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一个人的小镇有感 > 地图 > 读一个人的小镇有感

读一个人的小镇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读《一个中国农民为报恩,130年坚守自己的美好承诺》有感。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读《一个中国农民为报恩,130年坚守自己的美好承诺》有感》,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读《一个中国农民为报恩,130年坚守自己的美好承诺》有感
何嘉熙
俗话说:“一诺值千金”,一句承诺是他人对你的信任,是你双肩上的那份责任,是你内心的那份秉持,是不为名利所诱惑所干扰,也是你对他人的承诺,他人对你的信任。有的承诺是因为感恩,感谢别人的恩惠,传递温暖,感动世人!
一户坚守了130多年的万姓人家,由于社会动荡便从外省逃荒到崔姓世居的地方,被当地的乡邻宽容接纳。为了报恩,万作柱家几代子孙为当地人义渡并且分文不收,坚持了130多年,这一坚守是人品的体现,是社会的反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如果平凡的承诺一直坚守下去,就是一种大美,大到道德高尚的层面,大到灵魂高贵的深处。
万姓家族的承诺,是为了报答乡邻的宽容接纳,于是许下义渡的承诺,星移斗转,时移世换,从不间断,130年的义渡成佳话!
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承诺!
人们常说,成功的男人都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而成为邓稼先背后的那个女人,更为艰辛。这一点许鹿希深有体会,但许鹿希懂得邓稼先,珍惜邓稼先,所以愿意许下那一生一世的承诺。邓稼先从1958年接受研制原子弹任务开始,便聚少离多了整整28年,他隐姓埋名进入了与世隔绝的戈壁滩。这28年里,邓稼先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这28年里,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的承诺,始终无怨无悔地等待。可是,在等到夫妻团聚的那一天时,邓稼先已经因为核辐射身患重病,苦等28年只换来一年的相处时间,随后邓稼先便离开了人世。邓稼先为国为民,大义凛然;许鹿希坚守承诺,无怨无悔,因为深爱着所以懂得,这份坚守,这份承诺,让人感动,让人落泪!
也有的人因为良心,不取不义之财,许下真诚的承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有的人为了让鸡长得快,给鸡打激素;有的人为了让牛肉更有重量,给牛注水。但也有的人却选择坚守承诺,像网红油条哥,坚守良心,承诺不用复炸油炸油条。还有那一句承诺一心为民的王忠宁!“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在社会主义文明高度发达、人与人相处难见真情的今天,诚信品质尤为重要! 因为良心,不取不义之财,许下真诚的承诺更是难能可贵!
承诺易许,坚守难。如果一定要许下一个承诺,何不选择一个最美好承诺,然后无怨无悔坚守!可以为感恩,可以为爱情,也可以为了自己心中温热的良心。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优质范文)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在阅读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会有一些独到见解。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才是你读完长篇大论之后真生能剩下留给你的知识。有没有哪些优秀的读后感可以作参考?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精心整理的《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翻开语文书的P52页,一个很特别的雕像,查了资料,我知道了这个雕像的名字和由来。它叫“铸剑为犁”。1960年,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里竖起了一尊名为“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塑。漫长的人类历史充斥着血腥的战争,与此同时,爱好和平的人民又不断发出铸剑为犁的呼唤。1990年,大厦北侧庭院又竖起一尊名为“善必胜邪”的雕像:一位斗士身跨战马,手握长矛,刺死了一条用原苏联SS-20、美国潘兴ii等两枚中程导弹作为躯体的恶龙。这两尊雕塑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人民期盼和平、力主裁军的强烈愿望。随着对课文的了解,我走进了战争年代,走近了“小英雄”小夜莺、雨来和雷利的身边。我对他们充满着敬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让我深有感触。这是一封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孩子雷利(他跟我姐姐差不多大)写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这封信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名联合国的军事侦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这几年来,雷利和妈妈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雷利很怀念他的爸爸,他知道,虽然我们中国孩子已经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很多地区还在进行战争。许多无辜的孩子被战争拆散的家庭,被战争夺去了生命。他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21世纪不再进行战争,让明天的世界为战争敲响丧钟。

我是出生在21世纪的孩子,我的身边没有战争,没有硝烟,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可以快快乐乐地读书。但是雷利向加利先生的呼吁并没有变成现实。虽然还有像雷利爸爸一样热爱和平,敢于用生命捍卫和平的维和队员在努力工作。但在伊拉克、巴基斯坦战争还是一次一次地在爆发。不少无辜的孩子还是在战争中死亡,还是在战争中失去家人。我要向战争国家提出质问:战争对人类有好处吗?战争是最善良的吗?都不是,战争既是残暴的,也是血腥的。是战争让那么的孩子无家可归,是战争让那么多孩子结束生命,是战争让那么多本可以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人牺牲了。你说战争是具有什么意义的?

我没有能力阻止战争,但我希望,我祈盼:战争国家可以越来越和平,在战争国家的孩子可以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400字)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我四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可至今仍记忆犹新。这篇文章深深地触动着我,我为失去亲人的孩子感到悲伤,为世界上仍存在不和平而愤慨。

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他写了一封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这封信里回忆了他的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光荣牺牲的事,向联合国秘书长陈述了战争的危害及自己对和平的渴望。小作者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自豪。

虽然我们中国孩子现在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许多国家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摧残着和平之花。那些活在战争中的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他们怕失去家园,怕失去生命,怕失去校园,怕失去......

“救救孩子们吧,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共同心声。我们拥有同一片天空,同在一片土地,同住一个地球,我们要珍视每一条生命,珍视我们美丽的家园,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希望,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维护和平,那么和平之花就能永驻人间!

家长评语:

佳欣是第二次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读后感,她读四年级时写过一次,再一次写时她仍然感受深刻,看来这篇文章对她的影响不小,时隔这么久,在她的记忆里还如此清晰。希望孩子渴望和平的愿望能得到保护。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45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让我泪流满面。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中国孩子,他的父亲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壮烈牺牲。为此,这位中国孩子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了一封信,并通过他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我不禁为雷利感到惋惜和伤心,本来他有一个爱他的爸爸,还有一个完完整整的家庭,可是,战争让雷利失去了爸爸,他再也不能和爸爸一起散步,再也不能和爸爸一起下象棋,再也不能和爸爸一起玩游戏了。

至今世界的不和平或战争事件,让全世界的孩子不断受着罪恶的子弹的威胁,虽然,世界看起来很太平,但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唉!为什么世界不能太平?那是人与人之间不愿和睦相处而造成的。他们难道没有想过,小孩子是怎么过的吗?在战争中的孩子,不是死,就是残,要不然就是无家可归,而且,每天都要受罪恶的子弹的威胁。在战争中的孩子,都是没好日子过啊!

人们啊!醒醒吧!我们需要的不是战争,而是和平!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孩子们也是无辜的,大家一起为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吧!

五年级:徐天乐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800字


翻开语文书的p52页,一个很特别的雕像,查了资料,我知道了这个雕像的名字和由来。它叫铸剑为犁。1960年,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里竖起了一尊名为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塑。漫长的人类历史充斥着血腥的战争,与此同时,爱好和平的人民又不断发出铸剑为犁的呼唤。1990年,大厦北侧庭院又竖起一尊名为善必胜邪的雕像:一位斗士身跨战马,手握长矛,刺死了一条用原苏联SS-20、美国潘兴II等两枚中程导弹作为躯体的恶龙。这两尊雕塑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人民期盼和平、力主裁军的强烈愿望。随着对课文的了解,我走进了战争年代,走近了小英雄小夜莺、雨来和雷利的身边。我对他们充满着敬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让我深有感触。这是一封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孩子雷利(他跟我姐姐差不多大)写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这封信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名联合国的军事侦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这几年来,雷利和妈妈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雷利很怀念他的爸爸,他知道,虽然我们中国孩子已经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很多地区还在进行战争。许多无辜的孩子被战争拆散的家庭,被战争夺去了生命。他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21世纪不再进行战争,让明天的世界为战争敲响丧钟。

我是出生在21世纪的孩子,我的身边没有战争,没有硝烟,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可以快快乐乐地读书。但是雷利向加利先生的呼吁并没有变成现实。虽然还有像雷利爸爸一样热爱和平,敢于用生命捍卫和平的维和队员在努力工作。但在伊拉克、巴基斯坦战争还是一次一次地在爆发。不少无辜的孩子还是在战争中死亡,还是在战争中失去家人。我要向战争国家提出质问:战争对人类有好处吗?战争是最善良的吗?都不是,战争既是残暴的,也是血腥的。是战争让那么的孩子无家可归,是战争让那么多孩子结束生命,是战争让那么多本可以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人牺牲了。你说战争是具有什么意义的?

我没有能力阻止战争,但我希望,我祈盼:战争国家可以越来越和平,在战争国家的孩子可以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600字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每当我听到《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即为自己能在这美好环境里生活学习感到庆幸,也为那些因为战争而无家可归的孩子感到同情。在我读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后,更是让我无限感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是初中孩子雷利向原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写的一封信,雷利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应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但确被无情的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父亲为和平的事业宁可舍弃一切的精神感动了雷利,并使他更加崇敬父亲,产生了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责任感,他通过原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呼吁:救救孩子们吧,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雷利的心声,更是整个世界的每个人所希望的。

在6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在6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还是没有永驻人间。

我们中国孩子现在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世界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间倒塌,死亡两千多人。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所带来的不断仇杀。阿富汗的长期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还有车臣的战争,以及南北朝鲜的长时间对峙等等。以上事实正告诉我们,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得硝烟,罪恶得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啊!无情的战火使多少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年迈的老人悲痛万分,可怜的孩子无家可归。只要一天战争不结束,世界形势就不能稳定,人们就一天不得安宁。

现在,我们孩子们虽然无力制止战争,但我们都企盼有一个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我们孩子的呼声将会为战争分子们把丧钟敲响,让世界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我们追求和平,我们呼唤和平,我们希望和平能够永驻人间。小朋友们,等我们长大了,让我们携起手来,建设一个没有战争的和平世界!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一个中国农民为报恩,130年坚守自己的美好承诺》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一个人的小镇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