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西游记读书笔记与感悟 > 地图 > 西游记读书笔记与感悟

西游记读书笔记与感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西游记背后的故事读书笔记与感悟之敢问路在何方。

有名人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你知道读书笔记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西游记背后的故事读书笔记与感悟之敢问路在何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位值得崇拜的导演:

1986版的《西游记》无疑是国人心中的经典。这部剧也是我最爱最熟悉的国产电视剧。 看了无数遍了,很多场景和台词都背下来了,但当我看了杨洁导演在该剧拍摄30周年之际写的《敢问路在何方》之后,我又觉得,我对这部戏还了解的太少太少。

可以说,拍摄西游记这件事,本身就堪比漫漫西天取经路了。那看起来美丽多姿的画面背后,有多少阴暗的阻挠、尖刻的抨击、如险山一样的困难了。

杨洁导演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艺术家,她敢想敢干、大胆创新、追求完美,为了理想全身心投入。 她虽然自小怀抱投身艺术的心愿,但是由于父亲的干涉未能如愿。直到长大离家之后,种种机缘巧合,竟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理想的文艺工作。

一个人,怀有坚定的理想,不管当下看起来是否遥不可及,只要不忘初心,始终向那目标前进,总会越来越靠近的。

哪一栋摩天大楼不是一砖一瓦、一天又一天盖起来的?

杨导在开始投入到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制作中时,曾遭遇各种刁难和非议,以及处处掣肘的上司,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她不计后果地不断大胆尝试。曾经制作出了被观众认可的节目:如自己偷偷花了两周时间去拍的崂山道士。 该剧虽广受好评,但由于她不属于电视剧导演,评奖竟也没她什么事。

所幸世上总有慧眼识英才的领导。后来那位定下她来拍摄西游记的洪台长,之所以有底气,也和杨导之前优秀的工作成果分不开吧! 我们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做的事情,相信没有白做的,只是看它体现在什么时候罢了。

对杨导来说,那个宣布由她来拍摄西游记的会议恐怕是终生难忘了。但我相信那之前她转播、拍摄每场戏都是这最精彩一幕的彩排吧!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西游记》600字读书笔记与感悟


他们说:孙悟空不是一个英雄。只能称作“被训化的魔、妖”。我不信!

因为在《西游记》中,内容不必多说,也便是唐僧带四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这早已是耳熟能详的。而在这一百回中,一件小事,决定了整本书的发展。悟空被压在山下,求观音相救,观音却让他等,等那东土来的取经人。此时,悟空的内心一定是复杂的:若等,要助那人取得真经;若不等,则永世不得翻身,只得当个屠沽小辈,再后毫无机会可言。

思想矛盾中,悟空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等。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悟空的行为叫懦弱,为了能自由不惜放下五百年前那个高傲的大圣形象。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一个真正具备勇者与智慧风范的人,在面临选择时,只会思考,找到一条对自己有利,有益的路,而不会吝啬地坚守着所谓的“形象”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英雄。

即然选择了它,那就要负责下去。事实证明,悟空也这么做了。曾经那个只为自己成名获利的悟空不见了,取代的是一个视师傅生命贵于一切的“保镖”,这也是悟空被我认定英雄的原因之一——负责。

即然认为这条能走向正确,与成功。那么真正的英雄会不顾一切地保护或付出某种东西。

也许悟空没有想到,而几个朝代后的明朝,金戈铁马依旧存在,而人物变了,这个人物的名字,叫于谦。面对无人防守的德胜门,面对自己是个文官的事实,他依旧选择了防守。结果是,德胜门防守成功了。他正确的选择,又坚强的负责了下去。

于谦之后,再无于谦。

悟空之后,再无悟空。

即然选择,就负责下去,那才是真正的英雄。

《西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感悟


《西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感悟

寒假前,老师让没有读过四大名著的孩子从西游记开始读起。感觉以老师的名义,给孩子一个任务挺好的。从爷爷家借来爷爷珍藏的西游记给他看。

这个版本分三册,有字无画,还好多繁體字。本以为孩子会排斥,没想到,他经常自己一个人看的格格直乐,还时不时地拿出其中的字句、段落与我分享。看来,西游记的文字是很有魅力的。

就这样,到了写读后感的时候......“350个字啊!”看到儿子开始抓头发。“你是孙悟空吗?你有三根救命毫毛吗?你抓头发管用吗?”看着娃,举着笔,铺着纸,一坐半小时,却未着半点墨的样子就忍不住着急。“读后感,就是写你看完之后的感想。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他无动于衷。“你是喜欢这本书啊?还是不喜欢这本书啊?”看着他眉头紧锁,我说,“你现在这个样子是不喜欢啊。”他坚定地说:“喜欢。”

我说:“你就写你每次看得笑个不停的那部分的感想就可以了。比如你发现,猪八戒原来不只是好吃懒做,还很幽默。他给师傅起外号多快呀,师傅落水了,他说师傅姓陈,叫陈到底。”

然而,他依然不动笔,我说:“来,说说,先把你的想法说说,能口头作文了就能写出来了。”小家伙清了清嗓子,说:“我看了西游记这本书,最喜欢里面的猪八戒,他很幽默。唐僧落水了,他说,师傅姓陈,叫陈到底。”然后看着我,没词儿了。

我说:“这不是我的话吗?这就完了?”

这样过了两天。

我说:“不行啊你,咱们春节出去玩儿,回来两天以后你就开学了,你得抓紧时间啊,这么耗着可不行。”

于是我搜网上说读后感应该怎么写,虽然条条框框多,但是总结一下,一个是要有真情实感,一个是引用书上的内容不要太多。

这多简单!

我以既能抛砖引玉,又不被儿子机械模仿的话来企图打开儿子的思路。

比如说......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期间发生的故事。我太羡慕他们这样的生活了。每天不用写作业,走走看看,四处玩耍,轻松自在。”

儿子说:“还会遇到妖精呢!”

我说:“他们的头顶上闪烁着‘我是主角’四个字,不会死的。所以注定都是有惊无险。”还记得之前的朋友圈,在期末的时候发的内容吗?说在西游记里,孩子是唐僧,一路受着保护,老师就像孙悟空,一路坎坷、不畏艰险的领头人,有时费力不讨好,妈妈就像沙僧,吃喝拉撒全负责,爸爸就像猪八戒,没什么用,就知道吃,还吃得不少,一不小心还有可能被女妖精勾引了去。

我赤裸裸地开始胡说八道:

我喜欢唐僧

我喜欢唐僧,他每天就念念经,自然有徒弟伺候他,都快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女妖精不是喜欢他就是想吃他,吃他之前还总会给他洗澡,而且,每次刚洗白白就被救走了,他简直就是一个香饽饽,特省心。

大徒弟孙悟空本事非常大,几乎打得过所有的妖怪,就算打不过,也有办法找人解决。

这么能干的大徒弟,还特别能受委屈,极具使命感。唐僧可着劲儿地使小性子,冤枉了孙悟空也不担心孙悟空记恨他,比孙悟空的女朋友还牛。

儿子对我嗤之以鼻,我说怎么了?只要有观点,有论据,生动有真感情就是好的读后感。

我接着说:

我喜欢孙悟空

我喜欢孙悟空,他是从石头缝里面诞生的,所以就没有妈妈老唠叨他的作业,茫茫天地间,任他自由自在地玩耍。

他本领高强,就算调皮捣蛋都能获得“齐天大圣”的称号。估计玉皇大帝也不能找家长,没人能管得了他。

记得儿子说他不想当孙悟空的时候,我问他想当谁,他说如来,因为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我说:“可是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上尿了一泡尿啊,你不嫌臭啊。”

而且,孙悟空有的是玩伴儿。在花果山,有一大帮猴子陪他玩儿,只要他愿意,拔几根毫毛也可以变出好多小猴子,他的朋友到处都有,在哪里都有面子,随便就能找土地老儿问路、问八卦,还可以上天求助各路神仙,这些神仙居然都买他的帐。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物啊。

毕竟,小时候最喜欢孙悟空了,也想自己或者有个好朋友能够这么神通广大。长大了以后才知道,不要有依赖心理,凡事都要靠自己。要脚踏实地地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孙悟空和多啦A梦,你更喜欢哪个做你的好朋友呢?

我喜欢猪八戒

轮到猪八戒了。都说不要猪一样的队友,那一定说的不是猪八戒,猪八戒的优点简直是太突出了。

我喜欢猪八戒,每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妖怪来了也能抵挡一阵子,反正再厉害了就让大师兄上,大部分妖怪,猴哥一个人就可以了。沙师弟又是那么的任劳任怨,挑担、煮饭都包了。猪八戒自己会偷懒,所以就不那么累。

吃得多点怎么了?那是天性,谁叫投胎当了猪呢?要是投胎当了别的动物不就吃得少了?再说,人家天天赶路走那么多步,要是有朋友圈,肯定也是微信运动前几名。

在西天取经这个小团队里,猪八戒可是个可爱的猪队友,就算捣乱也不讨人嫌。而且非常幽默,简直出口就出段子。既能哄师傅开心,又和精灵古怪的师兄、老实闷骚的师弟搞好关系,不精明能办得到吗?经常有人说猪八戒大智若愚呢!这是一种境界!

我喜欢沙和尚

我喜欢沙和尚,通常三句话搞定一切事情:

“师傅说的对呀!”

“大师兄说的对呀!”

“二师兄说的对呀!”

多好,我还得写350个字的读后感。相比之下挑着担又算什么呢。

此处儿子捣乱,影响发挥......

自从沙和尚跟了唐僧,就不曾做过恶事。干活勤勤恳恳,为人低调。这是团队里的实干派啊!是干实事的人!

好了,我抛砖引玉这么多了,你还写不出来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反正开学的时候是要交的。

反正是你的作业不是我的。

正说话间,儿子打碎一个杯子,我说:“你打碎了琉璃盏,触犯了天条。得逐了出去。”

后记:

我满怀期待地问娃我的这番说辞能否让他觉得有用?他说:“没有,你说的这些都不能写到读后感里给老师看。”

奇怪,怎么不能,从他的角度写就好了啊。

我又问他:“你会不会因为要写读后感而不喜欢看西游记了呢?”他说:“不会。”

嗯~这个小孩还是蛮可爱的。

“你是孙悟空下凡头先着了地。”

“怎么讲?”

“把聪明、机灵都摔没了,就剩淘气了。”

“妈妈,你就是来搞怪的吧?”作者:键盘轻舞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西游记背后的故事读书笔记与感悟之敢问路在何方》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西游记读书笔记与感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