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语文教育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语文教育读后感1000字

语文教育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书心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书心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书心得

寒假读了《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发现它并不像以前的一些理论书籍一样高深难懂。书中结合很多我们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和解读,使自己对新基础的一些专业词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还给了我新的启发和认识,读了以后,我将平时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新基础理念相联系,还颇有收获。

新基础教育的宗旨是: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新基础教育有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这些理念怎么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需要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过去我执教过三年级,发现自己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没有明确把握,尤其是阅读能力,不知道该如何培养。我发现新基础提出了能级的概念,也就是能力的层次级别,并就基础教育阶段九个年级的不同语文能力提出了层次性非常强的能级要求。每一年级细细读来,都能找到在整体性思维关照下年段能力培养目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阅读,我知道三年级是语言发展三个低潮期之一,要求过高、过低都脱离学生的发展需要,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适度的、具有挑战意义的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发展,避免三年级出现低潮现象。书中对识字2024教学阅读教学听说教学写作教学课外阅读都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教学建议。

三年级识字2024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加强识字2024教学精细化程度,提高学生运用汉字2024的正确率。有了一二年级的识字2024基础,到了三年级能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2024,可是由于识字2024量越来越大,用错写错的现象也就多,所以要重视易错、常错字2024的复习,并采用多种形式复习,不断增强学生的放错意识。这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重视的。三年级要重视词义的确切理解,我平时也教给学生一些常用解词方法:分解组合法、近义词、反义词、结合上下文理解,但是我忽视了让学生通过勤查字2024典、词典来理解,以后应该让学生多用工具书,尤其是预习时,应要求学生查词典理解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学会联系上下文选择确切义项。

三年级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找准阅读理解中的过渡点,顺利实现低高过渡。

1、找准过渡的关节点,提升阅读理解力。

要从关注文章中的字2024、词、句到同时关注文章整体,要从关注单句、复句到同时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关注句群和自然段的结构。

2、从较多关注故事情节到关注思维能力发展。

要加强归纳自然段意思的指导,梳理文章思路指导,简要复述指导,整理知识指导,提高质疑水平指导,书中有具体方法指导和举例,让我收获颇多。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些方面的指导。

3、从较多体悟词语、句子的含义、情感扩大到学习段的体悟。

在教学中,用学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策略,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空间,提高学生体悟段的水平,为以后提高篇的体悟水平打基础。这一点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做得很不好,我想要做到这点,首先得提高自身的教材分析能力,并不断完善现在教学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体悟层次。

4、把握介绍性说明短文特点和学习方法策略。

在书中举例了类单元组合教学方法,给我们以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一篇篇散点的课文在类结构的大网上找到了结构的教学点,也就有整体中的具体,语文也就变得更有逻辑了。这样的结构性思维,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意识,从而达到教结构、用结构的理想课堂。[纯教育系统范文大全-/]

5、默读、速读能力的培养。

要想提高默读速度并不难,关键是日常化和持之以恒。以后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要注重默读、速度能力的培养。

最后我再说说写作教学,学生普遍不高兴写作,遇到写作文,有的同学不会写,有的同学觉得没什么好写,几句话就写完了,有的同学的习作呢,没有条理,东拉西扯,句子不通顺也是普遍现象。新基础教育实验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困惑,提出了改革措施。老师要帮助学生发现写作素材,首先可以从课文学习中发现写作素材,第二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教师应指导并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世界,提高观察的敏锐度和能力。第三为学生创作写作情景。丰富、充满情趣的活动能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写出的文字2024才会活泼。老师要提供可效仿的写作方法。三年级以写作段为主,到三年级下学期,适当写点记叙性短文,写学生熟悉的人和事,逐步向四年级过渡。对比自己的习作教学,不管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还是观察方法的指导都做得很不到位,以后在习作方面应加强指导,并多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全身心去感受,并加以一定的指导,相信学生一定会有话可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他们觉得写作并不是一件难事。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来改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步伐,真正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一)

在空闲时间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二)

利用假期阅读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书中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

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四还目标等为教师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育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很好地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以前我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把学生看作认知体,只要让他们认真学习,养成好习惯,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有一个好成绩,但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文章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

首先我认为要改变我们教师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特别仔细地去研读了其中第十章班级建设改革,给我极大的触动。首先,叶老师对班级建设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新基础教育是将班级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来理解,用是指称学校中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放在学校教育实践的总框架中来认识和研究。新基础教育把班级看作因学校行政划分而处于同一个班的学生组成的同伴群体。而建设是不断创造着班级内涵与个性的过程。班级与建设所构成的班级建设一词,不只是两个词的简单组合,而是作为有着内在关联、相互限定的复合概念来理解。班级建设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有关学生在班级中日常的社会生活质量提升型的建设;另一部分是有关班级集中进行的有主题、有设计的,具有专题性的班级活动系列的建设。只有真正理解了班级建设这一概念,才能明确班级建设是师生合作进行的教育实践,老师和学生是班级建设实践的共同主体。它和课堂教学相通,同样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双向的互动。由此也进一步提出了对班主任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去探究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需求;研究、关注学生相关的成长;思考如何让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等一系列的核心问题。

其次,叶老师又从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未来公民养成问题及学生自我意识与成长需要的发展问题,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班级建设的意义。的确,如今我们接触的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父母的经济收入都很高,生活条件相当优越,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更多的感受是他人为自己服务,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点强。父母长辈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无形中去溺爱孩子。这样的状态,如何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如何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新基础教育向实验班主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改革现有班级管理状况,把班级还给学生!在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过程中,又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的重建班级的口号。要让这一口号实实在在地融入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并非一件易事。

总之,通过对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的学习,对我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大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平时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和提升,这样才能学到更先进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能源,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高每位学生的服务、管理意识,使学校、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三)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篇文章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已经读过两遍,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文章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文章中指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3.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5.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新基础教育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读《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有感


读《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有感

贾巧云

在9月23日,当我接到在网上购买的《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方法篇)》这本书的时候,我如获至宝。拿到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起来。这本书的主编是杨伟东,杨主编是河南省教研室科研办主任,杨主任主编的这本书为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指明了方向。

我首先从前言看起(这是我阅读任何一本书的习惯),我个人认为,在前言里面,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在前言里面,往往能够了解与著作相关的重要信息。整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准备、选题立项、申报批准、组织开题研究、如何实施研究;中期课题检查与报告的撰写及评估;后期的搜集与整理;结项获奖与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等等。课题研究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近些年来,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不管是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还是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都开始重视参与课题研究了,都愿意研究相关的课题了。我也不例外,在2013年,我主持负责申报了一个市级课题,课题的名称是《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这个课题结题后,我才真真正正地感觉到自己的知识素养与专业技能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才彻底明白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通过课题研究促进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无止境的,体会到只有投入其中,就能享受到课题研究结项“收获”之时的愉悦,因为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动态信息,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事研讨来解决,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生态。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决定着教师把学生托起的高度。正如书中所说,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教师把学习真正融入生活,就能使教书育人生涯有汩汩的春水流淌,有浓浓的绿意萌发。

我坚信,只要读了这本书后,凡是想申报课题立项的,都会得心应手,都能圆满完成课题结项的!因为,书中告诉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选题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结项总结阶段;讲解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是确立课题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体现在指导意义上和检验课题的理论价值上。无论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他们都是任何一个研究课题的生命;分析了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的做法,相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我们一线教师每天都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比如我在主持负责的《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这一课题时,我就很有优越感,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曾经在2009年11月参加培训过南阳市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研修班,获得了南阳市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任职资格证,这为此课题的研究奠定的坚实的基础;我自98年参加工作一直在一线奋斗,担任了十几年的九年级思品课,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来源于教学实践,落实于教学实践。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处处留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按照计划、按照标准、按照要求,把教育教学过程中感触最深、体会最深的教学观点通过科研来提升,对于感到困惑、有疑虑的问题通过科研进一步来探明;学校的同事团结和睦,我和课题研究小组的其他参与者都是在郭滩二中工作,我们携手共进,贴近实际,真做实干,很好地把握课题的发展方向,在任务的分配上我们当时是这样安排的——我是课题的主持负责人,主要负责撰写课题的研究方案、分配任务、设计课题研究进程,并监督研究任务的落实情况。除此之外,还承担着课题研究中部分具体的研究任务、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与保管等工作。其他成员则是按要求发挥自己的特长,承担着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案例筛选及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保管等等工作,我们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后,依据课题研究的计划,定期开展一定的交流活动,集中研讨,及时沟通,及时反馈,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获得了市级二等奖。课题研究最有价值的就是研究成果,在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项报告过程中,都要贯穿成果意识,注重成果收集,助推研究结果。在2015年6月,我们拿到了这个课题的结项证书。之后我们把整个课题研究打印装订成5份,让其他教研组拿去传阅,并让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解决教育教学疑难问题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我们的团队只有具有执着的探索精神,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做到满足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学是需要交流、切磋的,课题研究更是能滋养教师的底蕴与灵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无形之中逐步让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名师学习,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打磨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技巧,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教师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开放自己,与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切磋、协调和合作,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加以推广,能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沐浴着十八大的春风,迎接十九大的召开,在《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这本书的引领下,我相信在今后的课题研究道路上,我会走的更快!会采撷到更加丰硕的果实!

《杜威教育名篇》读书心得: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杜威教育名篇》读书心得: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教材

杜威认为教授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各种教材为基础所组成的学科课程,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杜威批评这种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做法,它会阻碍儿童的生长。杜威认为教材的源泉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经验,应当从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针对我国,针对当前,教师手头有的是系统的汇编教材,如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如果对教材的处理变学教材为用教材,也不失为是对杜威关于教材这一观点的变通。所谓用教材我认为本质是挖掘出它呈现知识点的方法,用它来指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每次上公开课,我们又都有这样的体会,思想上重视了,钻研教材的时间长了,发现可教点很多,远不止教参上所给予的。

因此也就有了同课题评优课比赛中 八仙过海的精彩演绎。如初中语文第七册《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作者把紫藤萝花描写得极其辉煌,通过推敲文字2024得出原因:首先,文章抓住了花的盛这一特点;其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再者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最后由一树花一穗花一朵花看出,写景中还有一定的顺序。再如《春》里面描写春花还写了蜜蜂、蝴蝶,还想象出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的虚景。这样,如何写景这一知识点就被挖掘出来了: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运用修辞、注意顺序、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而如何赏析句子的方法也呈现出来了:抓住几个词语、说出修辞、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表达作者什么情感。这是教参上所没有的。

试想,如果我们平时的每堂课都能潜心挖掘教材中众多的知识点、能力点,然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选择、确定训练重点,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何愁提不高呢?

二、研究教法

杜威把活动(做)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他反对学生坐在固定的教室里静听和死读书的方法。他认为以儿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活动既是教材也是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是儿童怎样学。杜威根据自己提出的思维五形态理论,设计了教学的五个具体步骤:

(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即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

(4)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杜威指出,能否引起思维是传统教学方法与他的方法的根本区别。

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是能调动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法就是好的教法。换言之就是要加强学生主体性教学的研究。尽管我们知道其重要性,但是教师真正能在平时研究学生主体需要,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创新教法的又有几许?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每年各级各类评优课、观摩课、汇报课、公开课还不多吗?他们难道不是在演绎新的教法吗?是的,不管这堂课成功与否,我们都得肯定你,因为你是做了研究,你是在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但是即使你得到了特等奖,那也只是对你这一堂课的评价,我要问的是,你平时也能做到如此研究教法吗?我们的学生的能力决不可能只通过一学期一两节公开课上的学习得到提高的。所以,我认为创新教法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是一个坚持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是作些探究的,效果还不错。下面列举几种操作性较强的做法:

1、加强学科综合

教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一诗时,我尝试着让学生跟我学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一歌(其歌词与诗歌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在婉转动听的旋律之中,学生情趣盎然,在歌声中感悟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意蕴。课后则采用歌唱的形式替代枯燥的背诵,学生对这种教法喜欢极了。

2、引导学生体验

作文教学时,老师即使为学生讲遍写作技巧,读遍美文佳品,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捉襟见肘。学生写作需要的是感受,不是概念。令教师苦恼的是学生圈囿于课堂学习,生活经验少,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就要从现有条件出发,研究对策,寻找、安排一切可让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直接体验如跳绳、踢毽、拔河、喝茶、煮茶叶蛋、挖荠菜包馄饨、实验基地制作茶壶、运动会开幕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思考,然后写作;间接体验如国内外各领域发生的大事:经济危机、环境问题、神六升天、奥运会、兽首拍卖、感动中国人物等等,让学生上网、看报、找图片、作讲座,然后写作。这样有了体验,再加上一定的技巧,相对而言,学生的作文就鲜活多了。

3、坚持下水作文

作文教学时,教师如果一味述而不作,高高在上,他就没有多少信服力。一学期一次和学生一起完成三规作文。即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题目。师生当堂面对面地完成,师生间交流作文感受,交流作文得失。这是一种很有效果的作文教学研究。说实话,有时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行文构思胜我一筹。孔子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很公正地作评价,学生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慢慢地学生对写作惧怕心理减少了,对写作的热情增加了,如何写好作文的悟性提高了。

三、研究教师角色定位

在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中,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员不再是学生的导师,而仅仅是学生从事活动的指导者、参谋、助手。应该指出,杜威并没有忽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读书心得: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


教师读书心得: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

魅力,《新华字2024典》上解释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学的魅力,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力。它能够激励、鼓舞学生汲取知识的信心和力量,不断向新知识殿堂奋发进取。

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应该是由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完善的人格力量是教师教学魅力的基础。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经过长期陶冶的思想情操,磨炼的精神气质,积累的知识能力而形成的个人修养,无疑是教学魅力的基础。所以,只有长期勤奋好学,不断日积月累,认真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才会有其魅力的丰富底蕴。着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学中对教材的烂熟于心,对知识的旁征博引,上挂下联,纵横捭阖,以其谈笑风生的教态,充分调动起学生高昂的情绪,浓厚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人听了一节课后问他,你备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他耐人寻味地说:我的前半生。

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继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将学生的知识杯与教师的专业桶都汇集到知识的大江大河上。变由师到生的知识单频振动为师生共振,变教学为学教,确信教学不仅相长,而且互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同时长进。

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心得


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心得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真是手忙脚乱,对于教学更是摸不着边,完全不知道怎么上课,于是总是在网上、在教案书里淘现成的教案,可是似乎也收效甚微!因为每一课时的教案都好长,根本记不住,有时候自己上课都觉得毫无章法、没有线索,真是可怜了之前的那些学生!

2013年秋季学期,随着教科书一起来了《教师教学用书》,起初,我并没有在意,以为不过又是一本教参,还是没有现成的、完整的教案来得方便,于是我继续着痛苦的但又自认为必要的记教案之旅!

后来,我无意中翻开了这本书,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一本教参,却又不仅仅是教参,且绝不是让人越变越懒还理不出线索的教案书!开始时,上课前,我还是主要翻看教案书,查看教案,但在看完教案之后会再来翻翻这本书,后来觉得教师用书似乎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于是先查阅教师用书,再看教案书,上课时,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脉络要清晰了许多,也轻松了一些,不过,当时我还没意识到是这本书的功劳,但我似乎离不开这本书了!

转眼到了2014年春季学期,又是一年领新书之时,这回在书堆里我主动寻起了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来!之后我又循着头一个学期的步骤,继续使用这这本书和教案书,只是有渐渐抛弃教案书的趋势!

到了去年,我突然发现,我竟不需要时时离不开的教案书了,反倒是上课之前一定会好好研读《教师教学用书》。首先拿到新教材,即翻阅本册的《说明》,以熟悉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等,尤其是《说明》里会出示本册的教学目标,对于经常懒于翻阅新课标原文的我们简直是如雪中送炭,知道了教什么,我们才好思考怎么教啊!然后,每一单元的单元分析,让我们对一单元的内容都有个整体的了解,以免我们割裂单元的内容,做更好地整合教学,让我们更明晰教什么。接着,进入具体的一课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给每一篇课文编写了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精读课文有,经常是片段)、相关链接。每次我都会从教材解读看起,了解课文背景、内容、表达特点,以及把握重点词句;再查看教学目标,进一步明晰本课教什么;教学建议就是给我们一个怎么教的建议,虽然这个部分不长,但每次看的时候,我花的时间是最多的,边看边圈画,再看的时候就把建议逐条简写在语文书上,加上自己对授课的感受和设计,那么我的每课时的教学简案就出来了,且因为我写了一遍,上课时脉络就会很清晰,几乎不会有自己都觉得很混乱的感觉。至于教学案例和相关链接,我通常只是了解一下就过。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先告诉了我们教什么,而不仅仅是怎么教,因此当我们明确了每课时教什么了的时候,我们的教学脉络自然清晰了!

我就这样用这本书两年了,去年才突然发现,我好像摆脱了对教案书的依赖,对于课文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以前是不看教案,根本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现在查看课文后,也会有一点点自己的感受,即使不查阅教案,也大概晓得教什么了,这也是一个收获吧?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中提到的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一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独生子女,对自身所属的这一群体有着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我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感受到学生的变化。放眼望去,今天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而关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教育,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把独生子女看成具有特异个性的特殊儿童,甚至极端地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其实,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并非独生本身所致,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独生导致家长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

一般而言,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个性发展的优越条件 ,如更好的家庭氛围、环境,充分的爱的满足。有一研究证明,独生子女的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多56.81%。 但同时,这些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也导致了独生子女的自私、专横,这使得有关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由家庭延伸到学校。在《新基础教育论》中有一份1996年发表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报告,其中提供的一系列数据,让我体会到学校所要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品德教育,还需要提供让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品格特征,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自私这个问题,班级活动相比起家庭教育能更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这方面缺点,毕竟他们的这方面缺点就是由于缺少群体生活、生活安逸、家庭的过度保护、遇事太一帆风顺才造成的。我在教学中最常见到独生子女出现以下常见的性格心理障碍:执拗心理、偏激心理、狂妄心理。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障碍,往往我们都通过家长的配合来逐步转变他们的这些心理障碍,但也有家长口头上配合,但实际行动上还是非常溺爱自己孩,这对于这些孩子的性格转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发现相较于家长的配合,更好、更直接的解决方法则是在学校经常地组织集体活动,特别是有针对性的一些活动,可以让他们从得到和给予中形成友善的态度,从互相帮助中形成为别人着想的观念。当然还有个别的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还是显示出他们的霸道,只有通过单独教育,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学会把同学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

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我想我们教师首先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配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儿女在性格上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由什么造成的,与家长达到共识,从而让他们配合我们教师的教育,再通过班级体的集体活动,慢慢转变这些独生子女普遍的性格问题。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

陆丽华

于漪老师一直是我最为敬仰和钦佩的教育大家,敬仰她在耄耋高龄之时还在为上海的语文教育奔走忙碌,更钦佩她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假期里,我又一次认真拜读了于漪老师编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书中说:“教学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教师必须树立目中有人,也就是目中有学生的观念。……每一个学生是具有个人特点的,有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他的长处,他的不足,他的潜力,他的发展趋向,他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都须了然在胸。”

于是,对于老师又产生了一份感动,感动于她心中对语文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更感动于她整个教育生命中浓浓的学生意识。

反观自己,从教也已十年余,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按部就班,上课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思维却不自知。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考虑过课堂的起点在哪里吗?我讲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我在上课过程中有关注过学生的反应吗?询问过他们的需求吗?课结束后,是因为又讲掉了一篇课文而长舒一口气,还是更在乎学生的收获如何呢?……

于漪老师在书中传授的点点滴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一堂课的起点,应源于学生的需求。

一堂课的过程,要解决学生的困惑。

一堂课的终点,更关注学生的收获。

拥有学生意识的语文教学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1

学生的需求才是课堂的起点

一堂课的起点,远不只是文本解读的问题和寻找教材切入点的问题,更是对学生的理解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与教材的契合点在哪里,或者说,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教材的个性如何才能共构成为课堂的教学核心。契合点找准了,课的起点就实了,就像穿鞋一样,合脚了;反之,契合点低了或高了,都会影响后面的行走。因此,课开始之前,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之作为课的起点。

1

建立在语文课程性质基础上的宏观需求

于漪老师这样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课程,它在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的同时,应融合德育和美育。其中的智育,我将其理解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其中的德育是指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美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要发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牢记学生学习语文的宏观需求,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综合能力,更要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察与文化判断等各方面,提升他们的境界,培养他们的情操,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帮助他们成为健全的人——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使命!

2

流淌在每一个语文课堂上的微观需求

宏观需求的达成,离不开每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只有在持续、长久的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美育德育的渗透,才能将语言文字的力量在学生心中汇聚成千斤重量!

但是,每一篇课文都是不同的,都有着独特的文本特点和文本个性,学生都能读懂吗?这就是针对具体课文的微观需求了。教师在课开始的时候,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微观需求,才能将课上出真正的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微观需求呢?

我认为,学生的预习反馈很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不仅仅只是把课文读两遍,生词抄写两遍这么简单。预习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可以指导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步骤:

(1)扫清文字障碍。

(2)整体感知内容。

(3)写下独特理解。

(4)提出难点疑点。

这四个步骤中,尤其是第四点,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让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困难和困惑,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将心中的问号拉成感叹号,这就是学生上课的需求,这也是“以学定教”四个字的真切含义吧。

曾有一次看到步根海老师上《合欢树》的教学实录,课的伊始,步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看课文后的疑问,然后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的问题,开始这堂课。步老师的课,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在明确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一步步解决他们内心的疑问。这样的课堂,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空间意识。我的导师兰保民老师说过,要行走在文本易忽略处,提升学生的思维敏锐度。有些语言,学生知道自己不懂,可以在预习时提出来,在课堂上加以讨论解决;而有些语言,很重要,学生却容易忽略,他们不知道自己不懂。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和解读可能,要知晓他们与文本的距离,要预留出学生思考和生成的空间。

2

上课的过程是解疑的过程

课堂上,首先要致力于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如步根海老师那样,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再在课堂上加以分析讨论。

其次,要引导学生去探究那些他们容易忽略但其实很重要的部分。于漪老师说,教材对学生来说,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大堆问题。它潜藏着需要解释、需要认知、需要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能发现一二,做肤浅的了解,而真正要洞悉底里,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与表现力,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于老师说,教师就是要善于紧扣教材的特点,提出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置身于教材的主要矛盾冲突之中,思考、探索,寻求解决的途径。

于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多很好的示范。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诗中的“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一句中的“好”是个非常稀松平常的词,学生不会引起多少注意,更不会去思考,这个“好”字中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含义。于老师就抓住这个字,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及平日对周总理的了解,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己的语言,谈这个字的千钧分量。学生在于老师的引导下,才真正去思考周总理“好”的深刻含义,有的学生说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的学生说出了“万古云霄一羽毛”,有的学生说出了“文能治国,无能安邦,功盖天地,万古流芳”,在交流的过程中,再次罗列了总理在政治、军事、外交、民生、文化建设等等各方面的丰功伟绩。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帮助学生提出了他们自以为没有问题的问题,更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情感的激荡!

又想起了兰保民老师上《芦花荡》一课,课文的11—13小节三段文字,没有连接上文的情节,而是宕开一笔,介绍起两个小女孩的经历身世以及遭遇,对于这样的文字,学生都没有关注到,只认为那是无关紧要的闲笔。兰老师却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三段文字?这三段文字对于塑造老头子有何作用?对于孙犁小说特点的体现有何作用?兰老师的提问,就像一个撬棒,撬开了通向文本深处的大门,也撬开了学生的心灵。正是两个女孩子悲惨的遭遇、屡遭磨难的经历,激发了老头子对她们心疼、怜惜的,那是老头子内心情感的源头,而这种情感,正体现了孙犁小说的人性美。兰老师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关注文本的细节之处,更是教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解读文本要有整体意识,要关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整体性,并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第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更是教师应该及时把握的。很多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有着非常矛盾的态度,期望出现精彩的现场生成,把课堂推向高潮,又惧怕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提问,令课堂失控。没错,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抓住并很好地利用它,它会成就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忽略甚至无视它,不仅课堂将会陷入平庸乏味的泥淖,对于提问或发言的学生,更得不到学习探究的乐趣。因此,基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认知,教师必须及时郑重且机智地对待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愉悦,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

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上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的精彩生成,以及于漪老师的精彩应对。学生提出疑问:别里科夫逢事必讲“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但是当事情大到差点儿要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结婚,倒反而没有一句这样的话,似乎不合情理。再说,柯瓦连科、华连科那么活泼、好动,单是骑自行车就够吓死别里科夫了这个提问出乎意料,但于漪老师没有无视或打马虎眼,她先称赞了学生的提问,并给大家介绍,说这篇课文是节选的,只有原作的一半篇幅,并趁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展开想象,有声有色地加以补充。学生的想象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里充满了想象力。在学生们的诉说结束后,于老师把删节的部分告诉给大家:别里科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成,婚姻是终身大事,应当先估量一下马上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免得以后出什么乱子。这件事闹得我六神不安,我现在通宵睡不着觉。老实说,我害怕,她和她弟弟的思想方式有点古怪,她的性情又很活泼。一旦结了婚,以后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学生不仅都煞有兴趣地记录了下来,那个提问的学生眼神中更投射出一种满足感和得意感。可以想见,这个学生在这一刻,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课。

更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于漪老师在教《花木兰》的过程中,因为有学生质疑花木兰故事的真实性,而导致于漪老师去查阅很多资料,证实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的起源,在此不一一赘述。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生成,于漪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在读于漪老师的书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有着这样的感慨:于漪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那个年代,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教学资源,没有形象生动的音频、视频,没有鲜艳亮丽的图片,更没有制作精美的所谓ppT。但是,在于老师的课堂,师生之间的学习氛围是那样浓厚,学生学习的欲望是那样强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于漪老师真正懂得学生的需求,懂得尊重学生,更懂得如何引领、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和探索力。

反观我们自己,上课必用幻灯片,没有幻灯片似乎就不会上课了。犹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几年,备课就是制作幻灯片,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找素材,找好看的动画小图片,动画怎么出现才好看……每做好一个幻灯片,心中都会长呼一口气——备课备好了!上课过程中,教师自己盯着电脑屏幕的时间比注视学生的时间要多得多!现在想想,真是特别惭愧,固定模式的幻灯片,怎么能成为上课的必备?幻灯片就如同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按部就班,没有情感的温度,更不允许学生提出其它的疑问,偏离预先设定的轨道,所以也更扼杀了课堂生成的可能性。这样的课,看似很标准,却最缺少对于学生需求的关注。这样的课,真的是学生喜欢和需要的么?

语文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守护,尊重他们对生活独特和丰富的体悟,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觉,开发他们的潜质、扶助他们个性的成长,让学生在言语生命中张扬生命激情。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不做表面文章,踏踏实实引领着学生走在文本中、走进语言的深处,去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把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从而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更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四,必须要补充的是,上课的过程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一个一个、零零散散地解决问题,这种提问回答、提问回答的“打地鼠”式的上课方式是缺乏整体性和规律性的,难以获得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学生的困惑来源于哪里,是语文知识的欠缺,还是语言能力的不足,抑或是思维力或想象力的不足,再或者是对生活的认识及体验不够等等。所以,教师还是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语文课上,在对一篇篇经典美文的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铺设学生思维的阶梯,提供学生思考和发展空间,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越来越深,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自己给自己答案。

3

学生的收获是检验课堂成果的唯一标准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是一堂好课,说法有很多,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板书规范、气氛热烈、重点突出、方法得到等等等等,但是,于漪老师的课堂告诉我,教学的目标、思路、方法、重点等,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但是,如果一个教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重点也很突出,唯独缺少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启发,教师只是自顾自地讲重点难点,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能算是好课吗?

看了于漪老师的书,我知道了,一堂课究竟有没有成果,答案在学生。课堂上,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否踊跃参与、是否积极探索;课结束,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是否获得了求知的快乐、是否有继续探索的动力、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渴望等等。而这所有的一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于漪老师说:“课堂教学要进行改革,改革陈旧的不符合全面培养人的低效率做法,须转换立足点,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去‘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

于老师的话让我深受启发,更多时候,我们备课,备的是教材,上课,上的是教案;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学生能接受吗?学生能受到启发吗?学生能有收获吗?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的学,把学生学有收获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最后,再次用于漪老师的话勉励自己: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提供知识,而且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感谢育人中学陆丽华老师供稿)

《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读书笔记


《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读书笔记

在前些日子里,我读了《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这本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大致包括:根据实际情景、观察到的现象和可以获得的信息,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了解和已具有的科学概念(想法)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实验或进行观察;收集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和进行交流;提出新的问题在有些探究课题中,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了定义: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他包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在科学教育中,经常争论的问题是:探究式科学教育究竟是一种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学习科学的方法,还是本身就作为一种课程的目标。〈科学课程标准〉认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对年幼的学生来说,可能学习探究的过程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认为,小学的科学教育中只是承担科学启蒙的任务,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不是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儿童已有的科学基础上精心选择和组织儿童探究的内容,而只是在课堂上采用零碎的、杂乱的案例,那么这样的探究式科学教育将会是效率很低的教育,也不可能达到培养儿童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需要把让儿童建立新的科学概念(想法)、改善和纠正已有的科学概念以及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的培养结合起来考虑。

教师是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但不是学生探究进程中掌握主动权的人。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和设置环境,单进行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能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最终取决于学生本人的情况和努力。作为科学教师需要掌握或了解三方面的知识:科学概念和模型、教学法以及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规律。

在对学生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时,我们强调学生应有一本连续使用的记录本,这是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估,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书心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语文教育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