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李鸿章传读后感。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鸿章传读后感”,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篇一:李鸿章传读后感】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篇二: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著的《李鸿章传》,因为梁启超与李鸿章属于两个政治派别,所以感觉本书应该相对公正,起码不会过分褒奖李鸿章。

本书中的李鸿章与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明显不同。教材中的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封建卫道士。但本书中的李鸿章却是一个中心报国的英雄(更多的是在他自己心中)。李鸿章怀着一颗报国的心,在曾国藩的提携下,再加上各种机遇,先后评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成为了大权在握的权臣。他推进洋务运动,训练新军,组建北洋舰队,周旋于西方各国列强之间,成为中国外交第一人。但是他始终超越不了自己的思想局限,他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他注定是一位封建制度的守护者。尽管他内心深处想帮助国家富强,但是他始终意识不到,中国的落后是有落后的封建制度所决定,而不知道民主为何物,更不知道民主政治为何物。他只能在封建统治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而封建保守派的阻挠,他更加难以施展拳脚。

外交中,李鸿章先后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他被冠以卖国贼的称号。可是在当时的情形下,诸多条约的签订都是无法挽回的,无论哪位外交家去谈判,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李鸿章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列强从中国攫取的权利。中日甲午海战后,李鸿章在一本与伊藤博文商议《马关条约》的过程就能说明这一切。当时李鸿章与伊藤博文进行多次商讨,一直难以达成一致,李鸿章在回旅馆的路上遭遇枪击,伤势严重,但依然坚持商讨玩条约条款,日本方面处于歉意,在条约中做出一定让步,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弱国无外交,没有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外交实力必然软弱。如果当时换做他人,未必就强过李鸿章。

所以,个人觉得不能全面否定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从主观角度讲,他应该属于一个正面人物,只是他的思想局限性决定了他的失败。

【篇三: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谥文忠。清朝末期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同时也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里,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而不再是对其一味的贬低,里面一句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不仅肯定了他的才华和见识,也让我们看到其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书中,梁启超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

做为政治家,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见识超出同侪,也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但由于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咒骂着及后世之人痛斥着,而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了。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但是在皇权体制下,他没能实现其抱负,反而招来国人对他咒骂痛斥,这不能不说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这也是李鸿章充满悲剧色彩及争议的原因。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这一切都深深的打动了我。

【篇四: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李鸿章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中对他的简单概括: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签署不平等条约。镇压太平军,让我感到可气,签署不平等条约让我干都心痛,即使实操办洋务运动,但北洋水师的覆灭让我彻底的认为他是个无能卖国贼。

在一次去图书馆找关于曾国藩的图书时,我看到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对于梁启超,在我们心中无疑是变法英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并且他们在政治上还是敌人。我便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笔下,李鸿章又是个怎样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自己的学识感到羞愧,对梁公的见解感到由衷的敬佩。并且让我们从新认识了这的备受指责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书中,梁公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公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公写的一句评价:李鸿章是事势所造英雄,而非造势之英雄。

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见识超出同侪,对当时中国现状深切忧虑,深知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这些方面无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可惜他学习洋务之皮毛、改良经济而不改良政治,最终没有把中国带向富强。再加上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咒骂着及后世之人痛斥着,而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另外他又是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哀。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这一切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篇五:李鸿章传读后感】

拨开历史的阴云,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清朝末年的中国宛如一位头戴罂粟花的盲眼老人,看不到世界的风云变化,在鸦片的刺激和精神的盲目自大中,浑噩度日。然而,机器的轰鸣声最终震碎了老人的天朝梦。睁眼看世界风潮大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李鸿章之功过至今难以评定,虽不可说他是那个时代造就的英雄,但自李鸿章的名字出现于世界以来,就成为中华第一人。然而有人称他为近代化的奠基人,又有人称他为卖国贼。梁启超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他在书中并没有李鸿章功过进行盖棺定论,他只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的确,不只是李鸿章,每一个所谓英雄伟人一生所为并非都是正确的,而奸雄也不能完全被否定。隋炀帝荒淫无度,不惜民力,然而他也修运河,创科举,造福后世;唐太宗开创大唐盛世,然而他却是残害兄弟才登上的皇位;毛泽东雄才大略,一生打了无数次胜仗,却也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发展倒退了至少十年

事实令人唏嘘,然而无论功过对错,他们绝对不是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的。有时候或许只有犯了所谓的错误才能达到所谓的成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就给他打上豪杰或是奸雄的标签,一个人是多面的,我们也应该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的功与过。

李鸿章年轻时以曾国藩为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崭露头角,从此也可以说是仕途一帆风顺,官拜大学士,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两广总督等爵位,可谓是位极人臣。这样的地位给他的才华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舞台。他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先知性,他知道开放学习西方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且百利而无一害,于是他也欣然放下天朝上国的思想学习西方,李鸿章更可谓是一代忠臣,无论他发展洋务,编练水师,学习西方技术,他的初衷并不是从中牟取什么利益,而是希望国家强生不衰,最根本的还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中体西用,而非建立一个像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初衷正是反映出了他作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失败也是必然。

当然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不能对李鸿章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在各个方面,他都可以说首开先河,创办军用民用企业,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编练海军,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中传其生平,但着重写了他在军事和外交上的所作所为,军事方面,由于个人喜好粗略浏览,但在外交上令人感触颇深。

或许,李鸿章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是许多人视其为卖国贼的最主要的原因,梁启超说:李鸿章之负重望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亦以外交。李鸿章在外交上一直是主张避战求和,面对帝国主义强权,我们都明白清王朝大势已去,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这或许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过错,中国早已风雨飘摇,走向了没落,毕竟谁签下这一纸条约结果都已经是难以改变的,李鸿章也只是奉旨行事,他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减少国家损失。

他一生位高权重,基本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何等威武,然而在暮年之际,在异国他乡,在宰割祖国的谈判桌前,他只能是向日本帝国主义低头,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他只有答应和不答应两种选择,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李鸿章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日方对其苦苦哀求根本不为所动。直到李鸿章遇袭,枪子深入左眼下,几次昏厥,日方终于做出了一点让步,李鸿章感慨,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内心突生一种英雄暮年之悲,感慨万千。

弱国无外交,李鸿章已经做出了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梁启超说李鸿章外交之历史,实失败之历史也。的确失败,但又有什么求胜之法呢?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走向死亡,他作为这样一个没落腐朽的王朝的代言人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他有忠心义胆,但仍缺少远见卓识,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国民。作为地主阶级,为保全清政府,也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他必然无法成功。

如梁启超所言,我也同样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篇六: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是我们都熟知的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应当最公正。他的评述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名人列传。根据他对李鸿章认识的基础上,本人再次对李鸿章进行了简单的评议。

李鸿章是权臣?

我们都知道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利分配体系,古代历史上,由于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政治平衡的权利分配原则,当皇权的威望丧失的时候,一般很容易让外戚、大臣或者宦官、伶人等接近皇权政治中心的力量掌控。但是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完善,掌控国家政治大权的大臣受到各种政治力量的制衡,已经不可能出现踢开皇帝自己干的情况。李鸿章是个典型的例子,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位极人臣,但是他不能主导中国历史命运,他的那些头衔其实只是些幌子。所以,但凡称他为权臣,应当只是个表面现象,近代史上李鸿章种种政治行为不过是皇权的旨意。但必须承认,这位不是权臣的权臣比历史上那些贪恋权力的权臣起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用。

李鸿章卖国?

李鸿章被梁先生认为是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的外交家,但是作为不幸时代之中国大臣,中国缺乏强大的国家综合力量,其外交行事便不得不以妥协来求得中国安宁。其主张可以被理解,但大多数国人并不耻于此,往往诟病于李。李的外交思路固然可取,但是往往拘泥于此而不敢有所突破,以至于出现不败而败得惨事。但是李鸿章不能主导整个中国的行政大事,即使他对洋务运动倾注心血,力图改变中国国运,但是往往遭受集权力量的牵制,有志而不得伸。同样,李鸿章签卖国条约其实无外乎西太后懿旨,李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

李鸿章是兵家?

李鸿章乃团练淮军起家,曾力挫太平军和捻军,兵锋所指,无所不破,力挽大清于狂澜,但是李与曾国藩一样,虽然能运筹帷幄,但是往往有谋略,而无战略眼光。李家之淮军虽不同于绿营、八旗之辈,但其军队仍然不是近代军队,士兵缺乏军事素养,也不懂爱国保家之责任。当然也可以认为李鸿章的淮军虽挂名清军兵勇,但实际上是私人豢养的军队。清政府中央并未视其为嫡系,虽然重用,但是时时防范。中日甲午战起,清中央政府本应当倾全力支持淮军与日军一战,但是西太后出于权利平衡,以维系其中央权威之考虑,竟然随意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以致海军设备无法更新。而李鸿章自然也不是坚决爱国之英雄,视北洋海军为其私人财产,竟然不让海军与日军决死一战。李鸿章越是老去,其心态越趋保守,结果武备尽失,京畿难保。被迫签定城下之盟。

李鸿章的洋务时代

李鸿章与各洋务大臣起办洋务,原来也是以消灭太平军与捻军的手段,而且近代以来外患不断,必然需要加强军事武备,以备国防。故而起办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这种情形使中国近代海防开始进入现代化的行列,应当说李鸿章功不可没。但是洋务运作并不采纳西方制度,其生产效率低下,后来因为军事洋务没有足够的军费,被迫开展经济洋务,从而把洋务运动推向高潮。这次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科技的做法使得中国重新了解世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开始重视西学。但是这次应当举国参与的运动并没有使大多数国人能够清醒的认清世界形势,仍然有许多保守派不愿意改革。这样,洋务运动步履维艰。而洋务派也没有足够的主观意识认识到向西方学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仅仅将皮毛转送到中国专制政权手里。但李鸿章就是那个时代最为进步的改革者,但是他的改革却是小心翼翼,进展十分缓慢。

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褒扬和批评都揭露了一个事实,李鸿章既不是一个纯粹的卖国者,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民族英雄。他对中国的进步有贡献,一个是消灭了违背中国传统伦常的太平天国,另一个是兴办洋务,但是晚清帝国官僚统治机构的腐败也使李鸿章不可能完全脱离官场的颓靡之风,所以,贪污之巨,仍然令人侧目。但是无论是他糟糕的贪污记录还是他惨淡的外交业绩,李鸿章等人的存在彻底改变了清代官僚机构重用满族贵族而少用汉官的政治结构,也由此使得安徽之地的官员顺利进入清中央政府机构,成为后来民国时期皖系军阀的源头。梁先生的介绍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先前对于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之人物,李鸿章的确是伟大的开拓者。其历史的悲哀一方面在于专制政权,一个方面在于中国国运的不幸。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一)

高二(4)班 唐柔嘉

作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诽谤很多,自我们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历史以来,李鸿章这一“卖国贼”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众人眼中的李鸿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这本《李鸿章传》最为公正。

这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梁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而这本书,确实是围绕晚清复杂的政治时局中,李鸿章的功与过来写的。

以李鸿章的学识,虽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

这本《李鸿章传》给了我颇多收获。

首先,是梁公治史的态度。梁启超和李鸿章是政治上的公敌,但作者曾亲口说道:“这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为自己的敌人写传记,还能脱离世俗的论调,以公允之心来评定,这是一个史家所拥有的胸襟和态度!

其次,是获得了对李鸿章接近真实的认识。从前对他“卖国贼”的认识,在今天读到这本书后,才是真正地把李鸿章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时局、世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李鸿章。李鸿章虽饱受国人非议,却被外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他所犯下的历史过错不少,不学无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签的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惋惜。虽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知体恤百姓,虽从政严谨细心,却不明时局。总的来说,“李鸿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于整个民族的落后,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梁先生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先前对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伟大的开拓者!

读李鸿章传有感(二)

是功,是过?

2016学年高一15班

执信中学 姜杰

阅读这本书前,我本人对李鸿章的了解还仅限于历史书上只言片语的介绍:李鸿章,晚清重臣,领导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当时的国人痛斥其为卖国贼。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对李鸿章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渐渐明白了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浙甫,号少荃,谥号文忠。出生于1823年的他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可谓是少怀奇志,才华出众。然而,这只是他跌宕起伏的开始:随着道光帝的逝去,刚接过这个担子的咸丰帝似乎还是太过年幼,社会矛盾愈加剧烈,轰轰烈烈的天平天国起义就这样开始了。李鸿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自己的家乡建立淮军,挺过太平天国数次进攻,并在最后打败了顽强的太平军。

从那之后,李鸿章一战成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一度被西方报誉为东方俾斯麦。但其后半生的外交手段却是一大败笔:面对诸多刘强的欺凌,总是想着“拆东墙,补西墙”,却意识不到“两墙都倒”才是最终结果,导致我偌大的华夏古国,被列强们瓜分殆尽,还要赔款。

正如梁先生书中所说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事也是晚晴的历史。一口气读完《李鸿章传》,仿佛切实地看到晚晴在列强夹缝中最后的挣扎。对于李鸿章这一争议人物,梁先生也评价得十分到位:“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成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计划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胜之城,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李鸿章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他仿佛做了一辈子的修理工,想把清王朝这栋残破不堪,摇摇欲坠的破旧楼给修补好,终究还是没能成功,但他似乎已经尽力了。“李是时势造的英雄,并非造时势的英雄”,作为臣子,李鸿章对清朝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一丝谋逆之心,为保全国土日夜操劳,对百姓的饥苦生活于心不忍,对自己的逝去不能再为朝廷效力而感到悲伤与无奈,对祖国的未来感到叹息。

有人说“为什么李不选择像曾国藩一样,激流勇退,把天下交给下一代人?”我觉得,事情总是要有人承担的,也许李鸿章就是选择了承担吧,不管是骂名,诽谤或是指责,他都接下了。功过似乎早已被定好:大败太平军,接任曾国藩,兴办北洋水师,领导洋务运动,最终却一事无成,签订《马关条约》等,或许,这就是李鸿章的命吧。

读李鸿章传有感(三)

历史与文化之不幸

2016学年高一2班 张钰晴

余读任公之《李鸿章传》,感其不幸,痛其衰亡。然细思其人其事,所以有此悲剧者,乃历史与文化所致也。

放眼全球,中国乃四大古国中唯一文化不断者,其两千余年封建历史之长远,所涉疆域之宽广,无一国可出其右者。余研习物理,知物体有特性曰“惯性”,然历史无惯性乎?况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数千年矣,又何能于一朝一夕之间改乎?由此,虽外疆渐盛,而国人眼界闭塞一如往昔。元以下之海禁,清特起之锁国,伤人未满一百,自损何止十万!少荃诞于斯时,所见所习唯封建礼教,眼界尚狭,纵年岁渐长,所见所闻不同,其本性已定,再难改矣。任公斥之为“不学无术”,然又如何有新思想、新学术供其幼年所习?合肥行改革,自守旧制,而世间封建余潮尚如泄洪难挡,有成功之法乎?恐非世人所能料矣。此况乃历史与文化共定矣,非少荃一人之悲。

德富苏峰曾言少荃性情如中国人之性情:冷血、自大、隐忍、脸厚、善辩、狡诈,或有过之,然并非虚妄。自古以来,能处高位者,有几人不似少荃?如唐之房、杜,宋之王定国、王荆公 ,明之严分宜,清之陈午亭,无论忠奸,性格中必有特质似少荃者。此乃中国官场乃至民俗文化所定者,其间玄机,一句“物尽天择”可谓道尽,少荃性格如此,并非偶然。

虽然,少荃亦人杰,若宋则为吕夷简,若明则为徐阶,也可称之一代名相,何至于后期如此不堪?盖其所生时代,新旧交替之时,少荃随旧潮,更被历史所湮灭亦。若晚生数十年,未尝不可如任公一般指点人物,快然自足。若少荃泉下有感,必叹“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尝闻“生不逢时”乃人生一大痛,古之人诚不欺我!

少荃之不幸,乃历史与文化之故,非唯少荃一人。少荃之同辈人,亦遭历史与文化湮灭矣。否则,以中国四万万人,岂会“列国皆有英雄,而我国独无一英雄”乎?此两者威势之可怖,余今日见矣,诚为一叹!

李鸿章传读后感2篇


李鸿章传读后感(一)

中国近代历史的反光镜

薛光明

望着窗外高楼林立的城市,

回忆里却是满目苍痍的中国,

不读历史,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中国。

带有遗憾的敬仰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传读后感(二)

晚清重臣的枯朽背影

高扬

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

少时立志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面对乱华匪贼,起兵靖乱,终得位极人臣,

却了了拂过,八十余载,

化作不得已的"肃"迹落款,

喋血而亡。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个同受伊藤博文赏识钦佩的清国重臣,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知道为奴尽职,如是而已。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不是清政府,我更不是李鸿章。"但这位总设计师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或多或少具有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影子。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在失败经验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史留给了我们太多借鉴与反思。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很多人都骂李鸿章,可是却忘了那时候的背景,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李鸿章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李鸿章传读后感【1】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他知道当时为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清廷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未由。

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知道如此又能怎样?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

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

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

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

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

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

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

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

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李鸿章传读后感【2】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

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

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

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

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

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

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

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

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

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

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

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

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

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

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李鸿章传读后感【3】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

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

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

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

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读后感(一)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李鸿章读后感(二)

这是一本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作者在书中对李鸿章的性格、思想做了极为细腻的分析探讨。作者从大历史的角度描述了李鸿章的一生,既对他的才能及贡献赞叹不已,又对他的失误直言相批,公正的评价了李鸿章的一生。应该说,李鸿章是试图睁眼看这变化中世界的中国第一人。他看到了中国已经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国家,也想到了这种落后将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所以他倡导了洋务运动,试图通过经济复兴、科技复兴带来民族复兴。但是由于他未能深入的了解西方文化,没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复兴形成的巨大的羁绊作用。因此他试图利用经济状况的改变来改造中国社会的过程及作用是极为缓慢的,并且在那个时代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他派往美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在国内封建势力的攻讦下半途而废,不得不提早回到国内就是明证。

李鸿章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第一人,他试图将中世纪封建的中国改变为现代化的中国。但是他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所存在的缺陷,所以他的起步是艰难的,但是他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抹杀的。后来的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社会改革都是将他社会变革的延续,并最终由邓小平完成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实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任何人都脱离不了时代,任何人都脱不过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生不逢时之人。李鸿章就是为那个时代所生,就是因为有了他的积极行动,中国才缓慢的睁开了看世界的眼睛。


李鸿章读后感(三)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李鸿章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中对他的简单概括: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签署不平等条约。镇压太平军,让我感到可气,签署不平等条约让我干都心痛,即使实操办洋务运动,但北洋水师的覆灭让我彻底的认为他是个无能卖国贼。

在一次去图书馆找关于曾国藩的图书时,我看到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对于梁启超,在我们心中无疑是变法英雄,着名的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并且他们在政治上还是敌人。我便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笔下,李鸿章又是个怎样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自己的学识感到羞愧,对梁公的见解感到由衷的敬佩。并且让我们从新认识了这的备受指责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书中,梁公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公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公写的一句评价:李鸿章是事势所造英雄,而非造势之英雄。

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见识超出同侪,对当时中国现状深切忧虑,深知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这些方面无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可惜他学习洋务之皮毛、改良经济而不改良政治,最终没有把中国带向富强。再加上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李鸿章传读后感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咒骂着及后世之人痛斥着,而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另外他又是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哀。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这一切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读后感李鸿章传700字通用5篇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读后感李鸿章传700字通用5篇,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1

对于一个处在世界剧烈变革,列强虎视眈眈的时代,支撑着一个破旧不堪,国力日益衰落的王朝,游走于列强之间,为国忍辱负重的老人来说,李鸿章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比李鸿章更煎熬,因为他为那个王朝肩负了太多的责备。他的一生也都在不断的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也在终其一生的实践着。

纵观李鸿章其一生,为国鞠躬尽瘁 却终不能实现富国、强国之志。在他所处的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确实对这样一个在满洲清廷身为汉臣的他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纵观古今中外成就伟业的重臣,哪个的环境又会比他好的多呢?

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位高权重,能够执掌大权40余年。虽有高处不胜寒,却能游走于清廷各派之间;虽国力衰弱,却能周旋于众多列强之间,这足以体现其处事之智慧的高深。临终还能得到了朝廷的褒奖,最终能善始善终,他是幸运的。而这也正是他的不幸,身处一个动荡的年代,又执掌大权,朝野相倾,居然没有成就一番伟业,实属遗憾。他之所以演绎了一幕历史悲剧,其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2

李鸿章,是晚清最具争议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我读完本书后,感慨李鸿章的悲情,再了解清楚当时的时代背景,又是何其悲怆与无奈,一次次割肉般的诠释弱国无外交的悲惨,设身处地,如果是你又或者是任何一个键盘侠身处其境,你确定能做的比他好?只能说生不逢时,是时代的悲剧。若能生于强国,其外交才能更好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人无完人,晚年的李鸿章的确敛财无数,总体来说,个人观点终其一生功劳还是大于过错的。懂历史的会清楚,如果不是慈溪鼓励太平军肆意屠杀传教士,又怎会让八国联军抓住共同侵略大清的理由?而当时能看清楚整个国际与国家情况的,唯有李鸿章,深知战必败,更不能同时与多国作战。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看,下面两段是引用该书的内容简介,希望能打动你去了解一个全面的李鸿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是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李鸿章全集》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也许《李鸿章全集》中就有答案!无论是李鸿章的同时代学者被誉为晚清“第一笔”的梁启超,还是多次采访李鸿章本人的《泰晤士报》记者布兰德,以及与李鸿章打过交道的西方女权主义者阿奇博尔德·立德夫人等人在本书中都以深刻独特的笔触为我们揭示出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一个真实的晚清历史。读此书如见其人,如入其心,如领其神,这也许是那个时代的学者给现代读者的财富。”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3

读罢,掩卷深思。李鸿章实乃近代被错解最深之人。当世及后世之人多毁之谤之,言其乃丧权辱国之始作俑者,慈禧卖国之代言人也。笔者虽亦有忿忿于李处,然于李亦颇多赞誉,所谓有功有过,赏罚分明。

李生于道光三年,安徽人士。其时,朝廷殊要之职皆授予满人,而于汉人猜疑甚多。

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受业曾国藩门下。曾国藩为湘人。于李亦师亦父。李之修身,治军,政治,外交所奉之圭臬实多源于曾。

及发捻作乱,而八旗满将不堪用。国之岌岌,满朝震动,方起汉人。乃委曾国藩以大权。曾国藩帅湘军,与发捻战,互有胜负。后李鸿章归乡建淮军,与湘军,常胜军互为依持,历十数载终剿平发捻,李亦籍此名声大噪,始为清廷所倚重。此为其军事光辉之谢幕,而外交悲剧之揭幕矣。

当是时,列强环饲,皆欲分中国而食之。李受命于临危之际,欲习西洋之术以制之,故竭力以促洋务运动。以李当时之眼界,固不知非变政体而不足以救国。假使知之,则何如?亦不可奈何矣。汉人入机要已为大变,至于改国体,非李之力可及也。

李所为人记恨之由也,盖其充当丧权辱国条约之全权代表,尤以中日《马关条约》,中俄《中俄密约》最甚,故李之荣誉毁于一旦也。又李实为当世朝堂掌权之大人物也,其权愈多,则责愈重,不论毁之誉之,皆非常人所能及。此非脱李之罪,然使他人于李之位,大抵不及李甚也。

今日吾辈,生于清平,实难感乱世分毫,然于此清平之世亦难抉择,况乱世乎?故李之功过,吾辈须客观审视之,不可人云亦云。国耻距今不过百多年,国人几以忘之,可悲可叹!

李鸿章起于内患,卒于内外交困之际,其功也煌煌,其过也昭昭,然不愧于英雄二字。李尝游历欧洲及美利坚,知外国之先进,也曾摩拳擦掌欲奋发追赶,奈何政体腐朽不堪,大厦将倾,此历史之潮流也,非人力所能当。而大清国祚苟延多年,李有大功鄢。

是非功过,烟消云散,成王败寇,都付笑谈。

完。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4

李鸿章传读后感600字:

对李鸿章知之不多,只在《从晚清到民国》和读书会上了解部分。此时写读后感,便觉得心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之不多,能谈的自然就不能多。

仅从《从晚清到民国》中来说,李鸿章是个非比寻常的英雄了。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发展出了中国现代工业的雏形。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把清朝的海军从无拉至到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地位。甲午战争究其失败之根本,那就离不开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用文中的话来说,“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科技的发展,没有了政府的支持,只能是徒劳的。这也就有了梁启超评价的“以一人敌一国”,依我看,把“一国”换成“二国”也未尝不可,在面对“神对手”的同时,却还有一群“猪队友”。

另一方面,他代表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等条约,背上“卖国贼”的骂名。今时网络上对“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也有了另外一番解读:意指少年的时候不知道李鸿章是怎么样的人,成年后因误信网络谣言而将其误认为爱国英雄。

梁启超说“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诚然李鸿章绝非庸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都有自己的价值取舍。同时,每个人接触了解的资料又不全一,自然就形成了褒贬不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读史,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情景模式,看当时当景当人是如何做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褒贬其实无太有意义了。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5

这两本书,梁启超乃濮兰德不能及也。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看完中西两个人写的李鸿章传,算是知道一些李了,大学时候因为一位老师,已经纠正了原来的一些看法,今天再反观之,的确观人应该观全。

观其一生,的确波澜壮阔,如果说有掣肘,这个掣肘也是他自己,忠君让他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维护已经半死的清政府;自负让他总是沉浸在功劳簿上;自欺让他总是满足于表面的浮华;自私让他任人唯亲,引以为傲的事业也只是徒有其表不堪一击。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呜呼!李鸿章往矣,而天下多难,将更有甚于李鸿章时代者,后之君子,何以待之?

对李鸿章的要求我们更多是是因为他的身份,位高权重却一步一步走向深渊,当然时代,社会给了他很大的阻力和压力,换作任何一个人,应该也是回天乏力,毕竟弱国无外交。

彼无论如何之事,不惊其魂,不恼其心,彼能忍人所不能忍,无论若何失望之事,视之如浮云过空,虽其内心或不能无懊恼乎,无悔恨乎。纵观当时满朝文武大臣,李鸿章所作所为已经可以是表率了,走向共和里张之洞的确只是空空如也,实干家李鸿章是也。

自律乃做大事之必备品质,缺之则事不成,

历史已经是过去,我们既不能负重前行,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以史为鉴,现在国家进入新的时代,国家实力决定了是否有话语权,有多少话语权,话语权有多少份量,积贫积弱的中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希望国家可以乘时代东风,扬帆起航,不负伟大时代。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与君共勉,20xx年夏,武汉,南湖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春节这几天看完了英国人布兰德的《李鸿章传》,算做个读书笔记吧。

我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就定了一个想法,算是有目的阅读,即我想看看在一个组织面临生死变革的时候,其中核心人物为何难以破立而只在做糊裱工作,只是无意义滴做了延长沉船时间的挣扎?这种困境是否也会在今天的银行业变革中重现?至于李中堂到底是中华民族的卖国贼还是大清帝国最优秀的掌舵人,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心的。

看完书后,不敢说已经有了答案,但至少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完成认知升级是一个突破,但转变心性是更重要的突破。

李中堂比他同时代的所有人都幸运,他最早接触到洋务,并在与一批洋人共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中外技术上的差距,而在随后的洋务、外交生涯中更加了解了大清国所处的局面。

在这个层面上,李鸿章可以说相较当时迂腐的满清政坛,完成了一次认知升级,他是高于那个时代的一个存在。他兴洋务、办北洋,周旋于列强,可以说在他掌舵的那十年大清多少还是有了一些新气象。但一次甲午海战就将所有努力摧毁,而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必然。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李中堂的认知虽然完成了突破,但其封建体制的心性毫无改变,也就意味着他所能带来的变更只能是面子光鲜而动不了体制本身。其结果必然就像是李中堂自己创建的北洋水师一样,看上去船坚炮利实际上腐败中空经不起考验。

虽然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不对付,但同样作为大清朝中的洋务派,一个掌北洋,一个掌南洋,在许多观念上还是一致的,比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李鸿章身上就表现的同样明显。

尽管李鸿章在处理洋务在与洋人周旋的过程中显得很洋派得体,但李中堂有一种天生的骨子里的高傲,书中这样说:当他小心谨慎地建议和洋夷和解时,他自始至终都相信中国社会和政治传统在伦理上的优越性。

这就让李鸿章这个倡导变法的先锋人物,在处理涉及到朝廷方面的具体事务的时候,又无可挽回地成了坚定的保守派,他总是奉行先例和传统。所以李中堂的改革努力就好比鸠摩智用小无相功催动的少林七十二绝学,看上去一招一式都有那么点意思,但终究不是我少林正宗。

形成简单的认知其实不难,就像现在我们能够肥肠直接地感受到银行业的日子不好过,也能通过自身亲历发现银行的客户及业务的流失,所有银行人包括非银行人都明白,不搞转型不搞变革肯定就是死路一条,可是这种认知到底停留在怎样一个层面呢?仅仅是认知还是身心都已经准备好了?大清国的立宪是真立还是预备十二年再说?要知道,中华民国可等不了你十二年。

二、让时间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好思路,但解决问题是更要紧的思路。

李鸿章之所以被教科书定性为大卖国贼,主要是两方面,一来他是坚定的主和派(教科书里好像告诉我们面对外敌主和的都是奸臣),总是站在洋人立场说话;二来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李中堂代表清廷签订的。

而在阅读《李鸿章传》时我发现,李鸿章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只是因为他虽然单方面地认为自己无比优越,但却清晰地认识到大清国在面对西方列强时已经毫无防御之力。正如书中最后两段描述的那样:李中堂在奉命掌舵前,中国这艘大船已经漏水,许多时候他为了保证这艘破船还能继续航行,不得不扔掉包括领土、主权在内的一些货物。

但李中堂绝对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绝没有说反正比不过洋人干脆破罐子破摔,或者干脆撂挑子走人,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他一生有那么多次力挽狂澜解救大清于危难,延续清廷命脉。

在我看来,李中堂解决问题的思路恰恰也就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思路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然无法硬碰硬地直接解决问题,那就先搞发展,一切等发展起来了或许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又或者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易地解决了。

改革开放算是摸着石头走过来了。当然,解决了当时的很多问题,也留下了一些问题,同时又产生了更多的新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国力上来了,人民整体富裕了,这就是一种成功。然而,李鸿章的思路却是走失败了。背后的原因就不能不提满清的官僚体制问题。

李中堂所在的时代,官僚选拔的唯一途径就是科举,就是靠对那么几本圣贤书的感悟理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大多数中国的经世之道都肥肠简单,其中微妙之处在于它们的应用,这种应用在传统官僚的务虚体系范围内没有问题,可以玩得很溜。

可是要知道,当李中堂要兴洋务图自强的时候,即走向变革需要务实的时候,这种非技术官僚可能即没有前文所提及的认知上的升级,更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能力,而且就像书中所说极度腐败。他们最大的本领就是包装成绩以讨得太后老佛爷的欢心,至于虚假繁荣的底下到底有多不堪,大家心照不宣一起捂着就是了。

如果当年的北洋水师启用洋人教官,带来真正的现代军事化管理,或者就是交给像袁世凯这样能够后来在小站练兵的,而不是丁汝昌这种只有忠义却没有办法的行政官僚,或者甲午海战会是另一种局面。

十多年前,银行启动金融改革的时候,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是不需要直接去解决的,而是通过快速发展自然就过去了。但今天,银行改革的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这些问题是否还能随着时间发展而自动消失,恐怕不是半部论语可以解决的。

聊点题外话:李鸿章谥号文忠,与他老师曾国藩的谥号文正仅相差一字。在我看来,恰恰就是这一字之差,足以说明李鸿章确实不如曾国藩。李中堂得不到这个正字,恐怕多少和他自己参与贪腐有关吧。虽然在那个时代官员贪腐可能不算什么大事,但因为个人私利而阻碍了国家进步,说起来这不就是触动灵魂的改革的难度所在嘛。

而这个忠字即为李中堂赢得了太后老佛爷的信赖,同时也将李中堂死死地限制在了中国传统士大夫这个角色中,这种狭隘注定李中堂是那个时代社会正常而自然的产物,所以他不可能去重塑这个社会。

李鸿章再牛也就是个凡人,他不能突破时代和社会带给他的桎梏,那他主导的变革结局也只能是让大清苟延残喘。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心得感悟:《李鸿章传》作者:梁启超,文言文,共127页。

读书笔记摘录:

“是时鸿章年三十八,怀才郁悒,抚髀蹉跎者,既已半生,自以为数奇,不复言禄矣。呜呼,此天之所以厄李鸿章欤,抑天之所以厚李鸿章欤?”“李鸿章之用兵也,谋定而后动,料敌如神,故在军中十五年,未尝有挫折。”“日前当务之急,与日后久远之图。”“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钜。约他日朝鲜有事,甲国派兵往,需先照会乙国而已,所谓《天津条约》者是也。虽然,此约竟为此后中日开衅之引线矣。”“盗未有不赌,赌未有不盗,盗风之炽,其源实赌风而来。”“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如剥笋皮,一日紧一日。”

读书笔记整理:

梁启超言,李鸿章一生尚未有盖棺定论,颇有争议,立传之时带有三份情感:以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非少年得志,原文“是时鸿章年三十八,怀才郁悒,抚髀蹉跎者,既已半生,自以为数奇,不复言禄矣。”机遇曾文正公和时局,而后闪亮登场。很多人说李鸿章为晚清权臣,但从权力来源的军政上来看,是高估他了。于军队,太平军起义之前,清王朝八旗军东征西讨,直到金田役,旗兵暮气沉沉,才出现满汉权利消长的初端;于中央政府,李鸿章虽有督抚之任,但并不是握有实权的军机大臣。

略观李鸿章一生,先平再明后暗。在其明时,组建淮军,兵法帷幄,谋定后动,料敌如神,所以在军中十五年没有遇到真正的挫折,对待部下将官都是以道义相交,亲爱如骨肉一般,所以将领都乐于为他效命,可堪称将将之才。

李鸿章一生势不可与洋务分割,遭受世儒的唾骂是洋务,有识之士的谴责也是洋务,小民茶余饭后也定牵动到洋务。洋务,刮骨未尽,痛与余毒并存。当然,中日海战,洋务破产了。李鸿章的一世英名随海军一起覆灭,同时陆军的溃败,把他平定江苏,平顶捻军的荣誉掩盖了起来。海战这一年,正是光绪十九年,李鸿章七十岁,是他一生明暗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史更屈辱的转折点,李鸿章的个人荣辱成了晚清的兴衰的象征,此后他一生中最后的八年将是外交的八年也注定必将是暗藏祸机的八年。

当时,万国皆知有李中堂而不知道有北京朝廷,顺理成章地,外交谈判,合约签订多由李鸿章处理,弱国的外交,气息奄奄,难以妙手回天。李中堂因一纸密约——中俄密约,这一实实在在损害中国利益的条约终于让一部分愤怒的国人称之为当世秦桧。(中日条约欺辱太深,当时官员都想借用俄国制约日本,让其干涉外交,事后俄人积极布施诡计促使密约签订,太后授意,条约签订后晚清皇帝和当世人盛怒异常)

局势造人,历史长河湍流不息,李鸿章的明与暗,褒贬不定,但都不影响他在中国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在世界史上亦不可缺少。作者:擦肩而过的逆行

[收藏]读后感李鸿章传1000字集锦8篇


你知道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是怎样完成的吗?不同的人看完作者写的作品后,都会有不同的见解,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读后感李鸿章传,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1

读了梁启超著的《李鸿章传》,因为梁启超与李鸿章属于两个政治派别,所以感觉本书应该相对公正,起码不会过分褒奖李鸿章。

本书中的李鸿章与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明显不同。教材中的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封建卫道士。但本书中的李鸿章却是一个中心报国的“英雄”(更多的是在他自己心中)。李鸿章怀着一颗报国的心,在曾国藩的提携下,再加上各种机遇,先后评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成为了大权在握的权臣。他推进洋务运动,训练新军,组建北洋舰队,周旋于西方各国列强之间,成为中国外交第一人。但是他始终超越不了自己的思想局限,他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他注定是一位封建制度的守护者。尽管他内心深处想帮助国家富强,但是他始终意识不到,中国的落后是有落后的封建制度所决定,而不知道民主为何物,更不知道民主政治为何物。他只能在封建统治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而封建保守派的阻挠,他更加难以施展拳脚。

外交中,李鸿章先后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他被冠以卖国贼的称号。可是在当时的情形下,诸多条约的签订都是无法挽回的,无论哪位外交家去谈判,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李鸿章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列强从中国攫取的权利。中日甲午海战后,李鸿章在一本与伊藤博文商议《马关条约》的过程就能说明这一切。当时李鸿章与伊藤博文进行多次商讨,一直难以达成一致,李鸿章在回旅馆的路上遭遇枪击,伤势严重,但依然坚持商讨玩条约条款,日本方面处于歉意,在条约中做出一定让步,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弱国无外交,没有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外交实力必然软弱。如果当时换做他人,未必就强过李鸿章。

所以,个人觉得不能全面否定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从主观角度讲,他应该属于一个正面人物,只是他的思想局限性决定了他的失败。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2

晚清重臣的枯朽背影

高扬

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

少时立志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面对乱华匪贼,起兵靖乱,终得位极人臣,

却了了拂过,八十余载,

化作不得已的肃迹落款,

喋血而亡。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个同受伊藤博文赏识钦佩的清国重臣,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知道为奴尽职,如是而已。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不是清政府,我更不是李鸿章。但这位总设计师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或多或少具有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影子。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在失败经验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史留给了我们太多借鉴与反思。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3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4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5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书中将这样一句话作为了评价人物的一把标尺,李鸿章是如此,历史上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在历史这条长河中存在过,那么就必定有他存在的价值。

关于李鸿章,在从前脑海中依稀存有的印象只是他签订的那份《南京条约》,那份让他背上许多骂名的条约,而我不得不承认梁启超的才情和智慧的确是千古难出的一个奇才,他在写李鸿章的时候比常人都多了一份理性和客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李鸿章的欣赏之情是在许多书里所看不到的,我并无法很好的阅读原版的文言文,但是只在现代人白话文的版本中也能够看出端倪了,他对李鸿章,抱有的感情更多的是为之所遗憾的。

晚清重臣,用这个来形容李鸿章的确是不过分的。李鸿章第一次会试落榜之际曾在北京的曾国藩住所里进行补习教导,在之后的长时间里,他都在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可以说李鸿章的才学也是不可忽视的。他曾在赴京途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广为世所传诵,“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他入仕的雄心壮志以及他所拥有的豪迈才情。奈何后世许多人对于他的印象依然是叛国的,所以这些才情以及在军事上的成就都不免被人所遗忘或被丧权辱国的条约所覆盖了。李鸿章的军事才能是他最出色的地方,这在围剿义和团运动中就可以看到,当时的他在军事上初露锋芒,却已经显示出了超于常人的智慧,当然他拥有的不仅仅是围剿义和团运动和与曾国藩等人一起建立的淮军和常胜军,他的品德和气量也能在那时显示出来,梁启超是这么评价那时的他的“其德量有过人者焉。”

要说李鸿章是卖国贼这样的话事实上还是牵强的,与其用他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件事来抹去他所有的功绩,倒也不如像梁启超先生一样以一种正视的观点去看待他,那么他最无法抹去的功绩便是对中国的进步做出了一些贡献,尽管最后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李鸿章于三月十日随首批淮军抵沪,半月之后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次年二月又兼署通商大臣,“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最辉煌的四十年。在他受任之初,正值太平天国第二次大举进攻,形势极为严峻,李鸿章却把这个初上任就接手的“烫手的山芋”处理的非常完美,他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也借此将自己的声望提到了一个至高点。在此之后便是在历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他所兴办的洋务主要是在军事方面,在洋务运动中他所创办的`北洋水师舰队也成为了当时中国水军的主力,奈何洋务运动的性质注定了它要失败的命运。洋务运动即使在科学技术上对当时的中国有着不小的贡献,却始终都摆脱不掉封建社会的束缚,在清政府的阴影下,洋务运动也终究只是个躯壳,学的到表面的东西而本质的东西却学不到。至此,李鸿章的人生已逐渐从高峰慢慢走起了下坡路,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外交上他都明显出现了力不从心的状态。梁启超对于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签订《马关条约》评价为他“兵事上之声誉终,在外交上之困难起。”在《马关条约》之后李鸿章也就开始了他被后世所谩骂的所谓的卖国贼外交之路。而事实上在梁启超的字里行间并没有过多的提到卖国贼的意思,反而在他的笔下李鸿章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物,他具有深刻的爱国情节却被时势所困迫,无奈之下也只能那样做,他有着自己的执着却不想这些执着的方向是错误的。梁启超在某些方面与李鸿章是相像的,他们胸腔中的抱负和理想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但他们两个都是被时势所困的英雄,太多的理想和抱负得不到完满的实现,纵使再有才华再有天赋,却都因为封建社会的背景而被束缚了手脚。因此梁启超在字里行间对李鸿章是充满遗憾之心理的,他比一般人更了解李鸿章,因此也比一般人多了一份对李鸿章的理解,英雄总是惺惺相惜的。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同时也在客观上分析了李鸿章失败的原因,他认为李鸿章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国民。在他的主观印象里,他所谓的改革只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更新便好,改革只要靠国家就足够,而他不知道的却是西方各国能够消除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梁启超如此深刻的点明了这一点,这不仅仅是李鸿章个人失败的原因,更是那时的中国无法改革进步而被外国列强欺凌的根本原因。聪明如梁启超,他通过李鸿章却深深写出了当时中国的模样。

现世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依然褒贬不一,这也并不是梁启超一个人的一本书所能够改变的,至少对于我来说,这本书让我对于李鸿章的看法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不再是单方面的认为他是一个叛国者也不把他高估为一个名族英雄。是非取舍,总在一个人的心里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梁启超亦是如此。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代,李鸿章并非绝对的英雄,却也在历史之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子,这样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来说,大抵也算是足够了。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6

李鸿章传读后感600字:

对李鸿章知之不多,只在《从晚清到民国》和读书会上了解部分。此时写读后感,便觉得心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之不多,能谈的自然就不能多。

仅从《从晚清到民国》中来说,李鸿章是个非比寻常的英雄了。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发展出了中国现代工业的雏形。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把清朝的海军从无拉至到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地位。甲午战争究其失败之根本,那就离不开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用文中的话来说,“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科技的发展,没有了政府的支持,只能是徒劳的。这也就有了梁启超评价的“以一人敌一国”,依我看,把“一国”换成“二国”也未尝不可,在面对“神对手”的同时,却还有一群“猪队友”。

另一方面,他代表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等条约,背上“卖国贼”的骂名。今时网络上对“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也有了另外一番解读:意指少年的时候不知道李鸿章是怎么样的人,成年后因误信网络谣言而将其误认为爱国英雄。

梁启超说“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诚然李鸿章绝非庸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都有自己的价值取舍。同时,每个人接触了解的资料又不全一,自然就形成了褒贬不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读史,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情景模式,看当时当景当人是如何做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褒贬其实无太有意义了。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7

李鸿章现为世间推崇,是因为洋务,但被世人唾弃,也是因为洋务。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但是李鸿章办理洋务运动总结起来就是两件事,第一就是军事事务,购买战船武器、制造船只炮台;第二是商务事务,开设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等,虽然期间兴办洋学堂、派留学生,但都是为军事和外交服务,作者总结李鸿章了解西洋人的长处,就是这些而已。

进行30多年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购买的战船和武器在甲午战争以及以后的八国联军中也被化为灰烬。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不学无术”,洋务运动中只知道军事,却不知道民政,知道外交,却不知道内政。同时期欧洲各国改革推陈出新,实行新政,而李鸿章身居高位却不能对上劝说皇帝指挥百官,对下不能号召全民发动群众。所以李鸿章是时势所造的英雄,而非造时势的英雄。

读后感李鸿章传 篇8

李鸿章,纵向来说,受限于时代,无法逃脱时代的思想束缚与格局,更何况一个深受传统伦理成长、未能开眼看透世界的人;横向来说,受限于上下左右错综复杂的关系,朝廷的懦弱贪生、空谈误国的清流之辈、愚昧而易被利用的国民、积重难返的腐败管理体系、奄奄一息的大清国力!

李鸿章,带着枷锁跳舞的强者,考虑在那个时代,三千年未见之变革、列强环伺、朝廷腐败软弱不堪、国民愚昧而浅见,能有此成就,实属不易!至于丧权辱国、委曲求全、割地赔款的“卖国贼“之名实属太过苛刻!在那个时代,不管是李鸿章、刘鸿章还是张鸿章,都也只是棋子,未有强大国力支撑,结果都只是一样的;而且,换作其他人,或许更为严重!

李鸿章与其恩师曾国藩一样,前半生风光无限,后半生名毁一旦!而声名狼藉的方面,李更甚于曾!与其说是两人后半生的失败,不如说是满清朝廷、中国在那个时代的失败!那个时代失败的中国,造就了曾李失败的宦途与人生,而曾李却在一定程度上,稍稍挽救了满目疮痍的国家!在这方面来说,二人都堪称伟大!

人,尤其是政客,总无法脱离时代的束缚!时势造英雄,李的成功是时代使然,李的失败也是时代的运数!对李仍充满敬重,若说李卖国,我更恨那些空谈误国的清流之辈、为私利阻碍进步的顽固守旧派、逞匹夫之勇起义导致生灵涂炭的愚民们!

梁对李的传记,主观评论为主,字里行间能感受到梁尽量做到公正客观。但对于李的不学无术之言,实在不敢认同!未居其位,仅以书生之见下次评论,未免有失偏颇;既为臣子,当唯君主马首是瞻;且在大变革中身处鱼龙混杂的官场更需受多方牵扯!何况李毕竟要屈服于自己一直以来所学的理论,其见识也无法超脱时代!

不过整体来说,值得一看,一个与李鸿章同时代,且其见识远超时代的梁启超所写,受益匪浅!

关于李鸿章传读后感2024范文1500字


读此书前,我只知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创办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另者,其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以致被国人痛斥为卖国贼。但读此书后,我对李其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晚清风雨飘摇的境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深以为是。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还有17年,距离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还有30年。而他卒于19XX年,距离中日甲午这战争已有6年,距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已有1年。李的一生,不算长,却见证了大清王朝的穷途末路,见证了中华泱泱大国饱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不算短,却经历了政治风波中的大起大落,经历了至高的荣誉和至极的唾骂。

李是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谥文忠。李氏其时是合肥东县东乡名门望族,其父李文安和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是同榜进士。也因此,李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和所有读书人一样,李也希望将来金榜题名,实现凌云之志,开府建制,光宗耀祖。事实也确如此,李二十多岁便高中,跻身翰林,并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般雄浑的诗句。而李少怀奇志,才华出众于此亦可见一斑。

尽管一举高中,李的仕途并未如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他只是数不清的翰林中的一个而已。但随着道光帝的逝去,咸丰帝的年幼,晚清社会矛盾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乱世出英雄,自古使然。李鸿章就是乱世所造就的英雄,这是他的运气,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源头。因为他只是时势造的英雄,而非造时势的英雄。而后李师从曾国藩,居幕僚之位,虽然有点屈才,但这段时间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在对如何做官这方面长生了极大影响。再至李奉命组建淮军,费尽心血,招募并训练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李这时才真称得上有一展抱负的筹码。淮军进入上海时,竟被嘲笑为乞丐军,而李丝毫不气恼。因为他自信淮军的战斗力会让人们惊叹。果不其然,李带着他的淮军勇敢地抗击太平军,接着经过数年努力又打败了连他的老师曾国藩都打不败的捻军。循着人生轨迹,李不断加官进爵,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李的一生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佩三眼花翎,西方报端喻其为东方俾斯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各国已争长短之人,这是李的独到和令人敬佩之处。李的一生,访问过西方列国,也意识到中西方国力之悬殊,武器之强弱,所以他至始至终都煞费苦心地经营着洋务运动。他最引以为傲也最倚重的是他的北洋海军,为创建北洋海军,李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至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李不可谓不对日军痛心疾首。但是若说北洋海军一点作用也没起到,那却是大大的错了。它起码对日产生了威慑作用,为清政府迎来了几十年海域的安宁。而训练数十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之责究竟在谁,我以为李必须承担部分责任。要不是他坚持认为不可战,想通过外交手段停止战争以致耽误战机,北洋海军不会那么快溃败。此外,清政府之责任当不可推卸,试想,以李一人之北洋海军如何能胜日本倾全国之力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战争。李一生的悲剧也始于此。他被迫派去和谈,签订马关条约。本已痛不欲生的老人更身背卖国的恶名,这是一种多么不堪的境地。书中所录的赶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但话说回来,李秉着笑骂由他,好官自为的宗旨,倒也不那么心如死灰。这充分证明了曾国藩说他一心做官的正确性。

李的一生,经历了太多,他似乎是做了一辈子的裱糊匠,终究还是没能修补好清王朝这摇摇欲坠的破楼房。但是他似乎尽力了,身处末世,做一落日孤臣何其难也。牢牢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的绝笔诗,其中,饱含着他对清朝的忠心,对国土沦丧的伤怀,对国民历尽苦难的不忍,对自己即将西去再也不能效劳的无奈,还有,对祖国未来的担忧。我觉得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就这样被定格于历史之中。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李鸿章传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