的感悟到不少人生解厄的味道,这味道渐渐帮助我平静了自己,帮助我学会如何笑看身边卑劣小人的拙劣表演。我在那领悟的瞬间突然感觉到,其实人生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厄运,如果有,那么制造这厄运给自己的就是我们自己,由此我把我的读书心得,以有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也衷心祝愿那些遭遇小人和无赖,遭遇不幸和悲痛,遭遇各种厄运的人们,放宽心胸,笑看人生,坦荡做人,用宁静之心解开自己面临的厄运之缘,如果你能静心,你就能战胜一切厄运,如果你也能如我一样,从书中找到完善自我人性弱点的办法,你会和我一样笑看人生厄运的,当一个人能够笑着看自己面临的厄运时,你说他还有跨越不过去的坎吗?长期以来,我比较喜欢国学,在我的观点里始终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一种谋略型文化,对此我和中国人民大学冷金成教授的观点是一致的,我相信:文化的深处未必是谋略,但谋略的深处一定是文化。

中国历史上,儒、道、兵、法等学派都比较关心政治,而且也比较注重权术的运用,但是不同的学派都运用了不同的谋略形成了自己的权术运用风格,它们共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特点,经历千百年后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谋略型文化,这种文化的演变历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成为一个智慧民族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儒、道、法三家是诸多酷爱国学的人学习的基本功,但是这三家的思想精髓可不是每一个学习国学的人都能轻易领悟其中深刻含义的,换句话说,中国的文化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三家的思想精核就一定能理解和运用中国的大智慧大谋略。

历史上这三家文化也很少有单独存在的时候,它们彼此融合,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冷教授认为[有许多中国人把自己的一生都花在谋划、算计别人上,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内耗。遗憾的是,谋划和算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有用,而且早已上升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为人们所称许的处世态度。它已经不是一种"术",而是人生的"道",已成为中国人难以改变的文化精神。一般所说的中国人善于"窝里斗",就是由此而来。],事实上中国的智慧包含了道,也包含了术,大多数研究国学的学者都认为术只是道的表现形式,而道则是术的根本,对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自己比较喜欢国学,但是因为工作原因至今还不能完全静心认真学习中国的精深文化,我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实现这个梦想,我是比较喜欢阳谋的,例如儒家、道家、兵家、法家都是"阳谋"学派,他们都是要求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先的,随后强调人格修养,最后才是智慧和谋略,如果颠倒次序,我想可能正是"阴谋"的形成过程吧,而擅于玩弄"阴谋"的人,往往只能短暂的有所成效,但长期以来成为流芳千古、受人尊敬的人物,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没有,我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非常理解冷教授说的一段话:"权谋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中国权智在本质上是一种至为深刻的文化,只有人的身心内外都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内谋谋圣、外谋谋智的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圣、智兼备的谋略家。",朋友们,我在这里把《解厄学》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也能读悟出属于你自己的财富,我也希望能够对你的未来人生有所受益。

我更希望天下所有朋友,在遭遇厄运的时候,不要抱怨和逃避,因为那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我们是中国文化新一代的传承者,我们就要领悟和传承古人的志向,在遇到厄运的时候,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厄脱困,化不利为有利,化灾厄为吉祥。我们现代人的人性弱点中往往存在了趋利避害的心态,所以当厄运来临时,我们往往会承受不住厄运的打击,意志消沉,事实上,我在经历诸多厄运以后,我深深感觉到,厄运并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对待厄运的态度,如果不幸厄运降临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可否换个角度去思考:当最坏最坏的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时,再也没有比这更坏的情况存在的时候,你不正是在这个最坏的厄运上行走的人或者正是那个在爬出厄运深坑的人吗?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让你害怕的呢?爬不上去,在坑里呆着,未必不可以欣赏美丽的月夜,虽然会有凄凉的感觉,但是那也是一种享受,爬上去了,一不小心又掉下去了,也许比过去的坑还要深,那就要怪你自己经验少不小心了,但是别怕,道理还是刚才的道理,再爬上来吧。

朋友,我衷心祝愿你,在读过我的感受以后,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宝库,厄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如何面对它!

最后我想借用《解厄学》的最后一句结束我的文章:善贵诚不贵法也。我想告诉所有身处厄运中的人,"善良重在真诚,不在于方法",古人说"君子落难而不忘行善",如果我们在厄运中依然能够牢记这条古训,笑看人生厄运,把它当作人生中比较灰暗的一道风景,我们不停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的厄运必将消失。

李洛莉

初稿2007年9月2日,完稿于2014年12月6日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兰因小舍

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思想,于我真是平凡生活中一大乐事。虽常觉相见恨晚,但更多是"毕竟没错过的"喜悦而知足。

这本书很薄,是钱穆先生将其在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所做"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整理而成,择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陈述历史上传统制度的机理和演变。本是闲闲地翻看,越看越入神,态度也愈发郑重。一是自感之前所受教育,将自秦至清的政治传统用"封建专制"四字一笔带过,是如此轻率取巧,粗暴斩断传统文化根基,抹煞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智果,实则这"故纸堆"中有于今很多领域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二是感佩于钱穆先生平心客观的历史态度,讲史条理性极佳,文字不锋芒,却让人觉得从容大气,诚恳宽厚。虽非学术专著,但也叫人如灌醍醐。

历代政治制度,这一题目已极宏大,又与文化、人事相连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书单就制度,从四方面限定在一个范围去研究,其余不再涉及,我觉得是相对谨慎合理的,有其内在结构机理。一是政府的组织,也即政府职能分配的角度,二是考试与选举,政府与社会连结流动的角度,三是赋税制度,财政经济的给养角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军事的保障角度。四个角度不是单独割裂,而是互有连接影响,用连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政府的组织

自秦至清,一共同特点是都有皇帝,若因此即判定其专制黑暗,未免武断,因一制度的由来和形成,都是要结合其国情来讲。如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市民集合至广场民主公选领袖,有其现实的可行性。而中国立国规模大,小农经济发展早,散布全国,当时要来推行民选制度几乎不可能,况且民众是否真能有效操纵政权,民意多大程度上切实还另当别论。

就中央政府来讲,历来有皇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因自大一统局面开始,皇室便和政府是分开的。从历代相权的演化过程,我们也能看出皇权地位逐渐提高,相权逐渐衰落的局面:汉制宰相作为政府领袖,掌握政府实权;唐宰相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分而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分割相权互为制衡;宋撤门下尚书,仅留中书在内廷,军事财政用人全不在宰相;明则中书亦废,六部分头而治,形成多头政府;至清军机建立,六部仅作执行机关,无权对下直接发命。这也与上述皇权世袭相关,皇权世袭宰相却非世袭,皇权地位尊严不断升,政府的权不断降。这也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问题,制衡越来越薄弱。

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讲,自汉代官级扁平,转换灵活,至清中央在地方层层下派官员,不许地方有真正权柄,则是中央日益集权,地方政权逐渐衰落。这从某一程度是好的,由四分五裂至统一集中,有一凝固的中央,利于政令集中高效,保障执行。然而极而复衰,地方政权衰微也带来地方发展滞缓无持续性,不利于长远。

(二)考试与选举

自汉以来,除皇权世袭为制度正统外,政府里便无世袭制,可以说,历代政府是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原旨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自汉举孝廉,至唐将进士之门扩大打开,凭事实讲,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也是科举内在精神。一项制度能延续存在几千年,必有其生命力,但运行越久,也像机器年久折耗一般,有其积弊。一方面,形成重文求仕的社会风气,加之传统政治"节制资本"的政策,引导民间才智竟求政治发展,抑制工商资本发展,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另一方面,进士及第即可入仕途,人人有入仕的希望和机会(虽不论这机会大小与公平),再加上刻意地重农抑商,逐渐形成一平铺的社会,无法形成有力的团体组织,这于中央加强统治自是好事,但却使得社会没有力量,长久下来不利于推动社会的总体发展。

(三)赋税制度

财政经济是政治制度得以存立和延续的养料,自是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自来是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又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汉井田制已废,对土地采取自由买卖,轻徭薄赋却未能平均地权,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之风,贫者无立锥,使减轻租税政策失去功效。汉扩大版图需财政支持,由此衍生出"盐铁官营"的政策。唐由租庸调到两税制演变,虽方便了征收,但一任农田自由转移,失却为民置产的精神,亦造成重复征收随地摊派现象,致使贫者愈穷。宋明清以下也基本沿袭两税,政府多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本源问题放弃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改革本书未多加涉及,感觉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四)国防和兵役制度

养育政府靠经济,保卫政府靠武力。如前所说中国社会崇尚文治,以文统武,但历代大多对军事这一块亦重视亦注意限制军队权力,尤其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汉全农皆兵,分为卫戍,属民众对国家担负的义务。唐全兵皆农,府兵自给,武官立功,以功名奖励无实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央文臣兼地方事,军权则集中中央,募兵制与长期防御政策不匹配,导致冗兵冗吏,加重财政负担。明卫所制度重归唐制,军队自给,但承平太久,军队制度亦有松懈衰落。清朝由于满族民族特性以及部族政权的巩固需要,初期军事力量较强盛,然也有和明同样的问题,国运隆盛,承平太久,有的八旗子弟一辈子不打仗,优渥特权自然会滋生松懈偏废。这个话题又是好大,强军事、定军心,在当代也是个重要议题吧。这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不能强加议论。

也像钱穆先生自己说的,历史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本书也只是从几个角度截面来看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得失,更多是科普读物,不是学术专著,里面的各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作为入门级对历史并无专研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我觉得,它所带来最大的启示,不在于学术方面的准确性有多高,对具体制度的解读有多精准,而是教我们郑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启迪我们减少武断的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是延续传承的,历代政治制度之得,之失,于社会,于组织,于个体,应该都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意义挖掘在于对待的态度,减少一些武断,多一些重视落实,旧经验里面寻求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失为一件很好的事。

读《尚书》有感——中国传统的政治观


读《尚书》有感——中国传统的政治观

中一

前几日读完《尚书》,获益匪浅。《尚书》中记载了中国早期社会(夏商周)治国者的言论以及政治观念,《尚书》书名之来源,一解“尚者,上也。”即尊贵而具有无上权威之书。《尚书》成书时间甚早,其所阐述的政治观为中国接下来三千年政治体制确定了基本架构,传统的政治模式已经在尚书中得到成熟体现,包括天子、百官、人民的关系、百官分工、治民方略与治国之术等等。因此我想小谈一下我总结出来的《尚书》中表达的理想的政治秩序,不妄图高谈阔论,只想浅尝辄止,与诸君分享与交流。

政治秩序就是设想一个社会结构该如何编排,权力与资源该怎样分配。政治活动作为万事万物中一种活动,是否应该与自然秩序相吻合?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显然是这样认为的,即政治秩序服从于自然秩序,天地的秩序是人间秩序的模型。“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 (吕氏春秋)。”《易经》中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那么这个自然秩序是什么呢?天地是万物之始,人类即是天地之子。天地的秩序是长幼尊卑:天地生万物,因此天地最大,万物受天地滋养得生,应该感恩天地,顺天时地利而生;在人类社会中,人人皆由父母所生,父母教养孩子成人,孩子有责任孝敬父母以报德。根据这一自然秩序,《尚书》给出了它理想的人间政治秩序:天子承载天命,代替天地统治人间;天子下是官吏,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官吏下是人民,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像家庭中的孩子,需要教化呵护。下面我们来依次地详细说一下。

《尚书》中,“天命”是个核心概念。天命即是自然秩序,然而天命无形无体,需要一个实物来承载,这就是天子。天子是天之子,天子的权威并不来自于自身,而来自于天命,因此一定要依天命来治理天下。商二十代王盘庚说,“先王有服,克谨天命。”当天子忤逆天命,他的权威与合法性便会瓦解。书中提到夏、商、周三王朝的更替,前一个王朝的衰落都是因为末代君王偏离了天命。商汤伐夏是说,“有夏多罪,天命亟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武王伐纣时对士兵说,“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天子之于百姓,就像父亲之于子女,有父亲的权威,“天子作民之父母,以天下王”;亦有父亲的责任,“皇建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庶民。”

然而治理天下事务纷杂,天子一人之力断不能胜任,因此需要一个官僚体系来辅佐。百官直接管理百姓的日常生活,处理具体事务,使得整个国家得以运转。尚书中已有明确的行政职能划分,洪范篇中提到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官吏是天子和人民之间的枢纽,他的核心任务就是上佐天子,下教百姓。同天子一样,官吏的权威并不来自本身,而是来自于对他任务的完成,因此对官吏有严格的德行上的要求,洪范篇中提到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一个官吏如果有辱使命,会受到天子的制裁,“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誥酒篇中周公以商朝为鉴,禁止大臣饮酒,并严厉地宣称将对不听教导者格杀勿论。天子的重要责任是领导百官,鞭策他们一心为民,《尚书》中有多处谈及君王教导臣子要勤勉为民,“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官吏下面是人民。人民是任何政体的基础,没有人民,天子也就没有意义了。人民虽数量庞大,却需要少数精英的领导。尚书开篇即陈述了尧帝的功绩,他派人考察节气、制定四时历法,引导人民根据时节调解耕作,以确保生产。一方面,人民是天子与官吏的子民,是后者居高临下教化的对象。君主要设法使人民遵守治国原则,一通过严明的刑罚:周公告诫康叔治民要有严明的法律,但一定要“慎罚”,不能滥用刑罚威慑百姓,对待人民要像孩子一样,“若保赤子,惟民康乂。”;二通过谆谆教导,“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而另一方面,天子与百官的权威均来自于人民,人民的福祉是他们的工作目标,“保民”是政治工作的核心。周公说,“爽惟民吉康”,“古我先后既劳乃祖先父,汝共作我蓄民。”这一“民本”思想在尚书中很重要,为它将民与天命连接起来。民虽然是政治秩序中最低的一等,却与最高点的天地密切相连。民并不是绝对地臣服于统治者,相反,统治者的权威来源是民。一旦统治者玩忽职守,人民代表的天意就会惩罚他们,正所谓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纣王失德,“民罔弗欲丧,天曷不降威?”,民心一丢,商朝很快就灭亡了。综上所述,我可以得出下面这个图像。



由此可以看出,尚书的政治秩序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关系:天地为天子之父母,天子为百官之父母,百官为百姓之父母。儒家的政治观与尚书是一脉相承的,论语中为政篇中,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孔子回答:“《书》(《尚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孔子认为家事与国事没有本质区别,做好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就是在从事政治了。在伦理化的政治秩序中,国为大伦理,家为小伦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好长幼尊卑的差序等级,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上恪守本分,整个社会也井然有序了。近代以来,在西方武力与学问的冲击下,国人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审视又多以负面为主。称中国两年余年之政治为“黑暗封建专制”的观点已经普遍到路人皆知的程度。然而中国封建政治究竟有多“黑暗”,多“专制”,却是大多数人不闻不顾的问题。我在上文说到,尚书所阐述的政治秩序并不是自上而下的“绝对压制”,而是一种“相对压制”,皇权并不是绝对的,天子虽然手握大权,但并不可以肆意妄为,独断专行,天子只是代天统治,而民心又是和天命相连的,天子时时刻刻要记得自己天命在身。人民并不是绝对从服于天子与官吏,虽然一方面人民要顺从统治者,但当天子失德搞得天下大乱,人民就不需要再顺从。纵观历史上中国的皇帝,一方面受到官僚系统的牵制,如梁漱溟云,“谏阻封驳,补阙拾遗。”,嘉靖万历,二三十年不上朝,与皇权与官僚集团抗衡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维护民心,“遇有灾异大难,下诏求言,下诏罪己,策免三公。”汉文汉武这样的明君皇帝也下过罪己诏。表面上九五之尊,大权独揽,实际上却受到多股力量的节制与约束,时时有做一个好皇帝的压力。因此,我称中国传统的政治秩序为“相对压制”或“软压制”,与之相对的就是“绝对压制”或“硬压制”,什么是“绝对压制”呢?我举古希腊城邦一例,便可一目了然。

与孔子同一时期的柏拉图写过一本书叫《理想国》,其中集中讨论了他心目中完美的政治秩序。与《尚书》相同,柏拉图认为政治秩序必然要符合自然秩序,“理想的城邦必然与自然同构。”柏拉图认为人的天性有三部分:理性、意志与欲望。理性是计算、权衡得失的智力;意志是勇气、坚韧等美德;欲望即为七情六欲,引导人做出不道德、不理性的行为。由此三类人性,柏拉图认为世上存在着三种人,他用三个金属颜色来代表:金、银、铜:金人拥有最佳的理性,有天生的领袖才能;银人拥有最强意志,适合做战士;铜人天资最差,易受欲望驱使,因此适合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供给城邦物质需求。在理想的城邦,柏拉图认为,三类人必须被辨识,并完全隔离开来,怎么办到呢?柏拉图认为要有一个公共的选拔机制,对所有新生婴儿进行辨别分类,根据天资然后划分到金银铜三组,永远不得通婚。那么怎么能让这些孩子心甘情愿地远离亲生父母并接受自己的金属颜色呢?城邦需要用一个“高贵的谎言”来教育所有的孩子,告诉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父母,那就是城邦;还有他们的金属色是天生不可改变的,他们只能接受他们的命运,对于铜人来说,他们必须承认自己是劣等于金人和银人的,并且甘愿为城邦做最脏最累的活儿。



柏拉图理想的政治秩序是一个绝对森严的等级制度,等级是根据天资进行排列,这样让城邦最高效率的运转。虽然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从来没有真正的实现过,但历史上的希腊城邦的确有一种近似于柏拉图设想的政治秩序。西人常以古希腊民主引以为傲,殊不知希腊民主远非全民民主。首先,希腊城邦是奴隶社会,城邦的经济依赖于大量的奴隶,这些奴隶是完全区分于公民的,只被视为财产,像雅典这样的城邦奴隶和公民的比例约为2:1,即两个奴隶供养一个公民,奴隶作为社会的主体,处于社会的绝对底层,没有丝毫的上升空间,经济上受强制剥削,政治上亦没有丝毫的地位,城邦用武力维持对奴隶的绝对控制;其次,公民中只有服过兵役的成年男性有参政的权力,占总人口比例甚微;再次,公民虽有参政权,真正活跃于政治的公民很少,政权基本为几大家族所掌控。每当阶级矛盾激化,或是有外敌入侵,便容易出现强人,化民主为独裁。因此,雅典实为一个森严的等级社会,奴隶主对奴隶绝对压制,公民对非公民对绝对压制。

中国的情形却是大不相同,“为中国得免于奴隶社会,而后封建的阶级问题乃亦比较轻松,而竟趋于融解(梁漱溟)。”相对于希腊城邦之绝对压制,中国的封建政治建立在相对压制之上,像我刚才讲的,皇帝和官吏的权威不是绝对的。中国表面为专制,却是一个相对轻松、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政体,不需要过硬的压制力;希腊表面为民主,阶级矛盾却异常尖锐,必须依仗绝对压制来维持城邦。阶级矛盾的激化便会产生革命,导致社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阶级矛盾溶解在社会伦理中便阻断了革命,阻断了社会的变更。中国自秦以降政治轮回往复,不出封建,盖出此理。这是外话,在这里不多做论述。我想说的是,不深究其故,就称中国历史为“黑暗的封建专制”的观点实在是偏颇,专制未必恶于民主,民主未必善于专制。我们应该抛弃对民主的盲目崇拜,认识到每一种政治秩序都有它的社会背景,亦有它的合理性,孰优孰劣往往是难以比较的,漫称一为黑暗,一为光明,即是浅薄之谬论。

总而言之,《尚书》阐述了传统的中国政治观。《尚书》的政治秩序是建立在古人心中的自然秩序上的,它描绘了一个井井有条的差序结构,这一政治秩序直接由孔子继承,并发展成为了中国的道统。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是自上而下的刚性的等级制度,而是充满变通可能性、具有巨大弹性的政治体制,天子庶民地位悬殊的同时,民贵君轻的思想根深蒂固。弄清这一道理,极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王朝政治。另外,以黑暗专制标签一以盖之的言论断不可取。今人当以更冷静、更客观、更宏观的目光重新阅读我们的经典,我认同梁漱溟先生的口号,“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一旦于老中国有认识后,则于近几十年中国所以纷扰不休者,将恍然有悟,灼然有见。”

读《查理九世之法老王之心》有感500字


书,是心灵的导师,带领我们找到正确方向;书,是园林艺术工,细心修剪知识的枝叶;书,是天之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

最近,我爱上了侦探类小说——《查理九世》。这类小说分成许多册,而我喜欢的就是:《查理九世之法老王之心》这一册。

小说主要讲述了:新建的城市中的博物馆举办了一次为期五天的古埃及文物展览。展览的主题就是“埃及法老的墓葬”。展览摆出的都是上百件充满千年神秘气息的古物,深深地吸引着每个人的心。而且,展厅中的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都穿着木乃伊的服装。主角:墨多多、查理、婷婷、扶幽和虎鲨。他们听说了这个展会,不约而同地凑到一块儿去参观。他们看着展厅中的每一件古物简直就是猫咪看老鼠般垂涟三尺。

在他们的观览中,墨多多被人流挤到了一条漆黑的走廊中,与婷婷等人失去联系。只有多多背上的查理狗狗还在舒舒服服地听音乐。多多来到了一间展厅前,门上写着:埃及法老王的灵魂展厅。

多多好奇地推开门走进去,却发现这间展厅只有十多平方米,除了多多就只剩下雕刻奇特头颅的罐子:第一颗像人类;第二颗像狒狒;第三颗像狼又像狐狸,最后一颗是猎鹰的头颅。墨多多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古埃及少女,她交给墨多多一个装饰美丽的古董首饰盒,并给了多多一个吻。可是,就是这件事让多多卷进了一场巨大的阴谋。

埃及少女随后匆匆地躲回展柜,随后一群穿着木乃伊的工人闯了进来。他们身上的布条早已发黄,透出一种死亡的气息。木乃伊向多多说了一句不连贯的中文,但多多勉强听懂了。于是,多多出了一个谜题,让木乃伊去其他地方了。

多多和他们的成员们用首饰盒上的线索不断探秘,这让他们离那场阴谋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谁打开了法老王的墓门,谁偷走了法老王的心脏,他的心脏将会被阿努比斯放在天枰上称量,心脏比羽毛重的罪人将下地狱!”这是阿努比斯的警告,可多多一行人却不相信。在一步步前进,一步步接近通往地狱的99级台阶。多多被木乃伊boss所掌控,却不知自己已自身难保。国际刑警迅速拥入,以最快的速度逮捕了文物走私者。事情,终于结束了!

读了小说后,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事情。走私变卖国家财产,就是变卖自己的生命!守护国家的财产,就是守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读《北宋名家词选讲》有感:对词的一点点认识


读《北宋名家词选讲》有感:对词的一点点认识

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光芒四射,成绩斐然,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其实词之起源应该追溯到唐代,是唐代诗歌的一个支流。它在燕乐风行的环境里,盛唐时于民间孕育生长,中、晚唐时经过一些著名诗人之手逐步成熟和定型。,随后大盛于北宋南宋,后一度沉寂,于清代又泛起波澜,直至如今作为古代文学的一支奇葩来阅读和欣赏。

在众多诗人和词人的无意有意的创作中,词之演进走过了几个阶段,提供给乐工歌女演唱的描写美女爱情的歌词之词,抒发士人志意和胸怀的诗化之词,再到后来讲究铺排、思力取胜的赋化之词,词的辉煌已达顶峰。南唐后主李煜在词里描写自己的悲剧命运、忧患人生,南唐丞相冯延巳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抒写自己的热烈与执着,官至参知政事和枢密使的晏殊在珠圆玉润般的词中告知我们人生的体悟,六一居士欧阳修在失意中赏景笑谈,奉旨填词的柳永倾诉羁旅行役的劳累和困顿,一代文豪苏轼向天地袒露自己的旷达襟怀,梦窗吴文英在晦涩难解的词中深隐自己古今悬殊的历史悲慨历数一位位里程碑式的大词人,词不仅仅是千古传世的艺术作品,其里隐含着历史兴衰,犹如一面面心焰明亮的镜子,照出世间的众生相,照出人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王国维,一代国学大师,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至晏殊词;第二种境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引柳永词;第三种境界,众人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语。王国维评词注重词的兴发感动,引发人的联想,所以他喜欢晏殊、李煜、冯延巳等人的精炼却含蕴丰富的小令词。而另一评词专家张惠言却推崇温庭筠华丽的词,说温词有托意,和屈原的《离骚》有异曲同工之美。现代词学专家叶嘉莹先生则独赏辛稼轩词,豪放时,如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柔婉时,个里柔温,容我老其间。

开始欣赏词的我,喜欢谁的呢?醉翁词,无风水面琉璃滑,行云却在行舟下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明净如水的感觉沁人心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弥漫着无尽忧伤的少游词乎?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不正写梅花只写和梅有关的典故、只记得合肥一段情事的姜白石词乎?我喜欢的不是独独一人,而是每一个历史上有佳作流传的词人。不管是闺怨还是离愁,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壮志难酬,不管写景抒情还是咏物说明,只要是读着有感觉,就是喜欢。

有一句俗话说: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我们观察一个人,看他待人接物,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这或许不是他本性的流露,或许特是意给大家看的。可他全身心放松投入游戏的时候,没有了做作和防备的心里,不端架子,不装腔作势,不知不觉反而把自己最真的自我表现出来了。词就是有这么一种奇妙的作用。词本是写给乐工歌女演唱的歌词,填词的时候不用像诗一样刻意把自己的意志怀抱写进去。可就是这么奇妙,词人在写词的时候,就不知不觉把就把他最深隐的本质,最真实的感情人格不知不觉流露在其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要眇宜修出自《楚辞九歌湘君》,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是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词就是具有这种特殊的美。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是指很多在诗里不能表达的感情,能在词里表达;可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也有诗里能写的,词里不能写的,诗可以发议论,刻意抒情,可以记事,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什么都可以写,而词一般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不是说词的篇幅长,不是说词的句子长,而是说词给人的韵味悠长。

苏轼的词被李清照讥讽是句读不葺之诗耳,就因为东坡有的词完全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词的内容和气质于词人们意识里的词之传统不相符合,所以他的众所周知那些个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逸怀豪气的词并不被词学专家们誉为好词,众人不常见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永遇乐明月如霜》等词才是他的上乘之作。

读政治经济学原理有感800字


今天读了一本书《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虽然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是还是从这里面学到一些诶东西。在这里,真想向很多有机会读书的人读一下,这本书看似非常深刻,作者却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很多社会上我们习以为常而一旦问起来却很难以回答的问题,想为什么装牛奶的容器多是方的,而那些装软饮料的容器多是圆的的原因,想为什么硬币上的头像多是侧面而纸币上的头像多是正面的原因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凡不过的事情,真正解释起来还真是很有意思。所以很高兴读到这么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尽管是美国作家所着,有很多的

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但是作为经济学的原理都是一致的,这是伟大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所着,真的很好,希望和我一样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读一下。

现在就像用这种机会成本的原理来解释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为什么国内疯狂追星的多是女歌迷,而极少数是男歌迷?首先,i从机会成本的定义来看,如果女孩子一旦喜欢上了某个明星,她们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上面,而男孩子则没有这么夸张,从这个程度上来讲,女孩子如果明明知道明星就在附近还是坚持工作的话她们肯定会心不在焉,还不如直接去关注,而男孩子则会比较理智比较容易去控制,这大概是为什么那么多接机的都是女孩子而很少看到男孩子的原因吧;另外,在我们中国这个相对比较传统的社会,对于女孩子来说,人生很有可能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很大的突变,而男孩子可能性则很小,像时下的什么凤凰男和麻雀女的故事一样这很容易成为悲剧,还有就是这个社会大男子主义还是非常常见的,所以男性更加务实,更倾向与和与自己情况相似或差的女孩子结为伴侣,而明星给我们的感觉是高高在上,收入颇丰,每天光鲜亮丽,这些让女孩子更加疯狂,让男孩子更加辛苦的工作,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才是最经济的最现实的。

读《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有感


读《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有感

青衣秀士

仇鹿鸣先生此书早已经人一再推荐,如张兄便反复提及。当然,取向略有不同,有的朋友和我兴趣类似,重视方法与史料的结合,故而极推崇仇先生对理论的应用,而张兄较为传统,素重史料,讲求史料掌握,故而推崇仇先生文献引用之全面,涉及大陆、日、台、美各地学者。因此,我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抽时间读完此书。

之前读川胜义雄先生《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与宫崎市定先生《九品官人法研究》时,就发现对于魏晋之际历史他们有着不同的描述,甚至有些矛盾,也激起了我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仇先生的书在这方面无疑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此外,过去常听别人说陈寅恪先生的错误很多,但阅读量有限,陈先生具体哪里错误的文章还没有看到过。仇先生此书可谓看到的第一本,对政治集团界限模糊的批评以及贾充等问题的研究都修正了陈先生的一些看法。

过去也听过史源学的说法,但读过的书中并没有什么作者特别提到史源,而仇先生的书则是我看过第一本提到史源的书,且反复提及,这与仇先生在方法论上的主张是分不开的,即史料是史家照亮过去世界唯一的镜子,但这面镜子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史料特别是正史的书写绝非是没有预设立场的,在编撰形成过程中早已受到了种种有意或无意的扭曲与改写,因此,我们除了要继续透过史料这面镜子来了解古代世界之外,更有义务对镜子本身的作用机制保持警惕,追问我们透过镜子看到的形象是否已被扭曲变形。这种主张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素养,仇先生在讨论史料的时候,处处注重对书写的分析,也唯有清楚史源才更好的分析其书写,这两者是一体的。这种对书写的分析无疑让仇先生在史料分析的深度上比别人更进一步,从而从大家熟知的史料中,解读出新的信息。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本书自第三章第四节始对西晋政治的分析极其精彩,这或许亦源于我对于此段历史了解的不足。但仇先生此书也明显有一些缺陷。首先是仇先生指出陈先生政治集团理论界限模糊的理论,并且对司马氏作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即提出司马氏是新型文化家族而非过去我们认知中的世传一经的传统儒家家族。可在我看来,仇先生这一论述虽然看起来更清晰,但实际上并没起到什么作用,原因便在于仇先生并没有对此展开,没有说明这种新型文化家族与传统儒家大族有何区别,表现有何不同,并产生了哪些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说明,仅仅是注重史与注重经的区别的话,那并没太大意义。不过,这一点,陈先生反倒是提供了一条史料,那便是司马氏虽然是儒家家族,但却精于权谋,手段狠辣和汝南袁氏明显不同(p14,黄山书社)。这或许便是不同之一,但在没有其他新型文化家族作对比的情况下,这似乎并不能很好地说明这是新型文化家族的特征,所以这点还是有待研究的。

仇先生注重具体的研究,对很多具体的事件都有廓清之功,如对司马氏三代四人之别,淮南三叛之别,贾充形象的叙述,都非常精彩。对陈先生的框架作了很多补充以及修正。仇先生在学术史回顾中就指出了儒家豪族与法家寒族或汝颍集团与谯沛集团这种二元对立的缺陷,结尾中又再次提出,可见仇先生是有一个更大的野心的。仇先生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范式。并且进行了的一种力图用政治史叙述来代替社会文化叙述的尝试,如从人事而言,曹爽与司马氏并无不同,实际上他们基于同样的家族网络(p155),又曹魏已经儒家化,并非魏晋之别(p293)。这都可看出,仇先生想取消双方在文化、社会上的对立,企图从纯粹政权转手的角度来重构这段历史。这种尝试应该是可行的,如魏文帝时期重用儒家文人,又如夏侯玄这个本应为曹氏—夏侯氏一系的人竟成了名士的表率。这都说明陈先生的范式更多适用于曹魏初期(即曹操时期),而儒家大族的胜利也未必一定要通过政权交替、魏晋易代,曹氏自身的儒家化也是儒家大族胜利的一种表现。如此,魏晋易代的性质便有了讨论的余地。但很可惜的是,在我看来,仇先生的这一努力是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仇先生此书俨然一部司马氏家史,处处以司马氏为主体(具体而言则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一切分析都从此种角度出发,那自然便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司马氏胜利的过程是很不确定的,武力夺取的胜利以及曹爽的投降都是一种偶然,而司马孚与陈泰只能被动的抵抗,而无选择的余地。这是很有问题的。

曹氏与司马氏作为以往分析范式的两极,若想打破此种范式,也需从这两极入手,如着手分析曹氏魏武、魏文、魏明、曹爽的区别以及曹氏的儒家化等等问题。遗憾的是仇先生书中对曹氏明显没有进行什么讨论,而只当成被司马氏团结力量打败的一个对象,在魏晋易代的过程中,司马氏极尽权谋,纵横睥睨,而曹氏与其他家族只有被攻击、配合、反对后辈处死的选择,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哪怕讨论司马孚、陈泰、贾充也更多是分析一个个人在面对一个政权力量时被动的抉择而非将其当做一股自主地、有活力的政治力量进行分析,探究其意图。这掩盖了魏晋易代的许多面相,虽然对司马氏的认识更加深入,但对整个时代的认识反而更模糊了。而这种以司马氏为主体的视角并不是万能的,在遇到诸如邓艾、王濬、石苞这种人的时候,司马氏便不能因他们的力量、功绩、才能而予以对司马氏最有利的对待,而不得不迁就各个重臣与家族看法、意见。这个现象表明,各个家族与重臣是有足够的力量来影响其决策的,不止是简单的被动承受而已。同时也因为只从司马氏分析,我们只看到司马氏在魏晋易代时的连横合纵,仿佛一切均是因为司马氏用了正确的计谋,团结了正确的力量而导致其胜利。而没有注意到世家大族支持司马氏背后复杂的思考,以及为何放弃曹氏,又为对抗司马氏作出了哪些抗争。仇先生没有用这种多元视角进行观察是极其可惜的。希望日后可以看到提及这些内容的相关论述吧。值得一提的是,书末所附对司马芳墓碑考释一文也相当精彩,极见功力。

名著读后感:幻之法老


我爱你,即使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题记缥缈中的那抹纯净的琥珀色,盛满了似水的柔情,静静地凝视着

比非图,这个尘封数年的名字,在三千年后再度拂拭尘埃,提起、铭记

忘不了啊,那初遇时深藏不露的比非图,那句句深情声声真诚的比非图,那夕阳下用剑笨拙而认真地挥舞着薇字的比非图,那在人后脆弱如婴孩的比非图,那在最后还守在病榻倾诉的比非图

千夫所指下,力排众议,滴水不露地护着只想保证她的安全

众人谴责时,任性偏执,简单残酷地杀人只为护住她的名声

背负一世骂名又何妨,为你,值得

明明贵为法老,却是不忘她的所言所行,小心翼翼地珍藏,那蔷薇墙见证了他的誓言

深入骨髓的爱正是她无法回报的,于是,逃避、逃避,这一逃即五年

遇上他,更改了辉煌的历史,我不能任由错事就那样保存在历史的记录中,修正它,将这错误抹去,是我的责任于是再度来到埃及

黑发遮饰,玉肤染黑,却掩不住眸中如天空海洋般悠远的蓝

边界小镇出谋划策,自信光彩飞扬动人

陛下,就请让我贴身跟随您,这就是对艾微最大的奖赏。明知他眼中的期待,绝望般的失望,越发坚定

最美丽的人,最好的人奈菲尔塔利的含义

夜,深沉,莲香扬,繁星点点

踱步荷花池,水中朵朵迎着清冷的月光,沉静脱俗,美好不似世间物,触手可及又远在天边,一如她,让他心痛不舍的她

莽撞闯入的她不知礼节、毫无礼貌可言,但他得到了真实,先前从未体验过的真实

他想把那份真实留下,却不知其虚无缥缈,便失去了她

他疯了,自她从光中消失。他燃尽所有热情,却一点点被岁月吞噬,他快要不会笑了、不会哭了、不会发怒了即使贵为法老又如何,依旧失去你而不知所措,如一场美丽的梦梦去,人散

奈菲尔塔利!几分焦急,几分兴奋,几分激动

诸臣不约而同地想起五年前那个少女,她拥有黄金般的头发,水一样的蓝眼睛

五年来的思念与深情付之一吻:我猜你为什么走,猜了五年。

我懂得如何带兵打仗,我明晓如何治国丰仓,我善于建造宏伟工事,但我不懂你我猜不懂你。

或许我太粗暴,惹你厌烦,那我不再强迫你;或许我太莽撞,不懂体贴,那我学会温柔;或许众臣不能接受你的身份,那么我设计让他们赏识你;或许我不该迎娶妃妾,那么我就从不宠幸她们;或许我不该送你那个手镯,那么我就毁坏了全国所有的蛇形黄金镯。你还走吗?

难以置信,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君王此刻脆弱如婴孩,些许期待些许恐惧地等待她的答案,感动湿润眼角

轻轻地被推开,轻轻地嘲讽自己:笑自己的执着,自己的痴心,换来的就是被她冷冷地推开

令人心痛的绝望过后,又是那个面目冷漠的君王,那时的她却是不懂,一味抗拒,无意的伤害犹不知

我,已经是埃及的法老,你想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给你。如果是合理的,那么你要一,我给二;即使你要的是不合理的,我一样可以做一个不明事理的君王,满足你。荒谬狂妄的宣言:拱手江山也无妨吗?

终究不敌命运之手,再度重逢,不禁失态,然而转世百次,哪怕面容相似却也再无其他,毕竟不是他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本就不应有这一段注定被历史所遗忘的恋情,但,心为何如此之痛

而后不远千年,跨越时空寻你,故人心却已变。

无碍,这次换她来守护他愿付尽一切博君一笑:如果你会开心的话,我就会去做。不计代价

认真的宣言并不能带来他的信任,只得冷冷的命令便赴远而去

薇,我们约定再会,亦不忘却往生。临死含笑,满腔真情离去的少年啊,随金蛇镯的碎裂遗失在历史的洪流

万物总无法如愿,以奈菲尔塔利之名留下的她命不久矣,只愿在最后之际有他伴在身旁

他执意与冰冷的她倾诉着:他们都催我让你快点走,真是顽固极了。

你还想再和我多待一会儿,对吗?

你怎么不说话?不开心了?

我老了,我有些忘记了,记忆中,究竟哪一次,是我们的初识。

提醒下我好吗?

喂,我的王妃,你不要又任性了。

你不说话我可会惩罚你!

说说话好吗?

不管你要去哪里,你会记得我吧?你会再来到我的身边吧?

你答应我。

你答应我,我就全部相信!

算我求你好吗?

薇?

伊西斯奈芙特,在拉美西斯五十岁的一个清晨,永远告别了她钟情的埃及、她挚爱的法老

在转生之书上,他如此写道:薇,我们约定再会,亦不忘却往生。

别了,我们的法老比非图

偶读《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感2000字


偶读《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感2000字

Slay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立足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意义,更有着深远的现实影响。

一、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1.有利于个体的生存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个体生存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判断一个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形式。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就是以“生活化”的方式存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其内在的尺度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而现实的人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生理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属于更高层次需要)两大类。一般来说,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更高需要的基础。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牢牢以生活化为重心,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就必须要有具体的生活准则来指导”。就个体而言,自身的生存需要,决定了对生活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和理解人的这种追求,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加强生活实践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服务。

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是先天就会的,而是通过教育实现的。生活化的实现,更离不开教育的作用。真正的教育应是一种既教人以生存手段和技能,使人更好的把握现实世界,又教人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使人能自主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适应现实世界,从而生存的更好。

2.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起的积极作用。

人是有追求的动物。即一个人活在现实生活中,就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去追求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通过让大学生知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以此作为参照和标准,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首先,人的本质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人的本质放在第一位,把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也是回归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人是“历史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不仅强调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也关注精神的解放,更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融入生活之中,回归生活世界,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加明确地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学科的宗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作为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认识自己,提高大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摆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依附性、保守性、被动性的束缚,保持一种积极改善生活的精神,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个体的享用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通过把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知道社会的现实状况,并与自身素质和生活的能力相协调。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要把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对生活的适应,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1.有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当代大学生有着开放、创新的良好精神,他们在工作中改变思维方式和创新工作方法,进而创新出更多的产品,为人类服务,为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利用。

2.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在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向资历深的前辈请教学习和不断学习科学理论知识,这样就会提高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进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储存形态的政治伦理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政治伦理文化,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的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在理论上讲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实际上,这两方面的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功能去空谈,社会功能也需要个体功能为其实现。我们应该使二者相结合,发挥其最大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回归现实,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做到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北宋资治通鉴的史书读后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读了作者写的资治通鉴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资治通鉴的读书笔记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北宋资治通鉴的史书读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北宋资治通鉴的史书读后感(篇一)

有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有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还有人说:“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种种这些,让我坚定的`认为爱上历史,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之前的我,虽然喜欢读书,但对历史没有一点兴趣;之前的我,觉得历史很遥远,所以避而远之;之前的我,一直专心学习语文课本,却忘了了解我们华夏五千年来的历史。

不过,庆幸的是,我改变了学习观,开始认识历史。这个寒假开始,我们班展开了历史研学活动,通过音频学习历史,记笔记,在研学群里交流、探讨。老师也会适当指导。

历史学习内容是由“熊大叔”来讲解著名的《资治通鉴》,“熊大叔”那幽默风趣的口吻和《资治通鉴》那生动的情节、鲜活的历史人物着实勾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也第一次让我觉得历史也没那么枯燥,反而挺有趣的。

日复一日,我对历史从感兴趣逐渐变成喜爱,又从喜爱渐渐变成热爱,我的笔记也变得更加实际性,现代化。

学习历史,让我更加清楚地看透人世间的人情世态;学习历史,让我知道了一个个成语、典故的由来;学习历史时,我们不免会有惋惜、痛恨、失望等多种情绪,我们虽然不能篡改历史,但我们能借鉴前人的方式方法,尽量不让一些悲惨历史重演,这些这些,足以看出,学习历史的好处不胜枚举。

回望历史,我们直视着无数有才华的人。

功绩显著的君主:统一天下的秦始皇、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建立汉朝的汉高祖……

廉洁奉公的忠臣:清廉的诸葛亮、铁面无私的包拯、德才兼备的王安石……

文武双全的将军:孙膑、岳飞、吴起、辛弃疾……

才高八斗的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

他们书写了历史,历史也将他们记载,如此之多的伟人,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纵观悠悠历史,历史上的失败数不胜数,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怕失败,越王勾践不怕,他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孙中山不怕,他愈挫愈奋,最终推翻腐败的清王朝;我学习历史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每一次挫折都是新的起点,只要坚持不懈,加倍努力,终将到达胜利的彼岸”

朋友,一起来学习历史吧!为了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更繁茂,更和平。争取让中国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家!

北宋资治通鉴的史书读后感(篇二)

《资治通鉴》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至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般编年史,贯古通今,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03年,下迄周朝显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历史文学,约300万字。泱泱华夏千年历史,史书之长历任王储不可能读得完,因此司马光将历时中的经验总结编纂进献给皇帝,公其借鉴。以分析历史角度讲述历代贤君明主治国待臣之道,言简意深。书中精湛之处比比皆是,让人拍案叫绝。

借古讽今,借故说今将历史事件作为实例向君王讲述治国之道,比如楚汉之争,作为象棋的起源,从而为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倚策。刘邦项羽的斗智斗勇,张良韩信的英勇谋略。《通鉴》中记录刘邦虽少,人物的丰满度足以令读者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刘邦为人的豁达易交;更反映了项羽的多疑,优柔寡断,他的心胸狭隘直接导致了他的败北。《资治通鉴》中详细的描述了垓下之战,项羽战败之后并未轻言放弃,反而镇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听偏信,充分地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时的悲壮景象,当然这种折回之笔在《通鉴》中经常见到。在楚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大将之间的君臣关系出现了丝丝的裂痕,这也最后导致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巫蛊之祸,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刘据,汉武帝嫡长子,卫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卫家显赫一时,皇后受宠,刘据地位稳定,后因卫家衰败后继乏人,曾经显赫的卫家光芒渐渐衰退。武帝子嗣原来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温纯,和汉武帝性格大异。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党之争,自然波及到了卫氏一族与附属国人直接的正面冲突,刘据作为事件的牺牲品,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司马光在本章的最后对当朝天子提出劝诫左右前后无非正人,出入起居无非正道,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借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北宋资治通鉴的史书读后感(篇三)

学者必读的书在众多的历史书中,我最喜爱的是宋代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这本书是我爷爷直接传给我的。它书页很皱,这是我爷爷经常翻看造成的。书里面的字,我已经看不清了,但书皮却很硬,让我经常认为它是铁皮做的。

翻开书的扉页,上面写着:学历史,必读此书也。赠睿睿下面落款是邵庆尧。送书时间是XX年8月28日,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我10岁生日那天送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主要记载了上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间1362年的历史。里面讲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历史故事,如:举案齐眉、官渡之战、闻鸡起舞等。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我很喜欢清代王鸣盛用于赞美此书的名言: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我想也是,既然这本书是世界上必不可少的,也是学者必须要读的,如果我们不读它,就不知道这段历史,机智勇敢的蔺相如、英勇无畏的荆轲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就不能知晓,古人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也就学不到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从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用它作为座右铭,时刻激励我发愤学习。

《资治通鉴》真是一本好书,我要好好珍藏它,到时传给我的下一代。

北宋资治通鉴的史书读后感(篇四)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跟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夸奖,命他连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跟刘?作为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牢固,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能够任意参考。

《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个大帝国怎么缓缓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从代宗的放任开始,到唐德宗的无奈,有宪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唤。即使宰相有像陆贽、李德裕,也只能抖擞一时,而不能改变历史变迁的常态。

在割据势力强盛时,不得不缓缓而动。唐德宗开端武力削藩,导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后来转变态度,对藩镇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壮志,图强振兴,履行改造。但一遇挫折,这些措施便消失殆尽。所以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堪称孝矣。”为政也是这样,一开始不熟悉情况,需要一段时光的观察,之后办法才华有所兴。

这是一部可能媲美《史记》的史学鸿著。千百年来,多少帝王贤臣、鸿儒大家都频频为其作注,足见其在史学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都来看看吧!

北宋资治通鉴的史书读后感(篇五)

如水的月光打在素净的白纸上,月光微凉,顷刻间就流转在字里行间。柔光轻轻盈盈的如蜻蜓点水般落在尘封的文字里,落在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里。

眼前,矗立起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他站在铜镜前,一件一件任由内侍为他穿上皇帝冠服,中衣中裤,罗縠单衣,玄衣降裳,襭夹,黼黻腰带,通天冠——自此,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时代来临。

我隔着五千年时光模模糊糊的看着他,我抚摸他,试图唤起沉睡已久的他;我以眼泪祭奠他,祭奠他那惊心动魄、功齐三代的人生。

我看着那字里行间的惊心动魄,似一幅泼墨山水,一笔一画都惊心。曾几何时,年少轻狂的他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为一个笃定威严的君王,并六国,夺九鼎,称皇帝,统一天下;制郡县,征四方,修长城,力保疆土;度同制,整交通,开沟渠,发展经济;书同文,行同伦,收客卿,进化思想……这皋牢百代的功业耗费了他的一生,我仿佛看到了他眼中朦胧间的丝丝晦暗,和手指尖暗淡的血色。三色堇开花了,它的身影摇曳在阿房宫冰凉的玉阶上。灿烂如阳,妖冶如血。

爱江山更爱美人,有爱情的君王才更生动。我的眼前再次出现了他的身影,这千古一帝历经狼烟,已然沧桑落寞。他站在阿房宫的玉阶上,迎着夕阳,是在想念那善良美丽的阿房女吗?远方传来了飘飘渺渺的歌声,“日夜背负着相思的重担,让英雄气短就唯有爱,假如半生奔走最后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逞好强纵有泪不轻弹,酒一干满怀苦心已酸,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难为男儿汉……”

秋风骤起,一夜间合欢落了满地,当最后一抹血色的残阳融进黄昏里,阿房宫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烧毁了他的千古功业,虽然并没有阿房女。

历史匆匆,跨越千年,旧茔新坟,上演着功与过的悲喜剧。历史,终究只有真正经历他的人最清楚、。但是我看他,就如同看旧友,他就站在那,带着五千年的风霜雨露,带着五千年的毁毁誉誉,我尊重他,我敬仰他,我膜拜他,一直到天长地久!

读后感《读《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少年读史记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